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8691282丛书名: 无
1.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耶鲁大学医学院教授毕生行医生涯和人生经验的总结,风靡世界近三十个国家的叙事医学经典作品,席卷《纽约时报》畅销书单。
舍温•B.努兰医生是耶鲁大学医学院外科医生,问诊过上万病人。同时,他还是耶鲁大学医学院外科学、医学史、医学伦理学教授,TED演讲人,长期为各大报刊撰文,是一位会讲故事的医生。本书被译成29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深受欢迎。
2. 活着,靠的是身体的智慧;这是一个关于你自身的故事,你体内的故事。
努兰医生以医者的亲身经历和哲学家的宽厚视角、医学史学者的审慎用来源于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为读者展现“身体的智慧”,对生命科学的研究越是深入,越会发现我们未知的领域就越多。
3.人类探索生命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一本有营养、看得懂的医学故事书,了解自己掌握生命,你值得拥有。
努兰医生用一个又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临床案例故事,带领读者开启一段引人入胜的人体探秘之旅。让人不知不觉被带入其中,跟随医生走进或惊险、或感动、或充满意外的未知领域。从细胞、染色体,到生命的起点——子宫,从血液循环,到心脏,再到思维的中枢——大脑……不仅像侦探小说一样精彩好读,更有医者对于生命哲学的思考。
4. 颜值在线,书本身就是艺术品,增加了收藏价值。
设计为书构筑宁静的阅读空间,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在《生命之书》中,努兰医生说:“我们活在韵律里,是因为我们体内有着韵律。”人的每一次呼吸、心跳,各组织、器官协调起来维持身体的自然平衡,就是一曲天然的生命乐章。生命是协奏,又是独奏,护封的画面来自马蒂斯的经典作品《音乐》,与努兰医生的核心观点暗合。设计令书更加生动,有温度、可触摸。摘掉护封,洁白的内封上,舞者的形象若隐若现,给人想象空间。文字压凹,如同雕刻一般,谁说生命是一件很轻松的事?
德国医生、心理学家洛伊(Otto Loewi,1873-1961)曾说:“生命科学中包含的精神价值,是无法用今日科学那种物质至上的态度说清楚的。”医学是一门科学,更是艺术。
《生命之书》是努兰医生个人行医生涯和人生经验交织而成的记录与反省。作者以医生的身份带领读者开启一场探索生命的旅行,以医生的双手揭开生命的神秘面纱。以疾病为切入点,从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讲到生殖系统,用作者处理过的真实病例,让读者知道各个系统如何运作。另有章节专门讨论血液、遗传、心脏,以及人体细胞浸泡于其中的组织间液,还有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本书不仅为读者呈现了人体的精妙,更讲述了使生命延续,以及人存在的意义。
在医生的眼中,见到的多半是人体脆弱的一面,但也一定会见证人体对抗疾病时展现出的强韧生命力,各个组织之间紧密合作,达成完美协调平衡状态的“身体的智慧”。我们的身体不仅仅是一部超级复杂而精密的机器,更能够不断适应和调整,一次次重回平衡状态,一切为了生存。关于身体,关于生命,关于疾病和健康,我们探索得越是深入,就越觉得有更多的未知……
自 序 i 维持体内恒定的机制
前 言 vii
第 1 章 求生之战
006 玛吉的苦难
010 要命的误诊
014 手术台上与死神赛跑
017 危险之旅
第 2 章 体内恒定的海洋
027 神奇的人体内环境
030 动脉树
034 激素的敏感和伟大
036 医学生的课
第 3 章 淋巴系统与癌细胞的暧昧关系
045 癌细胞的转移是怎样完成的
048 怀孕与乳腺癌,生命的喜与悲
053 冥冥中那份神奇的“不放弃”
第 4 章 神经系统:高、精、尖的系统工程
063 灵魂里有好多调皮小精灵
068 比互联网更复杂的人体生物网络
084 失去本体感与意志无关
第 5 章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093 当人类次透视细胞
098 神奇的DNA
100 基因密码
103 都是基因缺陷惹的祸
