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8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201553
◆ 500件精品绘画呈现5000年艺术史
◆ 横跨四大洲各种文化的丰富馆藏
◆
本书规模庞大且细腻无比,在馆藏的宏伟叙事中展露出多样的细节——从各种角度描述每幅画的艺术与历史脉络、对其他艺术创作的影响及艺 术家的重要性
◆ 画作解读聚焦作品的绘画层面,分析了其何以为“杰作”
◆ 馆藏作品高清呈现
◆ 世界*印刷,设计至简,印技至臻
本书聚焦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五百件馆藏绘画作品,为世界艺术史提供了一份丰富的视觉年表,从五千多年前的古代陶瓶到近期油彩画作,横跨各种文化与大陆的绘画,规模庞大且评述细腻,具有艺术百科全书般的价值,穿越时间与地区,联结艺术作品的独特性与相关性,欣赏视野广阔无边。
介绍的艺术家包括:格雷考、拉斐尔、提香、波提切利、布龙齐诺、卡拉瓦乔、特纳、维拉斯奎兹、戈雅、鲁本斯、伦勃朗、勃鲁盖尔、维米尔、大卫、雷诺阿、莫奈、凡·高、高更、塞尚、德加、萨金特、霍默、马蒂斯、毕加索、波洛克、贾斯培·琼斯和安迪·霍沃尔。
五百幅代表画作包括:萨金特的《X夫人》、维拉斯奎兹的《胡安·德·帕雷哈》、勃鲁盖尔的《收获者》、凡·高的《麦田里的丝柏树》、伦勃朗的《亚里士多德与荷马半身像》、波洛克的《秋天韵律》、洛伊茨的《华盛顿横渡特拉华河》、格雷考的《托雷多风光》、卡拉瓦乔的《乐师》、维米尔的《持水罐的年轻女子》、莫奈的《睡莲》和毕加索的《坐着的丑角》。
对于那些希望体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无与伦比的典藏画作,或从这个艺术发展史来认识绘画杰作的人而言,上述的艺术家与作品必定会成为世界各地艺术爱好者珍爱的经典。
推荐您购买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经典图书:
每幅画背后都有故事,《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藏绘画》中的画作也不例外,蕴藏着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本书聚焦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500件馆藏画作,作者为许多经典作品带来鲜活的观点。1970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出版过类似的“绘画杰作”选集,包括欧美艺术家的100件画作,依国别的“画派”编排。今日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藏绘画》反映21世纪全球性的编排中,我们更能称颂其无与伦比的馆藏所蕴含的广度与深度。本书借由涵盖5000多年历史、横跨各种文化与大陆的绘画,捕捉令人叹为观止的形式与图像多样性。
本书规模庞大且细腻无比,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权威学者凯瑟琳·卡利·贾利兹(Kathryn Calley Galitz)笔下,馆藏的宏伟叙事浮现出多样的相关情节。她从各种角度描述每幅画的艺术与历史脉络、对其他艺术创作的影响及艺术家的重要性——这一切构成了作品的“杰作”地位。图像富丽鲜明,通常伴随着突显艺术家功力的细节描述。
本书的制作时间从博物馆成立的1870年算起,前后近150年。它向博物馆馆方的收藏眼光及捐赠者的慷慨致敬,两者形成了世界上较庞大、较广袤的收藏之一。每幅画的出处都说明了故事的核心部分:作品如何成为馆藏。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是捐赠给博物馆的藏品,证明了非比寻常的遗产捐赠如何形塑馆藏历史。约翰·皮尔庞特·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雅各布·罗杰斯(Jacob S.
