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297609
《止学》(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处世谋略必读本)勘破人生胜败荣辱智慧,破解博弈命运密码,为人处世,知行知止,一部流行千年的品德修养经典书,王阳明、曾国藩、李嘉诚等推崇的知止智慧.
《止学》(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处世谋略必读本)是一部教人立身处世进退之道的古书,根据原文加以细致注释,并通过案例故事加以点评诠释,对任何想要在社会上立足的人来说都是一本启发性强的经典之作.其特色如下:
原文和案例相结合.结合案例从为官之道、职场之道和商战博弈逐句解读《止学》,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人生方向,做到志有定向、不急于求成,在充满诱惑的世界中,向着自己的目标坚定前行.无论是为政者还是从商者,或者学生,乃至为人父母者,都能从这本书中有所感悟.
知进,更要知止.人生止学智慧,尽在《止学》(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处世谋略必读本)一书.曾国藩深爱着它,其一生的作为和成就,处处都烙有“止”的痕迹;李嘉诚更是将“知止”二字挂在办公室的醒目之处,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它的要义;而魏徵等人对它的继承,更是开创了唐朝文化思想.
《止学》(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处世谋略必读本)是一部湮没久远的关于胜败荣辱的绝学,由隋朝大儒王通(文中子)所作,“止”的思想古已有之,《道德经》《庄子》《论语》都有所涉猎,但作为一种专门学问,王通确实历史上*个集大成者.《止学》是以道家思想论处世之道的典范之作.
智卷一001
用势卷二014
利卷三032
辩卷四046
誉卷五064
情卷六079
蹇卷七094
释怨卷八108
心卷九122
修身卷十 137
曾国藩说:“《止学》乃人生行为之约束,忽略此学,智者必有一失.”
李嘉诚说:“知利之止,知欲之止,乃知人生之成局!”
李景林说:“如何在进和止之间保持一个合理的张力和平衡,这是非常关键的.只有这有你才能自得.”
智卷一
1.智极则愚也.圣人不患智寡,患德之有失焉.
【译文】
如果聪明到了极点就是愚蠢了.圣明的人不担心自己缺少智谋,却担心自己品德有缺失.
【智慧解读】
古称德才兼备的人为才子.德与才是有机的统一体,二者不可分割.但德才相比,更应注意德.因为一个能力非常强、智商非常高的人,如果品质败坏、野心很大,那他造成的社会危害就会非常大,甚至会达到祸国殃民的程度.
品德是才能的主人,才能是品德的奴仆,这个比喻是很独特的,却也十分恰当.一个人如果缺“德”,那么无论他有多渊博的知识、多强的能力、多高的水平,都不能称得上是一个完美的人.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虽然是文盲出身,妻子也并非名门闺秀,但孩子们都非常出色.这得益于朱元璋对孩子们的教育.元朝灭亡的教训让朱元璋更明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道理,辛辛苦苦打来的江山岂能在自己百年之后就付诸东流?因此朱元璋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他认为,“德”既能补体,也可补智.他既重视教育孩子求知,更重视帮助他们“正心”,即品德教育.
一天,在大殿上,太子、诸王静候一旁,朱元璋严肃地训诫他们:“你们知道‘进德修业’的道理吗?古代的君子,德充于内,又表现于外,所以器识高明,善道日多,恶行邪僻都退避三舍.自己修道已成,必能服人,贤者集拢在你的周围,不肖者远避.能进德修业,则天下国家未有不治,不然就没有不失败的.”他勉励诸子德才俱进,为日后治理国家奠定基础.
为了使诸子达到“进德修业”的目的,朱元璋还亲自为孩子的老师们制定了关于孩子们的教育方针.他说:“好师傅要做出榜样来,因材施教,培养人才.我的孩子们是要治理国事的,诸功臣子弟也要当官管事.教的法子,最重要的是‘正心’,正了心,什么事都可办好;正不了心,各种私欲便乘虚而入,难以成事.你们须以实学教导,不要学一般文士,只是背诵辞章,毫无好处.”
