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8179379
《能源工业革命——全球能源互联网简史》因应世界能源工业发展大势,书写能源领域风云激荡,是国内*部融文学、简史、科普、学术等为一体创作而成的全球能源互联网专著。作者遵循“全球视角、简史写作”原则,对全球能源互联网这一“中国方案”的来龙去脉及其与地球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复杂关系,以独到的视角、深入浅出的笔调,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阐述,在能源领域充分显示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引领。该书是能源行业从业人员不可多得的一部经济类读物,也是一部普及能源知识、对非能源从业人员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作品。
《能源工业革命——全球能源互联网简史》一书入选浙江省文化精品工程。
《能源工业革命——全球能源互联网简史》因应世界能源工业发展大势,书写能源领域风云激荡,是融文学、简史、科普、学术等为一体创作而成的全球能源互联网专著!
目 录
序章 中国倡议/
绪言/
中国方案/
联合国秘书长的期待/
阿里巴巴和日本软银/
传说中的孙正义/
电是没有边界的/
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根”在哪里/
章 电的由来/
电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生活/
闪电的本质就是电/
火在电的演变历史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人类对于电的认识和鱼有关/
灯塔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电的简史/
他们的名字如星光般闪耀/
电流之战/
创造出20世纪的人/
中国大地上诞生的盏电灯/
第二章 1949年是个分水岭/
上海:中国电力工业的发祥地/
云南府:中国座水电站/
水面下曾有绵延千年的人文繁华/
将军治水/
长江三峡的试验田/
我还是有一点历史责任感的/
一个政府官员的电力情结/
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电力大国/
第三章 地球在变暖/
警惕: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地球超载日/
地球升温的后果/
厄尔尼诺与热岛效应/
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气候对战争的影响/
霾的形成与污染物的排放密切相关/
煤是主要污染源/
谁将成为下一个“恐龙”/
“特高压治霾”/
第四章 人类需要万分之五/
传统的化石能源是有限的/
风能大约是人类早利用的新能源/
太阳能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永恒礼物/
人类要像叶绿素一样利用太阳能/
岸电,水的福音/
陆上三峡及其他/
解决西部“三弃”问题的根本之道/
中国的水电超级工程/
核电的全球能源版图/
谁将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
1000年的时光对于人类而言足够漫长/
清洁能源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
第五章 电究竟能输送多远/
输电能力是一个梯级提升的过程/
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集成/
特高压电网的特点/
潘家铮:中国要不要搞特高压/
北戴河会议: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中国进入特高压电网时代/
中国能源互联网的示范区域/
它所经过的地方,山高水长/
特高压堪当大任/
大国工匠/
特高压之恋/
电的输送距离,可以无限远/
第六章 解析智能电网/
什么是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初的萌芽/
电是可以储存的/
智能电网的产业链/
微电网:小型发配电系统/
中国首个离网型海岛供电范本/
南麂守网人/
鹿西岛微网:863计划项目的核心研究内容/
中国:坚强智能电网计划/
智能电网的西方版图/
智能电网:世界电网发展的重要方向/
第七章 能源论道/
我们打算用电梯把鱼送上去/
水电资源的国际之争/
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与勇气的纪念/
用于核电站的反应堆并不是核武器/
中国核电路线图/
如果有一堵高墙和一个碰墙的鸡蛋/
一场反对交流特高压的战役/
从台湾大停电分析孤岛电网的解困路径/
第八章 大国央企/
《财富》杂志的“终极榜单”/
电网巨子的逐梦之路/
央企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
“电力天路”和孟良崮的一根电线/
铁腕治企/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道路创新/
突出重围/
开弓没有回头箭/
辛勤的布道者/
国企教材样本/
能源战略思维三部曲/
全球能源互联网理论体系的确立/
第九章 来自联合国的消息/
