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4616668
☆ 限量| 达·芬奇粉必买!纪念2019年达·芬奇逝世500周年特别定制限量版!
无论你是否学画,在大师面前,我们都是他的学生。
☆ 罕见| 征集全球27个地区37座博物馆365幅达芬奇罕见珍贵手稿,
128元=逛遍全球37座博物馆达芬奇罕见手稿!
☆ 实用| 日历 手帐功能,从“艺术+科学”的角度,还原达·芬奇百科全书式的艺术生涯!
编排顺序以时间为序,从1月1日达芬奇可考的*张画作开始,
到12月31日达芬奇可考的*好一张画作,用365天还原达芬奇的一生。
2019年是达·芬奇逝世500周年,本书是结合这一重大纪念年,限量发行、具有收藏价值和日历功能的达·芬奇作品集。全书以时间为序,征集全球27个地区37座博物馆365幅达芬奇罕见珍贵手稿,并附有作品阐释文字,从“艺术+科学”的角度反映达·芬奇百科全书式的艺术生涯、还原达芬奇的365天。
序1:身体、偏执和神性——达·芬奇500年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张晓凌
序2:荣耀光辉中的达·芬奇 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院长 丁方
身体、偏执和神性——达·芬奇500年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张晓凌
2016年深秋的一个夜晚,我们一行人在淅沥小雨的伴随下,拜谒了卧居在芬奇镇建筑群落中的达·芬奇博物馆。因交通不便,晚9点方至。虽略带倦意,但工作人员依然微笑着将我们带进温暖的展厅。昏暗的灯光下,浸染着古典气息的500年前的科学殿堂缓缓地向我们敞开:飞行器、潜艇、坦克、攻城器械、水利装置……还有那座永远也不可能实施的“永动机”。在那一刻,历史的通道似乎一下子变得狭窄了。同行的朋友提出一个问题:在文艺复兴时代,这些发明既无实用价值,也不可能在市场上售卖,达·芬奇为什么还要鼓捣这些玩艺?我给出的答案有些妄加揣测:达·芬奇发明它们,是一个先知先觉对未来发现与狂喜的结果,也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天才的拥有者;当然,还可能为了输出自己体内过剩的精力。从博物馆出来,已是深夜,一盏孤灯鬼眨眼般地在细雨中闪烁着。我忽而有一个奇怪的念头:那微弱的光如此神秘,如此捉摸不定,难道是达·芬奇的眼神,以穿越500年的疲惫与智慧,打量着我们这些异乡客?情境亦真亦幻,难以言说,能以这种心理感知与达·芬奇交流,也算不虚此行。
文艺复兴的三杰都很孤傲,但自诩在科学和艺术两个领域都达到高峰的,却只有达·芬奇一人——说到科学和稀奇古怪的发明,米开朗基罗和拉菲尔只好闭嘴。
科学和艺术两座高峰都涉及了身体——人的身体和地球的身体。公元1510年左右,近60岁的达·芬奇在研究人类心脏及体格3年后,所绘制的人体骨架和肌肉结构,在观察的敏锐性、结构功能的准确性和表现的美感上,皆傲视古今。差不多同一时期,达·芬奇对“地球的身体”进化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成果详尽地记录在《莱切斯特手稿》中。500年后,另一位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家比尔·盖茨,以超过3000万美元的价格将其收入囊中。这既是一位天才对另一位天才的仰慕与致意,也是两颗孤独心灵的隔空共鸣。
