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1289439
第1章?进化:在米粒和人类之间 /001
对速度的需求 /006
发型2.0 /015
第2章?经济:插件犹若复仇者 /023
瓶子里的基尼系数 /030
小丑的困境 /034
微生物比政客聪明? /039
第3章?健康:吸血鬼一般的不堪重负 /043
冲绳的吸血鬼 /047
马尔萨斯 VS 摩尔定律 /050
奈飞公司之心 /054
生命是商品 /058
第4章?工作:一百万个小谷歌 /061
贾斯丁?比伯和波尔卡舞 /067
以色列的圣诞节 /069
车库公司 /073
全球性的企业 /077
第5章?艺术:死野牛的永生 /081
要啤酒不要照片 /084
媒体中的信息 /088
独立制片人成为主流 /090
优化的苹果IPHONE /093
玩家的爆发 /097
巨大的小星球 /099
第6章?关系:凯文培根的表层联系 /105
在人群中孤独 /111
太富有而不相信爱情 /114
焚书坑儒是可以避免的 /116
不是今晚,我有一个电子邮件要看 /119
中断请求线的X因素 /124
?
第7章?身份:机器是上帝 /127
机密的执照牌 /130
专利是真正的敌人 /135
所有人进入,没人离开 /141
第8章?信仰:独眼赛龙人的近视 /147
宗教在美国 /151
尤达大师的热情 /155
答案的两难困境 /159
全宇宙闹钟 /161
第9章?幸福:哥斯达尼加永远是阳光灿烂 /165
要比琼斯挣得多 /172
维京人的博弈论 /177
幸福没那么简单 /184
未来的太阳镜 /187
第10章?结论:马克思是对的 /189
对不同意说同意 /194
洞穴——如山的远景 /198
到达无限和无限之外 /203
鸣 谢 /206
注 释 /208
译者序
对未来的预测,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和追求,然而具有这种能力的人,却是寥若晨星。那些能成功地预测未来,并能被现在的人类接受的人们,一般也被称为未来学家。在工业社会之前,由社会的变化较为缓慢,占星术成为未来预测的基础,当时的未来学家往往也是占星术大师,比如法国的诺查?丹玛斯和他的《诸世纪》。人类步入工业时代之后,对预测未来的因素变得愈加纷繁复杂,除了经济、政治、军事这些主流因素,尽管技术发展趋势,一直把握着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技术对未来的作用和影响,却一直成为难以说清楚的因素。技术发展趋势能否作为预测未来基础,质疑声此伏彼起。当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之后,这种质疑愈加喧嚣尘上,从经济学著名的“索洛悖论”到赫博兹曼的“黑箱理论”,不一而足,但那些未来学家对信息技术对未来预测的每一次论断,从托夫勒著名的“第三次浪潮”,到理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无不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当时和现在位列诸多畅销书排行榜的榜首作品。
在这些对信息技术未来发展的预测中,有三类人的预测一直是各方得到了各方的关注和重视:一类是处于信息技术发展的技术开发人员,另一类是进行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的天使投资人和金融家,第三类就是各类科技杂志的专栏作家。在这三类人中,对技术研发大咖们预测的争议少,一般的观点是:他们站在技术发展前沿,对技术趋势的判断准确性更高;但人们往往忽略一点,那就是随着信息技术对各行各业的渗透能力日渐加强,单从一个领域看技术人类社会的影响,往往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技术研发人员固然有处于技术发展前沿的优势,但同时因为人类技术研发分工的愈加细化,技术分科的禁锢不能适应社会整体性发展的趋势,“在技术谈技术”、“为技术而技术”,成为技术大咖的桎梏和天然弱点。第二类的风险投资家和金融家,他们携带着技术发展所需要的大笔资金,一向对技术发展甚为敏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可能赚钱的技术机会,但资本逐利的本质既是动力,也是阻力,因为他们只对那些在近未来可能有市场前景的技术感兴趣,似乎永远摆脱不了鼠目寸光的资本痼疾。作为第三类人的专栏专家们,虽然没有技术人员对技术的了解程度深入,也缺乏对市场资本走向判断的能力,但往往能从人类的根本需要出发,来看待技术发展的未来,成为对未来预测之中,有独到见解的特殊一群人,《人类社会3.0》的作者彼得?诺瓦克就是这样一个人。
彼得?诺瓦克从事技术方面的写作已逾十年,多次获得的相关奖项,足以说明他在技术发展趋势的敏锐程度。在《人类社会3.0》一书中,他把《奇点临近》一书的作者库兹韦尔著名的技术指数级发展理论出发,从现实的技术研发的情况开始进行跟踪和分析,探索未来技术趋势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翻译他的书,如同阅读当年那本对我们这一代人,产生深刻影响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引领着我对即将到来的世界,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去体验和感知技术发展的伟大和神奇,这里面既有震撼和憧憬,更多的是愉悦和快乐,不是科幻,却胜似科幻。
