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711969
★创业导师、演讲天才、电子商务教父的高情商密码
★情商,人生早晚要补的课
★如果一辈子都做事的话,忘了做人,将来一定会后悔。
★情商在事业、工作和个人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智商均等的情况下,拥有高于常人的情商,就更容易成功。
★*把80%的MBA开除了,要么送回去继续学习,要么到别的公司去,我告诉他们应先学会做人,什么时候你忘了书本上的东西再回来吧。
★员工离职原因林林总总,只有两点*真实:1.钱,没给到位;2.心,受委屈了。这些归根到底就一条:干得不爽。
★人有一样东西是平等的,就是一天都有24小时。不快乐地工作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要反思的是,员工拖沓,员工要求加工资,原因不在员工身上,而是在老板身上。老板没有珍惜员工,员工自然不会珍惜产品。
★作为领导,你越谦虚,越尊重别人,你的同事就越能感到你欣赏的目光。
★工资要不要涨?一定要涨。但是不能让他有幸福感,幸福感是因为有信仰。他们相信公司是对社会有贡献的、公司对客户是有贡献的、我对公司是有贡献的——这样的员工容易管理。
目 录
章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节 EQ比IQ更重要/002
第二节 社会智力/011
第二章 积极心态的力量
节 积极心态是种力量/020
第二节 无惧自黑是一种心态/026
第三节 快快乐乐去成功/030
第四节 拥抱变化的自适应能力/034
第三章 逆境情商:做内心强大的自己
节 用左手温暖右手/040
第二节 没有什么值得抱怨/046
第三节 成功是熬出来的/051
第四节 胸怀是委屈撑大的/055
第四章 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节 不做情绪的奴隶/060
第二节 思想乐观,情绪就积极/067
第三节 情绪自控力/078
第四节 情绪感染力/084
第五节 情绪调整术/091
第五章 培养工作情商
节 持续性压力破坏能力/096
第二节 调整到工作状态/099
第三节 心流,工作中的忘我/105
第四节 认识自己,爱上不完美/111
第六章 决定人生高度的领导情商
节 有效的批评/119
第二节 营造和谐的氛围/126
第三节 建立良好的关系网络/131
第七章 用情感领导和管理团队
节 情感磨难提升领导力/136
第二节 不要绑架员工的情感/141
第三节 情绪好则工作状态佳/146
第八章 情商激发团队活力
节 提升团队情商建立共鸣/150
第二节 情感激励士气/153
第三节 带出正能量团队/158
第四节 说服力增强领导力/163
第九章 团队情商提升战斗力
节 团队情商的管理智慧/168
第二节 让团队有一致的目标/173
第三节 锻造共同梦想/177
第四节 把激情传递给团队/181
第五节 幸福让员工有信仰/185
第六节 让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190
第十章 情商交流:黏性十足的“黏合剂”
节 善于利用事件进行沟通/198
第二节 做好团队协调工作/204
第三节 沟通创建和谐工作环境/206
第四节 高情商者更坦诚/211
参考文献/217
后 记/219
前 言
人类在关于怎样才能成功的问题上,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的脚步。如果我们把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更优势的回报作为一种成功定义的话,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丒戈尔曼为这种普遍意义上的成功提出了一个极为有名的公式:成功=20%的智商 80%的情商。可以看出,情商才是决定一个人的未来成就及幸福的关键因素。情商,它比智商更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爱情、婚姻、学习、工作、人际关系以及整个事业……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简称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爱因斯坦曾这样说过:“我们应该小心谨慎,以防智力成为我们的上帝。当然,它有强健的体魄,但却没有人格。它所具有的只是服务作用,而不是领导作用。”著名心理学家霍华丒嘉纳也曾经说:“一个人后在社会上占据什么位置,绝大部分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美国EQ协会的宣言是:“让我们再进化一次,成为智慧的上帝!”
