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畅销榜保健/养生 畅销榜听老中医说中医(限量发售东东精选签章版)

听老中医说中医(限量发售东东精选签章版)

5.00 超出 5 基于3客户评级
(4评论)

我不是药神和医神,但我能用从医48年中医经验治病救人。三代中医世家老中医薛钜夫、40万诊次,老人病、小儿病、糖尿病、高血压、鼻炎、过敏、湿疹、贫血、肾脾虚、不孕不育、亚健康、养生美…

作者:薛钜夫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ISBN: 9787557833459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3.99

类别: 中医养生, 保健/养生 畅销榜 SKU:5c238631421aa9858779b02d 库存: 缺货
  • 描述
  • 评论( 4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7833459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l  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再传弟子、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祝谌予亲传弟子薛钜夫新作

l  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北京杏园金方国医医院院长薛钜夫48年从医之路、40万诊次经验集结

l  本书不仅是作者经验的总结,更是三代中医世家的临证真传

l  著名中医专家陈可冀、施小墨、祝肇刚、傅延龄、王道瑞一致认可,为本书作序题字;更有洪晃、王秋杨、苏芒、韩国辉、林依轮、李国庆等业外知名人士倾情推荐

l  严谨的讲述辅以生动的案例,带你走进中医的世界

l  专业的保健建议 数十个验方公开,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

 

内容简介

本书是薛钜夫院长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与体悟。内容针对中医看病的准则原理来展开,同时每次讲解都结合了具体的病例。向读者展示中医理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以实际的案例让读者真正明白中医是如何看病的。

书中严谨的讲述与生动的病例讲解,使读者能够更加客观、科学地看待中医,了解中医看病是有科学依据的。本书不仅能让中医行业内的医生在诊疗方面有所收获,也能让大众读者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医,更好地为自己寻找适合的医生,进而达到保健的目的。

作者简介

薛钜夫

北京杏园金方国医医院院长,生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在父亲薛培基指导下刻苦攻读历代医学典籍,为其日后从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成年后,拜在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祝谌予教授门下,随师三十余载,学业大进。其间经祝师介绍,亦先后问学于针灸大家胡荫培先生、王乐亭先生、董德懋先生,从此在临床上逐渐形成了自己“中西互参、针药并进”的行医风格。

1986年,在祝师倡导及支持下,薛钜夫先生创办了北京杏园金方国医医院。

目  录

第一章 人与病不能分家

中医治病,既重人的病,更重有病的人/
001

 

先减轻痛苦还是先减少疾病的危害/
007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008

治愈疾病,解除痛苦/
009

真相只有一个,它常藏在细节里/ 013

没有包治百病的“大还丹”/
016

养生保健≠盲目进补/
016

木耳 萝卜可通便也可致过敏/
017

 

第二章 我眼中的医患关系

能得到患者信任的医生才是好医生/
021

 

医患应是知心朋友关系/
022

相互信任,勇于担当/
023

医患情谊,世代传承/
026

患者是医生终生的老师/
030

施今墨先生从患者那里学治咳嗽胸痛方/
030

祝谌予老师向患者学治咳验方/
031

我向患者学治腱鞘炎验方/
032

辨证用偏方,重疗效更要讲安全/
032

 

第三章 中医是这样看病的

以患者为本/ 035

 

把患者当朋友,让他们说出“难言之隐”/
036

朋友交流式诊疗是接诊的最高境界/
040

在医生的心中,患者应始终排第一/
041

在意你的患者/ 041

给患者说话的机会/
044

患者求诊主诉未必都准确/
051

看病也要接地气/
053

尊重患者,用心看病/
056

关注患者的一切细节/
056

处处为患者着想/
058

尊重生命,绝不应付/
059

 

第四章 中医诊病有依据

中医诊病是科学而非玄学/
061

 

望诊/ 062

望诊不单只看脸/
062

望诊有门道/ 063

“相面”看五脏/
067

中西医五诊合参是中医临床医生的必修课/
069

闻诊/ 074

听声音也能看病/
074

好中医需要练“鼻功”/
076

好中医还需好“耳力”/
081

问诊/ 085

询问病史有玄机/
085

确认病因需仔细/
089

从患者感兴趣的话题说起/
093

别让不靠谱的问诊误导了患者/
098

脉诊/ 104

先要搞懂“正常脉”/
105

破僵局,脉诊也可打头阵/
106

以不变应万变/ 108

 