根据这一方针,开国以后,朱元璋除在宫中建大本堂,收存古今图籍,聘请各地名儒,以儒家典籍教育诸子外,还精心挑选了一批有高尚德行的士人,充当太子宾客和太子谕德,对诸子进行严格、系统的封建“德行”教育,尤其注意发挥师保们的作用.基于“连抱之木,必以授良匠;万金之璧,不以付拙工”的思想,洪武元年(1368)立皇太子后,他便委命开国重臣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分别兼任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和太子少保,让他们“以道德辅导太子”“规诲过失”,使太子有长足进步.特别是被称为“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对太子的“德行”修养影响最大.
从朱元璋教育子女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主张:百学德先行,育教先育德.一个人如果想要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首先要把自己的德性修炼好.
道德,无疑是动人的.一个真正的高人,坚持操守,以道德文章行世,依托于博大、仁爱、坦荡无私、顺其自然等美好品性,文章才显得精美和谐.而那些空洞浮华的东西,不是心血所化,只是矫饰,历代文人都避而远之.谦虚待人,文采自然斐然;胸襟开阔,文章自然高逸.
道德能征服人,主要靠人格的力量.我们常说,德高望重,其实,“德高”不仅能“望重”,而且能“言重”,即增加讲道理的分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德行是形象的体现,道德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人格的缺失是最可怕的缺失.
有位青年脾气很暴躁,还经常和别人打架,大家都不喜欢他.
有一天,这位青年无意中游荡到了大德寺,碰巧听到一位禅师在说法.他听完后发誓要痛改前非,于是对禅师说:“师父,我以后再也不跟人家打架了,免得人见人烦,就算是别人朝我脸上吐口水,我也只是忍耐地擦去,默默地承受!”
禅师听了青年的话,笑着说:“哎,何必呢?就让口水自己干了吧,何必擦掉呢?”
青年听后,有些惊讶,于是问禅师:“那怎么可能呢?为什么要这样忍受呢?”
禅师说:“这没有什么能不能忍受的,你就把它当作蚊虫之类的停在脸上,不值得与它打架或者骂它,虽然被吐了口水,但并不是什么侮辱,就微笑地接受吧!”
青年又问:“如果对方不是吐口水,而是用拳头打过来,那可怎么办呢?”
禅师回答:“这不一样吗!不要太在意!只不过是一拳而已.”
青年听了,认为禅师实在是岂有此理,终于忍耐不住,忽然举起拳头,向禅师的头上打去,并问:“和尚,现在怎么办?”
禅师非常关切地说:“我的头硬得像石头,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是你的手大概打痛了吧?”
青年愣在那里,实在无话可说.
禅师告诉青年的是忍耐的美德,并身体力行地进行了非暴力的演示.禅师通过言传身教,让青年知道了忍耐的伟大感召价值.
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不但能够成就自己不凡的人生,而且可以感化周围的人,使善的力量遍及人间.因此,每个人都要培养自己的品德,做道德的践行者,造福周围的人,否则才华在别人眼中也只不过是一种玩弄技艺的低级手段.
2.才高非智,智者弗显也.位尊实危,智者不就也.大智知止,小智惟谋,智有穷而道无尽哉.
【译文】
才能出众算不上智慧,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显露自己.尊贵的地位其实暗藏危险,所以有智慧的人不会贪恋权位.有大智慧的人都知道适可而止,只有小聪明的人才不停谋划.要知道,智计有用完的时候,而天道却没有尽头.
【智慧解读】
在现实生活中,自作聪明、爱卖弄的人到处都是,他们炫耀自己的才华和聪明,或者总是故意表现得与他人格格不入,这样的人,就算大家嘴上不说什么,心里却会对他竖起小拇指.
苏轼在《贺欧阳少师致仕启》中说:“而乃力辞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有大勇,却装出怯懦的样子,聪敏,却装出很愚拙的样子,如此可以保全自己的人格,同时也可以不做随波逐流之事.守得“大愚”,急流勇退,方为明智之举.
金熙宗时期,石琚任邢台县令,时值官场腐败,贪污成风,只有石琚洁身自好,他还常告诫别人不要见利忘义.
