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610713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关于阅读的细致而系统化的教育方法,以孩子喜欢的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有效逆转儿童的阅读困境,唤醒孩子阅读的潜能,让孩子成为一名独立的读者。
★这部著作荣获日本IBBY 朝日国际儿童图书推广奖,长销西班牙、意大利、日本、拉丁美洲等国20余年。
★本书作者蒙瑟拉?纱尔朵是西班牙著名的阅读推广人、童书评论家,一生致力于青少年的阅读推广,经常与蜚声国际的国外专家和学校合作,开办儿童文学和青少年文学讲座。本书就是她在举办的阅读活动所作的笔记。
★本书由台湾儿童文学作家、青少年小说家周姚萍倾心翻译,她经常借由演讲深入校园阅读,用故事的魅力搭建起教师、父母与孩子的桥梁。其所著的《日落台北城》《台湾小兵造飞机》等书,是台湾小学班级共读常选用的作品。
★本书由“全国百班千人读写计划”阅读教师审订,更具专业性与操作性。
★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馆长王志庚倾心推荐。全国著名特级教师、2010年中国推动阅读十大人物周益民老师作序推荐。
内容简介
《读书会的75个阅读作战法》是一本关于阅读的细致而系统的教育方法论。为使孩子们自年幼开始就能养成自书本中有所发现的能力,本书收录了经过一再检讨设计而成的75种阅读作战方法。这些方法涵盖了学龄前、小学、中学、高中等各个阶段。借由生动活泼、容易亲近的游戏形式,驱动智力运转,让孩子们克服阅读中的障碍。它将开出一条导向理解的道路,唤醒阅读的喜悦和欲望,*终使得孩子不需依靠他人,成为一位独立的读者。
目 录
原再版序 1
第二章 唤醒阅读的喜悦11. 取书名:这是我取的书名 5812. 思考故事顺序:在前面吗,还是后面呢 6213. 找错:误植 6614. 正确诵读:布鲁鲁 7015. 问答比赛:对战 7416. 逻辑思考:各个标题应位于哪里 7817. 关注场景:书上这么写道 8218. 总结书籍大概:这是内容梗概 8619. 理解写作手法:海盗掠夺文 8920. 理解角色:谁是“法劳第” 92
第三章 激发主体的自主性力量 21. 挖掘不同视角:改变角度 9822. 角色之间的关系:有人说他 10223. 删减句子:想象的剪刀 10524. 深度阅读:谁、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10925. 大型阅读游戏:团队游戏 11326. 注意倾听:在这里呀 11827. 理解故事:这是你的 11228. 阅读图画:从书里逃出来的角色 126
第四章 深入挖掘自身阅读潜能29. 引导孩子讲故事:我们来说故事吧 13230. 发现元素的作用:怎么有这么多东西呀 13631. 思考角色的想法:为什么 14032. 理解段落内容:哪段是正确的 14433. 关注关键情节:这样开始,这样结束 14834. 深入理解作者想法:为他辩护 15235. 重视故事的顺序:在那之前,发生了什么 15636. 提升记忆力:故事是这么写的吗 160
第五章 体味书和阅读真正的价值37. 描述角色:哪一个是他 16638. 区别故事角色:固定在这里39. 找出角色的行为动机:为什么 17440. 寻找作者意图:我是这么想的 17841. 激发诗歌阅读力:出谜题并且加上说明 18242. 学习诗的韵律:我的词语在哪里 18543. 挑战记忆力:大家的记忆力 189
