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0155147
目 录
PART 1 婴儿期
第1个月 2
本月重点问题:孩子一出生,如何调节家庭矛盾 2
出生第1天 5
初生儿的体格状况 5
初生儿长这样很正常 5
初生儿检查项目 6
新生儿会在24小时内排便排尿 7
尽早给新生儿喂母乳 8
为什么生孩子后会有乳汁分泌 8
这些情况下不宜母乳喂养 8
注意观察新生儿体温 9
出生第2天 10
初乳珍贵,一定要让新生儿吸吮 10
妈妈第几天才下奶 10
要想奶水多就让宝宝多吮吸 10
下奶前可以不喂代乳品 11
产后乳房胀痛正常吗 11
新生儿每天拉多少次大便 12
什么时候给宝宝换尿布(纸尿裤) 12
出生第3~4天 13
大部分妈妈都能正常下奶 13
新生儿可能出现黄疸 13
不能哺乳时,要将奶水挤出来 13
新生儿乳房增大是怎么回事 14
观察护理新生儿的私处 15
新生儿外阴出血是怎么回事 15
出生第5~7天 16
大部分新生儿都能出院了 16
脐带的护理方法 16
新生儿体重下降了是怎么回事 17
母乳喂养指导 18
所有的配方奶都无法与母乳媲美 18
喂奶时感觉疼痛是怎么回事 18
妈妈乳头皲裂时能喂奶吗 19
新生儿不要强行定时喂养 19
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 19
一次喂多长时间宝宝就吃饱了 20
妈妈不要攒奶 20
奶多了要不要挤掉 20
两侧乳房需轮换着喂 21
母乳前段奶含糖、蛋白质多,后段奶含脂肪多 21
双胞胎最好同时哺乳 21
不要让新生儿含着乳头睡 22
新生儿为什么容易呛奶 22
新生儿突然开始吐奶是怎么回事 23
母乳喂养正常情况下不需要喂水 24
哺乳妈妈是否需要忌口 24
哺乳妈妈最好坚持每天喝牛奶 25
记得给新生儿添加维生素D 25
配方奶喂养指导 26
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是两种营养模式 26
婴儿配方奶粉的分类 26
配方奶粉选购的技巧 27
怎样判断配方奶是否适合宝宝 28
如何为宝宝选择合适的奶瓶 28
如何为宝宝选择合适的奶嘴 29
冲调配方奶应按照说明进行 29
每次喝完奶马上将奶瓶奶嘴洗净 30
配方奶喂奶量怎么确定 31
注意奶瓶喂奶的姿势 31
奶粉的保存方法 32
宝宝洗护指导 33
抱起、放下新生儿有讲究 33
新生儿不宜久抱 33
值得借鉴的宝宝衣服选购经验 34
新生儿衣服清洗要点 35
新生儿多久洗一次澡最好 35
固定时间给新生儿洗澡 36
给新生儿洗澡的步骤 36
新生儿囟门要不要洗 36
洗澡后不要马上喂奶 37
有以下情况的不宜给新生儿洗澡 37
新生儿能不能吹风扇和空调 37
新生儿口腔不需特别清洁 38
新生儿总打嗝有什么好的止嗝法 38
宝宝大小便管理 39
什么样的大便是不正常的 39
新生儿一吃就拉是母乳性腹泻吗 39
每次大便后要清洗小屁屁 40
使用尿布注意事项 40
尿湿了等宝宝醒了再换 41
使用纸尿裤(片)的注意事项 41
怎样预防处理尿布疹 42
宝宝睡眠管理 43
新生儿的床垫应软硬适中 43
新生儿不用枕头 43
新生儿睡觉头总歪向一边怎么办 43
新生儿睡眠时容易一惊一乍 44
新生儿睡觉时总用劲是怎么回事 44
不要经常抱着宝宝睡 44
新生儿俯卧、仰卧哪个好 45
常见疾病防护 46
新生儿听力筛查通不过 46
新生儿惊厥 46
新生儿肺炎 46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47
玩耍中开发新生儿能力 48
每天跟新生儿说各种各样的话 48
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48
拨浪鼓,咚咚响 49
趴一趴 49
宝宝满月了 50
满月时宝宝的体格标准 50
满月宝宝具备的能力 50
第2个月 51
本月重点问题:宝宝为什么都喜欢哭 51
母乳喂养指导 53
坚持母乳喂养 53
怎么知道母乳够不够宝宝吃 53
如果母乳减少怎么办 54
宝宝只吃一边奶怎么办 55
宝宝吃奶时哭是为什么 56
妈妈感冒还能喂母乳吗 56
患乳腺炎时还能喂奶吗 57
暂时停喂母乳时要挤出奶水 57
配方奶喂养指导 58
什么情况下需要添加配方奶 58
奶粉喂养谨防过量 58
不要随便改变奶粉的浓度 58
不要频繁更换奶粉 59
别常用矿泉水冲奶粉 59
有没有必要给宝宝添加牛初乳 59
宝宝洗护指导 60
洗澡用具要定时清洗、消毒 60
宝宝穿多少最合适 60
宝宝应每天洗2次脸 61
宝宝老是流眼泪是怎么回事 61
宝宝上火是怎么回事 62
宝宝眼屎多是上火吗 63
满月后要偶尔带宝宝晒太阳 63
第一次带宝宝出门要注意什么 64
清理鼻腔的正确方法 64
吸鼻器的使用方法 65
宝宝耳朵不需要特别清洁 65
宝宝大小便管理 66
宝宝满月后大小便会减少 66
怎样知道宝宝是不是消化不良 66
宝宝消化不良能吃消化药吗 67
宝宝腹泻时喂奶方法需调整 67
宝宝睡眠管理 68
慢慢让宝宝适应昼夜更替 68
宝宝睡反觉的纠正方法 68
宝宝总要人抱着睡怎么办 69
宝宝很难入睡怎么办 69
宝宝很晚才肯睡觉怎么办 70
常见疾病防护 71
小儿湿疹 71
婴儿肠绞痛 72
玩耍中开发宝宝能力 73
带宝宝去游泳 73
学会给宝宝按摩 73
宝宝看过来 74
逗宝宝笑一笑 74
宝宝满两个月了 75
满两个月宝宝的体格标准 75
满两个月宝宝具备的能力 75
第3个月 76
本月重点问题:宝宝为什么喜欢吃
手指 76
营养与饮食指导 77
保证乳汁的量 77
母乳不够时采取混合喂养 77
混合喂养是补授法还是代授法 77
宝宝突然不肯吃奶怎么回事 78
母乳喂养的宝宝不吃配方奶怎么办 78
宝宝咬乳头怎么办 79
妈妈喂奶时要保持好情绪 79
宝宝洗护指导 80
宝宝为什么突然口水很多 80
宝宝流口水时如何护理 80
给宝宝洗澡时别让宝宝盯着浴霸 80
给宝宝使用安抚奶嘴不好吗 81
男宝宝不需刻意清洗包皮 81
防感冒,给宝宝拍百日照注意事项 82
给宝宝剪睫毛,睫毛会长得更长吗 82
宝宝大小便管理 83
长期用纸尿裤会导致罗圈腿吗 83
奶粉喂养的宝宝容易便秘 83
宝宝喝了配方奶就腹泻是为什么 84
怎么缓解喝配方奶后腹泻的情况 84
不要强行给宝宝把尿 85
宝宝睡眠管理 86
3个月后给宝宝选个好枕头 86
宝宝使用枕头注意事项 86
宝宝有睡姿偏好应检查是否斜颈 87
宝宝睡觉容易出汗 87
宝宝睡眠少要紧吗 88
宝宝喜欢趴着睡 88
常见疾病防护 89
小儿疝气 89
小心宝宝缺铁性贫血 89
玩耍中开发宝宝能力 91
宝宝,抬抬头 91
宝宝,翻过来 91
宝宝,我们来照照镜子吧 91
宝宝满3个月了 92
满3个月宝宝的体格标准 92
满3个月宝宝具备的能力 92
第4个月 93
本月重点问题:几个月的宝宝太小,
能学什么东西 93
职场妈妈哺乳指导 95
妈妈上班后应照样喂母乳 95
职场妈妈母乳实现必备用品 95
让宝宝提前适应妈妈上班后的生活 95
工作时间怎样挤奶 96
多练习如何使用吸奶器 96
吸奶器的消毒和清洁方法 97
母乳的保质期限 97
母乳的解冻方法 97
少用微波炉热奶 98
出差期间要保证奶质奶量 98
满4个月之前不要给宝宝添加辅食 98
宝宝洗护指导 99
冬天要给宝宝使用护肤品 99
新衣不如旧衣舒服 99
宝宝的小肚子要保持暖和 100
冬天宝宝房间一定要注意加湿 100
宝宝耳朵进水了怎么办 101
宝宝晒太阳要选对时间 101
宝宝大小便管理 102
宝宝大便什么时候成形 102
宝宝要排便时有什么反应 102
按照规律给宝宝把便 103
本来配合把尿的宝宝突然不肯了 103
宝宝尿液混浊是怎么回事 103
宝宝睡眠管理 104
宝宝不好的睡眠习惯要及早纠正 104
宝宝睡醒后总哭闹是为什么 104
宝宝睡觉总是不踏实怎么办 105
常见疾病防护 107
小儿感冒 107
宝宝感冒不能捂汗 107
宝宝生病妈妈别太担心 108
宝宝生病后不要急着用药 108
为宝宝准备一个小药箱 109
玩耍中开发宝宝能力 110
坐起来,躺下去 110
摸一摸,是什么 110
搔一搔,咯吱咯吱 110
宝宝满4个月了 111
满4个月宝宝的体格标准 111
满4个月宝宝具备的能力 111
第5个月 112
本月重点问题:宝宝一般多久开始
长牙 112
营养与饮食指导 114
尝试给宝宝添加辅食 114
宝宝的第一顿辅食选择市售米粉 114
不要从果汁、菜水开始添加 115
米粉的冲调方法 115
初次添加米粉的注意事项 115
米粉是白天添加好还是睡前添加好 116
5个月开始可给宝宝添加蛋黄 116
可以给宝宝添加些菜泥 117
宝宝可以自己拿奶瓶喝奶了 118
长期给宝宝喝白糖水好吗 118
宝宝洗护指导 119
夏天可以让宝宝睡凉席吗 119
宝宝睡凉席注意事项 119
夏日防蚊方法集锦 119
宝宝被蚊虫叮咬应及时处理 120
给宝宝用花露水好不好 120
比起怕冷,宝宝更怕热 120
给宝宝适当的耐寒锻炼 121
宝宝大小便管理 122
添加辅食后要观察宝宝大便情况 122
宝宝大便变黑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122
宝宝吃辅食便秘怎么办 123
宝宝睡眠管理 124
睡觉前跟宝宝做游戏好不好 124
宝宝多大会做梦 124
宝宝睡眠不安可能是肠胃不适 124
常见疾病防护 125
小儿咳嗽 125
宝宝咳嗽食疗方 125
不要给宝宝过多服用止咳糖桨 126
肺炎的症状 126
玩耍中开发宝宝能力 127
玩声音小游戏 127
看一看,这是什么 127
宝宝,你叫什么名字 127
宝宝满5个月了 128
满5个月宝宝的体格标准 128
满5个月宝宝具备的能力 128
第6个月 129
本月重点问题:宝宝一哭,应不应该
马上去抱 129
营养与饮食指导 131
不要晚于6个月才给宝宝添加辅食 131
添加辅食应该从一样到多样 131
添加辅食要从少到多 132
添加辅食要从稀到稠,从细到粗 132
辅食如何存放和加热 132
挑选应季的、合适的食材 133
辅食添加初期避免添加以下食材 133
开始添加肉泥、鱼泥、肝泥 134
鸡蛋并非吃得越多就越好 134
宝宝洗护指导 135
护理好宝宝正萌出的乳牙 135
宝宝面部需要细心护理 135
预防宝宝摔跟头 135
为宝宝选合适的鞋子 136
准备宝宝防滑袜 136
宝宝大小便管理 137
什么样的大便提示消化不良 137
宝宝经常拉肚子是为什么 137
宝宝睡眠管理 138
让宝宝自己决定睡姿 138
宝宝什么时候能睡整觉 138
不要强迫宝宝自己入睡 139
常见疾病防护 140
小儿腹泻 140
细菌性肠炎 141
玩耍中开发宝宝能力 142
一起撕纸吧 142
小狗汪汪汪,猫咪喵喵喵 142
咱们坐着玩一下吧 142
宝宝半岁了 143
满半岁宝宝的体格标准 143
满半岁宝宝具备的能力 143
第7个月 144
本月重点问题:宝宝认生怎么办 144
营养与饮食指导 146
二段奶粉比一段奶粉更有营养吗 146
学会正确转奶的方法 146
能用粥汤泡奶粉吗 147
宝宝的辅食可以是颗粒状的了 147
辅食可以成为独立的一餐 147
宝宝的粥里面不要放酱油 148
1岁以内宝宝辅食不用加盐 148
宝宝尿便/睡眠/洗护指导 149
给宝宝洗发的方法 149
学会给宝宝捏背 149
不要捏宝宝鼻子 150
宝宝枕头应该常清洗与更换 150
常见疾病防护 151
小儿发烧 151
防止宝宝发生高热惊厥 152
玩耍中开发宝宝能力 153
宝宝,往前爬 153
宝宝总是不爬怎么办 153
宝宝捡珠子 154
宝宝满7个月了 155
满7个月宝宝的体格标准 155
满7个月宝宝具备的能力 155
