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722708
《税收利益的分配法则》论及法律规制税收利益分配的逻辑、税收利益取得的基准税制依据、税收利益分配的均衡协调机制、税收利益减省的合理适度界限、税收利益增进的竞争规制思路;据此提炼的税收收益的分配法则之双重结构如下:其一,政府在新创造的社会财富中依据税法和预算分得税收利益和不同层级政府在整体税收利益中依据收入划分规则分得税收利益之利益生成法则;其二,纳税人因行使拟制应税事实的自治权利和政府因行使税收征收管理的裁量权力而致使税收利益分配失衡,而应当创制避税安排否认和税收竞争规制之利益平衡法则。
代序法律何以规制税收利益分配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和方法
三、思路和创新
第一章法律规制税收利益分配的逻辑
一、基于税法和预算的规则生成逻辑
二、基于税权核心权能的权力行使逻辑
三、基于税收体系构造的制度发展逻辑
第二章税收利益取得的基准税制依据
一、财产保有环节课征的房地产税
二、对污染物排放课征的环境保护税
三、就房屋土地权属变更课征的契税
第三章税收利益划分的均衡协调机制
一、增值税收入划分规则何以再造
二、地方政府税收减免承诺的效力瑕疵
三、地方政府以税抵债承诺的有限拘束
第四章税收利益减省的合理适度界限
一、一般反避税条款适用的关键问题
二、纳税人人格的拟制及其否认
三、应税事实应依据经济实质认定
四、应税事实推定之争讼及其解决
第五章税收利益增进的竞争规制思路
一、斜向府际税收竞争的产生及危害
二、我国省级预算单位的四重法律角色
三、规范创制与行为限禁的规制思路
代序 法律何以规制税收利益分配
法律规制税收利益分配之所以成为可能,从根本上说是取决于税收立法权、税收收益权、税收征管权可以且应当经由税法规范进行分配。”立法者不再仅仅是在实现经济关系参与者之间公正平衡的意义上,而是优先地从共同经济利益、生产效率、经济性的视角观察和处理经济关系”,税收利益分配正是在这样的制度语境下逐渐成为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的命题。本书与213年出版的拙作《财政赤字的法律控制》,在核心意旨、理论假设、论证思路和结构安排上一脉相承,两者基于经济法学立场分别对财政赤字控制和税收利益分配展开体系性研究,分别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财政法和税法,同属具有提纲挈领意义的财税法基本理论的范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此,需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而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是其题中之义。”权利分配、财富分配与风险分配相互交织、相互再造,推动着一个新的复杂社会结构的生产和再生产,他们共同组成了中国冲突社会和断裂社会的现实。”收入分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对分配环节的内在要求。财税法具有促进与保障收入公平分配的制度功能,可以实现税收负担的合理分配、税收收益的公平分配与财政资金的正当分配。
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治理,其物质基础包括凭借征税权而从市场新创造的社会财富中初次取得的税收利益、基于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原则而从中央或上级政府继受取得的税收利益,同时,受制于纳税人拟制应税事实而致使其税收利益减省的因素,且受益于府际税收竞争而导致其税收利益增进的因素。本书重视税制演进的时空背景,”税制变迁事关整体分配秩序变革,是国家法治发展的重要缩影。由于税制变迁始终有国家的直接推动,因而其建构性非常突出”。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使财政包干体制整体转向税收分成体制,其改革目标是:财权与事权相匹配;27年、213年先后调整为: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217年明确为: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潜藏财政体制演进中的脉络是税收利益如何分配方显公平。
本书遵循从检讨实然性的制度安排到创设应然性的规范设计的分析思路,首先,归纳法律规制税收利益分配的内生性制度逻辑,包括基于税法和预算的规则生成逻辑、基于税权核心权能的权力行使逻辑和基于税收体系构造的制度发展逻辑,继而解析税收利益取得的基准税制依据及其划分的协调均衡机制,符合税收利益分配的形式合理性要求;其次,论证税收利益减省的合理适度界限及其增进的竞争规制思路,依循税收利益分配的实质公平性目标;最后,试图提出包括税收利益取得权、避税安排否认权、税收竞争规制权等基本权能在内的税收利益公平分配促进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炼税收利益的分配法则之双重结构:其一,利益生成法则,主要指向税收利益的初次分配,即政府在新创造的社会财富中依据税法和预算分得的税收利益以及不同层级的政府在整体税收利益中依据法律文本和权力行使分得的税收利益。其二,利益平衡法则,主要指向税收利益的重新分配,即纳税人因行使拟制应税事实的自治权利和政府因行使税收征收管理的裁量权力而致使税收利益分配失衡,而应创制避税安排否认和税收竞争规制的利益平衡法则。税收利益分配法则的创制、实施和改进,始终受到公平理念的约束和限制。
