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5487292
正面管教中国区早期的元老级导师之一
王霄老师,用5堂幸福课,
带领我们解开10大养育难题
听我的,还是听孩子的?
知道了理念,我如何选择方法?
我为什么如此焦虑?
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越看越不满意?
为什么我怎么说他都不听?
他什么都不和我说怎么办?
我怎么老是控制不了情绪?
我怎么总是无法改变?
孩子怎么老是不改?
你为什么不敢放手?
1.1 选择做妈妈,是人生的一场修炼 2
1.从“都是因为你”到“看见我自己” 4
【每日一小步】 我选择—变被动为主动 9
2.当妈很少“纯天然”,只要开始就不怕慢 11
怎样才能给妈妈加满“油”——万能清单 15
3.四个妈妈的故事:手拿什么牌,都能打出彩 19
1.2 听我的,还是听孩子的 ——养育难题 24
1.家长和孩子之间,谁输谁赢 24
【每日一小步】 用一个词代替一句话 26
2.我如何搞定他 vs 我如何帮助他 ——神奇问题 26
【每日一小步】 用正面语言代替“不语言” 31
1.3 知道了理念,我如何选择方法 ——养育难题 31
1.教养方法那么多,哪种适合我 32
2.找对大原则,DIY 小方法 35
【每日一小步】 DIY 属于自己的小方法 39
3.教育孩子一定要全家人观念一致吗 42
1.4 选择的能力,从小养成 51
1.话的孩子,可能是一个不会做选择的孩子 52
2.多问问题,少给答案 53
【每日一小步】 有限的选择 56
1.5 当时vs平时 ——当方法不管用时 57
第2章 爱生活本来的样子—接纳
2.1 比较,如同黑云压顶,让我们无法看清生活 62
【每日一小步】 你在和谁比较 65
2.2 我为什么如此焦虑 ——养育难题 66
1.现实的碎片,放大了你的焦虑 66
2.还原现实本来的样子 67
应对压力的万能清单 ——万能清单 71
2.3 哈哈镜里的你,不是真实的自己 72
1.你从小被贴过哪些标签,它们还在吗 74
【每日一小步】 鼓励你的内在小孩 78
2.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永远不够好 79
我的目标是什么 ——神奇问题 81
2.4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越看越不满意 ——养育难题 87
1.你在拿孩子和谁比较 88
2.除了学习,孩子还有别的闪光点吗 93
【每日一小步】 孩子的闪光点 97
2.5 孩子越是“差”,越是需要你的接纳 98
1. 看见孩子,就是最大的鼓励 98
【每日一小步】 每日一鼓励 101
2. 妈妈故事—我的孩子是多动症吗 101
2.6你认为除了黑就是白吗 ——当方法不管用时 105
第3章 爱的力量—连接
3.1 同在一个屋檐下的亲人,却怎么失联了 108
1.我怎么说他都不听 ——养育难题 109
2.他什么都不和我说 ——养育难题 110
3.我们之间无话可说 112
【每日一小步】 用“非语言”代替无效的语言 113
3.2有了连接,爱才能流动 114
1.我的爱,你怎么感受不到 115
表达爱的万能清单 ——万能清单 118
2.连接,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 119
【每日一小步】 1分钟连接 122
3.3在冲突中连接 123
1.他的情绪密码是什么 ——神奇问题 124
2.让冲突降温的法宝是倾听 129
【每日一小步】 倾听三步骤 134
3.我怎么老是控制不了情绪 ——养育难题 135
【每日一小步】 表达三步骤 142
3.4当连接断了的时候 143
1.犯错的孩子,最需要你的连接 143
2.犯错的孩子,最需要和世界连接 145
3.5 连接的目的是什么 ——当方法不管用时 147
第4章 我是自己的主人—改变
4.1 改变的迷思 152
1.我怎么总是无法改变 ——养育难题 153
2.孩子怎么老是不改 ——养育难题 154
3.这世界变化快,我能留住什么 155
【每日一小步】 你的改变迷思是什么 156
4.2 改变自己之路 157
1.改变有三关,你在哪里败下阵来 158
2.目标越小越靠谱 160
3.改变三问 ——神奇问题 161
4.呵护你的新习惯 164
让新习惯“搭便车”的万能清单 ——万能清单 169
4.3 改变孩子从微小习惯开始 170
1.别再跟孩子的坏习惯较劲了 171
【每日一小步】 阅读时光 173
2.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重复 174
【每日一小步】 日常惯例表 179
