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1054491
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
这是对当代中国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经典之作。它的重要在于,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具有颠覆意义的叙述历史的新方式。在此之前,国人的历史写作,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是政治宣传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历史书都是一种模式,一种口吻,一种角度,只提供了一种画面。黄仁宇的这本书,简直是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大陆人都会震惊,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像我们的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单调、格式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就像一道匕首,撕开了由意识形态统治历史写作的铁幕。
在《万历十五年》出版之后,“中国历史学界的精神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人的历史阅读翻开了新的篇章。不夸张地说,在《万历十五年》之后,中国大陆进入了一个历史书写作和阅读的黄仁宇时代。
《万历十五年》是一部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融会黄先生数十年人生经验与治学体会于一体,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发人深思。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出版说明
自序
第一章 万历皇帝
第二章 首辅申时行
第三章 世间已无张居正
第四章 活着的祖宗
第五章 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
第六章 戚继光——孤独的将领
第七章 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参考书目
附录一
《神宗实录》一
《神宗实录》二
附录二
《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
1619年的辽东战役
附录三
英文版序言
万历:漫长的怠政时代
皇帝只是个牌位
第一章
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属猪。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纵是气候有点反常,夏季北京缺雨,五六月间时疫流行,旱情延及山东,南直隶却又因降雨过多而患水,入秋之后山西又有地震,但这种小灾小患,以我国幅员之大,似乎年年在所不免。只要小事未曾酿成大灾,也就无关宏旨。总之,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
既然如此,著者又何以把《万历十五年》题作书名来写这样一本专著呢?
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问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由于表面看来是末端小节,我们的论述也无妨从小事开始。
这一年阳历的3月2日,北京城内街道两边的冰雪尚未解冻。天气虽然不算酷寒,但树枝还没有发芽,不是户外活动的良好季节。然而在当日的午餐时分,大街上却熙熙攘攘。原来是消息传来,皇帝陛下要举行午朝大典,文武百官不敢怠慢,立即奔赴皇城。乘轿的高级官员,还有机会在轿中整理冠带;徒步的低级官员,从六部衙门到皇城,路程逾一里有半,抵达时喘息未定j也就顾不得再在外表上细加整饰了。
站在大明门前守卫的禁卫军,事先也没有接到有关的命令,但看到大批盛装的官员来临,也就以为确系举行大典,因而未加询问。进大明门即为皇城。文武百官看到端门午门之前气氛平静,城楼上下也无朝会的迹象,既无几案,站队点名的御史和御前侍卫“大汉将军”也不见踪影,不免心中揣测,互相询问:所谓午朝是否讹传?
近侍宦官宣布了确切消息,皇帝陛下并未召集午朝,官员们也就相继退散。惊魂既定,这空穴来风的午朝事件不免成为交谈议论的话题:这谣传从何而来,全体官员数以千计而均受骗上当,实在令人大惑不解。
对于这一颇带戏剧性的事件,万历皇帝本来大可付诸一笑。但一经考虑到此事有损朝廷体统,他就决定不能等闲视之。就在官员们交谈议论之际,一道圣旨已由执掌文书的宦官传到内阁,大意是:今日午间之事,实与礼部及鸿胪寺职责攸关。礼部掌拟具仪注,鸿胪寺掌领督演习。该二衙门明知午朝大典已经多年未曾举行,决无在仪注未备之时,仓卒传唤百官之理。是以其他衙门既已以讹传误,该二衙门自当立即阻止。
……
艰难苦恨繁… –
知道这本书是通过余杰在他的《火与冰》中对该书的评论。当我看到的时候,才知道这本书的写作的时间是很早的,比我想像的要早的多。 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在中国历史上只不过是很普通的年份,看起来好象没什么特别了不起的大事,但是作者却抓住了在这一年发生的一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如抽丝剥茧一般把隐藏在事物表象下面的历史沿革,所能揭示的未来历史的走向,展现在读者面前。甚至可以说,明王朝在1587年,这个平常的年份,就已经决定了它未来的命运。 作者通过对几个典型人物的描写,如中国历史上也许是最懒惰的帝王,明万历皇帝,首鼠两端的首辅… 展开评论