110 从细胞的生化结构追溯生命起源
第 6 章 命运和自由意志
121 多出一条染色体:DNA复制也出错
124 智障者并非来自另一个星球
128 一个唐氏儿的命运交响曲
第 7 章 爱的行为
141 维纳斯之丘
147 大卫之勇
152 天雷勾动地火
第 8 章 子宫的演出
161 开启生命之旅
163 基因导演了一场生命之舞
167 生产,依身体的自然韵律而行
174 没有人是座孤岛
第 9 章 搏动的心
186 心脏是生命之源
196 换心人:惊心动魄求生路
214 重“心”做人的沮丧和困惑
第 10 章 血的传奇
226 血液中流淌的生命故事
232 当新手医生遭遇血的教训
234 我成了“麻烦先生”的救命恩人
244 治疗是呼唤自然直觉的艺术
第 11 章 病菌的盛宴
257 胃部生理学之父的故事
261 食物的消化道之旅
274 神秘的肠道怪病:猪痢
292 病菌再度反扑
第 12 章 翻开大脑这本书
304 大脑是主宰心智的中枢
307 认识心理神经免疫学
312 叹为观止的开颅手术
后记 319
前 言
几百年前,在人类对科学仍懵懂无知的时期,身体内部的神秘运作不仅使一般大众好奇,更使好学之士为之迷惑。身体这个思想和行动的宫殿,似乎是活生生的奇迹、凡人难以理解的谜团,却不时留下一两条线索,暗示我们只要努力得法,还是有可能“参透天机”的。的确,之后人类不但找到了窍门,付出的种种努力也获得了回馈;然而,原来的谜团非但没有缩小,反倒扩大了;我们对器官和组织认识得越多,就越发惊异其中的机巧,也更迫切地想要扩展自己的知识版图。
从我们对细胞的种种认识和其中犹如波涛汹涌的化学作用来看,虽然状似混乱,却有一个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原则,它与神学或哲学无关,说来只是一个简单的生物原则— 一切为了生存。一个组织若想要活下去,组织内所有的活动就都不会背离求生的努力。此外,为了使生命延续下去,各个组织之间不得不紧密合作,达成完美的协调。
这种整合是一种智慧—把无数纷杂的活动化为和谐的整体。即使面临轻微的威胁,每个细胞都会奋起抗敌,不只是保护自己,也是为了整体的安全与平衡,这种动力就是生存的本质。因此,我们体内发生的每一次骚动,都有代偿机制加以中和。身体的稳定就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要配合得这么天衣无缝,组织必须不断地沟通,不管距离是远是近。就动物而言,当然人类也包括在内,这种信息的传送是经由神经,也就是生物的电脉冲和血液中的化学物质—激素联手进行的;此外,身体局部也有某些专司信号传递的分子。对于这种沟通方式,科学家发现得越多,就越赞叹这个体系的完美,也就更加了解身体的智慧。
个以“智慧”来比喻身体的整合与和谐的人是发现激素的欧内斯特•斯塔林(Ernest Starling)。1923年,他在远近驰名的哈维讲座(Harveian Oration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上用这个词来形容身体的调节机制、适应能力,以及激素对于整个生命体系的统合功效。斯塔林援引《圣经•约伯记》(Book of Job)“谁将智慧放在怀中,谁将聪明赐予心内”作为题词,并将此次演讲命名为“身体的智慧”。
9年后,对身体的自主控制颇有研究的哈佛大学教授坎农(Walter B. Cannon),也以“身体的智慧”为名出版了一本畅销书,以感谢英国科学家在身体调节机制研究方面所做的努力。坎农在序言里引用法国生理学家里歇(Charles Richet)在1900年的陈述:“就生物体而言,没有动乱就没有安定。”
一个稳定的系统并非停滞不前、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地调适再调适,使得所有必要的功能都能发挥到;稳定的前提就是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动。所以到头来,稳定非得依赖变动不可。
1937年至1938年,“身体的智慧”再度现身,成为英国爱丁堡大学谢灵顿爵士(Sir Charles Sherrington)在吉福德讲座12次演讲中的第四个题目。几年后,谢灵顿因研究神经系统的协调功能而获得诺贝尔奖。他在那次演讲中提到,在研究身体这么久之后,深觉人体结构之不可思议。
此时,你手中的这本书又是另一个亲眼见证身体这个奇迹而震撼不已之人的行医心得。之所以把这本书呈现给各位,目的不在模仿那些伟大的前辈,而是为了向他们超凡的眼界致敬。