3.“静待花开”说的可不光是等待 180
4.4 变化是风,我是帆 185
1.是福还是祸,还是在自己 186
【每日一小步】 变忧虑为行动 188
2.上天的厚礼—我与肿瘤擦肩而过 189
4.5 计划vs变化 ——当方法不管用时 193
1.计划是基于我们的理想期待,而不是基于现实 194
2.人的意志力不是持续稳定的,它在不断消耗 194
第5章 我不是孩子人生拼图的主人—放手
5.1 放手是早晚的事儿 198
1.包办代替,就像一生都在给孩子用学步车 200
2.你为什么不敢放手 ——养育难题 202
【每日一小步】 放手一小步 204
3.放手不是放弃 206
5.2 放手前的准备 207
1.培养孩子的两大核心能力 208
2.自我管理,从小习得 210
教会孩子管理物品的万能清单 ——万能清单 219
3.与人相处,从小习得 220
【每日一小步】 头脑风暴 226
5.3 放手后的淡定 228
1.不做雪上加霜的父母 229
【每日一小步】 自然后果 231
2.有“错”才有抗挫力 232
【每日一小步】 成长型思维 238
3.辍学之后:放手后的成长 239
5.4 做好孩子的副驾驶 ——当方法不管用时 241
后记 244
前言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
做家长教育很多年了,我认识很多家长,他们的年龄、学历、文化背景各不相同,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乃至不同的国家,他们孩子的年龄也各不相同,从刚出生的婴儿到参加工作的成年人都有,而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分子。我有两个孩子,女儿22岁,儿子9岁。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他们的老师,这些年来我和这些爸爸妈妈们一起学习,对他们遭遇的所有挑战感同身受,也见证了他们的成长和改变,我发现,无论我们来自哪里,为人父母的共性要大于不同,我们似乎都要经历下面这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我的孩子有问题,我希望他更完美。
很多家长走进教室的时候一脸愁云,带来的是孩子的各种问题。慢慢地,每个人都恍然大悟:原来是我自己的问题啊。
第二阶段:原来是我有问题,我希望自己更完美。
接下来我看到每个家长都在努力改变自己,但是有的时候觉得有效,有的时候觉得没用。受挫的时候,很多人又陷入对自己超级不满意的情绪之中。
第三阶段:我们都不是完人,但都走在修行的道路上。
如果上天给我们一个完美的孩子,这固然幸运,但更多的时候我们的孩子是不完美的,我们自己也是不完美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获得了修炼自己的机会。修炼自己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获得幸福。这里的幸福是更广义的快乐,是在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个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的快乐;另外,当看待世界的方式变了,我们的行为方式也会改变,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幸福,这样一来,我们也给更多的人带来了幸福。
修炼自己,其实就是改变那些固化的、极端的、负面的认知,重塑新的思维方式。那么我们如何修炼自己呢?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信息和知识,但是面对各种育儿理念、心理学学派,我们有时候会迷茫,不知该何去何从。有没有什么是普世的真理,可以引导我们前行呢?我不敢妄言自己通晓真理,但我知道普世的真理往往也是朴素的,它不走极端,它让我们觉得温暖。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乃至科学其实是相通的,这也是所谓的大道至简,简单到一页纸就能写来。但是简单不代表容易,不代表一招就能改变别人和自己。
很多时候,道理我们都懂,但具体到和孩子的每日相处,那些大道理我们往往不知道怎么用,所以在理念和每日生活之间需要一个桥梁。这本书其实也是这样一个桥梁,理念来自普世的真理,但方法是落地的,步子是小的。
每个家庭都是不同的,每一个妈妈、孩子也是不同的,但我们都向往幸福的生活。这些年我也一直在做着这样一件事情,即帮助家长找到适合他自己的方法;当他变化了,整个家庭的幸福生态也会发生变化。
这本书有什么特点
?
