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成功/励志出国/留学你不知道的美国留学

你不知道的美国留学

作者:Warald 编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08月 

ISBN: 9787302406013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3.99

类别: 出国/留学 SKU:5c2388e7421aa9858779d222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406013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内  容  简  介

本书通过大量有来源有出处的数据,翔实客观、严谨细致地介绍了美国留学的全过程。包括前期准备、申请留学的各个步骤(定位、套磁、英语考试、选校、文书写作、奖学金、签证等),再到求职找工作的相关话题(工作签证、实习、各专业就业情况),以及在美国大学学习(如何选课、转学转专业、选导师)和移民办绿卡的常见途径等。本书的显著特色是,提供了大量真实生动的留学案例,解答了申请人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问题,从全局策略到具体实践,面面俱到,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本书特别适合于准备到美国读大学和研究生的学生和家长阅读,也很适合于在留学机构和留学网站从事留学相关工作的从业者参考。
目  录

目录

章  准备工作   //   001

节  为什么要留学美国  
//   001

第二节  什么样的人到美国留学会过得很苦   //  
004

第三节  家长应该怎样给孩子帮忙  
//   005

第四节  去美国读研究生需要多少钱  
//   007

第五节  硕士的两种类型  
//   008

第六节  修课型硕士和科研型硕士的区别   //  
010

第七节  读了博士有什么出路  
//   011

第八节  关于博士就业的一些问题   //  
015

第九节  先留在国内读研还是申请出国   //  
021

第十节  读了硕士再申请博士能省时间吗   //  
023

第十一节  别被某些导师忽悠  
//   025

第十二节  硕士/博士中途退学再申请出国怎么办   //  
028

第二章  美国留学申请形势   //   029

节  整体形势预测与展望  
//   029

第二节  一幅图说明今后几年的形势  
//   030

第三节  凶猛的美本浩浩荡荡杀来了  
//   031

第四节  留学生群体发生新变化  
//   033

第五节  热门专业申请难度增大  
//   034

第六节  本科学校牌子越来越重要  
//   035

第七节  各种因素对申请读研的影响  
//   036

第八节  申请读研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   037

第九节  美国留学申请时间表  
//   040

第三章  背景评估和申请定位   //   044

节  如何综合评估背景  
//   044

第二节  学校 GPA  
//   045

第三节  科研背景  
//   046

第四节  工作经验和实习  
//   047

第五节  GT成绩  
//   049

第六节  推荐信  
//   049

第七节  个人陈述/简历(PS/Resume or CV)   //  
050

第八节  竞赛  
//   051

第九节  认证  
//   052

第十节  找到你的“卖点”  
//   053

第十一节  定位评估分析和选校系统的问题   //  
053

第十二节  如何判断各种说法是否靠谱  
//   057

第十三节  有些美本不如国内名校本科  
//   058

第十四节  中外合作学校的学生如何定位   //  
060

第十五节  理智对待转专业申请  
//   062

第十六节  “美国兵团”申请的几个话题   //  
064

第四章  英语考试   //   067

节  各项考试成绩都很重要  
//   067

第二节  英语考试需要何时结束  
//   069

第三节  理论上可以考到下一年1月  
//   069

第四节  好11月中旬前拿到英语成绩   //  
070

第五节  晚考的注意事项  
//   071

第六节  ETS如何送分到美国大学  
//   072

第五章  背景提升   //   074

节  如何提升申请竞争力  
//   074

第二节  美国交流经历有用吗  
//   075

第三节  GPA很重要,课外活动没什么用   //  
077

第六章  奖学金   //   080

节  全额奖学金有哪些种类  
//   080

第二节  硕士可能拿全奖吗  
//   083

第三节  博士没有自费读5年的  
//   084

第七章  选校    //   086

节  什么样的学校性价比高  
//   086

第二节  实例讲解如何选校  
//   087

第三节  关于9个月短期硕士项目  
//   092

第四节  留意专业性特别强的硕士项目   //  
094

第五节  学校地理位置未必重要  
//   095

第六节  回国发展看综合排名还是专业排名   //  
097

第七节  广撒网碰运气并不能让你成功   //  
099

第八章  推荐信   //   101

节  推荐信的几个关键问题  
//   101

第二节  如何选择推荐人  
//   103

第三节  什么是牛推荐  
//   105

第九章  套磁   //   106

节  如何与美国教授套磁   //  
106

第二节  套磁的时机  
//   108

第十章  电话面试   //   110

节  面试的形式  
//   110

第二节  面试的种类及应对策略  
//   110

第三节  面试的背后  
//   113

第四节  注意事项  
//   114

第五节  申请自费硕士也可能面试  
//   117

第六节  每一次面试都是一次锻炼的机会   //  
118

