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0218440
1、“人世间的真实的幸福,原是极简单的。”——《妞妞》之后,周国平又一清新隽永的致女儿书。
《妞妞》一书曾经感动过无数读者,时隔多年,五十三岁的周国平迎来了第二个女儿啾啾,也迎来了无与伦比的幸福——“我也许命中该做父亲,比做别的什么都心甘情愿,juedui不会厌烦。”
2、新生儿是哲学家,儿童是诗人。一本珍贵的幼童成长笔记,生动记录幼儿心智发展过程,年轻父母的育儿书。
啾啾的童心、稚语、奇思、趣事,在周国平笔下灵动而意味悠长。他一点一滴记录下生命早期的精彩纷呈——幼儿的感觉、认知、语言、想象。这些心智现象尚未被成人世界所同化,奇妙无比,在生命的以后阶段无法重现,对年轻父母极具参考和启发。
3、一个哲学家父亲情理并茂的素质教育笔记,教人如何做不后悔的父母。
啾啾撒谎了、不想学琴了、又大发脾气了……如何正确处理这些棘手的成长问题?啾啾上小学后,周国平坚持一个原则,不报任何课外补习班,这在她的班上是几乎没有的。那啾啾一直都是优等生的秘诀是什么?亲读本书领略周国平独到的教育理念。
4、一种不容忽视的教育——爱智教育,呵护好奇心和思考能力,让孩子真正喜欢上智力生活。
孩子有无数天问:人从哪里来?世界有没有尽头?神是否存在?家长充满智慧的回应,会让孩子真正喜欢上智力生活,乐在其中,欲罢不能,对学习充满兴趣,这是智育的zui大成功。
5、真正的爱,是对独立灵魂的尊重,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善良、丰富、高贵的人。
在周国平看来,教育的目标和人生的目标不应是进一个名牌学校、谋一个赚钱职业,而是成为一个善良、丰富、高贵的人。亲子之爱是孩子所受的*早的爱的教育,孩子会以爱回应爱,并且由爱父母而学会了爱一切善待她的人。
在痛失妞妞七年后,哲学家、作家周国平迎来了第二个女儿啾啾,感受到无以伦比的幸福。他舐犊情深,以一个普通父亲兼哲学家的视角,记录了啾啾从出生到刚上小学的成长故事。其中既有对幼童成长点滴的细致观察,更有对亲子关系、教育方法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新生儿是哲学家,儿童是诗人。啾啾的童心、稚语、奇思、趣事在周国平笔下灵动而意味悠长。这不只是一本妙趣盎然的幼童成长笔记,一个哲学家父亲独到的教育心得,更是一份纯粹而深刻的生命感悟——真正的爱,是对独立灵魂的尊重,让孩子成为一个善良、丰富、高贵的人。
序
第1卷人之初
第二卷天籁
第三卷爱智的起点
第四卷个性空间
第五卷真爱如是
附录啾啾的作文
序 (节选)
宝贝,宝贝,在写这本书的时候,这个词一直重叠着在我的心中回响,如同一个温柔也深沉的旋律。
宝贝,宝贝。
女儿是我的宝贝。小生命来到世上,天下的父母哪个不心醉神迷,谛视着婴儿花朵一样的脸蛋,满腔的骨肉之爱无以表达,一声声唤宝贝,千言万语尽在其中。
和女儿一起度过的时光,是我的生命中的宝贝。养育小生命是人生宝贵的经历之一,其中有多少惊喜和欢笑,多少感悟和思考,给我的心灵仓库增添了多少无价的珍宝。
宝贝,宝贝,我的女儿,我的生命中的时光。
我也许命中该做父亲,比做别的什么都心甘情愿,不会厌烦。我想不出,在人生中,还有什么事比养儿育女更有吸引力,更能使人身不由己地沉醉其中。
我的妻子常说,没见过像我这么痴情的爸爸。周围的朋友,看见我这么陶醉地当爸爸,有的称赞我是伟大的父亲,有的惋惜我丧失了革命的斗志。我心里明白,伟大根本扯不上,我是受本能支配,恰恰证明我平凡。至于丧失了斗志,我不在乎,倘若一种斗志会被生命自身的力量瓦解,恰恰证明它没有多大价值。
性是大自然奇妙的发明之一,在没有做父母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大自然的深意,以为它只是男女之欢。其实,快乐本能是浅层次,背后潜藏着深层次的种属本能。有了孩子,这个本能以巨大的威力突然苏醒了,一下子把我们变成了忘我舐犊的傻爸傻妈。
爱孩子是本能,但不止于本能。无论第几次做父亲,新生命的到来永远使我感到神秘。一个新生命的形成,大自然不知运作了多少个世纪,其中不知交织了多少离奇的故事。
