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8050656丛书名: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二十年
编辑推荐
《天朝的崩溃》这本书是作者系统研究鸦片战争历经十余年所得成果。
作者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同时,通过对有关人物及其言行活动分析,观察清王朝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作为,揭示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重大,有关著述已出版不少。本书的研究可谓推陈出新,作者一系列独到创见可能在学术界引起争议,相信这种争议将有助于深化中国近代史研究。
本书对我国鸦片战争这段历史作了回顾,试图以全新的视角来解析这场颠覆清王朝的浩劫。作为一名求真的治史者,作者历数了清朝的军事力量、骤然而至的战争、广州的“战局”、“抚”议再起等内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鸦片战争对于清朝统治打击的致命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史学论著。
作者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同时,通过对有关人物及其言行活动分析,观察清王朝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作为,揭示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重大,有关著述已出版不少。本书的研究可谓推陈出新,作者一系列独到创见可能在学术界引起争议,相信这种争议将有助于深化中国近代史研究。
本书对我国鸦片战争这段历史作了回顾,试图以全新的视角来解析这场颠覆清王朝的浩劫。作为一名求真的治史者,作者历数了清朝的军事力量、骤然而至的战争、广州的“战局”、“抚”议再起等内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鸦片战争对于清朝统治打击的致命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史学论著。
目 录
自序
绪论 由琦善卖国而想到的
一 琦善其人
二 琦善卖国罪名之否定
三 琦善卖国说形成的原因
四 本书的主旨
第1章 清朝的军事力量
一 武器装备
二 兵力与编制
三 士兵与军官
第2章 骤然而至的战争
一 从严禁吸食到严禁海口
二 林则徐的禁烟活动及其评论
三 林则徐的敌情判断
四 林则徐的制敌方略
第3章 “剿”“抚”“剿”的回旋
一 初战
二 “剿”“抚”之变
三 伊里布与浙江停战
四 琦善与广东谈判
五 虎门大战
第4章 广州的“战局”
一 杨芳的“果勇”
二 奕山的“靖逆”
三三 元里抗英的史实与传说
第5章 东南壁垒的倾塌
一 璞鼎查的东来
二 厦门的石壁
三 定海的土城
四 镇海的天险
五 浙东的反攻
第6章 “抚”议再起
一 “十可虑”
二 屡战屡败:从杭州湾到扬子江
三 求和的历程I
第7章 平等与不平等
一 中英南京条约及其引起的忧虑
二 迈入陷阱:中英虎门条约
三 “等价交换”?中美望厦条约
四 “奉献”:中法黄埔条约
第8章 历史的诉说
征引文献
人名、船名对照表
新版后记
绪论 由琦善卖国而想到的
一 琦善其人
二 琦善卖国罪名之否定
三 琦善卖国说形成的原因
四 本书的主旨
第1章 清朝的军事力量
一 武器装备
二 兵力与编制
三 士兵与军官
第2章 骤然而至的战争
一 从严禁吸食到严禁海口
二 林则徐的禁烟活动及其评论
三 林则徐的敌情判断
四 林则徐的制敌方略
第3章 “剿”“抚”“剿”的回旋
一 初战
二 “剿”“抚”之变
三 伊里布与浙江停战
四 琦善与广东谈判
五 虎门大战
第4章 广州的“战局”
一 杨芳的“果勇”
二 奕山的“靖逆”
三三 元里抗英的史实与传说
第5章 东南壁垒的倾塌
一 璞鼎查的东来
二 厦门的石壁
三 定海的土城
四 镇海的天险
五 浙东的反攻
第6章 “抚”议再起
一 “十可虑”
二 屡战屡败:从杭州湾到扬子江
三 求和的历程I
第7章 平等与不平等
一 中英南京条约及其引起的忧虑
二 迈入陷阱:中英虎门条约
三 “等价交换”?中美望厦条约
四 “奉献”:中法黄埔条约
第8章 历史的诉说
征引文献
人名、船名对照表
新版后记
免费在线读
我不像许多人那般幸运,他们在历经苦难完成一部著作后,可以长舒一口气。自1992年年初起,我推开一切,整整两年,尝到了著书人都经受过的酸苦辣(没有感到甜),终于完工时,望着案上厚厚一摞文稿,心中没有一点轻松的感觉。
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这与已经完成同一使命的国度,比如日本,是大不相同的。它本身就是一个不让中国人轻松的课题。
然而,历史研究排斥感情的羼入,强调冷静和客观。我因此也常常自问,我是否真正做到了理智?
