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7013806
“知行合一”,让你拥有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从一介布衣到内圣外王的人生智慧
感知冠绝当代,卓立千古的圣哲智慧
★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王阳明所有的思想都不是一般读书人的坐而论道,而是在跌宕的人生中悟道的真理。
★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吹响了人性解放的号角,引领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他的思想流传千古,近代的康有为、孙中山等人都从其中受益匪浅。
★王阳明的“心学”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他开创的一代学术新风,不仅浸润了明代近百年的儒学,在明清之际掀起了一股近代的启蒙思潮。
★王阳明的思想和学说直到现在仍旧能给我们的生活和事业带来莫大的启示,受当代人的推崇。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伟人,也是有明一代*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心学思想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本书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章 王阳明的性情绝学
做人做到道貌岸然,藏头缩尾,虚言应世,那是白活了!做到“此心光明”、坦诚直率、任其性情,却又被人喜欢、尊敬,那才不枉了一世为人。
人人都有圣人潜质
轻轻松松做减法
灵丹一粒,点铁成金
良知自在人心
恶人之心,失其本体
持志如心痛
空想无益
著相与不著相
第二章 王阳明的工夫绝学
做工夫做到聪明伶俐,随流性转,圆滑接物,像小老鼠一样见危则避、见利则趋,那就把工夫做小了。心有准则,不动如山,知行合一,内圣外王,是真工夫。
有事省察,无事存养
涵养重于识见
如何知行合一
增进工夫的良方
见善即迁,有过即改
增进学问智慧的路径
拔去病根,永不复起
常快活便是工夫
第三章 王阳明的学问绝学
做学问如果只是装了一脑门子知识,口讲言说,于身心上无所滋养,那好比摆书摊、卖旧书,能有几分进益?做学问而能润泽心灵、美化言行,是真学问。
要做切己的学问
学小技,通大道
不必迷信权威
学问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
真道只在简洁处
不爱虚名求实惠
记得不如晓得
不做“书呆子”
第四章 王阳明的境界绝学
一人一境界,那是人们真正能享有的,名利权势只是假象,小人享受不到君子美妙的内心体验,凡人无法领略圣贤的“极乐世界”,除非你提升自己的境界。
人生等事
圣人不是靠聪明造就
圣人无善无恶
修身俟天命
“戒慎恐惧”即是良知
随人欺慢,处处得益
招灾惹祸的四大原因
第五章 王阳明的为官绝学
王阳明不是政客,不会长袖善舞以经营权势,但他是一个好官,懂得如何用良知、智慧经营一方福利,修己以安人,也懂得如何在混浊的官场保德全身。
做官就是做学问
王阳明为官的五大高招
赏不逾时,罚不后事
重视宣传,美化风俗
诚于爱民,忠于谋国
王阳明的用人之道
做官要有士大夫气节
第六章 王阳明的交友绝学
有人说:“人生难得一知己。”王阳明从无此叹,他的朋友故旧满天下,高人雅士,贫人粗客,无所不交。无论穷窘还是显达,从无孤寂之苦。他是如何做的呢?