我的女儿,你原本完全可能不来找我,却偏偏来了,选中我做你的父亲,这是何等的信任。如果有轮回,天下人家如恒河之沙,你这一个灵魂偏偏投胎到了我的家里,这是何等的因缘。如果有上帝,上帝赐给了我生命,竟还把照看你的生命的荣耀也赐给了我,这是何等的恩宠。面对你,我庆幸,我喜乐,我感恩。
我有写日记的习惯。女儿出生后,她成了我的日记里的主角。这很自然,因为她也成了我的生活里的主角。我情不自禁地记下她的一点一滴表现,如同一个藏宝迷搜集一颗又一颗珠宝,简直到了贪婪的地步。尤其从她咿呀学语开始,我记录得格外辛勤,语言能力的每一点进步,逐渐增多的有趣表达,她的奇思妙想和惊人之言,只要听到,我就赶紧记下来,生怕流失。事实上,如果不记下来,绝大部分必定流失。
这当然是需要一点儿毅力的,因为养育孩子既是快乐的,也是劳累的,这种劳累往往使人麻木和怠惰,失去了记录的雅兴和余力。不过,我是欲罢不能。我清楚地意识到,孩子年幼的这一段时光,生命初期的奇妙景象,对于我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而这段时光是那样稍纵即逝,这笔财富是那样容易丢失。上天赐给了我这么好的运气,我决不可辜负。此时此刻,这就是我的事业和使命,其余一切必须让路。
……
现在有一些父亲或母亲以自己的孩子为题材写书,写的是他们很特别的育儿经历。他们有宏大的目标和周密的计划,从零岁开始,一步一步,把自己的孩子培育成天才,终于送进了哈佛或牛津。在我的这本书里,没有一丁点儿这样的东西。事实上,我也不是这种目光远大、心思缜密的家长,而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罢了。对于我的女儿,我只希望她健康、快乐地生长,丝毫不想在她身上施展我的宏图。
从一个人教育孩子的方式,能看出这个人自己的人生态度。那种逼迫孩子参加各种竞争的家长,自己在生活中往往也急功近利。相反,一个淡泊于名利的人,必定也愿意孩子顺应天性愉快地成长。我由此获得了一个依据,去分析貌似违背这个规律的现象。譬如说,我基本可以断定,一个自己无为却逼迫孩子大有作为的人,他的无为其实是无能和不得志;一个自己拼命奋斗却让孩子自由生长的人,他的拼命多少是出于无奈。这两种人都想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的未遂愿望,但愿望的性质恰好相反。
家庭教育是人的一生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具有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在这个意义上,我也认为好父母胜过好老师。不过,什么是好父母,人们的观念截然不同。我自认为是一个好父亲,理由仅仅在于,当女儿幼小时,我是她的一个好玩伴,随着她逐渐长大,我在争取成为她的一个好朋友。我一向认为,做孩子的朋友,孩子也肯把自己当作朋友,乃是做父母的境界。至于在我们之间,谁是老师,谁是学生,还真分不清楚,我只能说,我从她学到的,绝不比她从我学到的少。
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在人生中看重的东西,也就是我在教育上想让孩子得到的东西。进一个名牌学校,谋一个赚钱职业,这种东西怎么有资格成为人生的目标,所以也不能成为教育的目标。我的期望比这高得多,就是愿她成为一个善良、丰富、高贵的人。
生命的忧思 (节选)
从三岁半开始,啾啾谈论死亡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种悲伤的意味。她逐渐明白了一个无情的事实:所有现在活着的人都会死,包括爸爸妈妈,包括她自己。
她想知道奶奶的生肖,我告诉她属蛇,她陷入了沉思,然后问我:“奶奶怎么会变这么老的?”我说:“奶奶老早就生出来了,她已经活了八十多年了。”她问:“她活这么久怎么还没有死?”我说:“有的人会活很长时间。”她问:“我也会吧?”我说:“你当然会的。”她表示同意,解释道:“牛的人会活很长时间。”我没听明白,问:“牛的人?你不属牛。”她说:“不是属牛,是牛的人,我打针不哭。”我说:“对,你这么牛,一定能活很长时间。”