- 10大养育难题
孩子和孩子不同,家庭和家庭不同,但人性在本质上是共性大于差异,所以,我在大量的问题中提炼出10个共性的难题,一定有几款能帮助到你。
- 有理念有方法
我这些年一直在努力做一件事,就是把知识消化之后,用最浅显的方式讲给我的学员听,也就是由我来深入,然后浅出给他们。好的办法是有具体步骤的,步骤太多了记不住,步骤太少又太笼统,所以我都是尽量让一个方法的步骤不超过3步,对每个步骤都会尽量举例说明。
- 有故事有案例
给妈妈们讲课与做商业宣讲不同,不能满眼都是表格、报表和数字。大家喜欢听案例,喜欢通过案例来理解教育的理念,所以在本书中有大量的案例,这些案例来自我的学员,来自我的朋友,还有很多故事来自我个人和我的孩子。当然,适用于一个家庭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另一个家庭,书中所有的故事意在抛砖引玉,最终帮助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 有可以践行的一小步
每章都有“每日一小步”,都是很具体和实用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是结合每章的内容,帮助大家在理解理念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去实践。要知道,读书是被动学习,实践则是主动学习,效率要高很多。
- 有神奇问题
这本书有很多神奇问题,说“神奇”是因为真的很神奇。我的很多学员发现,原来换个角度问自己,思路会一下子开阔,那些看似无解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 有万能清单
说“万能”,是因为真的很万能,我们的很多困惑,都可以通过列清单的方式变无序为有序,大脑里的一团乱麻解开了,庞杂的事务变成一个个的小事件,解决起来不再困难。
- 有疑难杂症诊断—当方法不管用时
这些年我听到太多这样的问题:“我按照方法去做,但是不管用啊。”我喜欢这样的问题,因为这会引发大家的思考。很多时候我们是穿新鞋走老路,也有的时候是我们误读了一个理念,但这都暴露了我们思维定式的局限。把这样的问题思考明白,顿时就能更上一层楼。
如何使用这本书 ?
这是一本可以使用的书,用得越多,它对你的价值也就越大。
按顺序阅读,但不要一口气读完
1. 先修自己,再修关系
第1章“ 选择” 和第2章“ 接纳”就是帮助我们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勇敢地接纳生活,这是我们的能量来源。
2. 先连接,再改变
人生的烦恼大部分来自关系,而处理关系的首要任务是建立连接,有了连接才有可能改变。第3章“ 连接”讲的就是这件事。好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坏的改变也不是世界末日。在第4章“改变”里,有很多具体的方法帮助你和孩子去改变。改变没有绝对的好坏,它是人生的一部分。
3. 先放心,再放手
为人父母最终都要放手,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但放手不是“大撒把”,所以第5章“放手”中有大量的方法帮助你做好放手前的准备。心放下了,手也就放下了。我的建议是读完每一章都停下来,思考一下,试试这一章里的小工具,和朋友家人讨论一下,给朋友讲一讲。练习也是需要时间的。
对症下药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生病,我们的人生中也会有各种杂音。当我们发现自己的生活失控、当我们感到脆弱和焦虑的时候,也许可以翻开第1章“选择”和第2章“接纳”读一下,你会获取力量和勇气继续前行,因为只有你,才是你生活的主人。
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沟通无效,明明自己说的都是真理,但孩子或者家人却不予理睬,大多数时候这是因为亲人之间的连接出了问题,请你翻到第3章“连接”。当然,连接不是只有断了的时候才去管,它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是每天的功课,也是我们能量输送的管道。
我们都希望成为更好的自己,也希望孩子成为更好的孩子,但往往欲速则不达,适得其反。当我们嫌自己进步太慢或者孩子进步太慢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我们走得太快而乱了阵脚。第4 章“改变”和第5 章“放手”会帮助你慢下来,一步一个脚印。假以时日,你的收获会大大超出预期。
与人共读
在这个时代,专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作为妈妈,往往身兼数职,杂务缠身,能静下心来读一本书并不是件易事。一个好办法就是找一些志同道合的妈妈一起学习和践行,比如大家每周聚在一起,喝喝咖啡,分享自己的故事和实践感悟,或者和素不相识的妈妈们在线上一起学习。我这些年来最深刻的体会就是,分享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也许我们会在未来的某个线上或线下的空间里相遇呢。
践行一小步
虽说名为“每日一小步”,但你完全可以七天一小步,或者一个月一小步。在修炼自己的过程中,永远不要嫌步子小,只要我们一直在行走,就一定比昨天做得更好。
这本书写给谁 ?
