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古籍史类群书治要三六〇·第二册(简体中文版,群书治要菁华摘选,360条原文加注释、翻译,浓缩古人修齐治平之智慧)

群书治要三六〇·第二册(简体中文版,群书治要菁华摘选,360条原文加注释、翻译,浓缩古人修齐治平之智慧)

作者:《群书治要三六〇》编辑小组 选译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07月 

ISBN: 9787511336064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13.99

类别: 史类 SKU:5d83f91f5f98491045400480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336064

编辑推荐

★《群书治要360·第二册》,将《治要》概括为六个大纲:君道、臣术、贵德、为政、敬慎、明辨。每个大纲下,又归纳了《治要》论述的相关要点,作为细目。希望该书纲目,对于读者领纳《治要》全书的精神,亦能有所帮助。而所选出的360句,编入每个细目的排列顺序,也经过了我们反复推敲,有心的读者,当能从中理出脉络。
  衷心祝愿每一位读者在古圣先贤智慧的引领下,身心和谐、家庭和乐、事业和顺;安定、幸福、美满、和平。

 

同类好书推荐

 

 

 

内容简介

  唐朝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令谏官魏徵及虞世南等,自上始五帝,下迄晋代,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采摭群书,剪截淫放”,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于贞观五年(631年)编辑成书,计六十五部约五十余万言,取名为《群书治要》。“治要”,即治国必须遵循的纲要、理论与方法。该书不仅是魏徵向唐太宗进谏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的思想源泉和施政参考。
《群书治要360?第二册》将《群书治要》中的嘉言按君道、臣术、贵德、为政、敬慎、明辨六大纲目整理成书,每个大纲中,又归纳了若干条目,对现代人的德行、修养、工作、学习、生活等都有着宝贵的指导和借鉴。

目  录

序言:《群书治要》——齐家治国之智^

《群书治要》系列序

《群书治要?第二册》说明

壹 君道

 一、修身

 (一)戒贪

 (二)勤俭

 (三)惩忿

 (四)迁善

 (五)改过

 二、敦亲

 三、反身

 四、尊贤

 五、纳谏

 六、杜谗邪

 七、审断

贰 臣术

 一、立节

 二、尽忠

 三、劝谏

 四、举贤

叁 贵德

 一、尚道

 二、孝悌

 三、仁义

 四、诚信

 五、正己

 六、度量

 七、谦虚

 八、谨慎

 九、交友

 十、学问

 十一、有恒

 十二、处世

肆 为政

 一、务本

 二、知人

 三、任使

 四、至公

 五、纲纪

 六、教化

 七、礼乐

 八、爱民

 九、民生

 十、法古

 十一、赏罚

 十二、法律

 十三、征伐

伍 敬慎

 一、微渐

 二、风俗

 三、治乱

 四、鉴戒

 五、应事

 六、慎始终

 七、养生

陆 明辨

 一、邪正

 二、人情

 三、才德

 四、朋党

 五、辨物

 六、因果

前  言

序 言
   《群书治要》——齐家治国之智慧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公元五九九年——六四九年)于贞观初年下令编辑。太宗十六岁随父从军,起义平定动乱的社会,戎马倥偬十余年。二十七岁继帝位后,偃武修文,特别留心于治平之道,休生养民。
   太宗英武善辩,遗憾早年从军,读书不多。鉴于前隋灭亡之失,深知创业不易,守成维艰,在位期间,鼓励群臣进谏,批评其决策过失。令谏官魏徵及虞世南等,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六十五种,共五十余万言。
   书成,如魏徵于序文中所说,实为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治世宝典。太宗喜其广博而切要,日日手不释卷。曰:“使我稽古临事不惑者,卿等力也”。由是而知,贞观之治的太平盛况,此书贡献大矣!诚为从政者之宝典。
   然因当时中国雕版印刷尚未发达,此书至宋初已失传,《宋史》亦不见记载。所幸者,日本金泽文库藏有镰仓时代(一一九二——一三三○年)日本僧人手写《群书治要》的全帙。并于清乾隆六十年,由日人送回中国本土。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和台湾分别以此版为底本影印出版。二○一○年岁末,我们幸得此书,反复翻阅,欢喜无量,深刻体会古圣先贤之文化教育,的确能为全世界带来永恒之安定和平。极关键者,即国人本身,必须真正认识传统文化,断疑启信。圣贤传统文化实为一切众生自性流露,超越时空,亘古弥新。学习关键,端在“诚敬”二字。《曲礼》曰:“毋不敬。”清康熙曰:“临民以主敬为本”;“诚与敬,千古相传之学,不越乎此”。程子曰:“敬胜百邪。”说明修身进德、利世济民,唯“诚敬”二字,方能圆成。若对古圣先王之教育毫无诚敬,纵遍览群籍,亦难获实益。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也。
   过去孙中山先生于《三民主义》讲演中(民族主义第四讲)曾云:“欧洲的科学发达、物质文明的进步,不过是近来二百多年的事。……至于讲到政治哲学的真谛,欧洲人还要求之于中国。诸君都知道世界上学问好的是德国,但是现在德国研究学问的人,还要研究中国的哲学,甚至于研究印度的佛理,去补救他们科学之偏。”
   英人汤恩比博士更云:“欲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静观今日世界乱象纷呈,欲救世界、救中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所能起到的作用举足轻重。老祖宗留传至今的治国智慧、理念、方法、经验与成效,均是历经千万年考验所累积的宝藏结晶。《群书治要》至珍至贵!果能深解落实,天下太平,个人幸福,自然可得。我们深知今日《群书治要》之重现,实有其神圣使命,若大家共同学习,则和谐社会、大同之治的世界指日可待。
     