第六章 以阅读触碰渴望成长的心灵44. 发现诗人情感:诗人的感受 194 45. 引发诗歌鉴赏能力:多美的诗啊 198 46. 找到完整诗作:你和我一起 20247. 进入诗的世界:这是我的图 20648. 吟诗训练:吟游诗人 20949. 思考角色关系:谁和谁 21350. 辨识图中人物:在哪里 21751. 理解图画:有什么关联吗 22152. 诗歌感受力:这次换我了 22553. 专注的观察力:仔细地看,看得透彻 22954. 抓住角色台词:谁,对谁,说了什么 23255. 理解听到的故事:听到什么就照着做 23656. 发现诗的价值:诗人的对话 23957. 发现诗歌的表现法:用五言绝句来游戏 24358. 理解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大家一起重组一首诗 246
第七章 建立完整而独特的阅读结构59. 阅读幻想故事:那是真的吗 25260. 阅读荒谬故事:好笨啊 25661. 理解诗歌语言:诗人是这么描绘的 260 62. 挖掘书中内涵:这段文字有涵义 264 63. 关注书中关键信息:顺利组队 26864. 选书根据:眼 272 65. 模拟书中角色:那个时候,某某这么说 27666. 练习绕口令:舌头打结 27967. 品味诗之喜悦:我喜欢这首诗 28368. 分享喜欢的诗:带着诗来参加活动 28769. 理解文字运用:词语飞走了 291
第八章 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读者70. 理解谚语:它的意思清楚吗 29671. 阐明作者想法:我发现了 30072. 评论文本:好吗,不好吗 30473. 分享书籍: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是什么 30874. 分享想法:说出想法 31275. 评判各要素的价值:如果是我,就不会删掉 316
附录 320
章 自由阅读的启蒙1. 聆听朗读:找出读错的地方 202. 分辨角色:这是谁的东西 243. 故事的时间和场所: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 274. 体会词语的妙处:这是什么意思 315. 找出角色:在吗,不在吗 356. 书与读者的关系:我与书籍 387. 分析角色:他是什么样的人 428. 分析句子:找出伪造的句子 459. 人物描写:这段所描述的是谁 4910. 朗读游戏:抓到了 52
第二章 唤醒阅读的喜悦11. 取书名:这是我取的书名 5812. 思考故事顺序:在前面吗,还是后面呢 6213. 找错:误植 6614. 正确诵读:布鲁鲁 7015. 问答比赛:对战 7416. 逻辑思考:各个标题应位于哪里 7817. 关注场景:书上这么写道 8218. 总结书籍大概:这是内容梗概 8619. 理解写作手法:海盗掠夺文 8920. 理解角色:谁是“法劳第” 92
第三章 激发主体的自主性力量 21. 挖掘不同视角:改变角度 9822. 角色之间的关系:有人说他 10223. 删减句子:想象的剪刀 10524. 深度阅读:谁、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10925. 大型阅读游戏:团队游戏 11326. 注意倾听:在这里呀 11827. 理解故事:这是你的 11228. 阅读图画:从书里逃出来的角色 126
第四章 深入挖掘自身阅读潜能29. 引导孩子讲故事:我们来说故事吧 13230. 发现元素的作用:怎么有这么多东西呀 13631. 思考角色的想法:为什么 14032. 理解段落内容:哪段是正确的 14433. 关注关键情节:这样开始,这样结束 14834. 深入理解作者想法:为他辩护 15235. 重视故事的顺序:在那之前,发生了什么 15636. 提升记忆力:故事是这么写的吗 160
第五章 体味书和阅读真正的价值37. 描述角色:哪一个是他 16638. 区别故事角色:固定在这里39. 找出角色的行为动机:为什么 17440. 寻找作者意图:我是这么想的 17841. 激发诗歌阅读力:出谜题并且加上说明 18242. 学习诗的韵律:我的词语在哪里 18543. 挑战记忆力:大家的记忆力 189
