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20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575627

有27年家庭咨询经验、国际公认的儿童和家庭专家 伯恩斯坦博士
专为叛逆孩子的父母设计
改变过2000多个叛逆孩子的神奇方法
深受父母欢迎的家教经典,畅销10年后,全面更新版重磅上市!
教会父母帮助孩子应对电子产品的压力和诱惑
更多真实案例、全新概念、实用方法、测试和练习
放弃对孩子的控制,才能获得更多的掌控权
不再强迫孩子听话,孩子才会开始听你的话
孩子叛逆只是因为到了叛逆期吗?
是什么使他如此爱生气、爱发脾气?
是什么使他表现出如此恶劣的态度和行为?
本书将告诉你
误解叛逆孩子的9大陷阱
停止大喊大叫的25个办法
不和孩子争输赢的13个策略
正确倾听和理解孩子的诀窍
表扬孩子好行为的正确方法
让纪律约束更有效的关键点
获得家庭成员支持的重要性
可能导致叛逆的心理健康问题
本书的目标是帮助你
以全新方式理解孩子的叛逆行为
用更建设性的方式回应叛逆孩子
循序渐进地减少孩子的叛逆行为
改进你与叛逆孩子的亲子关系
你正在因为孩子的叛逆而抓狂吗?
孩子不听话,喜欢挑战你的权威和耐心,
让他干什么偏不做,凡事都和你对着干,
发脾气、情绪化、固执*、粗鲁无礼……
而且,这些叛逆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孩子自己,
包括他的学习、学校生活、兴趣爱好、人际关系……
也许你试过唠叨、说教,也试过惩罚、打骂但没有一种方法见效,只能把自己气个半死
想要改变孩子,先从改变自己开始,
运用冷静、坚定和非控制的态度,坚持纪律约束,
就可以打破孩子叛逆的恶性循环,
不打、不骂、不动气,十天重获掌控权,
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让家庭回归安宁和温暖!
目录
赞誉
译者序
第1版前言
第2版前言
第1天 理解你的孩子叛逆的原因 ┆1
你将会发现,你为人父母所采取的行为是如何影响孩子叛逆行为的,不产生好的影响,就会产生坏的影响。
第2天 理解你的叛逆孩子 ┆25
父母如果没有学会怎样理解自己的叛逆孩子心灵深处实际上正在发生什么,就不能把握住如何打破孩子叛逆的这个恶性循环。
第3天 在大喊大叫陷阱边上学做情绪教练 ┆49
你大喊大叫,就是在教孩子大喊大叫。今天,你可以学会如何阻止自己陷入大喊大叫的陷阱。
第4天 超越权力之争 ┆87
如果你在与叛逆孩子进行权力争夺战,那么你们会落个两败俱伤的境地,甚至你会更惨。当你学会了如何避免与叛逆孩子一争输赢时,孩子的叛逆行为就会越来越少。
第5天 强化孩子的积极转变 ┆129
所有这些迄今为止你所学到的策略,都是在关注防止和避免孩子的叛逆行为。今天,我们将采取不同的策略,关注怎样鼓励孩子采取更多的积极行为。
第6天 纪律约束并非让人绝望 ┆159
完成今天的阅读后,你将会知道如何不让孩子产生绝望情绪地依靠纪律约束,知道什么时候以及如何运用后果法来管束叛逆孩子。
第7天 调动家人的支持 ┆183
今天,你将了解对于叛逆孩子而言,调动全家人的力量来促使其行为向积极方向转变并维持积极行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第8天 如何减少孩子在学校里的叛逆行为 ┆211