第8个月 156
本月重点问题:宝宝坐学步车好吗 156
营养与饮食指导 157
宝宝吃辅食过敏有哪些症状 157
不要过量喂食宝宝 157
不要给宝宝吃大人饭 158
1岁前这样吃点水果 158
在不同的情况下巧吃苹果 159
不要总将水果打成汁给宝宝吃 160
为宝宝准备磨牙食品 160
宝宝尿便/睡眠/洗护指导 161
宝宝流口水加重正常吗 161
宝宝突然不爱洗澡了怎么办 161
冬天洗澡的注意事项 162
防止宝宝睡觉踢被子 162
常见疾病防护 163
小儿积食 163
幼儿急疹 164
玩耍中开发宝宝能力 165
要给宝宝读讲故事 165
和宝宝玩藏猫猫 165
捡球与扔球 166
训练宝宝爬行 166
宝宝满8个月了 167
满8个月宝宝的体格标准 167
满8个月宝宝具备的能力 167
第9个月 168
本月重点问题:母乳8个月后就没
营养了吗 168
营养与饮食指导 169
宝宝还没有长牙,可以吃半固体食物吗 169
防止宝宝食物卡喉、呛咳 169
判断宝宝能否吃固体食物的方法 169
辅食可添加少量油脂、调料 170
宝宝可以喝酸奶吗 170
不要长期给宝宝喝豆浆 170
宝宝尿便/睡眠/洗护指导 171
宝宝门牙之间有缝隙,正常吗 171
宝宝被噎住了怎么办 171
宝宝眼睛进异物怎么办 172
注意保护宝宝的眼睛 172
常见疾病防护 173
食物中毒 173
玩耍中开发宝宝能力 174
训练宝宝放手和投入 174
练习宝宝用拇指和食指拿东西 174
洗澡时教宝宝玩水 175
带宝宝爬梯子 175
宝宝满9个月了 176
满9个月宝宝的体格标准 176
满9个月宝宝具备的能力 176
第10个月 177
本月重点问题:宝宝走路早些好还是
晚些好 177
营养与饮食指导 178
宝宝正长个、长牙,注意补钙 178
宝宝缺钙有哪些症状 178
常给宝宝吃含钙丰富的食物 178
并不是所有宝宝都要补钙 179
宝宝缺的不是钙是维生素D 180
如何选择钙剂 181
钙剂和维生素D的服用时间 181
宝宝尿便/睡眠/洗护指导 182
宝宝睡觉总爱滚来滚去是为什么 182
宝宝玩“小鸡鸡”要制止吗 182
宝宝总抓耳朵是为什么 182
给宝宝赤脚活动的时间 183
常见疾病防护 184
小儿手足口病 184
玩耍中开发宝宝能力 185
玩积木 185
一起敲敲打打 185
看会动画片吧 186
宝宝满10个月了 187
满10个月宝宝的体格标准 187
满10个月宝宝具备的能力 187
第11个月 188
本月重点问题:宝宝什么时候可以练
习用勺子吃饭,怎么训练 188
营养与饮食指导 189
可以给宝宝添加蛋清了吗 189
给宝宝补充维生素C好吗 189
宝宝不吃蔬菜怎么办 190
水果不能代替蔬菜 190
宝宝能吃果冻吗 191
选购一套适合宝宝的餐具 192
用面粉清洗宝宝餐具最好 192
宝宝尿便/睡眠/洗护指导 193
可以训练大小便了 193
宝宝睡觉打鼾是正常的吗 193
宝宝半夜醒来的处理办法 194
别让宝宝养成带玩具睡觉的习惯 194
常见疾病防护 195
秋季腹泻 195
玩耍中开发宝宝能力 196
好玩的涂鸦 196
大的套小的 196
上下左右来辨方向 196
宝宝满11个月了 197
满11个月宝宝的体格标准 197
满11个月宝宝具备的能力 197
第12个月 198
本月重点问题:什么时候给宝宝断奶
最好 198
营养与饮食指导 199
饮食习惯逐渐固定 199
饭要做得漂亮好看吸引宝宝 199
给宝宝适当吃些粗粮 200
怎样烹调粗粮 200
偶尔让宝宝吃些苦味食物 201
宝宝已经对吃奶不感兴趣了,可以断奶吗 201
宝宝尿便/睡眠/洗护指导 202
宝宝不肯洗脸怎么办 202
宝宝罗圈腿怎么办 202
让宝宝习惯坐便盆 203
宝宝还不能控制小便是正常的 203
常见疾病防护 204
过敏性咳嗽 204
玩耍中开发宝宝能力 205
唱儿歌,学称呼 205
练习下蹲站起 205
培养宝宝独自玩耍的能力 205
宝宝满1岁了 206
满1岁宝宝的体格标准 206
满1岁宝宝具备的能力 206
PART 2 幼儿期
1岁~1岁3个月 208
本月重点问题:怎样教宝宝走路 208
营养与饮食指导 209
幼儿合理的膳食结构 209
保证每天适当的奶量 209
多给宝宝吃含铁的食物 210
让宝宝尝试易致敏食物 210
宝宝早餐一定要吃好 211
宝宝喝豆浆有讲究 211
哪些食物有助宝宝长高 212
断奶指导 213
自然断奶的方法 213
减少宝宝对乳头的依恋 213
打乱吃奶规律有助于断奶 213
给宝宝断掉夜奶 214
断奶阶段减少母婴接触的时间 214
传统的断奶方法可以尝试吗 215
日常护理与安全指导 216
延时洗澡提高免疫力 216
干布摩擦皮肤可增强体力 216
宝宝晚上不愿睡觉怎么办 216
拿走对宝宝有危险的物品 217
自理能力训练 218
宝宝什么时候能控制大小便 218
训练宝宝排大便 218
训练宝宝排小便 219
宝宝尿湿裤子不要打骂 220
习惯和性格培养 221
培养宝宝把物品放回原地的好习惯 221
多逗宝宝笑,让宝宝从小乐观开朗 222
给宝宝一个快乐的家庭氛围 222
宝宝喜欢哭,妈妈不要发脾气 223
健康与急救 224
宝宝囟门什么时候闭合 224
宝宝若还在吮吸手指必须纠正 224
宝宝头部撞伤怎么处理 225
宝宝烫伤如何急救 226
玩耍中开发宝宝能力 227
翻书玩玩吧 227
学说话,从宝宝感兴趣的东西入手 227
把小熊找出来 227
用兴趣提高宝宝的记忆 228
把手伸进瓶口 228
宝宝1岁3个月了 229
满1岁3个月宝宝的体格标准 229
满1岁3个月宝宝具备的能力 229
1岁3个月~1岁半 230
本月重点问题:若是计划生二胎 230
营养与饮食指导 233
让宝宝定点进餐 233
创造安静的用餐氛围 233
控制宝宝的进餐时间 233
宝宝不爱吃饭的原因 233
怎样让宝宝乖乖吃饭 234
不要过度关注宝宝吃饭 236
父母偏食会影响宝宝 236
日常护理与安全指导 237
如何去掉宝宝手上的倒刺 237
培养宝宝安全意识 237
培养宝宝安全意识的游戏 238
宝宝走路八字脚,如何纠正 239
还需要补习爬吗 239
自理能力训练 240
让宝宝自己吃饭 240
教宝宝自己洗手 241
习惯和性格培养 242
教宝宝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242
宝宝爱抢别人东西怎么办 242
宝宝不愿叫人怎么办 243
健康与急救 244
宝宝皮肤擦伤如何处理 244
宝宝手指被夹伤怎么处理 244
玩耍中开发宝宝能力 245
不要过于约束宝宝 245
给一岁多的孩子讲故事 245
草地玩耍,挖沙 246
穿珠子比赛 246
玩具并非越贵越好 247
宝宝喜欢父母怎么对他说话 247
宝宝1岁半了 248
满1岁半宝宝的体格标准 248
满1岁半宝宝具备的能力 248
1岁半~两岁 249
本月重点问题:宝宝还不会说话怎
么办 249
营养与饮食指导 251
有意给宝宝吃点辣 251
宝宝吃得少可能是缺锌吗 251
哪些食物中含锌丰富 252
锌缺乏的宝宝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锌剂 252
宝宝吃得多长不胖是为什么 253
日常护理与安全指导 254
睡眠差是不是肝火旺 254
宝宝快两岁了还要哄睡怎么办 254
指甲为什么有白点 254
宝宝为什么总是小病不断 255
免疫增强剂不能随便用 255
自理能力训练 256
鼓励宝宝整理好自己的玩具 256
教宝宝进行分类和检查 256
习惯和性格培养 257
让宝宝习惯在卫生间排便 257
教宝宝学会等待和遵守秩序 257
培养宝宝的独立性 257
独立不是强行让孩子与家长分离 258
健康与急救 259
宝宝经常扁桃体发炎怎么回事 259
宝宝被鱼刺卡住了怎么办 259
玩耍中开发宝宝能力 260
帮家人拉推物品 260
帮妈妈择菜、端凉水杯 260
从生活中明白上下、前后、左右 261
剥糖纸、拆包装 261
宝宝两岁了 262
满两岁宝宝的体格标准 262
满两岁宝宝具备的能力 262
两岁~两岁半 263
本月重点问题:宝宝脾气大,爱哭闹 263
营养与饮食指导 265
2岁后宝宝还需要喝配方奶吗 265
适合宝宝吃的零食 265
安排宝宝吃零食的时间和量 266
不能给宝宝吃的垃圾食品有哪些 266
宝宝可以吃巧克力吗 267
日常护理与安全指导 268
宝宝牙齿有问题要及时看牙医 268
要不要让宝宝独睡 268
培养宝宝喜欢自己睡觉 268
秋天是给宝宝打虫的最佳季节 269
自理能力训练 270
教宝宝穿脱鞋袜 270
教会宝宝穿脱裤子 271
习惯和性格培养 272
教宝宝养成见人打招呼的习惯 272
宝宝很霸道怎么办 272
适当给宝宝劣性刺激 273
宝宝不合群怎么办 273
健康与急救 275
宝宝一天到晚动不停是否有多动症 275
宝宝还不会说话是不是自闭症 276
玩耍中开发宝宝能力 277
玩沙子 277
传悄悄话 277
玩提高注意力的游戏 277
想一想,什么东西弯弯 278
宝宝两岁半了 279
满两岁半宝宝的体格标准 279
满两岁半宝宝具备的能力 279
两岁半~三岁 280
本月重点问题:宝宝爱打人怎么办 280
营养与饮食指导 281
两岁多的宝宝每天能吃多少 281
用饥饿法治疗宝宝厌食 281
能不能给宝宝吃口香糖 281
宝宝头发稀少、黄是不是营养不良 282
日常护理与安全指导 283
宝宝不爱睡午觉 283
长期不清洁头发影响头发生长 283
能给宝宝用风油精、清凉油吗 284
宝宝尿床很正常 284
宝宝很喜欢看电视怎么办 284
自理能力训练 285
教宝宝自己洗脸 285
教宝宝自己刷牙 285
习惯和性格培养 286
让宝宝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286
让宝宝不赖床 286
教宝宝与别人分享好东西 287
从小教育宝宝懂“爱惜” 287
健康与急救 288
淤伤的正确处理方法 288
宝宝出水痘时怎么护理 288
玩耍中开发宝宝能力 289
可以玩滑轮平板车 289
宝宝多功能玩具——橡皮泥 289
一起玩过家家 290
和宝宝玩故事接龙的游戏 290
宝宝三岁了 291
满三岁宝宝的体格标准 291
满三岁宝宝具备的能力 291
PART 1 婴儿期
婴儿期是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也是宝宝与爸爸妈妈建立互动关系的关键时期。关注宝宝成长的点点滴滴,与宝宝一起成长,就像开启一段幸福的旅程,虽然辛苦,但很快乐。享受这段旅程,自然能培养出棒棒的宝贝。
出生第1天
初生儿的体格状况
知识导读:每个新生儿在身高、体重、头围等方面都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但差异很小。下面这些参考值多指正常新生儿的平均水平,妈妈们可以参考一下,若自己的宝宝与正常新生儿基本生理指标存在很大的差异,请咨询医生,以寻求更专业的指导。
初生儿体格状况
体格指标 男宝宝 女宝宝
体重(平均) 3.32千克 3.21千克
身长(平均) 50.4厘米 49.7厘米
头围(平均) 34.5厘米 34.0厘米
头部:新生儿的头顶前中央的囟门呈长菱形,开放而平坦,有时可见搏动,爸爸妈妈要注意保护囟门,不要让它受到碰撞。大约1岁以后囟门会慢慢闭合。
腹部:腹部柔软,较膨隆。
皮肤:全身皮肤柔软、红润,表面有少量胎脂,皮下脂肪已较丰满。不过,宝宝刚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时候会有不适应的反应,因为血液循环不良,四肢肤色会出现发紫的现象,此为正常现象,不会有太大问题,新手爸妈不用太过紧张,如果全身青紫,应及时咨询医生。