石琚曾经规劝邢台守吏说:“一个人到了见利不见害的地步,他就要大祸临头了.你敛财无度,不计利害,你自以为计,在我看来却是愚蠢至极.回头是岸,我实不忍见到你东窗事发的那一天.”邢台守吏拒不认错,竟反咬一口,向朝廷上书诬陷他贪赃枉法.结果,邢台守吏终因贪污受到严惩,其他违法官吏也被一一治罪.石琚因清廉无私,虽多次受诬陷却平安无事.
石琚官职屡屡升迁,有人便私下向他讨教升官的秘诀,他说:“我不想升迁,凡事凭良心无私,这个人人都能做到,只是他们不屑做罢了.人们过分相信智慧之说,却轻视不用智慧的功效,这就是所谓的偏见吧.”
金世宗时,世宗任命石琚为参知政事,不料石琚百般推辞.金世宗十分惊异,私下对他说:“如此高位,人人朝思暮想,你却不思谢恩,这是何故?”
石琚以才德不堪作答,金世宗仍不改初衷.其亲朋好友力劝石琚道:“这是天下的喜事,只有傻子才会避之再三.你一生聪明过人,怎会这样愚钝呢?万一惹恼了皇上,我们家族都要受到牵连,天下人更会笑你不识好歹.”石琚长叹说:“俗话说,身不由己,看来我是不能坚持己见了.”
石琚无奈接受了朝廷的任命,私下却对妻子忧虑地说:“树大招风,位高多难,我是担心无妄之灾啊!”他的妻子不以为然,说道:“你不贪不占,正义无私,皇上又宠信于你,你还怕什么呢?”石琚苦笑道:“身处高位,便是众矢之的,无端被害者比比皆是,岂是有罪与无罪那么简单?再说皇上的宠信也是多变的,看不透这一点,就是不智啊!”
任太子少师之时,石琚曾奏请皇上让太子熟习政事,嫉恨他的人便就此事攻击他别有用心,想借此赢取太子的恩宠.金世宗听后十分生气,后来细心观察,才认定石琚不是这样的人.后来,金世宗把别人诬陷他的话对石琚说了,石琚所受的震撼十分强烈,他趁此坚辞太子少师之位,不敢再轻易进言.
大定十八年(1178),石琚升任右丞相,前来贺喜的人络绎不绝.石琚表面上虚与委蛇,私下却决心辞官归居.他开导不解的家人故旧说:“我一生勤勉,所幸得此高位,这都是皇上的恩典,心愿已足.人生在世,祸在当止不止,贪心恋权.”
他一次又一次地上书辞官,金世宗见挽留不住,便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世人对此事议论纷纷,金世宗感叹说:“石琚大智若愚,这样的人才天下再无第二个了,凡夫俗子怎知他的心意呢?”
居高位者,最易败在志得意满上.相反,时刻思危、思退,以一颗出世心做入世的功劳,才是不败绝学.聪明的人,善于示弱,善于保留实力;而蠢材则爱出风头,让人一眼看清自己的底牌和斤两.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一点已经被历史无数次所证明.
山不宣扬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耸立云端;海不宣扬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地不宣扬自己的厚度,但没有谁能质疑它的博大.而拥有大智慧的人,从不宣扬自己的能耐,也没有任何人敢小觑他们的存在.李嘉诚曾说过:“保持低调,才能避免树大招风,才能避免成为别人进攻的靶子.”
面对着最高权力机构给予的非凡赏识、非凡之权,一般人会是受宠若惊,感恩戴德,曾国藩却是坚决不受.与其他人玩虚的“以退为进”游戏不同,曾国藩是真心退,诚恳退.因为太“掏心窝子”地替上面着想,他的“大退”也得到了“大进”.
咸丰十一年(1861),咸丰皇帝驾崩了.接替咸丰皇帝上台的,与其说是他六岁的儿子载淳,不如说是他的老婆慈禧太后.当然,当时与慈禧并驾的还有慈安太后与恭亲王奕.两个女人,外加一个王爷,就像一个权力金三角,他们掌握着天下的生杀大权.只是,于乱世濒危王朝,他们的权与力其实都不稳.