过去35年来,身为外科医生的我,一双手不知深入探究过多少人体,我的心灵也随之潜入探索,次凝视那在麻醉下沉沉睡去的肉体时,我的心就翻腾不已,直到今天,我仍未走出那种震撼;以“天启”(revelation)来形容那一刻的感受亦不为过。摸索在人体圣殿中那五颜六色、质地各异的组织,感受生命的悸动,真觉得这就是巧夺天工之作。而行医,也就是维护身体各项功能健全这门艺术,就是引导我前行的动力。
写作这本书不只是想呈现身体这令人好奇的构造,我更想说明在每一分、每一秒永远维持恒定的千百种动作—我希望把这35年来的行医心得呈现给各位。
本书虽然触及科学细节,但我仍以医生这个身份来写作,而不是科学家。身为临床医生,我的兴趣自然是在人。从动笔的那一刻起,我就犹如踏上一趟身体之旅,企图寻找人类特质的根源。
每个临床医生的个人观察都是独特的。以科学而言,情感上的距离、客观和复制就是一切,而临床医学则大有不同,临床医生这个观察者本身及其独特的人生经验就像一个透镜、一面镜子。
临床医生与做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不同,其中之一便是评估信息的角度比较整体,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缺憾;另一则是不容迟疑的态度。临床医生没有科学家那种悠闲,有时间慢慢研究,我们面对的往往是急需帮助的病人,即使没有准备好,也得硬着头皮上阵。因此我们不得不“生吞活剥”大量的知识以及一些不相关的信息,借以建立一种世界观,并从这个观点来诊治上门求助的病人。虽然我们对人类生物学的了解还不是很透彻,还在努力学习的阶段,却必须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且让人信赖我们的决断。若是出了差错,就如覆水难收,再怎样努力都无法挽救因自己的错误而受到伤害的病人。
在这漫长的行医生涯中,我和所有临床医生一样,已经习惯于在没有准备好的状况下立即做出决断,因为病人的情况紧急,不允许我们有任何迟疑,这也是医学这门艺术的要求。因此,我鞭策自己不断吸收科学新知,尽全力去捕捉每个病史背后的事实,看看其他人有无新的发现,并运用好这一生得来不易的经验。无论如何,必须按照一定的道理来做。我对人体和人类心灵的了解大抵基于此。
本书就是我个人行医生涯和人生经验交织而成的记录与反省。正如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在他的《随笔》(Essays)序言中所说:“本书即以我为题材。”
人不只是一些组织、器官的总和,更有超越自我的潜能,关键就在我们自己的作为。有幸成为外科医生,得知这么多令人回味再三的生命传奇,因此有一种诉说的冲动,好让捧起这本书的你也明白人是如何超越血肉之躯的。后,我要坦白:我的确从写作此书中收获极大的喜悦,以往懵懵懂懂、一知半解的问题,终于可以借这个机会做更深入的了解。我衷心希望,你能跟我一起踏上这趟身体之旅,听我诉说生命的传奇,并从中得到相同的喜悦和启发。
前 言
几百年前,在人类对科学仍懵懂无知的时期,身体内部的神秘运作不仅使一般大众好奇,更使好学之士为之迷惑。身体这个思想和行动的宫殿,似乎是活生生的奇迹、凡人难以理解的谜团,却不时留下一两条线索,暗示我们只要努力得法,还是有可能“参透天机”的。的确,之后人类不但找到了窍门,付出的种种努力也获得了回馈;然而,原来的谜团非但没有缩小,反倒扩大了;我们对器官和组织认识得越多,就越发惊异其中的机巧,也更迫切地想要扩展自己的知识版图。
从我们对细胞的种种认识和其中犹如波涛汹涌的化学作用来看,虽然状似混乱,却有一个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原则,它与神学或哲学无关,说来只是一个简单的生物原则— 一切为了生存。一个组织若想要活下去,组织内所有的活动就都不会背离求生的努力。此外,为了使生命延续下去,各个组织之间不得不紧密合作,达成完美的协调。
这种整合是一种智慧—把无数纷杂的活动化为和谐的整体。即使面临轻微的威胁,每个细胞都会奋起抗敌,不只是保护自己,也是为了整体的安全与平衡,这种动力就是生存的本质。因此,我们体内发生的每一次骚动,都有代偿机制加以中和。身体的稳定就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要配合得这么天衣无缝,组织必须不断地沟通,不管距离是远是近。就动物而言,当然人类也包括在内,这种信息的传送是经由神经,也就是生物的电脉冲和血液中的化学物质—激素联手进行的;此外,身体局部也有某些专司信号传递的分子。对于这种沟通方式,科学家发现得越多,就越赞叹这个体系的完美,也就更加了解身体的智慧。