四肢:双手握拳,四肢短小,并向体内弯曲。有些宝宝出生后会有双足内翻,两臂轻度外转等现象,这是正常的,大多满月后缓解,双足内翻大约3个月后就会缓解。
体温:宝宝出生时体温与妈妈相同,以后可下降1~3℃,在8小时后体温降至36.8~37.2℃。
呼吸:新生儿的呼吸浅表且不规律,以腹式呼吸为主,每分钟40~45次,有时会有片刻暂停。
循环:新生儿心率比成人快,每分钟为90~160次。
视力:刚出生宝宝的视力范围约20厘米。
脐带:刚出生时,医护人员会将宝宝的脐带夹住,脐带开始呈现白色,之后逐渐变干、变黑,约2周后脱落。
初生儿长这样很正常
知识导读:与平常所见的婴儿不同,新生儿会让你觉得有点“丑”,你不免会感叹这样的宝宝是正常的吗?其实新生儿的身上确实会有些奇怪的地方,甚至会有些异常,但是新手爸妈无须太过担心,只要细心照顾,是可以恢复正常的。
新生儿可能是长这样的:
皮肤皱皱的
无论父母属于哪个种族,大部分新生儿的皮肤开始看起来都会有点红、粉红或者紫。有些新生儿身上会覆有些白色脂质状物,这是胎脂,是在羊水中保护宝宝皮肤的,胎脂在洗澡时会消失。还有一些新生儿出生的时候皮肤都是皱皱的,看起来像个老头。有些新生儿特别是早产的新生儿又会有一些软软的绒毛,这些在一两周内都会自动脱落。
新生儿身上有一些红疹或者白色的点都是十分常见的,通常在出生后的几天或者几周后就会消退。医生会检查确定这些是否正常。
脑袋尖尖的
很多妈妈可能看到电视剧中出生的新生儿都是十分圆润,但现实并不是这样。刚出生的新生儿都是又小又湿的。而且由于刚刚经过了产道,他们的头都是尖尖的,但这只是暂时的,几天后他们的头就会恢复圆形了。
耳朵软软的
我们的耳朵之所以可以被折弯,原因就在于耳朵是由软骨构成的,而新生儿的身体各器官发育还未完善,因此耳朵上的软骨也还未成熟,耳朵自然也比我们软得多。有的妈妈甚至会发现新生儿的耳朵可以弯得很离谱,别担心,一般一个月左右,宝宝的耳朵就会和成人一样硬起来,而听力也会在一周左右得到突飞猛进地成长。
眼睛斜斜的
大多数的新妈妈都不知道,刚出生的宝宝都患有“生理性远视”,因此他在看东西时总会带点斜视,眼睛也会呈现水肿的状态。但是在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这种现象就会自行消失,视力也会恢复正常。
手脚弯弯的
新生儿的四肢为什么总是弯曲着?新生儿的脚怎么会内翻?我的宝宝为什么腿会变成弓形?别担心,这是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长时间的生存状态。一般8周后,新生儿的手脚才会真正地舒展开来。
初生儿检查项目
知识导读:各家医院检查的项目会有所不同,所以在分娩之前最好先问清楚要进行哪些特殊项目的检查。如果家族有某些病史,如新陈代谢功能紊乱等,妈妈可以事先和医生沟通,在宝宝出生之后进行有针对性的特殊检查。
初生儿检查项目:
在产房里
宝宝出生之后,产科医生会用器械吸宝宝的嘴巴和鼻腔,以清除残留在里面的黏液和羊水,从而确保宝宝鼻孔完全打开畅通地呼吸。接着,护士用毯子把宝宝抱起来放在你身上,让他和你亲近一会儿,如果你是剖宫产,护士会把宝宝抱起来给你看。然后,宝宝被交给新爸爸。
如果新生儿早产或是出现呼吸困难,就会立刻被送入新生儿特护病房,接受检查。
如果新生儿体重超过8斤则要验血,因为过重的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几小时内有可能出现低血糖。
Apgar评分|阿氏检查
新生儿出生后医生都会对他进行Apgar(阿普卡)评分来确定新生儿的健康状况。通常这些都是对他的反应和生命特征进行的测试,以此来检查新生儿是否适应了生活环境从子宫到外部世界的转变,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心率、呼吸、肤色、肌张力和反应。
每个项目都是0~2分的范围,最后将五个分值加起来,总分就是Apgar(阿普卡)评分。这些测试会在五分钟后再进行一次。通常7~10分都是正常的范围,如果你的宝宝得到这个分数的话,就说明不需要特别护理了。
然后,护士会给宝宝称体重、量身长,并且检查有无疾病症状。
必要的疾病防治措施
所有的新生儿都要注射维生素K,它是用来帮助血液凝结的,以免宝宝出血过多,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储备的维生素K比较少。
为了防止受感染,护士还会在新生儿的眼睛里抹上含有抗生素的药膏或药水。
护士会给宝宝打第一次防疫针,也就是乙肝疫苗。
第一次体格检查
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之内,儿科医生会对他进行检查。医生会把对新生儿的各种测量结果与妈妈怀孕头几周内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验证它们是否吻合。接下来,医生会听新生儿的胸腔,检测心杂音;听听新生儿的肚子,检查肠功能是否正常;看看新生儿的脑袋上有没有鼓包(大多数情况下,鼓包是没有伤害的)。医生还要检查新生儿的眼睛和生殖器。医生还会检诸如颚裂、锁骨骨折(这种情况在分娩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通常能够自行恢复)、胎记、髋部脱臼等情况。
新生儿会在24小时内排便排尿
新生儿会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排便排尿,具体情况如下:
小便:新生儿可在分娩中或出生后立即排小便,尿液色黄透明,开始量较少,一周后排尿次数增多,每日可达20余次。如果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尚无小便排出时,应该请医生检查是否患有先天性泌尿道畸形。
大便: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排出的棕褐色或者墨绿色黏稠的大便,医学上称为“胎便”,一般需要2~3天才能排尽。如果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尚无大便排出,应该请医生检查是否患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尽早给新生儿喂母乳
如果妈妈顺利分娩,宝宝也非常健康,妈妈应尽快给宝宝喂母乳,最好在宝宝出生1个小时内开奶,开奶指的是让宝宝第一次吮吸妈妈的乳房。
虽然,宝宝此时吮吸其实吸不到什么奶水,但是这样做可以刺激脑垂体,脑垂体给身体发出指令,多分泌泌乳素,这样妈妈就能早下奶、多下奶,为成功实现母乳喂养打好基础,这才是最重要的意义。所以,如果医生没有叮嘱妈妈可以喂奶了,就要主动询问,避免耽误。
如果妈妈还只能躺着喂奶,医生或家人可以帮忙,将宝宝放到妈妈的胸前,嘴巴达到乳头的高度,然后用手臂托住宝宝的后背和臀部、头部,这时,宝宝的脸就接触到了妈妈的胸部,他会自动寻乳吮吸。如果宝宝没有寻乳,可以用另一只手顶着乳头刺激宝宝嘴角几下。
剖宫产的妈妈必须平卧,让宝宝吮吸不太容易实现,可以用吸奶器代替宝宝吸吮进行开奶。
为什么生孩子后会有乳汁分泌
几乎所有的妈妈生孩子后都会有乳汁分泌,这是因为孕期形成的胎盘会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这两种激素可刺激乳腺的发育,促使乳房增大。但仅有这两种激素尚不能使乳腺得到完善的发育,还要有体内其他许多激素的协同作用才能完成。妊娠期乳腺的充分发育是为泌乳做准备,但妊娠期并不分泌乳汁,因体内大量的孕激素和雌激素有抑制乳汁生成的作用。分娩后胎盘排出体外,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迅速下降,解除了抑制乳汁生成的作用,因而分泌乳汁。
有的妈妈说自己并没有奶水,其实并不是没有奶水,而是没有及时或正确地刺激乳汁的分泌。分娩后乳汁分泌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不是有哺乳的刺激。哺乳时由于宝宝吸吮乳头,形成一种吸吮排乳反射,保持乳腺不断有乳汁排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所以,妈妈要及时让宝宝吮吸妈妈的乳房,且做到勤喂养。在开奶后要尽量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温牛奶、花生汤、鲫鱼汤、猪脚汤,记得不要太咸太油。
这些情况下不宜母乳喂养
对于新生儿来说,世界上的任何食物都没办法跟母乳相比,只要条件允许,妈妈一定要给宝宝进行母乳喂养。但有些情况比较特殊,妈妈必须放弃母乳喂养,否则会影响妈妈或宝宝的健康。
妈妈不宜进行母乳喂养的特殊情况:
患急性乳腺炎期间不宜哺乳;
患严重心脏病、慢性肾炎不宜哺乳;
患尚未稳定的糖尿病不宜哺乳;
患有癫痫不宜哺乳;
患癌症不宜哺乳。
宝宝不宜进行母乳喂养的特殊情况:
新生儿如有代谢性病症,如半乳糖血症(症状:喂奶后出现严重呕吐、腹泻、黄疸、肝脾大等)不宜母乳喂养。如确诊为半乳糖血症,应立即停止母乳及奶制品喂养,应给予不含乳糖的特殊代乳品喂养。
患严重唇腭裂而致使吮吸困难的新生儿不宜母乳喂养。
注意观察新生儿体温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浸泡在37℃左右的羊水中。一出生,他面临的就是要自己调节体温。虽然产房的温度不会很低,但因为宝宝赤身裸体而且身上湿漉漉的,所以,刚出生的几分钟,小宝宝的体温会下降!宝宝必须自己很快地产生热量,这就需要耗费他很多的能量。所以,为了帮助宝宝,很多医生会将刚出生的宝宝放在妈妈的胸前,让妈妈用自己的体温来温暖他。而且,妈妈熟悉的气味也会给宝宝以安全感,这些都是新生宝宝所需要的。
体温关系到宝宝的健康状况,妈妈一定要注意观察,一旦发现宝宝发热或体温不升,都要及时通知医生。发热与体温不升,对新生儿来讲,多数提示患有疾病。但也可能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受环境温度影响引起产热与散热失衡,导致体温异常。区别有病或是生理现象,需要医生结合新生儿的呼吸、面色、哭声、睡眠、吃奶及大小便情况,综合进行判断。
一般正常新生儿的肛温在36.5~37.5℃,腋下温度较肛温稍低,在36~37℃。新生儿腋温超过37℃或肛温超过37.5℃即为发热。根据体温的高低,一般分为低热(腋下37.5~38℃之间)、高热(腋下39.5℃以上)、超高热(腋下40.5℃以上)。体温在35℃以下为体温不升。
出生第2天
初乳珍贵,一定要让新生儿吸吮
在分娩后7天内,新妈妈分泌的乳汁呈淡黄色,质地黏稠,这就是“初乳”。之后第8~14天的乳汁称为过渡乳,两周后为成熟乳。
新妈妈一定要让宝宝吮吸到初乳,因为初乳非常珍贵,且错过便不再有。
初乳的珍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初乳中的蛋白质含量远远高出常乳。特别是乳清蛋白质含量高。初乳内含比正常奶汁多5倍的蛋白质,尤其是其中含有比常乳更丰富的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生长因子、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这些免疫球蛋白不易被肠道吸收,而是附在肠黏膜内,结合或中和病毒及毒素,避免了微生物与肠黏膜表皮细胞的接触,阻止了感染的发生。所以新生儿早喂奶,可获得较多的营养免疫物质。
