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4373777
※藤田纮一郎是风靡全球《大便书》的作者,为日本权威寄生虫研究者,素有“寄生虫博士”之称。
※本书透过各种角度,针对肠道与肠内细菌的惊奇力量,毫无保留地告诉读者们。
是尽可能地详细介绍该如何发挥这些惊奇的力量为目标所完成的著作。
肠道是掌管消化系统的器官,主要进行消化与吸收从食物获取的能量。根据现今的科学研究,发现肠内细菌的影响远超乎想象。
本书透过各种角度,将肠道与肠内细菌的惊奇力量,毫无保留地告诉读者们。唤醒有益的肠道细菌,提高肠道菌群这座“创造健康的工厂”的生产率;以线粒体引擎代替糖酵解引擎,保持肠道年轻健康;“减肥细菌”代替“肥胖细菌”,打造易瘦体质;合成血清素和多巴胺,你的快乐由肠道决定!
目录
序言 唤醒你身体里的“小小的神明”吧 / 005
第一章 迷人的肠道细菌工厂
你的生命是肠道细菌赋予的 / 003
肠道菌群是“创造健康”的工厂! / 006
三种肠道细菌的平衡世界 / 009
肠道细菌影响你的体质与性格 / 013
肠道细菌形成的关键时期 / 016
只要有肠道就够了 / 019
不只是“第二大脑”,肠道比大脑更聪明 / 022
肠道不可思议的力量 / 027
大脑是狡猾爷爷,肠道是正直爷爷 / 031
现代人的肠道细菌与过去相比正在减少 / 035
第二章 听肠道说话,就能健康长寿
为什么肠道细菌活跃的人不容易生病? / 049
肥胖、过敏、糖尿病、感染……很多疾病都能通过肠道治愈 / 053
你如何与体内广阔的“大自然”和谐相处? / 057
肠道菌群发出的SOS信号 / 060
肠道细菌与过敏 / 064
线粒体引擎VS糖酵解引擎 / 067
警惕糖类 / 072
你有好好吃肉吗? / 077
肠道是最好的医生 / 081
让肠道高兴的生活方式 / 084
第三章 听肠道的话,减重又漂亮
顺从大脑的话,减肥就不会成功 / 095
“肥胖细菌”和“减肥细菌” / 099
肠道是“内在的皮肤” / 103
美丽皮肤的奥义是细菌 / 106
草食系男子请锻炼肠道! / 109
肠道菌群还会影响恋爱感情!能不能结婚也是肠道决定的? / 113
合得来的情侣,肠道菌群也意气相投? / 116
第四间 听肠道的话,烦恼会消失,生活更幸福
幸福或不幸,你的快乐由肠道决定! / 127
想要治愈抑郁症,不应该治疗大脑,而应该治疗肠道 / 130
烦躁、神经紧绷的原因在于肠道菌群的恶化! / 133
不仅是情绪,肠道菌群改变,性格也会改变? / 137
比起用大脑思考,用肠道思考会让你更加顺利! / 140
想要生活返璞归真,就请听从肠道的话吧! / 146
好好地度过“当下”,可以走向美好人生 / 149
肠道带来的生命能量 / 152
肠道健康让人有重返年轻的力量 / 155
所有人都是托“肠道之福”才能活着 / 157
第1章 迷人的肠道细菌工厂
你的生命是肠道细菌赋予的
肠道细菌是生活在我们体内的伙伴。
说细菌是“伙伴”,一定有人不能立刻领会吧。
但是,这位“伙伴”,为了维持我们的生命活动,每天都在勤勤恳恳地工作。
它不仅可以分解、吸收进入肠道的食物,将不需要的东西排泄出去,还会赶走病原体、合成维生素和荷尔蒙,并且为血清素和多巴胺等快乐物质的合成打下基础……详细情况,我会在后面加以介绍。实际上,无论是保护我们的身体免于遭受过敏、传染病甚至癌症等生理疾病,还是保护我们不会患上抑郁症等精神疾病,肠道细菌都发挥着主要作用。总而言之,我们想要平安健康地度过一生,所需要的大部分保障,都来源于肠道细菌的日常工作。
那么,为什么肠道细菌要这么努力地为我们服务呢?
原因就是:如果不这样做,它们自己也无法生存。
对于肠道细菌来说,人体内部的肠道,是它们的“安居之地”。只要人(宿主)健康,就会定期有食物(也就是养料)供应进来,对于它们而言,没有比这里更加理想的栖息地了。但是,如果宿主衰弱或者生病,便很有可能无法正常地供应食物。最后当宿主死亡时,它们本身也将死亡。
因此,为了不让宿主衰弱或死亡,肠道细菌掌握了各种维持人类健康的机能。而且,肠道细菌充分发挥这些机能,从我们出生到现在,一直保护着我们的身体。
站在肠道细菌的角度,它们的真心话或许是这样:“我们为了不失去住处,可是每天都在孜孜不倦地工作,保护着你的身体健康呢!你也要好好吃饭,一直给我们提供养料啊。”总之,在我们人类和肠道细菌之间,建立了相互依存、相互扶持的关系。
没有肠道细菌的帮助,我们将无法生存。
有一个说法认为,人类能够凭借大脑的进化,一步步创造今日的繁荣,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摄入了大量肠道细菌。
研究已经证明,生活在人体内的肠道细菌的数量,远远高于其他动物。然而,我们的肠道却比其他动物短得多。也就是说,为了方便更多的肠道细菌居住,有效率地推动复杂的肠内作业,肠道的长度才会缩短。因为肠道缩短了,原本由肠道吸收的能量便被转送至大脑,致使大脑变大。人类发挥脑力和智慧,用手制作出工具,建立起能够稳定获取粮食的系统,从而增加个体数量,最终建立起了文明。
因此,无论是人类之所以能够成为人类,还是人类之所以能够欣欣向荣,追根溯源,都是肠道细菌的功劳。我们应该对住在我们体内的肠道细菌送上多大的谢意啊!
我们人类,托肠道细菌的福得以维持生命。不,或许应该说,我们托肠道细菌的福才“被赋予了生命”吧。
肠道细菌和我们同生共死,是与我们共享生命的命运共同体。
这个与我们同呼吸共命运的“伙伴”,潜藏着非常大的力量。
会不会生病,能不能维持健康,都要看我们如何对待这个伙伴。不同的对待方式,结果也大不相同。
不仅如此,肥胖的发展、老化的速度、能活到多少岁等,也大大地取决于我们为这个伙伴提供的待遇。也就是说,大家今后想要度过辉煌灿烂的人生,其关键就握在肠道细菌这个伙伴的手中。
所以,大家难道不会觉得,我们最好应该跟这个伙伴携起手来,努力搞好关系吗?难道不觉得应该尽量好好款待它,竭力发挥它的能力吗?
如果你对我的提议没有异议,那么首先请你树立牢固的观念吧:“在我的体内,居住着对我而言无可取代的伙伴。”然后,试着跟它这么打个招呼:“谢谢你迄今为止一直为我工作,今后也请多多关照。”
肠道菌群是“创造健康”的工厂!
为了和重要的伙伴愉快相处,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对方。在这里,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肠道细菌的真实模样吧。它居住在哪里,做着什么样的工作呢?