后,要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把这样一本书的翻译工作委托给了我,也要感谢本书的相关编辑,前前后后为书稿的编辑工作付出的艰辛劳动,这是让这一本未来之书得以面见中国读者的终源泉。
译 者
2016年5月于北京润园
如果社会媒体的理论是可信的,那么我们就不会增加朋友圈。2011年,Facebook分析表明,平均一个用户大约有190位朋友。一年后,皮尤研究中心发现这个数字还在增长,至少对美国人而言,每人至少拥有245位朋友。Facebook显示,由匈牙利作家福利格里•斯•卡林西提出的六度分隔理论表明,在地球上的任何人,包括凯文•培根,都可以通过6个人连接在一起。现在看来,这个连接还要缩短,2008年,连接的数量是5.28个;2011年,这个数字变成了4.74个。如果我们仅从人脸识别的价值上看,Facebook实现了把人们拉得更紧这一使命。
但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人能有200个好朋友。你可能仅认识你在Facebook上注明为朋友的人中的一半;另一半中也许有你几年前在一个聚会上认识的人,也可能有你小学的校友,或者可能有你接受陌生人的朋友连接请求而认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简介看起来比较有意思或吸引人。Facebook把这些人都当作你的朋友,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是。一般来讲,你不可能从Facebook的大部分朋友中借到哪怕100美元,你也不可能在远行的时候把宠物交给他们代管。
但这些社交网络的在线服务,为结交新朋友提供了契机。人们通过互联网史无前例地和与自己相似的人交流,而20世纪80年代不会和现在一样,有所谓音乐发烧友这类说法。现代人并不孤独,在互联网上有各种社会团体。对BBS上晦涩难懂的东西感兴趣?你找吧,互联网上也有和你一样感兴趣的组织。互联网是一个让不同情趣、不同背景、不同地理位置的人聚合在一起的奇妙连接,从那里,可能会找到真正的友谊。
但我们真的可以有上百个朋友吗?20世纪90年代,英国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提出了著名的“邓巴数字”,该理论假设人脑的认知能力可以记住所有人,可以记住的程度取决于这些人与我们关系的紧密程度。专家认为,我们一般可以保持住认知的关系人数为100~230人,150人是常见的数量。邓巴也认为社交网络类似于同心圆,150人是已经包括了外围朋友的数量,我们下意识地会把我们信任的朋友圈子固定在50人左右,好朋友15人左右,特别要好的朋友只有5人左右。有些在线的社交网络,包括Path和FamilyLeaf等公司,其商业目标就是这个小圈子的关系网。
另外,Facebook这类大网站将我们维持在更大数量的关系网,并把人类维持这个关系网变得更加容易,他们成为我们大脑的代理,保持和关联与我们的关系网有关的信息。我们不必记住这些人喜欢的电影,因为当我们需要时,随时可以在网上查到。这和谷歌解放了我们大脑去记忆那些无用的信息类似,因为那些鸡毛蒜皮的信息谷歌总是让我们信手拈来,这和利用机器人代替我们做一些单调的、肮脏的或危险的工作类似。从关系圈的角度看,Facebook就是你在社交圈子里面帮你记忆琐事的谷歌和打扫垃圾的机器人。
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我们丧失了基本的感知。很多年前,我把Facebook中我的生日去掉了,因为在生日里虽然得到了朋友们的祝福,但我想知道的是,他们是真的记住了我的生日,还是机器在提醒他们。由机器提醒而给予的生日祝福,看起来就不那么真诚。
近的研究支持了邓巴的观点。2011年,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发现,普通美国人闺蜜的数量,在过去的25年里,从3个降到了2个。2006年,《美国社会学评论》的一项研究表明,在Facebook崛起之前,没有闺蜜的人数在1985—2004年翻了一番,增加到25%;在同一时期,把重要事情只跟家人讲的人数,从57%提升到了80%;完全依靠配偶的人数从5%上升到了9%[142]。这个发展可能与许多人的经历相似,我们可能有数以百计的朋友在线,但实际上只有几个联系紧密的闺蜜。
我们紧密小圈子的缩小造就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有趣的现象,就是直接导致了本书前几章说的问题,也跟Facebook的初衷南辕北辙。我们的确比以前联系得更加紧密了,至少是和更多的人保持着联系。但同时,我们也希望把重要的东西和个人思想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这在分享和交流的环境中,确实看起来有点逆潮流而动的样子。我们对隐私的需求在增加,因此我们甚至会把自己真实的身份隐藏起来。友谊是主观的,但紧密的关系通常需要信任的基础,如果越来越多的人只对少数人存在信任,那么我们肯定变得更加不互信。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