Rogers)、本杰明·奥尔特曼(Benjamin Altman)、朱尔斯·贝奇(Jules Bache)、哈夫迈耶夫妇(Henry and Louisine
Havemeyer)、克拉克兄弟(Stephen and Sterling Clark)、罗伯特·莱曼(Robert Lehman)、道格拉斯·狄龙(Douglas Dillon)、赖茨曼夫妇(Jayne and Charles Wrightsman)以及安嫩伯格夫妇(Walter
H.and Leonore Annenberg)等人既是名声响亮的收藏家,也是慷慨奉献的历史性表率。
前言……7
穿越时代的绘画……9
1450年之前……12
1450—1750年……142
1750—1900年……300
1900年以后……454
参考书目……538
作品索引……540
图片版权……544
虽然我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度过了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但想到要从其无所不包的馆藏中选出最重要的500件画作,还是令我却步。首先,我便不得不面对一个难题——一幅画作的构成元素到底是什么;在本书的画作选择上,我尽可能拓宽元素的选择范围,以便反驳仅将画作限定为一种平面和二维的对象的既定观点。书中所入藏品的着色表层包罗万象——从古代墓地的陶器和埃及木乃伊的盖板,到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残存的灰泥墙和来自中世纪手稿中的牛皮纸;作画介质既有绢本、棕榈叶和树皮绉,也有与西方绘画传统相关的帆布和木板。
至于“杰作”,这一限定词自身便具诱导性,其固有的主观性不言自明。正如人们衡量“伟大”的标准不尽相同一样,日征月迈,公认杰作的标准也会因受到学术和大众双重审美品位的影响而变幻莫测。尽管如此,后续篇章仍载满了以其创新性和影响力而惊世绝俗的标志性画作和那段时期的某些艺术家或某种文化的代表画作。同时,我将想方设法地在书中体现主要的艺术流派。一件2015年的画作与数个世纪以来享有经典杰作地位的作品齐聚一书,或许让人讶异,但前者的存在也迫使我们质疑武断地强加于“杰作”概念上的时间框架。这些作品的创作者涵盖籍籍无名的画家及各时代最受推崇的艺术家,本书通常为后者选出不止一件作品,以反映博物馆不断增长的收藏深度。就那一点来说,本书的几件画作(包括书末的画作)是博物馆在我写作期间所收藏的意外惊喜。在每件作品的文字说明中,我竭力言简意赅地表达其身为艺术创作的重要性——何以它是一件“杰作”,并聚焦于作品的绘画层面,虽然有些作品也很值得进行民族志或考古学的研究。
不管地理或文化,作品大致依年代排序,为绘画史提供了一份视觉年表,从制作于5000多年前最早的陶瓶,直到油彩才干不久的近期画作。摆脱博物馆的实体规划及分散于个别策展部门的囿限之后,画作产生了新的共鸣。这个年代框架尤其显现出,来自不同文化的同代作品所凝聚的重大艺术时刻。例如,大约1100年,插图手稿同时在拜占庭帝国及印度兴起,令我感到震撼(图52、图53)。200多年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揭开序幕,乔托·迪·邦多纳(Giotto di Bondone)锐意传达具说服力的立体空间感,标示着西方绘画的崭新方法。乔托的《东方三贤士的朝拜》(The Adoration of the Magi,图83)约作与中国元代唐棣意境深远的风景画(图81,1323年)同一时期,后者将远近元素并置,体现出中国画经典的“平远”视角。1315年,叙利亚的一幅精细、结构正确的庞大机械钟图像(图84),体现出为了娱乐马穆鲁克(Mamluk)君臣所激发的设计想象,也映现了乔托世界观下对经验知识的追求。1914年是西方历史中绝无仅有的分水岭,本书以四幅画作予以呈现:费尔南·莱热(Fernand Léger)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以立体主义语汇描绘的法国村庄,马斯登·哈特利(Marsden Hartley)为死于西方前线的一位德国军官所绘的抽象画像,胡安·格里斯(Juan Gris)融合拼贴元素的巴黎咖啡店景象,还有莫里斯·普伦德加斯特(Maurice
Prendergast)为纽约中央公园一处绿意盎然的夏日角落所绘的画作(图434、图437、图436、图438)。尽管主题各异,这些画作都试图以新的抽象艺术语汇记录下迅速变迁的世界。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雍容优雅的睡莲系列是他对战争的反映,晚年他为吉维尼莲池所作的抽象画作(图439,1919年)既是此系列的习作,也可以看成是上述这群画作的结语。
创作时间的相近,也透露出某些意料之外的视觉关联,这是本书编排所带来的巧合。扬·凡·艾克(Jan van Eyck)约 1435 年绘于布鲁日的《最后审判》(The Last Judgment,图133),与1430年波斯赫拉特皇家工作坊的无名艺术家为一份手稿所制作的页面彩绘(图125),同样有层叠铺排的构图与精致的细节描绘。一个世纪以后,北印度的无名大师为一份经典印度文本绘制河景,其纵向焦点也呼应着老彼得·布勒哲尔(Pieter Bruegel the Elder)的《收获者》(The