在“序言”中我也已经介绍过,在我们的体内,栖息着超过5万种、多达1000兆个肠道细菌。据说,到几年前为止,我们能够培养出来的细菌约有100种、100兆个。但是如今,由于基因的宏基因组测序与分析的发展,那些迄今为止无法培养的细菌的存在也能够为我们所掌握。目前已知的肠道细菌的种类已经超过原来的500倍,数量也在原来的10倍以上。
或许听到1000兆个肠道细菌,你也没什么概念,但是,人类的身体是由60兆个细胞构成的。1000兆个是60兆个的约16倍。只要试着想象一下有构成身体的全部细胞的16倍之多的细菌集中在你肠道内的样子,你大约就能明白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了。
从小肠的下部到整个大肠,都是这超过1000兆个的细菌伙伴们的栖息地。各种各样的细菌密密麻麻地拥挤交织在一起的样子,就像是广阔的花圃(植物群),因此被称为“肠道菌群”。这一肠道菌群可以说是类似于供肠道细菌居住并工作的工厂。我们的伙伴就住在花圃中,并且在这片花圃的工厂里工作。这样想想,总觉得非常奇妙。
那么,肠道细菌在这片花圃里做着什么样的工作呢?让我来介绍一下它们主要的工作内容吧。
·消化、吸收食物以及形成排泄物
·维持免疫功能
·排除有害物质
·合成各种维生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K等)
·合成荷尔蒙
·合成快乐物质(血清素、多巴胺 )的前体物质
·促进肠道蠕动
关于各项工作内容的详细情况,我会逐一说明。
这里有一个要点,希望大家能够明白,那就是在肠道菌群的工厂中,肠道细菌工作状态的好坏,与我们身心状态的好坏直接相关。
例如,如果肠道细菌的状态不好、持续罢工的话,我们就容易得癌症、过敏、糖尿病、感染病等疾病。而且,还容易发胖和长皱纹,加速外表的老化。此外,肠道细菌失调,还会影响到精神层面,让我们难以感受到幸福和喜悦,容易患上抑郁症和痴呆症等。反过来,如果肠道细菌的状态良好,每天都能准确完成上面列举的那些工作,我们就不易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在美容方面能保持良好状态,在精神方面也能天天过得愉快。
总之,肠道菌群是“创造健康的工厂”。是否会患病,是否能维持美丽,是否能保持幸福的心情等,都是由肠道菌群工厂中的员工,即肠道细菌工作状态的好坏来决定的。
请你想象一下在肠道内的那片广阔的“花圃工厂”中,1000兆个肠道细菌员工每天都在勤恳工作的情形。
不同种类和菌群的肠道细菌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工作的职责划分也基本上是固定的。有的负责分解食物,有的负责凝聚大便,有的负责合成荷尔蒙,还有的负责生产血清素的基础原料。就像这样,工厂内的工作由各个组织分工完成。1000兆个员工,个个坚守自己的职责,驱动着肠道菌群这座工厂。而且,我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与它们在工厂里工作的愉悦度,以及它们能够将工厂的生产率提高多少息息相关。
想到这里,你难道不想为每个员工呐喊助威吗?
三种肠道细菌的平衡世界
在肠道菌群工厂中,肠道细菌们生产着名为“健康”的商品。不过,它们能提供多少这种商品,商品的质量能有多大的改善,要看它们状态的好坏。造成这种差别的重要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在这里,关键就是肠道细菌的平衡。
工厂内的肠道细菌员工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群体。即“有益菌群”“有害菌群”和“条件致病菌群”。大家一定也有所耳闻吧。
有益菌,“菌”如其名,是善良、优秀的员工。双歧杆菌、乳酸菌、曲霉属菌、酵母菌等都属于有益菌。这些细菌能够保持肠道内的酸性环境,从事着维持健康所必需的各种工作,例如创造利于免疫系统工作的环境、抑制有害菌的增殖、生产维生素等。
有害菌是需要特别留意的员工,稍不注意就会做坏事。一部分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葡萄球菌等属于有害菌。这些细菌也被称为腐败细菌,它们会生产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是癌症和生活习惯病的致病物质。另外,如果有害菌增多,肠道内就会偏碱性,导致免疫力下降,也更易感染或患病。
除此以外的大量员工是条件致病菌。包括拟杆菌、链球菌、土壤杆菌等多种细菌。正如“条件致病”的命名所示,它们具有偏向有益菌和有害菌中占优势一方的特点。有益菌多时,它们会站在有益菌的阵营;有害菌多时,它们就会成为有害菌的伙伴。
顺便一提,你有没有感觉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三种员工团体的关系?例如,在学校的班级里,有优秀的“好学生团体”、稍微有些不良的“不良学生团体”,还有不属于任何一方的“除此以外的大多数老实孩子团体”。如果好学生团体人员多的话,班级整体就能保持良好的氛围,不良学生团体成员增多的话,班级氛围就会变坏,而其他大多数的老实孩子就会染上不良习气。
肠道菌群的工厂内的氛围也与此无异。即,如果有益菌群的员工多,工厂内就能维持良好的环境,员工们会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地工作。反之,如果有害菌群的员工增加,工厂内的环境就会乱成一团,工作氛围也会变得乌烟瘴气。而且,其他平时很老实的大多数员工,也会加入有害菌群,总是试图搞一些小小的破坏。
因此,为了提高肠道菌群这座“创造健康的工厂”的生产率,经常让有益菌群保持优势,这一点至关重要。只要让有益菌占优势地位,其他的大多数条件致病菌群也会大规模地加入有益菌的阵营,并且摆好阵势,不断生产健康这一“商品”。在任何职场上都是如此吧,只要有干劲的员工多,其他的大部分员工也都会被这样的干劲带动,整体业绩也会跟着上涨。
不过,我要提前说明,这并不意味着最好在工厂内只留下有益菌,而消灭有害菌。在工厂内有害菌群的存在也是必要的。
在社会上,也有一些尽管被周围的人认为是坏人,可在紧急的情况下却同样能提供依靠的人。有的人即使平时加入了不良团体,可是对老人和孩子却很温柔。与此相同,有害菌也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必要的恶”的角色。实际上,也有一些有害菌具有可靠的功能,可以合成维生素、驱除病原体等。归根结底,有害菌的数量过度增加,会带来棘手的问题,但是只要将它们控制在少量范围内,这些有害菌不仅无害,还会发挥出相当大的作用。
总之,最重要的是保持平衡。理想的肠道细菌的平衡为:有益菌20%~30%、有害菌10%、条件致病菌60%~70%。维持这一平衡,就能调动肠道细菌员工的积极性,提高肠道菌群这座健康工厂的生产力。
那么,如何才能保持这样的“理想平衡”呢?