第五章 中医治病有准则

辨证施治是真髓/
113

 

究竟什么是辨证施治:判断问题 解决问题/
114

从高血压的治疗看辨证施治/
115

辨证施治既有共性规律,又能无限接近患者疾病特质/
121

李介鸣老师医案两则/
122

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辨病辨证相结合是中医之长/
126

辨病辨证相结合是中医理论思想的核心价值/
128

现代医学检查,让中医辨证如虎添翼/
129

继承优秀传统,注入新元素/
131

无疑处存疑/ 132

中医辨证施治有方法/
133

辨证用方、辨病选药:有什么证用什么方/
134

辨病用方、辨证选药:是什么病用什么主方/
136

专病专方:特定病就用特定方/
137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疑难病症的福音/
138

中医既擅治慢性病,也能治急性病/
140

看急病,找佩经/
140

辨证准确,覆杯而愈,父亲治病交忘年/
143

针药并施的即刻效应/
144

西医难断,中医立功,祝师云南救急症/
146

被医生吓坏的病和把医生吓倒的病/
148

医患不交流,怎么能看病?/
148

一切皆有可能,找到疾病本质才是医者本分/
149

极平淡处极神奇/
151

 

第六章 中医治病有特色

以人为主,为人服务/
153

 

中医无限接近疾病实质的科学方法/
154

同病不同人的辨治:因人制宜/
154

同病不同季节治疗方法有不同:因时制宜/
155

同病不同地域的治疗方法:因地制宜/
156

同人同病不同阶段的治疗异同:因势制宜/
156

同病的综合治疗手段:多管齐下/
157

好医生别被“套路”套住/
157

走出自身已有经验的窠臼/
157

既要坚守传统,又应突破僵局/
158

辨证治病,切忌先入为主/
160

病历、处方应该让患者看得清、看得懂/
163

中西医参同是医学发展的大方向/
164

中西医参同是客观需要/
164

中西医参同是患者所需/
167

中西医参同是应时之需/
168

中西医学已成汇流之势/
169

 

第七章 古方治今病

不断显新效,从来未过时/
175

 

中医的治病方法是经得起临床反复检验的/
176

中药用得不当也有不良反应/
178

中药用得不当也有不良反应/
178

不懂药材何以当医生/
179

小药方里的大智慧——桂枝汤的妙用/
180

 

第八章 治未病与亚健康

中医有其天然优势/
183

 

体检,你了解吗/ 184

客观对待,科学预防/
184

别被“指标”吓住/
186

脉病人不病(准病)/
188

体检指标正常不代表一定没有病/
190

人病脉不病,还是人有病/
192

望、闻、问三诊有依据,脉不应象有原则/
192

舍查从证法论/ 194

舍脉从查法论/ 195

中医治未病,能中西医互补更好/
197

临床好医生才会治未病/
199

积累治已病才能治未病/
199

未病先防,免生大病/
200

病未形成,及时干预/
201

既病则防传,病要趁轻治/
203

每一种疾病都有一个预防的侧面/
205

及时回访,有效防治/
205

常见疾病的预防/
206

调查是十月怀胎,解决像一朝分娩/
207

 

第九章 中医的未来

传承发展,继往开来/
209

 

我的医学启蒙人:我的父亲/
210

中医薛培基/ 210

学医之路/ 212

我的学医领路人:我的老师祝谌予/
217

父亲与祝师之谊/
217

祝师其人/ 219

我的从医之路/ 221

初识中医/ 221

拜入师门/ 222

创办医院/ 226

师门传承的精神内核/
227

对待患者,来者不拒/
227

读书与临证,学习终生/
230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231

中西兼学,融古汇今/
232

传承教育,发展中医/ 234

媒体评论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中医治未病有其天然优势。

——中国互动媒体集团CEO 洪晃

 

中医是宏观的准确,西医是微观的精确,深以为然。

——今典集团董事局联席主席、北京苹果慈善基金会创始人 王秋杨

 