个以“智慧”来比喻身体的整合与和谐的人是发现激素的欧内斯特•斯塔林(Ernest Starling)。1923年,他在远近驰名的哈维讲座(Harveian Oration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上用这个词来形容身体的调节机制、适应能力,以及激素对于整个生命体系的统合功效。斯塔林援引《圣经•约伯记》(Book of Job)“谁将智慧放在怀中,谁将聪明赐予心内”作为题词,并将此次演讲命名为“身体的智慧”。
9年后,对身体的自主控制颇有研究的哈佛大学教授坎农(Walter B. Cannon),也以“身体的智慧”为名出版了一本畅销书,以感谢英国科学家在身体调节机制研究方面所做的努力。坎农在序言里引用法国生理学家里歇(Charles Richet)在1900年的陈述:“就生物体而言,没有动乱就没有安定。”
一个稳定的系统并非停滞不前、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地调适再调适,使得所有必要的功能都能发挥到;稳定的前提就是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动。所以到头来,稳定非得依赖变动不可。
1937年至1938年,“身体的智慧”再度现身,成为英国爱丁堡大学谢灵顿爵士(Sir Charles Sherrington)在吉福德讲座12次演讲中的第四个题目。几年后,谢灵顿因研究神经系统的协调功能而获得诺贝尔奖。他在那次演讲中提到,在研究身体这么久之后,深觉人体结构之不可思议。
此时,你手中的这本书又是另一个亲眼见证身体这个奇迹而震撼不已之人的行医心得。之所以把这本书呈现给各位,目的不在模仿那些伟大的前辈,而是为了向他们超凡的眼界致敬。
过去35年来,身为外科医生的我,一双手不知深入探究过多少人体,我的心灵也随之潜入探索,次凝视那在麻醉下沉沉睡去的肉体时,我的心就翻腾不已,直到今天,我仍未走出那种震撼;以“天启”(revelation)来形容那一刻的感受亦不为过。摸索在人体圣殿中那五颜六色、质地各异的组织,感受生命的悸动,真觉得这就是巧夺天工之作。而行医,也就是维护身体各项功能健全这门艺术,就是引导我前行的动力。
写作这本书不只是想呈现身体这令人好奇的构造,我更想说明在每一分、每一秒永远维持恒定的千百种动作—我希望把这35年来的行医心得呈现给各位。
本书虽然触及科学细节,但我仍以医生这个身份来写作,而不是科学家。身为临床医生,我的兴趣自然是在人。从动笔的那一刻起,我就犹如踏上一趟身体之旅,企图寻找人类特质的根源。
每个临床医生的个人观察都是独特的。以科学而言,情感上的距离、客观和复制就是一切,而临床医学则大有不同,临床医生这个观察者本身及其独特的人生经验就像一个透镜、一面镜子。
临床医生与做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不同,其中之一便是评估信息的角度比较整体,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缺憾;另一则是不容迟疑的态度。临床医生没有科学家那种悠闲,有时间慢慢研究,我们面对的往往是急需帮助的病人,即使没有准备好,也得硬着头皮上阵。因此我们不得不“生吞活剥”大量的知识以及一些不相关的信息,借以建立一种世界观,并从这个观点来诊治上门求助的病人。虽然我们对人类生物学的了解还不是很透彻,还在努力学习的阶段,却必须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且让人信赖我们的决断。若是出了差错,就如覆水难收,再怎样努力都无法挽救因自己的错误而受到伤害的病人。
在这漫长的行医生涯中,我和所有临床医生一样,已经习惯于在没有准备好的状况下立即做出决断,因为病人的情况紧急,不允许我们有任何迟疑,这也是医学这门艺术的要求。因此,我鞭策自己不断吸收科学新知,尽全力去捕捉每个病史背后的事实,看看其他人有无新的发现,并运用好这一生得来不易的经验。无论如何,必须按照一定的道理来做。我对人体和人类心灵的了解大抵基于此。
本书就是我个人行医生涯和人生经验交织而成的记录与反省。正如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在他的《随笔》(Essays)序言中所说:“本书即以我为题材。”