每当坐在电脑前写书,我都仿佛在和此刻手捧这本书的你聊天。在我的脑海里,你也许有孩子,也许没孩子;也许是全职妈妈,也许是工作妈妈;也许像我一样是个讲师,或是一位心理辅导师。我永远是你们中的一员,因为我对养育孩子过程中的所有酸甜苦辣都感同身受。
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都不完美,但我们都有爱,我们都希望做得更好。无论过去犯了多少错误,也无论将来还会犯多少错误,我们都在修炼自己。仅仅这一点,我们就可以为自己点一个大大的赞了。
致谢
我做家庭教育,最大的初衷是来自自己的家庭,如果没有他们,我根本就不会从事现在的工作。感谢我的先生一直以来给予我的鼓励,他的助推让我不断地走出自己的舒适圈,让我这些年从一个得过且过、惧怕困难的人,成长为今天的有勇气的自己。他博览群书,所以在写书过程中,我每每对一些知识感到似是而非的时候,他总是快速地搬回一摞又一摞的书,或者在网上迅速搜索到相关理论和知识点,然后和我一起讨论。我的所有成形以及未成形的想法,都会在第一时间和他分享,而他也永远是我文章的第一个读者。
感谢我的孩子们。我放弃了很好的工作,辞职做全职妈妈,是因为要陪伴儿子天天长大;我开发了青春期家长课程,是因为女儿妮妮在青春期带给我很多挑战。我的孩子是普通的孩子,他们有优点也有缺点,和他们相处过程中的喜怒哀乐,让我有了修炼自己的机会。我发现自己身上的各种“坑”都被慢慢填平了,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我从未想过自己还可以写书,是秋叶大叔看到了我身上连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潜力,在他的鼓励之下,我才迈出了这一步。在写书的过程中,秋叶大叔常常给出中肯的意见和真挚的鼓励,帮助我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本书写了很多妈妈的故事,还有大量的案例也是来自我的学员家长。
为了分享他们的故事,我要征得他们的同意,几乎每个妈妈都说:“只要能够帮助更多的妈妈,我们愿意分享自己的故事。”我想说的是,你们真的会帮到很多很多人。
这些年,因为讲课结识了五湖四海的学员和朋友,他们遍布100多个城市。课程结束后,大家的连接也没有断,他们对孩子的爱一直深深地激励着我。写书的过程中要不断挑战自己的自信。人难免对自己失去信心,但当我想到这本书能够持续地帮助到大家,我就不再纠结自己的不完美,也会更加努力。感谢有你们相伴!
王霄
《王霄老师的5堂幸福课——遇见孩子,看见更好的自己》
很高兴看到Alicia出了*本书,我们相识多年, Alicia曾经在北京筹备了我在中国的*个讲座并担任现场翻译,当时,正面管教的理念与方法在中国的传播正处于起步阶段,现如今已被中国以及很多国家的几百万家庭所接受并因此获益。Alicia的这本书,融汇了包括正面管教在内的诸多教育教养的理念,以及Alicia这些年帮助众多家庭所积累的经验。从书中可以看出,她已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祝贺Alicia!
——正面管教创始人 简·尼尔森
Alicia拥有多年心理学方面的研习、讲授、写作经历。在心理与自我成长领域,她知识渊博,实践经验丰富,这是自我成长和亲子教育类图书作者难能可贵的积淀。我相信,这本书值得我们阅读和珍藏。
——正面管教联合创始人 琳·洛特
这本书的内容和樊登读书会倡导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孩子没有问题,是大人更需要改变。培养孩子的过程,是个很好的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
——樊登读书会创始人 樊登
幸福不会突然来敲门。我拍《虎妈猫爸》时,总有个问题跟着我: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能让孩子真正幸福?带着这个问题,我当时特意去听了王霄老师的幸福课。后来,这个剧拍完了,很受欢迎,也拿了奖。但是,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一直没停。现在,王霄老师出书,我很高兴,因为我又会有新的体悟。在此,谢谢王霄老师,也祝贺王霄老师!
