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袋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0042591丛书名: 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19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历年真题汇编及全真模拟试卷小学语文》中公名师编写:凝聚中公教师招考研究团队的集体智慧。
适用对象明确:为致力于参加教师招聘考试考生量身定做。
编写依据全面:依据*代表地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编写。
融合特色精华:反复推敲试题答案,题目解析详尽明了。
冲刺复习佳品:考前冲刺承前启后,及时进入临考状态。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9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历年真题汇编及全真模拟试卷小学语文》结合2018年全国各地区教师招聘考试的出题特点、考试真题以及小学语文的教学特点,筛选2018年较具代表性的10套真题,在分析真题,研究考情的基础上编著了本套试卷。本套试卷可帮助参加教师招聘考试的考生从整体上把握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科目的考试范围,让考生熟悉题型,未雨绸缪。
本试卷包含10套2018年各地区真题和6套全真模拟试卷,题型全面,题量丰富。
题目难易度与真题吻合,直击考试现场。
参考答案解析详细,让考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目 录
目录
2018年天津市滨海新区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学科知识 教育综合知识
2018年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小学语文
2018年江苏省扬州市教师招聘考试试卷语文学科
2018年湖南省永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教师招聘考试试卷教育理论 语文学科专业知识
2018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卷语文
2018年四川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卷语文(精选)
2018年重庆市渝北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试卷语文专业知识
2018年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考试试卷语文
2018年河南省许昌市市直教师招聘考试试卷语文
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教育系统公开招聘考试试卷小学语文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一)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二)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三)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四)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五)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六)
2018年天津市滨海新区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学科知识 教育综合知识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8年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小学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8年江苏省扬州市教师招聘考试试卷语文学科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8年湖南省永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教师招聘考试试卷教育理论 语文学科专业知识
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8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8年四川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卷语文(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8年重庆市渝北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试卷语文专业知识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8年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考试试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8年河南省许昌市市直教师招聘考试试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教育系统公开招聘考试试卷小学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六)参考答案及解析(183)
2018年天津市滨海新区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学科知识 教育综合知识
2018年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小学语文
2018年江苏省扬州市教师招聘考试试卷语文学科
2018年湖南省永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教师招聘考试试卷教育理论 语文学科专业知识
2018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卷语文
2018年四川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卷语文(精选)
2018年重庆市渝北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试卷语文专业知识
2018年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考试试卷语文
2018年河南省许昌市市直教师招聘考试试卷语文
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教育系统公开招聘考试试卷小学语文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一)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二)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三)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四)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五)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六)
2018年天津市滨海新区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学科知识 教育综合知识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8年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小学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8年江苏省扬州市教师招聘考试试卷语文学科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8年湖南省永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教师招聘考试试卷教育理论 语文学科专业知识
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8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8年四川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卷语文(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8年重庆市渝北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试卷语文专业知识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8年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考试试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8年河南省许昌市市直教师招聘考试试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教育系统公开招聘考试试卷小学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六)参考答案及解析(183)
在线试读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
全真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稽首(qǐ)蹊径(xī)迸发(bèng)摒弃(bìng)
B.嘈杂(cāo)驰骋(chěng)鞭笞(chì)奢侈(chǐ)
C.创伤(chuāng)烟囱(cōng)逮捕(dài)档案(dàng)
D.订正(dìng)聒噪(guō)搅和(huo)信笺(ji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各行其是否极泰来姹紫嫣红响彻云霄
B.走投无路纵横捭阖缠绵绯恻甘拜下风
C.发人深省穷兵独武美轮美奂暴殄天物
D.墨守陈规莫名其妙刚愎自用融为一体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殊途同归,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B.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
C.春姑娘就是这么任性,令人哭笑不得。四月天让你过冬!近期天气可谓五风十雨,阴晴不定。昨天气温还高至26℃,今日却骤降至12℃。
D.按照新课改精神,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根本,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不要越俎代庖。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当代中国文艺生态中,春晚的地位和作用无可替代。自1983年届央视春晚以来,春晚在表达社会情绪、凝聚社会共识、塑造文化认同等方面,一直起着独特作用。
B.《红海行动》国家情怀意义深刻,战争场面真实震撼,许多电影人、影视工作者和业外人士纷纷为影片发声点赞。
C.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D.作为基本的公共产品,国家安全并非抽象的概念、遥远的事情,也不只是少数人的职责,而是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与所有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5.下列关于汉字构词法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语叫做单纯词,联绵词属于单纯词
B.叠音词由成词语素的音节构成,它是重复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如“猩猩、潺潺、哗哗”
C.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包括复合式、重叠式、附加式三种构词方式
D.附加式由词根和词缀构成,词缀在词根前的叫前缀,在词根后的叫后缀
6.下列句子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C.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D.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表示递进关系的一项是()。
A.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师说》)
8.以下文学作品中,被誉为“新儒林外史”的一项是()。
A.茅盾《子夜》B.钱钟书《围城》
C.鲁迅《狂人日记》D.曹禺《日出》
9.“三部曲”泛指三部内容各自独立,但又有一定连贯性的文学作品。《幻灭》《动摇》《追求》是()。
A.茅盾的《蚀》三部曲B.巴金的“激流三部曲”
C.郭沫若的自传体三部曲D.郭小川的长诗《将军》三部曲
10.下列作家、作品、国别对应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战争与和平》—阿·托尔斯泰—俄国《玩偶之家》—易卜生—芬兰
B.《草叶集》—惠特曼—美国《吉檀迦利》—泰戈尔—印度
C.《尤利西斯》—乔依斯—爱尔兰《人间喜剧》—巴尔扎克—法国
D.《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英国《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德国
11.以下戏剧文学作品不属于明代传奇的一项是()。
A.《紫钗记》B.《浣纱记》
C.《桃花扇》D.《鸣凤记》
1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四书”:《论语》《周易》《大学》《中庸》
B.“乐府三绝”:《木兰诗》《孔雀东南飞》《秦妇吟》
C.“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D.“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3.下列关于谦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愚,谦称自己不聪明
B.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
C.窃,有私下、私自之意,常有冒失、唐突之意
D.卑,谦称自己学识浅薄
1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段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字,九年级课外阅读总量应在????字以上”。()
A.5万400万B.8万400万
C.10万500万D.50万500万
15.以下是四年级古诗《送元二使安西》的教学片段,下列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师:早晨下过小雨,客舍的柳像被洗过一样清新。诗人为什么要写这场雨,要写清新的柳枝,这雨、这柳是否有什么特别呢?