智商决定录用,情商决定提升。成功者和卓越者并不是那些满腹经纶却不通世故的人,而是那些善于调动自己情绪的高情商者。一个人智商再高,只能决定其记忆力、理解力、思考力、逻辑分析能力优于别人,而人生在成功和幸福上却要靠自我激励、自我管理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绝大多数的大人物,都并非因为比别人更聪明,而是因为他们更努力、更坚韧、更执著、更善于应对复杂情况,也更懂得自律和自我提升,而这些都在情商的范畴。
情商是开启心智的钥匙、激发潜能的要诀,它像一面魔镜,令你时刻反省自己、调整自己、激励自己,是获得成功的力量来源。每一个成功者都是一个高情商者。从某种意义上讲,情商决定命运,情商的高低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分水岭,它将在限度上决定着你能否拥有完美的人生。美国的《时代周刊》曾经宣称:“如果你不懂情商,从现在起,我们宣布:你落伍了!”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丒戈尔曼表示:“一个人如果不具备情感能力,缺乏自我意识,不能处理悲伤情绪,没有同理心,不知道怎样跟人和谐相处,即使再聪明,也不会有大的发展。”
然而,我们的社会中却处处可见“情商盲”—这些人可能拥有出众的容貌、傲人的学历、满腹的学问,却无法获得一个满意的工作岗位,无法达成一个小小的目标,甚至无法相信自己能够成功。他们的“病灶”在于情商缺失。
情商和智商并不是一对矛盾,但很多时候,情商和智商的博弈却无处不在。读一读三国历史,你会发现这是很有意思的事,三国不仅是诸侯争霸史,更是古人的智商与情商一拼高下的精彩戏码。
情商高手往往会给我们以生动的启示。周恩来在一次外交访问中,被外国记者挑衅说中国有很多“马路”,意思是很多马走的路。周恩来带着一贯的友好微笑,回答道:“我们中国有很多马路,不过,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智慧而幽默的一语反击,不卑不亢,智商与情商的完美统一。
情商为人们开辟了一条事业成功的新途径,它使人们摆脱了过去只讲智商所造成的无可奈何的宿命论态度。因为智商的后天可塑性是极小的。也许有人会说:“没办法,我天生情商低。”如果你有此想法的话,就大错特错了。情商的后天可塑性是很高的,个人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一个情商高手,从而到达成功的彼岸。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教育体系里,情商教育已经“登堂入室”,成为少年儿童的必修课程。
丹尼尔丒戈尔曼指出:“如果说成绩由智商决定,那么综合素质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情商,而只有提高情商,才能很好地发挥个人的综合能力,才能创造人生的辉煌。”情商比智商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爱情、婚姻、学习、工作、人际关系以及整个事业。
提升情商,使得我们能够用有限的知识去运作无限的世界,更适合当前压力过大的生存环境,有助于我们获得阳光心态,缔造和谐快乐,享受幸福人生。情商像一面魔镜,令你时刻反省自己、调整自己、激励自己,是你人生获得成功的力量源泉。
《时代》杂志公布了2014年度百大影响力人物榜单,马云再度入选。2009年,马云作为中国著名IT企业家曾入围百大影响力人物。马云是中国进入数字时代的标志性人物。
马云是一个成功的领袖,集语言魅力、人格魅力于一身,他的出现,就可以把身边那些懂技术的人聚集到身边来。他会识人、会用人,所以尽管自己不懂技术,但他作为一个领袖,就像一个盛汤的锅,把所有的原料精华(懂IT的以及其他方面的专才)都吸引进来。除了是一名成功的商人,马云还是广受年轻人欢迎的“心灵导师”。马云的情商之高也为中国企业界的教父级人物柳传志所佩服。在柳传志看来,企业领导者要学会让利,无论是名誉方面的“利”,还是利益方面的“利”,这样才能以身作则,聚拢人心,增强企业的战斗力。而这,需要企业领导者有很高的情商(EQ),才能很好地和员工沟通,很好地对待员工,年轻人才能不断地涌现出来。对此,他坦言非常“看好”同样是创业出身的传奇人物马云,“他很能容人,能很好地对待员工,我很看好马云”。
在这本书中,我们选择了现代企业家中高情商的代表人物马云的大量生活事例和商场实例,结合情商的内容,集理论与案例于一身,为大家深入浅出地分析情商的相关知识和理念,希望能为大家在修炼高情商的过程中带去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帮助大家找到走向成功的正确途径。
通过本书,你不但能了解情商的重要性,还能掌握更多有关情商的常识,并在此基础上认知自我情绪,学会疏导和激发情绪,改善与他人的关系,驾驭自己的情绪,进而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抵达成功的彼岸!
