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软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8420087
值此中国电视剧60年华诞之际,谨以此书致敬经典,缅怀杨导。
82版《西游记》霸屏36年,导演和摄像告诉你这部经典的诞生之路。
书中揭露了很多幕后故事,西游记迷和收藏控们的福利到了。
很多人问起:“一台摄像机如何拍出了西游记?”在书中,摄像王崇秋为你揭开谜底!
杨洁文字犀利,真率可爱,彰显大师风范;王崇秋文风淡定,真挚感人。夫妻俩角度不同,但相得益彰,一如他们生活中的默契互补。可以说,没有这对夫妻,就没有82版《西游记》!
近200张珍贵照片,很多是首次公布,满足你的视觉!
暑期来临,《西游记》又开始热播,今年恰逢中国电视剧60周年华诞,重新看这部电视剧,感受自有不同,如果电视与丰书对照着看,是你不错的选择!
无论你是影视工作者、西游记迷或收藏爱好者、文青,学生,还是普通的观众,只要你喜欢看雅俗共赏的82版《西游记》,那么都会被这本书吸引,从中得到满足!
本书由82版《西游记》的导演杨洁和摄像王崇秋夫妻合著,在原来杨洁《敢问路在何方》再版基础上又增加王崇秋所写的内容。
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杨导从接受重任到选景选角,从拍摄的酸甜苦辣到所遇的阻力,以及大幕落下的惆怅和无悔,写出了她导演的过程,文字犀利率真,体现出真性情和坚持拍出高水准电视剧的大师风范。文如其人,感染力强,给人启迪。
下篇王崇秋回忆如何与杨导结缘,默契合作,甘当绿叶,妇唱夫随,并以82版《西游记》*摄像的身份,讲述了为很多人所问的“一台摄像机如何拍出82版《西游记》”的问题,并表达了对妻子杨洁深切思念。文字淡定从容,催人泪下。
全书结构清晰,思想格调高,文字真诚感人,可读性很强,再现*代电视人坚持艺术的“匠心”精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前 言
写在前言之后
上篇
第壹章 从选景到选角
一 天降重任
二 路在何方
三 始于足下
四 风雪黄山
五 拜谒九华山
六 惊艳张家界
七 意外收获
八 三个徒弟和三个师父
九 红花扶绿叶
第贰章 拍摄中的那些事儿
一 开拍之前
二 牛刀初试
三 道观生活
四 洞中日月
五 天河牧马
六 长白山上
七 玄奘走过的路
八 我们的团队
九 趣事、乐事
十 险事、异事
第叁章 在荆棘中艰难前行
一 是祸?是福?
二 山雨欲来
三 险遭腰斩
四 观众的回馈
五 音乐的风波
六 如何比较
七 “齐天乐”晚会
八 龙驹悲歌
九 大幕落下以后
下篇
第壹章 摄像师的“西游前传”
一 挣扎中的一份“厚礼”
二 难熬的童年
三 当了一年学徒工
四 部队里的“文艺青年”
五 一粒“好沙子”
六 我和杨洁的陈年往事
七 为《西游记》“打前站”
第贰章 一台摄像机是如何拍出《西游记》的
一 一堆笨重的“家伙什儿”
二 镜头“活”起来的秘密
三 漂亮的镜头都不是随手一拍的
四 会说话的镜头语言
五 蓝幕前那些“麻烦事儿”
六 土特技到底有多“土”
七 大模型和小道具
八 千变万化的“变化”
第叁章 酸甜苦辣的剧组生活
一 “我们俩”的剧组生活
二 到底是谁放的屁?
三 “长眉罗汉”的恶作剧
四 烟雾师欲在孙悟空脑袋上搞“爆炸”
五 “永贵”和“晓庆”的剧组生活
六 “精神至上”的杨洁导演
七 写给妻子杨洁的两封信
怀念我的妻子杨洁
你走这一年
1982年的春节,电视系列片《西游记》开始动工。那时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十年!
八十年代,是拼搏的年代,是奋斗的年代,是奉献的年代!