人不只是一些组织、器官的总和,更有超越自我的潜能,关键就在我们自己的作为。有幸成为外科医生,得知这么多令人回味再三的生命传奇,因此有一种诉说的冲动,好让捧起这本书的你也明白人是如何超越血肉之躯的。后,我要坦白:我的确从写作此书中收获极大的喜悦,以往懵懵懂懂、一知半解的问题,终于可以借这个机会做更深入的了解。我衷心希望,你能跟我一起踏上这趟身体之旅,听我诉说生命的传奇,并从中得到相同的喜悦和启发。
生与死,是自古以来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生命之书》和《死亡之书》是一位美国医生对生死的思考。我觉得人要活得长、活得好,一生中要学会放弃,要学会给予。生命是有限的,要活放弃,活给予。比如说,作为老师怎么延长生命?好好教学生,以学生的生命“延长”自己的生命;怎么才能扩展自己的事业?要好好教学生,以学生的事业扩展自己的事业。作为医生,抢救一个人的生命等于延长自己的生命,救活一个人自己就过得幸福。
——樊代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 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 第四军医大学原校长
医学技术突飞猛进,不断延长我们的寿命,但且没有延长我们的健康,只不过让我们与衰竭斗争的时间更长一些而已。生物学里的任何东西离开进化都讲不通,也就是说,新的生命是进化而来的,同样死亡和衰竭也是进化而来的——几乎从地球生命进化之初,蓝细菌就在自己的身体内包含了死亡装置,这一如此违背直觉的事情,一直保留至今。显然,我们不可能指望在人类中进化出长生不老,但恐怕也没有多少人真正希望永生。所以,生命需要有尊严地度过,死亡也必须有尊严地面对。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赵斌 教授
生命究竟是什么?就算你把这个问题抛给生物学家,他们恐怕也很难给出确切的答案。《生命之书》同样没有给出答案,但是作者舍温·努兰从一个医生的角度给出了他的观察,特别是生命在疾病面前是多么地脆弱。这本书的文字说明,以纯粹唯物主义的视角来认识生命,并不会令我们变得冷酷无情,因为任何人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读到作者对生命的关切,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生命的热情。
——叶盛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自私的基因》(40周年增订版)译者
人体本身是*令人惊叹的机器。
——《时代周刊》(Time)
这是一部令人难忘的著作,是对经典医学很好的补充。
——《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
专业的、优美的、抒情的,是对生命*精妙的赞美。
——《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
对生物学、医学和生命本身深远的思考。
——《旧金山纪事报》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努兰医生对专业的热情是有目共睹的,他将人类奇妙的画卷缓缓展现在我们眼前。
——《纽约日报》 (Newsday)
努兰医生向我们展现的是生命的序曲,哪怕遇到障碍,它都是绵延不息的。每个激动人心的故事都能拍成一部“急诊室的故事”。
——《纽约时报》 (New York Times )
努兰医生为我们揭开了几十年来在医院这个战场发生的故事,他对人体的精密叹为观止,这种迷恋也深刻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
——《商业周刊》 (Business Week )
我们都应该珍视这样一本书,它让我们能够想起,原来治疗是一种天赐的恩典,我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养育和呵护它。努兰医生已经从对手术刀敏锐的注意力,以及外科医生的直率,转向了对生物体创造的鼓舞人心奇迹的探索。
——《华盛顿邮报》 (Washington Post)
精彩绝伦!我们已经完全被这些动人的、有趣的症状和体征的描述深深迷住了。
——《纽约时报书评世界》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笔力雄健!字里行间流露出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病人深切的同情心。