章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节 EQ比IQ更重要
美国有位记者后来改行做企业管理,有一次他在同学会上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当时班上读书成绩平平的,反而都获得了成功,而当时成绩好、智商高的,却有不少人成就平平。那么其他的班是不是也会这样?他了解了其他班级,发现几乎也是如此。于是他就得出一个结论,在一个人成功、成就之中,智商只占20%。那还有80%是什么呢?是情商。
美国有一个专门搞咨询研究的机构,调查了188间公司,测试了每间公司的高级主管,看他们的智商、情商和他们的工作之间有什么关系,有什么联系。调查结果发现,情商的影响力是智商影响力的9倍!智商低的人,如果拥有更高的情商指数,完全可以获得成功。再加上我们的社会正高速发展,人们遇到的是快节奏的生活、高频率的工作负荷,再加上复杂的人际关系、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人们普遍感到心理压力很大,再加上天灾人祸,还有纷繁复杂的社会,只有高智商应付显然力不从心,还必须有高情商才能够适应,应对自如,才能自我管理、自我调节。
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心理学家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往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在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那么,到底什么是情商呢?
马云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说道:“在上市的前一天,我把阿里巴巴全体员工集中在一起,这些人现在少的都是百万富翁。我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这么有钱?我问我自己为什么这么有钱?是因为我们比别人勤奋吗?我自己感觉比我们勤奋的人多太多了。是我们比别人聪明?我看更不靠谱。以前从来没有人说过我聪明。
“小学我读了七年。高考考了三年。后来考了师范学院,专科,当时大学少男生,我就‘转’成了本科。我曾应聘了很多的工作,年我差了18分高考失败,那年我大约在杭州应聘了10份工作,没有一个单位要我,后我去踩三轮车干了两个月。所以一路走来,我并不觉得我聪明。”
这些在学校里并不聪明的人,在社会上却干出了一番成就,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他们的高情商。
马云曾表示:“成功与否跟情商有关系。成功不成功跟读书多少没关系,但是跟你成功以后很有关系。成功人士他不读书他一定往下滑,而且会滑得很惨。”
学渣与学霸
常有人打趣:当个“学霸”怎么了,毕业后还不是给“学渣”打工。
西南财大近期统计我国小企业主的学历水平,还真从某些侧面证明了这个观点。
我国小企业主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数占了63.7%。
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小老板只有0.2%,远低于该学历人群占总人口的比例。
此外,别看不上贴膜、卖肉夹馍之类的街边小摊,他们赚钱可能真比你多哦!