——国家一级导演/教授 姚晓峰
我提倡高效率、慢生活。王霄老师是时间管理的高手,把一个人活成一个团队,把生活过得平衡、高效、健康。改变家庭先改变自己,王霄老师这些年的课程帮助很多父母改变了自己,从而改变了整个家庭。我推荐所有渴望家庭幸福与孩子健康成长的朋友,都来读读这本用心写就的书。
——易效能创始人,喜马拉雅知名主播 叶武滨
看见,是*深的爱。
父母与孩子互为镜子,更多时候,我们是被孩子推动、赋能,能够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看见自己,修炼自己,是父母给予孩子*好的爱。谢谢王霄老师一路引领。
——济南电台首席主持人 嘉丽
从王霄邀请我到北京做讲座,再到我走进她的课堂。我们一直彼此鼓励:除了孩子带给我们的幸福感,还有什么是我们更应该追求的呢?
这本书的诞生是如此的及时:幸福不仅仅是洋溢在作者脸上的笑容,还是绽放的生命与有情众生奏出的和谐交响乐!
——享誉全球的青年钢琴家牛牛的妈妈 施志丽
后记
丙申年的大年三十,我写完了这本书,连日来重感冒、脚趾骨裂、孩子放假全天带娃,使得我的写作进度明显减慢。大年三十的下午,我一个人来到自己的工作室,安安静静地把最后的文字写完。曾经无数次想象写完最后一个字我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是如释重负的喜悦?还是完成目标的兴奋?或是意犹未尽?都没有,这让我有点小吃惊。
这本书陪伴我走过了太多的地方,我一边写书一边讲课,一边写书一边带孩子,一边写书一边旅行。回头看每一段文字我都能想到当时身在何处,它跨越了中国和美国,走遍了很多城市:海口、南京、广州、华盛顿特区、马里兰州的贝塞斯达、麻省波士顿、北京、成都;我带着电脑去过很多地方,工作室、天天理发的发廊、中国的星巴克、美国的星巴克、中国和美国的若干个酒店;它还和我一起去过北京首都机场、成都双流机场、美国华盛顿杜勒斯机场、华盛顿里根机场、波士顿洛干机场;当然,还有万米高空的飞机上……
我发现我享受的是写书的过程,都说写书是虐心的,因为要克服自己的惰性,身兼数职的同时还要专注,要和自己的能力不足较劲,要有勇气把这样一个有无数瑕疵的东西呈现出来……但是这个过程让我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看待为人父母,让我不断地去换位思考,我明白了这只是一个起点,这个过程于我的意义远远超过了结果,为人父母不也是这样吗?
零点的钟声响起,各种祝福雪片般飞来。无论人生有多少困苦,我们都会有这样一个美好的瞬间,此时此刻,我们关注于当下的喜悦。 做父母是一场修行,这个修行没有终点,而我们也不需要终点。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子女都能享受生命的过程,因为它过去就不再回来。
王霄
节选1
2. 我如何搞定他
vs 我如何帮助他
那么到底应该听家长的还是听孩子的?大部分时候都不是。不是非黑即白,黑白之间是彩虹,是第3个选择、第4个选择、第5个选择,是很多个黑白之间的选择,而这些选择都是专注于长期目标的。但为什么很多人看不到黑白之外的选择呢?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问错问题了。
“我如何搞定他”是一个错误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无非是控制、威胁、哄骗、唠叨,实在搞不定就只有妥协。它把我们引向非黑即白的困境。
现在换个问题问自己:“我如何帮助他?”效果如何?很多妈妈说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她们发现自己的焦虑指数下降,一下子从对立面站到了孩子的身边,继而脑洞大开,各种方法呼呼呼地往外冒。这个时候我们还可以继续问3个问题。
案例—— 孩子不愿意刷牙
第一步:我如何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找到孩子的需求这件事的背后他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他的需求是什么?他如果拒绝告诉我他的想法,我是否要反思我们之间的连接有问题?
• 是不是因为牙膏的味道不太好?
• 是不是因为我帮他刷牙的时候让他很不舒服?
• 是不是从一个活动切换到另一个活动需要时间?
