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1333637丛书名: 科学新探索
尽管科学家们对大脑所知不少,但还有许多未解之谜。
神经科学家们对指引我们行为的神经回路、外伤造成的脑损伤、疾病和衰老等问题的认识一直在加深,并不断取得重要进展。
研究人员在寻找新的方式让大脑成为更好的“司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了新的古怪问题,并加深了对未解之谜的了解。
(Know Thyself: Neural Activity, Brain and Consciousness)
也许意识终有一天会理解自身
意识的标志
作为象征符号的自我
意识形成
信息聚合
在猴子身上发现神秘神经元,这有助于揭开意识之谜
大脑区域解决道德困境
编制神经连接的目录
人类大脑组计划
向大脑进军
新的图谱揭开了大脑生长及网络的神秘面纱
一个闪光的念头
把大脑看穿
环球神经实验室
2.青春的梦:可塑性、睡眠和记忆
(Youthful Possibilities: Plasticity, Sleep and Memory)
松开枷锁,放飞大脑
年龄,经验重构成年大脑的连接
失眠让大脑兴奋
睡眠有助于大脑清除垃圾
大脑的排污系统现身了
失眠削弱意志
睡眠增强大脑连接
冥思苦想会让大脑变重
阿尔茨海默症也许是“朊病毒”蛋白的作品
静息状态的大脑有助于了解帕金森症和阿尔茨海默症之谜
中枢出错,大脑发病
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新靶点
健忘症:记忆扰乱了大脑
3.幻觉之渊:毒品和成瘾
(Drugs and Addictions )
成瘾悖论:药物依赖的两面性
黑化学制毒
日光浴可增加身体和大脑里的内啡肽
大麻不损伤肺功能
频繁使用大麻会影响多巴胺应答
激素阻断大麻的效应
“浴盐”可以降低大脑的连接性
可卡因成瘾真相大白
致幻药会“冻结”大脑
有些大脑,可能为受疼而生
老年人的药物滥用率上升
新陈代谢适应了饮酒
千杯不醉的大鼠
科学统计
禁烟令降低了早产率
禁烟法令降低了心脏病发病率
4.往何处去:开创未来的人机融合技术
(Where We will Go: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s Create the Future)
女子用思想控制机器臂喝咖啡
心动到行动
大脑黑客
5.这个时代的精神病
(Mental Illnesses in this Era)
困境压垮精神
严重的压力让身体发炎
孕期妈妈的压力会改变宝宝
生物钟与抑郁有关
位移:恐惧记忆的大脑之行
肌肉可以制造天然的抗抑郁剂
活体大脑中显露出头部创伤的影响
与世界失联
可帮助自闭症患儿的疗法
脑刺激帮助自闭症男童更好地生活
光照大脑,改变动物行为
疼痛阻滞剂
越少疼痛,越长寿命
DSM-5 面世起风波
没新药了
大脑防粘有妙招
抗精神病药物需要累积
6.食欲背后:肥胖、饮食与健康
(Behind the Appetite: Obesity, Diet and Health)
肥胖研究的分量越来越重了
食物耍花招
零热量汽水欺骗大脑
甜甜的困惑
身体在燃烧
大脑厌食了
治疗肥胖的新靶点
糖尿病人瘦未必好
早产与孕前饮食有关
自闭症与肥胖症母亲有关
减肥可降低癌症风险
意识就是个大大的未解之谜。虽然哲学家们长期以来都被自我觉知的问题所困扰,但科学家们直到近才终于承认这个题目的合理性,才把其纳入研究视野。观察不同状态下的大脑——从完全清醒,到麻醉,再到睡熟——研究人员剥离出意识表现,把其作为一种神经学现象。举例来说,另有一些新的研究,追踪了外界对大脑的刺激,来确定明亮的红苹果的图片是在什么时候进入意识的。本书的章探讨了、胆的想法,其表明意识可能是从大脑里丰富的信息之间的关联中形成的。
近年来,大脑里的连接格外受人关注,有不少神经科学家团队都在开发全新的工具和技术,来绘制标示出各个神经元之间各种关联的图谱。这不仅仅关乎大脑的脑区,更关乎那些脑区之间的连接。强连接或者弱连接至关重要,意味着不同的生命质量:从疼痛中复原还是饱受疼痛之苦,学习新技能还是失去旧技能,优雅地老去还是罹患阿尔茨海默和帕金森这样的疾病……
对于神经连接更深刻的理解,可能也会产生新的洞见,让我们用新的视角来看待认识日常生活中一些基本的能力和问题,比如睡眠和记忆能力,应激和成瘾问题等,甚至还有一些方法来利用大脑通信,控制电子装置,给瘫痪的人带来自由。
但我们大脑并非一直都掌控全局。有时候,是我们的身体来当司机。比如说,第六章的一个故事,讲述了我们的饮食如何影响我们的大脑。某些食物会影响某些脑区,会让我们更饥饿、更冲动、更难注意到卡路里的量。这只是身体和大脑之间来回往复、不断互动的例子之一。
归根到底,此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并不是一条单行线。
美国《科学新闻》杂志社(Science News)
2017年11月
——美国《科学新闻》杂志社(Science News)
也许意识终有一天会理解自身
汤姆·齐格弗里德
人类大脑非常善于理解问题,除了它本身。
能够进行精巧推理的大脑肯定会很复杂—— 以至于需要更精细的大脑去理解其是如何工作的。但要理解更精细的大脑,也会更加艰难。大脑越来越聪明,因而也越来越复杂,要解释其是如何工作的,就变得更加困难了。人类大脑是奇妙的构造,只是没有奇妙到足以解释其一切奇妙的能力而已。
实际上,人类大脑对其如何工作的已经有很多理解了。很多分子和细胞机制是思想、学习和记忆,甚至情感的基础,已经被详细地阐述过了。但是仔细分析这些机制,并不能让科学家说出为什么这台机器能持久地感受到自身?其如何产生自我意识感(乃是对自我意识的意识),人们一般称其为知觉。
几千年来,哲学家们已经把握了意识,试着去分辨心灵和身体之间的差异, 或者去说明,这样的差异,乃是幻觉。但是只有在这个千年,科学家才利用坚实的科学数据,以一种 严肃的方式参与了这些论辩。
从这点出发,劳拉·桑德斯(Laura
Sanders)探讨了意识研究,他用三篇系列文章,描述了人们为揭开头脑的神秘面纱而做的努力。长期以来,被神经科学家视为禁忌的意识话题,终进入了科学探索的合法区域。研究结果开始积累,
而理论家对意识的解释,开始从哲学思索转向定量的概念和方程。
建立意识理论的一条共同的主线,就是信息的作用。利用信息论的数学,科学家已经开始掌握了意识测量的方法,让其更易于鉴别,也许会在某一天,创造一个非生物的信息加工系统。有意识的计算机——这种前景,可能会吓到电影《终结者》的粉丝(或者,年纪稍长的,可能会是《巨人:福宾计划》的粉丝)。尽管如此,如果能看到一台有意识的机器,能理解自己是如何工作的,将会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