第十一章  专业介绍   //   120

节  数据科学(Data Science)专业全方位介绍   //  
120

第二节  HCI专业申请和就业情况  
//   129

第三节  MIS专业申请和就业情况  
//   131

第四节  统计与生物统计专业介绍  
//   134

第五节  有关商学院硕士和博士申请   //  
138

第六节  金融硕士的申请定位和就业情况   //  
140

第七节  金融工程硕士的申请定位和就业情况   //  
141

第十二章  文书写作   //   148

节  文书要针对录取特点来写  
//   148

第二节  什么是好的申请文书  
//   149

第十三章  录取过程   //   152

节  录取委员会制度  
//   152

第二节  美国大学如何审理申请  
//   155

第三节  offer发放的三种类型  
//   156

第四节  招生录取的多样化  
//   157

第五节  学霸踏营的后果  
//   159

第六节  招生录取多样化和同校申请内耗   //  
161

第七节  申请中的大小年现象  
//   162

第八节  电子工程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名校的招生规模   //  
165

第十四章  选择申请结果   //   168

节  五个宏观问题和五个微观问题   //  
168

第二节  五要五不要  
//   169

第三节  灵活利用延期入学政策  
//   170

第四节  择校如何拓宽思路应全面考虑   //  
171

第十五章  签证   //   175

节  如何办理留学和签证的银行财力证明   //  
175

第二节  警惕签证被拒,学习计划不宜过于详细   //  
177

第十六章  在美国大学学习   //   180

节  新生防骗防盗用身份指南  
//   180

第二节  美国教授关于如何学习、上课的13个建议
  //  
182

第三节  利用学术会议的机会建立人际网络、寻找工作机会   //  
185

第四节  学计算机专业去公司能做什么工作   //  
187

第五节  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和工业界需求的不同   //  
190

第六节  如何选择导师,导师有哪些类型   //  
197

第七节  留学期间遇到变态导师怎么办   //  
200

第八节  博士生转校转专业的问题  
//   201

第九节  硕士生转校转专业的问题  
//   203

第十七章  在美国就业找工作   //   205

节  在美国找工作的精简流程  
//   205

第二节  在美国求职找工作的10个窍门   //  
206

第三节  如何在美国找工作——充分利用CPT/OPT   //  
209

第四节  如何在美国找工作—— 毕业时间也是武器   //  
212

第五节  如何在美国找工作——学位不是目的   //  
215

第六节  如何在美国找工作——人际网络(Network)很重要   //  
216

第七节  如何在美国找工作——经验是王道,实习不可少   //  
219

第八节  H-1B工作签证简介、回顾和形势   //  
222

第九节  你的专业是STEM吗?留美工作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  
227

第十节  数据分析各专业在美国找工作的难易程度和工资水平   //  
228

第十一节  什么样的人不适合转计算机专业   //  
236

第十二节  转计算机专业在美国找软件工作,建议的学习书籍和课程   //  
237

第十三节  每年只有不到1万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找到工作   //  
240

第十四节  判断一个方向是否好就业的4个原则   //  
243

第十五节  制药行业 生物统计专业的就业出路   //  
244

第十六节  在美国做终身教授的情况   //  
246

第十八章  绿卡移民   //   249

节  绿卡到底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   //  
249

第二节  移民美国拿绿卡,有哪些隐性问题要注意   //  
250

第三节  拿绿卡,通常有哪些途径  
//   251

第四节  婚姻绿卡  
//   262

第五节  投资移民  
//   263

第六节  给外国人办绿卡数目多的十大美国公司   //  
264

第七节  绿卡话题杂谈   //  
265

前  言

前言

 

这是一本留学美国整体规划的工具书,适合打算去美国留学深造、找工作、求职甚至移民定居的读者。

一、市面上关于留学的书籍很多,这本书有什么不同

市面上各种与美国留学相关的书籍,要么谈个人在美国留学生活的主观感受,不具有普遍性;要么侧重虚幻抒情、心灵鸡汤,读完后虽然当时觉得有用,事后想动手操作的时候,经常仍然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还有相当一部分指南用大量篇幅介绍学校排名和基本情况,这些内容完全可以在网上看到,并没有什么实用价值。

本书借助有来源有出处的数据,通过严谨的分析和细致到位的讲解,给读者提供详实客观的美国留学指南。作为一本工具书,本书侧重于技术性干货,书中的内容,从全局策略到具体实践,都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这本书涵盖了美国留学的方方面面,从前期准备,到申请的各个步骤(定位、套磁、英语考试、选校、文书写作、奖学金、签证等),再到求职找工作的相关话题(工作签证、实习、各专业就业情况),以及在美国学习(如何选课、转学转专业、选导师)和移民办绿卡的常见途径等,都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力求帮助读者从全局看待留学,长远规划未来。

当然,出国这个话题很广,很难在一本书中涵盖所有细节,本身旨在提供思路和主线,以及高质量、可靠的信息,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更多细节。