我们似乎没有必要以现代知识来验证达·芬奇的科学研究,也不必过度从专业科技史的角度来评价他,尽管科技史家们对他的成就赞不绝口,甚至喋喋不休。在我看来,达·芬奇的卓越之处在于他提供了一种跨学科的思维,一种观察人体和地球的方法论。难道不是吗?达·芬奇的观察,拥有真正的洞察之美——这是洞察至真理领地时所升华出的超自然之美,它一点不比达·芬奇的绘画美学逊色。英国心脏科医生弗朗西斯·威尔斯近年来将他的临床经验与达·芬奇的人体手稿,尤其是心脏解剖图手稿作了对比,发现了科学家、艺术家们在阅读达·芬奇手稿时所忽略的细节。科学飞速进步的500年后,一位“同行”仍然在达·芬奇手稿中获得启发与益处,这不能不让人从心灵深处产生震颤——尽管我们早已习惯了这种感受。
对于达·芬奇,我们必须习惯于将科学家、工程师的名称放在艺术家身份之前,因为我们使用“天才”一词时,更多的是指前者。事实上,即便是艺术上所体现出的天才般的成就——比如“晕涂法”,也是达·芬奇观测天体时对自然之光领悟的结果。所谓“天才”,通常被认为是具有神秘的超自然天赋的人,他们似乎总是被神灵所眷顾。但在15世纪以前,“天才”(genius)一词拉丁文的词源意为“一种指导性的精神”,适合所有的人。
从这个角度理解,天才即是对一切画地为牢思维具有反叛精神的人,他总是在所有事物上洞察、领悟到真理与规律。无论是被神灵眷顾的“天才”,还是具有世俗反叛精神的“天才”,皆适宜于用来指称达·芬奇。在达·芬奇那里,艺术和科学、工程之间的桥梁,正构筑于这种天才的终极形态之上。
通俗一点理解,达·芬奇的天才源于他的好奇心、野心和意志力,而他在科学、工程方面的灵感则往往来自于他在大自然中所做的白日梦。比如,蝙蝠的翅膀激发他设计出手动滑翔机;枫树种子从树上掉落的现象为他提供了直升机的原型;乌龟坚硬的外壳则成为他设计坦克的起点。正如《列奥纳多·达·芬奇传》(原书名Leonardo da Vinci,西蒙和舒斯特出版社,2017年)一书的作者沃尔特·伊萨克森所说,达·芬奇的创造力在于“他把人类的想象力变成了可供人们学习的知识”。将对自然的观察与无边的想象融汇,把可见的与不可见的事物贯通,从而实现意想不到的飞跃,是达·芬奇天才的标志,也是后来天才的标志。这一秉性在爱因斯坦、本杰明·富兰克林以及史蒂夫·乔布斯身上得以完美地体现。
应该说,现代人对达·芬奇的理解仍存在着偏差。他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文艺复兴的典范、后继者的楷模;但他也是一个偏执的人,一个孤独而自由的灵魂。这个童年时期只会讲托斯卡纳方言,只能通过绘画来沟通的人,与美第奇家族发生过冲突,和米开朗基罗相互讥讽。总之,他搞不好人际关系。达·芬奇的偏执还表现在绘画上。虽然达·芬奇是解剖学、色彩学、光影学、透视法的建立者之一,但我们在他的画面上看到的更多的是视觉上的嬉戏,对理性的蔑视以及在混乱中所获得的乐趣。这种对形式和意义破坏的怪诞行为与理念,只有在400多年后的现代艺术那里才能得以勉强的解释。然而,正是偏执和偏执带来的孤独,成就了这一伟大的天才。幸运的是,达·芬奇孤独与偏执的背景是文艺复兴,在那个奔放、自由、阳光普照的时代,意大利的美第奇宫乃至整个佛罗伦萨、米兰,甚至法国王宫皆以宽容的胸怀拥抱了他,理解、原谅、容忍了这位偏执狂所有的脆弱的人性——这才是一个民族文艺复兴的根基。它给予我们的忠告是:对于一个民族的文艺复兴而言,所有的文件、报告、口号都远不如宽容的力量。
奇怪的是,弗洛伊德从来没有在他的理论中赞赏过达·芬奇。在他的研究中,仅仅相信达·芬奇将精神的创伤升华为了永恒的艺术。但弗洛伊德在1910年对达·芬奇的定义却是伟大的、无与伦比的——“一个彻底变态的心灵”。这一判断准确地道出了达·芬奇这颗头脑的神性所在:它意味着对尘世的离经叛道,意味着对超验世界的感知以及与神灵的拥抱。从这个意义上讲,达·芬奇超越了文艺复兴和所有时代,他是一个可怕的“时代无差别”的天才,换言之,他是接近神的人。
2018年8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