今天我要教你的是,如何让你与孩子的老师及其他人更加灵活地相处,以帮助孩子减少在学校里的叛逆行为。你可以以一个顾问而不是冒昧的家长的身份出现,这样,你可以帮助孩子在学校里争取到的利益。
第9天 克服顽固性障碍 ┆237
孩子其他的一些心理健康状况,对他们叛逆行为的影响可能会更加持久和顽固。也许你看不到结果,但是很可能你的孩子正在遭受着其中的一种或多种障碍问题。今天你要了解的就是这些“顽固性障碍”。
第10天 从长远减少叛逆行为 ┆271
到现在,已是后阶段,你已经看到了在孩子和你自己身上的明显改变。我今天提出建议的目的在于确保孩子和你自己会一直取得进步。
附录1 判断孩子是否需要专业性的帮助 ┆287
附录2 进一步考虑如何根据具体年龄来管理孩子使用网络的指南 ┆298
附录3 应对叛逆学生的指南 ┆317
参考文献 ┆328
前言
其实每个人,包括小孩子都会“永远乐于接受‘真正成为人是什么样子’的呼唤,并且留心这种呼唤,在生命之旅中与其他人同行”。但是我知道,真正成为人的样子就是不断修炼一颗助人、助己的心,并不断努力增强助人、助己的能力,从而能够更多地付诸行动。一旦接受了这个样子的人的形象的呼唤,在生命之旅中就会与他人风雨同舟、携手前行。喜欢研究与孩子生命成长相关的家庭教育,喜欢撰写和翻译家庭教育的著作,缘于我的“助人就是助己”的人生信念,缘于我“助人为乐”的幸福体验,更缘于我的个人兴趣和专业追求。
其实,搞定叛逆孩子的事不只是想象,它已可以变成事实。不信,有例为证。
事例一:2008年5月1日,我到朋友家做客,刚好亲历了这样一幕,朋友叫她10岁的儿子先做好作业再玩,下面是他们之间的对话。
妈妈:“儿子,先把今天的作业做好了再玩。”
儿子:“为什么我不能先玩再做作业?”
妈妈(有点生气,声音也抬高了不少):“你怎么老是这个样子?叫你‘快点,不然上学要迟到了’,你却会说‘慢点没关系,我就喜欢上学迟到’;叫你‘做作业专心认真点’,你却会说‘专心认真个鬼’;叫你‘不要大喊大叫’,你却会说‘大喊大叫又怎么了’,我都快要被你气死了!”
儿子(也抬高了声音):“你不也在大喊大叫吗?唠叨妈妈气死了才好呢!”
妈妈(更生气了):“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我真是养了个冤大头。”
我跟朋友说她在对待自己的叛逆孩子时中毒至深,急需相应的解毒剂来拯救自己和孩子。这味解毒剂就是即将出版的这本书。后来她在时间阅读了这本书,她告诉我:“要是我早些能看这本书,不知会少大喊大叫多少次哟。我欣赏书里的一条原则就是‘坚持冷静、坚决和非控制的态度’,还真管用。真谢谢你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事例二:今年暑假(2013年8月),我回老家看望老母亲。2013年8月6日,表妹邀请我去她家吃午饭。吃午饭时,表妹与她11岁的儿子小宇之间发生了这样一幕。
小宇嘟着嘴皱着眉:“怎么吃的是干饭?我不想吃,我想喝稀饭。”
小宇的妈妈:“有米汤,你舀些泡着就是稀饭了。”
小宇:“我想吃真正的稀饭。”
小宇的妈妈一下子火了:“我真搞不懂你,哪天不唱对台戏这一天就过不完。叫你做作业,你偏不做,揍你一顿你一会儿就做好了。叫你吃饭,煮的这样你要吃那样,煮的那样你要吃这样。难道你的神经跟别人长的相反不成……你这个人就是欠揍。”
小宇的眼泪早就吧嗒吧嗒地往下掉了。
父母原本希望教育孩子是一个顺水推舟的过程,可偏偏遭遇了逆水行舟的艰难,就像那位妈妈和我表妹一样,是因为碰上了叛逆孩子。
看着气得脸色铁青的表妹,我神秘兮兮地在表妹耳边说了句:“如果看过这本书,你肯定会把小宇搞定的!”