且不说外国列强把炮火都对准了江山,当时,在大清南部,太平天国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曾国藩带着湘军还在与太平军浴血奋战.经过权力“金三角”的再三思量,又鉴于曾国藩没有“与大臣私通”的前科,他们决定继续倚重曾国藩.
为了收买下曾国藩这根擎天柱,也为了鼓励曾氏兄弟统领,使湘军尽早结束与太平军的这场持久仗,“金三角”集团颁发了一道圣谕,圣谕上给原本拥有很多官衔的曾国藩冠以更多官衔,同时赋予他更多的实权.总之,“金三角”的意思就是:整个东南战场、四个省份交由曾国藩全权负责.不夸张地说,此谕一下,曾国藩就相当于“半壁大清河山之主”.
身在前线的曾国藩收到这枚金色官帽,心里却没有丝毫喜悦,而是诚惶诚恐.正如曾国藩在上书中所讲的:第一,自己能力不足,难以胜任;第二,自己身为臣子,无论是出于工作职责,还是爱国义务,都应该全力清剿太平军,所以朝廷没有必要赋予自己更大的官位;第三,如果一定要有人胜任这个位子,那也应该是德才兼备的左宗棠.
如果说以上都算是些表面客套话,那曾国藩所说的“在朝廷不必轻假非常之权”,则足以见他对朝廷的一片苦心.这是曾国藩在以一种焦急、紧张、负责的态度对朝廷说:怎么能轻易将这样的大权授予官员呢?言外之意就是:万一权臣持兵傲物,藐视朝廷,或是起兵造反,后果将不堪设想.此时的曾国藩为了让朝廷认识到这个可怕的后果,收回给自己的重权,甚至不惜将自己列为“危险对象”.
面对这样的上书,“金三角”方面也表现出高度的感激,他们回复说曾国藩“真挚、有古大臣之风”,并说已经给予了左宗棠重要职权,要曾国藩安心接受封赏.
朝廷方面仍表示器重,曾国藩却心里有数:被捧得越高,日后就会摔得越惨,更何况像左宗棠这样有个性的能臣、才臣,又怎么会乖乖听自己领导?于是,曾国藩再三上书,封封都是从朝廷的角度出发,拒不接受这样的任命.
最后,“金三角”乐呵呵地妥协了,对曾国藩也更加器重了.
一个人如果处处表现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实际上是一种愚蠢的表现.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花开得太盛就是凋谢的征兆了.中国古代的道家和儒家都主张“大智若愚”,而且要“守愚”.因为要守,就不是真愚,而是真智慧.大智若愚的人给人的印象是:虚怀若谷,宽厚敦和,不露锋芒,甚至有点木讷.
真正聪明的人往往低调内敛,懂得“闷声发大财”的道理,因为他们深知,一个谦卑而又有实力的人总会赢得大家的尊重,成功者往往是恪守低调作风的典范.低调做人不仅是一种境界、一种风范,更是一种思想、一种哲学.
3.谋人者成于智,亦丧于智也.谋身者恃其智,亦舍其智也.智有所缺,深存其敌,慎之少祸焉.
【译文】
谋划别人的人,成功在智谋,失败也在智谋.谋划保全自身的人,依靠智谋,但也要舍弃智谋.智谋有它缺欠的地方,也存在它的敌手,所以谨慎使用才能减少由它带来的祸患.
【智慧解读】
一个人如果善于谋划,近期来看他似乎可以获得成功,但长远来说,此人也很可能因为他的谋划而失败.历史上善于筹谋的人很多,但最后能够独善其身的人很少.所以,真正聪明的人,懂得谨慎使用计谋.
古今中外,耍小聪明误事的,甚至丢掉性命的人比比皆是.聪明之人拥有令人欣羡和成功的资本,但也应更加审慎,如果误入歧途,机关算尽也必有一失.做人爱用心机,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处事太外露的人,常常首先遭到伤害.
据史记载,杨修是曹操门下掌库的主簿.此人生得单眉细眼,貌白神清,博学能言,智识过人.但他自恃其才,竟小觑天下之士.