第二步:我如何帮助他培养能力?—找到长期目标
孩子的能力是逐步建立起来的,比如时间管理、平衡学习与娱乐、自控力、表达自己的感受、合作等。大人尚且需要用一生来学习,所以,如果孩子用一年、两年乃至整个学生生涯来习得这些能力也是非常值得的。以培养能力为目标会让我们眼界开阔,不再急功近利。
刷牙涉及的能力有很多,例如:
• 动作精细。
• 从一个活动切换到另一个活动。
• 表达自己(可能牙膏太辣,可能妈妈弄疼了我,但我说不出来)。
第三步 我们如何一起找到更好的办法?—一起做出新的选择
既然是以帮助对方为目的,那我们就会知道这不是一个一厢情愿的事情,只有孩子选择的答案才更容易做到。
方法|
• 看刷牙动画片。(好玩儿永远是孩子的重要需求)
• 去牙科医生那里,让医生教他刷牙。( 刷牙这项技能,妈妈不一定是专家哦)
• 把刷牙步骤分解成很小的步骤,容易的步骤让孩子操作,困难的步骤妈妈操作。(分解小步骤让孩子更容易成功)
• 提醒孩子刷牙的时候可以事先提醒,上个闹钟,然后让闹钟代替妈妈的命令和吼叫。(非语言往往比语言有效)
• 当孩子成功地完成刷牙,大大地鼓励他,当他遇到困难,仍然鼓励他的微小进步。(专注于长期目标哦)
• 当某一天晚上孩子抗拒刷牙,在正准备进入备战状态的时候,可以问一下自己:我是想搞定他?还是想帮助他?(时刻用神奇问题提醒自己)
下面来看另外两个例子,让我们练习一下如何用神奇问题找到更多的办法。
案例 ——孩子不愿意背单词
第一步: 我如何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找到孩子的需求
• 有多少单词?记不住哪些?
是记不住意思还是拼写有困难?
• 这些单词哪些属于常见词?哪些属于专业生僻词?
• 背单词是不是太枯燥?
第二步: 我如何帮助他培养能力?—找到长期目标
背单词里面涉及的能力可能有:
• 短期记忆能力。
• 阅读的基础。
• 时间安排。
第三步: 我们如何一起找到更好的办法?—一起做出新的选择
• 找找看有没有合适的手机应用帮助背单词。(死记硬背的时代过去啦)
• 买一些图文并茂的词典。(有些东西没见过,只看文字实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 让孩子慢慢爱上阅读,阅读不会让孩子的英语水平马上提高,但阅读多的孩子英文一定不会差。(关注英文能力的培养,这是长期目标)
• 全家人一起比赛背单词。(枯燥的事情大家一起做更有趣)
• 如果今天比昨天哪怕多记住一个单词,都给予大大的鼓励。(鼓励使人进步)
案例—— 孩子写作业经常写到半夜1点
第一步: 我如何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找到孩子的需求
他遇到了哪些困难:
• 可能是有些作业太难。
• 可能是作业太多。
• 可能是放学回到家比较累,精力不容易专注。
• 可能最近有一些烦恼无法集中注意力。
第二步: 我如何帮助他培养能力?—找到长期目标
写作业涉及的能力有:
• 课堂知识的掌握。
• 时间和精力管理。
• 个人健康管理。
• 社交能力。
第三步: 我们如何一起找到更好的办法?—一起做出新的选择
方法|
• 检视作业,如果是内容没有掌握,也许需要补课。(分析问题,抓重点,这样的能力在工作中一样重要)
• 列作业清单,看看哪些需要较多的精力和时间完成,看看哪些作业可以穿插完成,比如动静结合,不同科目切换。(做计划这样的能力会受益终生)
• 上个番茄钟,做25分钟休息5分钟。(枯燥的困难的事情最难专注,有时候要靠外力)
• 做作业间隙可以出去走走,或者做几个俯卧撑,让自己清醒。(体育运动帮助身体分泌多巴胺,提高效率)
• 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在孩子做对的时候,一定要多鼓励)
• 多连接,告诉孩子你爱他。(也许你会说这和写作业无关,但这能帮助你走进他的内心)
• 如果觉得作业实在是暴力作业,也可以去和老师沟通。(是的,这点很难,但是这可以培养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的能力)。
我在课堂上经常引导家长们把“如何搞定他”改换成这3个神奇的问题,思维方式改变了,家长自己就能找到很多方法,而不是等着讲师给答案。而且很多家长告诉我,孩子的办法比家长多,孩子不是机器,我们不可能像编码一样,把正确的方法全部植入他们的大脑,但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培养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
节选2
1.4 选择的能力,从小养成
我曾经问过我的家长学员这样一个问题:
提问——你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能够主动选择的人,还是一个被动服从的人?