“真的?你怎么知道有这样一本书?哪个出版社出的?在哪儿可以买到?”表妹迫不及待地问我,就像大漠中艰难行进的旅人突然看到了绿洲一样。
我告诉她:“这是一本美国的家庭教育畅销书,2009年的时候我已经把此书翻译成中文正式出版了,这次又受机械工业出版社之托作为译者重新翻译此书,刚好带了一本在身边。你要有兴趣,就先拿去看,看完再还我。”
吃过午饭,表妹就急匆匆地催促我拿给她看。一拿到书就开始翻看目录,看完后她若有所悟地跟我说:“我原以为搞定叛逆孩子是教孩子怎么做,可这本书都是在教父母或老师怎么做。原来是孩子有病大人吃药啊。”我不失时机地接口说:“你说得太对了,家庭教育的病因在父母而不在孩子,所以要给父母开‘处方’呀。父母教育孩子只有爱是不够的,还要有方法。对待叛逆孩子更是如此。”
事实上,我自己一直在做家庭教育的咨询工作,也碰到过不少对孩子束手无策的父母。在我没翻译本书之前,有时无法给这类父母提供为切实可行的、合情合理的系统解决方案。现在,详细了解本书之后,在面对叛逆孩子及其父母时,我就胸有成竹了。有了这本书后,我就由间接提建议转到了与直接向家长推荐本书相结合的咨询之路。
如果说为人父母也像从事某种职业一样,需要上岗证书的话,那么在父母获取上岗证书的培训中就需要合适的教材。可什么教材合适呢?我认为,叛逆孩子的父母无须大海捞针,只要手中拥有这本书就足够了。
本书是从事家庭教育咨询20多年的专家伯恩斯坦博士撰写的一部令人难忘的力作。伯恩斯坦博士对叛逆孩子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切的同情心,针对解决叛逆孩子的叛逆问题,他不仅告诉父母不要和不能做什么,而且告诉父母需要做什么,他提出的建议对父母和孩子以及学校教师和家庭教育咨询人员来说都是得力的助手,既切实可行也合情合理,有助于建立爱意浓厚、温馨幸福的亲子关系。
我记得有位叫赵长天的作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人,在他的人生旅途中,总有几个重要的、起关键作用的、永远也不该忘记的人。”我想,对于叛逆孩子而言,父母在其克服叛逆行为的人生旅程中,理应起关键作用,从而成为孩子永远不会忘记的大恩人、爱的亲人。父母能否起到这个关键作用,还取决于有没有正确养育叛逆孩子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没有,也不用着急,只要你阅读本书,并按书中的建议去做,孩子就会被你轻松搞定。
一般说来,叛逆行为是由逆反心理引起的。心理学家认为,逆反心理指的是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由这种心理衍生出来的行为被称为叛逆行为。本书就是针对如何解决孩子叛逆行为问题而写的。那么,本书到底讲了些什么内容呢?我想在此谈一谈几个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地方。
,父母可能是引发孩子叛逆行为的主要原因。叛逆孩子并非天生就非常叛逆,父母的一些不当做法极有可能引发孩子的叛逆行为,诸如大喊大叫、打骂、批评、唠叨、打断、纠缠过去的问题,会引发孩子对不良表现产生内疚,使用尖酸刻薄的话挖苦、说教、威胁孩子,对他撒谎,否认孩子的感受。而且,叛逆孩子总会觉得自己被父母误解了。父母无意中可能就踏入了误解叛逆孩子的九大陷阱。有哪九大陷阱呢?请阅读本书“第1天”的相关内容。
第二,为了避免误解叛逆孩子,父母需要对孩子持理解的态度。对叛逆孩子而言,只有爱还不够,还需要理解。所谓“理解万岁”对孩子来说如春风化雨般管用。理解是你赠送给孩子的一份珍贵礼物。其实,倾听孩子的心声就是一种好的理解方式。那么,如何倾听你的叛逆孩子呢?倾听时你要做到专心致志,要有耐心,要保持与孩子的目光接触,不要打断孩子,不要随意插话和批评,要让孩子觉得你在认真听。你还需要知道,你给孩子创造不同的成长环境,孩子的品质和命运就会完全不同。
1.如果孩子生活在溺爱中,他就会学会软弱地依赖。
2.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会学会谴责和自卑。
3.如果孩子生活在敌意中,他就会学会争斗和报复。
4.如果孩子生活在挑剔中,他就会学会灰心丧气。
5.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就会学会忧虑和胆怯。
6.如果孩子生活在怜悯中,他就会学会自责和自怨。
7.如果孩子生活在讽刺挖苦中,他就会学会羞愧难耐。
8.如果孩子生活在妒忌中,他就会变得心胸狭隘。
