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8045853
简叔跟大张伟在北京电视台录制的生活相对论节目相当逗趣,一定会加深你对极简生活的向往,另外,简叔设计的黑白款简帽也是极好的。
一
什么是极简呢?
极简就是选择,繁漪这样认为。
想一想吧,当我丢弃一些什么、留下一些什么的时候,这中间一定有个选择的过程,否则丢哪个、留哪个呢?
而这个过程里,也一定有一个对自己内心的审视,忘了这个世界,安安静静地问自己:这个适合我吗?这个我喜欢吗?这个还需要吗?
所以,这是一个了解自己的过程,把自己拿出来看自己,就像在看一个别的什么,清清楚楚地观察,看自己为什么会做那些选择,看自己的感受,看这种选择自己是大刀阔 斧还是纠结两难,为什么会这样……
慢慢地,我就了解我自己,也就是哲学上的一个终极命题:我是谁?也就是认识自己。
而终的胜利果实一定是:
我了解自己,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的爱好和厌恶,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留下了自己喜欢的种种。想一想这样的生活状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爱自己喜欢的人,用自己喜欢的物品,和自己喜欢的世界朝夕相处。
这就是幸福,一种高级的幸福。
特蕾莎修女创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有4亿多美元的资产。但是,她一生坚守贫困,住的地方只有两样电器:电灯和电话。她的全部财产是一尊耶稣像、3套衣服、一双凉鞋。她努力使自己成为穷人,只为了服务于穷的人。她的修士、修女们都要把自己变成穷人,只有如此,被他们服务的穷人才会感受到尊严。在她看来,给予爱和尊严比给予食物和衣服更为重要。1979年,特蕾莎修女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她身穿一件只值1美元的印度纱丽走上了领奖台。不论是和总统会面还是服侍穷人,她都穿着这件衣服,她没有别的衣服。当她知道诺贝尔奖颁奖大会的宴席要花7000美元时,她恳求大会主席取消宴席,她说:“你们用这些钱只宴请135人,而这笔钱够15000人吃一天。”那个被所有人仰慕的诺贝尔奖牌也被她卖掉了,所得售款连同奖金全部献给了穷人。
圣雄甘地奉行素食和禁欲,每周总有一整天,他是在沉默之中度过的,只用纸笔与人写字交流。他相信沉默带给他内心的平静。当甘地离去时,他所有拥有的私人物品甚至不超过10件,其中包括手表、眼镜、拖鞋和饭碗。他是个没有私人财产的人,甚至没有自己的居所。
无独有偶,在中国古代,也有这样的例子。
《论语•雍也第六》记载:“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以至于在颜回死后,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则亡。”
孔子“哭之恸”的原因是什么? 颜回十分好学,而且从不迁怒于人,不犯同样的错误,却不幸年纪轻轻就死了,孔子再也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弟子了,所以“哭之恸”。
特蕾莎修女、圣雄甘地、颜回,这些人之所以一致地选择极简的生活,也许正如甘地所说:“你也许有占有或使用物质的机会,但生活的秘诀在于永不留恋它们。”
不留恋物质,才使得我们转向精神,而唯独精神可以浩瀚如宇宙,统领万物之上,历经万年而不衰亡。
我们心中充满了对物质极简、精神极丰富的人们的敬意。这些精神财富还在传承,还有乔布斯、扎克伯格、巴菲特等一长串的名字。
二
现在的商品质量越来越差,变得不耐用了。
有人说是商家变坏了,其实呢,商家和消费者一直都是一对伙伴,彼此依存又相互依赖,他是不敢独自变坏的,因为会有那些还好的商家把他的客户抢走。
的原因,是消费者变了,你和我变了。
我们没有耐心把一件衣服穿上很多很多年,今年的款式明年就不流行了,明年还有明年的新鲜,大多衣服穿个一年半载就腻了,就不穿了,就丢了,就送人了。
既然我们没有机会把衣服穿坏,质量又何必做得那么好呢?这样于商家增加成本,于你我也是如此,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质量差一点,不管你信不信,这其实是我们共同的选择。
当我们不再深情,就变得随便。
随便地和一个人相处,无论是否喜欢;
随便地做上一份工作,无论是否适合;
随便地买了一堆物品,无论是否有用。
随便地过着每一个日子,
让春夏秋冬随随便便地溜走。
一切都无所谓,看似潇洒,实则空虚。
或者也有所谓,但我无力反抗,失去了自由意志,失去了做人的高贵。
极简主义者却不会这样,他会主动掌握自己的命运。
人,这个字,就从你站起来开始,是从内心里真正站起来。
他开始选择,
舍弃掉一切无动于衷,
对心中所爱奋起直追,不休不止。
这一切都源自深情,深情是一种能力。当你身边充斥着大量的噪声,大量可有可无的物品、人和事情的时候,对哪个深情啊?