据统计,全中国资产前10%的富人中,小微企业家庭占了约1/4;而在前0.5%的富豪中,有66.9%都是小微企业家庭!小微企业目前已占全国GDP总量的1/4。
更尴尬的是,高学历的研究生、博士生们所创立的小微企业能够盈利的只有19.8%,而初中生们创立的小微企业中,虽然技术含量可能低点,但却有81%是盈利的。
这钱当然不是从天而降的。小微企业主们常常诉苦:“赚的都是辛苦钱,24小时待命,全年无休。”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平均每周要工作6.3天。
为啥学历高的人反而当老板的少呢?中国传统是“学而优则仕”。学历越高,越容易得到稳定的职业。毕竟下海创业经商,风险大成本高。
我们可以盘点一下那些著名的“学渣”们。马云,1982年,当18岁的马云参加高考的时候,他经历了次高考落榜;1983年,马云再次参加高考,再次落榜;直到1984年,第三次高考,勉强被杭州师范学院以专科生录取。
周杰伦,因叛逆、贪玩而耽误了学业,终与大学失之交臂,为了生计,他到一家餐馆去打工。1997年,周杰伦参加《超猛新人王》演出。后来,吴宗宪找到周杰伦,邀请他到阿尔发音乐公司做音乐助理。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主持人孟非就在节目中自曝自己当年是著名的“学渣”。
甲骨文总裁埃里森更是一个著名的“学渣”,他在耶鲁大学演讲时这样说道:“说实话,今天我站在这里,并没有看到一千个毕业生的灿烂未来。我没有看到一千个行业的一千名卓越领导者,我只看到了一千个失败者。你们感到沮丧,这是可以理解的。为什么,我,埃里森,一个退学生,竟然在美国声望的学府里这样厚颜地散布异端?
“我来告诉你原因。因为我,埃里森,这个行星上第二富有的人,是个退学生,而你不是。因为比尔丒盖茨,这个行星上富有的人—就目前而言—是个退学生,而你不是。因为艾伦,这个行星上第三富有的人,也退了学,而你没有。再来一点证据吧,因为戴尔,这个行星上第九富有的人—他的排位还在不断上升,也是个退学生。而你,不是。”
在开放与迅速变化的时代,人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智力高低,而且取决于能否赢取别人的支持,从而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延伸。所以,人格的力量便成为一个人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一位企业人事主管深有体悟地说:“IQ高,可以让你找到工作;但EQ高,才能使你步步高升。”
1999年10月,阿里巴巴获得以高盛牵头提供的500万美元风险资金,创办者马云立即着手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从香港和美国引进大量的外部人才。当时,在阿里巴巴12个人的高管团队成员中除了马云自己,全部来自海外。接下来几年,阿里巴巴聘用了更多的MBA,但是后来这些MBA中的95%都被马云开除了。
在“2005CCTV中国年度雇主调查”活动的颁奖晚会上,主持人问获奖雇主代表马云:“若像孙悟空这样的人物在公司里,如果他提出一定要离开公司去学习,你是留还是放?理由?”
马云选择了“不会”,并说了个大实话:“我发现周围去学习MBA的人,很多人都变傻了。”
现场哗然。作为总导演的刘戈,坐在编辑机前犹豫了很长时间是否把这段话删掉,但后还是没有下剪刀。
早在2002年,马云就发表过相同的观点。马云说:“作为一个企业家,我发现MBA教育体系应进行大量的改革。三年来,我的企业用了很多的MBA,包括从哈佛、斯坦福等学校,还有国内的很多大学毕业的MBA,95%都不是很好。”
马云1999年在美国哈佛商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也是这样提醒美国的MBA两件值得注意的事:“,进MBA入门学什么?我觉得,全世界各地的MBA教了很多技能性的东西。但做事首先是做人,应该从做人的道理学起。”
他提起那些新到公司的MBA,有满肚子的不满:“基本的礼节、专业精神、敬业精神都很糟糕,一来好像就是我来管你们了,我要当经理人了,好像把以前的企业家、小企业家都要给推翻了。这是一个大问题。作为一个企业家,小企业家成功靠精明,中企业家成功靠管理,大企业家成功靠做人。因此,商业教育培养MBA,首先要过的是做人关。”
马云对MBA毕业前夕应当做什么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MBA毕业以前做什么?是调整期望值。这些人出来以后眼界都很高,念了MBA,该有一些人让我管管了。我认为,MBA学了两年以后,还要起码花半年时间去忘掉MBA学的东西,那才真正成功了。”