朋友相处,常见自家不是
尊重,相下得益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少指摘,多诱劝
责人不如责己
真正的友谊没有距离
第七章 王阳明的做事绝学
古人说:“工夫在诗外。”工夫也在胜负外。王阳明说,人的智能相差不远,胜负的归属,不必等到临战才知道,早就由双方所做工夫而决定。而的工夫是:不动心。此外,王阳明还认为,做学问和做事,不是两件事,只是一件事。他做事有三大要点:顺其情,因其势,趁其机。知此要点,无事不可办,无事不可成。
养得此心不动
想在问题前面,成在问题后面
预防意料之外的“隐祸”
善找“软肋”,借胜于敌
训练常胜团队
务要申严纪律
不战屈人之兵
人须在事上磨,才立得住
先讲“人性”,再求事功
凭良心办事
人人都有圣人潜质
【王阳明语录】
夫妇之与知与能,亦圣人之所知所能。圣人之所不知不能,亦夫妇之所不知不能。——《知行录》
【语录精解】
普通男女所具备的良知良能,也是圣人所拥有的良知良能;圣人所不具备的良知良能,也是普通男女所没有的良知良能。
王阳明一生的学问,后可以归结为三个字:致良知。
所谓“良知”,是一种天赋的道德观念。《孟子·尽心上》云:“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王阳明上承孟子,认为良知是一种生而知之、“不假外求”的优良智能,他还将良知、良能视为一事,并丰富了“良知”的概念,他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良知即是道、良知即是天理。这种说法,将儒家对“性”的定义提升到了“道”的高度,显然借鉴了佛家的佛性即佛道的观点。
王阳明从“良知即是天理”出发,进而认为,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个天理;无所不能,只是能个天理。以此推之,能“致良知”者,就是圣人了。
简单地说,所谓“良知”,即是一颗自发的善心,一颗爱人爱己、助人自助的心;所谓“致良知”,即让本有之善自然发散出来,变成“修己安人”的美好行动。借用西方哲人马斯洛的观点,人人都有五种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你自食其力,用心呵护自己,尽量不做伤害名誉和身体的事,努力追求事业的成长,就是自爱了!推己及人,尽量满足他人的五种需求,就是爱人了!比如说,给饥寒交迫的灾民提供食物、衣物,这是满足他人的生理需求;救助生命受到威胁的人,这是满足他人的安全需求;热情待人、谦虚礼貌,这是满足他人的社交与尊重需求;在学业或事业上给予他人提携与帮助,这是满足他人自我实现的需求。当然,无论助人或助己,都要建立在一定规则之上,用合乎法律和道德的方式行事。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爱人和爱己原是一件事,如果分成了两件事,爱己便不能爱人,爱人便不能爱己,离良知就远了!只要一心一意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即是“致良知”,人性的光辉散发天地间,自然可以与圣贤比肩。
王阳明继承了佛家“人人皆有佛性”和宋儒“人人可为尧舜”的观点,认为每个人都具备圣人的潜质,因为人人都有良知,普通人不比圣人少一点,圣人不比普通人多一点。所以,每一个普通人都有成为圣贤的可能。
对于王阳明的良知说,许多人起初并不信服,试想,圣人和普通人,普通人和恶人,天差地别,怎么可能拥有一样多的良知呢?据说有一次,有人在半夜里捉到一个小偷,便把王阳明请去,问他:你看小偷有良知吗?
王阳明并不辩解,让小偷脱去外衣,小偷照办了;又让小偷脱掉内衣,小偷也照办了。再让小偷脱掉内裤,小偷一脸惶恐地说:“这恐怕不妥吧!”
于是,王阳明对大家说:“羞耻之心,人皆有之,这便是小偷的良知。”
这个小偷做了“不要脸”的事,但他并非真的“不要脸”,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这个小偷有羞恶心,自然具备了义行的基础。小偷如此,普通人不更是如此吗?
但是,在行为表现上,圣人和普通人、善人和恶人确实有很大的差距,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圣人的“良知”像新鲜出炉的纯金一样散发着异彩,而普通人的“良知”则程度不同地被贪欲的尘埃所蒙蔽。只要拨开尘埃,便见圣贤。
可能性不等于必然性,虽然每个人都有成为圣贤的可能,但终超凡杰出者寥寥,大部分人都变成了乏善可陈的庸人,临到开追悼会时还要让主持人挠头,不知道哪件事可以拿出来讲一讲。原因在于,人们往往随顺惰性,懒于进修,轻率地对待自己的人生。有一首名叫《小草》的歌唱道:“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这首歌唱出了许多人的一般心态:对自己没有太高的要求,满足于平庸的状态,只求轻轻松松地享受生活,不想辛辛苦苦地实现自我。
不是说小草没有价值,但世界确实需要大树,“森林覆盖率”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吗?同样,平庸也是一种活法,但社会的进步确实需要更多乐意开发良知、追求卓越的人,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普遍安于平庸,就要落后到挨打的地步了!
