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8420988
陪伴你我他的快乐童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82版《西游记》拍摄始末一册尽揽
600余张压箱底照片记录珍贵瞬间
★ 本书纪念中国电视剧诞生60周年,致敬经典。
★《西游记》的经典性和权威性,是本画册的坚实基础和傲娇所在。
★ 600余张首次披露的照片,展现82版《西游记》的珍贵文图资料:剧照、美工和服装设计图、工作照、试装照、媒体报道、细致的演职员表、日记、场记单等史料性强,具有珍藏价值。
★ 本画册不是一本普通的画册,而是以文串图,有着自己清晰的脉络和逻辑,美观性和内涵性兼备。
★ 画册作者为《西游记》*摄像王崇秋口述,其助理、“西游记迷”陈娜执笔,不同时代的两个作者,怀着对82版《西游记》的不舍情怀,默契配合又互相补充。本画册体现的不只是一个老西游人的情怀,更有一个年轻的“西游记迷”的理解。
★“西游记迷”和“收藏控”们是本画册忠诚的拥趸。
★在拍摄时就陆续播出但在后来统一播出后就再没播出“江湖失传”的前11集,在画册中有所交代,相信这也是吸引读者好奇心的一个亮点。
★《西游记》主创人员怀念寄语杨洁导演。
本书是一本“揭秘”82版《西游记》幕后资料的画册,图片为主,文字为辅,揭示这部经典大戏的拍摄前、拍摄中和拍摄后的幕后故事,披露其珍贵档案性资料。通过此书,读者可了解电视剧产生的时代背景、创作理念,拍摄始末,了解剧组经历的酸甜苦辣、克服了多少困难、幕后有多少默默奉献的工作者、电视剧播出后的巨大社会反响和荣誉、30多年来造就了多少“西游记迷”、人们对杨导演的怀念,等等。后面还附有拍摄大事记和全体演职人员表。
可以说,这是一本史料性画册,其文图多为首次公布,显示出强烈的资料性、独家性、*性、权威性和珍贵性。全书脉络清晰,美观性与珍藏性兼具。书中的文字,不仅梳理出本画册的逻辑,说明了图片,也增加并延伸了本画册的内涵。所以它不是一本简单意义上的画册。
壹 精彩回眸 西游神话,经典流传
他们的角色你知道吗
她们的美貌你记得吗
西游的故事你想念吗
贰 序幕拉开 万事俱备,只待开机
动员会上吹响冲锋号
杨洁导演的艺术人生
杨洁导演的创作构思
各地采景踏遍西游路
叁 路在脚下 踏平坎坷,风雨前行
分集分景讲述图片故事
工作记忆记录拍摄瞬间
文字资料凸显珍贵档案
艰难跋涉见证艰苦条件
剧中印象再现精彩镜头
通力协作彰显集体智慧
肆 终成正果 人生有限,功业无涯
拍摄总结
媒体报道
缅怀导演
怀念寄语
附录
拍摄大事记
演职者名单
后记
1982年7月3日,《西游记》在扬州个园正式开机。我记得那天的天气异常炎热,从天亮一直拍到天黑。大灯在暗夜里发出刺眼的光亮,很多飞蛾聚拢过来,有的还“义无反顾”地撞向灯光……多少年以后,回忆起那天的场景,浮现在我眼前的,总是这个画面。
我记得那一年是狗年。今年是2018年,也是狗年。36年,弹指一挥间。
2017年,杨洁离开了我。她走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整理旧物,好像只有这种行为,才能留住过去那些记忆。
这些旧物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西游记》的,有照片、有文字、有场记单、有日记本……随手翻起一页,就能想起那些往事。
有一天,我的小助手对我说:“这些东西光您自己一个人看,可能有些可惜了,一定有很多西游记迷也愿意看到这些宝贵的资料……”后来,从出版社同志的口中我才了解到,这些东西,真的可以叫作“宝贵的资料”。可叹杨洁从来不在意这些,大量写过的手稿、报告、歌词,她随手就扔了,被我“抢救”下来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了。
《西游记》是新中国拍摄的部大型神话电视连续剧,今年恰逢中国电视剧诞辰60周年。风风雨雨一甲子,不管是杨洁导演,还是我,我们都是以终生从事电视事业为荣耀的。曾经见证它“呱呱坠地”,并为它的“成长”付出艰辛和汗水。今天,在“向电视剧60年致敬”的声音中,如果还能再次为它做点什么,也算是尽了我后一点力气吧。
于是,才有了这样一本《82版西游记珍藏档案》。
这可能不是一本普通意义上的画册。很多剧照、工作照,过去是没有见诸报端和互联网的;很多资料性的内容,我也从来没想过拿出来发表。它们真实地记录了82版《西游记》的拍摄过程,还原了那六年拍摄中的一些细节。
