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813607

★改变陆权思维,了解海权思维的精彩著作!
★一本书洞悉大国海权战略与地缘突围,全景展现海上丝绸之路,通俗易懂。
★作者曾较早翻译过海权之父马汉的《海权论》等著作,有着自身独到的视野和见解。
★将百年来海权强国的海上崛起之路一一剖析清楚,配以许多关联图片,生动且一目了然。
★匠心解析世界新构架下,海权战略的价值与发展方向。
★众多珍贵史料呈现,值得珍藏与引用。
人类社会自进入海洋时代,海权的重要性就变得不容忽视。21世界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时代,随着中国开始在海军力量上持续发力、南海争端不断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海权的影响力更深入到了每一个人身边。
《海权简史》是作者熊显华多年悉心之作,通过对重要海权强国逐篇逐章的分析与解读,让读者能够洞察海权与大国兴衰之间清晰而紧密的关系,明晰当下诸多海事争端的背后的真正原因,以及在新的世界构架下海权的变革、大国崛起的突围战略。
章 走向海洋:古代文明的探索
一、地理环境与出行工具 /002
二、早期船的发明与使用 /008
三、一些航线的开辟与港口的建立 /019
四、闭关锁国 /023
第二章 改变世界:纵横大洋
一、早期的环绕航行 /030
二、纵横大洋的大明王朝 /040
三、探寻通往东方航线的“死亡之旅”/048
第三章 海权还是陆权:日本的两难抉择
一、海权意识萌芽 /056
二、马汉的海权理论对日本的影响 /067
三、“二战”前的日本海军 /074
四、魂断太平洋 /081
第四章 不甘寂寞:德国海上力量的宿命
一、大陆巨头的海上愿景 /092
二、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的构想 /106
三、两次世界大战下的悲歌 /115
四、地理环境与世界政策的尴尬 /133
第五章 海上霸主:西班牙的崛起与衰落
一、影响世界的西班牙征服者 /140
二、打劫海上霸主 /145
三、帝国没落 /154
第六章 传奇日不落:英国海权沉浮
一、通往亚洲的北方海峡 /162
二、不仅仅是海盗 /169
三、罪恶的“人肉黄金”贸易 /180
四、大不列颠帝国 /185
五、夕阳“赞歌”/192
第七章 战斗民族:俄罗斯的坎坷海权之路
一、争夺出海口 /208
二、无可避免的变革 /226
三、成败与反思 /238
第八章 上天眷顾:美国海军的全球霸权
一、海洋大国的诞生 /244
二、美国的“世界”策略 /257
三、不同时期的海洋安全形态 /265
第九章 王者归来:中国海权战略与崛起
一、明清时期的海权片段 /272
二、简析中国造船业现状 /281
三、愿景展望 /286
后记:关于创作,关于本书 /289
附录:主要参考文献 /290

由此可见,穿越海洋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直到约公元前 1200 年的
时候,美拉尼西亚人才将他们的海上活动范围扩大,斐济群岛、汤加群岛、
瓦努阿图群岛以及马克萨斯群岛上开始有了他们的身影。
事实证明,美拉尼西亚人向西迁徙、扩张的行为是正确的。经过一代
又一代人的努力,他们终成为一个独立的民族。他们成功地跨越了太平洋,
这是多么伟大的航行。
美拉尼西亚人在这段艰难的跨海穿越中逐步掌握了先进的航海技术,
他们在海图上标记岛屿,他们通过星象推算自己的海上位置,他们通过风
向和水流测定速度……
人类就这样在航海的过程中,将文明一步步向前推进。
——第二章 改变世界,纵横大洋
公元前2000年,腓尼基人崛起,作为当时世界上以擅长航海闻名的民族,
他们善水而勇猛,主导着地中海地区的贸易;他们横穿直布罗陀海峡,纵
横于大西洋;他们创立了腓尼基字母;他们甚至还有安乐死的概念——据说,
住在撒丁岛上的腓尼基人在自知时日无多的时候,会服用一种名为死亡微
笑的毒药,这种毒药有着让人微笑着死去的神秘效果……
腓尼基人主导的区域主要是西顿以及早期的塞浦路斯岛,然后,他们
向西北沿着至西班牙的海岸线一路披荆斩棘。在扩张和掠夺中,建立一些
定居地,作为掠夺财富的基地、中转站。同时,沿着西南推进,继而控制
了北非沿岸的迦太基、安纳托利亚等区域。就这样,腓尼基成为地中海西