马云一番对MBA激烈的抨击引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的反对。然而在2007年11月2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国际顾问委员会正式成立,张维迎作为院长亲自给马云颁发顾问委员会成员证书。这似乎是对马云的妥协,然而,马云在这次大会上依然嘴不饶人。他讲述了自己公司的一个故事:“大概一年之前,我让两个非常聪明的高级管理人员到欧洲的一个MBA商学院去学习。要加入EMBA或者MBA课程,他们需要参加全国考试,一个失败了,一个不及格。他们其中一个是网上付费的创始人,他在中国建立了行业标准,另外一个是中国好的警察。他们在组织当中工作的能力都是非常的强。我让商学院保留这两个学生,他们离开学校已经10年的时间了,他们怎么能够去完成这些考试呢?早就全部忘记了。在他们面试的后,考官们很惊讶。现在他们已经上学上了一年了,是班上表现好的学生,是MBA学生当中好的,他们受到学生的欢迎,而且很受大家的认可。”
由于阿里巴巴请哈佛和沃顿的MBA毕业生回来加入公司,但后来95%的MBA都被开除了,于是“阿里巴巴排斥MBA”和“阿里巴巴不需要MBA”的传言四起。马云解释道:“被开除的MBA中很大一部分已经染上眼高手低、生搬硬套的想当然习惯。这些MBA一进阿里巴巴就跟公司讲年薪至少10万元,一讲都是战略。每次听那些专家和MBA讲得是热血沸腾,然后做的时候却不知道从哪儿做起。
“阿里巴巴并不会区别对待不同学历背景的应聘者,公司不少高层也去参加了各种管理技能方面的培训,包括MBA。比如阿里巴巴原来的COO,现在因年龄、身体问题去做‘阿里学院’教授的关明生先生,他原来就是GE中国区总经理;阿里巴巴分管人力资源的副总裁邓康明,此前就是微软中国区的人力资源总监。只要在处事上符合阿里巴巴的价值观,能力上达到要求的应聘者,阿里巴巴一定会录用,无论是否有MBA背景。”
对于MBA,马云给了一些忠告:“阿里巴巴把80%的MBA开除了,要么送回去继续学习,要么到别的公司去,我告诉他们应先学会做人,什么时候你忘了书本上的东西再回来吧。所有的MBA进入我们公司以后先从销售做起,六个月之后还能活下来,我们团队就欢迎你。我想给他们多点时间,蹲得低才能跳得更远。”
马云认为,作为一个企业家,小企业家成功靠精明,中企业家成功靠管理,大企业家成功靠做人。因此,商业教育培养MBA,首先要教的是做人。马云对这些MBA的评价是:“基本的礼节、专业精神、敬业精神都很糟糕。这些人一进阿里巴巴就好像是来管人的,他们一进来就要把前面企业家的东西都给推翻。”
马云由此总结出一个关于人才使用的理论:只有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他把当初开除MBA的事情做了一个比喻:就好比把飞机的引擎装在拖拉机上,终还是飞不起来。那些职业经理人管理水平确实很高,但是不合适。公司当时的发展水平还容不下这样的人。
马云曾这样说过:“Judge(判断)一个人、一个公司是不是优秀,不要看他是不是Harvard(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是不是Stanford(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不要Judge里面有多少名牌大学毕业生,而要Judge这帮人干活是不是发疯一样干,看他每天下班是不是笑眯眯回家。”
EQ比IQ重要
多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高智商可以决定高成就。有没有“智商一般,但情商很高”的人在事业上大获成功的例子呢?当然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典型的要算历届美国总统了。
负盛名的富兰克林丒罗斯福、乔治丒华盛顿和西奥多丒罗斯福都是“二流智商、一流情商”的代表人物。约翰丒肯尼迪和罗纳德丒威尔逊丒里根的智商只属中等,但因为善于交朋结友而被许多美国人誉为“秀、可亲的领袖”。而自小就有“神童”之称的理查德丒米尔豪斯丒尼克松、伍德罗丒威尔逊和赫伯特丒C丒胡佛,却由于情商一团糟,不善与他人合作而声望不高,黯然下台。至于比尔丒克林顿总统,据分析也是个“智商高,但情商平平”的人物,无怪乎常常陷入或与公众作对或过分讨好的尴尬之中。