会造成肠道细菌平衡破坏的因素有很多,影响最大的就是日常摄入的食物。只要摄入肠道细菌喜欢的食物,有益菌就会不断增加,工厂的生产率会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如果摄入肠道细菌讨厌的食物,有害菌就会突然增多,工厂的生产率就会一落千丈。
总之,肠道细菌的平衡会随着饮食内容的变化发生立竿见影的变化。营养失衡和过饮过食,也会立刻破坏平衡。除饮食之外,精神紧张、腹部受凉、生活不规律、睡眠不足等因素,也容易破坏平衡。
也就是说,我们的伙伴具有极其神经质且容易受到影响、善变的性格。而且,正是因为它们这么敏感,我们平时才更要好好地倾听肠道细菌这一伙伴的话,创造能够让它们安心工作的职场环境。
肠道细菌影响你的体质与性格
肠道菌群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每个人都千差万别。
什么种类的肠道细菌以什么样的比例居住在体内,因人而异。
即使是父母和子女、同卵双胞胎,肠道菌群也不会完全一样。就像每个人的指纹都不同一样,肠道菌群也各不相同。
而且,它们大体的构成平衡,终生也不会被打破。
正如上文所言,有益菌和有害菌经常会发生增减。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益菌减少、不规律的生活和饮食导致有害菌增加,诸如此类的变化,在所有人的体内都有可能发生。然而,什么种类的细菌以什么样的比例居住在体内,这一整体的构成平衡,从幼儿时期一直到临终,都不会发生变化。
我觉得,肠道菌群的构成平衡,或许与本人的“个性”和“体质”密切相关。
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吧。
例如,世界上有些人的体质容易发胖,也有些人的体质不易发胖。实际上,研究已经逐渐证明,体质是由肠道菌群的构成平衡决定的。
具体来说,容易发胖的人体内有更多名为厚壁菌门的肠道细菌,而不容易发胖的人体内有更多名为拟杆菌门的肠道细菌。这两种细菌被电视等媒体称为“肥胖细菌”和“减肥细菌”,并受到广泛关注。关于减肥和肠道细菌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我将在后面的章节重新介绍。一个人易胖还是不易胖,关键在于居住在他肠道内的是什么细菌。
此外,世界上还有皮肤容易老化和不容易老化的人,其中也有肠道细菌的作用。有报告指出,在分解大豆时,肠道细菌创造出的名为“雌马酚”的物质,具有防止肌肤老化和防止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的作用。只是,每两个日本人中,只有一个人的体内有这种雌马酚产生菌。因此,体内有这种肠道细菌的人和没有这种肠道细菌的人,其肌肤的易衰老程度会有很大不同。
除此之外,世界上还有很多不同性格的人。易怒的人、容易低落的人、腼腆的人、擅长交际的人、顽固的人……正所谓千人千面。不过,其中好像也有肠道细菌的影响。
针对这件事,有人用老鼠做了实验。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斯蒂芬·柯林斯教授在实验中,将“活跃的老鼠”和“胆小的老鼠”的肠道细菌互相替换,结果发现,两只老鼠的行为竟然完全颠倒过来,它们的性格被替换了。这一实验显示,是好奇心旺盛、还是胆怯懦弱、是不是容易感到慌乱恐惧等性格倾向,有可能与肠道细菌有关。
不过,这归根结底只是老鼠的实验,人类是否也一样,如果将肠道细菌更换,性格是否会被彻底更换,还是一个未知数。只是,我们已经得知,肠道内有大约1亿个神经细胞,在肠道细菌所创造出的物质中,有很多物质都会刺激这些神经细胞,影响人的感情。而且,肠道内同时也是生产血清素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工厂,对于喜怒哀乐的感情的形成,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考虑到这样的情况,会推导出“人的性格是由肠道细菌创造的”“人的性格倾向是由肠道菌群的构成平衡决定的”的结论,也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
迄今为止,这种体质和性格倾向的问题,大部分一般都被认为是由遗传自父母的基因决定的。但是,遗传并不是一切,肠道细菌也带来了不少影响。
人类的体质和性格各不相同。肠道菌群也各不相同。或许,是那些在我们体内居住的不同肠道菌群和细菌,创造出了我们每个人丰富的“个性”。
当然,肠道菌群会给我们的个性带来多大程度的影响,还不是十分清楚。但是,随着今后研究的发展,我们一定能够弄明白,肠道菌群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种影响的边际又在何处。
或许,我们之所以会成为自己的关键,就沉眠在肠道菌群之中。“自我”和“自我的特征”,可能也诞生自肠道。如果是这样的话,居住在我们自己的肠道中的肠道细菌,与其说是我们的“伙伴”,倒不如说是操纵我们的“另一个自己”。
肠道细菌形成的关键时期
研究证明,肠道菌群的构成基本上在婴儿出生后10个月内达到平衡。
婴儿在母亲腹中的时期,完全在无菌状态下成长。然后,等到分娩之际,通过产道时,才会首次接触到阴道外的细菌。婴儿落地,通过呼吸空气、接触母亲的皮肤以及吮吸母乳,将大量的细菌摄入体内。尤其是通过喝母乳或奶粉,有益菌的代表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等细菌会增多,到出生后一周左右,婴儿的肚子里就会布满双歧杆菌。
到了牙牙学语时,婴儿会将抓到的各种物品放入口中舔,各种各样的细菌就这样渐渐进入体内。健康的肠道菌群的形成,需要摄入许多种类的细菌,这个时期的婴儿将身边的东西放入口中舔舐,就是获得大量细菌的本能行为。
通过这种行为,婴儿体内大量的肠道细菌,不断扩大或缩小自己的势力,不久之后,它们的势力分布就会固定下来,在出生后10个月左右,肠道菌群的构成就会大体达到平衡。而且,此时形成的“花圃”的平衡,会伴随这个人的一生。
总之,从出生到花圃完工,就只有10个月的时间。我认为,对于孩子的成长健康而言,这10个月时间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这也是因为,这段时期决定了孩子摄入的细菌的数量以及免疫力的高低。