二、本书号称“鸦片战争再研究”,自然包含着对以往的研究进行批判的意味。就研究的过程而言,当属踩着前人的肩膀往上爬;就研究的结果而言,应是离历史真实更近。然事过境迁,一个半世纪前的人和事,与今有着层层历史隔膜。
我居住的地方,名皇城根,与紫禁城仅一箭之遥。从西窗中望去,昔日御花园景山上的万春亭,在夕阳下隐隐闪亮。我在位于紫禁城内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阅档时,因中午闭馆也常常在宫中闲荡,坐在“金銮殿”前的汉白玉阶上遐想。我也去过圆明园旧址,望着那些已无痕迹据说在航空照片上依稀可辨的中式园区。空间距离的接近,常使我感到时间跨隔的缩短。我试图与逝者对话,虽不能心灵沟通,却也增加了对他们心思的理解。尽管现代史学理论已经证明了再现历史之绝对不可能,但求真毕竟是治史者不灭的梦境。
三、本书是献给我的导师陈旭麓教授的。14年前,我投先生门下为研究生。他指导的第一篇论文为《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兵力》。自此,我对鸦片战争的兴趣始终未减。毕业后,师生多有交往。他一直鼓励我把这本书写出来,我也暗冀获先生作序。可因工作关系,一直无暇动笔。1989年调入近代史研究所,终有供我支配的时间,导师却已于1988年仙逝。缘此,尽管真正展纸动笔仅两年,但搜集史料、思考问题却已经超出10年。导师为我作基,我却无缘索序。今天,我自序时,心中一直在想,这本书能否让他满意,渴望得到他的批评。可天堂距人间却是那么的遥远……
凡此三者,仍感到压在心上,尽管我已经写完了这本书。我等待着读者的批评。
我的同窗好友潘振平,对鸦片战争颇有心得。十几年来,我们多次进行讨论,常常彻夜不眠,使我受益非浅。本书始动手,他又提议两条:日注重人物命运,日解释历史现象。作为中国传统史学体裁正宗的纪传体,有着诸多优长,如何将这些优长揉之章节体中,我因之而探索。由于近代社会新陈代谢,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用当时的观念合情合理地解释当事人的思想和行为,我因之而努力。稿成,他又首先阅读,多有批评。可以说,没有他的帮助,本书不会是此模样。交久谊真,无需言谢,在此记之。
感谢武汉大学李少军先生。日人佐佐木正哉先生关于鸦片战争的论文,应是必读之作,可我不识东洋文字。李少军先生为我提供了译文。感谢今日已成同事的郦永庆先生。他是《鸦片战争档案史料》的编者之一。我因抄档有限且未校对,他提供了尚未印就的所编史料底稿,缓我一时之急。感谢同一师门的杨国强先生,阅读了部分文稿。他那提意见的技巧,使我顿然体会出自己的不足。感谢亦为同师的朱金元先生和唐克敏先生,他们的鼓励和帮助,成为我能如愿完工的一大动力。
我心中最为感激的,毫无疑问是在我之前作了充分研究且对我颇有启示的诸位先生。因我参考的文献较多,此处无法一一恭录。我已将拜读他们大作的收益,敬录于注释之中。在这里,我还要说一句,请原谅我踩在你们的肩膀上……
以上感谢,并无推卸责任的意思。本书的一切错误,当由我个人负责。
……
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这与已经完成同一使命的国度,比如日本,是大不相同的。它本身就是一个不让中国人轻松的课题。
然而,历史研究排斥感情的羼入,强调冷静和客观。我因此也常常自问,我是否真正做到了理智?
