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562429
这不是一本平平常常的菜谱,而是把看似简单的家常菜从“大概会做”到“做得好吃”中蕴含的无数细节详细拆解的武功秘笈,美食大V田螺姑娘的压箱底儿菜谱
40多道菜谱,每一道都有好多个让新手惊呼“原来如此”的做菜秘诀,经50万 粉丝亲身验证,掌握了它们,你就分分钟和一般煮夫主妇拉开档次,让自己的“日日之食”变得完美
简单易懂保证美味的家常菜做法,田螺姑娘敞亮透彻的文笔,图文并茂风格清新的装帧,简直可以作为枕边书收藏翻阅
一本可以和家人一起分享的菜谱,这里有“奶奶的味道”“外婆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家的味道”……
林依轮、高圆圆、蔡澜、苗炜等一众大咖衷心推荐
这是一本面向都市年轻人群体的美食书,文中收录了60道真正的家常菜的菜谱。对于做家常菜大多数人都具备一定基础,而会做到做好往往只差在几个关键步骤,这就是在本书的特点,告诉你做好家常菜的关键技能点。同时,这是一本有交流感的菜谱。做菜原本就不是一个程式化、生硬的过程,所以菜谱也不应只有冷冰冰的步骤图,所以本书的写作方式整体是叙述性的,即使对着菜谱做菜,也仿佛感觉作者在面对面与你交流。
◆常识
002 新手看不懂菜谱的秘密:“适量”调料到底是多少?
005 听说锅要“养”,要怎么养?
011 刀工不好的新手,要怎么切菜才对?
014 选对砧板,切菜事半功倍
◆素菜:素的也有滋有味
019 豆角炒茄子:炒出皱巴巴的豆角皮
023 酸辣藕片:藕片先煎后炒,口感大不相同
029 芹菜炒熏干:先腌一下豆腐干
035 韭菜烧豆腐:煮出蜂窝巢的豆腐就吸足了味儿
039 蚝油焖花菇:加一块鸡皮更香滑
045 煎鸡蛋:掌握火候和油温,是煎出理想鸡蛋的要素
053 番茄炒蛋:把蛋白打出大泡,这炒蛋就无比嫩滑
059 香椿蛋饼:加一点淀粉让蛋饼好成型
063 蒸水蛋:让水蛋平滑细腻的数字秘诀
066 隔水加热谓之“蒸”,那加热的火到底得多大呢?
069 咸蛋黄焗苦瓜:换一个切法,让苦瓜不苦
073 白灼芥蓝:让蔬菜保持青翠的“过冷河”
076 焯水到底要用凉水还是热水?
079 手撕包菜:巧用调料让素菜更鲜
◆荤菜:站在食物链的快感
085 酸菜炒红薯粉:让红薯粉入味又不粘锅
089 麻婆豆腐:麻辣咸香酥烫嫩
095 辣椒炒肉:碗底的油汤见真章
103 粉蒸排骨:米粉香,排骨才香
111 糖醋排骨:用两种醋,分两次放
117 红烧肥肠:清洗内脏食材不可怕
125 野山椒炒牛肉:牛肉要逆纹切、温油炒
133 麻辣牛肉:慢慢炸出不干不硬的牛肉片
139 番茄牛腩:牛腩先煎再红烧
145 可乐鸡翅:先焯烫 30 秒再卤有惊喜
153 香菇木耳蒸滑鸡:蒸出嫩滑鸡块的小技巧
156 常见的干货如何泡发?
159 栗子烧鸡:鸡肉够嫩,栗子软糯
165 红烧刨盐鱼:用好多盐来腌鱼,就有“蒜瓣肉”了
173 葱烧鱼:一斤鱼配四两葱,“㸆”出醇厚香气
179 焗梭子蟹:不需要加水,就让原汁鲜掉眉毛
183 麻辣小龙虾:自己炒出足料的喷香锅底
◆汤水:吃饱了还得喝足
191 冬瓜丸子汤:揉一颗软嫩的肉丸子
197 麻油猪血汤:先把猪血煎香
201 排骨藕汤:选一枝好藕,绵软得不行
205 萝卜炖牛腩:牛腩要整块炖才软烂多汁
211 剁椒芋头牛肉羹:选对了好芋头,这碗羹就自然软糯
217 鲫鱼豆腐汤:从油到水都够热,鱼汤会更白
◆主食:碳水带来的满足感是无法取代的
225 一碗白米饭:要让米饭香糯又软甜,别忽视淘米
231 酱油炒饭:来自生晒老抽和白胡椒粉的迷人香气
237 青菜肉丝粥:加一勺油,让粥底够“绵”
243 铜锅米线:煮出连汤底都够味儿的酸爽
249 干炒牛河:牛肉够嫩、河粉够味,还有“镬气”!
255 鸡丝凉面:料足才味美
259 开洋葱油拌面:熬一罐香气逼人的葱油
264 菜谱中简单的一句“沥干水”,可别小看它
267 荷叶糯米鸡:拌匀糯米要趁热
【附】人气甜品
271 杏仁豆腐:用三种杏仁,有超浓郁的杏仁味儿
家常菜里有多少你想不到的小秘密
这是我的第二本菜谱,主题是家常菜。
说到家常菜,在一两年前我是完全不屑于写的,那个时候我还沉浸在写烤羊排、水波蛋之类的西餐菜谱里无法自拔,因为我觉得这些菜谱才有格调。而辣椒炒肉、糖醋排骨之类的家常菜,我从小就会做了,不就那么回事儿吗?实在是没什么好写的。甚至看到有人在微信公众号后台搜索“宫保鸡丁”的时候还有些生气——你难道看不到我的菜谱都有多高级吗?别老做什么宫保鸡丁!
而改变我这一观点的契机来自我先生,他实在算不上挑食,对我做任何新菜的尝试向来也都很支持。但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中国胃”摆在那里,西式的煎牛排和中式的烧牛腩比起来,筷子就不受控制地更青睐后者。嘴里不说什么,牛腩一定会被消灭得更快。我时常有些怒其不争,恨不得戳他的胸口
:“你就不能吃得品位高一点儿?”傻的当然是我自己,说出西餐比中餐品位高这种话,现在真是想给当时的自己一巴掌。
虽然内心不情愿,但是总得有人捧场才能继续有动力下厨房。为了迁就先生的口味(也让餐桌上少剩点儿菜),我平时做饭时慢慢把中餐比例加大。不做不知道,原来那些自以为已经烂熟于心的家常菜做法,存在着这么大的提升空间!
不同品种和部位的肉分别要怎么切,同样的食材在不同的做法中要如何调味,一条鱼有多少种蒸法……越琢磨越有趣,越觉得有趣就越爱琢磨,原来我以前做的家常菜真的算不上水平有多高,实在是太骄傲自满了。
公众号的内容也慢慢地做了调整,发布了越来越多的家常菜菜谱。和以前发西餐菜谱后的反馈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区别,那就是给我“交作业”的人更多了。大家都觉得家常菜取材容易,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上手,当然也就更想去学。
看到好多厨房新手慢慢做出看起来非常像模像样的菜式,有些已经会做饭的人觉得做菜“技能点”有所提升,觉得颇有成就感。甚至有很多住校的大学生把想吃的菜谱发给自己爸妈,指定寒暑假回家之后要吃这道菜,当他们把这样的家庭微信群聊天内容截图发给我时,看着都觉得好温馨。我们想要的家的感觉,不就是这样吗?家常、简单,但足够用心的菜肴。
把这本家常菜菜谱取名为《日日之食》,希望能为你呈现朴素又精致的美好。日复一日,不可或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