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5356006
写文章并不是作家的专权!生活中随时会需要写点东西,有的是长文,有的是短文,从邮件、文案到报告、调查,无所不包。这本书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告诉我们一个写作的真谛:不动笔就能学会写文章。更重要的是,这一真谛可以通过训练来掌握。
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
一篇文章的好坏,九成取决于动笔之前。
即便不是作家,或文字工作者,相信每个人都有枯坐在桌前,面对空白的Word文档苦苦思索的经验。
不管是Email、广告文案还是企划书,“写不出来”“不知该如何开始”“写的东西没办法说服人”……永远都是职场菜鸟、写作小白的噩梦。
本书并非专门写给“写手”——职业作家或记者看的,而是写给普通人的写作书。本书作者在成为日本写作高手之前,文章被批评为无趣、不具说服力、没有观点……差点失去了成为职业写作者的信心。通过不断思考何谓“好看的文章”,终于将“随便写写”上升到“写之前先准备”“思考过后再写”“写时思路清晰”……下笔必成的状态。
前 言
第1章 全面提高写作能力的训练
1 写文章要“以读者为中心”——赠送礼物的训练
2 充分调动记忆,向外“输出”——说和写的训练
3 多问自己,文章就会有质的飞跃——自问自答的训练
4 形成“习惯动作”,能提高专注力——发现开关的训练
5 设定“截稿时间”,能提高写作速度——设定最后期限的训练
6 充实表达方式的弹药库——列举近义词的训练
第2章 写出通俗易懂的文章的训练
7 要明确地提出结论,才能清楚、更好地传达——确定尺度的训练
8 冗长的文章不会有人看——把文章删减一半的训练
9 一定要具体化——“抽象→具体”的训练
10 与读者形成共识——简单明了地说明的训练
11 准确地描述事物和传达信息——比较&设定范围的训练
第3章 写出有说服力的文章的训练
12 防止信息遗漏——5W3H的训练
13 获得读者的共鸣和赞同——目的&目标的训练
14 信息不足会导致文章内容薄弱——信息 原因的训练
15 通过具体事例来增强说服力——举例的训练
16 区分事实与判断——分辨是否是事实的训练
17 “事实→结论”模式能加强文章的逻辑性——用“所以”导出结
论的训练
18 用“总而言之”传达最重要的信息——总结别人话语的训练
19 运用比喻,写出通俗易懂的文章——比喻的训练
第4章 写出有深度的文章的训练
20 增加不同视角,使文章更有深度——收集视角的训练
21 深挖某种情绪的来由——“为什么”的训练/喜怒哀乐的训练
22 通过描写细节来吸引读者的兴趣——描写细节的训练
23 提高“发现力”,就能找到取之不尽的素材——“乘法”的训练
第5章 写出吸引读者的文章的训练
24 开头就要打动读者——领会广告词的训练
25 用引号增加临场感——表达心情的训练
26 要有诚实表达的勇气——认可他人的训练
27 用自己的话谈体验——唤起体验的训练
28 以故事打动人心——讲故事的训练
29 要有“自信”和“决心”——斩钉截铁的训练
30 合理地运用“逻辑”与“情感”——区分“逻辑派”和“情感派”
的训练
31 用灵活的表达方式增加现场感和活力——用拟声拟态词进行会
话的训练
第6章 通过写文章改变你的世界和人生
32 为你的文章增添光彩的七个建议
结 语
前言
你也有写文章的才能。
正是为了向大家传达这一点,我才下决心写这本书的。
也许,你不相信自己会写文章。
也许,你以为我在胡说八道。
但是,请你相信我——你也有写文章的才能。
以前一直写不好,只是因为没人教你写文章的方法而已。
如果你不相信,不妨回想一下小时候的语文课——
怎样才能写出传情达意的文章?
怎样才能写出引人入胜的文章?
怎样才能写出打动读者的文章?
有哪位老师教过你这些方法吗?
——答案恐怕是“没有”吧?!
