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8061966
世界文化遗产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内涵,阅读本书,心灵比脚步更早到达这些*含诗意、*新意和*赋深意的角落,重温历史,重走文明之路。
本书为酷爱旅游、喜欢历史的人,提供了一种新的“按图索骥”的导览方式,是旅游家出行前的功课、出行时的指南和出行后的念想。
001 前言
文化景区篇
007 欧洲旧石器考古学的圣地:维泽尔河谷
在维泽尔河谷中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了克罗马农人的遗骨以及精美的壁画。拉斯科山洞内布满
距今1.7万年的彩色壁画,有人称它为“史前的西斯廷”。
016 华丽的卢瓦尔河谷
蓝色的卢瓦尔河、翠绿的田园风光、朴素的农庄和高耸入云的教堂、华丽炫目的宫殿城堡共存,整个卢瓦尔河谷可以说是一部物质化的法国中世纪到近现代政治、建筑、艺术历史的彩色长卷。
027 哈德良长城
1—2 世纪的罗马帝国处于全盛时期,版图涵盖欧洲、亚洲西部和非洲。为了防御来自帝国境外“野蛮民族”的进攻,罗马帝国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在帝国边疆修建城墙、城堡、望楼、兵营、壕沟等军事设施,分布范围从英国北部、欧洲西部一直到黑海、中东和北非地区,总长超过5000 公里。
036 缤纷的辛特拉
在辛特拉,不仅能见到南欧的葡萄牙宫殿和城堡,还可以见到北非阿拉伯文化的摩尔人城堡。它是人类文化多元性的代表,也是南欧文化的代表。
047 劫后余生的美山
“美丽的山”,不仅见证了印度文化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令我们了解东南亚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占婆王国,它还见证了20世纪人类残酷的战争。
056 苍茫吴哥
高棉王国曾是东南亚大陆南部强大的国家,吴哥应是它的政治、经济和宗教中心。随着高棉帝国的衰落,吴哥巨大的宫殿、神庙荒废了。但在这里一直有人居住。2005 年6 月的清晨,我仍然见到当地居民敏捷地攀到吴哥神庙的顶部,虔诚地膜拜他们的神灵。
064 复活节岛的故事
飞机在空中盘旋下降。蓝天白云下面就是三角形的小岛,如同一扇巨大的绿色贝壳,漂浮在波光粼粼、一望无际的南太平洋之中。这就是荷兰探险家雅各布·罗格文于1722 年复活节抵达的复活节岛。当地人称这个岛为拉帕努伊岛,即“伟大的岛屿”。
074 克里特岛
坐落在希腊东南部的克里特岛,是希腊的岛屿。它是世界上古老文明之一米诺斯文明的发祥地。
084 马耳他群岛
马耳他自古是欧洲、亚洲和非洲人类文化交流的桥梁。这里曾经是古代腓尼基人活动的地方,后来有被希腊人、罗马人、拜占庭人、阿拉伯人、天主教圣约翰骑士团、法国人和英国人先后统治。不同群体、文化从距今七千多年到现在,在同一个海岛上交流、碰撞、融合、发展。
考古遗址篇
102 巨石阵和老塞勒姆城堡遗址
大名鼎鼎的巨石阵,是世界上巨大、著名的古代巨石建筑之一,也是令人费解的考古遗址之一。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发掘和研究,考古学家仍在争论它的功能和意义。不过,大部分考古学家同意它是当地史前人类留下来的遗迹,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人类可能在此举行过特殊的仪式或葬礼。
111 迈锡尼
距今3600 年左右,迈锡尼文明出现在希腊南部的伯罗奔尼撒半岛。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中有很多关于迈锡尼国王和英雄的传说,比如说这个古代王国是由大神宙斯的儿子珀尔修斯缔造的,其中一个国王阿伽门农是特洛伊战争的统帅,为了抢回弟弟被诱拐的妻子海伦而召集希腊各国国王进攻特洛伊。