在10个月内,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各式各样的物品以及千姿百态的大自然,并摄入大量细菌,有助于让孩子获得各种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反之,如果孩子与细菌接触的机会比较少,就无法获得必要的免疫能力,对疾病的抵抗力就会很低。例如,如果你将孩子关在干净的房间里,基本上不让他与外界接触,各种物品都经过消毒之后再让他使用,不让他乱舔身边的物品,那么他就很容易患上以特应性皮炎为代表的各种过敏性疾病。实际上也有报告指出,对比一下有特应性皮肤疾病的孩子和健康的孩子在出生1个月时的肠道细菌,就会发现,健康孩子体内的细菌种类和数量远远高于前者。
也就是说,是否会过敏、免疫力的高低、是否容易生病等“体质”的根基,是由出生后10个月内的肠道菌群的建立情况所奠定的。
出生后10个月,通常正好是婴儿已经习惯了吃辅食、快要断奶的时期。这一时期同时也是消化和吸收食物、驱除病原体、维持免疫功能等肠道的基本功能的完善时期。这大概表示,肠道细菌通过做好大力支持的准备,帮助你完成了作为一个人而生存下去的初始设置。
我们的很多事情,没准儿都是在这一初始设置的阶段,由肠道细菌决定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体质等全都是在这个时期决定的。出生后的10个月只是为体质打下了基础,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个人的体质会因为环境因素不断变化。
但是,生命力的基本状态却大体是在肠道菌群形成并做好肠道活动准备的时候完成的。
我是这样认为的。因为,人类如果没有肠道和肠道细菌的作用,无论如何都是无法生存下去的。肠道是创造生存所需的力量、支撑着经营“生命”系统根基的器官。
生物想要生存,首先必须获得肠道细菌的力量。熊猫宝宝在出生之后,马上就会食用母亲的粪便,树袋熊宝宝也会立刻食用母亲的粪便。它们是从母亲的粪便中摄取肠道细菌,以获得分解以及吸收竹叶或桉树叶的功能。
出生后必须立刻摄入肠道细菌,我们人类也是如此。获得生命的我们最先应该做的工作,就是与名为肠道细菌的伙伴交朋友。首先需要让体内的伙伴拥有足够的功能,在早期阶段,就牢牢地打下“吃饭”“吸收”“排泄”“保护身体免受病原体伤害”等“生存必需的根基”。
因此,人类在出生之后,立刻就要建立起肠道菌群,暂时完成初始设定,然后在之后的大约20年的时间内,渐渐让大脑和身体完成发育。这或许意味着,人类想要生存,大脑和身体可以暂时靠边,最重要的是先让肠道学会自力更生。
只要有肠道就够了
生物生存,只要有肠道就够了—我一直这样认为。
在这里,我想先介绍一下肠道这一器官拥有什么样的功能。
肠道是生物体内最先诞生的器官。
追溯一下进化的历史,所有动物的祖先都是水母或海葵这样的腔肠动物。腔肠动物拥有一个不区分嘴巴和肛门的肠道,它们的生存几乎只依赖这个肠道。再稍微往前进化一些,就成为嘴巴和肛门分开的蚯蚓等环节动物。蚯蚓那蜿蜒细长的身体,一头是口,另一头是肛门。它既没有大脑,也没有眼睛。硬要说的话,它是一种全身都由肠道构成的生物。
然而,我认为蚯蚓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发育完整的生物。
蚯蚓即使没有脑子,也能在深思熟虑后采取行动。它可以判断昼夜光线的强弱,待条件成熟,就会从地下爬到地面,并且判断落叶或小树枝是否可以食用。明明几乎只有肠道,它却能准确地把握状况,良好地适应环境,每天不断摄入养料,重复着消化和排泄的过程。摄入、排出、摄入、排出,我们人类也在重复着同样的行为。“只由肠道”构成的生物能够毫无问题的做到同样的事,你难道不觉得这很厉害吗?
而且,蚯蚓还很敬业地发挥着社会功能。蚯蚓体内有数不清的肠道细菌,能够将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作为养料摄入体内,并使其转化为有益的成分,并作为粪便排出。因此,如果有很多蚯蚓,贫瘠的土地就能变得肥沃。土壤的富饶会带来很多的恩惠。可以培育植物,让作物丰收,这些植物和作物,会成为包括人类在内的众多动物的食物。因此,蚯蚓是生命循环中的重要一员。那蜿蜒细长的肠道只是摄入养料,排出了不起的粪便,就完成了这么伟大的工作。
实际上,蚯蚓是雌雄同体,具有雌雄两种生殖器。我很久以前曾经想过,蚯蚓生活在地下,个体之间相遇的机会很少,所以是不是相遇之后,其中一个会变成雄性,另一个则会变成雌性,进行交配呢?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两只蚯蚓相遇、交配的时候,会同时使用雄性生殖器和雌性生殖器,它们彼此会插入对方,并被对方插入,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一次交配会持续好几个小时,并会分泌出大量黏糊糊的液体。沉浸在交配行为里的两只蚯蚓,仿佛浑然忘我。
像这样专心致志地交配的动物,或许很罕见吧。我边观察,边心想:“这种交配方式真了不得啊!”“刚刚,它们正在同时体会雄性和雌性两种快感呢。”不知道为什么,心里竟然有一些羡慕它们。
稍微有点偏题了。尽管蚯蚓是一种基本上只靠肠道生存的生物,它却具有如此丰富的生命活动。用肠道思考,用肠道运动,用肠道消化,用肠道排便,还用肠道交配……蚯蚓一定每天都在努力生存,感觉不到任何匮乏吧。即使没有大脑等器官,日常的一切只依靠肠道就可以完成。
因此,生存只要有肠道就够了。我认为,生存的最低限度的需求,肠道全都具备。
我觉得,人类的肠道,也几乎具备了生存所需最起码的功能。既具有思考的功能,也有判断情况的功能。当然,还有消化食物、排泄的功能。虽然不能像蚯蚓那样进行交配,但是男女的生殖器原本就是由肠道演变而来。这样一想,肠道就连交配的功能也具备了。
或许也有人不能立刻领会。但是,人类原本也像是一根每天重复着“从上摄入,从下排出”的肠道。从人类的一生都在重复这一肠道运动的观点看来,我们跟蚯蚓也没什么大的不同。
我深入地探索“生存”这个课题,逐步删除那些多余的东西,最终,好像就只保留了肠道的功能。肠道这一器官,因为它那“尽管只有最低限度的功能,可是只要有它就足够生存下来”的终极生存技能,而被挑选保留下来。
不只是“第二大脑”,肠道比大脑更聪明
我与蚯蚓同样喜爱的是,不,应该说比蚯蚓更加喜爱的是绦虫。
大家知道蚯蚓和绦虫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吗?
