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8049344丛书名: 中华经典通识
编辑推荐
如果您酷爱传统文化,愿这套通俗与学术结合、生趣与灵性映衬的“中华经典通识”读本在浩瀚书海中与您相遇。本套丛书的作者都是青年博士,既学识渊博又思维敏锐,他们的才华与智慧在书中尽情展现。——苏州大学文学院 张珊以引人入胜的设问,环环相扣的章节设置,明快晓畅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论述,讲述古典名著的方方面面,将新研究成果以毫不艰深的方式与大家分享。这不仅展现出古人的智慧,也展现出历史文化的有趣,让人对其心生亲近。——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 金溪本丛书既旁征博引、严谨深厚,又娓娓道来、平实如晤,可谓雅俗同赏,为传统文化爱好者提供了阅读经典的新视野、学习经典的新窗口。——清华大学中文系 李飞跃
内容简介
《诗经》是我国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作为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诗经》所确定的抒情传统、风雅精神、比兴传统,影响中国文学数千年。其优美的文句历经多年仍为人们广为传唱、引用,蕴含着巨大的文学价值。本书分为“成书篇”“流传篇”“ 文学篇”三个部分。“成书篇”介绍了《诗经》成书过程及其发展历程,“流传篇” 梳理了前人对《诗经》的多重解读,“文学篇”帮助读者从诗歌的角度了解《诗经》,体会诗人朴素而复杂的情感。本书以专题的形式,对《诗经》进行趣味性的解读,并进行普及性的介绍,同时为增强可读性,提供了相关插图,以更直观、鲜明地呈现给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读者更能深刻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悠久历史和无穷魅力。
目 录
成书篇
一、『采诗』『献诗』『删诗』
——《诗经》的编订 / 003
二、『赋诗言志』——《诗经》的外交功能 / 010
三、『温柔敦厚』——孔子的『《诗》教』/ 018
四、『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
——孟子是如何引《诗》的 / 029
五、显赫一时的『三家诗』/ 040
六、一枝独秀的『毛诗』/ 044
流传篇
一、《毛诗序》——儒家政教体系的建立 / 052
二、《毛诗谱》——《诗经》『谱系』的建立 / 060
三、《毛诗正义》——科举考试的官方读物 / 070
四、《诗集传》——《诗经》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 082
五、《诗经原始》——还《诗经》以文学真面目 / 088
文学篇
一、『六义』释义 / 105
二、重章叠唱——乐歌的痕迹 / 120
三、『以迄于今』的民族史诗 / 129
四、『宴以合好』的宴饮诗 / 139
五、『续古之人』的农事诗 / 141
六、『我心伤悲』的战争诗 / 148
七、『三百篇之大宗』的怨刺诗 / 159
八、『情动于中』的爱情婚姻诗 / 169
参考书目 /187
后记:作为中国文学源头的《诗经》 /189
前 言
前言《诗经》这部书可谓家喻户晓。我们都知道,它是中国早的诗歌总集,被称为“诗”或“诗三百”。《诗经》里面有许多优美古雅的诗句,至今仍然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中,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样耳熟能详的优美诗句不胜枚举。但若刨根究底地问起来,众多的诗歌是如何汇集成一部诗歌总集的呢?“诗经”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被称为“经”?从“诗”到“经”,它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它又是如何从“经”恢复其“诗”的面貌的呢?对于这些问题,恐怕不少人难以给出正确的答案。在20世纪以前的漫长历史中,《诗经》并不是被看作文学作品,而是一部儒家的核心经典,唐代的白居易称它为“六经之首”。早在春秋时期,《诗经》就成了重要的政治文献,是诸侯国祭祀和外交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承担了重要的政治功能。所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先秦诸子常常引用《诗经》来证明自己的思想。也正因其特殊重要的地位,《诗经》的文字得以传承不绝,在秦火后保存下来,并进一步被经典化,成为历朝历代儒家知识分子必修的重要教材。两千多年里,《诗经》不断地被包装、被阐释。可以说,一部《诗经》的传承史就是一部袖珍的中国思想史。作为儒家的核心经典,古人对《诗经》的研究和解读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包括经学、史学、文学等多个层面。我们这本书首先要介绍的,就是古人对《诗经》的多重解读。在了解古人的解读后,我们可以发现《诗经》是如何影响古人的思想和生活的。在新时代思想开放的视野下,重新回顾这段历史,可以更客观地感受到《诗经》的丰富性,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诗经》。同时,作为一本诗歌总集,从文学的角度欣赏和品味《诗经》,始终是现代人们学习和研究《诗经》的主流。作为中国诗歌的源头,《诗经》对我国诗歌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它所奠定的风雅精神、比兴传统一直是后世诗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后世诸多诗歌题材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即使是今天,《诗经》语言仍然活跃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既提高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拓宽了我们的想象力。因此,本书还要介绍《诗经》的文学性,品味这部古老的诗歌总集带给我们的审美享受。《诗经》所蕴含的魅力是无穷的,远远不是我们这部小书所能展示的。《诗经》的魅力需要读者们在阅读中体会。让我们一起进入到《诗经》的思想世界中,一起品味《诗经》的古韵之美!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