119 特洛伊
荷马史诗中的这座城市,充满浪漫和悲怆。现代考古发掘揭示了它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所代表的安纳托利亚地区文明,与大体同期的迈锡尼文明和埃及文明并称地中海三大文明。到底那场争夺美女海伦的“木马屠城”战争是真是假,考古学家并无统一看法。
128 以弗所
以弗所出现在古希腊罗马和早起基督教的文献记载中,它曾经是座城市,现在是一片废墟。这里有“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阿尔忒弥斯女神庙遗址。
136 玫瑰古城佩特拉
位于约旦王国首都安曼南部的佩特拉古城,是约旦境内三大著名古代城市遗址之一。它坐落在玫瑰色砂岩的群山之中,是世界上美丽的考古遗址,又被称为“玫瑰城”。
145 迦太基
18 世纪以来,西方殖民主义者经常将非洲描绘成一片蛮荒之地,但迦太基遗址向我们揭示了非洲大陆古代文明的源远流长。非洲大陆不仅有埃及文明,还有曾经显赫一时、影响整个地中海的迦太基文明。
154 庞贝古城
庞贝大概是全世界知名度的考古遗址,它的覆灭是世界古代惨烈的悲剧。维苏威火山两千多年前的那次大爆发,将庞贝的城市文明突然凝固,直到19 世纪考古学家的发掘才让它重见天日。
163 杰拉什
这里有一座号称欧洲以外保存好的罗马帝国城市遗址,有人称它“东方的庞贝”。它在罗马时代被叫作“Gerasa”,现在被称为“杰拉什”。
173 帕伦克
在玛雅文明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帕伦克代表了墨西哥中部早起的玛雅王国。它从一个小村庄逐渐变成一个控制大片土地的城邦国家,是玛雅文明发展的缩影。
185 特奥蒂瓦坎
作为中南美洲玛雅文明中期的典型遗址之一,特奥蒂瓦坎在阿兹特克语中的意思是“诸神诞生之地”。今天走在遗址区内,置身古代玛雅文明中,有种“时光倒流”之感。
195 乌斯马尔和卡巴
它们都是玛雅文明后期的重要考古遗址,乌斯马尔是个政治中心,卡巴是它的卫星城,两者间有道路相通。这里的考古工作仍在进行中,还有很多谜团等着考古学家解答。
206 马丘比丘
马丘比丘是印加帝国的两个国王在1438—1493 年建造的,为何在距离首都库斯科100 公里之外建造这样一个特殊的聚落,则不得而知。近有西方考古学家认为,这里是印加帝国的一个宗教和历法圣地。
古城古镇篇
223 会安古城
15—19 世纪,会安曾是东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商业贸易港口。考古资料表明,这里早在公元前2 世纪就是一个商港。
231 凯鲁万
凯鲁万城始建于670年,见证了伊斯兰文明在非洲北部的兴起和发展,是这里伊斯兰文明古老的城市之一。
243 木头古城劳马
在芬兰古城劳马既看不到城堡也看到不护城壕,这里只有数百座颜色和形态各异的木头房屋。它是北欧现存的木头古城,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252 巴斯
这个城市的名字源于城里特有的温泉,据说这儿有全英国的含矿物天然温泉。
262 班贝格
水城班贝格,有“小威尼斯”之称。中世纪的房屋沿着河流两岸迤逦分布。“二战”期间,盟军的飞机飞抵,都不忍轰炸这座美丽的小城,使得它侥幸逃过战火。
273 陶伯河上的罗腾堡
罗腾堡坐落在巴伐利亚背部高地上,陶伯河从西侧流经城下,在德语中,它的意思是“陶伯河上的红色城堡”,它凝固了欧洲中世纪城市的一刹那。
283 特里尔
作为德国古老的城市之一,这里曾是卡尔·马克思的故乡。
293 五彩爱丁堡
爱丁堡既是苏格兰文明和历史的见证,又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大都会。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使它成为五彩缤纷的城市。
