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盒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1150289
★精美包装,名家独家评点,值得三国迷入手的版本
★三国值得一生重读,评点不在于观点正确,重在独到,全国能熟读二十四史再来评三国,且数十年四次重评三国的,恐怕唯李国文先生一人,在阅读中与他切磋、争论,趣味盎然
本书是李国文评点版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在毛氏父子原书基础上,综合现行多家版本的优势,全文呈现原文。评点以逐页旁评的形式,对原文有一一对应的“陪读”效果。此外,每一回的开篇和结尾,亦有李国文先生的整体性批语。李国文先生数十年来熟读《三国演义》,并且通读二十四史,两相对照,对于“三国”多有不同见解,同时结合当代人的生活,评点犀利独到,不同于一般性的名著点评本。
第 一 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 0003
第 二 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 0014
第 三 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 0027
第 四 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 0039
第 五 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 0049
第 六 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 0062
第 七 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 0072
第 八 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 0083
第 九 回 除凶暴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傕听贾诩 / 0093
第 十 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 0105
第十一回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 0114
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战吕布 / 0127
第十三回 李傕郭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 / 0137
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 0150
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 0164
第十六回 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淯水 / 0179
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 / 0193
第十八回 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惇拔矢啖睛 / 0203
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 / 0212
第二十回 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 / 0226
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 0236
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 0247
第二十三回 祢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医下毒遭刑 / 0259
第二十四回 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 / 0272
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 0280
第二十六回 袁本初败兵折将 关云长挂印封金 / 0291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 0301
第二十八回 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 / 0312
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 / 0325
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 0336
第三十一回 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 / 0349
第三十二回 夺冀州袁尚争锋 决漳河许攸献计 / 0360
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乱纳甄氏 郭嘉遗计定辽东 / 0372
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 0384
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隐沦 单福新野遇英主 / 0394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 0403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 0413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 0425
第三十九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 0437
第四十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 / 0448
第四十一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 0459
第四十二回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 / 0473
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 0482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 0494
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 0505
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 0517
第四十七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 / 0528
第四十八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 / 0537
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 0546
第五十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 0558
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 / 0567
第五十二回 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 / 0577
第五十三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 / 0587
第五十四回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 / 0598
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 / 0610
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 / 0620
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卧龙吊丧 耒阳县凤雏理事 / 0631
第五十八回 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袍 / 0644
第五十九回 许褚裸衣斗马超 曹操抹书间韩遂 / 0656
第六十回 张永年反难杨修 庞士元议取西蜀 / 0668
第六十一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 / 0684
第六十二回 取涪关杨高授首 攻雒城黄魏争功 / 0695