在日本,国语课侧重于培养阅读理解能力。虽然也有机会写作文和读后感,但有哪位老师会对每个学生都进行深入指导的呢?——恐怕大多数人又会回答说“没有”。即使把问题替换成“大学时期的小论文”,答案应该还是一样。
为什么老师不对学生写的文章进行深入指导呢?因为他自己也从来没有学过写文章的方法。没错,老师并不是“不指导”,而是“不会指导”。老师能给出的建议,充其量也就是“写自己的感想”而已。至于老师修改作文的水平,则更是良莠不齐。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的“写作才能”是不可能开花结果的。
不过,请不必再担心,因为你现在已经有这本书在手,只要愿意学,有心不怕迟。
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这十八年里,我当过编辑、记者、文案设计者、作家,靠笔杆子为生。在这本书里,我会把在学校绝对学不到的“写文章的方法”倾囊相授。
作为一个职业撰稿人,我为什么要把写文章的方法告诉别人呢?——因为我自己也曾经有一段时期为写文章而感到苦恼。
我当初刚跳出来做自由职业者的时候,一下扩大了业务范围,每个月要给十到十五家杂志写稿。随着媒体数量的增加,我也和越来越多的编辑开始打交道。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各位编辑对我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机会竟然也多了起来。
“你把简单的东西写得太复杂了。”
“你有考虑过读者的感受吗?”
“挖掘得不够深刻。”
“没有说服力。”
“视点不够新颖。”
“你自己对这件事持什么观点呢?”
我好歹也算是个靠笔杆子为生的人,对于写文章一向颇为自负。然而,在编辑们的质疑声中,我锐气大挫,甚至动摇了当职业作家的信心。
我向编辑们恳求说 :“(关于写作方法)如果有可供我学习的文章,请一定让我拜读一下。”从那之后,我尽自己所能地阅读了大量被公认为“有趣”“通俗易懂”“深刻”“犀利”的文章,想知道自己写的文章到底差在哪里。
有一天,我忽然意识到 :我和这些作家之间的最大差别,也许不在于“写作技巧”,而在于“思考”和“准备”。
从那之后,我开始改变自己的写作方式,从“随心所欲地写”,变成了“思考之后再动笔”“动笔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没错,就是注重“思考”和“准备”。也正是从那时候起,我开始进行美其名曰“自我钻研”的独特思考训练,并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显著效果,各位编辑对我的评价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通俗易懂”“有趣”“有用”“有节奏感”“观点犀利”“洞察力强”“分析透彻”“有说服力”……他们用这些褒奖之词来夸赞我写的文章,并认为我的文章有一种独特的“个人风格”——当然,是指褒义上的“风格”。
“不动笔就能学会写文章”——我对此有切身感受。正是动笔(或敲键盘)前的“思考”和“准备”,使我的写作能力实现了飞跃式的提高。
最近几年,我除了写作之外,还有越来越多的机会通过演讲、研修、研讨会等向一般大众讲授写文章的方法,其间,我发现很多人对于写文章有一种畏难情绪。
我想,现在正是一个好时机,可以把自己掌握的秘诀传授给这些写作途中的“迷途羔羊”。我并不喜欢把“武林秘笈”自己藏着掖着,而愿意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分享自己在提高写作能力方面的心得,以及“不动笔就能学会写文章”的训练方法。
“之乎者也?”“起承转合?”“关联词?”“倒装句?”……有的人一见到这些写作术语就头疼,打心眼里觉得厌烦——请你们放心,这本书所传授的,并不是繁琐的写作技巧,而是写文章时的“思考”和“准备”。当然,这并非“放羊式的指导”,我也不会忽悠你说“反正你就抄写名篇吧”。我不是说“写作技巧”和“抄写名篇”毫无意义,只不过,比起“思考”和“准备”而言,它们并没那么重要。
很多人一到写文章时就开始犯愁 :“写什么呢?”“怎么写呢?”然后,还没确定目标就开始动笔,写了又涂,涂了又写……结果,只能写出连自己也不知所云的文章来。还有些人,则是不假思索就开始动笔,随心所欲,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然而,写出来的东西却不能打动读者。
我敢断言 :
在开始动笔之前,文章是好是坏,十有八九就已经定了。
——充分“思考”和“准备”的,是好文章 ;不经任何思考,也不认真准备就开始动笔的,则一定是坏文章。
举一个例子吧。
比方说你和A先生初次见面,就觉得自己和对方似乎“很投缘”。有的人会下意识地(或有意识地)思考 :“我为什么会觉得和他这么投缘呢?”有的人则从不思考。——这两种人写出来的文章是大相径庭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假设要写一篇关于A先生的介绍文,想明白“为何彼此投缘”的前一种人一定能写出有说服力的文章来,而没弄清“为何彼此投缘”的后一种人则不可能写出有说服力的文章来。
当然,“初次见面的印象”只是其中一个例子,各种场合莫不如此——去了某个地方,遇见某人,有过某种经历或体验,见到某个场景或某件事,接触到某件物品或享受某项服务……