能源互联网时代/
地球一小时与寂静的春天/
中国如何成为全球气候治理领导者/
G20杭州峰会:全球能源治理架构/
这是世界难过的一天/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方案/
非洲大陆的期待/
互联的能源市场:使世界更加和谐/
第十章 电的世界地理/
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电网/
世界著名的大停电事故/
卡灵顿事件/
美国需要特高压电网吗/
以苏联等国家为例/
巴基斯坦的“三峡工程”/
中国旋风/
巨系统的全球角色/
第十一章 能源联网版图/
东北亚构想/
未来亚洲集体的能源策略/
“5 1”亚洲电力联网格局/
海上能源互联/
广域能源联网版图在扩大/
美国的教训/
欧洲超级电网/
超级电网的未来,取决于政治家们的智慧/
第十二章 一极一道/
北极在北,赤道在南/
中央之国/
北极:一个21世纪重要的能源命题/
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能源互联网/
全球能源观/
互联互通决定命运/
北极的风,赤道的太阳/
尾 章 电就是未来/
互联网 /
互联网 智慧能源/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互联的世界/
能源互联网 车辆互联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
能源的未来/
这是好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
国际舞台的启幕之作/
能源大时代/
只有能源互联网能拯救世界/
中国底气/
投资全球能源互联网就是投资未来/
我们正在渐渐进入全球能源互联网时代/
全球化对于世界而言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打造新一代电力系统/
完整的全球能源互联网版图/
电就是未来/
后记 再过46亿年/
附录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宣言/
主要参考文献/
特高压之恋
或许是被自己身边平凡的特高压人感动,在浙江电网,有一个爱好话剧的姑娘,将这些生硬的铁塔、输电线、变电站,加上几个男人女人,以话剧的形式,搬上了舞台,并且赢得一片喝彩。
杭州西湖文化广场的木马剧场,是小剧场话剧爱好者的乐园,几乎每周都会有业余话剧爱好者在这里实现他们的梦想。国网浙江经研院的梁婧就是其中一个追梦者。这位上海世博会国家电网馆的志愿者,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创作一出与特高压电网建设有关的话剧。在她看来,这是一件十分遥远的事情。她在结束世博会短暂的志愿者生涯后,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利用业余时间攻读舞台戏剧表演硕士。即便如此,她也没有想过,自己会与特高压扯上关系。然而,一次突如其来的机缘,让梁婧意识到作为一个电网人,其实时刻都有可能与特高压谈上一次恋爱。
让梁婧萌生创作话剧《特高压之恋》的起因与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有关。因为时任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要到位于金华武义的换流站检查工作,梁婧被临时抽调去担任现场讲解。显然,这与她在上海世博会的出色表现有关。但是,对于特高压专业知识近乎一窍不通的梁婧,突然感觉到肩上的分量足以把自己压垮。只有很短的准备时间,她通宵达旦,恶补特高压相关知识,对于以前连目录都不愿看完的专业书,她也以模拟考试的执着去阅读了。在随后的讲解中,连专业工程师也听不出破绽,面前这位身材高挑,有着一双会说话的眼睛的姑娘,居然能把溪浙工程说得如此头头是道。
讲解结束后,梁婧全身的汗把衬衣都濡湿了。也就是从那天起,她对特高压产生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在上戏毕业的前一年,她就开始着手创作话剧《特高压之恋》。这部话剧以溪浙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为背景,塑造了不同年龄段电网建设者的形象。梁婧表示,作品创作过程很挣扎,像孕育待产的妈妈。光是剧本,她就写了半年多。剧中人物的原型既有电网重大先进典型如“不倒的铁塔”江小金,也有许多来自身边从事电力工作的普通朋友和同事,这其中就包括朱雷鹤。在排戏的那段日子里,每天一下班,梁婧就往剧场赶。灯光、服装、道具、音效和化妆都得自己联系。作为编导,她必须对这部戏负责。在梁婧看来,这部作品不仅仅是对自我梦想的追求,更是一种责任。
2015年5月23日,话剧《特高压之恋》在杭州木马剧场首演,200多人的小剧场座无虚席,演出效果堪称完美。曾经担任1000千伏浙北变电站项目经理的朱雷鹤也被梁婧邀请去了现场。只看到第三幕,朱雷鹤就流泪了,他相信参与过特高压电网建设的人,都会被这部作品所打动。在现场观摩演出的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谷亦安毫不吝啬地表达了对这部作品的赞美,他说,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到如此精彩的行业题材作品了,这部话剧写活了特高压建设者,即使专业编导,也难望其项背。
地球一小时与寂静的春天
