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25302415

招商银行首次公开30年来的内部经典案例
50位“招行人”独家揭秘卓越商业银行的成功之道
本套书全二册,按照企业管理的维度,依据业务、管理、文化等方面进行分类,以招行三十周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与关键事件为主线,采访了多位事件的亲历者和当事人,全面展示了招商的历史和发展,也可窥见招行成功的经验,具有社会借鉴作用。
《青年招行说——听他们讲是什么成就了招行》
皇冠上的明珠 001
王菁:笨功夫成就真功夫 002
简梦雯:不忘初心的私银“老兵” 009
陈伯宪:坚持做对的事情 014
好的服务 023
曾宝玲:我的工号是0005 024
刘娟:卸下光环,重新出发 030
叶正茂:我的根基在个贷 036
郭盈:一个“抗造”的零售老兵 042
陈绮:做好一线服务的“炒茶师” 048
王瑾敏:“美”是一种精神传承 052
站在风口上 057
陈昆德:万变不离其宗 058
江朝阳:互联网世界的信仰与博弈 064
陈国栋:“小招”背后的男人 070
李霄杰:完美的产品永远是“下一个” 076
刘祎炜:可视“女主播”成长记 082
李然:霸气产品经理 088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093
彭博:从一个高度到另一个高度 094
梁高杰:永远保持新人姿态 099
一张“神奇”的卡片 105
彭千:我就是招行宝宝 106
杨建强:一直靠谱下去 114
让“木桶”装满水 119
史鹏琛:与“企鹅”共舞 120
彭峰:站在“转型”潮头的老兵 126
何凌:做个“专一”的人 131
周婷:温柔也是一种力量 136
焦工博:我的支行岁月 141
李娜:多面“娜姐” 146
陈兴玥:如骑士般战斗 152
钱达:奔跑出的“滨海速度” 157
张越: 捕“风”十八年 162
越来越“轻”了 167
姜然:转型,方能薄发 168
袁锦:接受变化,顺应变化 173
徐明杰:并购金融大有可为 179
王光明:爱上系统的博士后 184
看不见的舞台 189
华敏:IT人的精神和使命 190
周天虹:搭建IT与业务之桥 197
蔡继传:好戏在后头 203
秦卓嘉:服务一线,是快乐,也是习惯 209
盛美伦:“技术宅”的“珠峰”情结 214
御“风”者 219
夏样芳:二十三载赤子心 220
郑肖莹:安全的“守护天使” 226
刘波:勇敢的弄潮儿 232
冀苏泓:不忘初心的御“风”者 238
廖远兵:我是一名“清收”战士 244
李明强:用匠心打造风险管理银行 249
走向世界 255
徐力:一名海外金融老兵的大“跳跃” 256
让员工做自己的主人 263
罗开位:教书育人是我的人生事业 264
高翠芳:让榜样成为一种力量 271
王默涵: 以从容心,做踏实事 276
肖立:回到客户中去 282
一家有温度的银行 287
赵延新:我的村庄在喀什 288
王斐:做公益的招行女孩 294
《青年招行说——听他们讲是什么成就了招行(下册)》
站在时间的路口 001
一切始于服务
任莉:巾帼行长的七宗“” 002
王宁:探索“行之有度”的服务 010
尹继军:把服务意识摁进“骨子里” 017
陈敏:做服务就是要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 024
乐海洲:让服务创造更大价值 030
齐霄敏:“铁娘子”的柔情与担当 037
王爽:感动源于热爱 044
徐伟峰:郊县支行的拓荒者 050
成就零售之王
张东:“争”是一种使命 058
褚洪珺:拾得丹心一片 065
胡介:“胡教授”的疯狂与浪漫 072
刘元祎:私行里的“新锐” 078
刘远展:私行服务的又一个黄金时代 085
任燕:豌豆和胡萝卜的爱情 092
打造“专业银行”
王兴海:争的对公大男孩 100
卜杨:“灰姑娘”的水晶鞋 108
王剑:爱折腾的“王老师” 114
陈廷阳:七年“不痒” 120
邵滨:做老支行突围的探路者 127
姚旭东:三头六臂的实力派偶像 134
朱正贤:又辣又甜的“圣骑士” 141
迎“风”而立
周松:赶上所有“坏事”的幸运 148
韩刚:丛林狩猎的“狼” 156
刘继楼:我也是一名“创客” 165
李嫣怡:明星交易员炼成记 173
金融科技银行
刘学武:不走寻常路的“第五特战队” 182
杜兵:做手机银行就是创业 191