2.初乳中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比常乳中高10倍,维生素D比常乳中高3倍。初乳中含有较高的无机质,特别富含镁盐,能促进消化管蠕动,有利于消化活动。
3.与常乳相比,初乳的脂肪和糖的含量较低,适于出生后10天内新生儿的消化和吸收。
4.初乳中的生长因子能促进婴儿未成熟的肠道发育,为吸收常乳做好准备,并有助于预防变态反应和对某些食物的不耐受性,即减少过敏。
建议新妈妈产后30分钟尽可能给宝宝开奶,母婴同室,以不定时、不定量的哺乳原则按需喂养,使宝宝得到最珍贵的初乳。让宝宝分别吮吸两侧乳头各3~5分钟,能吸吮出初乳数毫升。
妈妈第几天才下奶
产后胎盘一旦娩出,你的荷尔蒙水平就会发生急剧变化,同时妨碍你下奶的荷尔蒙也会消失。在胎盘娩出后的30~40个小时,你的荷尔蒙水平会再次有所调整。之后,过渡阶段的下奶期就开始了。
由于荷尔蒙水平调整的情况有所不同,产后多久下奶也因人而异,并不固定。一般而言,如果是第一次做妈妈,会在宝宝出生后3~4天下奶。如果不是第一次生孩子,可能会更早一点儿,大概在产后2~3天内下奶。当然,有些妈妈的产后下奶时间会比这个早或晚。不管产后下奶的时间是早还是晚,新妈妈要记住在产后头48~72小时,给宝宝喂奶,喂得越频繁,奶下得就越快。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宝宝的吮吸会刺激妈妈的身体产生泌乳素,这是一种能让新妈妈下奶的荷尔蒙。所以只要宝宝吃奶,妈妈就在下奶。
要想奶水多就让宝宝多吮吸
产后1周至2个月内,泌乳主要依靠婴儿的吸吮刺激来促使垂体促乳素分泌上升,垂体泌乳素抑制因子分泌减少。因此,产后你尽管身心疲惫,乳房也不一定感到发胀,但最好坚持在产后30分钟即给宝宝开奶,让宝宝及早地吸吮乳房,刺激乳房尽快分泌奶水。最好与宝宝同室同床,这样可以便利你经常让宝宝吸吮乳房。多次不定时地吸吮,可以刺激你的大脑分泌释放催乳素。另外,只要宝宝一啼哭就抱起来喂奶,以促进妈妈体内的催乳素分泌增多,增加乳汁的分泌量。
此外,要做到以下几点奶水才会更好:
1.多喝温开水,多喝汤。
2.保证睡眠。
3.心情要好,开心一些,不要烦闷,心情开朗对产奶是有很大影响的。
4.可以吃豆腐鲫鱼汤、黄豆猪脚汤、墨鱼炖母鸡、米酒煮蛋这些下奶的食物。
下奶前可以不喂代乳品
知识导读:新妈妈都担心宝宝开奶前不喂食,会造成低血糖,影响健康,所以急着给宝宝喂糖水或奶粉等代乳品。但事实证明,孩子在出生后的2~3天时间里,即使不吃东西也能保持健康,因为他们在出生前就已经在身体里储存了足够的能量供他们消耗直到母乳下来。更何况妈妈多少还是会分泌一点乳汁的,小宝宝的胃容量也很小,所以基本上通过频繁的吮吸就可以满足喂奶需要。
妈妈下奶一般都需要2~3天的时间,在此之前,妈妈可让宝宝多吮吸,以促进快速下奶。若宝宝因饥饿而哭闹不止,可用小勺喂点温开水(不要加糖或者仅加少量的糖),如果宝宝仍然哭闹不止,妈妈可选择口味较淡的奶粉冲调后喂宝宝喝点(少量),为了避免乳头错觉,最好不要用奶瓶,而是用勺子喂。但若宝宝并没有哭闹得厉害,妈妈最好不要给宝宝喂代乳品,而是要一直让宝宝吮吸妈妈的乳房直到妈妈下奶(大概2~3天)。因为开奶前喂代乳品或糖水,往往使宝宝有饱腹感,降低宝宝对母乳的渴求,不能做到勤吮吸,吮吸不充分,乳汁分泌就不充分,影响早期喂养成功;而且一开始就给宝宝用奶瓶奶嘴吃奶粉,容易让宝宝产生乳头错觉,不愿意再吃妈妈的奶,使乳汁分泌不充分。
宝宝出生后,妈妈一定要多让他吸吮乳头,宝宝即使吸不到奶水,也会乐此不疲地吸,这样就不会哭闹了。
产后乳房胀痛正常吗
正常情况下,乳房胀痛会持续1~2天,以后随着乳腺管的畅通,胀痛会逐渐消失。但也有些新妈妈明明已经在源源不断地分泌乳汁了,可乳房还是非常胀痛,为什么?这是因为在分娩后的最初几天里,尽管乳房在源源不断地出乳,但有些新妈妈乳腺管仍没有完全通畅,导致部分乳汁淤积在乳房内发生胀痛。
下奶后,新妈妈有时会感觉乳房又热、又重、又硬。乳腺管通畅时,可以看见奶往下滴,这是正常的充盈,这时新妈妈只需将乳房中的奶排空,让宝宝吸吮乳汁或用吸奶器将奶吸出,症状就会减轻,乳房会变软,新妈妈也会舒服许多。
除了多给宝宝吮吸奶汁外,新妈妈还可通过冷热敷、按摩等方法来促进乳腺管的畅通,消除乳房胀痛。
新生儿每天拉多少次大便
知识导读:新生儿刚开始几天会不断地排胎便,待胎便排干净之后,新生儿开始正常的排便,大便次数不定,一般为2~5次/天,母乳喂养的宝宝排大便次数偏多,奶粉喂养的宝宝排大便次数偏少。
吃母乳的新生儿大便呈金黄色,偶尔会微带绿色且比较稀;或呈软膏样,均匀一致,带有酸味且没有泡沫。通常在新生儿期大便次数较多,一般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新生儿会一天排便7~8次,也属正常,只要宝宝精神饱满,吃奶情况良好,身高、体重增长正常,妈妈就没有必要担忧。
如果新生儿吃的是配方奶,那么大便通常呈淡黄色或土黄色,比较干燥、粗糙,如硬膏样,常带有难闻的粪臭味。如果奶中糖量较多,大便可能变软,并略带腐败样臭味,而且每次排便量也较多。有时大便里还混有灰白色的“奶瓣”。
什么时候给宝宝换尿布(纸尿裤)
知识导读:新生儿更换纸尿裤比较频繁,随着宝宝的长大,更换次数可以逐步减少,从每天平均10次左右减少到6~8次。需要提醒的是,尿尿和便便都对宝宝娇嫩的皮肤有刺激性,如不及时更换尿布(纸尿裤),宝宝娇嫩的皮肤就会充血,轻者皮肤发红或出现尿布疹,严重还可能溃烂、脱皮,所以妈妈要及时给宝宝更换尿布。
有的妈妈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给宝宝换尿布,总是等到宝宝忍受不了哭闹抗议的时候,才想起是不是该换尿布了。相反有的妈妈因为怕宝宝不舒服,便不管宝宝是在睡觉还是在吃奶,只要发现宝宝尿湿了就马上给宝宝换尿布(纸尿裤)。这两种做法都不妥。其实,抓住下面几个时间点换尿布最合适。
1.新生儿虽然不会说话,但他们懂得用哭声提醒妈妈。当听到宝宝哭,妈妈应该用手探入宝宝的纸尿裤中检查。
2.早上宝宝醒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检查尿布干湿,通常情况下,经过一个晚上的时间,宝宝几乎都已经将尿布尿湿,要及时更换。
3.不宜在宝宝喝完奶后更换纸尿裤,因为平躺的姿势很容易导致宝宝吐奶。
4.有的妈妈会在宝宝喝奶前换尿布,但宝宝有时会边喝奶边便便,因此可能刚给宝宝换完干净的尿布,宝宝马上又尿湿了。
5.宝宝睡觉前一定要给他换尿布,换完以后宝宝会睡得更好,更舒服,如果不换,宝宝的小屁屁容易得湿疹。
出生第3~4天
大部分妈妈都能正常下奶
有的妈妈到产后第三天还没有下奶或仅有一点点奶,便开始担心自己是否没有奶,不能给宝宝进行母乳喂养了。这里必须提醒新手妈妈不要轻易放弃母乳喂养,即使分娩已经几天了还没有下奶,也不要太担心,大部分妈妈都能正常下奶,即使到最后仍然没有奶,采取人工喂养的方式也能使宝宝健康成长。
心态对产奶很重要,有的妈妈因为生产后奶特别少,自己郁闷生气,结果就是本来有的一点点奶都回去了。所以,请新手妈妈放平心态,不要胡思乱想,有的妈妈在生孩子后6天才开始产奶,后来也变成了“奶牛”。
新生儿可能出现黄疸
新生儿黄疸一般出现在出生后第3天。如果是生理性黄疸,对新生儿健康没有危害,即使不采取任何措施,也会慢慢自然痊愈,也有一些新生儿是不出现黄疸的。
生理性黄疸出现和消退都比较有规律,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2~3天出现,这时新生儿的皮肤开始慢慢变黄,4~6天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轻,2周后慢慢消失,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患生理性黄疸时,新生儿其他方面没有任何不适,吃睡也都正常。父母只要注意观察新生儿的肤色和黄疸的出现、消退时间,无异常就不需担心。为了观察方便,建议房间的光线一定要明亮,最少每天要留出一部分时间,打开窗帘,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的肤色。
不能哺乳时,要将奶水挤出来
知识导读:如果新妈妈因为某些原因暂时不能哺乳时,要将奶水挤出来,这样既可防止发生乳房胀痛,还防止了由于宝宝未吸吮而乳汁分泌的减少。
挤奶一般采取手工挤奶和吸奶器挤奶。
手工挤奶法
新妈妈先采取热敷的方法使乳房变得柔软些,再用拇指和食指挤压乳晕,以无疼痛感为宜。即使乳汁很难流出,也不要使劲挤压。挤奶的关键是挤压的部位和角度,用力过度会弄伤乳晕。挤压乳晕的位置有多种,手指可以上下挤压,也可以左右挤压,还可以斜着挤压。
每次挤乳每边乳房至少挤3~5分钟,然后再挤另一侧。如此反复数次,直到乳汁不再流出为止。产后几天,新妈妈通常需要20~30分钟才能把乳汁充分挤出。
吸奶器挤奶法
吸奶器分为手动吸奶器和电动吸奶器,其使用方法均按说明操作即可。吸奶器每天要清洗与杀菌,买前最好也请教有经验的妈妈看哪一种较理想。使用挤奶器挤奶前,先行乳房按摩是有助于挤奶的,按摩时以小圆圈之旋转从乳房之外围向乳头方向按摩,然后以拇指及食指轻轻的揉乳头,这样有助于挤奶。
新生儿乳房增大是怎么回事
知识导读:从第4天到第7天,新生儿的乳头常常发肿。不论是男孩、女孩都是如此,有的新生儿乳房甚至增大到像鸽蛋那么大。妈妈用手摸可感觉到蚕豆大小的硬结,轻轻挤压,还会有少量淡黄色乳汁分泌出来。这种现象属正常的生理现象,妈妈不需要担心,一般会在产后2~3周自然消失。
妈妈怀孕时体内雌激素与催乳素等含量逐渐增多,到分娩前达最高峰,这些激素的功能在于促进母体的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而胎儿在母体内通过胎盘也受到这些激素的影响,因此不论男宝宝或女宝宝的胸部都会稍微突起,有些甚至会分泌少许乳汁,俗称“新生儿乳”。
这些属于正常现象,不需任何的治疗。在胎儿离开母体后,来自母体激素的刺激消失,胸部也会自然平坦。有的老人有挤新生儿乳头的习惯,建议最好不要,如果不小心把乳头挤破,会感染细菌,造成乳腺红肿、发炎,对新生儿健康不利。
此外,除了这种生理性的乳房增大,如果妈妈在宝宝发育的过程中再发现宝宝乳房增大,特别是像小馒头、小包子这样的隆起,就要及时就诊。乳房增大除了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外,还有其他疾病的可能性,比如脑垂体肿瘤、卵巢肿瘤、乳内肿瘤、甲状腺功能减低等。
观察护理新生儿的私处
宝宝私处护理不容忽视,首先来说女宝宝,给宝宝清洗的时候,使用温开水,不要添加任何别的东西;给宝宝清理私处的时候,先洗净自己的双手,然后用软毛巾轻轻从上往下,从前往后擦洗。洗过以后要及时擦干水分,让阴部时刻保持干净清爽。
然后再说男宝宝,同样的道理,男宝宝的私处也必须每天清洗,也是用温开水,一般控制在38℃左右,在给男宝宝清洗前要先检查一下男宝宝的私处是否有红肿、发炎的现象,如果都没有的话就用温开水擦洗阴茎根部,还有尿道口,如果妈妈发现宝宝有红肿的现象,最好带宝宝到医院去做检查,在给男宝宝清洗的时候,也要先洗净自己的双手。
新生儿外阴出血是怎么回事
知识导读:有妈妈说,给出生几天的女宝宝换尿裤的时候,在尿裤上发现血性分泌物。这是假性月经,一般发生在新生儿出生后一周左右,通常持续2~3天,出血量很少,看上去有点像女性的月经,但没有什么气味。对于新生女婴的假性月经,妈妈不需要做特别的处理,只要及时为宝宝更换尿裤,并将分泌物清理干净就可以了。
一般认为,这种生理性的新生儿阴道出血,是新生儿在妈妈的子宫里的时候,妈妈体内的雌激素通过胎盘进入宝宝体内,而新生儿出生后体内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新生儿的子宫黏膜失去了雌激素的作用,因而脱落出血,形成“假月经”。