——《美国医学会杂志》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错综复杂的人体奇迹,一场诗意盛宴。
——《康涅狄格医学》 (Connecticut Medicine)
自序
维持体内恒定的机制
本书首度出版时,用的是另外一个名字。我在初版的前言做了解释,当初为什么要用“身体的智慧”(The Wisdom of the Body)作为书名,然而一年后出平装版时,我把书名换了过来。接下来的这几十年间,我多次翻阅此书,越来越觉得两个书名之间有着十分巧妙的联系。我们能够存活下来,依靠的正是身体的智慧。
人体会设法维持一个稳定状态,且持续不断地调整身体的正常组成,并让这些成分保持均衡。若是均衡状态遭受破坏,人就会生病。依据这些原则,医生的作用就是协助人体重建平衡状态,具体做法是开立处方(通常是草药或其他植物),供给身体所欠缺的成分,或把过多的成分排出体外。按这种观念,人体的疗愈能力既能维持体内成分的平衡,同时在失去平衡的时候有办法重建均衡。
我们知道,体内的细胞借由上述种种机制,持续调节细胞内外的环境,以维持健康。历经2 000年的研究与演进,直到19世纪20年代,科学家才得到一个词,可用来涵盖身体维持内在均衡的所有方法。我所说的就是“恒定”一词,它是由两个希腊字组合而来,原意是指“维持平衡”。因此,现代生物科学的词汇不但和约莫2 400年前希腊人的理论相符,就连所运用的文字也与古人一致。恒定是延续生命所必要的内在平衡。
人体共有约75万亿个细胞,其中只要有部分稍微失去平衡,附近或别处就会处于随时待命的状态,立刻就能采取与此相对应的行动。一旦传来必须采取行动的信息,人体几乎会马上展开修正,并知道要如何应对。所谓“身体的智慧”,正是这个意思,而我们也借此得以存活。不论是体内哪一个器官里的细胞发出求救信号,也不管它是借着血液、神经、细胞或局部的体液传送的,位于他处的腺体、神经中枢还有血液,都会接收到这个信息,知道要提供协助。如此一来,就启动了人体内确保安全的种种机制。
若出于某种遗传、感染、代谢或其他原因,重回稳定的修正机制无法达成任务,人就生病了。有时,过了一阵子之后,人体就会适应新的状态,并在稍后不久重回恒定。如果真能如此,疾病就会缓和消退,不需医疗介入,病人也能不药而愈。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身体没办法修正失衡状态,疾病持续进展,直到病人自己也有感觉了,此时就需要医疗处理。不论是借药物补足、排出甚至是摧毁过多成分,通过外科手术除去发病的根源,借由放射治疗把病灶消灭,或是结合多个或全部的上述手段,医疗团队都会想方设法重建体内的恒定机制。如果成功了,就能重拾健康。要是不幸失败,疾病仍在,就有可能会走向死亡。
面对破坏恒定的威胁,身体会自动产生反应。所有的修正机制都能实时采取行动,不需我们费心插手。除非细胞被无法抵御的分子畸变完全击溃,上述所有调节程序一直都在持续进行,我们却没有任何感觉。
在本书里,你会读到许多这方面的资料。我将描述由器官组成的各个系统,比如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以及生殖系统,并借由我处理过的病例,让读者知道各个系统究竟如何运作。另有章节专论血液、遗传、心脏,以及人体细胞浸泡于其中的组织间液,还会讨论到生命的基本单位,也就是细胞。但愿通过描述几位代表性的病人,能够让各位看出身体本身也具有智慧,且在现代医学的协助之下,可助我们击退对于体内恒定的种种威胁,而这样的均衡状态正是维系生命所需。
本书问世以来,虽说这些年间,医学已有很多重大发现,但书中所描述的内容并未因此失去价值。本书的内容既实在又实用,和首度问世时并无不同。
尤其是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科学家已发现许多方法可增进身体的抗病能力。我说的不仅是疫苗、控制体重、戒烟等作为,而是指有些直接而个人的日常活动,能够增进我们保持健康的能力。这类活动已证实对于抵抗身体的头号大敌特别有效,这个大敌一直被认为相当无情且难以应对,直到近几年我们的认知才有所改变。这个大敌就是—老化。
不管我们多么小心,注意营养均衡、避免有毒物质,并且定期做健康检查,老化过程仍然坚定地一点一点地腐蚀着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且逐步削弱体内维持均衡机制的能力,以至于当面对威胁时,不再能够有效地做出回应。我们体内的激素、免疫、神经以及其他传递信息和修补的系统,就和我们脸上的皮肤一样会发生老化。1800年,一般美国人的预期寿命是39岁;到了1900年,则是49岁;时至21世纪,已超过75岁。然而,除了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手段有所改进,20世纪的变化是公共卫生的进步,例如饮用水的洁净、居住环境的改善、卫生条件的提升、良好的个人习惯及防疫措施。现在有很多人无病无痛地活到八九十岁,甚至可以突破百岁大关,然而其中有太多人的日常生活需要旁人协助,不能独居。