若干天后,她问妈妈:“什么人都会死吗?”妈妈说是的。她接着问:“奶奶会死吗?”答:“以后会的。”问:“爸爸也会死吗?” 答:“也会的,那要到很久很久以后,爸爸特别老的时候了。”问:“我也会老吗?”妈妈不回答,把话题岔开。
对于人会老会死,啾啾想不通,她的小脑瓜始终在琢磨。她问妈妈:“为什么小宝宝长大了,妈妈就会变老?”妈妈答:“有的大人没有小宝宝,他们也一样会变老。”她坚持问:“为什么?”妈妈一时语塞,想了一会儿,打比方说:“你看花开得久了,就会谢,人也一样。”其实啾啾是不愿意老、不愿意死,她内心在抗拒。
“我会变老奶奶吗?”她试探地问我,“不会吧?”
“爸爸会变老爷爷吗?”妈妈启发她。
“会的。”她说。
“那么,你会变老奶奶吗?”我问她。
“会的,”现在她承认了,“每个人都会的,男的变老爷爷,女的变老奶奶。”
“变老奶奶好玩吗?”我想改变气氛。
“好玩,只有两颗牙齿。”
“要过很久很久,你才会变老奶奶。”我告诉她。
她刚上幼儿园,于是开始算从幼儿园到变老奶奶要经历哪些阶段:小班,中班,大班,一年级,二年级……小学,中学,大学,博士,单位,后是老奶奶。然后,她换一种算法,数自己的年龄:三岁,四岁,五岁……数了很久才数到了八十五岁,那是奶奶的岁数。她相信了,的确要过很久很久,她才会变老奶奶。 每天夜晚,啾啾上床后,妈妈都陪她说一会儿话儿,给她抚摸背脊,她在妈妈的爱抚下入睡。这是一天夜晚母女俩的一段对话—
“妈妈,你很老了还会照顾我吗?”
“当然会的。”
“你很老了,我也长大了。”
“你长大了,还是妈妈的宝贝。”
“老了就会死,你死了,变成天使了,你在天上还会照顾我吗?”
“还会的。”
“我也会变成天使的吧?”
“到你很老很老的时候会的。”
“我也变成了天使,到天上去找你,你就能照顾我了。”
“对呀,到了天上,我们还是妈妈和宝贝,妈妈还照顾你。”
聊到这里,啾啾紧紧地搂住了妈妈的脖子。
爱智的起点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活跃期,也是智力即理性能力生长的黄金时段,而语言不过是理性能力的一个表现罢了。
人的智力素质中,重要的因素是好奇心和思考能力。随着理性能力的觉醒,幼儿对于周围的世界会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好奇心和追根究底的欲望,在我看来,倾听、重视、鼓励孩子的发问,和孩子进行平等的讨论,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兴趣和能力,是父母在孩子的智力教育方面所能做的有价值的工作。
孩子都是哲学家—在啾啾身上,我再一次验证了这个真理。人出生前在何处、死后去往哪里、什么是时间、世界有没有尽头、神是否存在,对于人生和世界的这些大谜,她在两三岁的时候就表露了困惑,到四五岁时则简直可以说是在进行痛苦的思考了。我的态度是赞赏和鼓励她去想这类无解的问题,想不通没有关系—怎么可能想得通呢,但这是爱智的起点,将会赋予她的灵魂以一种深度,赋予她的人生以一种高度。
这种哲学性质的思考只是智力活动的一个方面,事实上,孩子拥有活泼的心智,关注的对象是全方位的,会对各种现象发问、思索和发表见解。作为一个父亲,我深感童言有真知,我从女儿那里受到的启发绝不亚于我给她的帮助。在智力的层面上,父母和孩子之间决非单向传授的关系,而是一个充满乐趣的互动过程。
让孩子真正喜欢上智力生活,乐在其中,欲罢不能,对学习充满兴趣,是智育的成功。在这方面,父母的榜样能产生显著的作用,熏陶是有效也省力的教育,好的素质是熏陶出来的。在满屋书籍和父母手不释卷的环境里,啾啾从小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我们不给她报任何课外班,也无须操心她的功课,但她的学习成绩始终优秀,可见只要真正注重素质的培养,应试会是相对轻松的事。
啾啾的作文《假如我会变》
我和爸爸聊天。
爸爸问:“如果你会变,你想变成什么?”