二、本书号称“鸦片战争再研究”,自然包含着对以往的研究进行批判的意味。就研究的过程而言,当属踩着前人的肩膀往上爬;就研究的结果而言,应是离历史真实更近。然事过境迁,一个半世纪前的人和事,与今有着层层历史隔膜。
我居住的地方,名皇城根,与紫禁城仅一箭之遥。从西窗中望去,昔日御花园景山上的万春亭,在夕阳下隐隐闪亮。我在位于紫禁城内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阅档时,因中午闭馆也常常在宫中闲荡,坐在“金銮殿”前的汉白玉阶上遐想。我也去过圆明园旧址,望着那些已无痕迹据说在航空照片上依稀可辨的中式园区。空间距离的接近,常使我感到时间跨隔的缩短。我试图与逝者对话,虽不能心灵沟通,却也增加了对他们心思的理解。尽管现代史学理论已经证明了再现历史之绝对不可能,但求真毕竟是治史者不灭的梦境。
三、本书是献给我的导师陈旭麓教授的。14年前,我投先生门下为研究生。他指导的第一篇论文为《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兵力》。自此,我对鸦片战争的兴趣始终未减。毕业后,师生多有交往。他一直鼓励我把这本书写出来,我也暗冀获先生作序。可因工作关系,一直无暇动笔。1989年调入近代史研究所,终有供我支配的时间,导师却已于1988年仙逝。缘此,尽管真正展纸动笔仅两年,但搜集史料、思考问题却已经超出10年。导师为我作基,我却无缘索序。今天,我自序时,心中一直在想,这本书能否让他满意,渴望得到他的批评。可天堂距人间却是那么的遥远……
凡此三者,仍感到压在心上,尽管我已经写完了这本书。我等待着读者的批评。
我的同窗好友潘振平,对鸦片战争颇有心得。十几年来,我们多次进行讨论,常常彻夜不眠,使我受益非浅。本书始动手,他又提议两条:日注重人物命运,日解释历史现象。作为中国传统史学体裁正宗的纪传体,有着诸多优长,如何将这些优长揉之章节体中,我因之而探索。由于近代社会新陈代谢,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用当时的观念合情合理地解释当事人的思想和行为,我因之而努力。稿成,他又首先阅读,多有批评。可以说,没有他的帮助,本书不会是此模样。交久谊真,无需言谢,在此记之。
感谢武汉大学李少军先生。日人佐佐木正哉先生关于鸦片战争的论文,应是必读之作,可我不识东洋文字。李少军先生为我提供了译文。感谢今日已成同事的郦永庆先生。他是《鸦片战争档案史料》的编者之一。我因抄档有限且未校对,他提供了尚未印就的所编史料底稿,缓我一时之急。感谢同一师门的杨国强先生,阅读了部分文稿。他那提意见的技巧,使我顿然体会出自己的不足。感谢亦为同师的朱金元先生和唐克敏先生,他们的鼓励和帮助,成为我能如愿完工的一大动力。
我心中最为感激的,毫无疑问是在我之前作了充分研究且对我颇有启示的诸位先生。因我参考的文献较多,此处无法一一恭录。我已将拜读他们大作的收益,敬录于注释之中。在这里,我还要说一句,请原谅我踩在你们的肩膀上……
以上感谢,并无推卸责任的意思。本书的一切错误,当由我个人负责。
……
zpnec –
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所给出的细节,每次拿起它,总能感受到一种厚度,力透纸背,据说作者翻遍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所有鸦片战争的资料,作者所下的功夫让人敬佩。 对于鸦片战争的认识仅仅停留在高中历史课本,当时很疑惑为何把这样一段屈辱的历史单提出来细讲,后来慢慢体会到了原因,可惜课本上讲的东西是在和真实的历史相距太远。林则徐、琦善、关天培、道光,这些印象里好坏泾渭分明的人物在这本书里被拆解、分析、重新打包,于是透过重重迷雾我看到了历史的本来面目,起码是很接近真相了,林则徐不是神,琦善也非恶人,关天培… 展开评论
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所给出的细节,每次拿起它,总能感受到一种厚度,力透纸背,据说作者翻遍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所有鸦片战争的资料,作者所下的功夫让人敬佩。 对于鸦片战争的认识仅仅停留在高中历史课本,当时很疑惑为何把这样一段屈辱的历史单提出来细讲,后来慢慢体会到了原因,可惜课本上讲的东西是在和真实的历史相距太远。林则徐、琦善、关天培、道光,这些印象里好坏泾渭分明的人物在这本书里被拆解、分析、重新打包,于是透过重重迷雾我看到了历史的本来面目,起码是很接近真相了,林则徐不是神,琦善也非恶人,关天培的殉国多少是一种时代的悲剧,中英两国在矛盾和误会中误打误撞,于是战争不可避免,而各路人物也开始登台亮相。 看完一部分,用一句话总结为何我们会落后:“中国人的心态有问题”。
建宁学之 –
又是两周一本大部头,这次作者换成了陈旭麓先生的弟子——茅海建,他把关注点聚焦在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读罢此书,能够明显地感觉到陈先生对其弟子的影响。而在新的环境和历史背景下,茅教授的笔触更为深入,资料也更加翔实。其为人也颇有个性,由于感受不到更多自由气息,毅然离开北大,返回母校华东师大任教。有此弟子,陈老当泉下有知。 言归正传,茅教授的力作名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此书的准备从研究生阶段就开始了,本想请导师陈旭麓教授审阅作序,但先生已于1988年驾鹤西去,学生的遗憾化作了写作… 展开评论