在这些种种场合下,能透过眼前现象看到本质的人,或者能去思考为什么自己会产生某种感觉或心情的人,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
这就是由思考而拉开的差距。以此类推,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对事物坚持不懈地进行思考,就能逐渐提高写文章的能力。
在这本书中,我会具体讲解 :要如何进行思考,或要做什么样的准备,才能写出“通俗易懂的文章”“有说服力的文章”“有深度的文章”“吸引人(引人入胜)的文章”,同时,还会介绍一些训练“思考力”和“准备力”的有效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各位也能像我一样,不动笔就能学会写文章。
说是训练,但基本上都不需要用到纸和笔,不需要用到别的工具。也就是说,不必动笔写文章,而在上班途中、吃饭时、洗澡时、散步时……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轻轻松松地进行训练。
其中还有很多小练习,只需要两三分钟的空闲时间就能做。因为不用实际动笔,所以平时怕写文章的人也能乐在其中。
只要在“思考”和“准备”上面多下功夫,你写的文章就会有明显的进步。
如果你是因工作关系而写文章,那么你将获得更丰硕的工作成果(会因此而提升),获得更多被周围人认可的机会 ;如果你是个学生,你写的报告和作文(论文)会获得老师的青睐,取得高分 ;当然,写一手好文章,对找工作也是很有帮助的。
还有,如果你在写博客或在其他自媒体上发文,就一定能收获更多追随而来的粉丝。另外,你用邮件或其他社交软件和别人交流时也能更融洽,而且还能通过写文章更好地推销你的商品和服务……好处说也说不完。
此外,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思考”和“准备”还能改变你的说话方式,让你在不知不觉之间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汇报能力、谈判能力。写作水平提高了,会让你自信心倍增。
现在,摆脱“写作低能(不会写文章小白、白痴)魔咒”的绝好机会就摆在你面前,请跟我一起来训练“不动笔就能学会写文章”的方法吧!
山口拓朗
获得读者的共鸣和赞同——目的&目标的训练
“目的”和“目标”的区别在哪里呢?
“目的”是“想要实现的事项、行动的意图”,而“目标”则是“为了实现目的而设定的中途标记”。比方说,以“度过充实人生”为目的,那么就可以设定以下这些目标:
·保持健康
·和家里人一起快乐地生活
·多结交可以随时倾诉烦恼的朋友
·努力工作
·培养业余爱好
·为了实现梦想而努力
·为别人或社会做贡献
·笑口常开
如果不能完成各个目标的话,就很难实现总目的。相反,如果能完成所有目标的话,应该就能实现“度过充实人生”的总目的。
又如,以“治病”为目的,可以设定这些目标:“每天早上散步五公里”、“少吃含有添加剂的食物”等等。
以“服务社会”为目的,可以设定这些目标:“每天早上清扫车站前的交通环岛”、“每周去一次养老院做志愿者活动”等等。
以“打进甲子园决赛”(甲子园:位于日本兵库县,是日本全国高中棒球锦标赛的决赛场地。)为目的,可以设定这些目标:“多进行防守训练”、“每天训练挥棒击球动作一千次”等等。
为了实现某一个目的,可以设定多个目标。
目的和目标并不是各不相干,而是相辅相成的。“目的”也有可能成为其他目的的“目标”。“目的”和“目标”,就像许多大大小小的盒子套在一起一样。
“目的”和“目标”的关系,也适用于写文章。例如,现在要写一篇以“盲目相信常识的害处”为目的的文章,那么应该如何设定目标呢?
目标①:摆出依据,说明“应该对常识提出怀疑”
目标②:举出具体实例,说明“过去的常识到今天变成了谬误”
按照目标①和目标②写成下文:
我们应该更大胆地对常识提出怀疑。为什么呢?因为很多常识是产生于过去时代的误解、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断,或是受媒体等权力机构误导而形成的烙印。
例如,在昭和时期,“运动时不能喝水”是一种常识,大家都深信:“如果运动时喝水就会很疲劳。”结果导致有不少人因为中暑而毙命。如今回想起来,这个理论实在是太荒谬了。
说到荒谬,不能不提一下吸烟。在昭和时期,无论是在医院、学校办公室、电车里还是机舱里,大家都若无其事地吸着烟。即使周围有病人、婴儿、孕妇,也无所顾忌。几乎没有人站出来谴责吸烟这种行为。
没错,常识是与时俱进的。
既然如此,我们现在所信奉的常识又如何呢?你能保证它再过三十年、五十年后还是正确的吗?说不定,到时的“常识”和今天的“常识”完全相反呢。
用一句悖论式的话来说:那些“对常识提出怀疑”的人,也许才是真正拥有常识的人。
第一段的“为什么呢?因为很多常识……”这句是目标①(依据);第二段和第三段是目标②(具体实例)。这两个目标基本都完成了。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如果觉得“言之有理,我也要对常识提出怀疑”的话,就说明这篇文章达到了目的。
接下来再举一例。现在要写一篇以“(启发、提倡、倡导)疾病预防”为目的的文章,那么应该如何设定目标呢?