在校学习好的学生,一般是IQ比较高的学生,而走向社会的成功人士,多半又都是EQ较高的人,这一“悖论”如何解释呢?IQ基本上代表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与文化高低。它与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成正比。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它是人的认知水平,包括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品质(即思维的批判性、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等)与想象能力。而EQ则体现了一个人的兴趣、爱好、自制力、耐挫力、交往与沟通能力以及追求成功的毅力等等。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它是人的动力系统和调节系统。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丒嘉纳说:“一个人后在社会上占据什么位置,绝大部分取决于非智力因素。”许多材料显示,情商较高的人在人生各个领域都占尽优势,无论是谈恋爱、人际关系,还是在主宰个人命运等方面,其成功的几率都比较大。
心理学家们认为,情商水平高的人具有如下特点:社交能力强,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有同情心,情感生活较丰富但不逾矩,无论是独处还是与许多人在一起时都能怡然自得。
研究表明,拥有良好情感智力的人之所以能够达到事业的,是因为他们充满自信,深谙自我激励的奥妙。他们不会受到失去控制的情感的支配。他们也许会因为挫折而失望,但是他们能够迅速地发现它的危害性并战胜它。
第二节 社会智力
1925年,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Thondike)提出了社会智力(social intelligence)的概念,他认为,拥有社会智力的人“具有了解及管理他人的能力,能在人际关系上采取明智的行动”,并把“社会智能”描述为与他人相处的能力。1983年,霍华德丒加德纳(Howard Gardner)发展了多元智力理论(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其中,两种情绪维度成分,即:内省智力(intrapsychic intelligence)和人际智力(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两项能力,让“社会智力”的概念再一次受到教育界以及心理界的重视。
社会智力或称为社会智慧,是指人适应社会环境、解决人际关系的能力,这显然和传统的偏重于认知能力的智力很不同,比如有的人学习很好,脑子很聪明,但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简直就是个傻瓜。
糟糕的是,社会智能是无法通过课本简单学习的,这一点大家都可以在具体生活里体会到,人在社会上越早开始混,就越能吃得开,虽然这种现象不是的,但大抵如此。
社会智力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云的社交能力极强。他通过“朋友遍天下”促进事业的发展,“西湖论剑”和“网商大会”就是这种能力的体现。
2000年是中国互联网的转折之年,一路看涨的互联网神话开始跌落。
从2000年4月开始,纳斯达克指数从点回落,开始了一波深幅调整。这轮调整直到2001年9月宣告结束,纳斯达克指数从的5000点下跌到1300点。
对于B2B,当时的互联网旗手方兴东做出了严厉的批判:“B2B,扶不起来的概念。”“市场热的时候,什么概念都是美好的;市场冷的时候,什么概念都是虚幻的。例如‘.com’和‘e标签’。市场好的时候,什么样的商业模式都是黄金;市场差的时候,什么样的商业模式都像垃圾。例如B2C、C2C。”
当时的互联网界英豪辈出,谁也不服气谁,从来没有人能够把他们招在一起开个会。马云知道靠自己的声望遍发英雄帖也不会有几个人来,于是,他灵光一闪,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于是他马上打电话给市场部副总裁Porter,说:“我有个想法,现在中国互联网的CEO都在打架,我想邀请金庸和新浪、搜狐、网易、8848的掌门人一起搞个西湖论剑,你看怎么样?”
Porter一听就急了,连忙说:“你疯了!这是不可能的!几个CEO之间关系都不太好,金庸又很难请到。你能不能给他们先打个电话,如果他们都同意,我可以协调。”
马云于是再打电话给丁磊和王峻涛,两人都是金庸迷。马云打电话给王峻涛(也是马云的好友)时底气十足:“老榕,来不来随你便,反正金庸大侠要来了。”
王峻涛一听金庸要来,立马答应。丁磊这个金庸迷也经不住诱惑,也立刻答应了。麻省理工物理学博士出身的张朝阳,是个地地道道的海归,自称对武侠一窍不通,但他却给自己找了一个参加“论剑”的理由:“去,一定去,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好好补上武侠这一课!”