我答道:“有点想变成一只幸福的母蚕蛾。”
“母蚕蛾怎么幸福了?”他又问。
“可幸福了,”我有些兴奋地说,“她从小就吃着新鲜干净的桑叶,长大了吐出美丽洁白的丝,然后给自己建成一座丝绸的宫殿,从茧里出来后又和一只富有的公蚕蛾结婚,产一千颗卵,孵出一千个小宝宝。”
“公蚕蛾怎么会富有呢?”爸爸感到奇怪地问。
“他做的茧的横剖面有一厘米厚呢!”
爸爸听了,笑着说:“真够幸福的!不过,你千万不要梦想成真,我可不愿意用你来换一只幸福的母蚕蛾!”
来自同一个神 (节选)
在本书即将结束的时候,让我回到啾啾八个月时次响亮地喊出一二十声“爸爸”的那个下午,当时我止不住流了许多眼泪,因为我想起了妞妞,那个一岁半就离我而去的我的个女儿。
和啾啾一样,妞妞清楚地、连续地喊出“爸爸”也是在第八个月,“爸爸”也是妞妞明明白白会说的个词。那一天,我从雨儿怀里接过她,突然一声清晰的“爸爸”脱口而出。接着又喊了一声,她格格笑了起来。自此以后,她呼唤“爸爸”的音乐天天在我耳边奏响,直到在一个黑色星期四的下午戛然而止。我的怀里突然空了,世界突然寂静无声了,我曾经以为,此生此世,我不会再听到“爸爸”的呼唤,不能再享有身为人父的尊荣了。现在,在沉寂七年半以后,一个小生命又响亮地喊我“爸爸”,再次慷慨地把一个男人光荣的称呼授予了我。妞妞开始喊“爸爸”的音容犹在耳旁眼前,与啾啾此刻的音容重叠。我的心情是复杂的,幸福中有哀痛,喜悦中有悲伤,而后都归为深深的感激。我感激神,从小生命对我的又一次确认中,我知道神没有遗弃我。在《妞妞》某一版的序言中,我如此写道—
“现在我又有了一个女儿,和妞妞一样可爱,但拥有妞妞所没有的健康。当然,我非常爱她,丝毫不亚于当初爱妞妞。我甚至要说,现在她占据了我的全部父爱,因为在此时此刻,她就是我的的孩子,就是世界上的一切孩子,就像那时候妞妞是的和一切的孩子一样。这没有什么不对。一切新生命都来自同一个神圣的源泉,都是令人不得不惊喜的奇迹,不得不爱的宝贝。”
那么,我不想妞妞了吗?对这个问题,我不想用是或否断然作答,而宁愿对自己的心境做诚实的分析。
时间是疗治人生一切创痛的良药。是良药,不是灵丹妙药,时间用的是笨法子,只是等待你的伤口慢慢结痂和愈合罢了。如果我不再有孩子,失去妞妞的悲痛也会渐渐减轻,对妞妞的想念也会渐渐减弱。然而,被妞妞唤醒的那种父亲本能,那种拥有一个孩子的强烈需要,是难被时间消磨的,妞妞离去留下的空缺将长久地在我的人生中张开大口。无论我多么爱已经在天堂里的妞妞,我的尘世的父爱必须寄托在一个现实的对象上。父爱是一种能量,如同一切能量一样,它必须释放。有了啾啾,我的悬在空中的父爱落到了地上,我的尘世生活又有了一个实在的核心和目标。同时,做一个健康孩子的父亲,这是我不曾有过的体验,我的父爱获得了一个比较踏实的落脚点。妞妞那时候,妞妞的病使我充满忧虑,我对妞妞是全神贯注,感觉极敏锐和细致,而心底始终是恐惧和空虚。现在,我的心情是轻松愉快的,感觉也许不那么敏锐了,但在从容中有另一种细致。同一种父爱,同一颗爱心,从此更正常更悠久地展现。
这当然不意味着我不想妞妞了。真实的情况是,一方面,时间会使生者对逝者的思念逐渐淡薄,另一方面,时间永远不能平息思念,在某些不可预料的时刻,这种思念会突然涌起,其强烈绝不亚于生离死别的当初,而这两方面的情况都与是否再有一个孩子无关。岁月把人生中的重大经历越带越远,你想忆也忆不起来,可是,无论带到多远,它始终在你的人生之中,你想忘也忘不掉,这一切岂是自己做得了主的!