二、为什么要从全局和长远来规划留学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对于留学有更多的理性思维,不仅仅是为了留学而留学。申请到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只是留学的起点,并非留学的目的。理性留学意味着长远、全面地考虑在美国读书期间的学习、就业、移民(如果你有兴趣)等问题。

留学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规划?如果旨在读硕士或者博士研究生,那么起点是你上大学之前,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如果旨在读本科,那么起点应该要更早。为什么要早做规划?简单的例子:如果你的目标是申请全额奖学金,但是却选择了金融、会计、工商管理等基本得靠自费的专业,那么你的留学美国之路,在你还没开始探索的时候,已经是此路不通了。

再比如:

希望留美工作,但是选错专业,在美国几乎没有什么工作机会;

喜欢某个职业,但是这个职业在美国发展空间极其狭窄;

不喜欢自己的本科专业,希望在美国读书期间能够转专业,但是就读的学校限制很多,你很难有机会尝试其他专业是否适合你。

如此等等,相信你会明白,合理的早期规划可以大大增加成功留学的可能性。

教育也是一种投资,既有金钱成本,也有时间成本。教育投资如同其他形式的投资,也要讲究回报率。很多留学生读书的直接目的是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拥有更好的职业前途,也就是说,终就业的满意度,决定了留学的投资回报率。

当然,并非每个人都在乎美国的工作经验、拿到美国绿卡,有些人对美国毫不留恋,毕业后选择立刻回国发展。这种情况下,留学就更需要结合长远目标来规划。

应该如何规划留学?首先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更多地了解不同道路带来的风险、回报和每条道路需要的条件;其次,在掌握了客观信息之后,还需要考虑自己的主观需求和客观情况,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到平衡。这样,才能做出理智的选择,做好长远的规划。

三、这本书适合什么样的人阅读

本书适合下列人群阅读:

考虑到美国读书,但是希望了解具体申请步骤的学生和家长。

进入申请季节,对于具体的申请步骤(比如套磁、选校、定位、奖学金)有疑惑的申请人。

孩子已经在美国读书(高中、本科或研究生),希望参与孩子未来规划的家长。

正在考虑自己是否应该出国的人——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出国的,书中客观的数据和分析会帮助你做出正确的判断。

刚刚出国,希望在美国工作几年的留学生。

所学专业就业难度大,希望转专业、换条船求生存求发展的留学生。

在国内工作发展,想移民美国,希望了解绿卡的福利和具体操作办法的人员。

四、本书作者是谁

笔者(博客名为Warald)十几年前赴美留学,毕业后在美国就业、移民、扎根,而且多年来提供留学咨询服务,并于2006年开通美国留学博客,2009年开通“一亩三分地”论坛。除了亲身经历留学过程、亲自指导学生申请以外,更重要的是,这些年来通过博客、“一亩三分地”论坛和其他场合,有机会密切接触了成百上千个心怀出国梦想的年轻人和他们的家庭,并和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保持多年的联系。这些人当中,有到美国读大学的高中生、国内大学生,在世界各国读大学的中国学生、国内研究生,或者在国内已经工作多年的人,还有些是家长来替小孩咨询。他们当中绝大部分人已经顺利出国留学,在美国工作,有些人甚至已经拿下绿卡、买房、结婚、生子,扎根在美国。在职业发展方面,有的人拿到博士学位成为美国大学教授,有的人去了谷歌、亚马逊、微软、脸书、高通之类知名的大公司美国总部工作,有的人拿着美国工资被外派回国发展,还有人热情澎湃地在硅谷或者国内参与创业……

此外,“一亩三分地”论坛本着高信噪比原则,鼓励原创和信息分享,很多怀着留学梦想的人在Warald博客和“一亩三分地”论坛上获取有用的信息,在自己获取成功后(申请到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或者找到美国公司的全职工作),又回来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这种良性循环,带来了广泛及时的手信息。

显然,本书内容并非笔者一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基于大量事实。同时,笔者长期研究分析美国留学形势、移民政策、留学生求职状况,用官方数据作为理性基础,用大量具体的、可经查实的例子作为参考,得出结论。因此,读者看到的本书内容,都十分真实可靠,很有价值。

五、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网上留学信息很多,尤其是留学中介的网站信息,但这些信息大多鱼龙混杂,很多内容已经过时,如果用来做出国参考,多半会被误导;网络转载经常不注明出处、数据来源,有些文章被反复抄改,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错误;还有很多出处不明的传闻和个例,并不能代表主体的情况。再加上国内外信息不对称,留学生和家长经常难以分辨优劣真伪。