我一直有写“拍摄日记”的习惯,并保存至今。这次,这些日记的内容也被摘录了出来。除了日记外,书中还包括大量的场记单、记事簿、分镜头本、往来信件、导演手记、当年的媒体报道、预算单、美工设计图、服装设计图……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拍摄过程。作为一名幕后人员,能把幕后的事情讲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幕后的拍摄故事,也算是我多年的一个心愿吧。
本书付梓之际,我要感谢一些人。《西游记》的造型师王希钟,向我提供了很多剧照;场记马丽珠特意拿来了她当年记录的“《西游记》记事簿”;美术师郑曰洋送来了他当年画的美工设计图、气氛图;服装师王蕴琦和王蕙君提供了珍贵的服装设计图;一些西游记迷,也为本书的出版提供了帮助。还要感谢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对82版《西游记》的重视。
原汁原味,是这本画册的特点。当年《西游记》的剧本改编有一个原则,西游记迷们都知道,叫“忠于原著,慎于翻新”。遵循着这个思路说,这本画册也有一个制作的原则,那就是“忠于拍摄,慎于加工”。
王崇秋
2018年6月3日
杨洁导演的创作构思
拍摄之初,《西游记》的三位编剧戴英禄、邹忆青、杨洁,确定了剧本改编的八字方针“忠于原著,慎于翻新”。后来,这八个字也成了媒体报道《西游记》时的关键词。1986年前11集播出后,杨洁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我们要把《西游记》拍成“具有中国民族气派、耐人寻味而又富有浓厚人情味的神话故事片”。在她看来,不畏权势的斗争精神和不畏艰险的进取精神,就是《西游记》的主题所在。这篇媒体报道也是较早的一篇完整阐述杨导演创作构思的文章。
从接受任务,到组小班子、大班子,在这个过程中,杨洁写了很多关于创作的内容。有谈整体思路的,有谈人物性格定位的,有针对每一集的创作思想的。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反复修改,常常是到了拍摄现场还在修改。
……
失传的故事
所谓“失传的故事”,这里指的是剧组拍摄过的一些镜头、一些戏份,因为各种原因而被舍掉,没有放进剧中。
很多西游记迷都知道,剧组拍摄过一组“陈家庄”的戏份,但终未能出现在剧中。这场戏说的是:唐僧师徒从水里把经书捞出来晒干,后来发现了一个叫救生寺的庙。进去一看,发现供奉的竟然是他们师徒四人的像。正要走的时候,碰见了陈家庄来收香火的陈清。陈清说,当年你们在通天河把鲤鱼精打败,救了我一双女儿。为了感谢你们,我们就给你们师徒四人塑造了金身像……这样一场戏终没有放进剧中,主要是因为在后期编辑中,发现这一集时间太长了,超过了1小时10分钟,这不符合电视剧的制作规律。另外,当时由于资金原因甩掉了五集,杨导演有意在后加这样一场戏,给拍摄续集留个悬念。可是仔细斟酌后,发现这场戏跟前面的内容确实衔接不上,于是只能忍痛删掉了。
在《西游记》的拍摄过程中,类似“陈家庄”这种拍摄过、而终未使用的戏份还有一些,分为几种情况。一是拍摄的场景不对,与剧情不符,所以进行了重拍。例如拍摄“天河牧马”的时候,初就是因为景片选择不合适,导致与本集风格不一致,所以删掉了重拍。第二种是演员不合适,比如御马监的监丞和监副,原来用的是两个相声演员,发现演技不行,后来换成了闫怀礼和张寄蝶。第三种情况是演员换人了,比如在海南椰林水边拍摄的一场小戏,师徒水边嬉戏的几个镜头很有意思。可终因为汪粤离组,导致后面无法接到任何一集里,终只能放弃了。
另外,在六年的拍摄中,始终有专门的人员对剧组的工作照以及剧照、演员定妆照进行拍摄。后被删掉的戏份,一开始当然也会留下照片。时间长了,这些照片流到社会上,就在很多人心中产生了疑问,他们会想,为什么这张照片的内容并没有在剧中看见呢?这就意味着这个镜头是在后来的不断重播中被删掉了吧?实则不然,是杨导演后期编辑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放进剧中。有时演员还会停下来,专门摆姿势让工作人员拍照。还有一种情况,是为了出连环画而专门摆拍一些照片。所以说并不是有照片,就意味着这个镜头必然出现在剧集中了。
这些“江湖失传”的内容,就让我们在照片中欣赏一下吧。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