通常新生女宝宝阴道出血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爸爸妈妈一般不需要担心。但是,如果出血量比较多,或者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或者分泌物有异味,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以排除疾病的可能性。
除阴道出血外,有些新生女宝宝外阴有时会出现白色、黄色或透明的分泌物,女婴阴道这种分泌物的形成原因,与阴道出血一致,也是因为雌激素突然降低而引起了子宫内膜的改变。护理宝宝的家长可以用蘸了清水的棉签轻轻地为她擦拭。
出生第5~7天
大部分新生儿都能出院了
知识导读:不管是顺产还是剖宫产,只要妈妈和宝宝没有什么异常情况,一般都能在一周左右出院回家。
产妇住院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妈妈若是顺产,且妈妈和宝宝都没有异常情况,通常产后住院3天就可以出院。并不提倡顺产后立即出院,因为分娩后子宫胎盘循环结束,大量血液和组织液进入产妇的血循环中,使得产后72小时内,产妇血循环量增加15%~25%,尤其是最初的24小时。产后72小时内心脏负担明显加重,应留院观察,有心脏病者需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
剖宫产的妈妈要等到产后3~7天腹部切口拆线(有的不需拆线)后出院。如果妈妈在妊娠期或分娩期有合并症或并发症,则要根据具体病情决定住院时间。
如果是无痛分娩的妈妈,母子都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产后24小时后就有出院的可能。如果妈妈分娩时有会阴撕裂或施行了会阴切开术,会阴裂伤与会阴侧切的产妇可同一般产妇出院,过分关注会影响盆底康复。
脐带的护理方法
知识导读:新生儿的脐带是一种坏死组织,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地,所以特别容易感染,而脐带感染很可能会导致败血症、破伤风等,所以父母一定要护理好,有异常及时发现,并尽量保持脐带的干净、干燥。
护理新生儿的脐带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关注脐带有无出血。脐带在脱落前出血,一般是因为脐带结扎不紧,需要报告医生,重新结扎。脐带脱落时出血,出血量较少,一般是因为脐带根部细小血管破裂,问题不大,可以用酒精消毒,然后盖上消毒纱布即可。
2.观察脐部是否干燥。要时刻保持脐部的干燥,一旦沾水要仔细用消毒棉球擦干,并用酒精消毒。
3.要注意清洁。脐窝经常有分泌物,会使脐窝和脐带的根部发生粘连,如果不及时清洁,会出现脐带久久不脱落的现象。正确的清洁法是一手将脐带的结扎线提起,一手用棉签沾75%的酒精,仔细分离脐窝和脐带根部的粘连部分,周边都分离开后,换新的酒精棉签从脐窝中心向外转圈擦拭,最后将结扎线也用酒精擦一下就可以了。
4.清理脐窝渗液。脐带脱落后,脐窝会有些潮湿并有液体渗出,也需要用酒精擦拭,每天1~2次,2~3天后就会干燥。如果发现有脓性分泌物、红肿或有臭味,就说明脐部感染了,应找医生及时处理。
5.除了要注意脐带本身的状况外,还要注意不要让衣服、尿布等污染、摩擦到脐带。衣服不要太紧,应常洗常换,尿布不要盖到脐带上,纸尿裤的边也应该尽量保持在脐带下方。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脐带会慢慢变黑、变硬,1~2周脱落。如果新生儿的脐带2周后仍未脱落,要仔细观察脐带的情况,只要没有感染迹象,如没有红肿或化脓,没有大量液体从脐窝中渗出,就不用担心。
新生儿体重下降了是怎么回事
在新生儿出生后2~4天,体重有可能不增反降,这是因为新生儿出生后排出胎便,损失水分,而此时妈妈奶水较少,新生儿吃不多,摄入相对较少造成的差距而导致的,所以这是正常的。在出生后大约第7天,新生儿吃奶量增加,体重就会开始增加,约到第10天的时候,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接着就会迅猛增加。
如果不是在这段时间出现体重下降,就要引起注意,检查新生儿是否有消化道疾病或者营养不良。
母乳喂养指导
所有的配方奶都无法与母乳媲美
知识导读:母乳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生长因子等有益营养成分。从新生儿的免疫系统、消化能力以及生长需要、营养需求等任何一个角度讲,母乳都是新生儿最好的食物,所以尽量给新生儿喂母乳,尤其是生产以后5~6天内的初乳一定要喂给新生儿。
很多妈妈放弃母乳喂养,一方面是怕母乳喂养会使乳房下垂或变小。其实,乳房的丰满、坚挺与否,是个人乳房的支撑组织决定的。它与是否给孩子喂奶,或者给孩子喂了多长时间的奶(1个月、3个月、6个月,还是12个月)都没有关系。有些妇女从来没有给孩子喂过奶,但是,乳房却是扁平的。而有些妇女用自己的乳汁喂大了好几个孩子,但是体形上没有任何改变。有的人反而体形更美了。有两点需要注意,在喂奶阶段和怀孕后期乳房膨大的阶段,哺乳妈妈都应戴一个合体的乳罩,以便把乳房托起。
另一方面是有不少妈妈认为奶粉添加了其他成分等,比母乳更有营养。其实,所有的配方奶都无法与母乳媲美,母乳中含有400多种营养素,这是配方奶粉无论如何都无法实现的。就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母乳有无法替代的优点:
1.增强免疫力。研究表明,与配方奶喂养的婴儿相比,母乳喂养的婴儿中胃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的概率明显要低,同时,过敏(如,湿疹、胃肠道过敏、呼吸道过敏、过敏性鼻炎)等相应的发生率比较低。这是因为配方奶粉中的蛋白质80%为酪蛋白,不像母乳中的蛋白质那么容易消化,新生儿的消化能力较差,配方奶喂养更容易发生胃肠道不适。此外,母乳可提供双歧因子,通俗地讲就是双歧杆菌的“食料”。而双歧杆菌则是肠道内的有益菌之一。所以,吃母乳的宝宝较吃配方奶的宝宝不易发生肠道感染,自然免疫力也更强。
2.智力发育。尽管配方奶中也添加了有利于大脑发育的各种营养素,如脑黄金,但配方奶经加热处理,营养成分会有所破坏。而研究发现母乳中含有多种促进脑发育的丰富并且比例适宜的营养素,如:牛磺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等。母乳中还含有配方奶所没有的乳清蛋白,乳清蛋白是人体酶、生物素的有效合成物质,有利于智力发育。
3.情感交流。母子肌肤接触的交流是用奶瓶人工喂养难以比拟的。实际上母乳喂养能开发宝宝感知、激发其人类独有的感情和高级神经中枢的综合活动,对促进宝宝情感及智力发育的作用不可替代。
喂奶时感觉疼痛是怎么回事
相信对于很多养育过孩子的妈妈来说,给宝宝喂奶应该是育儿过程中最幸福的一件事。然而,有的妈妈却为此痛苦不已,在给宝宝喂奶时总能感觉乳头刺痛,严重时乳头与乳晕接连的地方都裂开了。这是怎么回事呢?那是因为有的妈妈没有采取正确的喂奶姿势,所以才会感觉疼痛。
很多妈妈喂奶时喜欢用手夹着乳头往宝宝嘴里放,这样宝宝可能就只叼着妈妈乳头在吮吸,这样妈妈当然会感觉疼痛。正确的方法是:把乳房用手C字形托起,让宝宝含住乳晕。一定要让宝宝含住整个乳晕(用唇部包覆大部分或全部的乳晕),只有这样宝宝的吮吸才不会使妈妈感觉疼痛,更不会造成乳头皲裂。
妈妈乳头皲裂时能喂奶吗
知识导读:乳头皲裂是指妈妈因采取错误的喂奶姿势而导致乳头出现细微裂纹,严重时会出血。任何触碰甚至凉风吹过都会引起钻心的刺痛。
妈妈乳头破裂可继续给新生儿喂奶,为了防止破裂情况加重和减轻喂奶时的疼痛感,妈妈可以在哺乳前先挤出少许乳汁,以湿润破损的乳头,然后再让新生儿吸吮,从而能够减轻疼痛;每次哺乳结束时,要将一滴乳汁涂擦在乳头皮肤上,让其自然干燥,这样有利于皮肤的愈合。
如果乳头破损较严重,哺乳时疼痛难忍,应暂时停止用乳头喂奶,但不能断掉母乳,而是应该将乳汁挤出来喂新生儿,直到伤口愈合后继续母乳喂养。如果乳头一周都没有愈合,妈妈可以去医院看看,在医生指导下在乳头皲裂处涂抹一些药膏。
新生儿不要强行定时喂养
知识导读:新生儿胃容量小,一次吃不了很多,所以一天要吃很多次,建议妈妈不要强行规定宝宝喂奶间隔的时间,早半个小时或晚半个小时喂都是正常的,原则是:宝宝饿了就喂。
新生儿的胃容量小,每次吃奶不一定能顶2~3小时,按时喂养容易饿着新生儿,因而按需喂养更符合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所以无论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最好还是按需进行。这样新生儿吃饱喝足,生长更快,心理上也容易满足。
但是,按需喂养时,父母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新生儿一哭就认为是饿了,马上喂。事实上,按需喂养不是一哭就喂,新生儿啼哭的原因很多,除了饥饿会啼哭,尿布湿了、受到惊吓了、想要人抱了或者想运动运动也都会啼哭,所以父母要学会观察判断,单从哭上不能判断宝宝饿了,还要注意观察宝宝是否有觅乳反射,觅乳反射就是宝宝饿的时候,妈妈将手指放到他的嘴角边,他会把头转向手指并含住手指做出吮吸的动作。如果宝宝在哭的同时有觅乳反射说明宝宝的确饿了,需要喂食。喂食之后若宝宝仍哭闹不止,宝宝可能还有其他不适,妈妈要逐一检查。
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
好的哺乳姿势可以使妈妈新生儿都不累,使哺乳成为一件幸福舒适的事,所以妈妈还是要多探索,看哪种姿势最适合自己,能让自己和宝宝最舒服。
一般来讲,哺乳可以坐着也可以躺着,但是躺着时松软的乳房容易堵住新生儿的口鼻,对于还不会躲避危险的新生儿来说有些冒险,所以还是以坐着哺乳为好。
坐着哺乳,妈妈可以选择背有依靠的地方坐好,然后准备一个小凳子用来抬高腿部,这样可以让妈妈身体达到最放松的程度,有利于顺利哺乳。接着,妈妈一只手托住新生儿的屁股,另一只手肘托住新生儿的头颈部,新生儿的身体躺在妈妈的前臂上,新生儿的肚皮和妈妈的肚皮紧贴着,让新生儿的头和身子成一条直线。然后再将乳头轻轻送入新生儿口中,使新生儿用口含住整个乳头,并用唇部包覆大部分或全部的乳晕。
一次喂多长时间宝宝就吃饱了
一般新生儿在头两天只吸2分钟左右的乳汁就会饱,3~4天后可慢慢增加到20分钟左右,每侧乳房约吸10分钟,妈妈要注意尽量让一侧乳房先吸空,这样有利于增加泌乳,因为老不吸空乳房,乳汁会慢慢减少。
刚出生10多天的新生儿在吃奶的前五六分钟时间内就已经吸饱,剩下的时间只是含着乳头玩了,有的干脆就已经睡着,为了能让宝宝把一侧乳房的乳汁吸空,妈妈可轻轻动一下乳房,看宝宝还吸不吸,如果宝宝不吸了,宝宝会松开妈妈的乳头。
妈妈不要攒奶
知识导读:有些妈妈担心自己的奶水不足,故意不排空乳汁,想把奶水攒到一定量再喂给宝宝吃,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
首先,奶并不是越攒越多,而是越吸越多的,只要宝宝在吮吸,妈妈就会一直“产奶”,而经常的攒奶,反而会因为减少了泌乳刺激而使奶越来越少。
其次,“攒奶”易致乳腺炎。“攒奶”行为会造成乳汁淤积,很容易诱发乳腺炎。乳汁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当妈妈的乳汁没有及时排空时,通过各种途径乘虚而入的细菌会在乳房这个温室生长繁殖,使乳房发生不良改变——疼痛、发热,甚至出现脓肿,这就是乳腺炎!