极简正是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它把那些噪声扔掉了、屏蔽了,只剩下愉悦的声音,而且数量极其少。因为其少,才有了深情的可能;或者
说因为深情,必然会少。
你可以同时爱两个人,但不能同时投入地爱两个人,若爱能一分两半,那还是爱吗?爱一个人,心里整个就是他,无时无刻不是他。
人如此,事如此,物如此。
有句话叫“情深不寿”,在我看来,如果没有情深,你要那么个“寿”做什么呢?就像一个嚼过了的口香糖,拉得再长,也没什么味道了。
勇敢地做一个极简主义者,
开始选择,
开始丢弃,
开始追求,
开始深情。
但是凡事切记过犹不及。
我要精简肥肉,
我要和不好的同事断舍离,
我要和贫穷断舍离,
我要和长得不好看断舍离,
……
这就进入了另外一个误区:
凡是不好的,我都不要!
佛讲贪嗔痴,贪便是好的都要给我,嗔便是坏的都不要给我,痴就是看不清真相。
凡不好的,我都不要,就是嗔。
不好,不要,人之常情。
谁都喜欢好的,而拒绝不好的,但是如果什么都一股脑地说滚开,终是闹得自己不开心。
因为有些东西,不管你要不要,它都要给你的。
比如生老病死,你喜欢不喜欢,这个病迟早要找上你;同样地,死亡也会。
如果对这些势必要发生的东西,我们也要断舍离,结果必然不太愉快,因为做不到嘛。
还有一种,不和睦的人际关系,统统都要把对方断舍离掉。
殊不知,先该检讨的,是我们自己。
在这个关系里,自己做得都对吗?如果不对,能不能先改一改?
何况,即使你改了,对方也未见得能改善。
那就更要看一看自己的底线,在底线之内,能包容则包容,破了底线了,该绝交就绝交,不要抱着要对方一定改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的想法。
所以,断舍离,终能调整的只有自己。
想减肥,就多运动、少吃饭。
想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多付出、少计较。
想致富就多劳动,养成节俭的习惯。
我想和×××断舍离,不仅是口头上说说而已,更多是行动上的证明。
能够多大程度上实现,就看能够付出多大的努力。道理是同样的,别人知晓的和我知晓的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有的人做得好,有的人做得差,就在一个“做”字上了而已。
三
极简之后,还买东西吗?
当然要啊。
日常消耗品不说,随着岁月的流逝、个人审美的变化,有些东西肯定是要替换的,不然人就没有任何成长了嘛。
这个时候遵守一个什么原则呢?
就是像选恋人一样选择物品,拿出打算过一辈子的意愿去选择物品。
一定要足够喜欢,还要有一定程度上的高价格,因为物美价廉是一厢情愿的时候多。
不喜欢,不让进家门;不足够喜欢,也不让。
不然买了,还是要淘汰。很多人说我买了东西过一段就不喜欢了,然后又去买,就是这个原因。
你买的非常喜欢,在你的承受范围之内非常贵,就会好好爱惜,舍不得丢,舍不得换。
就跟爱人一样,追求他费了好大的劲,自己也爱得不得了,好不容易搞定了,自然百般珍惜。
也许有的时候会闹闹矛盾,但如果让你换一个,你是不换的。
这个听起来很容易,其实做起来非常难。
因为本能里我们喜欢占便宜,和本能做斗争,本身就是个持久战。
买东西时不自觉地价格从低到高排列,什么时候你搜索,价格从高到低排列,就修炼得差不多了。
像选恋人一样选择自己的心爱之物,即使这个心爱之物,比如柜子、桌子等,陪伴我一辈子,我也不会觉得厌烦,还是喜欢得不得了。
四
极简一定要空无一物吗?
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里,麻衣经过断舍离之后,客厅里空空如也,可以随意翻滚。在都市寸土寸金的今天,这是多么奢侈的享受。
那么,是不是极简主义一定要空无一物呢?
不是的!