身为中国门户老大的王志东,算是难啃的硬骨头了。临到后几天,王志东突然打电话给马云,说他有事不能来了。马云一听就急了:“哥们儿你这不是坑人吗?”于是立即杀到北京找到王志东谈了两小时,生拉硬拽地把王志东搞定了。
以马云当时的号召力,去要求那些响东东的人物,恐怕是牵强的。这些聪明人都知道,参与论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给马云做嫁衣。
金庸在这个大会上所起的作用是主持人。首先,金庸是的成功人士。媒体经营很成功,生活爱情,也很丰硕。马云表示:“网络是商业,网络是生活,金庸目光的穿透力是不多见的。年轻的互联网需要指点。”
当然,金庸的名气也足够让他成为人选。他德高望重并对网民有足够的影响力。
“金庸懂网络吗?”对这样的疑问,金庸很诚实:“我对网络是外行,夫人上网多点。我上网只是写文章发信。我喜欢的是网上订书,看看目录,几天就寄到家了。”连这些疑惑都成为吸引人的武器,难怪后来的报道说,一宣布金庸主持,BBS上就热闹起来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马云组织了届“西湖论剑”大会,一方面是探讨业界趋势,另一方面也是给自己打气。
当时的马云,还处于弱小时期,他应该很向往那些已经“笑傲江湖”的高手。马云是真的想从金庸小说里吸取能量,假如你把中国互联网当作一个江湖的话,他希望寻找一种商业之外的启发,那就是菜鸟是如何成长为大侠的。彼时的马云,在大家眼里还是菜鸟。
除了这一行业人物的聚会以外,马云又发起了“网商大会”,将各路江湖英雄每年聚拢在阿里巴巴的周围。
荀子曰:“人之生也,不能无群。”意思是说,人要通过交往、通过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过社会生活。研究表明,成年后的人际关系状况,往往与幼年时的人际交往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际交往是一种基本智能,指能够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图、动机和感觉,并运用语言、动作、手势、表情、眼神等方式与他人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能力。2~6岁是人际交往智能成长的关键时期,当妈妈生病时,能理解、感受妈妈的难受,并且说一些关心的话语;对游戏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能够学会克制独占、利己的想法,能与他人共同协商等等。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人际交往能力是教育的四个支柱之一,儿童早期的人际交往技能、交往状况会深深影响其未来的人际关系、自尊,甚至幸福生活。
小时候的马云,身上全是叛逆、倔强、逞强、顽皮、淘气、屡教不改等令家长和老师头疼的“坏毛病”。马云喜欢“行侠仗义”,为朋友“两肋插刀”,经常帮别人打架,用他自己的话说,“全是为了朋友,为了义气”。马云在接受东方卫视《财富人生》访谈时说道:“这么多年,到现在为止我觉得珍贵的是朋友的友情,我在每一次困难的时候都是朋友帮忙,小时候也一样。我把友情看得很重。有时候朋友受欺侮了,我便会冲上去帮忙。”“我不想欺侮别人,但别人会欺侮我。但我很少为自己打架,都(是)为别人打架。”
少年马云坚定不移地践行他在武侠小说中看到的“侠骨仁心”。马云自己说,在他的“戎马生涯”中,“我头上共缝过四次针,总共加起来十三四针吧”。
马云小的时候,经常出去做导游,找老外练口语。当时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很多外国游客来到杭州。马云在杭州西湖区学英语,8年间风雨无阻。这8年对他的人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开始变得比大多数中国人都要国际化,因为与老外的接触使他懂得了老师与书本所无法传授的知识。这些知识开始不断冲击着这个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马云表示:“在和这些外国人互动的过程中,我发现外国人的想法和我受到的教育有很大不同,让我了解到外面还有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同时,也让马云在小小年纪就打下了广泛的人脉基础。据马云后来回忆,1979年的一天,15岁的他一个人站在杭州香格里拉大酒店门口寻找“猎物”。就是在那一天,他结识了来自澳洲带着2个孩子的摩利,并与他们度过了愉快的3天,在摩利一家归国之后马云和这家人并没有失去联系,而是不断地书信往来,成为笔友。摩利太太对马云说:“我想给你取个英文名字。”马云说:“好呵!”摩利太太说:“如果你不嫌弃的话,我想把我丈夫的名字给你,他叫杰克。”