知道这本书是通过余杰在他的《火与冰》中对该书的评论。当我看到的时候,才知道这本书的写作的时间是很早的,比我想像的要早的多。 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在中国历史上只不过是很普通的年份,看起来好象没什么特别了不起的大事,但是作者却抓住了在这一年发生的一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如抽丝剥茧一般把隐藏在事物表象下面的历史沿革,所能揭示的未来历史的走向,展现在读者面前。甚至可以说,明王朝在1587年,这个平常的年份,就已经决定了它未来的命运。 作者通过对几个典型人物的描写,如中国历史上也许是最懒惰的帝王,明万历皇帝,首鼠两端的首辅申行时,古怪的模范官僚海瑞,一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和自我矛盾的哲学家李贽,来揭示出,当某个专制王朝的政治经济制度,运行了一段比较长的时间以后,它所积压的问题,就如同滚雪球一样,越压越多,不可遏制,最后,制度本身就会敲响该王朝的丧钟。 万历,这个执政长达48年之久的明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可以说只不过是名义上的国家皇权的象征,文人集团的高度成熟,已经不允许他做出自己想做的事,一切都处在王朝官吏的监察之下,毫无自由可言。张居正不让他练书法,申行时不让他阅兵,至于他想废长立幼,改立自己所喜爱的女人(郑贵妃)所生的孩子为太子,更是想都不用想了。但是他解决问题的办法竟然是撂挑子,什么都不干,早朝不上,奏章也不批阅,甚至官员出现了空缺,也不及时补上,召开御前会议的次数少到不能再少,包括首辅,他也不怎么召见。不知道如果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地下有知的话,看到子孙把自己亲手创建下的偌大基业毁于一旦,会是什么想法?但是如果万历是个勤政爱民的君主,又能怎么样呢?他能解决明王朝所存在的问题吗? 至于申行时,也是如此,后代的史学家都认为他缺乏他前几任首辅的才能,没有自己的主见,就知道做好好先生,和稀泥,但是就算他有张居正一样的能力又如何呢? 海瑞亦然,从道德角度来讲,海瑞可谓人臣的典范,可是个人道德的修养对一个国家来讲,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再来看戚继光,他整顿武备,创建了戚家军,清除了为患东南沿海地区的倭寇,可是在当时大环境下,他也不可能有太大的作为,包括他的前任俞大猷开发海军的规划,也只能胎死腹中。 至于李贽,他既是儒家的信徒,又是叛徒,明朝的思想界因为有了他,而意外地丰富多彩起来,不再是死水一潭,可是面对纷纭复杂的现实问题,他也不可能向民众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说,他的所谓叛逆思想,实用价值接近于零。 作者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中国作为政治上异常早熟的国家,在公元前221年,就过早地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大帝国,是有其地理和民族政治的深层原因。而缺乏数目字的管理,又是中国政体的痼疾,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内有贤君良相,外有忠臣勇将,也难以逃离政治史上所谓的天道循环的老一套。大治之后为什么有大乱,大乱之后为什么又有大治?其根本的问题就在于,不管哪个王朝从来就没有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泱泱大国的管理办法。 而要想解决问题,别无他法,只有用技术上的手段来管理国家,也就是用商业原则来代替道德的规范。道德规范,既空洞无力,又抽象难明,难以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纷纭复杂的问题。 所以,当我们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所收获的并不比看卷帙浩繁的《明实录》少。也因此,我认为凡是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的人,都应该看看这本薄薄的书,它不会让你失望的。
封十一 –
有书友说《明朝那些事》受到此书影响。 我觉得就看待历史和分析历史的角度而言,两者确实有些联系。 《明朝那些事》我是笑着看完的,当然不免也会有些感叹。 而《万历十五年》看到最后,我哭了。非常抑郁。 整篇是不同的个人与巨大无比的社会机器博弈的过程,一样的是悲剧性的结局。 选取的6个人,不管是九五之尊的万历皇帝,还是权倾一时的张居正;不管是善于和稀泥的申时行,还是孤僻严苛的海瑞;不管是能在文官之上的环境下游刃有余的戚继光还是出家追求自由的哲学家李贽,他们各自在相应的环境中,苦苦挣扎,… 展开评论
有书友说《明朝那些事》受到此书影响。 我觉得就看待历史和分析历史的角度而言,两者确实有些联系。 《明朝那些事》我是笑着看完的,当然不免也会有些感叹。 而《万历十五年》看到最后,我哭了。非常抑郁。 整篇是不同的个人与巨大无比的社会机器博弈的过程,一样的是悲剧性的结局。 选取的6个人,不管是九五之尊的万历皇帝,还是权倾一时的张居正;不管是善于和稀泥的申时行,还是孤僻严苛的海瑞;不管是能在文官之上的环境下游刃有余的戚继光还是出家追求自由的哲学家李贽,他们各自在相应的环境中,苦苦挣扎,却怎么都挣不脱一张无形的大网。最后,万历和李贽,一个长期怠工,一个干脆躲进空门。张居正死后被清算,而海瑞活着就被实际上摒弃在权利系统之外,郁郁而终。 按照作者的观点,症结之所在就是庞大的文官集团和以道德代替法制的管理模式。 这样的模式,造就了申时行这样玩政治和搞平衡的高手,于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前行,却起着束缚的作用。 今天,对比现实,仍能让人有所领悟。 文化传统中包容掩饰别人的过错乃是美德,但却是典型的以道德代替法制。如果是触犯法律的行为,最终所有人都会为这个人的过错,和他人的掩饰付出代价。 作者是专业研究历史的,对史料的收集和思考深度,自然不是我这等业余的业余人士可以企及。他就明代末年这一特定时段发生的种种事件,出现的典型人物,不断的反思我们民族传统中文化中的缺陷,夹叙夹议,旁征博引,引人入胜。 我看了这书,不由感慨文官可以嘴上说的四书规定的道德标准,或者利用道德问题做幌子,实际上却是为了私利或者打击政敌,书面上说的可以和真实想法完全两样,这实在是个奇特而且奇妙的现象。大概人们喜欢说中国人虚伪,就是这么来的吧。 附录的《神宗实录》十分有趣,把当事人的言行描写的活灵活现,很值得一读。我现在有点佩服申时行了,实在太会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