“地球一小时”可以被看作民间对保护地球的一种责任意识。“地球一小时”也称“关灯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2007年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后一个星期六20时30分至21时30分期间熄灯一小时,以此来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以及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表明对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行动的支持。这是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地球一小时”活动首次于2007年3月31日晚间8时30分在澳大利亚悉尼市展开,当晚,悉尼大约有超过220万户的家庭和企业关闭灯源和电器一小时。事后统计,熄灯一小时节省下来的电足够20万台电视机用一小时,5万辆车跑一小时。更多参与其中的市民反映,当天晚上能看到的星星比平时多了几倍。随后,“地球一小时”从这个规模有限的开端,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很快席卷了全球。仅仅一年之后,“地球一小时”就已经被确认为全球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之一,成为一项全球性并持续发展的活动。2016年3月19日,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的逾350个著名地标建筑,通过熄灯一小时来表达对全球紧迫的环境问题的关注。尽管从专业角度,也有专家对这项活动不以为然,认为电网的损耗远高于所谓的节电。但是,无论是活动的倡导者,还是反对者,都认可这是唤起人们环保意识的好形式。
“地球一小时”让我想起一部著名的环保著作。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在她那本后来被称为标志着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寂静的春天》中写道,“我们冒着极大的危险竭力把大自然改造得适合我们的心意”“但真实情况是,大自然不是容易被塑造的”,人类长期以来的发展之路“看似平坦、舒适,道路的终点却有灾难等待着”。在这部著作里,作者描述人类可能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曾经长期熟悉这样的口号:“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在很多国家管理者眼中,大自然仅仅是人们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而非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对象。人类的这种意识大概起源于洪荒的原始年月,一直持续到20世纪。没有人怀疑它的正确性,因为人类文明的许多进展正是基于这种意识而获得的,人类当前的许多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也是基于这种意识而制定的,而蕾切尔·卡逊则次对这一人类意识的正确性提出了质疑。曾经担任美国副总统的艾尔·戈尔在为《寂静的春天》中文版写的“前言”中这样评价此书:《寂静的春天》播下了新行动主义的种子,并且已经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中。1964年春天,雷切尔·卡逊逝世后,一切都很清楚了,她的声音永远不会寂静。她惊醒的不但是我们国家,甚至是整个世界。《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应该恰当地被看成是现代环保运动的肇始。
G20杭州峰会:全球能源治理架构
不得不承认,在全球气候变化这个全球性问题上,单靠中国方面的努力效果有限。世界各国的眼睛紧盯着中国,同样也紧盯着美国。这是全球两个二氧化碳排放居前列的国家,中美的行动,左右着全球气候的方向。期待的巨大转折点出现在2016年9月的杭州。这个月的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召开。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公报称:我们决心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并结合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议程和《巴黎协定》,开创全球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