杰克!又响亮又简单,很好。从此少年的英文名字叫Jack Ma,一直用到后来他去达沃斯和世界领袖们交往。随着感情的不断加深,摩利夫妇后来成了马云的义父义母。马云在接受著名记者孙燕君采访时说:“我现在有很多国际上的朋友,就是当年交的。比如我有一个澳大利亚朋友,现在我把他当义父看待,他把我当他的孩子。1979年他们一家到杭州来,那时我十五六岁,早上在香格里拉门口念英文,他们就出来了。然后就跟他们认识,跟他儿子认识。他儿子比我小两岁。他们回去以后,我跟他们至少每个礼拜通一次信,成了笔友。”
摩利家对马云的馈赠,就是灌输给马云一套完整的西方思维。这种思维逻辑带来的帮助,不仅仅只是推动语言学习那么简单,对于思维方式开始形成的少年马云而言,义父母的帮助,让他学会了从西方人的角度看待人生和世界,可以说摩利夫妇是马云的西方文化启蒙师。
1985年,20岁的马云在刚上大学的时候受到这家人的邀请到澳洲度暑假。这是马云次出国,在澳洲的31天假期也给马云的思想带来了强烈的冲击。“1985年他们(摩利一家)邀请我到澳大利亚玩,到他们家里去做客。正是这个次到国外的机会,真正改变了我的观念。”
马云在2000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次去澳洲,我的眼界大开。1985年以前,在国内了解到的国外是一塌糊涂,但是到了那里才发现我们50年都未必赶得上(澳大利亚的发展水平)。那时候就是这种感觉。”
在澳洲,马云次认识到,一种语言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就是一种文化和历史。这成为他重新认识世界的拐点。
从小受澳大利亚籍义父的影响,马云非常善于和西方社会沟通,在阿里巴巴业务尚不成气候的阶段,马云不断出现在各种能够提升阿里巴巴国际知名度的场合演讲以及接受海外媒体采访,这为阿里巴巴赢得了海外市场。对另一块市场,中国本土市场,马云更是心存感激,心生骄傲。马云在2005年雅巴杭州大会上说:“我1985年次去澳大利亚。很多人没有出过国,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富有的国家,我们要解放全人类。但我发现事实上是澳大利亚要解放中国,他们比我们富太多。我强烈地感觉,中国为什么不能富有,中国为什么不能有蔚蓝的天?中国人之间有时你猜测我,我猜测你,无论做生意、做事都有斗争。
“我们抱怨没有用,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中国,每个人通过自己一点一滴的学习、成长去影响别人。
“所以20年过去了,我又去了澳大利亚,同样的城市,给我感触很深,我看到的是我去的那个城市什么都没有改变,15天、20年还是这样。而今天的杭州,今天的上海,今天的北京让我们中国人自己都感到吃惊,感到骄傲。”
马云在念大学期间,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而摩利夫妇则伸出了援助之手,一直资助马云读完大学。“1985年之后,他们(摩利夫妇)几乎每一年都要到杭州来玩,在我家里住上一到两个月。今年这老头已78岁了,我跟他好像是忘年交一样,这是个一辈子的朋友。我念大学苦的时候,他资助过我,现在他也挺为我感到骄傲的。前几天他刚走,他到杭州来的时候,每天到公司来,坐在我的对面,看着我……”
如今,在马云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张照片,是他与摩利夫妇的合影。2005年9月10日,正值阿里巴巴成立5周年,开完庆祝大会的马云着急地飞往澳大利亚,几天后,马云的义父与世长辞。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马云痛心得几乎吃不下饭。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