307 波希米亚的克鲁姆洛夫
早在距今3500 年左右的欧洲青铜时代,波希米亚地区就存在一条贸易通道,克鲁姆洛夫就位于这条重要的通道上,因此克鲁姆洛夫的历史非常悠久。中世纪的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也都可见到克鲁姆洛夫城的记载和描述。
315 杜布罗夫尼克古城
飞机从德国法兰克福起飞,机翼下的亚得里亚海在阳光下犹如一匹无边无际的丝缎,蓝白色的粼粼波光温柔而明亮。在这种达尔马提亚型海岸上,有很多中世纪的小城,杜布罗夫尼克古城号称“亚得里亚海上明珠”。
323 维罗纳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乡。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保存相当完整、具有独特建筑风格的古城墙和城门,以及从罗马、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建筑,真实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演变。
330 库斯科
据16 世纪抵达库斯科的西班牙殖民者描述,当时的库斯科人口密集、族群多样,城市规划完善,全城设有供水系统,城内有恢宏的神殿、富丽堂皇的宫殿和豪宅,有些甚至以黄金来装饰,是一个非常繁华的都会。
343 大学城科英布拉
该城著名的是始建于13 世纪的科英布拉大学,这是葡语世界古老的大学,也是欧洲古老的大学之一,至今保留了大量从中世纪到近现代的历史文献和建筑,尤其是含有中国文化因素的建于18 世纪巴洛克式图书馆。
宫殿城堡篇
362 阿尔罕布拉宫
阿尔罕布拉,阿拉伯语“红色”之意。阿尔罕布拉宫是用红砖、黏土、岩石、木材、白灰等建筑材料建成的大型建筑群,号称世界上现存美丽的伊斯兰建筑之一。
373 布莱尼姆宫
布莱尼姆宫是18 世纪初期欧洲历史上一场血腥战争的产物,宫殿内外都刻意宣传布莱尼姆战役的胜利和代马尔伯勒公爵的军事天才和成就。英国的国家主义意识和贵族作为国家统治阶层的“伟大贡献”通过这座宫殿得以全面展示。
381 克伦伯城堡
克伦伯城堡是欧洲保留得好的文艺复兴风格城堡之一,见证了丹麦海上航运和商业贸易和北欧地区的历史;作为《哈姆雷特》中丹麦王室城堡的原型,更多了一笔浪漫色彩。
390 维拉诺夫宫
维拉诺夫宫是华沙历史城区的延伸,整个华沙历史城区都是世界文化遗产,它彰显了波兰人民无比坚韧的精神、对纳粹的抗争和对自己国家历史文化的热爱,这应当是人类的共同价值。
401 天鹅堡
据当地人介绍,“天鹅湖”得名于这一带是野生天鹅的栖息地,春夏季节可见天鹅在湖中畅游。村名“Hohenschwangau”(霍恩施万高)就是“天鹅(所在的)高地”之意。城堡自然就叫天鹅堡。
410 景福宫和昌德宫
两座宫殿的设计和建造受到了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并反映出朝鲜王朝的世界观,见证了朝鲜半岛15—20 世纪初的政治、外交和文化变迁,也是朝鲜半岛古代建筑工艺技术和审美信仰的表现。
宗教建筑篇
431 卢克索和卡纳克神庙
卢克索和卡纳克神庙都位于底比斯,离此不远就是古埃及法老和妻子埋骨之地的国王谷和王后谷。这里是古埃及全盛时期的核心地区,留下了大量埃及古文明的精华。
443 哈特谢普苏特神庙
根据殿堂内留下的文字和图像记录,太阳神在“美丽的季节”会离开尼罗河东岸卡纳克神庙的太阳神殿,跨过尼罗河,来到西岸的哈特谢普苏特神庙,在这里接受哈特谢普苏特女王(法老)和大众的膜拜。
453 奇琴伊察建筑群
奇琴伊察建筑群是晚期玛雅宗教活动的重要见证,是新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464 伊斯坦布尔