按王阳明的观点,每个人都是一颗优良的种子,都有成为参天大树的可能,也有自我成长的意愿,终大树不多而小草“遍及天涯海角”的原因,在于太多人没有让良知生根发芽,有的人自我成长的动力不足,仅仅努力到做“白日梦”为止;有的人受限于环境,不敢运用良知良能,甚至害怕杰出、讳谈高尚,以浅薄为修饰,以低俗为时尚。
假设一个人真的安于庸俗的生活,倒也不失为快乐的人生。但实际情形并非如此,人们内心的良知时时涌动,却不能变成行动和成果,带来的往往是遗憾和不满足。
法国著名牧师纳德·兰塞姆曾断言: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
纳德·兰塞姆一生曾接受上万人的临终忏悔,每个人的忏悔都让他感慨万千。例如,一位70岁的布店老板临终前忏悔说:他年轻时喜欢音乐,曾经和著名音乐家卡拉扬一起学吹小号。他当时的成绩远在卡拉扬之上,老师也非常看好他的前程。遗憾的是,20岁时,他迷上了赛马,从此告别了音乐,否则他一定可以成为一位出色的音乐家。反思一生碌碌无为,他感到非常遗憾。他告诉牧师,到另一个世界后,如果可以再一次作出选择,他绝不会再干这种傻事……
人们的遗憾不尽相同,但有一个普遍特点:迷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假如世上有“后悔药”,那就是回到从前,再次面对那一个个选择机会。
跟王阳明学绝学:你想成为“小草”还是“大树”?或者说,你打算尽量开发良知,还是随意将它掩埋?这就是人生的一个十字路口,也是重要的一个十字路口。你或者走圣贤之路,或者随大流,往平庸的道路上走。走路本身不一定有多大差别,无论圣贤的活法,还是庸人的活法,都不容易,也不太难。往哪个方向行走,决定了命运的流转。
轻轻松松做减法
【王阳明语录】
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知行录》
【语录精解】
我们这些人做工夫,只求每日减少,不求每日增加。减去一分物欲,便领悟了一分天理,这是何等轻松洒脱的事!这是何等简单易行的方法!
王阳明是一个不囿于门户之见的儒学大师,他的哲学思想以儒学为基,兼收佛、道二学,自成一家。所谓“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上承老子《道德经》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做学问应该每日增加知识、才干,学道修行,却应该每日减少贪欲,贪欲一分一分减少,道行一分一分精进,当贪欲减少到接近于无时,便进入顺其自然的境地,也就是老子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孔子所谓“从心所欲”、释子所谓“圆觉”的大自由境地。当此境地,无论一言一行一念,无不从容得体,做人做事岂不“轻快脱洒”?
“天理”二字,虽然是一个宋代理学概念,跟老子的“道”,孔子的“天道”,释子的“佛道”,只是名词的不同,即使内涵有细微差别,也无须刻意分辨,按现代哲学观点,理解为“自然规律”,亦无不可。
减“人欲”跟复“天理”有什么关系呢?人的智性原本清明,一旦被欲望屏蔽,智性便昏昧了,随着欲望一层一层堆积,后连自己是谁都看不清了,又如何看清身外的人和事?比如初生婴儿,欲望是小的,只有吃喝拉撒那点事,满足了便发出会心的微笑,不能满足便无所顾忌地放声大哭,他们易于满足,而且用不着分别好人坏人,用不着计较好事坏事,更用不着在意他人的眼光,因此大部分时候处于精神愉悦的状态。据科学家统计,婴儿每天平均微笑三百多次。随着欲望增大,想要的总是比得到的多,经常处于不满足状态,烦恼便产生了。为了解除烦恼,不得不殚精竭虑地追求想要的一切,思维和行为也不由自地跟着欲望流转——为了一点虚荣心,眼睛随时盯着别人生活,别人加薪了、晋级了、穿了一身新衣服,都成了自己心里的痛楚;为了大家都羡慕的名车、洋楼,不惜屈身为“车奴”“房奴”;为了过上所谓惬意的“小资生活”,只好起早贪黑,像牛一样干活……
当一个欲望满足后,无数个欲望又如春笋般露出头来,来不及品味短暂的欣喜,又进入无尽的追逐中,欲望无限,追逐无限,后,大家都变成了没有思想的驴子,每天被欲望牵引,走上时间的单行道,根本不知道活着的意义何在,不知道自己究竟想怎样的生活,烦恼成了割之不尽的赘疣,幸福变得毫无指望,甚至于展颜一笑的心情都变成了奢侈的享受。据科学家统计,现代成年人每天平均微笑的次数只有二十多次而已!
