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1925094
《中国茶叶大辞典》是全国茶学界、辞书界的专家及各学科的学者十年心血汗水的结晶,它以设计精美,编纂精良,内容全面、权威,荣获了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国家辞书奖一等奖的荣誉。
《中国茶叶大辞典》的出版受到科技界、出版界等的高度评价,专家认为:该书横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既有古代、当代茶文化和茶事,又有当代鼎级茶业科技成果,是一部颇具特色、可读性和权威性较强的科学辞典。它对茶叶工作者而言,无疑是一部经典的大型工具书;即使对其他科学工作者和普通的饮茶爱好者来说,也不失为一部可读性很强的参考书。
《中国茶叶大辞典》涉及几十个学科,其内容和形式都达到精品书的要求。在编纂的过程中,编辑们全力核实每条史料、每个出处;尽力搜集各种成说,诸家新见;尽力准确每个词句,每处标点;充分征求专家意见,以减少专业差错。在合编的过程中,编辑们专门进行了交叉检查,处理各部之间的内容重复、矛盾和缺漏;同时还进行了二十多项内容的检查,逐项把关,使其真正成为精品。
经过实际调查,《中国茶叶大辞典》出版至今,书市中尚未有一本茶书能与之并肩,它仍以强大的生命力,为广大读者做zui权威、全面的茶学知识的服务工作。许多茶学专业或非专业的研究机构、学校、工厂、商店及个人都购买了该书。据反映,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茶叶大辞典》,是他们所见zui为实用的一部茶学著作,时刻备在案边,只要有关茶学方面的问题,都能很方便地在其中找到满意的答案,真的是“一书在手,茶事不愁”,不愧是爱茶人的“良师益友”!
我们希望,《中国茶叶大辞典》能让广大读者看到中国茶人的敬业,中国茶学的进步,中国茶业的发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的专业和用心。说得好不如用得好,期待着《中国茶叶大辞典》能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茶学服务。
概况:《中国茶叶大辞典》是一部融多学科知识的大型工具书,共收条目9972条,3266千字,彩图200幅。
思想性:该书遵循全面、系统、科学、准确的编辑方针,对中国茶叶的历史、科技、文化进行了全方位总结,全书共分19个部及11项信息密集的附录,既反映了茶叶科技的*科研成果,又反映了中国茶学厚重的历史传统文化积累,具有全面的原创性。
学术性:全书作者200余名,涉及全国近20个省、市、自治区的教学、科研、经贸、生产诸多行业,其中有多位学科带头人。该书历经十年编纂而成,是国家重点出版工程的图书。为确保辞书的严肃性、权威性,该书的编纂工作自始至终在辞书编纂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从框架设计到收词立目都进行了精心安排,绝无拼凑之嫌。全书正文词目按专业知识体系编排,后附笔画、汉语拼音、外文三套索引。目录编排有梯度,以体现辞目知识的领属关系。
学术影响:学术界认为,该书是一部规模空前的煌煌巨著,体现了我国当前茶学界、茶文化界的*学术水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具有不可挑战性。该书是对20世纪茶叶科学研究的总结,也是自唐代陆羽《茶经》以后的1200年来中华茶文化发展的科学总结,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本书的问世,将对中华茶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编校质量:全稿正文经过8次校对、25项专项检查、彩图12项专项检查、特聘各学科专家的7次通读、多次退改、责编反复精度的编纂过程。其中在数字校对、古籍引文校对、外文校对、科技名词规范化、交叉条目处理等方面作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从而保证了本书的编纂质量。
获奖情况:国家辞书奖一等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全国书籍装帧艺术设计总体设计优秀奖