部主要的海上、贸易民族,并一度发展到大西洋海岸。
——第二章 改变世界,纵横大洋
日本海权意识的萌芽其实不算晚,总的来说,18 世纪中后期至 19 世纪
初是以防范俄国为主;而对海域的防范,大致是在 1853 年佩里叩关,那时,
一个叫派马修·佩里的东印度舰队司令率兵登陆了日本,并向天皇递交了
美国总统要求日本开放的亲笔信。这事惊醒了日本,西方弱肉强食的理念
随即在这座岛国上扩散了开来。
也可以说得再细致一些——
先从日本的国民意识谈起。
譬如,他们拥有十分敏感的防范意识和紧迫的扩张意识。那个时候,
随着俄国在北太平洋,特别是在千岛群岛上扩张步伐加快,并不断派舰船
侵扰日本的北部沿海地区,日本人深深感受到了危机。
日本所面临的,是当时常见又有效的殖民入侵方式之一,即从沿
海地区打开他国国门进而武力进入。而日本的海权意识萌芽,大致以此为
发轫,当时主张在海防方面进行积极防御的代表,有工藤平助、本多利明、
佐藤信渊、林子平、横井小楠等人。他们不但觉醒意识较早,且提出了应
对方略:以北海道为重点防俄南下。
——第三章 海权还是陆权,日本的两难抉择
我们还未能确保自己在欧洲大陆的位置,却要努力称霸全球,这是极
不明智的。当然,这一点我只能在近的圈子里说,但只要以相对清醒的
和历史的眼光看待此事,任何人对我说的都不会持怀疑态度。
这是德国陆军上将威廉·格勒纳所说的一段话。
就在说这段话的时候,他已经是德军总参谋部首席参谋总长了。他试
图总结德国在“一战”中的战略错误。在德国战败后的 6 个月,在科尔贝
格的一次面对议员的秘密演讲中,他指出,德国没有在长期愿景的基础上
准备好与强国的竞争,不仅未尽全力,并且在偏向国内政策还是对外政策
的两个之间摇摆不定,倘若能在某一个目标上下定坚定的决心,那德
国就可以再次成为欧洲大陆强国。
——第四章 不甘寂寞,德国海上力量的宿命
16 世纪上半叶的时候,西班牙人在加勒比海上的岛屿、墨西哥南部、
中美洲,以及哥伦比亚等地都有大量的殖民地,他们在那里开采黄金,大
量的财富涌入西班牙。
到了 16 世纪中叶,由于过度开采,黄金产量开始大幅度缩减。16 世纪
40 年代,在今玻利维亚的波托西、墨西哥的萨卡特卡斯又发现两大银矿,
大量财富再次涌入西班牙,这是属于西班牙的“海上财富”——大量的白
银通过大西洋上的快速航线到达塞维利亚。
在大航海时代,来自于新大陆矿山中的无数金银,其中有 20% 都是属
于西班牙国王的。这样的比例是非常吓人的。
——第五章 海上霸主,西班牙的崛起与衰落
正是因为英国强大的海军以的优势压倒对手,使得其海外大量的
军事基地、港口、诸多航线等,都可以受到其海军力量的保护,于是,大
英帝国的全球贸易得以飞速发展,一个不断扩大的帝国正式成型,它可以
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那些占据着海洋重要位置的港口设施,则构成了
权力中心,以及一个更大的非正式帝国——某种程度上说是海洋权益的
大化的扩展与外延。
为了更加形象地说明这一点,我们来看一组关于驻扎在海外基地的英
国战舰数量变化的数据:
1792 年为 54 艘,1817 年为 63 艘,1836 年为 104 艘,1848 年为 129 艘。
——第六章 传奇日不落,英国海权沉浮
应该说,俄罗斯海军的出现与壮大源自于彼得大帝的不懈努力。当然,
这么说未免有一些偏颇,但作为一位出色的人物,我们可以透过他对俄罗
斯海军的崛起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如果我们将俄罗斯帝国海军的起源到今天的俄罗斯海军的衰败,或者
说是一种低谷期(1996 年)结合在一起,就会发现它从陆上强国向海上强
国转变的风云史。这当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由陆权转向海权时国家在面
对内部、外部问题时所采取的态度与策略。
俄罗斯帝国的海权模式构架脱离不了彼得大帝的模式,即通过沙皇的
权力,在良好的社会秩序——中央集权下,通过军事、民事、经济等
的合理变革,从而让这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上拥有话语权,能与其他大国平
起平坐。
——第七章 战斗民族,俄罗斯的坎坷海权之路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