有时候妈妈认为没有乳汁,就不让宝宝吸奶,其实乳汁是现产现吃的,即使妈妈感觉乳房很瘪,宝宝也能吸到几口奶。
奶多了要不要挤掉
与奶水不多的妈妈一样,奶水多的妈妈也有烦恼:到底没吃完的奶水是挤掉好还是留着好?挤掉了又怕宝宝下次不够吃,而且每次挤也麻烦;留着又怕时间久了的乳汁不好,或得乳腺炎。剩下的奶水要不要挤掉,妈妈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处理。一般来说:
当挤奶可以促进乳汁分泌时,应挤出来。如果把宝宝吃剩的乳汁挤出来之后,下次母乳分泌得很充足,就可以在每次吃奶之后把剩余的乳汁挤出来。
当挤奶对乳汁分泌没有帮助时,可不挤。如果吃剩的乳汁不论挤还是不挤,都不会影响下次乳汁的分泌,就没有挤出的必要了。
对乳汁充足甚至过剩的妈妈而言,如果不挤出来的话,夜里乳房可能会发胀而痛,也容易形成乳腺炎,这时则应该挤出。
两侧乳房需轮换着喂
妈妈给宝宝喂奶时一定要让宝宝将一侧乳房吸空后再换另一侧乳房,待下次哺乳时将两侧乳房的先后顺序调换。如,让宝宝先吮吸左边的乳房,直到左边乳房吸空后(一般来说,一半以上的奶水在开始喂奶的5分钟就吸到了,8~10分钟能吸空一侧乳房)再换右边。下次哺乳就从右边开始喂,让宝宝将右边的乳房吸空后再换左边。如此轮流哺乳,可以使左、右乳房轮流被吸空,这样可刺激产生更多的奶水。
判断乳房已被吸空的方法是:宝宝吃奶时一般都会产生奶阵,宝宝吃时也会发出咕咚咕咚的声音。一般两三次奶阵后,宝宝吞咽就没那么明显了。奶也就吃的差不多了。还有摸摸乳房软软的,一般就差不多排空了。再者,挤压乳晕处,挤两下就没奶了也代表排空了。
母乳前段奶含糖、蛋白质多,后段奶含脂肪多
知识导读:前段奶指的是每次哺乳先泌出的乳汁,后段奶就是后来泌出的乳汁,前段奶和后段奶在营养价值上有所不同,前段奶含糖、蛋白质多,后段奶含脂肪多。只有均衡摄入,宝宝才能长得又快又健康。
有的妈妈觉得前段奶太稀,以为没营养,还占宝宝的胃,于是每次哺乳前都会把奶挤掉一些,之后再喂,让宝宝直接喝后段奶。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前段奶指的是每次喂奶的前几口,主要提供水、糖、蛋白质,相当于宝宝的开胃餐,解渴又补充营养的同时还可避免摄入过多的热量。后段奶主要含有丰富且高热量的脂肪,最后一段乳汁的脂肪含量比初段高2~3倍。脂肪有特殊的意义,吃得不够,宝宝很容易饿,睡眠被频繁打断,妈妈也比较累,吃得太多,消化不好,而且容易肥胖。因此,喂奶的时候让宝宝每次都能吃到前段奶和后段奶,即前面所说让两侧乳房轮流吸空,可保证宝宝摄入均衡的营养。有的妈妈喜欢在哺乳时频繁换边,这边吃两口,又换另一边,这样做的结果是宝宝吃了太多的前段奶,在吃到足够的后段奶之前就吃饱了。
双胞胎最好同时哺乳
双胞胎最好同时哺乳,这样有利于他们形成一致的作息规律,妈妈可以轻松一些,当然如果一个新生儿在熟睡,而另一个闹着要吃,也没必要非等睡着的醒来或把他叫醒,慢慢调整即可。两个新生儿也可以喂完一个再喂另一个,这样哺乳时间相对较长,如果新生儿吃奶速度较快,倒也比较合适。
每次哺乳,一个新生儿只吸一个乳房,吸左边的就吸左边,吸右边的只吸右边,下一次调换原本吸左边的新生儿吸右边那个,原本吸右边乳房的新生儿吸左边那个,这样可以在质和量上更均衡地摄入母乳,对两个乳房的刺激也比较均衡。
不要让新生儿含着乳头睡
有些妈妈为了哄新生儿睡觉,常常把乳头放在新生儿嘴里,让新生儿边吃奶边睡觉,往往新生儿睡着了,嘴里还含着乳头,这种做法是不当的。
1.新手妈妈乳头皮肤娇嫩、干燥,每天要经受10多次新生儿潮湿的口腔吸吮,如此频繁的浸泡和口腔的摩擦易造成乳头皮肤破裂。
2.这样做很容易让新生儿产生依赖,造成日后断奶困难。
3.新生儿鼻腔狭窄,睡觉时常常口鼻同时呼吸,含乳头睡觉将有碍口腔呼吸。另外,若母亲睡着了,乳房易把新生儿口鼻同时堵住,会造成新生儿窒息。
4.长期含空乳头睡觉,可影响新生儿上下颌骨的发育,使口腔变形。
所以,如果新生儿吃奶睡着了,妈妈可先用手轻轻捻新生儿的耳下垂,让他醒来再吸一些(新生儿可能没吃饱,只是累了就睡了),如果新生儿实在不愿再多吸,就要及时把乳头抽出。
新生儿为什么容易呛奶
造成新生儿呛奶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妈妈奶水过多。宝宝总是呛奶可能是妈妈乳汁分泌过多引起的。妈妈若乳汁分泌特别多,宝宝可能还会拒绝吃奶,每当给宝宝喂奶时,宝宝就打挺、哭闹,刚把奶头放入宝宝口中,宝宝很快就吐出来,这时妈妈会发现自己的奶水向外喷出,甚至喷宝宝一脸。要减少宝宝因妈妈乳汁分泌过多引起的呛奶,妈妈可采取剪刀式喂奶法:妈妈一手的食指和中指做成剪刀样,夹住乳房,让乳汁慢慢流出。如果这种方法仍然没解决乳冲的现象,妈妈可在乳冲时将乳头拔出,等乳冲过了再喂宝宝。乳汁分泌过多时,妈妈千万不要想办法减少乳汁的分泌量,因为宝宝以后对乳汁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
2.喂奶姿势不对。喂奶姿势要“三贴”:嘴及下颌部紧贴妈妈乳房、妈妈与孩子胸贴胸、腹部紧贴腹部。给宝宝喂奶粉时要注意奶嘴孔的大小,以奶瓶倒立时奶滴出来为宜,且要注意不要让奶瓶里留有空气,最好将奶瓶装满,使空气排出,这样可以减少宝宝呛奶的概率。
3.宝宝吃奶时太急。妈妈不要等宝宝很饿了再喂宝宝,否则宝宝一心急猛吃几口就可能会呛到。对于吃奶性急的新生儿,母亲在哺喂时要注意让他先吃几口后,将奶头拔出,稍停片刻再喂。每次喂奶后应抱起拍背,最好打个嗝后再放下侧卧,这样既减少吐奶的概率,又可避免万一吐奶吸入气管而发生窒息的可能。
4.患先天疾病。宝宝如果出现反复吸呛,要注意有无喉软骨发育不良、腭裂等先天性畸形,最好带宝宝到医院检查一下。
有时候妈妈特别注意了,宝宝还是会发生呛奶的情况,这时妈妈需正确处理:
如果呛奶程度较轻(宝宝有咳嗽,但是没有面色发紫的表现),将宝宝脸侧向一边,用空掌心拍宝宝的后背。
如果宝宝呛奶的程度较重(有面色发紫的表现),应让其俯卧在大人腿上,上身前倾45~60℃,并用力拍打宝宝背部四五次,利于将气管内的奶引流出来。
如果宝宝没有哭声且面色发紫,提示其情况非常危险,在拨打120求救的时候,要给宝宝做初步的心肺复苏。
新生儿突然开始吐奶是怎么回事
知识导读:很多新生儿出生的前半个月并没有发生过吐奶的情况,而在某一天却突然大口大口地吐奶,这往往让新手爸妈很是担心。其实,新生儿吐奶大多不是疾病现象,新手爸妈不必紧张担心。
小婴儿胃体呈水平位,胃容量小,胃入口处贲门括约肌松弛,而出口处幽门括约肌却相对紧张,进入胃内的奶汁,不易通过紧张的幽门进入肠道,却容易通过松弛的贲门反流回食道,溢入口中,并从小嘴巴里流出来。另外,新生儿消化道神经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这也是造成奶汁反流的原因。新生儿吐奶一般是生理性的,不需要治疗,只要注意护理,一般随着月龄的增加,都会慢慢减轻直至消失。
新生儿吐奶的处理办法
1.若新生儿平躺时发生吐奶,应迅速将新生儿的脸侧向一边,以免吐出物流入咽喉及气管;还可用手帕、毛巾卷在手指上伸入口腔内甚至咽喉处,将吐、溢出的奶水快速清理出来,以保证呼吸道的顺畅。
2.如果发现新生儿憋气不呼吸或脸色变暗时,表示吐出物可能已经进入气管了,应马上使新生儿俯卧在妈妈膝上或硬床上,用力拍打新生儿的背部4~5次,使其能将奶咳出,随后应尽快将新生儿送往医院检查,让医生再做进一步处理或检查。
防止新生儿吐奶的有效方法
第一,喂奶前,先给新生儿更换尿布,喂奶后就不要再换了,以免由于活动引起溢乳。
第二,喂奶姿式要正确。让新生儿的身体保持一定的倾斜度(约45°)可以减少吐奶的概率。使用奶瓶时,要让奶汁充满奶嘴,以免新生儿吸入空气。
第三,如新生儿吃奶急,要适当控制一下;如奶水比较冲,妈妈要用手指轻轻夹住乳晕后部,保证奶水缓缓流出。
第四,喂奶后竖着抱新生儿,轻轻给新生儿拍背,直到打嗝,再缓缓放下。
第五,放新生儿躺下时,应先让新生儿右侧卧一段时间,无吐奶现象后再让他仰卧。
第六,喂奶后发现新生儿尿了拉了,也不要马上换尿布,待新生儿熟睡后再轻轻更换。
母乳喂养正常情况下不需要喂水
知识导读:母乳中80% 的成分都是水,足以满足新生儿对水分的需求了。尤其是4个月以内的宝宝,纯母乳喂养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不需要再额外喂水, 这一点妈妈们可放心。
小宝宝胃容量小,妈妈如果经常给宝宝喂水,不仅会影响宝宝的吃奶量,还会抑制宝宝的吮吸能力,使他们从妈妈乳房主动吮吸的乳汁量减少,并间接导致母乳分泌量减少,对宝宝的成长是很不利的。而且,母乳可以提供宝宝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其中也包括水分。如果过多喂水反而会增加宝宝肾脏的负担。
所以,6 个月以内的宝宝用纯母乳喂养时无特殊情况不要额外喂水。
需要给宝宝喂水的4 种特殊情况
1.炎热的夏天,宝宝出汗比较多,而妈妈又不方便给宝宝喂奶时,适当地给宝宝喂一点白开水是十分必要的。
2.宝宝出现吐奶、腹泻等现象时,为避免发生脱水状况,需要给宝宝喂足量的水。最好用淡盐开水,以防脱水或发生电解质紊乱。
3.当宝宝生病发烧时,喂点白开水可以帮助宝宝带走体内多余的热量,有助于降温、退烧。
4.除了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宝宝一定要适当地喂一些白开水。宝宝过了6 个月之后,也要在两餐之间适量补充水分,这不仅对宝宝的健康成长有好处,也是对将来宝宝断奶十分有帮助的。
哺乳妈妈是否需要忌口
母乳喂养期间,可能有很多人告诉妈妈,不能吃凉水果,不能吃青菜,不能吃油腻食物,甚至做菜不能放酱油。这些说法有些有道理,有些则过于小心了。
其实,从营养学来说,妈妈不需限制饮食种类,鸡、鸭、鱼、肉、水果、蔬菜都可以放心大胆地吃。不过,仍然有些食物是不适合哺乳期的妈妈食用的。
哺乳妈妈饮食上需要注意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不能吃辛辣的食品。
2.不能吃未完全煮透的半生食品。
3.不要吃含有防腐剂的食品或饮料。
4.尽量少吃或不吃食性燥热之物,如大蒜、韭菜、茴香等,这些食品易上火,造成母体内热,进而影响宝宝。