第六十三回 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颜 / 0707
第六十四回 孔明定计捉张任 杨阜借兵破马超 / 0720
第六十五回 马超大战葭萌关 刘备自领益州牧 / 0732
第六十六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生 / 0745
第六十七回 曹操平定汉中地 张辽威震逍遥津 / 0757
第六十八回 甘宁百骑劫魏营 左慈掷杯戏曹操 / 0769
第六十九回 卜周易管辂知机 讨汉贼五臣死节 / 0780
第七十回 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老黄忠计夺天荡山 / 0791
第七十一回 占对山黄忠逸待劳 据汉水赵云寡胜众 / 0802
第七十二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 0814
第七十三回 玄德进位汉中王 云长攻拔襄阳郡 / 0824
第七十四回 庞令明抬榇决死战 关云长放水淹七军 / 0835
第七十五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衣渡江 / 0845
第七十六回 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 / 0854
第七十七回 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 / 0864
第七十八回 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 / 0874
第七十九回 兄逼弟曹植赋诗 侄陷叔刘封伏法 / 0883
第八十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 / 0892
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张飞遇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 / 0903
第八十二回 孙权降魏受九锡 先主征吴赏六军 / 0913
第八十三回 战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 0923
第八十四回 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 / 0936
第八十五回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 0948
第八十六回 难张温秦宓逞天辩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 0960
第八十七回 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 / 0972
第八十八回 渡泸水再缚番王 识诈降三擒孟获 / 0984
第八十九回 武乡侯四番用计 南蛮王五次遭擒 / 0995
第九十回 驱巨兽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 / 1007
第九十一回 祭泸水汉相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 / 1021
第九十二回 赵子龙力斩五将 诸葛亮智取三城 / 1034
第九十三回 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朗 / 1045
第九十四回 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马懿克日擒孟达 / 1057
第九十五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 1069
第九十六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 1082
第九十七回 讨魏国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维诈献书 / 1093
第九十八回 追汉军王双受诛 袭陈仓武侯取胜 / 1104
第九十九回 诸葛亮大破魏兵 司马懿入寇西蜀 / 1115
百回 汉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阵辱仲达 / 1128
百一回 出陇上诸葛妆神 奔剑阁张郃中计 / 1140
百二回 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 1153
百三回 上方谷司马受困 五丈原诸葛禳星 / 1167
百四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 1179
百五回 武侯预伏锦囊计 魏主拆取承露盘 / 1188
百六回 公孙渊兵败死襄平 司马懿诈病赚曹爽 / 1200
百七回 魏主政归司马氏 姜维兵败牛头山 / 1212
百八回 丁奉雪中奋短兵 孙峻席间施密计 / 1224
百九回 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 / 1233
百十回 文鸯单骑退雄兵 姜维背水破大敌 / 1243
百十一回 邓士载智败姜伯约 诸葛诞义讨司马昭 / 1253
百十二回 救寿春于诠死节 取长城伯约鏖兵 / 1262
百十三回 丁奉定计斩孙 姜维斗阵破邓艾 / 1272
百十四回 曹髦驱车死南阙 姜维弃粮胜魏兵 / 1282
百十五回 诏班师后主信谗 托屯田姜维避祸 / 1291
百十六回 钟会分兵汉中道 武侯显圣定军山 / 1301
百十七回 邓士载偷度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 / 1311
百十八回 哭祖庙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争功 / 1322
百十九回 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 1331
百二十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 1342
词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
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开篇这首脍炙人口的序词,为明代嘉靖朝翰林学士杨慎作品,
但一直被认为是小说作者罗贯中所写。早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嘉靖本)
是没有这卷首词的。直到毛宗岗父子校订评点这部小说时,才加了这首《临江
仙》。随着《三国演义》的普及,遂误以为罗贯中所作。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是诗、词、曲无一不工的明代文人。
这首回顾千古、高屋建瓴的词,将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风云变幻、盛衰兴灭、
沧桑代谢、人间万象的中华民族历史全过程,统揽笔下,用“笑谈”二字一语
道破,人生有限,江水长流,从容看透,何其泰然。不能不说是一篇发人深思,
启人悟解之作。
第 一 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三国演义》回从刘、关、张桃园结义开始,似江水由三峡出,浩浩荡荡,蔚然成势。虽然魏、蜀、吴的历史并非由此发轫,但确实系由黄巾举事造成了天下大乱的形势,然后才有群雄并起、相互割据、征战频仍、动乱不已的局面,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架构。由此来看,从黄巾起义开篇,写这本演义, 开门见山,主人公马上登场亮相,确是一个有声有色的开头。
从写小说的角度看,这样入手,来得直接些、痛快些。《三国演义》的作者,尤其是整理者,是毫不掩饰其刘汉正统思想的。所以开宗明义章,刘、关、张理所当然地作为主角出场。紧接着才是作为从属的魏之曹操、吴之孙坚露面。正朔观点,不言自喻,爱憎态度,泾渭分明。
罗贯中和嗣后的整理者十分明白地告诉读者,刘备是怎样的人,曹操是怎样的人;谁是英雄,谁是奸雄。虽然扬爱抑憎得未免有失偏颇,从文学角度来看,如此的不隐讳,自是此书的瑕疵,但这等迫不及待, 旗帜鲜明,使全书充满了强烈的感情导向,也构成了此书的一大特色。
如果说《三国演义》是一本权谋教科书或计谋大全,那么,回的“结义”,便是未标明为计的个权谋:
歃血为盟,契结金兰的结义,也称拜把子,是中国文化,特别是汉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现象。多半因为需要而结义,亲密是次而次之的考虑,通常流行于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之间。这种以感情色彩来掩盖其政治目的、阴谋意图的集结方式,多不为具有教养的阶层所取。