实际上,蚯蚓没有大脑,绦虫却有一个袖珍的大脑。它是腹侧神经系统动物中最先拥有大脑的物种。拥有了大脑的腹侧神经系统动物,后来逐渐进化为乌贼、章鱼以及节肢动物等。
另一方面,在背侧神经系统动物中,从文昌鱼和海鞘等尾索动物开始进化出神经管,神经管渐渐进化为脊椎动物的管状神经系统,即大脑。然后,拥有大脑的脊椎动物,进化为鱼类、两栖类、爬虫类、鸟类和哺乳类,我们人类,则最终拥有了大脑皮质发达的高性能大脑。
在这里,我想说明一下肠道和大脑之间的关联。
追溯一下进化的历程即可明白,肠道的形成要远远早于大脑。
首先有了肠道。生物几乎以只有肠道的模样度过了让人惊讶的漫长岁月。正如刚刚列举的蚯蚓的例子那样,思考、判断等都由肠道完成,因此即使没有大脑,也没什么可困扰的。
那么,大脑又为什么会出现呢?很多研究人员指出,大脑是为了“吃”而诞生的。肠道必须尽可能高效地汲取养料、摄取能量。因此就需要有一个达到这一目的的“作战室”。这个作战室,就是大脑。大脑原本是肠道为了让自己的生存更加有利而配备的器官。
因此,大脑本来是肠道的下属。
不过,大脑渐渐发达,开始志得意满,现在已经完全是一副认为所有决定权都在自己手中的态度。原本是自己的分公司,结果却迅速发展,如今已经成为超越自己的大公司,还骑在自己头上发号施令—站在肠道的角度,或许就是这种感觉吧。
而且,经常有人说“肠道是第二大脑”,听到这样的说法,肠道应该也很不情愿。对于肠道而言,大脑不过是一个后到的新人,这样的大脑成了“第一”,自己这个大前辈却要屈居“第二”,肯定无法接受吧。
我一直认为,肠道才是人类排在第一位的思考器官。虽然稍微有些偏心肠道了,但我非常认真地觉得,“肠道比大脑更聪明”。
我来说明一下理由吧。
① 肠道能够做大脑无法做的判断
比如,有一种看上去很普通,却混合有食源性致病菌的食物。大脑大概会做出把它吃下去的判断。但是,如果混合有食源性致病菌,肠道就会做出“不能摄入”的判断而排斥它。肠道内如果进入了不安全的东西,就会引起呕吐和腹泻,试图将其排出体外。也就是说,大脑无法判断入口的东西是否安全,肠道却可以做出判断。
② 肠道即使不接受大脑的指令也会运动
身体基本上都是在大脑的指令下做出动作,肠道却不同。它可以不接受大脑的指示,而是在独立的判断下做出动作。即使脑组织坏死,肠道也能独立工作下去。但是,如果肠道彻底死亡,大脑的工作也会完全停止。
③ 肠道具有可与大脑匹敌的神经网络
在人类的肠道之中,存在约1亿个神经细胞,构筑起了网状的神经系统。尽管神经细胞的数量不及大脑,但是在肠道内的神经网络中,却有众多影响思考和情绪的信息在交互往来。我认为,人类的心理基础是在肠道内诞生的。而且,对其形成产生巨大影响的,或许就是肠道细菌。今后研究继续推进的话,或许我们就能更进一步地了解肠道和心理之间的关系了。
④ 肠道会制造幸福感
详细情况我会在后文介绍。肠道能够产生血清素和多巴胺等快乐物质的原料。只要一个人的肠道内能够生产大量这类物质,他就会心情开朗,乐观向上,充满幸福感。反之,如果一个人的肠道内这类物质的生产量较少,他就会心情灰暗,悲观消极。由此,不少人患上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也就是说,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肠道。
⑤ 肠道不会说谎
大脑是个贪慕虚荣、自命不凡的家伙。有时它会歪曲事实,想法中充满偏见。它会将圆的说成方的,方的说成三角的,谎话连篇。但是,肠道却不会说谎。圆就是圆,方就是方,三角就是三角,它会切实地进行分类整理,自始至终都耿直认真。肠道是一个略微不懂变通的老实人。
⑥ 肠道不会沉溺欲望
大脑意志薄弱,容易陷入眼前的欲望。一不小心就吃光一整袋薯片,分明已经吃饱却还是会再吃一叠寿司等。但是,肠道却不会如此。包括食物在内,它只要有能够维持日常所需的东西就能满足。它常常是谦虚的,不会过度贪婪。
⑦ 肠道会优先考虑身体
大脑是个轻浮的花花公子,有时会过分享乐,还经常会做一些对身体不好的事,比如过食、过饮、抽烟、生活不规律等等。但是,肠道却很会为身体考虑。如果伤害身体的事持续下去的话,它就会立刻以便秘或腹泻等来宣告自己的不适。身心虚弱对于肠道细菌而言也很不妙,因此,肠道总是优先考虑身体,默默地埋头苦干。
怎么样?读了①~⑦,你有没有觉得“肠道比大脑更聪明”?
总之,肠道也有种种思考。当然,肠道并不具备思考哲学问题、进行困难的计算以及通过语言和文章表达观点的智能。很明显,这些在学校学习到的能力,肠道归根到底还是无法与大脑匹敌。
但是,在植根于日常生活中的“如何生活”“如何选择”的部分,肠道经常会做出比大脑更加明智的选择。至少在“更加健康生活的智慧”这一点上,比起顺从大脑的判断,或许还是顺从肠道的判断更加明智。
肠道的诞生比大脑早了数亿年。从还是蚯蚓那样形态的时期开始,它就已完美地具备必要的生存功能。因此,在肠道中或许储备有“为了生存,现在应该做什么”“为了幸存下来,应该如何选择”等本能的智慧。
而且,肠道为了生存而做的判断,或许比大脑做的判断更加正确。
我觉得,在一个人的人生中有很多局面,与其相信大脑的智慧,不如相信肠道的智慧。只要能灵活运用肠道的智慧,或许我们就能更长寿、更健康。
肠道不可思议的力量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人类的身心全部受大脑的支配。即使是现在,也有不少人这样认为。
在研究人员之间,开始出现“大脑似乎并不能决定一切”“肠道似乎也具有与大脑相同的功能”等观点,也是最近的事。不过,即使时间不长,也算有一段历史了。在这里,我想稍微追溯一下“脑肠问题的研究史”。
说起来,从19世纪开始,已经众所周知,即使没有大脑,肠道也会蠕动。英国的生理学家贝利斯和斯特林将打了麻醉剂的狗的肠道取出,并确认即使没有来自脑髓的指令,肠道内的物质也会被运送到肛门方向。他们成为蠕动运动的发现者。
但是,尽管知道肠道会独立运动,可是当时的研究人员或许连想都没有想过,肠道居然会具有与大脑相似的功能。人们终于开始着手研究肠道是否具有思考的功能和产生情绪的功能,已经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事情。
例如,美国神经生物学家迈克·D·格尔森教授通过血清素的研究关注到肠神经系统的作用,并推动学界认可肠道也具有与大脑相似的功能。格尔森教授还著有《第二大脑》(古川奈奈子译,小学馆,2000年发行)。
另外,在脑科学的领域,也出现了提倡“心情来自身体(不仅是大脑)发出的信号”的研究者。出生于葡萄牙的神经心理学家安东尼奥·R.达马西奥博士,通过以脑损伤患者为对象的研究证明,身体也具有作用于大脑的决策功能,并提出了“躯体标记假设”。虽然达马西奥博士没有明确表示拥有这一决策功能的就是肠道,可是这一假设却在当时的脑科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就像这样,“肠道或许很了不得”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左右开始,到处生机勃勃地萌芽,到21世纪初,这些新芽逐渐成长起来。在日本,20世纪90年代初,新潟大学的藤田恒夫教授也发布了名作《肠道会思考》(岩波新书,1991年发行)。我也出版了《微笑蛔虫》(讲谈社,1994年发行),加入了该领域的研究,紧接着又出版了《肠内革命》(海龙社,2011年发行)、《脑笨、肠聪明》(三五馆,2015年发行)等著作。此外,在中国,中国科学院的金锋教授也以乳酸菌的研究为契机,加入肠道研究的行列。
不过,现在想想,我们所做的肠道研究,到目前为止,都经常会让人觉得有些“可疑”。这或许是因为在日本“大脑热潮”持续了很长时间吧,再怎么强调“肠道也很厉害”“肠道会决定心情”,人们都持“半信半疑”的态度,肠道研究没能取得很好的反响。
但是,最近这种状况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刚刚我也说过,随着基因染色体组分析的发展,肠道细菌的“原貌”逐渐清晰,我们渐渐明白肠道内潜藏着不可思议的力量。由此,多年来不见天日的肠道研究,一下子被推到了聚光灯之下。随着今后研究的发展,肠道的力量得到进一步发掘的话,“肠道比大脑更厉害”的认知,也一定会逐渐成为常识。
顺便一提,在回顾“脑肠问题的研究史”时,有一个不得不提到的日本研究者。他就是在东京医科齿科大学执教的解剖学家三木成夫教授。
三木教授所做的是立足于解剖学,探讨“人类进化的生命记忆”的大型研究。这一研究的世界观十分宏大,根本无法通过几行文字加以介绍。不过,三木教授在其研究的各个方面都指出,我们的身心与以肠道为代表的内脏有着密切关联。教授开始做这样的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左右。比迈克·D·格尔森教授发表肠道具有与大脑相似的神经功能还要早10年以上。
例如,三木教授认为:“内脏中含有食和性的节律、宇宙的节律。”“若内脏的感受迟钝,则无法感知世界。” 密密麻麻地遍布在肠内的绒毛的皱褶,具有在从“外界”摄取营养的同时,与“外界”的变化发生共振的传感器的功能。就像是植物与太阳的运行和四季的节奏发生共振一样,在我们的内脏中,也形成了一个世界,可以与宇宙的“遥远”发生共振。此外,内脏的这种“与外界发生共振的力量”,也可帮助大马哈鱼洄游到自己诞生的河川,帮助候鸟随季节正确迁徙。在我们的内脏中也潜藏着这种感知生命自然规律的力量。
三木教授还对很多现代人的内脏感觉迟钝而忧心忡忡。他表示,近些年不明原因的身心欠佳的人会增加,或许也是不重视内脏节律的缘故。
如今,研究不断证明,肠道和肠道细菌具有影响心理和身体的力量,三木教授在30多年以前就已经预测到了现在的状况。
三木教授是首位指出肠道中潜藏着惊人力量的学者。肠道中是否具有察觉外界情况、与自然规律产生共振的力量,尽管还是未知数,但是我觉得,在不远的将来,这件事一定会得到证明。
事实上,在我还是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的医学生时,曾经听过三木教授的课。当时的我是个非常不认真的学生,抱着只要拿到学分就好的心态在听讲,如今思及此事,颇觉遗憾。教授于1987年去世,如果看到今天的情形,他一定会说:“远不止这种程度,肠道中还隐藏着更多了不起的力量!”