5.特别注意要远离烟酒,咖啡、可乐等饮料也最好不要饮用。
6.妈妈进食某些食物后,宝宝出现不适表现——湿疹、腹泻、便秘、肠胀气等,应停止食用此食物。
另外哺乳妈妈的饮食既要营养丰富,又不能过于油腻,母乳中脂肪过多也不利于宝宝的消化吸收。哺乳期的妈妈应该多吃些水果,如果是冬季,水果从室外拿进来时太凉,可以在温暖的室内多放一段时间再吃,以免刺激肠胃。夏季哺乳妈妈吃冷饮也应适当有所控制,不可像平时那样随心所欲。
哺乳妈妈最好坚持每天喝牛奶
知识导读:牛奶中钙的含量比较高,一般每100毫升中含钙80~150毫克。如果每天喝两瓶牛奶,就可以获得一天中钙需要量的一半。
让哺乳妈妈坚持每天喝牛奶主要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钙。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元素,人体容易缺乏。钙的消化吸收很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膳食纤维、草酸、植酸等都会降低其吸收。因此,虽然有些蔬菜中钙含量并不低,却不被人体吸收。而牛奶中的钙则完全不同,它所含有的乳糖、维生素D以及蛋白质等营养素,对钙的吸收都有促进作用,因此牛奶中钙的吸收率比一般食物要高许多。
一般情况下,在哺乳期间,妈妈每天要分泌800~1000毫升的乳汁,按照每100毫升乳汁中含有32~34毫克的钙计算,哺乳期妈妈钙的消耗量要比平时高300毫克,再加上消化吸收以及在人体中转运过程中的损耗,妈妈每天膳食中的钙要增加约400毫克,是平时钙供给量的1.5倍,即1200毫克(普通女性每日钙的需要量为800毫克)。
所以,让哺乳期妈妈喝牛奶,就是为了让妈妈能得到充足的钙。可以说,牛奶及各种奶制品是天然食物中钙的最佳来源。
记得给新生儿添加维生素D
知识导读:新生儿从出生的第三周开始,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都需要添加维生素D。
不管是母乳、牛奶还是一些配方奶粉(维生素A、维生素D强化的除外)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含量比较少。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如新生儿体内维生素D缺乏,母乳或配方奶中的钙也就吸收不了,只能随大便排出。很多新生儿其实并不缺钙,而是缺少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所以妈妈要记得给新生儿补充维生素D。
补充维生素D以维生素A、维生素D含量比例为3:1的婴儿鱼肝油最适合新生儿,因为这种浓度比例既能为新生儿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又不会出现维生素A过量的问题,是专家们一致推荐的剂型。父母可选择这种比例的鱼肝油给新生儿服用。服用量须按照产品上的说明严格服用,不能认为多吃几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过量服用鱼肝油会造成中毒。
配方奶喂养指导
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是两种营养模式
知识导读:母乳是新生儿最好的食物,它最能贴合婴幼儿的营养需要,同时也含有配方奶粉所不具备的免疫蛋白和生长因子。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还是会有不少妈妈无法保证一直纯母乳喂养,只能选择婴儿配方奶粉。其实,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是两种营养模式,就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来说,两种喂养方式是一样的,人工喂养同样能养育出身体强壮,头脑聪明的宝宝,父母不必太纠结。
很多人认为牛奶是给小牛吃的,人类宝宝吃似乎有些不妥。确实,牛奶是最适合小牛的,母乳才是最适合人类宝宝的。但婴幼儿配方奶粉并不能等同于牛奶。尽管配方奶粉是在牛奶的基础上调配生产的,但它是根据母乳的成分,使用各种原料精心调配出来,早已跟牛奶有着天壤之别,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一直强调,对六个月以内的婴儿,若不能母乳喂养,一定要选择婴儿配方奶粉,其他不管是羊奶还是牛奶,都不能直接代替母乳的原因。
母乳中的营养直接来源于母亲平时吃的各种食物,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主要原料同样来自于各种食品。比如其中的乳糖来自于牛奶,蛋白质通常来自于牛奶或者大豆,脂肪则来自于牛奶或者一些植物油。一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确来自于生物技术或者是化学合成,但也都是食品级纯度的。尽管其中有些矿物质的生物利用率可能不如母乳,但是它们在配方奶粉中的含量也相应地会多一些,从而达到接近于母乳的效果。所以,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只是两种营养模式,其喂养的结果可能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如果妈妈出于一些客观原因无法母乳喂养,配方奶粉也完全可以保证宝宝健康成长,无须为此过于纠结。随着宝宝的成长,为宝宝提供均衡的日常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理性的教育才是更加重要的。
婴儿配方奶粉的分类
知识导读:配方奶粉又称母乳化奶粉,它是为了满足婴儿的营养需要,在普通奶粉的基础上加以调配的奶制品。它除去牛奶中不符合婴儿吸收利用的成分,甚至可以改进母乳中铁含量过低等一些不足,是婴儿健康成长所必需的,因此,给没有母乳或者母乳不足的婴儿添加配方奶粉成为世界各地普遍采用的做法。
婴儿配方奶粉依其适用对象可分为下列四大类:
普通婴儿配方奶
以牛乳为基础的婴儿配方奶,适用于一般的婴儿。市售婴儿配方奶粉成分大多可符合宝宝需要,但仍有些成分比例不相同。并且按月龄分为不同阶段。
喂养指导: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加,妈妈应该选择适合宝宝月龄的阶段奶粉。且当发现所食用的婴儿配方奶粉与宝宝的体质不合时,应立即停止原配方,改用其他品牌配方。
早产儿配方奶
早产儿因未足月出生,消化系统发育更差,此时仍以母乳最合适或使用专为早产儿设计之早产儿配方,待早产儿的体重发育至正常才可更换成婴儿配方奶粉,早产儿配方奶的主要成分(如乳糖改为葡萄糖聚合物、以及中链脂肪酸油取代部分长链脂肪酸油)已经修正为适合早产儿使用。
水解蛋白配方奶粉
此配方又称为医泻奶粉,其提供的营养可完全符合宝宝的需求,只是营养成分已经事先水解过,食入后可减轻肠胃压力,降低过敏概率。
不含乳糖婴儿配方奶
又称为黄豆配方奶粉。此配方不含乳糖,是针对天生缺乏乳糖酶的宝宝及慢性腹泻导致肠黏膜表层乳糖酶流失的宝宝设计。宝宝在拉肚子时可停用原配方奶粉,直接换成不含乳糖婴儿配方奶粉,待腹泻改善后,若欲换回原奶粉时,仍需以渐进式进行换奶。
配方奶粉选购的技巧
知识导读:无论什么品牌的奶粉,其基本原料都是牛奶,只是所添加的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含量有细微的差别,只要是国家批准的正规厂家生产,正规渠道经销的奶粉,适合自己的宝宝,都可以选用。
妈妈在给新生儿选择奶粉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选择规模较大、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较好的知名企业的奶粉。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技术力量雄厚,产品配方设计较为科学、合理,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较严,生产设备先进,企业管理水平较高,产品质量也有所保证。
2.看营养成分是否齐全,含量是否合理。有些配方乳中强化了钙、铁、维生素D等营养元素,在调配配方乳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不能随意冲调。新生儿虽有一定的消化能力,但调配过浓会增加他消化的负担,并可能引起新生儿便秘、消化不良、失水等。
3.看奶粉的冲调性和口感。质量好的奶粉呈天然乳黄色,冲调性好,冲后无结块,液体呈乳白色,品尝奶香味浓;而质量差或乳成分很低的奶粉冲调性差,即所谓的冲不开,品尝奶香味差甚至无奶的味道,或有香精调香的香味;另外,淀粉含量较高的产品冲后呈糨糊状。所谓“速溶”奶粉,都是掺有辅助剂的,真正速溶纯奶粉是没有的。
4.选择适合宝宝月龄的奶粉。妈妈在给宝宝买奶粉时要看清产品包装上注明的适用于何种生长阶段的婴幼儿的。0~6个月的婴儿可选用1段婴儿配方奶粉。6~12个月的婴儿可选用2段婴儿配方奶粉。12个月以上至36个月的幼儿可选用3段婴幼儿配方乳粉、助长奶粉等产品。
怎样判断配方奶是否适合宝宝
知识导读:最好的奶粉,不一定是最贵的,但在营养成分和口味上一定是最接近母乳的。如果宝宝吃后无便秘、无腹泻,体重和身高正常增长,食欲正常,睡眠充足,无皮疹等异常情况,这种奶粉就是适合宝宝的。
妈妈给宝宝吃某一个品牌的奶粉后要注意观察以下两点,以确定此品牌奶粉是否适合宝宝:
看便便
宝宝吃了一种配方奶,如果能每天1次大便,大便色金黄,糊状或者成形,这就可以确定奶粉是适合的,不需要更换。
如果宝宝便秘了,喂再多水都不能缓解,或者有腹泻现象,吃了较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好转,就可判定这种奶粉不太适合宝宝,需要更换。
看体重
如果吃了一段时间后,宝宝体重、身高增加达标,说明这种奶粉非常适合,根本没必要更换。