目标①:列出日本医疗费逐年增长的数据
目标②:提出国民难以负担如此庞大的医疗费
目标③:点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预防的重要性)
按照目标①~③写成下文:
日本的医疗费在1980年是10.5兆日元,2013年时上升到39.3兆日元,是原来的4倍。按这个幅度预测的话,2025年将超过50兆日元。虽然医疗技术在进步,但病人却不断增加。太可悲了。这就是现实,是个大问题。
今后,人口老龄化会越来越严重。如此庞大的医疗费,到底是由谁来负担呢?加入医疗保险就能高枕无忧了吗?当然不是。其实医疗保险的资金也是来自于国民的。也就是说,如果医疗费持续增长的话,我们将不得不为了负担这些医疗费而每天拼命工作。
国家并没有采取什么相应的具体对策,所以不要指望国家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所能做的,是“转换思路”。
我们应该探索“减少病人”的途径。我们要考虑的,不是谁来负担医疗费,而是不使用医疗费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比起“疾病治疗”,不如把重点放在“疾病预防”上面。当然,病人减少直接关系到每位国民的幸福生活。
所以,我们不应纠结于“庞大的医疗费用是异常的”,而应着眼于“病人扎堆的国家是异常的”这个根本课题。民众和政治家们都有必要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第一段“日本的医疗费在1980年是10.5兆日元……”是目标①(数据);第二段“今后,人口老龄化会越来越严重……”是目标②(国民难以负担如此庞大的医疗费);第四段“我们应该探索……”到最后是目标③(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
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如果对“疾病预防确实比什么都重要”深有同感的话,就说明这篇文章达到了目的。相反,如果无法获得多数读者的同感和支持(无法产生共鸣)的话,作者就需要反省一下:是目标设定错误,还是没有按照设定的目标来写?
不带目的的文章,在这世界上是不存在的。我们写文章时,需要考虑:为了实现这目的,应该设定哪些目标呢?只要设定了合适的目标、并且按照这些目标写出来的文章,一定能如你所愿地俘获读者的芳心。
■目的&目标的训练
为了准确地抓住目的和目标的感觉,我推荐有效的“目的&目标的训练”。自己进行某项行动时,在明确“目的”的基础上,从目的逆向反推回去,设定合适的“目标”。按“目的→目标”的顺序思考,是这项训练的基本理论。
●目的:希望她能爽快地答应我的求婚
目标①:把求婚的日子选定在她生日那天
目标②:购买求婚戒指
目标③:选定求婚场所
目标④:想好求婚表白台词
毕竟是一辈子一次的重要场面。制定详细周到的计划,一定能提高成功率。一边眺望着美丽的夜景……哪怕只是布置好(安排)这样的情境,大概也能够提高成功率吧。
●目的:购买独门独院的新住宅
目标①:看房地产信息杂志
目标②:充分了解户型(房间布局)
目标③:制定筹款计划
目标④:参观样品房
目标⑤:选定房地产开发商和中介公司。
应该没有人会一时心血来潮就(出于一时冲动就)购买下独门独院的新住宅吧。从这层意义上来说,要实现购房这个目的,设定目标的重要性就更高了。如果目标设定得不合理(例如筹款计划落空)的话,就很可能导致整个计划(全盘)泡汤。
“目的&目标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写作能力,而且还能提高你的计划力、预见力、行动力、回避危机的能力等等,是一项非常有益的训练。每天早上,当你睁开睡眼时,可以从当天的计划中选出特别重要的事项,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而设定必要的目标。
在训练中,如果不能如你所愿地达到目的,或者达到目的的速度很缓慢时,你就需要查明原因——是目标设定的问题,还是行动方式的问题?然后在今后的训练中引以为戒。设定合适的目标,并完成目标——当你锻炼出这种能力时,写作能力自然不在话下,甚至还能提高自己的整体人格魅力。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