Harvesters,1565年)中在烈阳下横越地景的麦田(图186、图192)。随后,美国民俗画家艾米·菲利浦斯(Ammi Phillips)的《迈耶太太和女儿》(Mrs. Mayer and Daughter,1835—1840年)再以鲜明的轮廓与平面化形式,召唤大西洋另一头的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雅克–路易·勒布朗夫人
》(Madame Jacques-Louis Leblanc,1823年)中风格化的线性抽象描绘(图 335、图324)。
同时代作品的其他邂逅,则因为彼此不同而引人注目。伊曼纽尔·洛伊茨(Emanuel Leutze)的《华盛顿横渡特拉华河》(Washington
Crossing the Delaware)是博物馆最知名的作品之一,他对历史事件英雄式——也完全不真实——的重新想象,与古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urbet)《乡村姑娘》(Young Ladies of the
Village)毫不掩饰的写实主义与当代性相较,显露出1850年左右南辕北辙的历史画技法(图341、图344)。1869年,莫奈用初期印象派的破碎笔触描绘巴黎外的塞纳–马恩省河,就纯视觉角度来说,他的呈现也反击了学院出身的托马斯·伊肯斯(Thomas
Eakins)1871年的画作中,费城斯库基尔河的光滑表面笔触(图368、图369)。
在这类时间框架的关联之外,横跨5000多年的500幅画作,也显露更广泛的艺术史——证明了大都会馆藏绝无仅有的广度与深度。从公元前1世纪以阴影表示深度主题的罗马壁画,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将线性视角正典化,再到日本琳派美学(Rinpa aesthetic)的平面金色背景对这个视角的消解,我们看到用平面呈现立体的挑战所激发的反应。此外,绘画与外界的关系也在这几千年来呈现出多种样貌。古代近东文明的陶器表面充满着当地动物的风格化图像,早期尼德兰绘画则用细致入微的笔触在15世纪的居家场景中描绘圣经主题。文艺复兴时期视绘画为世界的窗口,这个观点主导了西方数百年,直到19世纪艺术家才予以挑战,为在20世纪初期数十年崛起的抽象画奠定根基。过去的100年见证了再现性图像的废弃与复兴,以及对艺术家主观景象前所未有的强调。本书以克里·詹姆斯·马歇尔(Kerry James Marshall)完成的画作(图500)画下句号,似乎再合适不过。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的作品一直在与西方艺术史正典进行对话。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藏绘画》的研究与撰写过程是一次收获出奇丰富的经验之旅,充满发现的乐趣与从新脉络认识已知作品的乐趣,给予我超越自身专业、将目光放远到欧洲绘画之外,更得到了沉浸于了解各种不同领域馆藏的机会。我的同事慷慨协助我深入理解我所知浅薄的领域,特别是非西方绘画及古文明艺术。在过程中,我重新发掘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如百科全书般的价值,其穿越时间与地方链接艺术作品的可能性,似乎无边无际。在这里我也邀请您以读者的身份,穿梭在本书所搜罗的500件绘画杰作中,自行触类旁通。我希望本书能成为一个出发点,让每个人漫步于我们的展区或碰见各种绘画形式时,都能有所发现,最重要的,我希望您能体验到,唯有艺术才能带来的奇妙感受。
若没有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长托马斯·坎佩尔的支持,《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藏绘画》无法写就,在此我要表达最深的谢意。本书的出版反映着出版部副社长暨总经理格温·罗金斯基(Gwen Roginsky)及社长暨总编辑马克·波里佐蒂(Mark Polizzotti)的创意愿景,并与黎佐利(Rizzoli)的副社长玛格丽特·蔡斯(Margaret Chace)及社长查尔斯·迈尔斯(Charles Miers)密切合作。五角设计公司(Pentagram)的阿博特·米勒(Abbott Miller)、安德鲁·沃尔特斯(Andrew Walters)、马特森·加拉格尔(Mattson Gallagher)为本书所做的优雅设计,与其推崇的杰作相映生辉。
我也要感谢珍妮弗·伯恩斯坦(Jennifer Bernstein)敏锐的编辑与细心提问,不可限量地丰富了我的文字。还要特别感谢凯特·利布曼(Kate Liebman)以过人的周密与不可动摇的热忱为每幅画汇整研究资料的大力襄助。感谢黎佐利编辑凯特·诺门特(Kate Norment)在文稿的最后阶段进行专业督导,博物馆的出版与编辑部雷切尔·海伊(Rachel High)巧妙调和了所有行政细节,克里斯托弗·齐切罗(Christopher
Zichello)也协助本书制作。最后,我也要感谢策展部门的慷慨支持,本书所呈现的作品正来自他们;我在博物馆的朋友与同事们,每一天都允许我从他们身上学习,在此致上谢意。我希望本书能彰显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卓越的学术遗产,为其不同凡响的馆藏立下磐石。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