公报的发布,意味着与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诸多重大国际问题,尤其是经济、气候、能源等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但是,不可否认,作为世界上两个的经济体,中美两国的意见举足轻重。就在G20杭州峰会开幕前一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杭州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交存了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从退出《京都议定书》到批准《巴黎协定》,美国的态度值得肯定。中美两国的这一举动获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好评,中美批准《巴黎协定》显然有助于缓解全球气候问题。目前,已有180个《京都议定书》缔约方签署了《巴黎协定》。中美两国交存批准文书后,使得正式批准《巴黎协定》的缔约方数量增至26个。根据联合国的计算,这些缔约方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3906%。主持过巴黎气候大会的法国前外交部部长法比尤斯在《世界报》上针对中美两国这一可预知的举动表达了他的激动心情。9月3日当天,法国总统奥朗德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信息,对中美两国的决定表示欢迎。他认为,中美双双批准《巴黎协定》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为促进该协定在2016年年底生效拓宽了道路。
在总共48条的《峰会公报》中,取掉头尾程序式的条款,实质性内容方面,有两条直接与能源有关,这还不包括其他与能源有关联的条款。比如,二十国集团核准,2016年启动“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以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的整体协调与合作。如果把全球能源互联网包含在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中,我觉得恐怕不会有异议。
有鉴于二十国集团在全球的领导力与影响力,杭州峰会通过的公报,其权威性自然毋庸置疑。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将其中两条原文摘录如下:
根据《二十国集团能源合作原则》,我们重申致力于构建运转良好、开放、竞争、高效、稳定和透明的能源市场,建设能更好地反映世界能源版图变化,更有效、更包容的全球能源治理架构,塑造一个负担得起、可靠、低温室气体排放和可持续的能源未来,同时利用好能源资源和技术。我们强调,持续投资于能源和更好的地区互联互通项目尤其是可持续能源项目,对确保未来能源安全、防范能源价格飙升影响经济稳定至关重要。我们将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和亚太国家一道,提高负担得起、可靠、清洁、可持续、现代化的能源服务的普遍可及性,特别是减少普及电力的障碍。我们鼓励各成员在自身需要和国情基础上显著提高能效,以及调整生活方式以促进能源节约。我们将探索创新合作安排,推动国际能效合作。我们核准二十国集团能源部长发布的能源可及性自愿合作行动计划、可再生能源自愿行动计划和能效引领计划,要求他们定期会晤以跟踪上述计划的落实情况。
我们重申,能源合作对构建更清洁的能源未来和确保可持续能源安全,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我们欢迎在6个能效关键领域自愿开展的国际合作取得的进展,其中包括重型卡车及改善其能效,同时考虑《二十国集团能效引领计划》中的有关政策措施并确保符合各国国情。我们重申承诺在中期内规范并逐步取消低效的、鼓励浪费的化石燃料补贴,同时向贫困人群提供支持。我们欢迎二十国集团国家在落实其承诺方面取得的进展并期待未来取得进一步进展。我们特别鼓励二十国集团国家考虑参与自愿同行审议。考虑到天然气是一种低排放的化石燃料,我们将通过加强合作寻求解决方案,以推动在天然气开采、运输和加工方面程度减少环境影响。我们强调能源来源和通道多样化的重要性。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能够顺利发布,并且成色如此厚重,与中国的努力与影响分不开。众多国家领导人对中国在本次G20峰会上展现出来的组织与协调能力赞赏有加。而在中外能源界,对诸如“建设能更好地反映世界能源版图变化、更有效、更包容的全球能源治理架构,塑造一个负担得起、可靠、低温室气体排放和可持续的能源未来……”等表述,同样倍感欢欣鼓舞。很显然,中国在遏制全球气温上升方面的出色表现,其底气与来自包括清洁能源的利用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有关。
在巴黎气候大会工商专题论坛和利马—巴黎行动议程的技术革新论坛上,一位来自中国的电网巨子刘振亚所做的主题发言吸引了场下嘉宾,要知道,出席论坛的嘉宾可不是一般听众,他们分别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美国国务卿克里、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施泰纳、联合国全球契约总干事金丽飒、法国能源部部长罗亚尔,以及有关国家的能源部部长、外交部部长、企业高管等。这些足以影响世界环境政策走向的大咖们,之所以愿意聚集在一起,倾听这位电网企业掌门人刘振亚的发言,是因为发言者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端出了一盘很好的“牛肉”。
这是世界难过的一天
然而,被普遍看好的《巴黎协定》却在美国总统更替后发生戏剧性的变化。美国总统特朗普显然没有将他的前任奥巴马放在眼里,他于2017年6月2日在白宫宣布退出《巴黎协定》。这是继退出《跨太平洋贸易伙伴协定》(TPP)后,特朗普宣布退出的第二个由奥巴马签署的国际协议。特朗普做出的这个决定,几乎遭到全球,尤其是西方国家一边倒的反对。毫无疑问,特朗普政府在气候问题上的倒退与不作为的立场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