第六章 以阅读触碰渴望成长的心灵44. 发现诗人情感:诗人的感受 194 45. 引发诗歌鉴赏能力:多美的诗啊 198 46. 找到完整诗作:你和我一起 20247. 进入诗的世界:这是我的图 20648. 吟诗训练:吟游诗人 20949. 思考角色关系:谁和谁 21350. 辨识图中人物:在哪里 21751. 理解图画:有什么关联吗 22152. 诗歌感受力:这次换我了 22553. 专注的观察力:仔细地看,看得透彻 22954. 抓住角色台词:谁,对谁,说了什么 23255. 理解听到的故事:听到什么就照着做 23656. 发现诗的价值:诗人的对话 23957. 发现诗歌的表现法:用五言绝句来游戏 24358. 理解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大家一起重组一首诗 246
第七章 建立完整而独特的阅读结构59. 阅读幻想故事:那是真的吗 25260. 阅读荒谬故事:好笨啊 25661. 理解诗歌语言:诗人是这么描绘的 260 62. 挖掘书中内涵:这段文字有涵义 264 63. 关注书中关键信息:顺利组队 26864. 选书根据:眼 272 65. 模拟书中角色:那个时候,某某这么说 27666. 练习绕口令:舌头打结 27967. 品味诗之喜悦:我喜欢这首诗 28368. 分享喜欢的诗:带着诗来参加活动 28769. 理解文字运用:词语飞走了 291
第八章 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读者70. 理解谚语:它的意思清楚吗 29671. 阐明作者想法:我发现了 30072. 评论文本:好吗,不好吗 30473. 分享书籍: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是什么 30874. 分享想法:说出想法 31275. 评判各要素的价值:如果是我,就不会删掉 316
附录 320
前 言
好的方法不只是方法
周益民
坦率地说,我一度有点轻视方法类的书,甚而不屑于谈论具体的方法。那时候,我固执地认为,方法再好,仅仅是个手段,是个工具,过于“形而下”。我们需要的,是思想,是理念,是主张,是高远的追求。 这种想法很快遭遇复杂现实的打击。就说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吧,出发点当然不错,然而一实施,课堂简直成了菜市场,完全不是预想的理想状态。看看隔壁班,却有条不紊。仅仅隔了一堵墙,差异怎么这么大?原来,隔壁班老师有一套组织小组学习的方法,有任务分工,有步骤安排,连讨论时的音量控制都在考虑范围内。有序,才会有效率和效果。再举个更小的例子。老师布置完一项任务,常会问学生“听清楚了吗”,这下,刚刚还安静的课堂立马喧嚣起来,“清楚了”“没听清”“我有个问题”,七嘴八舌,叫人招架不住。而有的老师这么说:“听清楚的孩子冲我点点头,不清楚的举起手。”只是换个说法,课堂不仅秩序井然,还让人如坐春风。 这些经历让我看到了方法的价值和意义,也开始明白,再先进的理念,再高远的理想,如果缺乏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只会是水中月、镜中花。 因此,当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西班牙蒙瑟拉•纱尔朵所著的《读书会的75个阅读作战法》时,立刻来了兴趣。 该书是方法的汇编,前后之间似乎并无严密的逻辑联系,利用闲暇时间,我真正是翻到哪页读哪页。 才看完一组,我就在心里断定,这些方法确曾经过摸爬滚打的实践,而非凭空的臆想,起码,设计者具有颇为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方法介绍都不是抽象简单的解释,而是操作性强的实战“地图”,有点类似我们的“教学设计”。譬如方法21“挖掘不同视角:改变角度”,在“实施方法”中,作者甚至细致到说明“担任主持人的领读者坐在中央的凳子上,也就是类似演讲台的位置,发言人坐在两侧,提问人则坐在稍微远离中央的地方”。在方法27“理解故事:这是你的”中,作者则贴心地提醒,“要找齐这些道具并不容易,可在塞在家中某角落的物品中寻找”,令人莞尔。 