大家的回答齐刷刷地指向前者,但是我如果换个问题问:
提问——你希望孩子是一个听老师话、听家长话、听长辈话的人吗?
这下子问到心坎上了,很多人内心中回答的是“是”,但又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
我看到很多强势的父母,孩子比较听话,这样让养育工作非常容易。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可以为孩子做几乎所有的决定,比如吃什么、穿什么、和谁玩、去哪里上学等,但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当他们需要做选择的时候,父母往往不在场,比如老师不公正地对待你,要不要申诉?大家都作弊,你要不要也作弊?周围的同学都在抽烟,你抽还是不抽?这个时候那些听话的孩子也容易变成被动服从的孩子,所以我们要问一下自己:
提问——养育孩子是图自己省事儿吗?
1. 听话的孩子,可能是一个不会做选择的孩子
在我的家长课上,讨论的话题涉及校园暴力,每当讨论起受害者这个角色时,大家的关注点都集中在让孩子去学跆拳道、防身术等,于是我问了一个问题:
提问——为什么有的孩子总是被欺负?和家长有没有关系?
小婴儿刚刚出生的时候,他们和社会基本是隔离的。一旦上了幼儿园,其实就是走进了小社会,就像丛林里的小猴子一样,他们开始有领地意识。每个孩子都用自己的方式求生存,这个时候各种冲突也开始出现,比如大孩子欺负小孩子,强壮的孩子欺负弱小的孩子,更可悲的是很多暴力可能来自家长。
家长往往恨铁不成钢,他们会告诉孩子如果有谁欺负咱,咱就打回去,但是发现效果并不好,孩子还是不敢,一个家长告诉我,她小的时候经常受欺负,每次回到家都被父母数落一顿没出息,而这对于她来说简直是二次伤害,从此她遇到这样的事情不再告诉父母了。
我在小的时候经常受欺负,上幼儿园的时候,同学们把我从山坡上推下来,他们往我嘴里扔土,而我只能躺在那里哭;上了小学,放学后几个同学在我家写作业,结果他们把我关到了我自己家的门外。从大人的观点来看,这个时候我应该有很多办法,比如去告诉老师,拒绝让同学们把我推出门外,告诉他们如果这样请离开我的家,但在那个时候我没有任何选择,只是被动地接受,慢慢地我在其他孩子的眼里,是一个“软柿子”,是可以欺负的对象。
这和我父母的养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他们非常严厉,需要我们绝对地服从,如果不服从就是打和骂。作为一个孩子,我慢慢得出的结论是,我是没有力量应对比我强大的人的,我的意见是不会被听见的,只有服从,如果不服从就会有更恶劣的后果。
我的儿子天天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很多事情,在别的家庭里妈妈一句话,孩子就去执行,在我们家可能要讨论半天,有时候觉得很费劲。比如他在温度已经降到10℃以下的时候还要穿短裤,比如他不愿意一回家就写作业,比如他会因为我擅自调整钢琴课的时间而拒绝去上课。
但是,他也会在遇到高年级同学欺负他的时候,想各种办法,找了一个老师不管用,就再去找能管住这些高年级同学的老师;全班同学的作文都通过了,唯独他的没通过,老师讲的他没明白,于是就去找不同老师寻求指导和帮助;他拒绝使用列任务清单的办法管理作业,他选择每天晚饭后口述今晚的计划,最终的安排是既能完成作业,也能有合理的休息和玩耍的时间。作为家长,是费点事儿,但在不听话的孩子身上,我看到他有做选择的勇气,这样的勇气需要细心呵护。
做选择就如同其他任何技能一样,需要大量的练习,如果我们捆住孩子的手脚,替他做一切决定,他哪里有机会习得这样的能力呢?
接下来很多人会问,难道什么事情都要让孩子选择吗?