人人都知道中医,但并非人人都真正了解中医。

——时尚集团前总裁,《时尚芭莎》前总编辑 苏芒

 

具有几十年临床经验的老中医来谈中医,是值得信服的。

——原旅游卫视台长 韩国辉

 

中医常有而好中医不常有,因此不少人不可避免地对中医产生了一定的误解与偏见。

——歌手、演员、主持人 林依轮

 

薛大夫秉承中医的“整体观念”,几十年来身体力行,堪称中医临床的“全科保健医”。

——东东CEO、联合创始人
李国庆

免费在线读

——好中医需要练“鼻功”——

闻诊之闻,首先不能忽视鼻子的功力。以下是我临床中的总结体会,那些教科书无法教会我们的辨别方法,多半来自生活经验,当然,悉心观察必不可少。

 

/ 一颗口香糖掩盖着难以启齿的病情/

 

常有患者以口中有异味为主诉来求医问病。一是自觉苦恼,二是与人交流时的尴尬。患者述说的“口气”,有的来自呼吸道与消化道,有的则来自口腔。二者的甄别方法并不复杂:来自口腔中的异味,刷牙、漱口均可有短暂改善,含口香糖还可以有一些遮掩;来自呼吸道的异味,上述两法则没有实质效果。

曾有一位35 岁女性患者前来问诊,人长得干净漂亮,在金融企业做高管,家庭、收入均甚得意,体检也未发现身体有任何异常。我在初问中没有得到任何有益于诊断的信息。

患者口里含着口香糖不停咀嚼,我示意她将糖取出,她面有难色,但还是很配合,主动说出了今天求诊的目的:因近二年口中有酸臭味,逐渐加重,多方求医,收效不显,颇为苦恼。我一边听她诉说着,一边为她倒了一杯温水,请其漱去口中糖味和黏附在口腔中的糖液。后来又聊了些生活习惯上的话题,几分钟后见她精神开始放松,口中异味逐渐清晰可闻到。

我又从她脉中所得信息切入,辅以问诊,终于知晓了病状的由来。患者母亲患有糖尿病,患者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母亲生她时已是39 岁的高龄产妇。在怀孕后期出现妊娠高血糖,五年后其母检查出临床糖尿病。患者的两脉,寸关浮中取尚可,沉取右关独旺,两尺脉均为沉弱,我询其二便状况,答曰:小便次数较频,尤以饮水即溲为显,大便常有解不尽的感觉。

中医认为,肾主二便,证与脉合。我告知她是肾气不充造成该病。中医有“肾者,胃之关也”。大意是,胃肠的消化功能,是需要肾中的阳气给予温度,方可腐熟胃中食物。由于肾阳不足,胃里常会有消化不尽的食物,停留下宿食,久而久之,肾气的负担越来越大,不仅口腔中有异味,大小便也会出现异味,甚或有时小便还会有某种特殊的气味。

说到这,患者接过我的话:“就是这样,在疲乏时小便就会出现含过的口香糖气味。”我问她生育状况,她曾做过两次人流,一次生化妊娠,现在还没有小孩,且近年余性趣越来越低了。综合脉证分析,我断她有糖尿病倾向。复诊时,她将近四年的体检报告带来,经过对比空腹血糖结果,虽还在正常范围内,但果然是在逐年递进的,第一年4.1,第二年4.9,第三年5.4,第四年是6。

患者的难以启齿,有时就是其主诉。一颗口香糖的背后,是对患者心理的把握,闻诊中鼻子想发挥效力,眼睛也要跟得上。

 

/ 鼻塞声重与皮肤过敏症/

 

鼻塞声重,常见有两种情况,一是功能性的,一是器质性的。前者多为免疫力低下或亢进两种因素为多,后者则多见鼻间隔弯曲。两者有一共性表现,就是多发慢性鼻炎或过敏性鼻炎。