一则则读下来,心里开始感叹作者的巧思与智慧。领读者都知道要帮助孩子学会阅读,要指导孩子深入思考,但往往苦于不知从何入手,单纯的方法解说显然无用。本书瞄准的也是那一个个目标,高明之处在于设计了一个个丰富的、为少儿读者喜爱的阅读活动,借助这些活动,常常在不知不觉间达成了领读者的目标预设。可以说,任务驱动下的活动化设计,是这本“阅读作战法”的鲜明特点和亮点。比如,面对一群幼儿,怎么引导他们分辨故事中的角色,理解角色的特点?显然,人物形象分析在这时候起不了任何作用,方法2“分辨角色:这是谁的东西”就巧妙化解了这一难题。再如,如何增进对作品表达形式及故事叙述流畅性的体验,方法19设计了“理解写作手法:海盗掠夺文”,即故意将一些文句插入原文,让少年读者辨析。书中的不少具体方法都有明确的指向性,譬如方法59“阅读幻想故事:那是真的吗”和方法60“阅读荒谬故事:好笨啊”,两个活动的适用范围不可调换,因为,设计的活动是与文本的特点相匹配的。断断续续读完全书,猛然间醒悟,这些方法其实已经不只是方法。透过方法,我们能觉察出背后的理解与理念。我记得,在阅读中不时有一些小触动。现在想来,触动我的,是作者对每一个个体的真切关爱。方法6“书与读者关系:我与书籍”,在“实施方法”第4点,特意提醒“要避免触及个人隐私”。方法66“练习绕口令:舌头打结”,目标第三条写道:“因为好笑的事情而发笑,但不取笑别人。”作者没有高谈口号,所有的理念都渗透在具体的、甚而不为人察觉的一个活动、一声提醒、一句关照中。这是真正的教育。当然,如果用心些,我们还会发觉作者更深远的追求,这从全书8个章节的标题即可看出:“自由阅读的启蒙”“唤醒阅读的喜悦”“激发主体的自主性力量”“深入挖掘自身阅读潜能”“体味书和阅读真正的价值”“进入诗歌的神奇世界”“建立完整而独特的阅读架构”“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读者”。从“自由阅读开始”,逐步走向“独立人格”。作者在序中说,“读书会的阅读作战是‘教育’,是‘引发孩子的自主性力量’”。起初,我曾以为这75个方法的罗列并无严密逻辑,现在看来,在无逻辑中存在着一条大逻辑,这条逻辑其实是阅读中的人格养成问题。可见,好的方法,能把人带向远方。这不正是我们推广儿童阅读需要考虑的根本问题吗?读着这“75个阅读作战法”,我开始跃跃欲试。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发现、创造属于自己的“好的方法”。
周益民
坦率地说,我一度有点轻视方法类的书,甚而不屑于谈论具体的方法。那时候,我固执地认为,方法再好,仅仅是个手段,是个工具,过于“形而下”。我们需要的,是思想,是理念,是主张,是高远的追求。 这种想法很快遭遇复杂现实的打击。就说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吧,出发点当然不错,然而一实施,课堂简直成了菜市场,完全不是预想的理想状态。看看隔壁班,却有条不紊。仅仅隔了一堵墙,差异怎么这么大?原来,隔壁班老师有一套组织小组学习的方法,有任务分工,有步骤安排,连讨论时的音量控制都在考虑范围内。有序,才会有效率和效果。再举个更小的例子。老师布置完一项任务,常会问学生“听清楚了吗”,这下,刚刚还安静的课堂立马喧嚣起来,“清楚了”“没听清”“我有个问题”,七嘴八舌,叫人招架不住。而有的老师这么说:“听清楚的孩子冲我点点头,不清楚的举起手。”只是换个说法,课堂不仅秩序井然,还让人如坐春风。 这些经历让我看到了方法的价值和意义,也开始明白,再先进的理念,再高远的理想,如果缺乏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只会是水中月、镜中花。 因此,当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西班牙蒙瑟拉•纱尔朵所著的《读书会的75个阅读作战法》时,立刻来了兴趣。 该书是方法的汇编,前后之间似乎并无严密的逻辑联系,利用闲暇时间,我真正是翻到哪页读哪页。 