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3958090
编辑推荐
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弘一法师李叔同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中国,他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其篆刻独树一帜,绘画将西洋画法与中国传统美术融为一体,书法朴拙圆满、精严净妙、闲雅冲逸、浑若天成。 《悲欣交集–弘一法师自述》精心选取了弘一法师有关人生经历、出家原因、艺术成就、治学心得、佛学修养等方面的文章,力图通过弘一法师的言语,全面展现他在人生、艺术、教育方面的心得、成就和思想,呈现给读者一个亲切的、平和的、杰出的大德。
内容简介
《悲欣交集–弘一法师自述》精选了弘一法师传 世作品中有关人生经历、出家原因、艺术成就、治学 心得、佛学修养等方面的文章,使读者在阅读时,或 可以透过法师的感悟,体会人生的真义,开卷有得。
目 录
第壹辑 人生感悟
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人生兴趣
断食日记
我出家的原因
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我皈依佛教的精神上的出生地
选择律学为我毕生的研究方向
我出家二十年的感悟
南闽十年之梦影
前弘扬文艺之事 后以著述之业终其身
莫嫌老圃秋容淡 犹有黄花晚节香
遗嘱
第贰辑 艺海生涯
浅谈书法
浅谈国画
中西绘画的比较
图画修得法
篆刻简述
《李庐印谱》序
《音乐小杂志》序
西湖夜游记
乐石社记
第叁辑 传道弘法
佛法十疑略释
谈惜福、习劳、持戒和自尊
改过之次第
改正习惯
关于整顿僧众的意见
倡办小学之意
英年绩学宜专力于学问及撰述之业
如何修补校点《华严疏钞》
常用净土宗诵读经籍简介
地藏法门读诵经籍简介
《护生画集》编订建议
《佛学丛刊》编辑建议
第肆辑 上求菩提
发四弘誓愿
三皈大义
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
修净土宗者应注意的几项
地藏菩萨之灵感
律学要略
修持药师如来法门的利益
附录
弘一法师年表
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人生兴趣
断食日记
我出家的原因
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我皈依佛教的精神上的出生地
选择律学为我毕生的研究方向
我出家二十年的感悟
南闽十年之梦影
前弘扬文艺之事 后以著述之业终其身
莫嫌老圃秋容淡 犹有黄花晚节香
遗嘱
第贰辑 艺海生涯
浅谈书法
浅谈国画
中西绘画的比较
图画修得法
篆刻简述
《李庐印谱》序
《音乐小杂志》序
西湖夜游记
乐石社记
第叁辑 传道弘法
佛法十疑略释
谈惜福、习劳、持戒和自尊
改过之次第
改正习惯
关于整顿僧众的意见
倡办小学之意
英年绩学宜专力于学问及撰述之业
如何修补校点《华严疏钞》
常用净土宗诵读经籍简介
地藏法门读诵经籍简介
《护生画集》编订建议
《佛学丛刊》编辑建议
第肆辑 上求菩提
发四弘誓愿
三皈大义
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
修净土宗者应注意的几项
地藏菩萨之灵感
律学要略
修持药师如来法门的利益
附录
弘一法师年表
前 言
在历史文化的长流中,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一 生,如传奇般惊艳,夏花般耀眼,明月般清凉,终而 安然归于佛法。
一句“悲欣交集”,揭开尘封往事,那些随时光 远去的话语,又在文字间再现,仿佛弘一法师坐于 对面,讲述人生感悟,品藻书画人物,指点学问文 章,传授至善真理。翻开书页,斯人斯语,法味隽 永,馨香历久,似水滋养,长在心头。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弘一法 师的修行,以四律为行,华严为境,地藏为依,药师 为引,导归净土为果。法师慈悲济物,上求下化, 信愿行果,不舍众生,乘愿再来,感人至深。
本书的编者用心精选了弘一法师传世作品中有 关人生经历、出家原因、艺术成就、治学心得、佛学 修养等方面的文章,使读者在阅读时,或可以透过 法师的感悟,体会人生的真义,开卷有得。