本书内容主要来源于笔者的博客文章,所有内容都经过查证,根据近年来留学的新情况进行了全面更新,对博客文章进行了提炼和升华,提供了一条清晰的主线,旨在给希望去美国留学、工作或者移民的申请人提供一个尽量客观的指南,帮助大家理性思考、理性出国。

本书内容全部为原创,也许你会发现其中有些内容很眼熟,甚至在其他地方见过,这并不奇怪,一方面是因为多年来网络上篡改抄袭笔者文章的情况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本着分享原则,从2007年至今,笔者一直发表免费电子书(共计18册),内容包括申请、就业、新生指南、专业介绍等,几乎囊括了北美留学方方面面的信息。本书的出版,就是希望把这些真实可靠的信息汇总起来与更多人的分享,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留学形势瞬息万变,要获得的信息,读者还可以订阅笔者的博客、浏览“一亩三分地”论坛。其中不仅有更多内容,更有成千上万正在出国路上或已经在大洋彼岸学习的留学生、刚刚步入美国职场的青年才俊提供的一手信息,相信这些真实可靠的信息会让你耳目一新。同时,你还可以与这些原创文章的作者、故事的主人公,直接交谈和联系,了解他们的奋斗历程。

现如今,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了。熙熙攘攘的人海中,要想出头,越来越需要长远规划、成功策略。英语考试只是起点,拿到录取只是起步,登陆美国只是开始,希望本书能让你对未来有更全面的规划、更清楚的认识。也希望在你人生的重要环节,有问题能来“地里”和同样心怀梦想的年轻人讨论分享。中国人彼此帮助和提携,会形成良性循环,让所有在美国的中国人都获益。

后,作为一本覆盖面广、内容丰富的工具书,难免有疏漏,望读者指正。

 

笔者的联系方式:

“一亩三分地”论坛:http://www.1point3acres.com/bbs

Warald的微博:http://www.weibo.com/Warald

微信公共账号:Warald_一亩三分地

 

 

Warald

2015年3月于美国

在线试读

第二章   美国留学申请形势

 

节
整体形势预测与展望

这个章节只谈大形势,各种具体的申请话题放在后面的章节里。既然是整体形势,自然谈的是大面上的、高概率事件,不包括特殊情况。

这里也说明一下我的数据来源:

(1)美国USCIS、IIE等权威机构的各类新闻报道。

(2)本人多年来坚持亲手做申请;2009年创办“一亩三分地”留学论坛以来,大力提倡按照固定格式提供详细信息定位和汇报申请结果,每年暑假也都进行申请结果问卷调查,收集了大量数据,并且数据很可用,因为包含有申请人详细背景和申请结果,而不是简单的网页检索“某人拿了某校offer(全额奖学金)或者admission(自费录取)”(此类数据往往缺乏申请人的背景信息)。

精确的申请形势数据分析,应该是比较两个数字:

(1)每年所有申请赴美读研的中国人数目。

(2)每年美国研究生院终录取的中国人数,并且如果能具体到专业好(各个专业的申请难度不同)。

不幸的是,这些数据不存在。第二个数字在理论上可以统计,但现实操作比较困难,而个数字则根本无法计算;至于具体到专业层次的数据,更是奢望。但是,通过对比一些数据,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整体大趋势。

第二节
一幅图说明今后几年的形势

先解释几个重要概念:

美本:指的是来自中国大陆在美国读本科的中国人。

学年(academic
year):从前一年(比如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计算,到第二年(也就是2013年)秋季学期开始之前结束;2012~2013学年的国际学生数据,只有在该学年结束也就是早2013年下半年才会有。

申请年度:比如某人可能在2009~2010学年开始读本科,作为一个数据点,每年都被统计为美本的一员,而此人具体的申请年度很可能是4年以后的2013秋季入学。

新生增长/扩招: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高校,学生总数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大一新生入学和大四学生毕业的人数,而其他因素比如退学、转学、交换等,通常人数要小很多,所以相邻两个学年之间学生总数的差别,可以粗略认为都是大一新生增长和扩招带来的。

在图2-1中,美国本科生和美国研究生数目来自于美国权威机构的统计;中国在读大学生数目是估算的,考虑到中国大学生毕业率很高,这里用某学年之前4年高考录取人数的总和来估算规模。

从图2-1中,可以看出两个重要趋势:

(1)中国国内本科生总数目稳步直线上升,未来数年内,中国高校会持续制造出更多的本科生。

(2)2007~2008学年以前,美本数目不多,“人数不过万”的情况维持了多年;从2007~2008学年开始,美本大幅度迅速增长(40%~60%),规模逼近并且有潜力在今后几年内超过留美研究生人数(2010~2011学年为76
830人),成为留美中国学子的主体人群。

 