9.如果孩子生活在耻辱中,他就会学会有负罪感。
10.如果孩子生活在专制中,他就会学会畏首畏尾。
11.如果孩子生活在迁就中,他就会学会任性专横。
12.如果孩子生活在包办中,他就会学会胆怯懦弱。
13.如果孩子生活在歧视中,他就会学会横眉冷对。
14.如果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会学会自爱和自尊。
15.如果孩子生活在承认中,他就会学会订立正确的目标。
16.如果孩子生活在分享中,他就会学会慷慨大方。
17.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就会学会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18.如果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中,他就会学会什么是公正。
19.如果孩子生活在友爱中,他就会学会理解这个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20.如果孩子生活在理解中,他就会学会宽容大度。
21.如果孩子生活在自由中,他就会学会创造和想象。
22.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会学会自信和信任人。
23.如果孩子生活在忍耐中,他就会学会有耐心和耐性。
24.如果孩子生活在表扬中,他就会学会感激和上进。
25.如果孩子生活在厚爱中,他就会学会回报温馨。
26.如果孩子生活在信任中,他就会学会诚恳待人。
27.如果孩子生活在肯定中,他就会学会不断努力。
28.如果孩子生活在微笑中,他就会学会乐观地面对一切。
第三,为了理解和帮助你的孩子,作为父母,你需要避免陷入大喊大叫的陷阱。本书提出了帮助你停止大喊大叫的25个办法。如果你想知道这25个办法分别是什么,就请阅读本书“第3天”的相关内容。为了理解和帮助你的孩子,千万要记住一点,没有什么事情会比你与孩子进行权力之争更糟糕的了。因此,避免踏入权力之争的陷阱就显得至关重要,关键在于让你的心灵不受输赢感的控制。父母应避免与孩子产生情绪化的权力争夺战,不要把自己降低到与叛逆孩子不成熟的情感水平差不多的层次。本书提出的避免你和孩子之间产生权力之争的秘诀有哪些,本书“第4天”的相关内容将为你解开谜团。
第四,要想很好地帮助孩子走出叛逆的泥潭,就要对他们进行正强化。加强孩子的积极转变,对孩子的积极行为进行表扬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所有的表扬策略中,口头表扬受青睐。口头表扬之所以是好的奖励方式,是因为它可以随时给予,而且不需要花一分钱。那么到底如何进行积极表扬呢?请参见本书“第5天”的相关内容。当然,针对叛逆行为进行可靠的纪律约束也必不可少,但有效的纪律需要深度的理解和练习。如何进行可靠的纪律约束,请详细阅读本书“第6天”的相关内容。
第五,为帮助孩子,你需要寻求家庭成员的支持,也要寻求学校的帮助。至于如何寻求支持与帮助,请参见本书“第7天”和“第8天”中的相关内容。另外,叛逆孩子的家长需要了解的是,有些孩子可能存在着一种或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诸如身体健康焦虑症、抑郁症、学习障碍、强迫症、恐慌症、吸毒、社交恐惧症、自闭症谱系障碍。这些心理障碍如何诱发他们的叛逆行为,请参见本书“第9天”的相关内容。
亲爱的父母们:
如果你们真爱孩子,就陪他一起成长,做个放风筝型的父母,做到心中有天空,眼中有目标,手里有分寸,脚下有土地。
如果你们真爱孩子,就远离攀比,做个心平气和的父母,把孩子的错误和失败看作他成长的经历和机会,能够为孩子取得的小小成功发自内心地感到自豪。
如果你们真爱孩子,就适当地给孩子减压,因为后一根稻草可能会压死一头牛,积累压力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如果你们真爱孩子,就让他独立,做个适当放权的父母,尊重孩子拥有独立空间和时间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第6天”和“第9天”分别由苏凤荣和杨银玲初译,我进行了校译。另外,我还要对我的学生李卫平、叶林琴和娄佳佳所提供的帮助表示感谢。
我还要感谢大力支持我的丈夫于志远先生、儿子于淼。他们永远是我工作和生活的动力,是我顺利完成此书翻译任务的精神支柱。
一切感谢之心、感激之心皆因本书而起!