拍摄《西游记》系列片,用去了六年的时间。这段时间,我和全剧组的同志们一起,跋山涉水,茹苦含辛,往返于祖国的北国南疆,其中甘苦不胜枚举。
《西游记》剧组的全体演职员是用当年唐僧取经的精神和毅力来完成这部巨著的。几年中,大家通力合作,甘苦与共,六易寒暑,饱尝艰辛!正是:一年年含辛茹苦经冬夏,几万里风霜雨雪处处家!
那由单机拍摄完成的上万个丰富多彩的画面,那费尽心机的土洋结合的特技镜头,那挖空心思精心塑造的乳胶造型,那千姿百态的君王臣宰的艺术形象,那苦心设计的瑰丽多彩的服饰、五光十色的烟雾、变幻莫测的灯光;还有那金碧辉煌的灵霄宝殿、亦真亦幻的瑶池仙境、流光溢彩的东海龙宫、气势恢弘的大雷音寺——你能想象它们是用廉价的三合板和“米波罗”搭建成的吗?所有这些,在当时根本不具备任何特技手段且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西游记》自从1982年开始拍摄以来,就年年与全国电视观众见面,到现在已经三?年了!它无数次地播出,创下了电视剧播出率、收视率之!甚至有人曾经建议我为此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是对我们辛苦工作的认可和赞誉,是所有参加过《西游记》拍摄的人们的共同成绩!
时间久了,一切都在前进。现在的事物变化太大,大得我都觉得跟不上它了!?视特技的变化,让人眼花缭乱;电视剧的资金投入,成千万上亿元!
现在的价值观也完全不同了——金钱至上,名利!引导人们积极性的是金钱!在如今人们的眼里,我们那个时代的人也许都是些“傻帽儿”!除去几位主演得到了他们辛苦付出后的回报以外,其他人虽辛勤劳动,却默默无闻!我无法忘记那个时代:那以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荣的时代,也是个开创的时代!是值得称道、令人怀念的。
所以,现在我愿意把拍摄《西游记》的艰苦经历写下来,告诉人们,曾经有那样一些人是这样工作的!虽然只是挂一漏万、点点滴滴的记忆,却是对那个时代的纪念!假如能够引起今人的一点感动或反思,便达到了我的目的。
杨 洁
2012年8月3日
山雨欲来
由于观众的迫切要求,从1982年开始,每年春节领导都要我拿出一到两集《西游记》来满足观众。1983年,播出的是《偷吃人参果》;1984年是《计收猪八戒》和《三打白骨精》;1985年是《祸起观音院》。
眼看1986年的春节又来了,我觉得这样总是零打碎敲地播,以后连起来也没有新鲜感了。虽然故事可以独立成章,但不连贯。1984年播出《三打白骨精》以后,因为唐僧把孙悟空赶走了,惹起不少观众,尤其是小观众的不满,许多孩子要求把孙悟空叫回来。
阮若琳主任(她那时已是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主任)跟我说:“瞧你捅的娄子!《三打百骨精》里唐僧把孙悟空赶走,小观众都不干啦!你赶紧把孙悟空回来的那集弄出来播吧!”
我说:“那《智激美猴王》按计划是明年下半年才能拍到,就是明年也来不及播呀!”
我没想到反响会这么强烈,现在《智激美猴王》已经拍完,孙悟空已经请回来了。我就向阮若琳建议,春节播出前十一集,给观众一个完整印象,她很同意。
这给我们自己出了一个难题。春节前时间不多了,前十一集有的还没有剪接完,有的特技还没有制作好,需要加班加点地赶做许多后期工作,包括剪接、配音、字幕等。其他的还好办,可以自己加班赶制,主要的困难是特技,台里只有一台ADO特技机。虽说?初是为《西游记》买的,却是全台都在用它。我们要用特技机,必须经台领导批准,于是我去找王枫台长要特技时间。满以为不会有什么问题,没想到莫名其妙地碰了一个大钉子。
1985年10月25日,我到王枫台长办公室,汇报为在春节能连续播出十一集《西游记》,需要特?时间和编辑机的问题。
他先是冷冷地问:“为什么要一次播那么多集?”
我告诉他:“为了让节目完整,不要再零七八碎地播,也为了让观众看个过瘾。”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