图2-1    美本 VS 大陆本科学生人数

第三节
凶猛的美本浩浩荡荡杀来了

美本已经给美国研究生入学申请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2007~2008学年,美本首次出现大规模增长,这个时期来美国读本科的很多人,因为英语能力欠缺,需要先上1年左右的语言课程,毕业时间也推迟到2012年,这也导致2012年毕业的美本数目出现了一个小高峰;随后几年,随着本科留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美本新生中英语基础尚可、家里又有经济能力的高中生比例升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在4年内按时本科毕业。

根据我掌握的信息:

(1)2012年首次出现了大量美本申请人,导致该年度申请难度增大:“一亩三分地”论坛里提供学校录取信息、参加美国大学open
house(美国大学开放日)、汇报申请战果的很多人是美本;其中,伯克利大学、伊利诺大学、华盛顿大学等名校本科生也很常见。

(2)美本当中的很多人申请到了名校:“一亩三分地”论坛设立了“撼地神牛”头衔,授予拿到美国牛校offer的同学,神牛里很多是美本;在出结果的早期阶段,美本曾经一度占据了神牛榜的40%。

(3)如果就读的学校是综合型大学(即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专业排名不错),很多美本有留本校读研的“保底”选项,申请更有优势。

此外,美本的主力人群无法在本科毕业之后,直接在美国找到工作,必将申请读研。

目前还没有任何机构统计美本的就业数据,考虑到数据收集的难度,未来应该也不会有。不过,我们仍然可以推断其规模。

出身富贵、家族资产雄厚到可以藐视留美工作的美本,还是少数;被新闻媒体炒的声势浩大的美国投资移民,根据美国移民局消息,规模只有几千人,而且很多人家里可能没有适龄的孩子正好要读研,所以相对于留学生数目,可以忽略不计。

美本总数目扶摇直上:2008年2.6万、2009年4万、2010年5.7万;近几年,每年新增的美本数目应该是2.5~3万多人的规模;再过几年,美本总人数可能超过10万人,会超过留美研究生总数目。

绝大部分美本,在美国就业还得靠H-1B工作签证。H-1B签证有两种:普通签证和高级签证(本书后面章节有介绍)。美本有资格申请的是普通H-1B签证,
每年全球只有约58 000个名额,参考历史数据,大部分名额被印度人占用了,中国人只能拿到9000多,尽管有美本能找到工作,但是我估计在今后的短时间内,数目会很少,如果能从印度人手里抢来小几千名额,就很不错了。

绝大部分美本在美国是找不到工作的,那么,他们毕业之后去哪里?主要就是两条路子:回国或者在美国读研。很多美本会选择读研深造,至少在美国工作几年积累经验,本科毕业没找到工作,接着读研就是了,而且美国的硕士1年半左右就读完了,时间成本很低。

同时,在美国找工作充满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很少有人有必胜的把握;而研究生入学申请,晚也得大三暑假开始准备,启动时间远早于求职,所以,即使能找到工作的这一小批人,估计也会做好两手准备,大四上学期参与研究生申请。

不成器、读废了的美本当然是有的,4年内无法毕业的、中途退学的、毕业以后无论本人是否愿意都终回国的美本,都有一部分。不过在每年招收三万人左右这个前提下,哪怕只有不高的成材率,美本扩招对研究生申请的冲击依然很大,
更何况,现在很多来美国读本科的人,本来就很优秀,是国内高中的佼佼者。在美国读书的同学,3.0的GPA很容易拿,往往被认为是本科生的及格线,加上美本很可能免托福、GRE,很多学校没有分数规定,具备申请研究生项目的基本条件很容易。

由此可见,中国人塞满美国大学本科的一大直接后果,就是继续去塞满研究生院,除非中国人观念改变不想留美读本科,或者认为本科念完后直接回国更好、中国美本在就业市场上击败印度人等小概率事件发生。

第四节
留学生群体发生新变化

据我了解,早些年出国的人,在国内先读完研究生的比较多,而近几年,凡是想出国读研的,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大四上学期申请、本科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而不是在国内读研究生继续消耗时间成本。

目前没有准确的数据表明美国申请人里学历为本科和硕士的比例是多少。以2012年为例,根据我论坛收集的申请人教育背景数据来看,85%的申请人学历是本科,如图2-2所示。

有的人可能会说也许是恰好“一亩三分地”对本科层次的申请人更有吸引力,但是作为论坛创始人和管理者,我认为“一亩三分地”在内容和氛围上,并没有特意去吸引或者迎合本科生。

 

图2-2  “一亩三分地”申请人教育背景

第五节
热门专业申请难度增大

比较各个专业之间的申请难度可能没有多大的意义,尤其是截然不同的专业,因为大多数人,还是申请本专业或者与本专业相关性较大的专业,并非毫无背景的硬转、硬申。比如,比较电子工程和化学两个专业的申请难度就纯属浪费时间,学化学的估计不会去申请电子工程,反之亦然。