大脑是狡猾爷爷,肠道是正直爷爷
古人或许已经凭生活感觉认识到,肠道中藏着一颗“心”。
例如“精神准备”“刺探内心”“看透内心”等俗话,自古以来,我们都以“腹”来表示人的思想和计谋。此外,“发怒”“怒火难消”“怒火中烧”等感情,也都使用“腹”字来表达,再比如“下决心”“横下心”等,在表达觉悟或意志时,也会使用“腹”字。
我还有种感觉,那就是,类似于“顺从大脑的指示,不会发生什么好事”“顺从肠道的指示,更能获得幸福”等观念,或许以生存教训的形式传承了下来。
最能反映出这件事的,就是日本各地流传的传说故事。
在传说故事中,经常会出现“狡猾爷爷”和“正直爷爷”。例如“开花爷爷”“瘤子爷爷”“饭团子咕噜噜”“舌切雀”等故事,都是由贪婪而坏心眼儿的老人和无欲无求的善良老人之间的对比所构成的。而且,所有故事的结局,都是坏心眼儿的老爷爷贪得无厌,算尽一切,却没有好下场,而正直的老爷爷无欲无求,反而得到了好运的眷顾,永远幸福地生活了下去。
我认为,在这些传说故事中,“狡猾爷爷”象征着大脑,“正直爷爷”则象征着肠道。
正如刚才也说过的那样,大脑容易被欲望蛊惑,有时也会在欲望的驱使下策划一些无聊的事,或者做一些害人的事。因为它会立刻投身于眼前的快乐,所以常常会打乱生活的规律并不加节制。而且,如果欲望没有节制,人就会超出自己的需求范围,无限制地追求物质。甚至经常会放任欲望自流,以至于坐立难安地“想做××”“想要××”。因此,如果一个劲儿地顺应大脑的指示,就不会有什么好事。“狡猾爷爷(大脑)”总是因贪得无厌而遭遇厄运,就是一个教训。
但是,肠道却不会被欲望左右,每天都平淡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它诚实、谦逊、认真。一直都重视自己的节奏,讨厌不规律和无节制。此外,它自始至终都保持着“知足”的态度,只追求对自己而言必要的东西,不会追求超出必要的物质。而且,它清楚地明白,为了让自己幸福地生活下去,必要的是什么,不必要的是什么。因此,只要顺应肠道的指示,就能过上平安稳定的生活,创造自己的幸福。“正直爷爷(肠道)”能够一直幸福,就是一个证明。
回顾一下就能发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有由于顺应大脑的指示行动,而把事情搞砸的时候。
例如,在工作等场合想要做什么事的时候,你是不是曾经因为耍拙劣的小聪明,反而招致糟糕的结果呢?明明只要更加老实地行动就好了,却因为想要耍一下帅、利用一下人际关系,或者稍微贪婪那么一点,结果反而适得其反。
也就是说,你在自己体内的“狡猾爷爷(大脑)”的忽悠下采取行动,结果却眼睁睁地招来了失败。我们经常会重复这种没有意义的失败。大家心中肯定也有数吧。
我觉得,在任何人的身体里,都同时居住着“狡猾爷爷”和“正直爷爷”。并且,因为我们都是人类,所以偶尔贪婪、打点儿坏主意、把事情搞砸,也是没办法的事。
但是,正如古老故事的教训告诉我们的那样,如果一直被“狡猾爷爷(大脑)”所驱使,总有一天会陷入窘境。如果总是过于贪婪,工作就有可能无法游刃有余。而且如果总是打歪主意,人际关系也有可能出现裂痕,慢慢地,就会变得谁也不愿与你来往了。
因此,不要总是依赖大脑,最好也倾听一下“正直爷爷(肠道)”的心声。
特别是在你无法判断怎么做比较好的时候,最好养成习惯,先听一下自己体内的“正直爷爷(肠道)”的声音再做决定。比如,“可以吃这么多吗?是不是应该停止吃东西?”“应该继续前进吗?是不是应该在这里停下?”“可以这么忘乎所以吗?是不是应该稍微克制一些?”“这么贪婪好吗?是不是应该更加谦虚一些?”“这么浪费好吗?是不是应该停止购买?”—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有很多类似这种突然不知该如何判断的情形。
在这种时候,只需一瞬间,请你试着聆听一下肠道的声音。你们体内的“正直爷爷(肠道)”一定会做出完美的判断,告诉你“为了生存,什么是必要的”“为了生存,应该选择什么”,为你指出真正应该前进的道路。
总而言之,在很多事情上,肠道会比大脑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有时,这一选择甚至会让人生黑白分明。在“舌切雀”的故事中,“大柳条筐”和“小柳条筐”的不同选择,带来了截然不同的命运。有时,与其选择不符合身份的“大柳条筐”,不如选择适合自己的“小柳条筐”。
或许是因为古代的人们与肠道的规律和自然的规律共生,所以才明白“比起标新立异地用头脑思考,顺应肠道的判断反而更加容易推动事情顺利进行”的道理吧。
大家在不知道该往哪里走而犹豫烦恼的时候,不妨试着集中精神感受一下自己体内的“正直爷爷(肠道)”的存在,并试着将“肠道准确的判断力”灵活地应用在工作和人生中。
现代人的肠道细菌与过去相比正在减少
大家知道判断肠道和肠道细菌是否在认真工作的线索是什么吗?