这个要看你的具体情况,如果你不在家做饭,公园是你家的花园,健身房是你家的健身场所,图书馆是你家的书房,餐馆是你家的厨房,一切都被延伸到外部的话,那家里真的可以做到空无一物,因为家变成了一个休息的地方,其他的功能都被外部代替了。
相反,如果你喜欢在家里做饭招待朋友,那你的厨房和餐厅一定是重中之重,要有物品。如果你喜欢在家健身,那一定数量的健身用品也是必需的。如果家还是工作室的话,要用来办公,那就更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做到空无一物。
所以我们回到极简的本意上。
1.足够少
物尽其用,不浪费,经济环保,利己利人。
2.足够好
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购买经久耐用的精品。买起来贵,用起来省。3000元的皮鞋穿10年没问题,300元的皮鞋穿一年就开裂,而且还不好看。
3.足够方便
东西都在触手可及的位置,需要的时候能马上拿过来,甚至稍微乱一点也没关系,只要方便。有的简友喜欢把东西都收纳起来,在人看来可能不方便,但是千金难买我喜欢,心情愉悦比什么都强。所以看你是强调哪一部分。毕竟自己的生活要自己过。
所以,如果为了极简而空无一物,反而是另外一种不极简。
如果本身确实不需要那么多东西,而空无一物,那是真正的极简了。
五
暂时做不到极简,怎么办?
只有一个办法,接纳它。每个人情况不同,不可能同时开始,而且处于同一个水平上,对于目前自己不能做到的,就进行自我接纳。
从这个接纳说开去,自我接纳不是什么都接纳,那是傻;
自我接纳,也不是什么都不接纳,我就这样爱谁谁,那是愚。
要接纳什么呢?三个方面。
,不能改变的。
什么是不能改变的呢?身高一米七就是一米七,想高想矮,依照现在的科技,可能性都不是太大,但我偏偏不接受,我就是要长高到175厘米,拿这个事情较劲,就是折腾自己,因为它无法被改变,在一件无法被改变的事情上去做改变,思想上是愚钝,行为上是拧巴,后弄得自己非常辛苦。
所以高明的做法是接纳。接纳下来,就不较劲,就舒服了。
第二,无须改变的。
有些事情,你也能改变,但是无须改变。什么事情呢?我太内向了,想外向一些。这个事情的确能改变,但实在没有必要,因为我们改变一样东西,无非是想生活得更好。事实上,内向和外向都可以生活得很好,甚至一点说,内向木讷的阿甘,比幽默外向的罗宾威廉姆斯要幸福得多,后者一代喜剧大师,后却自杀而亡。
透过现象去看,有时候外向或者幽默可能是对痛苦的防御机制,内心太痛苦了,于是发展出幽默来抵制这个痛苦。当然幽默是很好的,利人利己,但不能彻底拯救自己的痛苦。所以,像这些事情就不需要改变。
罗永浩以前创业的时候,他觉得自己脾气特别不好,这样不利于公司发展,于是就扮演和颜悦色的领导。但那不是他自己啊,是他扮演的角色,于是员工就觉得很恐怖,还不如像以前一样坏脾气,至少真实。但他还是想改变啊,就去找冯唐,冯唐告诉他说,你这个脾气不好的确是个缺点,但是不用改,因为脾气好不好,不是一个创业公司成败的重要因素,脾气坏的人创业成功的多的是,而脾气好的创业失败的也多的是。于是他就释然了。
第三,愿意接纳的。
有的人胖,焦虑得很,有的人胖,心安理得。
这就是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心态,只要他自己觉得很美好就行。有人总看着别人不求上进,可是追求上进不是人生的道路啊,他愿意吃饱等饿,开开心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一种智慧。我们看不得别人不求上进,只是内心里不接受他和我不一样,不接受自己不求上进而已。但是别人的生活始终要别人做主,而不是我来做主。
不需要接纳的接纳了,就是负担,累得自己不行。
我们中国人常说以德报怨,好像这个人就特别高尚,但其实这句话还有下半句,何以报德呢?所以先贤说还是以直报怨吧,通俗点说就是以牙还牙,看,他们活得多通透、多自我,谁说儒家就一定压抑人性呢。
需要接纳的不接纳,就是拧巴,同样难受。
好像有个东西在门口,人往里塞,你非说不是自己的,我不要,事实上就是自己的,你越这样对抗就越累。不如打开门让它进来,该放哪儿放哪儿,就舒坦了。
那么除了以上三个方面以外,就都不需要接纳了,不接纳怎么办?