索菲亚大教堂/清真寺和蓝色清真寺这两座地标性宗教建筑,不仅传承了拜占庭建筑的因素,更传承了迈锡尼和古罗马建筑的元素。让我们得以看到不同文明、不同文化是如何互相影响、互相吸收并不断创新的,即使是群体之间的冲突和战争,也可以成为不同文明之间交流和互相影响的渠道。
475 科尔多瓦大清真寺/大教堂
科尔多瓦大清真寺展示了西班牙南部地区从8 世纪到11 世纪的两百多年间,穆斯林宗教建筑在技术、工艺、装饰风格和图案各方面的发展轨迹。它是穆斯林宗教建筑的杰出范例。
486 托马尔基督修道院
圣殿骑士团和后来的基督骑士团在葡萄牙早和主要的大本营就是托马尔基督修道院。它见证了基督教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在伊比利亚半岛的交流和冲突,亦可见中东、北非和欧洲文化因素的交融汇合。
497 维斯教堂
传说中繁缛雕饰、奢靡颓废的洛可可风格建筑到底如何,总需要有些典型的例子让大家“眼见为实”。德国的维斯教堂便是一座典型的洛可可风格建筑,里面饱含了人们对宗教的虔诚,以及建筑设计师齐默尔曼家族的心血。
506 阿旃陀和艾罗拉石窟寺
它们见证了印度古代和中世纪佛教以及本土三大宗教的发展,反映了不同时期当地的经济和政治,是印度古代建筑工艺和绘画艺术发展的珍贵实物见证,还显示了印度宗教艺术与西亚、欧洲、东亚古代文化艺术的互动。
工业遗产篇
524 铁桥:工业革命的标志
1709年英国人亚伯拉罕·达比发现用焦炭炼铁能够大规模生产质量较好、成本又较低的生铁,由此为钢铁机械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奠定了基础,因此被视作推动工业革命的重大技术发明之一。达比进行这一技术革新的地点就在英国什若普郡铁桥(Ironbridge)的科尔布鲁克德尔村。
534 新拉纳克纺织厂
位于苏格兰南拉纳克郡新拉纳克的这座纺织厂之所以出名,不仅因为历史悠久,主要是因为它在19 世纪有一位非常具有前瞻意识的管理者罗伯特·欧文。
543 维利奇卡和博赫尼亚王室盐矿
从13 世纪到1772 年,盐矿曾先后属于克拉科夫公爵和波兰王国。波兰王国成立了一个专门机构,管理这个盐矿,其收入归王室,故维利奇卡和博赫尼亚盐矿有“王室盐矿”的头衔。
551 后记
复活节岛的故事
飞机在空中盘旋下降。蓝天白云下面就是三角形的小岛,如同一扇巨大的绿色贝壳,漂浮在波光粼粼、一望无际的南太平洋之中。这就是荷兰探险家雅各布·罗格文(Jacob Roggeveen)于1722 年
复活节抵达的复活节岛(Easter Island)。当地人称之为拉帕努伊岛(Rapa Nui),即“伟大的岛屿”。
十七八世纪的西方探险家常常宣布他们“发现”了这个岛屿、那个遗址,实际上往往是误导世人,严格地说是殖民主义者争夺文化话语权的一种表现。波利尼西亚人早在400 年前后就已经航海到此,他们的后裔一直居住在这个岛上。因此,他们才是真正的发现者。为了表示对他们的尊重,本文沿用当地人的称呼,称该岛为“拉帕努伊岛”。
拉帕努伊岛的面积大约163 平方公里,四面环海,无论从岛上的哪个方向向外望,目之所及的海面上看不到陆地或其他岛屿,真正是天苍苍、海茫茫。距离拉帕努伊岛近的人类聚居地点是皮特凯恩岛(Pitcairn Island),也在两千多公里之外。因此,拉帕努伊岛可以说是世界上与世隔绝的岛屿之一,岛上的动植物系统也具有相当的独特性。
在这片独特的地理区域,曾经存在过独特的波利尼西亚古代文化。今天的拉帕努伊岛是智利领土,但距智利本土的直线距离也有大约3500公里。岛上现代的居民都集中住在岛的西部,其他地方基本无人居住。当地人告诉我,岛上现在住有大约4000人,绝大部分人自称是波利尼西亚人(尽管他们实际上含有智利和其他地区人的血统),主要靠旅游业为生。
到拉帕努伊岛的游客,有些是为了度假,更多人是为了参观岛上著名的大石像。当地导游带我看了倒卧在海边的大石像,告诉我其实当荷兰人来到这里的时候,岛上所有的大石像就都是倒卧的。我非常惊讶,因为之前见过的拉帕努伊岛明信片或照片,都是矗立的石像!
