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605393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基于汽车行业IATF 16949标准
质量畅销书全面更新修订
全解贯标、实施关键点、难点
提供大量可借鉴案例
质量畅销书全面更新修订
全解贯标、实施关键点、难点
提供大量可借鉴案例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IATF16949详尽诠释了汽车用IATF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特别是其中的许多难点释疑,可以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该标准。同时,本书着重介绍了有关实施的应用问题,对与该标准配套的常用工具和技术以及实施新标准的策划,做了简明、扼要并便于操作的论述。全书分为3篇,共18章。其中,第1篇为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解读,介绍了它的发展沿革和质量管理基础、术语。第2篇为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分析,针对该标准的条款,加以详读,尤其着重对新标准中更改和增加的内容,做了补充说明。第3篇为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指南,阐述了贯标的策划,核心工具、其他重要工具和技术的应用方法。
目 录
ISO 9000丛书序言
第2版前言
第1篇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解读
第1章 概论
1.1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发展沿革
1.1.1 IATF 16949的诞生
1.1.2 标准名称更改的历程
1.2 历史的回顾
1.2.1 ISO/TS 16949诞生前的情景
1.2.2 ISO/TS 16949技术规范诞生
1.2.3 ISO/TS 16949公布后的情景
1.2.4迈向全球行业标准
1.3 新老标准的差异
1.3.1 标准名称和出版者
1.3.2 标准架构、内容的调整
1.3.3 与ISO 9001:2015 变更一致的思路
1.3.4 汽车行业要求
1.3.5 汽车顾客特殊要求
1.3.6 版权所有标识更改的影响
1.4 新标准简介
1.4.1 名称和前言
1.4.2 特点
1.4.3 适用范围
1.4.4 目的
1.4.5 质量管理模式
1.4.6 质量管理标准的架构
1.5 IATF 16949与ISO 16949:2009技术规范的对比
1.5.1 汽车行业标准发展的不同阶段
1.5.2 IATF 16949:2016与ISO/TS 16949:2009的重大差异点
1.5.3 新标准带来的好处
第2章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2.0 引言
2.1 质量管理基本概念和原则
2.1.1 概述
2.1.2 质量方针
2.1.3 质量管理体系
2.1.4 组织环境
2.1.5 质量管理原则
2.2 术语和定义
2.2.1 概述
2.2.2 术语的重要性
2.2.3 学习术语的要领
2.2.4 新标准术语和定义的变化
2.3 IATF 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解读和实施目录2.3术语和定义的解释
2.3.1 有关人员的术语
2.3.2 有关组织的术语
2.3.3 有关活动的术语
2.3.4 有关过程的术语
2.3.5 有关体系的术语
2.3.6 有关要求的术语
2.3.7 有关结果的术语
2.3.8 有关数据、信息和文件的术语
2.3.9 有关顾客的术语
2.3.10 有关特性的术语
2.3.11 有关确定的术语
2.3.12 有关措施的术语
2.3.13 有关审核的术语
2.4 有关问题说明
2.4.1 2000版ISO 9000质量管理原则诞生和其重要性
2.4.2 概念
2.4.3 顾客价值理论
2.4.4 企业文化(组织文化)
2.4.5 总顾客价值的组成和说明
2.4.6 循证决策的说明
第3章 在过程方法基础上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3.1 质量管理体系(QMS)简述
3.1.1 质量管理体系
3.1. 2 质量管理体系模式
3.2 质量管理模式的选择
3.2. 1 选择的考虑
3.2.2 决策
3.3 知识和技能准备
3.3.1 学习“质量管理基本概念和原则”
3.3.2 学习新标准
3.4过程方法
3.4.1概述
3.4.2 提出过程方法的目的及其适用范围
3.4.3 过程方法的概念
3.4.4 过程方法的应用
3.4.5 过程管理的PDCA循环
3.4.6 质量管理体系的创建
第2篇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分析
第4章 组织环境
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4.3.1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补充
4.3.2 顾客特定要求
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4.4.1 总则
4.4.2 过程的识别和确定
第5章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与承诺
5.1.1 总则
5.1.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2 方针
5.2.1 建立质量方针
5.2.2 沟通质量方针
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5.3.1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补充
5.3.2 产品要求和纠正措施的职责和权限
第6章 策划
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6.1.1 确定应对的风险和机遇
6.1.2 应对措施的策划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
6.2.1 在相关职能、过程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
6.2.2 质量目标如何实现的策划
6.3 更改的策划
第7章 支持
7.1 资源
7.1.1 总则