我重点谈一下两个大类的专业。

1. 计算机专业在今后几年内申请难度会持续增大

计算机专业(Computer
Science,简称CS)是国际学生在美国好找工作的专业。美国金融危机过后,从2010年起,“一亩三分地”找工就业版不断爆出很多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成功就业故事,国内本科毕业后留学美国,短短1~2年的时间拿到硕士学位、找到年薪10万美元的工作也成为一种现象。本书后面章节里也有更多详细介绍。

根据我掌握的信息来看:

(1)国内想转专业申请计算机的人非常多,尤其是电子工程类的各专业,很多人选择了电子工程和计算机两个专业混合申请,导致计算机系的申请难度明显比往年增大。今后几年,这个势头会持续下去。

(2)有些在美国读书的留学生,发现本专业就业难,打算转计算机的也越来越多。毕竟,读完书后找份满意的工作先在美国工作几年,还是留学生的主流意向;计算机专业以其高就业率自然吸引了数目多的申请人。

美国信息技术行业动态会直接影响国际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潮流。今后几年,信息技术行业就业市场不太可能突然垮掉,计算机专业的申请难度应该只升不降。

2. 统计和金融类专业名校申请难度会持续增大

很多家长和学生本人并不了解国际学生在美国的就业情况。尽管计算机在美国红火,但是国人眼里的热门还是金融、经济、管理这些专业。

美国金融财经类专业重视数理基础,很多美本上了基础的数学和统计课程,又鉴于金融类专业硕士项目少、少数名校极其难申,所以,主申统计,或者在申请金融、金融工程等专业的同时辅申统计,据我了解是很多人的选择。

无论是金融、金融工程,还是统计,这些专业规模小,招生数目不多。可以想象,申请难度会继续增大。

第六节
本科学校牌子越来越重要

我每年亲自做很多申请,在申请结束后会进行大规模的申请结果调查,根据我的了解,近几年,美国一些学校提高了录取中国学生的门槛,表现之一就是越来越倾向于录取中国名校或者非中国大陆本科(也就是“海本”、海外本科)的学生,这包括招生比较少的项目,比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也包括招生规模大的项目,比如哥伦比亚大学、南加州大学等。

也就是说,浙江大学85分的GPA(本科成绩加权平均分)很可能会比国内普通211甚至非211的90分更有说服力;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可能会面试复旦大学中上游的学生而直接拒绝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优秀学生;德克萨斯州的莱斯大学可能会录取清华背景较差的学生而拒绝中国东北大学前几名的学生。

总体来说,今后非中国名校、非美本的学生,申请美国名校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其实,这种现象在国内很多领域都已出现,从考研到就业,只要是人满为患的地方,都是名校毕业生更占优势。

第七节
各种因素对申请读研的影响

有些人问我:近年来的美本增加、高考弃考、大学扩招、高考人口减少等因素,对申请到美国读研有什么影响?

虽然近几年,国内高校对优秀学生的吸引力下降了,但复旦、上海交大是不是会因招不到秀的应届高中生就关门?当然不是。我看国内新闻,说的是“北京考生上北大的机会是河南的46倍,上海考生上复旦的机会是河南的95倍”。坑在那里摆着,上海本地的萝卜不够,就找山东、河南的大萝卜来填,找不齐大萝卜,就找中萝卜、小萝卜,坑总是能填满的。

尽管这里拿北大、复旦做例子,但是北京理工、北京科大、华东理工等等,道理都一样。211高校,尤其是大城市的学校,想必都不用担心生源吧?中国高考人口再减少,也没到“绝代”的地步。

就算中国秀的高中生大部分选择到美国读本科,国内重点大学该招多少学生还是会招多少,不会因为生源质量下降就关门;就算是矬子里拔将军,清华各个专业依然年年有专业,有相当比例的优秀学生出国。

假设适合留学的人口是500万人,其中有10万人出国;那么人口降成300万、50万,是不是留学人口就按照比例降成3万、1万?我觉得现在想留学的人越来越多,“比例”会持续增长,即使人口总数降了,出国留学的人数上升都是有可能的。

如果某一天,中国人观念改变了,对国内教育和环境很满意,觉得出国没必要、自费读书很不值,那么留学才会降温。

但是短期内的形势非常清楚:大量美本会加入到研究生申请当中。同时,国内大学,无论生源如何变化,会稳步教育出一批成绩优秀的学生。大家殊途同归,终都要在美国研究生院申请时碰头,继高考之后再次竞争。

这个其实很有意思:当年高考,大家分流了,有的人直奔美国,有的留在中国。到了大四,殊途同归,大家又站在了一起,朝着同一个目标:到美国读研,再次直接竞争。

虽然,出国读本科不一定就选美国,新加坡、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以及我国香港地区都有好学校,但是到了读研阶段,很多优秀学生还是希望能到美国读书和发展。这里之所以强调美本,是因为他的独特优势:美本会更早融入美国学校里,从美本到美研的转换过程更容易。