没错,就是大便。
大便量多是健康的证据,它代表肠道细菌的数量多。
在大便的重量构成中,80%是水分,10%为肠道细菌残骸,5%为肠粘膜残骸,5%则为食物残渣。除去水分,大便成分的半数都被肠道细菌残骸所占据。所以,大便量多,证明体内的肠道细菌在积极工作。
顺便一提,我是业内著名的大便收集家。我走遍世界各地,带回各种民族的粪便进行研究。我的收藏品已经超过10万个。只要调查一下大便,就能大体明白,这个人吃了什么,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当然,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别也表现得非常明显,迄今为止体积最大的是墨西哥人的大便。而且众所周知,墨西哥的国民性格很开朗,是自杀率非常低的国家。这跟他们体内有充足的肠道细菌、生产出了很多让精神安定的血清素等物质是分不开的。我认为大便的大小和身心的健康程度之间有深刻的关联。
顺便一提,不知大家知不知道,日本人的大便与过去相比正在变少。
据推算,战前日本人一天的大便量平均为400克。与世界其他民族相比,排名也是相当靠前的。但是,现在日本人的大便量却减少到了150~200克。如果肠道状态不好,还会进一步减少,因此,或许也有人的大便不足100克。也就是说,大便量减少了一半还多,变成之前大便量的三分之一。
这同时也显示,日本人的肠道细菌正在减少。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态呢?
原因在于,大约从战后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开始,日本人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肠道细菌喜欢的东西”不断减少,“肠道细菌讨厌的东西”却不断增加。到底是什么减少,什么增加了呢?接下来,就听我来讲一讲让我们的肠道细菌锐减的主要原因吧。
① 膳食纤维的摄取量减少
肠道细菌最青睐的东西是膳食纤维。自古以来,日本人从谷物、蔬菜、海藻、菌类等中获得膳食纤维,平时会摄取大量膳食纤维,然后排泄出大量的大便。但是,由于战后饮食生活发生变化,导致膳食纤维的摄取量锐减。这可谓是日本人的肠道细菌减少的首要原因。
② 肉的摄取量增加
蔬菜等膳食纤维的摄取量减少,与此相反,肉的摄取量却增加了。肉中的纤维很少,如果日常食用,大便量就会一下子变少。而且,如果过量食肉,有害菌就会占据优势,同时也容易破坏肠道细菌的平衡。
但是,即便如此,也并不意味着“最好不要吃肉”。肉是重要的蛋白质来源。肉中含有的大量胆固醇,作为创造身体的细胞膜和荷尔蒙的材料,也不可或缺。我建议老年人也要每周大约吃两次肉。关于这一点,我会在后面的章节重新介绍。
③ 发酵食品的摄取量减少
发酵食品也是肠道细菌特别爱吃的东西。在过去的日本的餐桌上,腌制品、纳豆、味增汤等发酵食品甚至可以说是必备品。但是,如今却只是“偶尔”食用。这也多少对肠道细菌的减少产生了影响。
④ 食品添加剂剧增
人工防腐剂、人工色素、护色剂、增粘剂等食品添加剂会给肠道细菌的成长和增殖带来恶劣影响。影响尤其大的是人工防腐剂。为了防止食品腐败,防腐剂中含有抑制细菌增殖的成分。如果大量进入肠道内,那么就连肠道内的有益菌也会受到伤害。
这些食品添加剂有一定的安全标准,在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的范围内生产。但是,这一标准却没有考虑到,如果常年持续摄入会怎么样。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以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年年增长,如今陈列在超市和便利店里的食品,基本上都使用添加剂。我们的肠道细菌,在每天无知无觉吃入口中的添加剂的缓慢折磨中,逐渐彻底地失去了活力。
⑤ 抗生素的使用增加
抗生素具有抑制病原体增殖的作用。但是,它不仅作用于特定的病原体,连有益菌也会一并杀死。当然,对肠道细菌也会产生负面影响。而且,我相信在感冒的时候食用抗生素的人也不少,但是感冒不是由细菌,而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使用抗生素是无法治愈的。当然了,也有一些疾病不得不使用抗生素,但是最好还是不要轻易使用。
⑥ 过度讲究卫生的人增加
过去日本人的孩子不仅会吃掉到地上的食物,还会漫山遍野地跑,弄得浑身是泥。正因为他们这样,从自然中摄入了很多种类的细菌,肠道细菌才会同样健康,能够维持强大的免疫力。但是,经济高度发展时期以后,人们的卫生意识增强了,接触细菌的机会渐渐变少了。最近,周围的东西也都采用“抗菌规格”“抗菌商品”来防卫。对于现代人的肠道细菌减少,免疫力降低,这种“过度的卫生意识”也有不少影响。
也请你回顾一下自己的日常生活。如果你感觉“自己的肠道细菌或许减少了很多”的话,请一定从现在开始,多多摄入肠道青睐的食物,避开肠道讨厌的东西,改善自己的生活,以增加肠道细菌。
现代人原本就过于小看肠道。
本章讲到现在,应该可以看出,肠道和肠道细菌给我们的生命、我们的活动,带来了难以估算的巨大影响。肠道为了帮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平安地生存下去而绞尽脑汁。而且,居住在肠道内的肠道细菌,是我们维持身心健康所不可或缺的伙伴,它们为了我们的健康,一直在不分昼夜地辛勤工作。
然而,我们平时又是如何对待肠道和肠道细菌的呢?它们一直都在为我们工作,我们却很少对它们表达谢意,不仅如此,还毫无节制地暴饮暴食,吞下沾满食品添加剂的东西,放肆地折腾肠道,从来都不考虑肠道的健康,而是放纵大脑的欲望,想吃就吃,想喝就喝,贪婪无度,总是采取肠道厌恶的行为方式。
所以,你不觉得肠道很可怜吗?
你不觉得自己似乎恩将仇报,无颜面对肚子里的伙伴吗?
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那么就请你从现在开始,尽量做一些让肠道开心的事吧。请你关心肠道,为肠道着想,只做“对肠道有益”的事。
这样做的话,肠道就会日益勤奋地工作,它会创造更多的健康、更多的幸福、更多的大便,帮助你走向更美好的生活。
只要肠道能够发挥这样的本领,疾病就会消失,压力和烦恼也会消失,让人在意的不适和麻烦也会消失,一切都能顺利地步入轨道。
请你一定要将这样的力量调动出来。只做“对肠道有益”的事,让今后的人生充分地放出光彩。
能够让肠道愉快的食物,请记住“你(O)、的(NA)、肚(KA)、子(HA)、是(SU)、座(KI)、茶(YA)、室(YO)”的口诀!
大家知道肠道细菌喜欢什么食物吗?
一定有人不能立刻想起来吧。实际上,有一个可以立刻记住并付诸实践的口诀。
那就是“你(O)、的(NA)、肚(KA)、子(HA)、是(SU)、座(KI)、茶(YA)、室(YO)”。这句话由肠道细菌喜欢的食物的首字母组成。接下来就让我依次解释一下吧。
O……低聚糖 推荐菜单是“烤香蕉”!