忽如一阵清风,吹开心头乌云。浮华尘世中,有 那么一刻,让我们静下心来,听听弘一法师怎么说。
一句“悲欣交集”,揭开尘封往事,那些随时光 远去的话语,又在文字间再现,仿佛弘一法师坐于 对面,讲述人生感悟,品藻书画人物,指点学问文 章,传授至善真理。翻开书页,斯人斯语,法味隽 永,馨香历久,似水滋养,长在心头。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弘一法 师的修行,以四律为行,华严为境,地藏为依,药师 为引,导归净土为果。法师慈悲济物,上求下化, 信愿行果,不舍众生,乘愿再来,感人至深。
本书的编者用心精选了弘一法师传世作品中有 关人生经历、出家原因、艺术成就、治学心得、佛学 修养等方面的文章,使读者在阅读时,或可以透过 法师的感悟,体会人生的真义,开卷有得。
忽如一阵清风,吹开心头乌云。浮华尘世中,有 那么一刻,让我们静下心来,听听弘一法师怎么说。
免费在线读
在清朝光绪年间,天津河东有一个地藏庵,庵前 有一户 人家。这是一座四进四出的进士宅邸,它的主人是一 位官商, 名字叫李世珍,曾是同治年间的进士,官任吏部主事 ,也因乎 此使李家在当地的声名更加显赫了。但是,他为官不 久,便 辞官返乡了,开始经商。在晚年的时候,他虔诚拜佛 ,为人宽 厚,乐善好施,被人称为“李善人”。这就是我的父 亲。
我是光绪六年(1880)在这个平和良善的家庭中 出生 的。生我时,我的母亲只有二十岁,而我父亲已近六 十八岁 了,这是因为我是父亲的小妾生的。也正是如此,虽 然父亲 很疼爱我,但是在那时的官宦人家,妾的地位很卑微 。我作为 庶子,身份也就无法与我的同父异母的哥哥相比。从 小就感受到 这种不公平待遇给我带来的压抑感,然而只能是忍受 着,也许这 就为我今后出家埋下了伏笔。
在我五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了。没有了父亲的 庇护. 我与母亲的处境很是困难,看着母亲一天到晚低眉顺 眼、谨 小慎微地度日,我的内心感到很难受,也使我产生了 自卑的 倾向。我养成了沉默寡言的内向性格,终日里与书作 伴,与 画为伍。只有在书画的世界里,我才能找到快乐和自 由! 听我母亲后来跟我讲,在我降生的时候,有一只 喜鹊叼 着一根橄榄枝放在了产房的窗上,所有人都认为这是 佛赐祥 瑞:而我后来也一直将这根橄榄枝带在身边,并时常 对着它 祈祷。由于我的父亲对佛教的诚信,使我在很小的时 候,就 有机会接触到佛教经典,受到佛法的熏陶。我小时候 刚开始 识字,就跟着我的大娘,也就是我父亲的妻子,学习 念诵《大 悲咒》和《往生咒》;而我的嫂子也经常教我背诵《 心经》和 《金刚经》等。虽然那时我根本就不明白这些佛经的 含义,也 无从知晓它们的教理,但是我很喜欢念经时那种空灵 的感受, 也只有在这时我能感受到平等和安详。而我想,这也 许成为 我今后出家的引路标。
我小时候,大约是六七岁的样子,就跟着我的哥 哥文熙 开始读书识字,并学习各种待人接物的礼仪,那时我 哥哥已 经二十岁了。由于我们家是书香门第,又是当地数一 数二的 官商世家,所以一直就沿袭着严格的教育理念,因此 ,我哥哥 对我方方面面的功课,都督教得异常严格,稍有错误 必加以 严惩。我自小就在这样严厉的环境中长大,这使我从 小就没 有了小孩子应有的天真活泼,也使我的天性也遭到了 压抑而 导致有些扭曲。但是有一点不得不承认,那就是这种 严格施 教对于我后来所养成的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作 风是起 了决定作用的,而我后来的一切成就几乎都是得益于 此,也 由此我真心地感激我的哥哥。
当我长到八九岁时,就拜在常云政先生门下,成 为他的 入室弟子,开始攻读各种经史子集,并开始学习书法 、金石等 技艺。在我十三岁那年,天津的名士赵幼梅先生和唐 静岩先 生开始教我填词和书法,使我在诗词书画方面得到了 很大的 提高,功力也较以前深厚了。为了考取功名,我对八 股文下 了很大的功夫,也因此得以在天津县学加以训练。在 我十六 岁的时候,我有了自己的思想,因过去所受的压抑而 造成的 “反叛”倾向也开始抬头了。我开始对过去刻苦学习 是为了报 国济世的思想不那么热衷了,却对文艺产生了浓厚的 兴趣, 尤其是戏曲,也因此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票友。在此 期间, 我结识过一个叫杨翠喜的艺人,我经常去听她唱戏, 并送她回家, 只可惜后来她被官家包养,后来又嫁给一个商人做了 妾。