宝宝之间个体差异较大,所以当妈妈听到别的宝宝吃什么奶粉长得很好或者有其他妈妈给自己建议换别种奶粉,也先别着急,仍然要先看看现在的奶粉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宝宝再说。
如何为宝宝选择合适的奶瓶
知识导读:奶瓶是宝宝进食的主要工具,如果选的不适合,宝宝就可能不喜欢喝奶,甚至影响健康,所以奶瓶选择疏忽不得。
市面上奶瓶种类非常多,而且质量也有高低之分,妈妈购买时要看清是否适合自己的宝宝。
婴儿奶瓶:玻璃瓶好还是塑料瓶好
市售奶瓶有玻璃的和塑料的两种。玻璃材质的奶瓶适合不会自抱奶瓶吃奶的婴儿。优点:安全性佳、耐热性佳,且不易刮伤、不易藏污垢、好清洗等。缺点:瓶身较重、易碎,对宝宝有潜在的危险,而且玻璃奶瓶容易过热,不方便宝宝捧着喝奶,所以适合在家里或医院使用,并由大人喂食。
3个月后,用塑料奶瓶多一些。塑料中,PES、PC,质轻强度高,不易破碎,高度透明,性能都不错,不考虑价格因素的话,是首选。尤其新新材料PES,比PC更易洗、耐用,几近于玻璃。但是PES奶瓶价格非常贵,同时可供选择的品牌也较少。选择时,妈妈可根据实际需要购买合适的材质。
形状不同的婴儿奶瓶适合不同月份的婴儿
圆形奶瓶:适合0~3个月的宝宝用。这一时期,宝宝吃奶、喝水主要是靠妈妈喂,圆形奶瓶内颈平滑,里面的液体流动顺畅。母乳喂养的宝宝喝水时最好用小号,储存母乳可用大号的。用其他方式喂养的宝宝则应用大号喂奶,让宝宝一次吃饱。
弧形、环形奶瓶:4个月以上的宝宝有了强烈的抓握东西的欲望,弧形瓶像一只小哑铃,环形瓶是一个长圆的O”字形,它们都便于宝宝的小手握住,以满足他们自己吃奶的愿望。
带柄小奶瓶:1岁左右的宝宝就可以自己抱着奶瓶吃东西了,但又往往抱不稳,这种类似练习杯的奶瓶就是专为他们准备的,两个可移动的把柄便于宝宝用小手握住,还可以根据姿势调整把柄,坐着、躺着都行。
购买奶瓶时的注意事项
1.透明度要好。在选择奶瓶的时候,家长首先得看看奶瓶的透明度如何。一般好的奶瓶透明度很好,能够很清楚地看到奶的容量和状态。
2.硬度要高。好的奶瓶硬度高,家长在选择奶瓶时可用手捏一捏,就可感觉出来,太软的材质一遇到高温就容易变形。
3.造型。奶瓶的瓶身最好不要有太多图案和色彩,以简单为原则。
如何为宝宝选择合适的奶嘴
选购奶嘴,主要看奶嘴的软硬程度和奶孔的大小。首先软硬要适中,太硬吸不动,太软容易因粘连而堵塞出奶孔。
奶嘴的规格
挑选奶嘴之前,首先要先认识奶瓶用奶嘴的规格和种类。奶瓶用奶嘴依照“奶洞的大小”,一般分S、M、L三个规格。S号:适合0~3个月内的宝宝;M号:适合3~6个月内的宝宝;L号:适合6个月以上的宝宝。
此外,奶嘴洞的设计还有所不同,如圆孔、十字孔、Y字孔。圆孔:比较常用的设计。即便宝宝只是含住奶嘴而没有吸吮,奶嘴还是会慢慢滴出奶水。通常建议给吸吮动作较差的宝宝使用这种奶嘴。十字孔、Y字孔:这两种奶嘴可以借由宝宝吸吮的力道来控制流出多少奶量。如果宝宝没有做吸吮动作,奶水就不会自动流出。适合3个月以上的宝宝使用。
另外也可以买没有孔的奶嘴,自己用针扎孔。自己扎孔可以用一根缝衣针加热,在空气中放置几分钟后,在奶嘴圆心两侧各扎一个孔,两孔成一条直线。每个孔操作3~4次效果较好。奶嘴孔的大小以奶瓶倒转乳汁能持续一滴一滴滴出为最佳。
奶嘴要经常更换
无论什么样的奶嘴,都需要经常更换,一般不出2个月,就要换一个新的,以免奶嘴老化、破裂,碎块被新生儿吸到气管,发生危险,所以可以多准备一些。
冲调配方奶应按照说明进行
冲调奶粉就是奶粉加水摇匀,看似很简单,但妈妈必须按照说明进行,不能想当然的以为只要能冲成牛奶状就可以了,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尽量现配现用
奶粉尽量现配现用。如果一次配数瓶奶水,一定要将冲调好的奶水加上盖子立刻放入冰箱内贮存,并应于24小时内用完。不要用微波炉热奶,以免局部过热的奶水烫伤婴儿口腔。
先放适量的水再按比例加入奶粉
有的妈妈在冲调奶粉的时候先在奶瓶里放好一定量的奶粉,然后再加入定量水,其实这样的操作方法正好与正确的冲调方式相反。
正确的方法是,在给宝宝冲奶粉时一定要先配好水,在水温水量合适的时候加入奶粉,这样配方奶粉可以充分地溶解在水里。
注意水温,不能用开水冲
有的妈妈在冲调奶粉时会用开水,这会破坏奶粉的营养成分,是错误的冲调方法。最好是看说明进行,不同品牌的配方奶对水温有不同的要求,有的要求70℃,低于该温度,营养物质不能充分溶解,有的则要求50℃,高于此温度,营养物质会被破坏,也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操作。
掌握好量,不能太稀或太浓
说明中说的1勺奶粉指的是其中附带的奶粉勺自然挖1平勺的量,不是尖尖的1勺,也不是紧紧实实的1勺,否则冲调出的奶粉就过于浓稠了,会增加宝宝的消化压力,造成上火、便秘、肥胖等麻烦。
此外,有的妈妈看宝宝吃奶量较少,担心宝宝长得慢,于是会少放些水,多放些奶粉,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妈妈给宝宝冲调奶粉一定要按说明进行,多少毫升水配几勺奶粉必须严格执行。奶粉过于稀薄会导致宝宝营养不良发育滞后;奶粉过于浓稠会导致宝宝消化不良而腹泻。
充分摇匀
冲调奶粉要尽量摇匀,使奶粉充分溶解,注意不要上下摇,要左右摇,否则会不匀,而且伴有奶块,同时不要摇的太用力,避免有泡出来。
每次喝完奶马上将奶瓶奶嘴洗净
许多妈妈不明白为什么喝奶粉的宝宝爱闹肚子,其中,奶具的清洁是关键,新生儿的免疫系统不完善,抗病菌能力较差,很容易被感染,而喂奶的餐具经常残留奶液,奶液是营养非常丰富的物质,容易滋生细菌。
妈妈每次给宝宝喂完奶都要立即将奶瓶清洗干净,除了奶瓶内部,瓶颈和螺旋处也要仔细清洗。清洗奶嘴时要先把奶嘴翻过来,用奶嘴刷仔细刷干净。如果奶嘴上有凝固的奶渍,则可以先用热水泡一会儿,待奶渍变软后再用奶嘴刷刷掉。靠近奶嘴孔的地方比较薄,清洗时动作要轻,注意不要使其裂开。
此外,奶具还需定期消毒,但不必每次用完都消毒,可每天消毒1 次,可以放在普通的锅里用开水煮,或用蒸锅蒸,还可以用微波炉,一般8~10分钟即可。
配方奶喂奶量怎么确定
知识导读:人工喂养的宝宝每次喂奶的量可根据宝宝的体重来调配,配方奶粉不同种类冲调不一样,建议按奶粉上的说明进行,一般婴儿为每天20克/千克,可根据情况调整。
当然,和成人的食量有大有小一样,不同的宝宝每次吃奶的量也可能有所差异,以上内容只是一个平均参考值,新妈妈要根据自己的宝宝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有的宝宝每次只吃70毫升,每天只吃6次。一般而言,只要宝宝睡眠正常,大便正常,体重增加稳定,就说明宝宝目前吃奶量正常,爸爸妈妈就不必担心。
注意奶瓶喂奶的姿势
知识导读:和母乳喂养一样,人工喂养也需注意姿势。姿势不对容易造成宝宝呛奶、吐奶。
在喂奶前,妈妈应将奶瓶的奶水向手腕内侧的皮肤上滴几滴,检查一下奶的温度。牛奶不宜过热,也不宜过冷。然后应该提前检查好奶的流速。把奶瓶的盖子略微松开,让空气能够进入瓶内,以补充吸出奶后的空间。如果不这样做,在瓶内便会形成负压,使瓶子变成扁形,而且宝宝吸吮非常费力。这时宝宝可能会发脾气、生气或者不想再接着吃剩下的牛奶。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轻轻地把奶嘴从宝宝的嘴里拉出让空气进入瓶内,然后接着喂奶。
奶瓶喂奶时,让奶瓶与宝宝的脸成直角,让奶嘴被奶液充满,这样宝宝在吮吸的时候就不会吸太多空气到胃里而引发呛奶或吐奶。
妈妈不要让宝宝自己躺在床上喝,即使宝宝已经长到可以自己抱着奶瓶喝奶的程度,只要宝宝愿意,还是将宝宝抱着喂比较好,这样有利于新生儿吞咽,也有助于建立亲子感情。
吃过奶后,妈妈要轻轻而果断地移去奶瓶,以防宝宝吸入空气,这时宝宝也会放开奶瓶。如果宝宝不放开,可以轻轻地把你的小手指塞到宝宝的嘴角,使宝宝放开奶瓶。
奶粉的保存方法
知识导读:奶粉应贮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相对湿度不高于70%~75%,温度不高于15℃。如需要长期贮藏,温度应在4~5℃为宜,以防脂肪氧化,产生哈嘈味或变苦。而且,奶粉应放在清洁无污染的地方,不要和易污染的物品放在一起。
一般未开封的奶粉好保存,已经开封的奶粉不注意保存方法很容易过期浪费。对于已开封的奶粉的保存方法如下:
1.当奶粉罐被打开,请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2.罐装奶粉,每次开罐使用后务必盖紧塑料盖。如果每次取完把铁罐盖好,反过来扣着,奶粉会把盖口封住,能保存很长时间。
3.袋装奶粉每次使用后要扎紧袋口,常温保存。为便于保存和取用,袋装奶粉开封后,最好存放于洁净的奶粉罐内,奶粉罐使用前用清洁、干燥的棉巾擦拭,勿用水洗,以免生锈。如果使用玻璃容器盛装,最好是有色玻璃,切忌透明瓶子。因为奶粉要避光保存,光线会破坏奶粉中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4.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就是舀奶粉的小勺在往奶瓶中倒奶粉的时候,奶瓶中的热水会在小勺底部结出水汽,这些水汽累积多了,也会增加奶粉中的湿度,从而引起干结、变质,所以小勺用过之后,应该擦干再放入奶粉中。
5.大多数婴幼儿配方奶粉包装上都有明确规定,奶粉开封后1个月内用完。开封后,超过1个月,应丢弃不用。值得提醒的是,奶粉包装上的保质日期是在未开封和合适的保存条件时的日期。一旦开封后,就不能采用这个日期。
6.不要冰箱保存。冰箱是密闭低温潮湿的小环境,而奶粉是极容易吸潮的。奶粉在冰箱中长期保存时,极容易受潮、结块、变质,从而影响饮用效果。为此建议在开袋后最好用细绳把口扎紧,放置在室内通风、干燥、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保存。只有液体状奶粉水或预混合的液体奶粉才可以储存在冰箱里。
7.罐装的奶粉可以放进几块方糖,因为方糖具有吸收湿气的效果。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