如果这个东西是属于你自己的,比如好吃懒做等,那就去改变。
如果这个东西是属于外界的,比如你妈让你穿秋裤,那就拒绝,划清界限。
只要做到以上两点就没问题,实际上,大部分的痛苦是,既不想接
纳,又不想改变,既不想接纳,又不想拒绝。什么好人都想做,上天就惩罚这样的人,让你两边不是人,特难受拧巴。世界是公平的不是吗?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如何训练自己呢?
1.选择一件自己想接纳的事情,比如自己经常浓妆艳抹,其实是内心里对相貌的不自信。
2.从轻程度开始,先逐步地化淡一点的妆,一点一点地变淡,让自己有个适应的过程。
3.慢慢再进一步,只化淡妆。
4.素颜。并不是让你不化妆,而是让你觉得素颜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5.在这个过程里看看朋友的反应。
6.在这个过程里看看自己内心的变化。
你会发现,除非特殊行业,否则没有人会因为你是浓妆还是素颜,来决定和你做朋友、做生意的标准。
也许你会说,这不可能,我受不了素颜。但你试了吗?
记住:不信,不疑,去证明。
疼爱自己,少接纳一点吧。
接纳不是傻,不是懒惰,而是对自己的正确认知。
认识你自己是一切幸福的基础。
“有的,我推荐你看一篇我之前的文章:《极简只有6个原则》。”
说完,老师发来了一个链接。
我们讨论的是极简的生活方式,不是设计上的极简,也不光是衣服的极简。其实这个很好理解,“简”就是把东西减掉,简化掉;“极”就是简到不能再简,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鼻子,简到不能再简就是只有一个,我们不能有两个鼻子,两个会很难看并且多的那一个也没有多大用处。这个就很具象了,我们也很好想象。但是当牵扯到我们生活的其他方面的时候,我们就不能想象出它是什么样子。你能想象你脸上有两个鼻子么?不能想象。当然也不是简到完全没有,没有鼻子也很难看,所以说我们要简到刚刚好,正好够用,这是我们极简的一个目的。
个原则就是,此刻。
什么意思呢?就是我此时此刻需要的、喜欢的东西,这个要留下。如果此时此刻我们不再需要了,当然像这样的东西我们肯定是囤了很多的,包括我自己以前也有很多这样的,像小时候的奖状,几十张奖状时间长了都沤烂了,后来又花了很多钱把它裱起来,后来觉得小时候的三好学生能说明什么呢,没有意义。
所以说此时此刻是个标准,就是说此时此刻既不是过去,也不是将来。我们还有一种心态,认为将来这些东西我是不是还能用得到,摆在家里面,也许有这种可能,但是我相信80%以上的东西将来都用不上。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呢?因为从原始社会以来,整个人类历史上,我们的物质资料一直是处在短缺状态,到了近现代,特别是现当代,我们的物质资料才开始极大丰富。在过去,必要的存储是一种美德,尤其我们的母亲、奶奶那一代人,她们会说这东西不要扔,留着万一以后用得着呢。所以说这是一种习惯,是一种根植于基因的表达,就是我一定要把它留下来,万一以后用得到,所以在过去,储存这是一种美德。但是我们今天就不需要这样做了,因为你今天想要任何东西,基本上明天就可以送到,你楼下的超市都可以买到,只用多走两步路就可以买到,你不需要再去储存了。那么“此时此刻”就特别重要,它不是过去我留下的东西,也不是未来我将需要的,而是我现在需要的,现在我需要一瓶洗发水我就买一瓶,而不是买一大堆存起来,它会有保质期,另一个也可能你过一段时间不想用这个牌子了,甚至我看到有报道说长时间使用同一种洗发水也不一定好。
第二个原则是,喜欢。
这个特别好理解,但是我有一个新的想法,就是这个喜欢是什么呢?就是我在扔东西的时候,个阶段我们扔的都是我们不喜欢的东西,后来我就发现没有不喜欢的了,看到这个东西也还好、那个东西也都还好,那怎么办啊?我后来就觉得我首先个标准是要喜欢,不
是丢掉不喜欢的而是留下喜欢的,这两个是有区别的。就是如果我不喜欢的,我就要丢掉;但是不是光丢掉不喜欢的,有点绕啊,大家应该能听明白。