于是我明白,啾啾是啾啾,妞妞是妞妞,她们都是独立的生命,一个决不能代替另一个。不管我是否又有一个孩子,妞妞的悲惨命运不会有丝毫改变,因此我心中的哀痛也永远不会消失,它始终在那里,只不过像某些身体的病痛一样,并非时时发作,而是仅在某种特定气候下发作罢了。也正因为此,我要限制这哀痛发生影响的范围,决不让它成为啾啾生活中的阴影。对于啾啾来说,这个在她出生以前多年发生的悲情故事只属于她的父亲,与她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基于这种认识,我在上面引用的那篇序言中接着写道:“我感谢上苍又赐给了我做父亲的天伦之乐。但是,请不要说这是对我曾经丧女的一个补偿吧,请不要说新来的小生命是对失去的小生命的一个替代吧。我宁可认为,新生命的到来是我生活中的一个独立的事件,与我过去的经历没有任何因果联系。妞妞依然是不可替代的,而我现在的女儿不能、不应该、并且我也无权要她成为一个替代。” 啾啾是否知道爸爸曾经有过一个名叫妞妞的女儿?当然知道。我和红都想到,她迟早会知道,但是,不必特意告诉她,更不必刻意向她隐瞒,顺其自然就行了。事实上,她是渐渐知道的,的确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
四岁时,她拿出一张纸准备画画。她画画用的都是废弃了的一面有字的复印纸,她画在空白的另一面上。这一回,她拿着这张纸,告诉我们:“这上面有照片。”我一看,是台湾版《妞妞》的一页校样,印在页角的照片是我抱着妞妞。我假装问红:“是谁的照片呢?”没想到她先回答了:“是妞妞姐。”我吃了一惊,和红交换一个眼色,问:“你怎么知道的?”答:“小燕说的。”照片印得很模糊,我指着照片上的我问:“这是谁?”她说不知道。
五岁时,一天我去幼儿园接她,刚走出教室,她马上告诉我:“老师说,她看你写的《妞妞》都哭了。”到这时为止,她还只知道我写了一本题为《妞妞》的书,里面讲的是一个名叫妞妞的小女孩的故事。
六岁时,电视播我的节目,她看了。节目一开始,主持人介绍我的生平,说到了妞妞,说得太清楚了,还插播了我抱妞妞的照片。她疑惑了,当时就问我:“妞妞是你的什么人?”我说:“一会儿爸爸跟你讲这个故事。”后来她没有再问,但她心里也许是有些明白了。
七岁时,她和妈妈在驾车外出的途中有一次谈话。
她问:“妈妈,爸爸写的书里的妞妞,是真有这么一个人吗?” 妈妈答:“爸爸和妈妈结婚时已经五十岁了,这么大年纪,他
以前是可以结过一次婚的。他有过一个女儿,一岁半时就因为癌症去世了。爸爸很伤心,一直陪着她。”
“那她的妈妈呢?”
“她也陪着她呀。”
“现在她在哪里?”