老龄人口众多,如今人们应该关注的是,要如何在这些多出来的岁月中,拥有活力并享受生活,而不是像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余生都得住在养老院里苟延残喘。我们也知道有很多方法能够补足身体的智慧,同时照料身心,并获得有活力而有益的老年生活。如此看来,显然我们的生活方式将会影响到年老之后的生活形态。这需要点智慧,亦即每个人对于周遭世界极为小心谨慎所累积得到的智慧。
过去10年中,有个极为根本的事实已越来越明显,那就是:一位老者是否能够照顾自己,继续维持活力,并对社会有所贡献,重要的关键即在于体能,而不是疾病本身或其他病理现象。人们年纪越大,肌力和骨质密度之类的因素就越重要。
幸好,研究再三证实,年老体衰的情况不但可以事先防范,而且配合适当的运动,甚至可以逆转此过程。即使是年过85岁的长者,在专人指导下进行高阻力训练以及重量负荷训练,仍可在六至八周内让肌力成为原先的两倍。更多且更强的肌肉拉动,能够增加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的情况,显著地增强身体的平衡和行走能力,能够完成室内或室外的日常动作。没错,规律的运动可增加寿命。
然而好处还不止于此。我们已经知道,人的身体(特别是脑部)要比过去认为的更有智慧。能够对自己的老化过程有所作用的器官,就是大脑。研究人员已发现,有一类蛋白质能够保护神经细胞对抗伤害与死亡,使得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更有效率,从而促进思考的交流,还能增加脑部的血液供应量,并生成新的神经细胞。要刺激这类蛋白质的制造十分简单,亦即追求积极的智力活动:阅读、思考、研究、听演讲,甚至进行诸如参观博物馆之类的活动。
通过以上描述的方式,我们如何生活,将可决定人体所展现出来的美好特质。这才是身体的智慧之道,我们应该好好珍惜。
自序
维持体内恒定的机制
本书首度出版时,用的是另外一个名字。我在初版的前言做了解释,当初为什么要用“身体的智慧”(The Wisdom of the Body)作为书名,然而一年后出平装版时,我把书名换了过来。接下来的这几十年间,我多次翻阅此书,越来越觉得两个书名之间有着十分巧妙的联系。我们能够存活下来,依靠的正是身体的智慧。
人体会设法维持一个稳定状态,且持续不断地调整身体的正常组成,并让这些成分保持均衡。若是均衡状态遭受破坏,人就会生病。依据这些原则,医生的作用就是协助人体重建平衡状态,具体做法是开立处方(通常是草药或其他植物),供给身体所欠缺的成分,或把过多的成分排出体外。按这种观念,人体的疗愈能力既能维持体内成分的平衡,同时在失去平衡的时候有办法重建均衡。
我们知道,体内的细胞借由上述种种机制,持续调节细胞内外的环境,以维持健康。历经2 000年的研究与演进,直到19世纪20年代,科学家才得到一个词,可用来涵盖身体维持内在均衡的所有方法。我所说的就是“恒定”一词,它是由两个希腊字组合而来,原意是指“维持平衡”。因此,现代生物科学的词汇不但和约莫2 400年前希腊人的理论相符,就连所运用的文字也与古人一致。恒定是延续生命所必要的内在平衡。
人体共有约75万亿个细胞,其中只要有部分稍微失去平衡,附近或别处就会处于随时待命的状态,立刻就能采取与此相对应的行动。一旦传来必须采取行动的信息,人体几乎会马上展开修正,并知道要如何应对。所谓“身体的智慧”,正是这个意思,而我们也借此得以存活。不论是体内哪一个器官里的细胞发出求救信号,也不管它是借着血液、神经、细胞或局部的体液传送的,位于他处的腺体、神经中枢还有血液,都会接收到这个信息,知道要提供协助。如此一来,就启动了人体内确保安全的种种机制。
若出于某种遗传、感染、代谢或其他原因,重回稳定的修正机制无法达成任务,人就生病了。有时,过了一阵子之后,人体就会适应新的状态,并在稍后不久重回恒定。如果真能如此,疾病就会缓和消退,不需医疗介入,病人也能不药而愈。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身体没办法修正失衡状态,疾病持续进展,直到病人自己也有感觉了,此时就需要医疗处理。不论是借药物补足、排出甚至是摧毁过多成分,通过外科手术除去发病的根源,借由放射治疗把病灶消灭,或是结合多个或全部的上述手段,医疗团队都会想方设法重建体内的恒定机制。如果成功了,就能重拾健康。要是不幸失败,疾病仍在,就有可能会走向死亡。