媒体评论

  朕少尚威武,不精学业,先王之道,茫若涉海。观所撰书,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使朕致治稽古,临事不惑。其为劳也,不亦大哉!
   —— 唐太宗《答魏徵上〈群书治要〉手诏》 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 —— 魏 徵
我朝承和、贞观之间,致重雍袭熙之盛者,未必不因讲究此书之力。 —— 林信敬
  

在线试读

  壹 君道
   一、修身
   (一)戒贪
   
   1.圣人守其所以有,不求其所未得。求其所未得,则所有者亡矣;修其所有,则所欲者至矣。(卷四十一 淮南子)
   【白话】圣人安守自己所具有的(德),而不追求自己没有的。如果追求自己所没有的,那么已有的(德)也会丧失掉;如果修养自己已有的(德),那么想得到的也会自然地得到。
   
   2.绝无益之欲,以奉德义之途;弃不急之务,以修功业之基。其于名行,岂不善哉?(卷二十八 吴志下)
   【白话】断绝无益的欲望,来遵循道德仁义之路;放弃无关紧要的事情,来修习建功立业的根基。这对自己的名声与品行,难道不是很有益的吗?
   
   3.福生于无为,而患生于多欲。故知足,然后富从之;德宜君人,然后贵从之。故贵爵而贱德者,虽为天子不贵矣;贪物而不知止者,虽有天下不富矣。(卷八 韩诗外传)
   【白话】幸福产生于内心知足而无所外求,而忧患产生于人的欲望过多。所以一个人知道满足,然后富裕会随着到来;德行适合领导民众,然后尊贵就会随之而来。所以看重爵位而轻视德行的人,虽然做了天子也并不高贵;贪求财物而不知休止的人,虽然拥有天下也并不富足。
   
   4.有以欲多亡者,未有以无欲危者也;有以欲治而乱者,未有以守常①失者也。(卷四十一 淮南子)
   【注释】?常:常规,常道。
   【白话】有因为欲望太多而灭亡的,没有因为无欲而陷入危险的;有因为想要治理却混乱的,没有因为遵循常道却失败的。
   
   5.三代①之兴,无不抑损情欲;三季②之衰,无不肆其侈靡。(卷二十九 晋书上)
   【注释】?三代:指夏、商、周。?三季:指夏、商、周三代的末期。
   【白话】夏、商、周三代之所以兴盛,无不是因为领导者对自己的七情五欲加以节制;三代末期的衰败,无不因肆意奢侈浪费。

抢先评论了 “群书治要三六〇·第二册(简体中文版,群书治要菁华摘选,360条原文加注释、翻译,浓缩古人修齐治平之智慧)”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山海经校诠:寰宇全图版 全3册 校诠上下+独创 万物纲目 随书附赠函封《山海经寰宇全图》

EUR €108.97
加入购物车

资治通鉴(点校整理本,繁体竖排,全二十册)

EUR €433.80
加入购物车

山海经(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历史地理本)

EUR €12.99
阅读更多
缺货

山海经(白话全译彩图版珍藏版)

EUR €43.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