当然不是,这要根据年龄和孩子的心智发育,一个6个月的孩子不可能自己选择穿什么衣服,因为他还不懂;同样一个6岁的孩子,也不能随意选择想看的电影,他们还没有能力分辨电影的内容是否“少儿不宜”。孩子的年龄越小,我们能给孩子的选择范围越小。
反过来,一个10岁的孩子可以自己选择先做语文作业还是数学作业,前提是所有的作业按时完成;一个17岁的孩子可以自己选择穿不穿秋裤,只要他自己不冷。所以选择都是有限的,只不过这个选择的范围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应该是越来越大。
2. 多问问题,少给答案
我讲家长课有一个特点,我很少直接给答案,我喜欢问问题,在这本书里随处可见的都是各种问题。别人给出的答案很难变成自己的答案,就好比我们小时候上学的时候,很多死记硬背的答案,基本上考完试没几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而那些经过我们自己思考找出的答案则会伴随一生。
那么如何来问问题呢,有一个小工具叫作“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提问也称为好奇式提问,就是没有预设答案、开放式的问题,比如:
“你怎么看?”
“你觉得他为什么这么做?”
“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很多家长回家就去练习启发式提问,但他们很困惑地告诉我,孩子经常回答“不知道”。那为什么孩子经常回答不知道呢,因为你总是给他答案啊,他没有思考的习惯,所以确实不知道啊。还有一种可能,孩子觉得说了也白说,反正真理都在家长那里,回答“不知道”最保险。
启发式问题是开放式的,没有预设答案
有一个妈妈告诉我,我去问了一个启发式问题,班里有同学谈恋爱,我问孩子:“早恋好吗?”孩子回答:“不好。”虽然貌似听到了想听的答案,但妈妈觉得不对劲,因为这样的谈话就此就结束了。我告诉她,启发式提问是开放式的,如果能用“好”和“不好”回答的都不是启发式提问。比如可以这么问:
“你们怎么知道他俩谈恋爱了呢?”
“关于谈恋爱,你怎么看?”
孩子的答案也许和我们的想法一致,也许会和我们的不同,比如孩子可能回答:“我觉得谈恋爱挺好的,说明他有魅力啊,多有面子。”如果家长一通说教会有什么结果?她下次可能就说“不知道”喽!
我们可以继续问启发式问题:
“噢,你们认为有人追说明有魅力,有面子,说说看,有魅力是什么意思?”
“还有什么其他事情也是有面子、有魅力的?”
“如果有人追求你,你会怎么做?”
这样的问题会引发出很多的讨论,能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想法,也能启发孩子去思考,前提是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认真去听孩子的答案。
相信孩子能自己找到答案
在儿子天天3岁的时候,有一天我们在楼梯上看到了几片菜叶,天天问:“这是谁掉的?”我刚想回答:“是瑶瑶的姥姥买菜掉的吧。”但我忽然很好奇他的答案,我问:“你觉得是谁掉的?” 天天说:“一定是兔妈妈掉的。”孩子比我们有创意,他的答案比我的好一万倍。
说说他曾经在学校被高年级同学欺负的事情吧,天天上的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有,所以不同年级的孩子们每天都要碰面。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他回到家告诉我,高年级的同学在游泳池更衣室欺负他们,他很害怕,游完泳不敢洗澡,要赶快换好衣服离开。我当时的念头就是写信给老师反映情况,但转念一想,可以用启发式提问问他。
我:“当时发生了什么?”
天天:“我们在更衣室,几个高年级的大哥哥用球砸我们。”
我:“你们做了什么?”
天天:“我的同学说大哥哥是笨蛋。”
我:“然后你们做了什么?”
天天:“我去告诉老师了,但是老师不管。”
我:“你需要我帮忙吗?”
天天:“暂时不需要。”
第二天下学,天天兴奋地告诉我他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找到游泳池的负责老师反映了情况,这几个大哥哥就不再欺负他了,而且其中几个大哥哥还和他做了朋友,而我只是问了很多问题,并没有给很多建议。在之后的很多事情上,我都是先问问题,如果能不给答案尽可能不给,当他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他的自信心也就越来越足了。
养育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也许会花更多的时间,孩子也许会犯一些错误,有的时候还会挑战我们的自尊。这些年每每遇到天天不听话,我当时也许会抓狂,但事后总能和他一起讨论出双赢的方案,在那个时刻,我最欣喜的是他又一次学会了做选择,我那点面子,又算得了什么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