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5277750
谢谢你,愿做我的孩子
孩子的高情商藏于父母的育儿思维里
看见孩子,共情养育,建立独立又亲密的亲子观
面对孩子的情绪,忽视和打压绝不是好办法。虽然能取得一时的风平浪静,但当孩子有了反抗的能力时,他就会加倍爆发出来了。孩子那些令人讨厌的行为,比如情绪易崩溃,竭力维护自己的东西,,有时表现得“坏脾气“或者”自私“,这其实是大人得误解而已,而事实上,这是令人可喜的成长过程。
每一种情绪,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只有教孩子认识了情绪,才能让他们进一步学会处理和控制情绪(即“培养情商”)。父母的接纳和引导,能为孩子营造一个特稳定的情绪环境。而这个环境,是促进孩子情商发展的关键。
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鱼爸在今年新出的这本书《刚刚好的养育: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中,试着通过自己的一些亲身实践,给大家分享一些经验,找到答案。
孩子如同天使,能为我们疗伤,哪怕他们不乖,爱发脾气,但他们都如同一面镜子,为我们诊疗,就看你愿不愿意改变。
有幸做父母,必须好好修行,才能配得上好的孩子。
孩子的情商与妈妈的心
致每个陪睡的妈妈:全世界欠你一个拥抱/012
再苦再难,也一定要亲自带孩子 /019
谁能给妈妈放个假/027
一个妈妈心酸的一年是怎样的 /033
妈妈也是次当妈妈,请你别怪她/040
妈妈,你怎么凶我,我都爱你/047
一个快乐的妈妈,对孩子有多重要 /054
看见孩子
总是吼孩子是一种病,得治/062
请尊重孩子的磨蹭,大部分父母不知道的秘密/072
养一个好好说话的男孩,不简单/079
谢谢你,愿意做我的孩子/087
别把孩子养成一个令人讨厌的人/094
好好爱那个发脾气的孩子/101
自律的孩子是什么样子 /107
孩子不可爱的时候,是需要你爱的时候 /114
为什么要做这本书?我打算把它做成什么样子呢?我一定要先讲明白这两个问题。
目前国内畅销的育儿书籍大都是欧美的流行书籍。可我 们的孩子与欧美国家的孩子却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所以, 我一直想做一本接中国地气的育儿书。
我的本书有幸在2017年出版,也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好评。 跟很多用心陪伴孩子成长的父母一样,在陪伴孩子的时间里,我感受到,孩子的成长也会让我们成长。孩子如同天使,能为我们疗伤,哪怕他们不乖、爱发脾气,但他们都如同一面镜子,照出我们自身的问题,就看我们自己愿不愿意改变。
有幸做父母,必须好好修行,才能养育出优秀的孩子。 所以,我想对孩子说的一句话是,“因材施教的养育才是刚刚好的养育,用爱和大脑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这也让我有了这本书名字,希望能使大家产生更多的感悟。
在第二本书里,我跟大家谈点什么呢?
正如读者所言:现在很多文章是宝妈们撰写的,虽然能产生共鸣,但鱼爸以一个父亲的思维与视角来提供男性作为丈夫与父亲的思考与实践,令人信服。文章朴实可读。
成长中的孩子,他们是如何想的?
他们的行为为什么会这样?
一个小宝宝为什么会喜欢重复做一件事?
为什么我们觉得不错的选择,孩子偏偏要拒绝?
太多的为什么,需要我们去思考。
这些问题绝不是靠父母的权威就能解决的,更不能把问题归咎于孩子我们就能心安理得。
很多问题,答案就在我们自己身上。
当然,这本书也会有父母成长的心路历程,孩子情商培养的历程也是父母的成长历程。
父母这个职业,是不需要考试的,只要你愿意,就能获取资格,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胜任。
从天做爸爸妈妈,我们就开始了一段成长的旅途。
累并快乐着,应该是为人父母者共同的感觉了。
真正参与孩子成长的父母,会感受到自己能收获满满的 正能量,还有满满的知识。同时,正是父母用脑思考, 用心付出的养育,造就了高情商的孩子。
因为想要做一个有效的父母的内驱力真的会让我们发奋学习的。
如同孩子的成长那样惊人,我们的成长甚至出乎我们的意料。
你能真正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努力读懂孩子的行为吗?
比如绕不过的执拗敏感期。两三岁的孩子进入执拗的敏感期,表现为事事得依他的想法和意图去办,否则情绪就会产生剧烈变化,会发脾气、哭闹。前几天,有一个妈妈给我留言说自己两岁的儿子没有之前听话了, 什么事都要自己去做,如果有人帮他做了,他还要发火。
比如他要自己去拿水杯,如果有人拿了,一定要放回去,重新拿。孩子爸爸觉得孩子是被惯的,每次都要凶他,而孩子还是我行我素。
其实这是因为家长没有正确解读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要求这样做,那就尽量满足他内心的秩序感,而不是去刻意改变、控制孩子。
随着孩子日渐长大,父母痛苦的一件事就是: 孩子不听道理, 反而知错犯错。
我们总是会看到一些急不可耐的父母苦口婆心地跟孩子描述自己为他们谋划的人生道路。
有的爸爸一开口就是马云、任正非,说他们如何成功,然后告诉孩子也要努力读书,否则会一事无成。
结果孩子呢,要么想着自己的事,表面在听着;要么一边玩着手机,一边点头应付着。
如果父子之间已经筑起了一道屏障,说什么都是没用的,因为你们一直生活在两个世界里。
当无数头痛的爸爸对犯错的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之后,孩子说的多的话就是:“现在知道管我了,当初你去哪了?怎么不管?你自己就做得对吗?”很多爸爸就低下头了,说自己的确做得不够。
因为细思之后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孩子的产生就是因为问题家庭和问题父母。
要知道教育从来不是一个讲道理的过程,道理不是通过讲解就能让孩子明白,而是要靠陪伴、成长的。
这里的成长包括父母自己的成长,因为从抱起孩子的那一瞬间开始,父母的修行就开始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