对于自己在上任不久就做出的这个看起来不太受世人欢迎的决定,特朗普声称,他深切关注环境议题,“但无法支持一项惩罚美国的协定”。在特朗普看来,退出协定是为了维护美国劳工的尊严。这个观点和美国保守派的观点完全一致,他们都认为《巴黎协定》是“一项对美国企业不利的协定”,对美国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使美国处于不利竞争地位”。但是,特朗普也没有将门彻底关死,他表示仍将通过谈判协商重新加入《巴黎协定》的条件,它们必须有利于美国及其商业、劳工、人民、纳税人,可能将同现有协定大相径庭。
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协定》,使全球气候治理的进程严重受挫,也理所当然地受到普遍指责。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说,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是一件令人极其失望的事”。德国、法国、意大利迅速发表共同声明,重申《巴黎协定》的重要性,并强调这份协定“不可能重新谈判,因为这对我们的地球、环境、经济是如此重要”。曾与奥巴马在能源和气候问题上“并肩作战”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推特上表示,对于美国政府决定退出《巴黎协定》的决定“深感失望”。他同时重申,加拿大对打击气候变迁以及支持清洁能源经济的决心不会动摇。瑞典总理发推特对特朗普表示:“我们力促你展现国际领导力,我们需要美国在这个团队里。”丹麦总理发推特称,这是世界难过的一天,但丹麦将继续准备这场与气候变迁的战斗,保护我们的下一代。比利时总理则用语非常强烈,他将特朗普的决定称作是“粗暴的行为”(brutalact)。他在推特上写道:“我谴责这种粗暴无理地反对巴黎协议的举动,特朗普,领导者要一起打击气候变迁,不是抛弃协议。”相较之下,英国的回应相对缓和一些。英国首相特蕾莎·梅表示,“让美国总统自己决定美国想要在这个议题上站在什么位置,但我们英国保持对巴黎协议的承诺”。
在美国国内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比如美国前总统奥巴马针对特朗普的气候行动发布声明称,美国正加入“那些拒绝未来的”国家行列。而众议院民主党领导人南希·佩洛西则批评特朗普此举是“美国领导人的惊人之举,对地球的未来构成严重威胁”。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干脆宣布退出白宫顾问委员会。他认为“退出《巴黎协定》对美国、对世界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美国的一些主流媒体对于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协定》的决定,在表达失望的同时,也将视线转向中国,并且有一些客观的报道出现。比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就报道,随着特朗普政府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北京正在清洁能源领域投入巨资并创造数以百万计的就业岗位。而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组织的报告,仅在中国就有250万人在太阳能行业工作,相比较而言,美国只有26万人在太阳能行业工作。报道称,中国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主要制造国和出口国,全世界约三分之二的太阳能板都是由中国提供的。中国在风能方面也有很大建树,制造了全世界近一半的风力涡轮机。美国《纽约时报》网站也发出一张图片,图片的文字说明是:在安徽刘龙村“漂浮发电厂”,工作人员正在用金属丝固定漂浮太阳能组件。这个被称为中国热的新项目,便是安徽省的一个大型漂浮太阳能发电厂,据称这家发电厂是世界上的漂浮太阳能板设施。据建造该发电厂的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称,这座漂浮在水上的太阳能电厂,其发电量可供15万户家庭使用。而这个太阳能电厂漂浮的水面下方过去曾是一个煤矿采煤后的沉陷区。《纽约时报》认为,让太阳能板漂浮起来的概念正在快速流行起来,因为太阳能行业始终面临着一个问题——场地,尤其是在东部沿海地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坦言:“政府不会允许我们随便在任意地方装上太阳能板。这个湖也没有别的用处,所以用起来没问题。”他对于这个项目充满信心:“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都将认识到,我们需要对抗气候变化,我很确定这会流行起来。”虽然初在水上建太阳能发电厂比在陆地上要更加昂贵,但在一些能源专家看来,从长期来看,水上漂浮的太阳能板可以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因为它们可以直接由下方的水冷却。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