关于两者鉴别方法,最好请耳鼻喉科给予诊断,鼻炎发作时,出现擤鼻涕时,有紫色血迹者,多为鼻间隔弯曲病。有鼻塞声重现象,经常发作者,常会伴有过敏体质,或皮肤划痕症。另外,此类患者容易焦虑,思考问题和做事不必要的担心太多,让自己太过疲惫。其机理很简单,因鼻为肺之外在器官,肺卫之气不足,当然与肺之生理相关病变就易出现。如肺主皮毛,所以易患皮肤过敏疾病;肺主魄,肺气不足所以易恐惧和担心,出现焦虑症。

还有三种观点,都能补充证明这种推断。一是关于中医五行的理论观点,肺脏的不足,常与脾有关,因脾为土,肺属金,两者是母子关系,若脾功能失调,亦常会引发肺的症状。我的父亲有一心法,即“鼻病治脾”。只要辨证准确,其效立显。

二是易发过敏者,不一定都是免疫功能低下,亦有功能亢进者,也就是说凡事敏感度过高,此类患者通过脉证,是不难辨识的。三是自身功能的排斥,此类证候多见于气滞血瘀引发上述病症者。诊断清楚了,治疗效果也就容易多了。

 

/ 鼾声也能辨寒热/

 

我在临床治疗打鼾病时,常嘱咐患者将夜间的鼾声录下来,这样能根据打鼾声音的音律不同,再参与舌、脉断其寒热病因。然后据证治疗,均有桴鼓之效。

一般打鼾属邪热壅肺的实证,其鼾声特点声响而长,且多伴痰声;舌质紫暗,苔厚腻,脉弦滑者,麻杏石甘加减大多有效。如果其鼾声息短声低,舌淡苔白,脉浮细弱者,属虚寒证,玉屏风散加味效佳。如果同时伴呼吸道腺样体肥大者,还可加入羌活胜湿汤,其效益彰。当然,上述所说均需在辨证的基础上加以施用才有收效。

打鼾虽然只是一个常见症状,可望、可闻、也可问,却很难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实,打鼾事虽小,背后反映的疾病却可能是大问题。在临床上,打鼾比较常见的病因有四大类:心血管病、脑血管病、腺样体肥大、家族遗传。当然还有其他病变,只是这四类比较常见,具体是由哪一种病引发的,则需与相关疾病参与辨识。

例如,属于脑血管病的患者,除有打鼾外,还会具备脑血管疾病的相关体征,需加以辨病辨证治疗。临床不论属于哪种病的打鼾,只要符合前述寒热鼾声特点证象时,均可采用辨证用方。

 

/ 体味与化妆品气味之欲说/

 

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异体味,而体味又分生理性、病理性、生活习惯性三种。每一个人也都有自己喜欢的气味,尤其是年轻女孩子对化妆品气味的选择,只要留心观察,不论是身体发出的气味,还是主观上喜欢的气味,都能发现与身体健康状况相关信息。我在临床闻诊中尤重体味信息的体察,其内容可谓是丰富多彩,当然,也让我屡得佳意。

关于生理性体味,我们每一个人由于先天体质的差异与后天生活经历的因素,即使没有发现任何病,也会有属于自己的体味,只不过隐显的程度不同而已。中医之“有诸内,必形诸外”的理论确是至理名言。我的体会是,人体各处分泌的液体气味,诸如汗液、鼻液、唾液、尿液、白带、月经等均会有独特的气味,而且都可能从身体发散出来。所以我在看病时,常嘱咐患者,尽量不要涂用化妆品或使用气味较重的香水,不利于望诊,更会干扰闻诊。但有时也可通过患者所喜化妆品气味,找到病发诱因。因为化妆品气味与患者自身健康需求之间,有很微妙的关系。

曾有一位31 岁的女性患者来找我看胃病,症状是经常胃脘疼痛、打嗝、泛酸水,大便微溏,有解不尽的感觉,同时伴有夜间眠不实,经常夜里两三点醒了就不能再入睡了。我凭脉发现弦滑尺弱,舌边红,苔黄微腻,于是辨证为寒热凝聚,升降失调,治以辛开苦降法,给予半夏泻心汤治疗。

患者服药一周后,疗效甚佳,自己也觉得病好了一大半,于是我本着效不更方之旨,继以前方加减调治。但让我头疼的是,患者虽然服药有效,但好像总不能尽除病痛,这成为我的心头隐患。更为严重的是,患者只要有几天不吃药,就会与刚