才看完一组,我就在心里断定,这些方法确曾经过摸爬滚打的实践,而非凭空的臆想,起码,设计者具有颇为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方法介绍都不是抽象简单的解释,而是操作性强的实战“地图”,有点类似我们的“教学设计”。譬如方法21“挖掘不同视角:改变角度”,在“实施方法”中,作者甚至细致到说明“担任主持人的领读者坐在中央的凳子上,也就是类似演讲台的位置,发言人坐在两侧,提问人则坐在稍微远离中央的地方”。在方法27“理解故事:这是你的”中,作者则贴心地提醒,“要找齐这些道具并不容易,可在塞在家中某角落的物品中寻找”,令人莞尔。 一则则读下来,心里开始感叹作者的巧思与智慧。领读者都知道要帮助孩子学会阅读,要指导孩子深入思考,但往往苦于不知从何入手,单纯的方法解说显然无用。本书瞄准的也是那一个个目标,高明之处在于设计了一个个丰富的、为少儿读者喜爱的阅读活动,借助这些活动,常常在不知不觉间达成了领读者的目标预设。可以说,任务驱动下的活动化设计,是这本“阅读作战法”的鲜明特点和亮点。比如,面对一群幼儿,怎么引导他们分辨故事中的角色,理解角色的特点?显然,人物形象分析在这时候起不了任何作用,方法2“分辨角色:这是谁的东西”就巧妙化解了这一难题。再如,如何增进对作品表达形式及故事叙述流畅性的体验,方法19设计了“理解写作手法:海盗掠夺文”,即故意将一些文句插入原文,让少年读者辨析。书中的不少具体方法都有明确的指向性,譬如方法59“阅读幻想故事:那是真的吗”和方法60“阅读荒谬故事:好笨啊”,两个活动的适用范围不可调换,因为,设计的活动是与文本的特点相匹配的。断断续续读完全书,猛然间醒悟,这些方法其实已经不只是方法。透过方法,我们能觉察出背后的理解与理念。我记得,在阅读中不时有一些小触动。现在想来,触动我的,是作者对每一个个体的真切关爱。方法6“书与读者关系:我与书籍”,在“实施方法”第4点,特意提醒“要避免触及个人隐私”。方法66“练习绕口令:舌头打结”,目标第三条写道:“因为好笑的事情而发笑,但不取笑别人。”作者没有高谈口号,所有的理念都渗透在具体的、甚而不为人察觉的一个活动、一声提醒、一句关照中。这是真正的教育。当然,如果用心些,我们还会发觉作者更深远的追求,这从全书8个章节的标题即可看出:“自由阅读的启蒙”“唤醒阅读的喜悦”“激发主体的自主性力量”“深入挖掘自身阅读潜能”“体味书和阅读真正的价值”“进入诗歌的神奇世界”“建立完整而独特的阅读架构”“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读者”。从“自由阅读开始”,逐步走向“独立人格”。作者在序中说,“读书会的阅读作战是‘教育’,是‘引发孩子的自主性力量’”。起初,我曾以为这75个方法的罗列并无严密逻辑,现在看来,在无逻辑中存在着一条大逻辑,这条逻辑其实是阅读中的人格养成问题。可见,好的方法,能把人带向远方。这不正是我们推广儿童阅读需要考虑的根本问题吗?读着这“75个阅读作战法”,我开始跃跃欲试。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发现、创造属于自己的“好的方法”。
媒体评论
阅读素养是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基本技能,重要性不言而喻。欧美国家素来注重儿童的阅读教育和指导,但本书与一般的阅读指导法不同。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儿童集体阅读领读法,是儿童领读者的*实践指南,有助于领读者营造阅读氛围,让儿童在集体阅读的快乐体验中,不断提升阅读兴趣,拓展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而引领儿童成长为独立思考的终身读者。
——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馆长 王志庚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