“现在她也和别人结婚了,也有了一个孩子。”
疑团解开了,她是在这一天确凿知道一个真实的妞妞的存在的。
八岁时,有一天,她拿给我一页纸,望着我,笑着说:“我发现了这个。”她的笑,有窥视到我的秘密而又理解的意味,也有欣慰的意味。我一看,是《讲演录》校样中的一页,上面摘录了一段我的话,就是《妞妞》序言中说她和妞妞都是我的“的和一切的孩子”的那一段。同一天,她的一个日记本散架了,她自己重新装订,我发现,她把这一页纸用做了封底。
我心中非常感动。我知道,在她的这个举动中,有一种无言的理解和珍惜。
◎ 金句
1、 一个普通的父亲,爱他的一个普通的女儿,这是我写这本书的全部理由。爱,这一个理由已经足够。
2、 我的女儿,你原本完全可能不来找我,却偏偏来了,选中我做你的父亲,这是何等的信任。如果有轮回,天下人家如恒河之沙,你这一个灵魂偏偏投胎到了我的家里,这是何等的因缘。如果有上帝,上帝赐给了我生命,竟还把照看你的生命的荣耀也赐给了我,这是何等的恩宠。面对你,我庆幸,我喜乐,我感恩。
3、婴儿是真正的天使——天国的使者,她的甜蜜祥和的睡眠,她在睡梦中闪现的谜样的微笑,她的小身体喷发的花朵般的浓郁清香,都透露了她所自来的那个神秘国度的信息。在亲自迎来一个新生命的时候,人离天国近。
4、一个小生命的到来,是启示我们回到生命本身的良机。这时候,生命以纯粹的形态呈现,尚无社会的堆积物,那样招我们喜爱,同时也引我们反省。这时候,深藏在我们生命中的种属本能觉醒了,我们突然发现,生命本身是巨大的喜悦,也是伟大的事业。
5、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则是一种教养,而如果没有教养,爱就会失去风格,仅仅停留在动物性的水准上。
6、是啊,站在我面前的这个发表独立见解的小人儿是我的女儿,但更是一个灵魂,一个和我完全不同的灵魂。如果说她看事物有自己的眼光,那是因为她的灵魂正在觉醒,是她的灵魂通过她的眼睛在看。
7、现代人的典型状态是,一方面,上不接天,没有信仰,离神很远,另一方面,下不接地,本能衰退,离自然也很远,仿佛悬在半空中,在争夺世俗利益中度过复杂而虚假的一生。那么,从上下两方面看,小生命的到来都是一种拯救,引领我们回归简单和真实。
8、给孩子规定或者哪怕只是暗示将来具体的职业路径,是一种僭越和误导。总之,我只关心一件事,就是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童年,能够快乐、健康、自由地生长。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她将来做什么,到时候她自己会做出好的决定,比我们现在能做的好一百倍。
9、“乖”应该是善良、聪慧、节制这三种积质的综合表现。倘若抽去这些品质,只要求孩子盲目地听话,训练出来的就不是通情达理的乖孩子,而是逆来顺受的呆孩子,甚至是阳奉阴违的坏孩子了。
10、世代交替,生命繁衍,人类生活的基本内核原本就是平凡的。战争,政治,文化,财富,历险,浪漫,一切的不平凡,后都要回归平凡,都要按照对人类平凡生活的功过确定其价值。即使在伟人的生平中,能打动我们的也不是丰功伟绩,而是那些在平凡生活中显露了真实人性的时刻,这样的时刻恰恰是人人都拥有的。遗憾的是,在今天的世界上,人们惶惶然追求貌似不平凡的东西,懂得珍惜和品味平凡生活的人何其少。所以,我的这本书未尝不是一个呼唤。
11、人世间真实的幸福原是极简单的。人们轻慢和拒绝神的礼物,偏要到别处去寻找幸福,结果生活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不幸。
12、在新生儿的小身体里,大自然已经写好了生长的密码,规定好了人的每一种基本能力的生长的时间和次序。聪明的大自然做了主要的工作,父母的聪明只在于当好大自然的助手,本能自己在生长,我们只需细心观察和用心配合就可以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