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7582101
国内首部以普鲁斯特笔下植物为主题的全彩图文书。
关于《追寻逝去的时光》的文学、艺术、博物指南;
收录33个描写花草树木的华美篇章,配以70余幅精致插图和详细注解;
典雅精装。
椴树、丁香花、山楂花、紫罗兰、鸢尾花、百合花、睡莲、绣球花……
伦勃朗、波提切利、拉图尔、马奈、莫奈、雷诺阿、慕夏……
掰一小块玛德莱娜蛋糕,浸在椴花茶中,
撷三十三段花木篇章,建纸上印象花园。
整个贡布雷和它周围的景色,大街小巷和花园,全都从我的茶杯里浮现了出来。
《追寻逝去的时光》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于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家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普鲁斯特在这部长篇小说中描写了大量花草树木。他描绘它们,不仅为了展现它们的美,也在它们身上寄托了丰富的思想,特别是对美的爱慕与信念。
选取普鲁斯特《追寻逝去的时光》中33个关于花草树木的华美篇章,配以多幅画作,并参照普鲁斯特所依托的文化加以注释,从而赋予本书以文学、艺术、博物学上的意义,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普鲁斯特深邃的内心世界。
1 椴花茶(茶杯里浮现的世界)
2 椴树、椴花茶(莱奥妮姑妈的椴花茶)
3 丁香花(斯万家花园)
4 旱金莲、勿忘我和长春花(斯万家花园)
5 山楂花、野蔷薇
6 粉红山楂花
7 山楂花、虞美人
8 茉莉花、三色堇、马鞭草、紫罗兰(吉尔贝特出现)
9 和山楂树交谈
10 金盏花(东方诗意的光芒)
11 黄色鸢尾花、百合花(法国王室的徽章)
12 睡莲(维沃纳河的睡莲园)
13 长春花、天竺葵(教堂婚礼仪式上的德•盖尔芒特公爵夫人)
14 卡特利兰(奥黛特喜爱兰花和菊花)
15 菊花(初冬斯万夫人的客厅)
16 布洛涅树林、刺槐林荫道、橡树
17 绣球花(早春斯万夫人的客厅)
18 康乃馨、铃兰花(埃尔斯蒂尔画笔下的奥黛特肖像)
19 栗树花、康乃馨(韦尔迪兰夫人的客厅)
20 天竺葵、茶花(少女的肤色)
21 紫藤
22 攀援植物、牵牛花(阿尔贝蒂娜的睡眠)
23 山梅花、晚香玉(阿尔贝蒂娜不喜欢山梅花浓郁的香味)
24 玫瑰(少女)
25 玫瑰的精魂(埃尔斯蒂尔的水彩画)
26 紫罗兰
27 百合花和银莲花(意大利金光灿烂的春天)
28 矢车菊
29 白色苹果花
30 粉红苹果花 (早春嫣红一片的美)
31 三棵树
32 一排树
33 青草(爱德华•马奈《草地上的午餐》)
椴花茶中的时光
涂卫群
普鲁斯特(1871-1922)在他的小说《追寻逝去的时光》中描写了大量花草树木。他描绘它们,不仅为了展现它们的美,也在它们身上寄托了丰富的思想,特别是对美的爱慕与信念。美能够照亮人的生活、给人以安慰,并且能够沟通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实现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
普鲁斯特生活中的一段时间(1871-1913),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人们名之为“美好时代”。如果我们关注一下那个时代方方面面的状况,不难发现,和所有时代一样,人们承受着种种痛苦,社会呈现出种种问题,不过那个时代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对美的热切追求。正是在那时,印象派绘画进入了鼎盛阶段。印象派画家热爱阳光和阳光赋予万物的千变万化的迷人色调,他们在画布上充分展现了不同光线下的自然之美。普鲁斯特在描绘花草树木时,无疑参考了同时代画家的大量画作。
自古以来,很多文化都表现出对花草树木的喜爱,以它们象征各种情志,寄托神圣的与美好的心愿。在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有专司春天与花卉的女神克洛里斯、芙罗拉(在绘画中她常以头戴花冠、手持花束的形象出现),西方基督教传统以白玫瑰象征纯洁无瑕的圣母玛利亚,中国古代文人以梅兰竹菊象征君子的美德……尽管伴随时间的推移,花草树木渐渐失去了传统赋予它们的各种象征含义,它们仍然以多种形态的美为天地人间增添色彩。
《椴花茶中的时光》选取周克希先生翻译的普鲁斯特笔下的一些花草树木的段落,配以相关画作,并参照普鲁斯特所依托的文化略加注释。
《追寻逝去的时光》的世界从一杯椴花茶中浮现。现在让我们由周克希先生引领,进入普鲁斯特的馨香花园,与那里的主人公共度一段美妙时光。
从研究数学到痴迷文学、翻译文学,多精彩的人生之路。
——陈子善(著名学者,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我看见周先生的一字一句,看见他努力在中文里找出和原文相称的节奏。他的译文是可以读的。我曾出声地读,很舒服。他的文字不夸张更不嚣张,肯用真嗓平常地说,把功夫做到了内里,贴心贴肺。
——陈村(著名作家,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
现在我们终于读到了全新的普鲁斯特汉译本,周克希没有辜负读者的企盼。这是一部精心翻译的书,周克希先生在语言的转化上,颇费心思。
——赵丽宏(著名作家,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
周克希始译普鲁斯特即是知命之为,所达的境界难说不是随心所欲。字里行间激活的,若不是神来之笔的想象,至少是对文学、人生的无穷回味和憧憬。
——张寅德(巴黎第三大学教授,法国文学研究专家)
一旦我认出了姑妈给我的在椴花茶里浸过的玛德莱娜的味道(虽说当时我还不明白,直到后来才了解这一记忆何以会让我变得那么高兴),她的房间所在的那幢临街的灰墙旧宅,马上就显现在我眼前,犹如跟后面小楼相配套的一幕舞台布景,那座面朝花园的小楼,原先是为我父母造在旧宅后部的(在这以前,我在回想中看到的仅仅是这一截场景)。随着这座宅子,又显现出这座小城不论晴雨从清晨到夜晚的景象,还有午餐前常让我去玩的那个广场,我常去买东西的那些街道,以及晴朗的日子我们常去散步的那些小路。这很像日本人玩的一个游戏,他们把一些折好的小纸片,浸在盛满清水的瓷碗里,这些形状差不多的小纸片,在往下沉的当口,纷纷伸展开来,显出轮廓,展示色彩,变幻不定,或为花,或为房屋,或为人物,而神态各异,惟妙惟肖,现在也是这样,我们的花园和斯万先生的苗圃里的所有花卉,还有维沃纳河里的睡莲,乡间本分的村民和他们的小屋,教堂,整个贡布雷和它周围的景色,一切的一切,形态缤纷,具体而微,大街小巷和花园,全都从我的茶杯里浮现了出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