导游一边带我参观岛上其他地点的大石像、开凿石像的矿脉,以及中部的火山口湖,一边叙说这个海岛的故事。他说,根据地质学家的研究,拉帕努伊岛是由三座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岛屿。这三座火山分布于岛的中部、西部和南部,形成三个山峰。岛上一共有三个淡水湖,中部至今还有一个巨大的火山口湖。他又说,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拉帕努伊和夏威夷、大溪地、新西兰等岛屿,在古代都是属于波利尼西亚文化区。部分学者认为拉帕努伊岛早的居民是波利尼西亚人,300—400年从3700多公里外的马克萨斯群岛(Marquesas
Islands)移民到此。其他的学者认为他们或来自印度,或来自美洲。
不管从哪里来,这些一千多年前的航海家从原地出发的时候,如何知道在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远方某处有个岛屿可供他们安居?或者,他们只是出海探险?是什么原因驱使他们如此勇敢地奔向未知的、安危莫测的大海?他们驾的是什么船只,使用的是什么航海技术,如何在大海中辨别方向?如此长途的航海,又如何储存食物和淡水?我们不能不叹服古人的智慧、勇气和探险精神。
岛上的巨石像,当地人称为“摩埃”(Moai)。这九百多个巨石像沿着海岸线分布,几乎遍布全岛。石像全部用岛上拉努拉拉库(Ranu Raraku)火山的深色凝灰岩为原料,人工凿成,高1—20米,
重的达11吨。现在在山上还可见到尚未凿成和已经凿成却尚未运到山下的石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这些巨石像代表了一个消失的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因此在1995 年将之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用的也是当地的称呼“拉帕努伊”。
欧洲人“发现”这个岛之后,向世界报道和宣传岛上矗立的巨石像,引发了世人种种猜想:是谁建造了这些大石像?是现代岛上居民的祖先吗?它们是如何被建造和运送到岸边的?它们代表了什么?有什么用?甚至有人问,它们是人类的产品,还是外星人的杰作?如果是人类所为,那么,创造和竖立这些巨石像的人类文明,后来如何发展?
现在岛上只有两个地点的巨石像是矗立的,但那是由现代考古学家重新竖立起来的。在其中一个地点阿胡汤加里基(Ahu Tongariki)竖着一块牌子,写明这个复修计划是由日本政府的资金赞助,1992—1996 年完成。那么,为什么那么多的巨石像之前都是倒卧的?它们是被自然力量推倒,还是因为人类的行为所致?如果是后者,当初是谁、为什么要竖立这些石像,后来又是谁、为什么要推倒它们?