又是两周一本大部头,这次作者换成了陈旭麓先生的弟子——茅海建,他把关注点聚焦在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读罢此书,能够明显地感觉到陈先生对其弟子的影响。而在新的环境和历史背景下,茅教授的笔触更为深入,资料也更加翔实。其为人也颇有个性,由于感受不到更多自由气息,毅然离开北大,返回母校华东师大任教。有此弟子,陈老当泉下有知。 言归正传,茅教授的力作名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此书的准备从研究生阶段就开始了,本想请导师陈旭麓教授审阅作序,但先生已于1988年驾鹤西去,学生的遗憾化作了写作的动力。全书本着理性分析的精神,挖掘历史档案,奏折、朱批、外交照会、条约协定等文献多见于文中。从42.7万字的内容分析来看,如下几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一,天朝崩溃了,但梦还未醒。1840年的封建中国虽垂垂老矣,但庞大的身躯和人口仍足以傲视远东。清廷被英国一次又一次打趴下,仍称对方为“夷”。天朝皇帝不能自降身价会见女夷(指英国女王)的特使。由此,道光帝失去了掌握事实真相的机会,听由钦差大臣的胡编乱造(不排除有部分真实,但皇帝也不懂)。 其二,鸦片战争之人物评价打破传统。林则徐、关天培(广东水师提督,虎门殉国)、陈化成(江南提督,吴淞殉国),这三个人是鸦片战争中正义的化身,均位列民族英雄之列,但是他们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加之史料的失真,他们的形象被过分拔高了。林大人的开眼看世界无疑是具有开创意义的,但他的作为仅停留在了解西方,在对付西方时,他用的仍然是东方的方法。这才引出了后来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林总督在去职后,再没有对东南战事进言,这多少带有自我保护的意味,其开眼之所得也白白浪费了。关、陈而为将军不愧为英勇忠魂,但是以同样的方式输给同样的对手,在战术和策略的运用方面确实乏善可陈。将领殉国表现了忠烈,与他们同时殉国的更有千百个英雄儿女,他们也不应被忘记。琦善、耆英等投降派,被当做“卖国贼”狠狠地骂了150多年,平反自然无望,他们行为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比例是需要调整的,因为他们所签的条约、协议都通过了帝国最高决策层的审阅,而且在与洋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们也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为天朝梦醒做准备。由此可见,对人物的评价也是具有两面性的。诚如对公众人物的评价,若只有一种声音则是不正常的。 其三,治史者用苛严的目光指出了失败的根源。近代史课本常用一句话来概括鸦片战争:西方殖民主义者用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的历史进入了充满血泪的近代史。由此句可以基本判断出西方的“坚船利炮”是中国近代失败的根源。其实不然,真正的问题出在自身,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儒学统治的封建官僚,对国际局势和国际法的无知,这些造成了逢战(此战包括战争与谈判)必败的局面。更令人痛心的是:清廷拒绝了一切可能跟上西方步伐的建言和实物。建言被说成是通敌,实物被斥之为“奇技淫巧”,洋人送来的书籍被束之高阁。诺大京城几无一人识得洋文。落后就会挨打,不无道理。 其四,150年后的提问似乎仍难解答。作者在终稿前提出疑问:“19世纪是中国人屈辱的世纪。20世纪是中国人饱尝人世间一切艰难困苦的世纪,21世纪?也有一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人宣称,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可是真正的要害在于中国人应该以怎样的姿态进入21世纪?中国人怎样才能赢得这样一个称号——中国人的世纪?”这些问题提出于15年前,站在今天的环境来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似乎有了些底气,我们的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国家地位巩固了;但同时我们仍有担忧,我们的传统在逝去,社会风气趋浮躁,渐渐进入泛文化的怪圈。我们与西方的差距,比起150多年前鸦片战争时,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 最后,向师徒两代史学家致敬。两位先生的治史态度令今人汗颜,他们的每一个论点都辅以大量细致的论据,完成著作所附的参考文献,每章都多达上百条,并一一标明页码。相比之下,许多粗制滥造的“编著”书籍,在书末附上十几个来源不清的参考文献实为“下下品”。印象最深的是两位先生的历史观:陈先生说“历史研究会动感情,但是,同情和憎恶毕竟不能代替理性分析。”茅先生则说“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一个民族对历史的批判,正是它避免 重蹈历史覆辙的坚实保证。” 历史是一扇窗,从外往里看,可以看见过去;从里往外看,可以看到未来。历史书籍就像那窗上的玻璃,有时它会让你看得更清楚,有时也会让你看得更模糊。时不时的用布把玻璃擦净,这样才会有清晰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