《中国茶叶大辞典》是中国茶文化建设中的一项系统工程,它凝聚着全国专家、学者十年的血汗,它填补了中国茶学大型综合性工具书的出版空白,是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在当今比较浮躁的社会风气中,能以“板凳坐得十年冷”的精神潜心编纂出这样一部大书实属难得。
总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凡例
《中国茶叶大辞典》编委会
彩图目录
分部目录
一、 茶史部
二、 育种部
三、 栽培部
四、 植保部
五、 茶类部
六、 生物部
七、 化学部
八、 制茶部
九、 检验部
十、 机械部
十一、 利用部
十二、 经贸部
十三、 茶具部
十四、 茶俗部
十五、 艺文部
十六、 茶人部
十七、 茶著部
十八、 机构部
十九、 国外部
正文
附录
1. 中国历年茶园面积与茶叶产量
2. 世界主要产茶国茶园面积,茶叶生产量、茶叶出口量
3. 中国产茶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县
4. 中国历代主要茶叶名录
5. 和省级审(认)定茶树良种简表
6. 中国野生茶树种植资源名录
7. 茶叶机械产品名录
8. 茶叶相关标准(节录)
9. 中国茶叶期刊名录
10. 常用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使用剂量表
11. 中国茶叶大事简记
索引
笔画索引
汉语拼音索引
外文索引
中 国 茶 叶 大 辞 典
History of China Tea茶(1)〔Tea(1)〕茶树。是以叶用为主的多年生常绿植物。在现代植物学分类中,茶树属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属下分类未定。中国多采用张宏达分类。可以泛指芽叶可制茶饮用的各种茶树。在张宏达分类中,包括茶亚属或茶组下茶系植物;也可特指茶系下的茶种植物〔Camellia sinensis(L.) O.Kuntze〕。有乔木、半乔木、灌木三种类型。秋季开白花,具有喜温暖、湿润,喜酸性土壤的生长特点。中唐之前谓“荼”。西汉司马相如《凡将篇》谓“诧”,杨雄《方言》谓“”,东汉《说文解字》谓“茗”,三国魏张揖《埤仓》谓“”,《杂字》谓“”,并有“葭萌”、“诧”等称。唐代陆羽《茶经》:“其名一曰茶,二曰,三曰,四曰茗,五曰。”中唐时“荼”字衍生为“茶”。陆羽《茶经·一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中国茶的外传,主要依靠中外文化交流和贸易。唐代时茶传往日本、朝鲜等地,后又从南方海路传往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和欧洲各国,并进一步传向美洲大陆。北方由陆路传往俄国、波斯等地。现世界各国语言中“茶”词的读音,大多源于中国福建厦门及广东方言的译音。茶产品或制品。茶树芽叶及由其制成的饮料。如茶叶(茶)、茶水。传说以茶为饮料,始于神农时代,兴于唐,盛于宋,今已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另两个是咖啡和可可)。
茶学〔Theaology〕园艺学的分支学科。研究茶树的栽培、繁育、制茶,茶叶质量及其审评、检验方法,茶叶销售、流通学等经济活动以及茶文化。公元8世纪,唐代陆羽撰写了世界部茶学专著《茶经》,创建了古代茶学。此后经宋、元两代,茶区扩大,建茶崛起,茶业重心南移,历史上不产茶的福建成为贡茶的主要产地;团饼茶制作技术日臻完善,并出现了末茶和散茶;饮茶艺术日益完善与精美,由上层社会逐渐普及于民间。由于团饼茶制作工序繁琐,“重劳民力”,明代朱元璋下令“罢造龙团”,由此促进了散茶的兴起。明清时代,制茶技术全面发展,始形成红、绿、青、黑、白、黄六大茶类。名茶制作技术高度发展,已有近百种名茶出现。传统的种茶、制茶技术成熟,茶叶成为大宗出口商品,销至世界各地。明、清两代,茶学科技著作已有六十余种。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现代科技的进步促进了茶叶科学和茶叶生产的发展,为现代茶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40年迁至重庆的上海复旦大学在农艺系内建立茶学专业组,标志着中国茶学学科的建立。20世纪50年代,经全国农林院校院系调整后,相继在安徽、浙江和湖南等高等农林院校建立茶学专业,并在主产茶省建立一批专业研究机构,加速了中国茶学的发展进程,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树栽培、茶树遗传育种、茶树生理生态、茶树保护、茶叶加工、茶叶机械、茶叶生物化学、茶叶综合利用、茶业经济贸易、茶与人体健康以及茶文化等分支学科。20世纪90年代茶学已发展成一门以农学为基础,并包含食品学、经济贸易学和社会学,涉及农、工、商、文的综合性交叉独立学科。包括茶树生物学、茶叶生物化学、茶树病虫害防治、制茶技术、茶业机械等分支,以及茶业经济、茶文化等与社会科学交叉的领域。由于茶叶已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文化又有悠久的历史及丰富的内涵,茶学近年来已获得长足进展。