当然,并非所有美本都可以高枕无忧,美本也分三六九等,有些人就读的学校名气还不如国内重点大学。美本也有要操心的一些申请问题,本书后面章节里有论述。成绩优秀但是申请失败的美本,近两年也出现了。

第八节
申请读研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本科学位

无论你的学位是什么,如果没有本科学位,那你99%不能被美国研究生院录取,不能到美国读硕士或博士。那1%的例外,据说有些艺术类、建筑类学校,可能直接录取没有本科学位的,因为比例太低,大家当故事来听吧。如果你是文理工商学科,没有本科学位,理论上100%是不行的。是否有例外?反正我做了这么多年留学咨询从没听说过。

以前国内畸形政策曾经造就过专科学位加几年工作经验可以直接考研,如果是这种人,即使有了硕士学位,还是会被美国研究生院拿没有本科学位这点卡死,在他们看来,没有本科学位就读了硕士,是不可想象的。

另外,申请研究生院一般不要求已经有硕士学位,硕士学位通常被认为是Optional(可有可无)的。

英语考试

主要就是GRE/GMAT和托福(TOEFL),缩写为GT。

很多人询问英语考试多少分够用。这个首先要看你的申请目标,自费读书和必须要全奖,标准不一样;其次要看你的背景,比如本科成绩很低,那英语考试分低也许不是短的那块木板。

美国高校的录取不是靠某个单项分数就能决定的,所以类似于“老GRE
450 730 3是不是太低,申请有没有戏”、“新GRE 318 AW 3.5求定位”都是很无聊的话题。只看某项分数就能下的结论,在我看来,是分数太低,给别人找到贬你的借口。

美国学校不会因为你的GRE/TOEFL分数高就给你offer,但是会因为分数低,尤其是TOEFL分数低而不给;有的人英语考试成绩有缺陷也照样拿offer,甚至是名校offer,不过这些人学术背景一般都很好,英语成绩上的弱点,也就不算什么了。

关于托福分数,总体来说:

(1)如果目标是全额奖学金,托福不到100 20口语,不分专业,建议重考。

(2)如果目标是自费硕士,情况比较复杂,绝大多数学校公开规定的录取分数线一般是79~80分,但是实际录取标准可能更高,要看系里每年的录取政策,但是少于90分,强烈建议重考。

关于GRE分数,V(V是Verbal的首字母,指GRE考试中的译文部分)和Q(Q是Quantitative的首字母,GRE考试中的数学部分)两个部分总分不低于315,如果能上320,会比较理想。

另外,我觉得研究分数线是多少分,没什么意义,因为申请是个优中选优的过程,并不是美国学校招不到学生,够了分数线就可以被录取或者拿到offer,如果你只是满足分数要求,一般情况下,很难申请到满意的学校。

有些人不谈自己的背景和目标,只是发邮件咨询英语考试考多少分够用,我一般都回答:“请以GRE
320 AW 3.5、托福100 20口语为目标准备,这样的分数已达绝大多数学校的录取要求了”

GRE SUB一般不需要考

GRE 除了general test(普通考试),还有针对学科的subject test(专业考试),简称SUB。

(1)SUB可以用来证明你的学术能力,但是一个很差的大学成绩单加一个牛SUB分数,肯定不如一个不错的GPA加上不考SUB。

(2)不要把SUB当成救命草。我从来没听说过谁因为SUB成绩扭转乾坤了,说SUB没用的倒是有一些。你连续多年的学术表现比考SUB这种一锤子买卖、一次性努力要重要多了,SUB多是锦上添花。

(3)如果你申请的专业,比如数学或者物理,大部分学校要求SUB,也就是系里网页上有说明,如sub
is required ,那建议你考SUB;如果你的GPA很低,很可能也应该考SUB,否则,建议别在SUB上浪费时间。这里提醒:strongly
recommend(强烈建议考)依然不是required(必须考),你可以等同为not required(不用考)来对待。

(4)并不是所有专业都有SUB可以考,很多专业没有。

(5)对于计算机专业,SUB基本没用,一般没有学校看。

简而言之,只有数学、物理、化学等少数基础学科,考SUB才有意义;其他情况下,没必要浪费时间考SUB。

第九节
美国留学申请时间表

写这个时间表的主要目的,只是想以时间为序,把申请的大体过程和所要做的事情串在一起,希望给申请者一个可简单参考的大体步骤和计划表,谈不上严谨,也不可能适用于每种情况。以申请2016年秋季入学为例,以后年度的申请其实完全一样。

(1)出国从大一就应该开始准备,就算学校的教育方式你很不喜欢,甚至觉得任课教授也很肤浅,也得把功课学好,尤其是专业课(选修 必须)和数学课,GPA至少80分,这个分数其实也很低,建议至少达到85分,总之GPA越高越好,排名不要太难看。