那后来我就审视一下我的屋子里有什么是我喜欢的,我发现好像只有一张桌子还比较喜欢,其他的好像都不怎么喜欢,但是在转变这个视角之前我就觉得好像这些都还不错,也都还凑合能用。所以说第二个标准一定是喜欢,而不是丢掉不喜欢,而且你如果是开始丢东西,开始舍弃东西的时候,也会碰到几个阶段,个阶段就是我们不喜欢的,这个很容易,每个人都能做到,因为我们家里一定有破烂儿;只有到了第二个阶段才是真正考验我们的时候,就是有些你觉得好像可以丢,又好像不可以丢的时候,这才是真正考验我们的时候,因为那种丢东西的快感没了,你开始纠结丢还是不丢。有好多纪念品丢还是不丢呢?这确实是个问题,所以说这就需要喜欢。
第三个原则就是,少。
就是这个东西能满足我的限度的需求就可以了,不要再多了,再多了以后对我来讲就是负担。比如说我现在养成一个习惯,就是我的手机是不带进卧室里面的,当然这是一个信息极简的方式,下面我们会说。那么同时就把我的床头柜减掉了,以前需要床头柜是因为大量的时候都用来充电,我要把手机、插板放在床头柜上。所以这就是少,我一旦不需要,我就把它放到一边去,要么丢掉要么送人,要么放一放看可能是不是还会需要,但是少是一个原则,如果有这个少的原则时,大家会发现有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太多。
我今天早上早起的时候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一个美国人在一次搬家的时候一次性丢掉了300多件衣服和鞋子,他突然觉得那怎么办呢,我的生活无法继续了,他开始考虑重新再买这些东西。他开始想要买什么呢?使劲想了想,发现没有几件能想起来的东西,因为他平时跟这些衣物的关系太不紧密了。后来他就想,那干脆我就都不买了,我就暂时
使用我现在已有的东西,他发现现在已有的东西也可以满足他的使用需求,没有这300多件衣服他也可以生活,从此他开始了他的极简主义生活的尝试。这就是一个少的原则。下面我们会说到怎么做到这个原则。
第四个原则就是,自我。
意思就是我们有时候要自我一点,我们要考虑是不是从“我”出发开始的,那么朋友送我一个纪念品,从我的角度出发我可能觉得确实不需要它,但是朋友送的,是包含着感情的,是他的一种感情的表达,如果我扔了它,朋友会不会很伤心,这个时候我们考虑的就是别人而不是自我。当然我们不是要求大家去做一个冷冰冰的人,而是说不要囤积大量的东西,我们可以用一两个去表达,我相信这样好的东西,有一两个已经足够我们去表达了。
比如我们的父辈传承给我们的,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这个镯子是奶奶传给妈妈、妈妈再传给女儿,像这样的东西,有一些表达就够了,不需要太多。这个就是“自我”原则。
下一个原则,我总结出来就是“呼吸”。
什么叫呼吸呢?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憋得喘不过气儿,这就是因为我们的空间太小了。那么我们就一定要给我们的东西呼吸的空间,不管是你的衣服也好,柜子也好,还是其他什么东西,你可以把它都当成一种有生命的东西,要给它足够的呼吸空间,它要有空间。如果你打开衣柜的时候,发现衣柜里非常满、非常挤,你睡觉的时候可以想象一下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孩子挤在一个大柜子里多么难受,如果你留给它50%的空间,我如果告诉你这样,你每天晚上这样想的话,你马上就愿意收拾衣服,你肯定受不了这种想象,所以这就是要有呼吸的空间,就是我们的家具、衣服,包括我们的朋友,都不要太满。呼吸是我们重要也不容易觉察的东西,如果我们没有呼吸了,我们也就没有生命了。
第六个原则就是,极简是在广度上简,不是在深度上简。
我简单说一下,“简”是什么,就是如果我是一棵树的话,我不是砍掉我的树根和树干,而是剪掉我的枝叶,剪掉我的枝叶是为了我的树干更好地往上生存、成长。它是在深度上去挖掘,我们现在流行的“匠人”精神就是这个意思,就是把你的广度减掉,不要那么发散。你去看你的衣柜,发现五颜六色、各种款式,不管适合不适合的颜色一大堆,我们就是要在这个上面简,我一旦确立了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之后,要在这个方向上做到好,我要在我的经济承受范围内买适合我的好的衣服、好的包,选择好的爱人。它不是让你同时有很多爱人,它是让你有一个爱人,但是爱得彻底。
这就是我讲的六个原则:此刻、喜欢、少、自我、呼吸、深广。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