茶叶(1)〔Tea(1)〕参见“茶”。茶业名物茶的名号
苦荼〔Kutu〕亦作“苦”。古代蜀人茶的方言。《尔雅·释木·》:“,苦荼。”郭璞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蜀人名之苦荼。”陆羽《茶经·七之事》引华佗《食论》:“苦荼久食益意思。”
苦〔Kutu〕即“苦荼”。
〔Jia〕茶的别称。参见“茶”、“苦荼”。
荼〔Tu〕“茶”的假借字或古体字。清代郝懿竹《尔雅义疏》:“诸书说茶处,其字仍作荼,至唐陆羽著《茶经》,始减一画作茶。”清代顾炎武《唐韵正》:“荼之荼与苦菜之荼,本是一字。古时未分麻韵,荼字亦只读为徒。……梁以下始有今音,又妄减一画为‘茶’字。”《说文解字》:“荼,苦茶也。从,余声,同都切。”北宋徐铉等校曰:“此即今之茶字。”早采的茶叶。
茗〔Ming〕茶芽。《说文解字·部》:“茗,荼芽也。从草名声,莫迥切。”晚收的茶叶。晋代郭璞《尔雅·释木·》注:“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茶的别称。参见“茶”。茶的嫩叶。《魏王花木志》:“茶,叶似栀子,可煮为饮,其老叶谓之,嫩叶谓之茗。”
〔She〕茶的别称。古蜀西南方言。陆羽《茶经·一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名一曰茶,二曰,三曰,四曰茗,五曰。”又《茶经·七之事》引杨雄《方言》:“蜀西南人谓茶曰。”
〔Chuan〕茶的别称,常与茶或茗合称。参见“茶”。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尔雅音义》:“,尺兖反。、、茗,其实一也。张揖杂字云:茗之别名也。”老的茶叶。《太平御览》引《魏王花木志》:茶,叶似栀子,可煮为饮,“其老叶谓之,嫩叶谓之茗”。
茶〔Chachuan〕复合茶名。晋代陈寿《三国志·吴书·韦曜传》:“密赐茶以当酒。”左思《娇女诗》:“心为茶剧,吹嘘对鼎。”参见“”。
《中国茶叶大辞典》的出版引起了新闻出版行业的强烈反响,在出版的半年时间里计有近30家媒体进行了专访和报道,其中有如《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新民晚报》、《大公报》等综合性新闻媒体的专访,也有如《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华读书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食品报》等专业性报纸的报道,还有如新浪、搜狐等网络媒体的全方位综合报道。好评如潮!这在专科辞典的出版领域堪称盛况空前!
《人民日报》:“无论形式还是内容,这部大辞典均堪称辞书典范,有关专家以‘博、大、精、深’四字概括其特点:举凡历史、种植、加工、贸易、茶俗、茶具、茶著、相关机构等,融于一炉,不可谓不博;9970多个词条,300余万文字,不可谓不大;海内外200余位一流专家云集,逐条推敲,严格校订,不可谓不精;通览古今,知识系统,对中国茶叶的渊源、科技及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和总结,不可谓不深。”
《光明日报》:“《中国茶叶大辞典》是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也是科技部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它的编撰工作启动于1991年,全国200多名茶学家和各界学者呕心沥血十年,终将这部科学性和文化性兼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叠,既有古代文化和茶事,也有*科技学科成果的专著付梓。”
《新民晚报》:“《中国茶叶大辞典》是继中国茶圣陆羽《茶经》之后的又一部茶学巨著!”