本书的研究始于且依循市场、政府与社会三者的关联关系:凡市场有能力做好的事应当归市场,凡社会有动力做好的事可以给社会,政府只要管好不得不管的事,三者各有所长、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市场机制的良性运行和政府的适度宏观调控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能够承担清晰划分市场、政府与社会的边界,合理界定政府的职责及其相互间关系的,非具有现代性和规制性的经济法和社会法莫属。现代国家经历了从”市场万能论”到”市场有限、政府适当干预论”的转变,市场主导型的经济发展主调从未变过。而我国则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继而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进化到”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贯穿始终。由于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过程中始终充当着培育市场的角色,现阶段如何转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亟须加强理论研究。
本书从概括性地提出并针对性地解决当前税收利益分配中存在的不尽合理、不甚均衡、公平阙如、竞争失序等法律问题入手,重点研究税收利益如何依法取得、怎样进行公平分配,进而提炼法律规制税收利益分配的基本原理及其规则体系。本书采取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理论重构与制度再造、技术剖解与价值判断相结合的方法,既关注规则是怎样的,又重视规则如何设计、规则缘何如此、规则据何改进等问题;通过剖析税收收益分配规则的类型细分及其运行规律,验证其所蕴含的原理是否与既有的经济法理论相符,进而提炼、修正与发展既有理论。全书共分为五章,分别论及法律规制税收利益分配的逻辑、基准税制依据、均衡协调机制、合理适度界限和竞争规制思路,在观点提炼、结构安排、材料组织、谋篇布局上寻求别具一格、浑然天成、自成体系。笔者冀望,本书不仅具有推动经济法理论创新的价值,而且具有引导和促进财税法制度完善的突出意义。
本书的研究兼顾问题和主义、价值和技术、理论和制度、借鉴和创新、程序和实体,创新之处体现在逻辑、体例、理论与制度等诸多方面。本书提炼了规制逻辑、基准依据、合理适度界限、协调均衡机制、竞争规制思路等范畴,高度概括了讨论的重点、集中呈现了研究的目标。清晰界定范畴有助于厘清研究思路,有利于铺陈分析框架,更有益于提炼支配税收利益分配的客观定律。针对现实法律问题展开卓有成效的回应性甚至引领性的研究,从来都是法学研究者的本职工作。研究者不仅要关心”如何规定”的客观实在问题,而且要重视”为什么这样规定”的主观抽象问题。本书谋求逻辑上的创意,讲究体例上的创设,寻求方法上的创新,提炼理论上的创见,进言规则上的创制,继而寻求达致学术上的共识。
本书的内容涵盖了笔者近年精心提炼的一系列税法基本理论,包括但不限于税收负担的公平分配、税收收益的合理划分、应税事实认定的法律构造、府际税收竞争的法律规制、社会财富分配的法律促进、税收立法权的权能细分、地方政府涉税承诺的效力解释等。本书的基本观点和框架结构安排、资料数据使用、行文论证设计,乃经年数度修改完善、精雕细琢而成,充分展现了笔者近十年来开展财税法理论研究的视角和方法。本书贯彻从制度剖析到理论提炼、再指导制度改进和推动理论发展的研究思路,在经济法理论指导下研究财税法具体问题;高度重视法律促进税收利益公平分配的价值维度,且十分关注税收利益分配法则设计的技术细节。税收利益的取得依据、划分机制、减省界限、增进思路,均应以实质公平为矩,恪守量能课税原则的核心要义。此外,本书还具有深化税收制度改革、促进财政体制完善、提高税收立法质量、改进税收征管效率的实践意义。
本书的观点和论述经数年的精研细磨、拓宽掘深,终至眼前的书稿之撰就。值本书付梓之际,衷心感谢张守文教授、徐孟洲教授、程信和教授、李挚萍教授诸位授业恩师,恩师们高山景行、铄懿渊积,唯愿本书不负恩师的殷殷厚望;感谢经济法学界、社会法学界前辈们一直以来的厚爱和提携,感谢许许多多同仁的鼓励和鞭策,感谢家人挚友的包容宠溺!还要感谢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同事和同学们,在如此优秀的学术共同体中成长,是何等幸运的事情!我们共同雕琢着人生时光,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增进人民福祉。本书得以面世,理应感谢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的支持;更要感谢法律出版社法商出版分社薛晗社长、慕雪丹编辑为本书出版付出的辛勤劳动,你们的精心编校令拙著锦上添花。囿于视野、资料和时间所限,本书难免存在疏漏、不当甚或谬误,诚望读者方家不吝匡正。
叶姗
218年3月28日
于北京大学陈明楼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