根据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的研究,这些倒卧的巨石像背后,是一个古代人类滥用自然资源、终导致自身文化湮灭的故事。近20 年,考古学家在该岛持续进行考古发掘、古环境研究、人类活动分析。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当早的人类移民来到拉帕努伊时,岛上有丰富的动物、植物资源,包括高大的棕榈科树木、体形巨大的海鸟,还有海中大量的鱼类和海产。在优越的自然环境中,来到岛上的居民定居下来,砍倒森林,发展农业,乘独木舟出海捕鱼,还猎食岛上的巨型海鸟,生活过得不错,人口逐渐增加。增多的人口分属12 个大小不同的氏族,各有头领,各有领地。随后他们开凿巨石像,每一个石像都是一个氏族头领的象征。凿好的石像还要运到海岸边竖立起来并且“开眼”,即凿出眼睛。巨石像的大小,展现各氏族的实力。
可惜好景不长。丰富的食物供应导致人口迅速增加。16—17 世纪时,岛上的人口估计已达1.2 万—1.5 万人。更多的土地被开垦,森林迅速消失,不仅是因为开荒,还因为需要用滚木的方法将石像从山上运到海边。森林消失导致海鸟失去了它们的栖息地,加上人类大规模的捕食活动,海鸟终灭绝,而人类由此缺少了一种重要的食物。没有了树木,无法制作船只,岛上的居民不仅无法出海捕鱼,更严重的是再也无法航海迁徙到其他岛屿上。后,数量可观的族群被困在孤岛上,面临土地贫瘠、食物匮乏的生存问题,氏族之间开始爆发争夺土地和其他资源的冲突,而巨石像就在冲突中被推倒。族群冲突加上饥荒,令岛上的人口在大约17 世纪的时候开始减少。后来,殖民者带来的疾病和奴隶买卖又进一步导致岛上人口的下降。
拉帕努伊岛的故事应该引起现代人的反思。我们今天的地球是否是一个扩大版的拉帕努伊?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口的增加是无限的。我们的生活方式是否应该改变?我们需要频繁更换电器、服装、家具和汽车吗?我们还能够狂吃狂喝,然后再消耗资源去减肥吗?如果按照我们现存的消费模式生活下去,拉帕努伊的故事是否有一天会在全球范围内重演?那些凝视着茫茫太平洋的石像,那些仿佛有生命的石像,难道不是给现代人无声而有力的警示?
拉帕努伊岛上的石像展示了距今约1600 多年前曾经繁盛一时的太平洋古代文化。除此之外,岛上的动植物也具有其独特性,因此今天的拉帕努伊岛是智利国家公园,不仅石像,岛上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观也属于需要保护的内容。天苍苍、海茫茫的拉帕努伊岛、岛上的动植物系统和巨大的石像,共同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景观,见证了一千多年前人类远航出海、一个岛屿接一个岛屿地迁徙、将人类的居住地域从陆地扩展到海岛的文化变迁;而拉帕努伊岛古文化的衰落更是值得现代人类警惕和反思的现象。
旅游小知识
签证:
中国公民进入智利需要申请签证,详情请浏览智利驻中国大使馆网页。
交通:
拉帕努伊岛位于从智利首都飞往新西兰的航线上,因此前往该岛可从新西兰或智利搭乘飞机。如果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起飞,要5个多小时才能到达。飞机在这里留下一批乘客,又接载一些乘客,然
后飞向新西兰。机场不大,出口处就有不少民宿、酒店的接待柜台,招徕游客住宿。
住宿和饮食:
岛上住宿以民宿为多,2007 年时每晚收费在大约六七十美元,不包括小费。注意要在入住的时候讲好价钱,以避免结账时发生争执。有些民宿老板在结账的时候要客人加小费,所以好在开始的时
候就问清楚价钱是否包括小费。
拉帕努伊岛居民虽然以旅游为主要经济来源,不过在2007 年尚未高度“商业化”,岛上没有现代高楼大厦,麦当劳等连锁店也尚未“入侵”。但因为除了海产之外,岛上几乎所有物品都是从智利本土运来的,所以物价相对较高。岛上有特色的是一种叫作“Curanto”的烹饪,基本做法是在地上挖个洞,洞底铺上预先烧红的石头,然后放上海产、肉类、土豆等,上面再铺上树叶或其他植物叶子,然后压上土、草捆等重物,过一个小时以后,食物即可食用。
参观:
因为石像数量多、分布广,好租一辆由当地人驾驶的越野车来观赏,少看一个整天,所以头尾至少需要停留三天。租车可托民宿主人介绍,可以尝试砍价。2007 年的时候,包车和司机一天的价钱是150 美元。带我游览的司机兼导游非常专业,拥有考古学的学士学位,知识丰富,不是背书式的讲解。不论是岛上的石像制作还是遗址现在的保育管理问题,他都是有问必答。
语言:
岛上居民说他们的母语是波利尼西亚语,但因为以旅游经济为主,很多人都会讲英语。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