《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茶叶大辞典》的出版,标志着我国茶文化界拥有了一部权威性的茶典。”
《经济日报》:“《中国茶叶大辞典》的出版,填补了中国茶文化的空白,并有力推动了我国茶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促进中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
北京大茶馆[Large tea house in beijing] 北京茶馆中的一类。以地方大、房子多为其主要特点。能同时容纳数百人,甚或能赶大车入内。门口均树立两根柱,柱间的横搭上写着字号。前堂卖吃食,后堂卖茶水。店内设施为清一色八仙桌、大条凳。茶具为青花瓷提梁壶、青花瓷盖碗,货架上为青花瓷茶叶罐。茶资低廉,且引用方便。若喝茶间遇事外出,可将茶碗扣于桌上,吩咐堂馆侍回来续用。账目管理分“头柜”、“二柜”、“后柜”,各有地界分工。顾客有各界人士,为官的、经商的、唱戏的、算卦的、做小生意的、江湖卖艺的。大茶馆又分红炉馆、窝窝馆、搬壶馆、二荤铺四种,均以经营佐茶食品的不同而相区别。“红炉馆”专做满汉饽饽,以硬面“杠子饽饽”有名。“窝窝馆”专做小吃点心,如艾窝窝、盆糕、蜜麻花等,店名由“艾窝窝”得名。“搬壶馆”介于红炉馆、窝窝馆之间,既做炸排叉等小吃,也做焖炉烧饼,或做肉丁馒头。“二荤馆”为顾客来料加工。名为“炒来菜儿”,谓之“一荤”,将店铺自备的原料亦谓之“一荤”,故名“二荤铺”。清代是北京大茶馆的鼎盛时期,的茶馆为“天汇轩”,次之为“汇丰轩”。
吃讲茶 [Tea talking] 民间习俗。为解决民间纠纷的一种饮茶方式。流行于浙江、四川一带。凡乡间街坊发生房屋、土地、婚姻等一般民事纠纷,不值得上衙门打官司,于是便约定时间一起去茶馆评议解决。吃讲茶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入茶馆后,纠纷双方先给全部茶客逐一奉茶。接着双方陈述纠纷的前因后果,表明各自态度,请茶客评议。后由坐着靠近门口两张桌子(称马头桌)的“公道人”裁定,公道人一般是辈分较大,办事公道,向有声望者。一经裁定,大家赞同,就算了事,由败诉方付清全部茶客的茶费,故川东地区又将吃讲茶交“付茶钱”。一般吃讲茶后不会再生异议,但也有些特殊强横之辈再生事端。清末民初许多茶楼特在醒目之处悬以木牌,上书“奉谕禁止讲茶”。
“一字至七字诗·茶 宝塔体。唐代元稹作。诗为: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麴层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此诗概括地叙述了茶叶品质,人们对茶叶的喜爱、饮茶习惯以及茶叶的功用。用“宝塔体”咏诗很少见。此诗按字句分层排列像一座宝塔。”
茶馆画旧 漫画。丁聪(1916~ )绘。此系以《茶馆画旧》为总题的组画,共四幅:《沏开水》、《一盅两件》、《“吃讲茶”的“英雄”》和《“知音”》画的是四川茶馆的堂倌娴熟高超的冲水技艺,《一盅两件》是昔日广东早茶的真实写照,《“吃讲茶”的“英雄”》重现旧时上海滩茶楼的一幕,《“知音”》绘的是北京茶客加鸟迷们的身影。原载1993年《茶博览》杂志,作者自藏。
茶(押) 篆刻。清代吴昌硕(1844~1927)作。今楷朱文印。此系以众化的楷书字形入印,通俗而不失典雅。左下方符押图案,像一把茶壶,但又不逼真于现实,仁智互见,印外有音。“茶”字用笔,纵为上粗下细,横为右肥左瘦,经线上实下虚,纬线右重左轻,交错复替,又让四周不粘边栏,赐静“茶”予勃勃生气,丰满耐看。再将符押图记妥帖地安置在印面的下方,犹若秤砣,趋势翘首右上方的“茶”字,两者俯仰默契,相谐天然。刊于《吴昌硕印谱》。
陆羽 [LuYu](733~约804)唐代茶学家。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自号桑苎翁,又号东冈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原为遗弃孤儿,开元二十三年(735),为竟陵龙盖寺智积禅师收养。以《易》自筮,占得《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遂定姓“陆”,取名“羽”,以“鸿渐”为字。年幼好学,离寺学戏作优伶,编写笑话集《谑谈》。天宝五载(746),为竟陵太守李齐物赏识,推荐到火门山邹夫子门下学习。天宝十一载,与竟陵司马崔国辅相识,品茶鉴水,谈诗论文。天宝十三载,出游巴山峡川,考察茶事。乾元元年(758)到昇州(今江苏南京),寄居栖霞寺,专研茶事。次年,居丹阳。上元元年(760)到苕溪(今浙江湖州),深入茶户,采茶觅泉,评茶品水,隐居山间,编撰了世界上部茶叶专著《茶经》,系统总结唐代和唐以前有关茶叶科学和实践经验,对中国和世界茶叶发展做出贡献,被后人誉为“茶仙”,奉为“茶圣”,祀为“茶神”。陆羽多才多艺,著述颇丰。《全唐诗》有陆羽一首歌:“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表明了陆羽的人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