由此后我也有些惆怅,而那时我哥哥已经是天津 有名的 中医大师了,但是有一点我很不喜欢,就是他为人比 较势利, 攀权倚贵、嫌贫爱富。我曾经把我的看法向他说起, 他不接 受,并指责我有辱祖训,不务正业。无法,我只有与 其背道而 驰了,从行动上表示我的不满:对贫贱低微的人我礼 敬有加, 对富贵高傲的人我不理不睬;对小动物我关怀备至, 对人我 却不冷不热。在别人眼里我成为了一个怪人,不可理 喻,不 过对此我倒是无所谓的。这可能是我日后看破红尘出 家为僧 的决定因素。
…… P3-5
我是光绪六年(1880)在这个平和良善的家庭中 出生 的。生我时,我的母亲只有二十岁,而我父亲已近六 十八岁 了,这是因为我是父亲的小妾生的。也正是如此,虽 然父亲 很疼爱我,但是在那时的官宦人家,妾的地位很卑微 。我作为 庶子,身份也就无法与我的同父异母的哥哥相比。从 小就感受到 这种不公平待遇给我带来的压抑感,然而只能是忍受 着,也许这 就为我今后出家埋下了伏笔。
在我五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了。没有了父亲的 庇护. 我与母亲的处境很是困难,看着母亲一天到晚低眉顺 眼、谨 小慎微地度日,我的内心感到很难受,也使我产生了 自卑的 倾向。我养成了沉默寡言的内向性格,终日里与书作 伴,与 画为伍。只有在书画的世界里,我才能找到快乐和自 由! 听我母亲后来跟我讲,在我降生的时候,有一只 喜鹊叼 着一根橄榄枝放在了产房的窗上,所有人都认为这是 佛赐祥 瑞:而我后来也一直将这根橄榄枝带在身边,并时常 对着它 祈祷。由于我的父亲对佛教的诚信,使我在很小的时 候,就 有机会接触到佛教经典,受到佛法的熏陶。我小时候 刚开始 识字,就跟着我的大娘,也就是我父亲的妻子,学习 念诵《大 悲咒》和《往生咒》;而我的嫂子也经常教我背诵《 心经》和 《金刚经》等。虽然那时我根本就不明白这些佛经的 含义,也 无从知晓它们的教理,但是我很喜欢念经时那种空灵 的感受, 也只有在这时我能感受到平等和安详。而我想,这也 许成为 我今后出家的引路标。
我小时候,大约是六七岁的样子,就跟着我的哥 哥文熙 开始读书识字,并学习各种待人接物的礼仪,那时我 哥哥已 经二十岁了。由于我们家是书香门第,又是当地数一 数二的 官商世家,所以一直就沿袭着严格的教育理念,因此 ,我哥哥 对我方方面面的功课,都督教得异常严格,稍有错误 必加以 严惩。我自小就在这样严厉的环境中长大,这使我从 小就没 有了小孩子应有的天真活泼,也使我的天性也遭到了 压抑而 导致有些扭曲。但是有一点不得不承认,那就是这种 严格施 教对于我后来所养成的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作 风是起 了决定作用的,而我后来的一切成就几乎都是得益于 此,也 由此我真心地感激我的哥哥。
当我长到八九岁时,就拜在常云政先生门下,成 为他的 入室弟子,开始攻读各种经史子集,并开始学习书法 、金石等 技艺。在我十三岁那年,天津的名士赵幼梅先生和唐 静岩先 生开始教我填词和书法,使我在诗词书画方面得到了 很大的 提高,功力也较以前深厚了。为了考取功名,我对八 股文下 了很大的功夫,也因此得以在天津县学加以训练。在 我十六 岁的时候,我有了自己的思想,因过去所受的压抑而 造成的 “反叛”倾向也开始抬头了。我开始对过去刻苦学习 是为了报 国济世的思想不那么热衷了,却对文艺产生了浓厚的 兴趣, 尤其是戏曲,也因此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票友。在此 期间, 我结识过一个叫杨翠喜的艺人,我经常去听她唱戏, 并送她回家, 只可惜后来她被官家包养,后来又嫁给一个商人做了 妾。
由此后我也有些惆怅,而那时我哥哥已经是天津 有名的 中医大师了,但是有一点我很不喜欢,就是他为人比 较势利, 攀权倚贵、嫌贫爱富。我曾经把我的看法向他说起, 他不接 受,并指责我有辱祖训,不务正业。无法,我只有与 其背道而 驰了,从行动上表示我的不满:对贫贱低微的人我礼 敬有加, 对富贵高傲的人我不理不睬;对小动物我关怀备至, 对人我 却不冷不热。在别人眼里我成为了一个怪人,不可理 喻,不 过对此我倒是无所谓的。这可能是我日后看破红尘出 家为僧 的决定因素。
…… P3-5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