面对破坏恒定的威胁,身体会自动产生反应。所有的修正机制都能实时采取行动,不需我们费心插手。除非细胞被无法抵御的分子畸变完全击溃,上述所有调节程序一直都在持续进行,我们却没有任何感觉。
在本书里,你会读到许多这方面的资料。我将描述由器官组成的各个系统,比如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以及生殖系统,并借由我处理过的病例,让读者知道各个系统究竟如何运作。另有章节专论血液、遗传、心脏,以及人体细胞浸泡于其中的组织间液,还会讨论到生命的基本单位,也就是细胞。但愿通过描述几位代表性的病人,能够让各位看出身体本身也具有智慧,且在现代医学的协助之下,可助我们击退对于体内恒定的种种威胁,而这样的均衡状态正是维系生命所需。
本书问世以来,虽说这些年间,医学已有很多重大发现,但书中所描述的内容并未因此失去价值。本书的内容既实在又实用,和首度问世时并无不同。
尤其是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科学家已发现许多方法可增进身体的抗病能力。我说的不仅是疫苗、控制体重、戒烟等作为,而是指有些直接而个人的日常活动,能够增进我们保持健康的能力。这类活动已证实对于抵抗身体的头号大敌特别有效,这个大敌一直被认为相当无情且难以应对,直到近几年我们的认知才有所改变。这个大敌就是—老化。
不管我们多么小心,注意营养均衡、避免有毒物质,并且定期做健康检查,老化过程仍然坚定地一点一点地腐蚀着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且逐步削弱体内维持均衡机制的能力,以至于当面对威胁时,不再能够有效地做出回应。我们体内的激素、免疫、神经以及其他传递信息和修补的系统,就和我们脸上的皮肤一样会发生老化。1800年,一般美国人的预期寿命是39岁;到了1900年,则是49岁;时至21世纪,已超过75岁。然而,除了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手段有所改进,20世纪的变化是公共卫生的进步,例如饮用水的洁净、居住环境的改善、卫生条件的提升、良好的个人习惯及防疫措施。现在有很多人无病无痛地活到八九十岁,甚至可以突破百岁大关,然而其中有太多人的日常生活需要旁人协助,不能独居。
老龄人口众多,如今人们应该关注的是,要如何在这些多出来的岁月中,拥有活力并享受生活,而不是像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余生都得住在养老院里苟延残喘。我们也知道有很多方法能够补足身体的智慧,同时照料身心,并获得有活力而有益的老年生活。如此看来,显然我们的生活方式将会影响到年老之后的生活形态。这需要点智慧,亦即每个人对于周遭世界极为小心谨慎所累积得到的智慧。
过去10年中,有个极为根本的事实已越来越明显,那就是:一位老者是否能够照顾自己,继续维持活力,并对社会有所贡献,重要的关键即在于体能,而不是疾病本身或其他病理现象。人们年纪越大,肌力和骨质密度之类的因素就越重要。
幸好,研究再三证实,年老体衰的情况不但可以事先防范,而且配合适当的运动,甚至可以逆转此过程。即使是年过85岁的长者,在专人指导下进行高阻力训练以及重量负荷训练,仍可在六至八周内让肌力成为原先的两倍。更多且更强的肌肉拉动,能够增加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的情况,显著地增强身体的平衡和行走能力,能够完成室内或室外的日常动作。没错,规律的运动可增加寿命。
然而好处还不止于此。我们已经知道,人的身体(特别是脑部)要比过去认为的更有智慧。能够对自己的老化过程有所作用的器官,就是大脑。研究人员已发现,有一类蛋白质能够保护神经细胞对抗伤害与死亡,使得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更有效率,从而促进思考的交流,还能增加脑部的血液供应量,并生成新的神经细胞。要刺激这类蛋白质的制造十分简单,亦即追求积极的智力活动:阅读、思考、研究、听演讲,甚至进行诸如参观博物馆之类的活动。
通过以上描述的方式,我们如何生活,将可决定人体所展现出来的美好特质。这才是身体的智慧之道,我们应该好好珍惜。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