在《三国演义》那个时代,袁绍、曹操、孙策这些大人物,用不着和谁结义。相反,刘备、关羽、张飞这些小人物,既无权势本钱,又无人望背景,要想在群雄纷争的混乱局面中,出人头地,冲决而起, 只有用这种结义手段聚合起来,才能形成一点声势。作为处在社会底层的单个的人,只有同声共气,相互援引,生死以助,不分你我地抱成一团,才能立足挣扎,也才能奋斗求生。这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名言“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说的什么人和什么人能在一起,什么人和什么人不能在一起的原因。整部《三国演义》,就是从这个“在一起”曰“合”、“不在一起”曰“分”的两个字而开端发轫的。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 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 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 蟠于椅上。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俱奔避。须臾,蛇不见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光和元年,雌鸡化雄。六月朔,黑气十馀丈,飞入温德殿中。秋七月,有虹现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种种不祥,非止一端。帝下诏问群臣以灾异之由,议郎蔡邕上疏,以为蜺堕鸡化,乃妇寺干政之所致,言颇切直。帝览奏叹息,因起更衣。曹节在后窃视,悉宣告左右;遂以他事陷邕于罪,放归田里。后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在中国,凡标明为“末”的王朝,都是为黑暗的日子。末,对末代帝王而言,当然是末日来临,丧钟敲响,可对人民大众来讲,那可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任人宰割、无以聊生的灾难岁月。桓帝永寿二年(156), 全国总人口为五千万, 到了晋太康元年(280),魏蜀吴彻底打完以后,全国总人口只剩下可怜巴巴的一千六百多万,可以想象汉末的这个“末”字,中国人付出了多么沉重的代价。
◎公元12世纪的宋、辽、金,和公元3 世纪的魏、蜀、吴,其版图正好颠倒了过来。同是三国,同为老大, 魏在不停地扩张地盘,宋则不断地江山日蹙,尤其,南宋高宗有一阵子连块国土都没有,只好在海上漂泊,这你就明白,为什么三国故事兴于北宋而盛于南宋了。无论如何,国大于家,无论如何,亡国奴不好当,于是, “说三分”,定正朔,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戮力悉心,同仇敌忾,正是因此,《三国演义》便应运而生了。
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讫,化阵清风而去。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中平元年正月内,疫气流行,张角散施符水,为人治病,自称“大贤良师”。角有徒弟五百馀人,云游四方,皆能书符念咒。次后徒众日多,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万馀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 称为将军;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令人各以白土,书“甲子”二字于家中大门上。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 家家侍奉大贤良师张角名字。角遣其党马元义,暗赍金帛,结交中涓封谞,以为内应。角与二弟商议曰: “至难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顺,若不乘势取天下, 诚为可惜。”遂一面私造黄旗,约期举事;一面使弟子唐周,驰书报封谞。唐周乃径赴省中告变。帝召大将军何进调兵擒马元义,斩之;次收封谞等一干人下狱。张角闻知事露,星夜举兵,自称“天公将军”, 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申言于众曰:“今汉运将终,大圣人出。汝等皆宜顺天从正, 以乐太平。”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
◎中国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但过去也是个亿万国民的文盲大国。所以对于书本便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敬畏心理,更何况是天书乎?几千年来封建社会,又有哪一部天书,能救得了中国的贫穷愚昧呢?相反,倒是这些该死的天书,把老百姓弄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云罢了。
◎造反洪流,滚滚而来,鱼龙混杂,杂以乌龟王八,势所难免,但委以重任者竟是一个叛徒,用人如此不善, 黄巾之败必矣!
◎既然都造反了,统率四五十万人马,只敢称“将军”,而不敢称“元帅”,真是小人物,小家子气,成不了气候。
贼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何进奏帝火速降诏,令各处备御,讨贼立功;一面遣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儁,各引精兵,分三路讨之。
且说张角一军,前犯幽州界分。幽州太守刘焉, 乃江夏竟陵人氏,汉鲁恭王之后也;当时闻得贼兵将至,召校尉邹靖计议。靖曰:“贼兵众,我兵寡,明公宜作速招军应敌。”刘焉然其说,随即出榜招募义兵。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昔刘胜之子刘贞,汉武时封涿鹿亭侯, 后坐酎金失侯,因此遗这一枝在涿县。玄德祖刘雄, 父刘弘。弘曾举孝廉,亦尝作吏,早丧。玄德幼孤, 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家住本县楼桑村。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馀,遥望之,童童如车盖。相者云:“此家必出贵人。”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 叔父刘元起奇其言,曰:“此儿非常人也!”因见玄德家贫,常资给之。年十五岁,母使游学,尝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瓒等为友。及刘焉发榜招军时, 玄德年已二十八岁矣。
当日见了榜文,慨然长叹。随后一人厉声言曰:
◎《 三国志》卷三十二说刘备“喜狗马、音乐、美衣服”,此书给略去了。其实,为先贤讳,本大可不必。刘邦还往儒冠里撒尿呢,但并不因此把这位很具流氓气的开国之主看低了。文人之笔,很容易形而上,是正面人物,则唯恐其不正面,拼命贴金;是反面人物,则生怕其不反面,必使其一无是处才罢手,不坏也坏,坏则更坏。在文学上,这种手段就是伪典型化,于是,人物也就变成了寺庙里的木雕泥塑,毫无生气。
“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玄德回视其人: 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 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恰才见公看榜而叹,故此相问。” 玄德曰:“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倡乱, 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飞曰:“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与同入村店中饮酒。正饮间,见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唤酒保:“快斟酒来吃,我待赶入城去投军。”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 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 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
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次日, 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这一声震耳的喝问,便点画出一个活生生的莽张飞来!
◎他就这点皇亲国戚可怜资本。所有没落子弟,都要打出先人招牌唬人。
◎有钱能办事,自古亦然。
◎关羽的身高、刀重,均系作者杜撰,为突显其高大英武形象。汉末的一尺,等于二十三厘米,要没有两米出头的身材, 怎么拿得动那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汉代的一斤,等于二百五十克至三百克,所以,这四十来斤的武器,后来就专门由周仓替他背着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