在肠道细菌员工中,最出类拔萃的工作人员是双歧杆菌。双歧杆菌最喜欢的就是低聚糖。因此,只要摄入含有很多低聚糖的食物,以双歧杆菌为代表的有益菌便会增加,肠道菌群工厂就能健康运转。
含有很多低聚糖的食品有洋葱、大葱、牛蒡、芦笋、大蒜、玉米、香蕉、蜂蜜等。其中,我最推荐的菜单是“烤香蕉”。将香蕉用小火烤5分钟左右,香蕉的淀粉就会转化为低聚糖,因此,可以从中摄取大量的低聚糖。
此外,将低聚糖提取出来制成的糖浆或颗粒状的低聚糖甜味调料,在市面上也能买到。与砂糖不同,它的热量较低,甜味也不高。在做菜时,可用它代替砂糖,你也可以试试看。
NA……纳豆等豆制品 纳豆最好在晚上吃!
或许纳豆才是最受肠道细菌垂青的食物之王。它既是发酵食品,又富含膳食纤维。来自大豆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而且,纳豆中含有的纳豆激酶,还具有溶解血栓的作用。请你试想一下,在一粒茶色的纳豆中,凝聚着肠道细菌特别喜欢的成分。而且,在晚上食用,更能发挥出纳豆的这一功效。在肠道工作活跃的晚上食用,使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的作用和肠胃调整作用更容易得到发挥,在睡眠中,血液循环会更加顺畅。或许很多人认为“说起纳豆,就想起早上”,但是,请你不仅在早上,也在晚上食用它吧。
此外,不仅是纳豆,在平日里也应该积极地摄取豆腐、豆浆、豆腐渣等豆制品。
KA……海藻类 适合日本人肠道的膳食纤维
海带、裙带菜、羊栖菜、海蕴等海藻类,都是适合日本人肠道的食物。外国人基本上没有吃海藻的习惯,是因为他们体内没有分解海藻的消化酶。但是,肠内有这种酶的日本人,自古以来就食用海藻,并从中摄取很多营养。任何一种海藻中都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而且,海带、孢子叶、海蕴等黏糊糊、滑溜溜的成分中,富含褐藻糖胶和褐藻酸等健康成分。日本人的肠道健康,不能缺少海藻的功劳。请你记住这一点,平日里积极地去摄取它吧。
HA……发酵食品 一餐一份,去摄取“细菌的馈赠”吧
发酵食品中充满“细菌的恩惠”。例如,味增和酱油中含有曲霉属菌、纳豆中含有纳豆菌、酸奶中含有双歧杆菌,奶酪和腌菜、泡菜、米糠腌菜等腌制品中含有乳酸菌。摄入这些发酵食品,能使肠内维持酸性,创造有利于有益菌增殖的环境。另外,肠道细菌将发酵食品分解之后,会产生醋酸等短链脂肪酸。我们知道,短链脂肪酸具有有利于肠道蠕动、预防肥胖的作用。
我的建议是在三餐的菜单中加入一份发酵食品,如果是日式料理,可以选择味增汤、纳豆、米糠腌菜,如果是西餐,则可以选择奶酪或腌菜、酸奶等。
SU……醋 “醋泡洋葱”也对肠道有益!
肠道内维持酸性,既有利于肠道细菌的工作,也便于免疫功能等发挥作用。另外,有益菌较多,肠内则容易维持酸性,如果有害菌较多,肠内就容易呈碱性。
醋是一种可以帮助肠内维持酸性的食品。既可以通过醋制品以及油醋汁沙拉等摄取,也可以通过喝黑醋等来摄取。而且,最近很流行“醋泡洋葱”“醋泡鸡蛋”“醋泡黑豆”“醋拌卷心菜”“醋泡蒜”“醋泡海带”等使用醋的健康菜单。这些菜既有利于调整肠道状态,对于预防生活习惯病也很有帮助。而且,它们都可以提前做好。所以,你要不要试试在平时也将它们摆上餐桌呢?“醋泡洋葱”“醋泡蒜”“醋泡海带”是我餐桌上的常备菜,我每天都在坚持食用。
KI……蘑菇类 通过“大地培育的细菌”增强免疫力
蘑菇是由生活在土壤中的土壤细菌所培育的食物。其中含有大量能够活化肠道功能的成分。它重点能够活化的功能,就是免疫力。蘑菇中富含一种名为β-葡聚糖的免疫增强剂,研究发现,其对防止癌细胞的增殖也十分有效。香菇、丛生口蘑、朴蕈、金针菇、杏鲍菇……蘑菇的种类不限。请你一定要换着种类和烹调的花样,把它放入你每天的菜单中。
YA……蔬菜类 照顾肠道的喜好,每一餐必不可少!
肠道细菌可以说是由膳食纤维培养的。而且,在日常饮食中,膳食纤维的基本来源就是蔬菜。请你从叶菜类、根菜类等各种蔬菜和豆类中摄取充足的膳食纤维。我建议每一餐的菜单中都不要缺少蔬菜,在坚持这样原则的同时,一天至少有一次,要吃掉双手满满一捧的量的蔬菜。可以一边想象你体内的肠道细菌开心的情景,一边食用。
此外,想要每餐都能有效地摄入膳食纤维,我还推荐一个方法,那就是养成“餐前卷心菜”的习惯。在拿起筷子之前,先吃一小碟生卷心菜。可以在切细的卷心菜中加上酱汁食用,也可以将切碎的卷心菜蘸着味增汁吃。这样做,当然就不会忘记摄入膳食纤维了,而且还容易获得饱腹感,防止吃得太多。对于防止肥胖和代谢症候群效果也十分理想。不仅如此,卷心菜在具有高防癌作用的食品榜上,仅次于大蒜,排在第二位。这世上也许没有像卷心菜这样便于食用、健康功能高的蔬菜了。
YO……酸奶 找到适合自己的类型吧
说起对肠道有益的食品,或许很多人会想到酸奶。当然没错。酸奶中的乳酸菌具有改善肠内环境的作用。
但是,想要获得效果,需要一个条件,那就是酸奶中含有的乳酸菌中,具有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乳酪链球菌等各个种类。但是,适合每个人的肠道的乳酸菌是一定的,如果酸奶中的乳酸菌是不适合自己的乳酸菌,就基本上得不到改善肠内环境的效果。
因此,最重要的是先找到适合自己的酸奶。可以尝试选择一种酸奶,连续食用1~2周,判断自己的肠道是否发生了有益变化。请你花时间,一种一种品尝、对比各种酸奶,直到找到让你觉得“就是它!”的那种酸奶。只要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类型,这种酸奶就会成为帮助你调整肠道的最强食品。
上文提到的这些食物,对于肠道细菌而言,是“美好的奖励”。如果每天都能得到这些“奖励”,肠道细菌们就会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
我们的身心是由日常饮食创造的。
而且,在肠内进行创造活动的是肠道细菌。因此,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孜孜不倦地为它们送上“奖励”,肠道细菌就会辛勤地工作,为我们创造“良好的身心”。
肠道细菌绝对不会辜负我们的期待。只要我们能够很好地为肠道细菌着想,为它们提供食物,它们也会好好工作,为我们创造健康的身心,回应我们的期待。
正因如此,在平时的饮食中,我们才应该充分考虑我们体内的伙伴。那么,大家就将“你(O)、的(NA)、肚(KA)、子(HA)、是(SU)、座(KI)、茶(YA)、室(YO)”当作暗号,从身体内部开始创造“健康的身心”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