如何重获心灵的自由、体验真正的幸福?很显然,一味追求物欲的满足,那是一条永无尽头的死路;只有反诛自心,从减少欲望着手。减去一分欲望,罗网上的绳索便解脱了一条。当欲望少之又少,到了老子所谓“复归于婴儿”的境地时,心灵便全然解脱,给一点阳光便灿烂,吃一颗冰糖便满足,幸福也会不求自来、不期而至,如此做人,岂不“轻快脱洒”?
欲望越大,幸福越小——对欲望和幸福的反比关系,东西方哲人所见略同,孔子提倡“贫而乐”,老子提倡“圣人为腹不为目”,而苏格拉底则说:“需求越少的人越接近上帝。”原因何在?一个人的真实需求的东西极少,住不过一室,睡不过一屋,吃不过一饭,一旦享用的东西超过了真实需要,反倒成了负累,诚如老子所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人需要吃饭,但天天山珍海味,除了吃出一身肥肉和糖尿病、脑血栓等各种疾病,又有什么好处?人需要倾听美妙的音乐,但是,大街小巷不绝于耳的流行音乐,又成了噪音;人需要适当玩乐,但玩乐太多,有何乐趣可言?王阳明所谓减“人欲”,并不是做一个不吃不喝、远离名利的无欲之人,而是将欲望降低到自己的真实需求,而不被虚假的欲望所蒙蔽。
如何减少欲望呢?王阳明提出了一个方法:“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便又有一层,着实用功,便见道无终穷,愈探愈深,必使精白天一毫不彻方可。”人是一种按惯性生活的动物,当你产生了某个欲望并开始认真追求时,便很难收住脚步,要么使欲望得到满足,要么被碰得头破血流。这一特性使很多聪明人变成了“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傻瓜,如佛家所说:一念可缠缚菩萨。如何对治惯性呢?当你产生某个欲望时,不妨反躬自问:难道它对我真的很重要吗?当你一次次审问自己时,你的心灵也被一遍遍清扫而变得清静了,自然能品尝到那种不为物累、轻松恬然的快乐。
人的欲望每时每刻都可能萌生,欲望一生,心尘便起,需要时时清扫,所谓修身养性,工夫全在这儿了!真正的幸福也发源于此。没有人真的可以减尽多余的欲望,没有人真的可以把心灵打扫得一尘不染,怎么办呢?唐代高僧鼎州禅师的话或许可以为你释疑解惑:
那是一个秋天,枯黄的树叶随风而落。鼎州禅师就弯着腰,将树叶一片片地捡起来,放进装垃圾的口袋里。一位弟子说:“师父!您不用捡了,反正明天一早,我们都会打扫的。”
鼎州禅师不以为然地说:“话不能这样讲,我多捡一片,地上就多一分干净啊!”
弟子说:“落叶那么多,您在前面捡,后面又落下来,怎么捡得完呢?”
鼎州禅师边捡边说:“落叶不光是落在地上,也落在我们的心地上,我捡我心地上的落叶,终有捡完的时候。”
跟王阳明学绝学:人的欲望纷呈,如秋天的黄叶纷纷飘落心田,哪能一时“捡”尽?但捡一点是一点,幸福体验也会多一点。抱着这样的心情自修,工夫每天都有一点点进步,靠着这每天的一点点进步,足以让你超凡脱俗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