生:下过雨后空气会比较好。早展下雨感觉很干净。诗人可能想让雨冲走一些忧伤吧。
生:我听说过“柳”在古代有“留”的意思,应该是作者希望好友元二不要去那黄沙漫天的戈壁,希望他能留在这里。
师:你说得很对,在古代,人们以“柳”的谐音“留”来表达希望对方留下来的情感。此外,古时还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A.探究景物描写,感悟选景传情
B.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
C.渗透送别背景信息,提升文化关注意识
D.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6.是一年春好处,????????。(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7.????????,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
18.????是我国古代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19.????是海明威的晚年之作,他凭借此作荣获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20.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开放、多元,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跨学科学习,也应以提高学生????为目的。
三、古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共20分)
(一)阅读以下诗作,回答第21~22小题。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1.诗题“书愤”的“愤”具体内涵是什么?(5分)
22.简要赏析本诗颈联。(5分)
(二)阅读以下文言文,回答第23~26小题。
梅圣俞诗集序
(宋)欧阳修
①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②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③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④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选自《四部丛刊》)
2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而不得施于世者施:施展,施用
B.往往探其奇怪奇:奇特,怪异之处
C.不求苟说于世说:通“悦”,取悦
D.而为穷者之诗穷:贫穷的人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羁臣寡妇之所叹故其平生所作
B.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圣俞以疾卒于京师
C.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
D.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患不能尽得之
2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梅圣俞幼年时就学习诗歌,他还是个孩童时,写出的诗句就已经使长辈惊异了
B.梅圣俞的诗很多,自己却不收拾整理,作者担心丢失,就为之选编10卷并作序
C.梅圣俞是作者的好朋友,文章是欧阳修在其去世后为其整理诗集而作的纪念性文章
D.欧阳修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穷而后工”的创作观,并用梅圣俞的创作实践加以佐证
26.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父亲的手
加尔文·渥星顿
①父亲的手粗壮有力,能不费力气地修剪果树,也能把一匹不驯服的骡子稳稳地套进挽具。他这双手还能灵巧地画一个正方形。使我难忘的是每当这双手抓着我的肩膀时,我就感到一股特殊的温暖。这双手几乎能干一切活儿。然而,只在一件事上,这双手却令人失望了:它永远没学会写字。
②父亲六岁时,开始在小学一年级读书。那时,课上答错一题,手掌上就要挨十下打。不知什么原因,父亲那淡色头发下的脑袋怎么也装不进课上讲的数字或要背的课文。在学校才待了几个月,我爷爷就领他回家了,让他留在农场干成年男人
全真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稽首(qǐ)蹊径(xī)迸发(bèng)摒弃(bìng)
B.嘈杂(cāo)驰骋(chěng)鞭笞(chì)奢侈(chǐ)
C.创伤(chuāng)烟囱(cōng)逮捕(dài)档案(dàng)
D.订正(dìng)聒噪(guō)搅和(huo)信笺(ji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各行其是否极泰来姹紫嫣红响彻云霄
B.走投无路纵横捭阖缠绵绯恻甘拜下风
C.发人深省穷兵独武美轮美奂暴殄天物
D.墨守陈规莫名其妙刚愎自用融为一体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殊途同归,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B.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
C.春姑娘就是这么任性,令人哭笑不得。四月天让你过冬!近期天气可谓五风十雨,阴晴不定。昨天气温还高至26℃,今日却骤降至12℃。
D.按照新课改精神,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根本,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不要越俎代庖。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当代中国文艺生态中,春晚的地位和作用无可替代。自1983年届央视春晚以来,春晚在表达社会情绪、凝聚社会共识、塑造文化认同等方面,一直起着独特作用。
B.《红海行动》国家情怀意义深刻,战争场面真实震撼,许多电影人、影视工作者和业外人士纷纷为影片发声点赞。
C.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D.作为基本的公共产品,国家安全并非抽象的概念、遥远的事情,也不只是少数人的职责,而是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与所有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5.下列关于汉字构词法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语叫做单纯词,联绵词属于单纯词
B.叠音词由成词语素的音节构成,它是重复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如“猩猩、潺潺、哗哗”
C.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包括复合式、重叠式、附加式三种构词方式
D.附加式由词根和词缀构成,词缀在词根前的叫前缀,在词根后的叫后缀