夏雷:胸中自有丘壑 199
陈曦:蓝军出身的红军新锐 205
侯智勇:我是一名程序员,也是一名父亲 211
关璐:“不安分”的北京女孩 217
曾颂:做有趣有用的商业研究 224
陈福潮:实干的“潮哥” 231
幕后也精彩
刘辉:始于数据,不止于数据 238
肖尧顺:萌叔唱起川江号子 245
张宇慧:平凡中铸就“卓越” 251
郑曦:让人们忘记我们的存在 257
许玉明:写代码的“安西教练” 264
风险管理创造价值
杨法德:担当就要实干 272
张志梅:向着标杆直跑 279
汪勇华:流程优化没有终点 286
与招行共成长
陈洪静:19A如何炼成 294
迟纯:一个客户经理的22年 302
何志慧:十年一个“时代” 308
唐梦雅:青衫磊落险峰行 315
不一样的红
山吉文:彝山走出的好儿子 322
童韵:一名品牌工作者的爱与痛 328
周先东:“西湖印象”的文化力量 338
许建军:扶贫要靠做事做出来 344
站在时间的路口
31年前,招商银行以一纸“允许试办”的批复,开启了一段光荣与梦想之旅。自此,一家名不见经传、偏居蛇口一隅的小银行,被改革开放的滚滚洪流裹挟,深度参与到中国金融体制变革当中,以敢为天下先的服务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中国贡献了一家真正意义的商业银行。
今年恰逢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常有人问,为什么是深圳?为什么是招行?我的答案是——人。那是拥有理想情怀的一群人,也是敢于突破、勇于拓荒的一群人,这些开拓者的精神潜移默化地“感染”了招行的后来者们,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者加入招行的事业。
因此,从2015年11月开始,我们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小事”:在《招银e报》上创办“百人访谈录”栏目。两年时间里,栏目组同事访谈了100名招行人,试图从他们的故事中,感悟招行的发展和个性的魅力。访谈范围覆盖全行30多家分行,20多个部门,共计40余万字。该项目在《招银e报》上收获了来自全行员工的1.3万条评论,200万次点击。读百人故事,学百人事迹,传承百人精神,成为一种招行新时尚。
去年,“百人访谈录”前50篇文章已集结成《青年招行说》上册,公开出版。一经发行,不仅招行员工、客户,同业和其他各界的不少读者朋友也被招行、招行人“圈粉”。今年下册的集结出版,算是为其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百篇访谈结束,但百人精神仍在延续。展卷一览,目光所及处,当中有些是身经百战的杰出管理者或某个领域的专家,深谙经营之道,远见卓识令人仰止;有些或许年轻,却感性不失睿智,朝气不失沉稳。正是这些既平凡又伟大的招行人成就了招行的今天,他们的故事就是招行的故事,他们身上体现的精神便是招行人的精神。
何谓招行人的精神?是无畏与勇气,是拼搏与奋进,是责任与担当,是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我们似乎可以归纳总结出很多积极又热血的形容词,但更需关注的是这些可贵品质后的招行人。在这里,一个个丰满的、有血有肉的招行人作为独立个人,他们的行动和思考被记录、被传颂。他们因付出而可爱,因奋斗而赢得尊敬,这些沉淀了招行文化基因的故事和思想正熠熠闪光。
展望未来,在科技高速迭代的当下,招行已然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时刻,立足长远,以科技敏捷带动业务敏捷,并致力于打造“客户体验银行”,是招行实现“换道超车”的必经之路。而我一直坚信,招行要在差异化经营道路上越走越自信,一支不断成熟而成型、专注而专业的队伍,比业务本身更加重要。
掩卷极目,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间路口,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正直击内心,那便是青年招行拔节生长所爆发出来的蓬勃朝气与向上的勇气。
是为序。
2018年5月8日于深圳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