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8152823
《苏州园林》再版序(中文)
《苏州园林》再版序(英文)
代序:我的本书《苏州园林》(中文)
代序:我的本书《苏州园林》(英文)
苏州园林初步分析(中文)
苏州园林初步分析(英文)
苏州园林摄影图录(中英文)
苏州拙政园测绘图录(中英文)
苏州留园测绘图录(中英文)
测绘图录编后附记(中英文)
后记(中文)
后记(英文)
中文版序言
我非常高兴本书的中文版现已面向同行、学生和广大读者出版了。本书英文版于2013 年出版之时,就受到国际出版界的瞩目。《金融时报》(2013 年7 月28 日)的评论称这本书“历数了纺织品的影响力,从上一个千禧年之始对于印度和中国的发展,一直到全球纺织产业早期它所扮演的角色”。本书以长远的视角阐述棉成为无所不在的原料,以及成为世界上产业之一的发展过程。与其他论述棉的全球影响力的著作不同的是,本书认为,棉的故事并非始于18 世纪末期英国产业的工业化,也非始于19 世纪美国奴隶种植园的原棉生产。棉的故事始于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早在欧洲和其他各洲掌握棉纤维的栽培、纺纱和织布,以及通过印花进行的后期处理和其他纺织品装饰之前,亚洲就占据着这种原料和布料生产与贸易的统治地位。这是一种在印度广为人知的东西——印度在殖民地之前的财富依赖于棉纺织品的国际贸易,在中国同样如此,早在明代之前,棉纺织生产就已经发展成为经济领域中的产业之一,供养着数以百万计的耕种者、纺纱匠和织布匠。棉是纳税的媒介,是比丝绸、苎麻和其他纺织纤维更常见的织物。
本书展示了棉在东西方经济体关系中的重要性。与以前强调西方的
技术创造力和创新性的故事(工业革命的传统故事)不同,本书展示的是依赖于亚洲技术和知识的棉纺织生产进入欧洲的缓慢过程,以及之前进入中东和非洲的缓慢过程。与阿克莱特的纺纱机器类似的大规模技术早在几个世纪之前就在中国得以应用。美洲种植园的棉花生产规模,无法与印度或中国的小农生产规模相抗衡。
本书重新调整了棉的历史,降低了欧洲在其中的成就。本书还强调了亚洲不同地区的长久贡献,并提出了经济发展的论点。工业革命之后的两个世纪,欧洲在经济上占据了统治地位,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 )称之为“大分流”a。但棉的故事展示的却是纺织生产——更概括地说是纺织产业——现在又重新回归亚洲,中国再次成为全世界的制造经济体。牛仔裤、T 恤衫、棉纱和布料在亚洲的生产达到惊人的数量。棉纺织品兜了一圈再次在中国和印度的经济中占据了统治地位,我们可称之为亚洲经济的“大合流”。
我希望本书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使读者们更能够了解棉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性。棉在本书中是一个透镜,透过它可以看到几个世纪以来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崛起、农业活动的变化、新时尚的出现、技术的创新,以及我们称为全球化的进程。
乔吉奥·列略英国华威大学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