6.下列句子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C.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D.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表示递进关系的一项是()。
A.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师说》)
8.以下文学作品中,被誉为“新儒林外史”的一项是()。
A.茅盾《子夜》B.钱钟书《围城》
C.鲁迅《狂人日记》D.曹禺《日出》
9.“三部曲”泛指三部内容各自独立,但又有一定连贯性的文学作品。《幻灭》《动摇》《追求》是()。
A.茅盾的《蚀》三部曲B.巴金的“激流三部曲”
C.郭沫若的自传体三部曲D.郭小川的长诗《将军》三部曲
10.下列作家、作品、国别对应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战争与和平》—阿·托尔斯泰—俄国《玩偶之家》—易卜生—芬兰
B.《草叶集》—惠特曼—美国《吉檀迦利》—泰戈尔—印度
C.《尤利西斯》—乔依斯—爱尔兰《人间喜剧》—巴尔扎克—法国
D.《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英国《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德国
11.以下戏剧文学作品不属于明代传奇的一项是()。
A.《紫钗记》B.《浣纱记》
C.《桃花扇》D.《鸣凤记》
1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四书”:《论语》《周易》《大学》《中庸》
B.“乐府三绝”:《木兰诗》《孔雀东南飞》《秦妇吟》
C.“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D.“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3.下列关于谦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愚,谦称自己不聪明
B.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
C.窃,有私下、私自之意,常有冒失、唐突之意
D.卑,谦称自己学识浅薄
1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段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字,九年级课外阅读总量应在????字以上”。()
A.5万400万B.8万400万
C.10万500万D.50万500万
15.以下是四年级古诗《送元二使安西》的教学片段,下列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师:早晨下过小雨,客舍的柳像被洗过一样清新。诗人为什么要写这场雨,要写清新的柳枝,这雨、这柳是否有什么特别呢?
生:下过雨后空气会比较好。早展下雨感觉很干净。诗人可能想让雨冲走一些忧伤吧。
生:我听说过“柳”在古代有“留”的意思,应该是作者希望好友元二不要去那黄沙漫天的戈壁,希望他能留在这里。
师:你说得很对,在古代,人们以“柳”的谐音“留”来表达希望对方留下来的情感。此外,古时还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A.探究景物描写,感悟选景传情
B.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
C.渗透送别背景信息,提升文化关注意识
D.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6.是一年春好处,????????。(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7.????????,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
18.????是我国古代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19.????是海明威的晚年之作,他凭借此作荣获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20.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开放、多元,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跨学科学习,也应以提高学生????为目的。
三、古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共20分)
(一)阅读以下诗作,回答第21~22小题。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1.诗题“书愤”的“愤”具体内涵是什么?(5分)
22.简要赏析本诗颈联。(5分)
(二)阅读以下文言文,回答第23~26小题。
梅圣俞诗集序
(宋)欧阳修
①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②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③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④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选自《四部丛刊》)
2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而不得施于世者施:施展,施用
B.往往探其奇怪奇:奇特,怪异之处
C.不求苟说于世说:通“悦”,取悦
D.而为穷者之诗穷:贫穷的人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羁臣寡妇之所叹故其平生所作
B.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圣俞以疾卒于京师
C.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
D.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患不能尽得之
2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梅圣俞幼年时就学习诗歌,他还是个孩童时,写出的诗句就已经使长辈惊异了
B.梅圣俞的诗很多,自己却不收拾整理,作者担心丢失,就为之选编10卷并作序
C.梅圣俞是作者的好朋友,文章是欧阳修在其去世后为其整理诗集而作的纪念性文章
D.欧阳修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穷而后工”的创作观,并用梅圣俞的创作实践加以佐证
26.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父亲的手
加尔文·渥星顿
①父亲的手粗壮有力,能不费力气地修剪果树,也能把一匹不驯服的骡子稳稳地套进挽具。他这双手还能灵巧地画一个正方形。使我难忘的是每当这双手抓着我的肩膀时,我就感到一股特殊的温暖。这双手几乎能干一切活儿。然而,只在一件事上,这双手却令人失望了:它永远没学会写字。
②父亲六岁时,开始在小学一年级读书。那时,课上答错一题,手掌上就要挨十下打。不知什么原因,父亲那淡色头发下的脑袋怎么也装不进课上讲的数字或要背的课文。在学校才待了几个月,我爷爷就领他回家了,让他留在农场干成年男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