(2)有空和教授做做科研,看看能否发表论文;或者暑假去公司做实习,考虑自己喜欢做什么。

(3)大三和大四准备TOEFL和GRE(或GMAT)英语考试,大四的上学期进入紧张的申请阶段。

(4)确定自己要申请什么专业和学位。

申请硕士要做好全自费的准备,一两年时间内读完学位,全部费用按照50万人民币准备。

博士绝大多数有全奖,读完时间为5年左右。

博士生和硕士生就业出路等各种问题,本书很多章节都直接或者间接涉及了。

(5)定位。

根据自己的背景决定申请什么档次的学校把握较大。

根据个人承受能力决定可以容忍多大的风险。

定位只能讲概率,不能决定成败。概率大不代表一定成功,概率小不代表一定失败。

参考本书后面章节里的“定位评估分析和选校系统的问题”。

(6)选校。

理智选择适合自己的,不要只看排名。

选校事关重大,不要按照排名随意选,需要仔细研究各个学校的录取特点。

选校可以延后进行,但是如果你对美国学校不甚了解,建议至少预留2~3个星期来专心研究。

(7)找学校开出官方封口盖章的成绩单。

有的学校给排名证明、在读证明,这些都不是必须的。

如果已经毕业,学位和毕业证明就是必须的,或者至少自己翻译一份。

(8)找推荐人,本书里有专门讲解。

(9)文书写作。

PS(个人陈述)、CV(简历)、推荐信三大样。

英语语言描写固然重要,但是内容选取和设计更是王道。

(10)填写网申。

申请一所学校的费用在50~150美元不等。

网申填写比较简单,但是问题琐碎,到了申请旺季,“一亩三分地”论坛里的各种讨论很多,申请人遇到问题可以交流,通常都能解决。

(11)TG送分。

可以在选校之后立刻进行,而且建议赶早不赶晚。

现在不少学校跟ETS有电子送分协议,速度非常快。

(12)监督推荐人提交推荐信。

(13)邮寄书面材料。

主要就是成绩单、毕业证、学位证(如果有的话)。

现在的趋势是把这些文件扫描之后,通过网申系统提交给学校,只有录取了才给学校邮寄正式文件。

(14)提交材料时要和学校确认所有材料齐全。

注意:
因为申请人数众多,很多学校更新缓慢,甚至有的学校中途没有更新状态就直接给结果,并不是你着急、想要状态更新就会有的。每年都有部分同学被美国学校弄得极度不爽,但是也无可奈何,只能耐心等待。

(15)申请奖学金的尽量套磁联系,不过套磁回复比例一般很低。

(16)有时候会有电话面试。

准备自己的背景介绍。

看教授的研究方向做准备。

本书有我精心编写的电话面试经验总结。

(17)等结果:

去论坛里天天泡着,跟大家一起等结果。

录取结果一般是在每年1月之后陆续出来。

(18)拿到了多个录取结果,在论坛里发帖汇报和询问结果选择。

(19)收到录取通知和I20表,确认无误。

(20)2016年5~8月签证。

可能会被check(签证审查),一般一个月内clear(审查通过)。

study
plan(学习计划)别说得太详细,免得招惹麻烦。

(21)了解新生指南,购买机票、箱子、行李,出发。

(22)2016年8月左右,新生入学,找房子安顿,合理选课,随时不放弃建立人脉网络的机会。

(23)2016年8~9月开学后,读硕士的同学开始注意找暑假实习的机会,尤其是瞄准2016年秋季和2017年春季来学校招实习生的公司,以下是常见过程:

2017年暑假,办理CPT①,暑假实习。

2017或者2018年毕业,提前办理OPT②。

找工作后公司给办H-1B。

本书有专门章节讲如何在美国找工作,“一亩三分地”论坛有找工就业版,其中有很多成功学长分享“求职经验”,可以参考。

(24)读博士的同学:

头一年肯定要按照要求选课。

2017或2018年过qualify(博士资格考试)。

2018年选课基本结束,确立课题,开始做论文。

2021年左右博士毕业。

读书期间的任何暑假,如果导师允许,你都可以去做实习;除了参考硕士生找实习的过程之外,尤其要注意平常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以拓宽人际网络机会,如果能找到工业界的Research
Intern(科研实习生),导师一般都会大力支持,你将来就业也会容易很多。

 

抢先评论了 “你不知道的美国留学”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胸有成竹去留学:英国留学全程无忧

EUR €26.99
加入购物车

出国留学指南:英国

EUR €18.99
加入购物车

鲑去来:我的美国留学往事

EUR €38.99
加入购物车

从北京到斯坦福——北京女孩手把手教你申请常青藤大学

EUR €32.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