一次,曹操命人建一座花园.快竣工了,监造花园的官员请曹操来验收察看.曹操参观花园之后,是好是坏是褒是贬,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拿起笔来,在花园大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便扬长而去.一见这情形,大家犹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也猜不透曹操的意思.杨修却笑着说道:“门内添‘活’字,是个‘阔’字,丞相是嫌园门太阔了.”官员见杨修说得有道理,立即返工重建园门,改造停当后,又请曹操来观看.曹操一见重建后的园门,不禁大喜,问道:“谁知道了我的意思?”左右答道:“是杨修主簿.”曹操表面上称赞杨修的聪明,其实内心已开始忌讳杨修了.
又有一回,塞北送来一盒酥饼孝敬曹操,曹操没有吃,只是在礼盒上亲笔写了三个字“一合酥”,放在案头上,自己径直出去了.屋里其他人有的没有理会这件事,有的不明白曹丞相的意思,不敢妄动.这时正好杨修进来看见了,便堂而皇之地走向案头,打开礼盒,把酥饼一人一口地分吃了.曹操进来见大家正在吃他案头的酥饼,脸色一变,问:“为何吃掉了酥饼?”杨修上前答道:“我们是按丞相的吩咐吃的.”“此话怎讲?”曹操反问道.杨修从容地应道:“丞相在酥饼盒上写着‘一人一口酥’,分明是赏给大家吃的,难道我们敢违背丞相的命令吗?”曹操见又是这个杨修识破了他的心意,表面上乐呵呵地说:“讲得好,吃得对,吃得对!”其实内心已对杨修产生厌恶之情了.但杨修还以为曹操真的欣赏他,所以不但没有丝毫收敛,反而把心智用在琢磨曹操的言行上,并不分场合地卖弄自己的小聪明,从而也不断地给自己埋下祸根,最终因“鸡肋”事件被曹操诛杀.
古人云:“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泰至则多奇巧.”由此可见“心机”显现的形态.一个人如果总以“心机”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迟早会遭到别人的打击报复.纵观古往今来,不少人都因为处世用尽心机,或者聪明太盛,反为之所累,甚至招来杀身之祸.杨修就是典型的例子.
苏东坡在《洗儿》一诗中这样写:“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东坡对自己一生因聪明而受的苦真是刻骨铭心,以至于希望自己的儿子愚蠢一点,才能躲避各种灾难.所以说处世为人,千万不可被聪明所误,过于聪明正是许多人的痛苦之源.人生也是如此,人人都玩弄聪明才智,只会让世界繁杂凌乱,绝圣弃智,才能朴实安然地生活.
提起《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人们一方面惊叹于她无与伦比的治家才能、应付各色人等的技巧,一方面又感慨于她的结局.她就是因“心机”太重而遭悲惨结局的典型.
《聪明累》中这样总结王熙凤的一生:“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王熙凤“于世路上好机变,言谈去得”“心性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少说着只怕有一万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她呢”“从小儿大妹妹玩笑时就有杀伐决断,如今出了阁,在那府里办事,越发历练老成了”“真真泥腿光棍,专会打细算盘”“天下人都叫你算计了去”“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她都占全了.这些熟悉凤姐为人的各色人等对凤姐的评价,活脱脱展现出了一个机关算尽太聪明的人物.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十分精明的人物,却落得孤家寡人,身心劳碌至死,最终又一无所得的下场,不正应了“聪明反被聪明误”那句话了吗?
王熙凤不可谓不聪明,但导致她悲剧结局的因素不也正是因为她“太聪明”吗?她想尽各种办法,使用种种计谋,想使贾府振兴起来,然而她的努力,她的“鞠躬尽瘁”,却换来了贾府上下人的一片不满,最终也没有使贾家有什么起色,死后甚至连女儿也保不住.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因为偏执和自我,自命不凡、投机取巧,最后连前途都葬送了.然而能够建功立业的,大多是谦虚圆通的灵活之人;喜欢惹是生非、错过机缘的,则大多是固执己见、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人生是一个取舍的过程,其中有很多事情需要“半途而废”,随时调整自己,才能找到更好的前进方向.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