陶志琼教授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013年10月12日
关于如何应对容易生气和比较叛逆的青少年、儿童的问题,伯恩斯坦博士撰写了一本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书。他对这样叛逆的孩子富有敏锐的觉察力和深切的同情心,他提出的如何帮助叛逆孩子减少叛逆行为、增加合作行为的建议不仅切实可行,而且合情合理;不仅会对父母提供有益的帮助,而且对老师和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士也有所助益,此书对于成人养育或应对叛逆的孩子而言可谓无价之宝。
—哈佛医学院罗伯特·布鲁克斯博士,《挫折教育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作者
这里有一种独特的、直截了当的解决问题行为的方法,*有用!伯恩斯坦博士在此书中向读者展示了所有父母与孩子都想建立的、高质量的、充满浓浓爱意的亲子关系是什么样子的。
—心理学家詹姆斯D.萨顿,《如果我的孩子很乖巧,那他为什么快让我发疯了》和《使你的课堂很特别的101种方法》的作者
这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书,有助于增强父母去养育具有合作精神和开心幸福的孩子的能力。伯恩斯坦博士不仅仅告诉父母哪些事情不能做,他还告诉父母哪些事情是需要做的。父母通过运用冷静、坚定和非控制的方法,有助于打破叛逆孩子的恶性循环。伯恩斯坦博士对叛逆孩子的家庭十分了解,他能够帮助叛逆孩子的父母,让孩子重新走上生活正轨。
—宾夕法尼亚心理协会专业事务主任塞缪尔·克纳普
孩子的叛逆行为似乎在不断增加,但不用着急,现在父母可以拥有更为有用的资源来给家庭及孩子的生活营造安详的氛围。伯恩斯坦博士撰写的这本书是以心理学理论和实践为基础的,为叛逆孩子的父母提供了简单而实用的操作性建议。父母在书的字里行间会感受到有用的信息。
—临床心理学家阿雷·塔克曼,《多点注意,少点缺失》的作者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对于父母和教育者而言是书!伯恩斯坦博士创造了一个杰出的计划,为父母提供了友好的方法去应对长期叛逆的孩子,从而改进家校关系来更好地帮助孩子。家庭的支持、积极的强化、与学校教职工合作的团队方法把这项工作推到了*。需要应对叛逆孩子的每一个在校心理老师和教育者都必定会让学校图书馆存有此书的。
—纽约艾尔德雷德中心学区学校督导伊万J.康兹
对于养育叛逆孩子的父母来说,这本书就如及时雨一样!本书对于为什么一些儿童、青少年会拒绝规则和抗拒权威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更为重要的是,本书提供了处理叛逆儿童这些负面行为的简单易行的计划。这些建议对解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其他问题行为特别有借鉴价值。你越早开始执行伯恩斯坦博士的计划,就会越早拥有平和的家庭。
—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青少年的父母提供支持的团队协调人玛丽·帕克森
父母无须舍近求远去寻求良方,本书简直就是为叛逆且挑衅的孩子的父母量身定做的一样。《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为像我这样看起来特别无助的父母提供了积极支持:我们试图通过改变自己,从而帮助孩子更为惬意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本书是所有父母、心理健康专业人士和教育者的护身符,这种独特的方法应该成为经典!
—社会工作硕士、特许独立社会工作者朱迪丝·罗斯
伯恩斯坦博士撰写了这本对叛逆孩子的父母来说非常有价值的书,可以说是完成了一项难度很大的光荣任务。本书不但可读性强,而且极具操作性。本书建议用充满热情的积极方式来干预叛逆孩子,这个观点非常令人赞赏。在此,我特别推荐本书!
—克莱尔 B.琼斯博士,《多动症孩子的有效建议》的作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