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3962264
编辑推荐
向云驹先生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资深专家,他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中有着杰出的成就。本书虽不能完全涵盖向云驹先生的全部研究成果,但他集中的体现出了向云驹先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态度与方法,以及研究历程。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向云驹先生近十年来所发表的论文及讲话稿,其内容主要涉及关于21世纪文化走向的话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深度与高度的话题、以及十余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出现的重大原则问题进行的遗产批评和遗产实践的思考、讨论、争鸣和建议。这些论文或文章都曾经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艺术报》等报刊上发表,大多引发了文化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学术价值,各个文章观点明确突出,对非遗的研究相当的深入。
目 录
序 言编 全球视野与中国思想21世纪中国文化的开篇力作世纪开篇与文化开篇论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观文化遗产保护的后沟村范式中国传统村落十年保护历程的观察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命题中法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世界性眼光论“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概念与范畴中国行动:大道无形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术独立与学科新创第二编 哲学思辨与美学问题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论身体哲学与身体遗产论文化空间论文化空间的空间哲学论哲学人类学与核心价值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学问题论中国木版年画价值再确认第三编 遗产批评与田野作业嘴巴不保护 申遗又何用为文化争名未必都应受批评坚守书法艺术的文化高贵略议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问题中国鼓书艺术的“桃花源”延安民间文艺是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中国口头文学遗产的数字化再抢救中国民间文艺六十年里的三大战役论民间文化的创造性传承和创新性发展论中国民间为什么要以画过年抚松人参文化遗产印象央视春晚是新民俗吗关于推动春节成为国际性节日的思考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的羌族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第四编 文化大家与文化自觉论钟敬文民间文艺学思想论费孝通的文化自觉思想漫谈季羡林的21世纪文化观论冯骥才文化自觉思想的构成与意义
前 言
21世纪初,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正式全面启动实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初叫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随后根据各国实践中的建议,调整为现在这样的名称),中国文化界迅速作出反应,将传统的文化项目、文化工作、文化研究与国际接轨,接纳并运用了这一文化概念,并迅速掀起“申遗”热潮,同时开展了大规模的与之相关的文化遗产工程。我本人在此期间和其后的十余年一直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工作,工作需要和学术兴趣都促使我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崭新的文化事业中来。2004年我出版了个人学术专著《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这部专著是当时国内(也是国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办事处的国际专家告知)此类个人学术专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普及和深化做了必要的努力和贡献。以后我又陆续出版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博士课程录》等系列专著。可以说,这些个人学术著述见证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早在2004年,我就发表了一篇论文,题目是《21世纪中国文化的开篇力作》,预感到一项文化工程的重要性和可能取得的成果,也预感到我们开展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中国的开展将发生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十余年后,借着对十余年来的学术、文化的回眸和总结,我又在《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依然叫《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开篇力作》,以不可争辩的事实证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取得的成果,是21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世纪开篇力作。此文此题在《光明日报》的刊出,表明我们做出的评价、判断、定位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本书收入了我这十余年来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和文章,不同时间的写作也反映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重点,以及我个人学术研究的不断扩展和深化。此中涉及几个大的学术主题:一是关于21世纪文化走向的话题。除了涉及中国文化21世纪重大文化工程的意义、价值、影响以外,也深入探讨了费孝通、季羡林、冯骥才等文化名家关于21世纪文化发展的学术思想,从更加宏大的世界潮流、国际文化、东西交融的背景下来看全球化、现代化的中国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特点、意义。这关涉我们的文化自觉能否真正的确立起来。二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深度与高度的话题。我曾经花费相当大的力量研究与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哲学问题、美学问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问题。我以为这是学术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发持续不退的大众热潮时必须回答和引导的问题。没有哲学的高度和学科的设置,这种文化热潮就不可能科学理性,也难以持久深入。所以,我的一系列专论体现了应时代之需所做的学术创新和努力,也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有些哲学思考还引发了哲学界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争论。三是关于十余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出现的重大原则问题进行的遗产批评和遗产实践的思考、讨论、争鸣和建议。这类论文和文章都曾经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艺术报》等报刊上公开发表,大多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本书收入几篇具有代表性的篇目,比如关于书法问题的文章,得到书法家和书法业内业外的好评,有不少赞成、肯定或批评我的观点的书法家和文化界学人给我发来他们的读后感,一些书法专业报刊还予以转载。比如关于中国烹饪申遗,我的文章表达了批评和不赞同的意见,引发报刊持续争鸣。特别是烹饪学界的几位著名学者,反响激烈,但依然本着学术争鸣的态度与我讨论,同时,也在讨论中表示,我的观点让烹饪学界“震惊”。比如关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保护羌族文化遗产的建议,是时间深入灾区现场调查的成果,得到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对灾后重建产生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本书选编的这些篇目,大致反映了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实践中的主要思想脉络和学术成果,也从一个侧面记录了我们国家这十余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希望能对今后的学术和文化有所镜鉴。是序。2016年6月24日
在线试读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谋求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人类寄希望于新的世纪有新的机遇、新的气象和新的发展。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格局自新世纪以来,出现了全新的走势:即更加复杂多变,更加充满挑战,更加牵一发而动全身。文化多样性在新世纪成为引人瞩目的国际话题之一。文化多样性问题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凸显出来的。文化是民族个性的表征。经济交易、政治交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把文化多样性推上了世界舞台的重要位置。人们更加趋同于这样的共识:越要世界化,越需民族化;越是经济全球化,越需文化本土化;越是现代化,越需多样化;越是科技化,越需人文化。以2001年联合国宣布首批19个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作为标志,全球性的抢救濒危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大潮已势不可挡滚滚而来。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生态受到广泛的关注,一种全新的文化保护理念扑面而来,一种全新的文化行动在全球启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它与遗址、景观、古建、古物、典籍等物质的、书面的、有形的、自然的遗产一样,是人类文化的另一半。它是生态的、动态的、活态的文化,也是口头的、行为的、无形的、无意的、无为的、民间的、传承的、传统的文化。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广泛地流布于任何地域和任何民族之中,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主体文化和主流文化。21世纪是一个大转折、大变革的时代,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因这个时代的经济转型、时代转轨、生活转化、社会转变而处于全面的濒危。口头遗产、民间文化、民俗传统、乡土艺术终于在21世纪得到了全世界的珍爱,获得了全球性的声誉,可以与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记忆遗产(在中国是宫廷庙堂和“经史子集”)相提并论。但是在它获得全球认可之际,它已经到了岌岌可危、全面濒危的绝境了。抢救和保护的课题在我们未及细细品鉴它们的意蕴时就摆在世人面前。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