开始求诊的痛苦一样,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嘱咐患者去上级医院做肠胃镜检查,结果患者除了浅表性胃炎外,没有发现其他阳性反应。治疗思路因此也陷入了僵局。无奈之下,我反复强调此类病证需忌口的注意事项。

我的经验是,患有胃酸过多性消化系统病变,最好少吃或不吃酸、甜、凉、辣味食物,尤其尽量少吃粥,因为粥属含糖较高的食品,食后容易造成胃酸增多,加重病情,尤其是大米粥和玉米粥,更是明显。如果特别想吃粥,一定要放些碱,以中和酸性。所有这些,患者都已经按我的建议坚持做了仍还是如上所述的病证反反复复,迁延不愈。

人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其实医生诊断更是源于生活。

后来在一次诊疗交谈时,我闻到了患者身上散发出一种淡淡的香味,我就顺口恭维了一句:“你用的化妆品的味道真好闻。”患者很兴奋地说:“是啊,我可喜欢这种奶香味了。”一听到奶香味,我也立刻兴奋了,因为我也特别喜欢热牛奶的香味。我又问患者:“你很喜喝牛奶?”患者说:“何止是喜欢喝牛奶,凡是与奶相关制品我都喜欢吃,几乎每天早晚都要喝两次奶。”

于是我对患者说:“先不要喝牛奶,咱们观察一段时间,看看你的胃病是否可以好转。”两周后患者复诊,从表情就可以看出来,其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患者说:“近十天胃都没有出现不舒服了,睡眠也好了,尤其是大便太爽快了。而且,这几天我也不怎么想喝奶了。”我也欣慰地笑了,没想到这个牛奶的启示成了引导我诊断思路的要塞。

气味是个有趣的话题,气味的背后,可能是不坦然的心理因素,可能是不自觉的食用成瘾,可能是不在意引发的诸多病变。闻诊中鼻子的“嗅功”,离不开以生活观察为基础的望诊,也离不开以细致入微为目的的问诊。闻诊的方法有多少,取决于生活经验的积累有多少,更需与其他四诊有机参合,方显其价值和意义。把鼻子当成一把钥匙,只要方法得当,这把钥匙有时可以很万能。

书摘插画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添加评论 取消回复

4个听老中医说中医(限量发售东东精选签章版)评论

  1. 评分 5 / 5

    蝶梦无边82… – 2019年1月12日

    俗语讲:久病成医,这也是我能进入中医这条艰涩诲深道路的因缘。薛老把我从疾病的苦难中解救出来,从此中医便是我毕生的研究方向!薛钜夫的这本《听老中医说中医》书一定会给同样在疾病中困惑的你带来希望和启示!

  2. 评分 5 / 5

    书香蓝颜 – 2019年1月12日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极深的内涵,在这本书中我们了解的应该还只是一个皮毛,但就是这一点儿皮毛已经让我景仰无比,同时作者严谨的做学问态度也很让我敬佩,总之这本书还是可以买的,看了也应该不会后悔!

  3. 评分 5 / 5

    星舞827 – 2019年1月12日

    看薛老的《听老中医说中医》此书得到的收获:医学作为科学的一部分,为哲学提供了思考的素材,并推动哲学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同时也为西医学提供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武器。

  4. 评分 5 / 5

    duying6037 – 2019年1月12日

    总结的方法很实在。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许多方法也都曾实践过,很有效。 今后要重捡这些法宝,有效地运用在后续的中医学习中。除了学习方法,老先生们学习中医的精神更是给了我莫大的启迪。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单桂敏说女人艾灸 一根艾条为女人灸除百病

EUR €25.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图解黄帝内经(用一目了然的示意图解释中医经典内涵,人人都能看得懂、用得上)

EUR €43.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按摩+食疗:小病好得快(汉竹)

EUR €28.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2017年中国好书 懒兔子漫画中医套装3册:医学就会+医本正经+说医不二 继《医本正经》之后,懒兔子又一本畅销榜首的漫画中医指南[精选套装]

EUR €62.97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