7.1.2 人员
7.1.3 基础设施
7.1.4 过程操作的环境
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
7.1.6 组织知识
7.2 能力
7.2.1 能力——补充
7.2.2 能力——在职培训
7.2.3 内部审核员的能力
7.2.4 第二方审核员的能力
7.3 意识
7.3.1 意识——补充
7.3.2 员工激励和授权
7.4 沟通
7.5 成文信息
7.5.1 总则
7.5.2 编制和更新
7.5.3 成文信息的控制
第8章 运行
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8.1.1 运行策划——补充
8.1.2 保密
8.2 产品和服务要求
8.2.1 顾客沟通
8.2.2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
8.2.3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
8.2.4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
8.3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8.3.1 总则
8.3.2 设计和开发的策划
8.3.3 设计和开发的输入
8.3.4 设计和开发控制
8.3.5 设计和开发输出
8.3.6 设计和开发的更改
8.4 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8.4.1 总则
8.4.2 控制的类型和程度
8.4.3 外部供方的信息
8.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
8.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8.5.2 标识及可追溯性
8.5.3 属于顾客和外部供方的资产
8.5.4 防护
8.5.5 交付后的活动
8.5.6 更改的控制
8.6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8.6.1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补充
8.6.2 全尺寸检验和功能性试验
8.6.3 外观项目
8.6.4 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验证和接受
8.6.5 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8.6.6 接收准则
8.7 不符合输出的控制
8.7.1 不合格的控制
8.7.2 不合格控制的成文信息
第9章 绩效评价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1.1 总则
9.1.2 顾客满意
9.
第2版前言
第1篇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解读
第1章 概论
1.1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发展沿革
1.1.1 IATF 16949的诞生
1.1.2 标准名称更改的历程
1.2 历史的回顾
1.2.1 ISO/TS 16949诞生前的情景
1.2.2 ISO/TS 16949技术规范诞生
1.2.3 ISO/TS 16949公布后的情景
1.2.4迈向全球行业标准
1.3 新老标准的差异
1.3.1 标准名称和出版者
1.3.2 标准架构、内容的调整
1.3.3 与ISO 9001:2015 变更一致的思路
1.3.4 汽车行业要求
1.3.5 汽车顾客特殊要求
1.3.6 版权所有标识更改的影响
1.4 新标准简介
1.4.1 名称和前言
1.4.2 特点
1.4.3 适用范围
1.4.4 目的
1.4.5 质量管理模式
1.4.6 质量管理标准的架构
1.5 IATF 16949与ISO 16949:2009技术规范的对比
1.5.1 汽车行业标准发展的不同阶段
1.5.2 IATF 16949:2016与ISO/TS 16949:2009的重大差异点
1.5.3 新标准带来的好处
第2章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2.0 引言
2.1 质量管理基本概念和原则
2.1.1 概述
2.1.2 质量方针
2.1.3 质量管理体系
2.1.4 组织环境
2.1.5 质量管理原则
2.2 术语和定义
2.2.1 概述
2.2.2 术语的重要性
2.2.3 学习术语的要领
2.2.4 新标准术语和定义的变化
2.3 IATF 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解读和实施目录2.3术语和定义的解释
2.3.1 有关人员的术语
2.3.2 有关组织的术语
2.3.3 有关活动的术语
2.3.4 有关过程的术语
2.3.5 有关体系的术语
2.3.6 有关要求的术语
2.3.7 有关结果的术语
2.3.8 有关数据、信息和文件的术语
2.3.9 有关顾客的术语
2.3.10 有关特性的术语
2.3.11 有关确定的术语
2.3.12 有关措施的术语
2.3.13 有关审核的术语
2.4 有关问题说明
2.4.1 2000版ISO 9000质量管理原则诞生和其重要性
2.4.2 概念
2.4.3 顾客价值理论
2.4.4 企业文化(组织文化)
2.4.5 总顾客价值的组成和说明
2.4.6 循证决策的说明
第3章 在过程方法基础上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3.1 质量管理体系(QMS)简述
3.1.1 质量管理体系
3.1. 2 质量管理体系模式
3.2 质量管理模式的选择
3.2. 1 选择的考虑
3.2.2 决策
3.3 知识和技能准备
3.3.1 学习“质量管理基本概念和原则”
3.3.2 学习新标准
3.4过程方法
3.4.1概述
3.4.2 提出过程方法的目的及其适用范围
3.4.3 过程方法的概念
3.4.4 过程方法的应用
3.4.5 过程管理的PDCA循环
3.4.6 质量管理体系的创建
第2篇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分析
第4章 组织环境
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4.3.1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补充
4.3.2 顾客特定要求
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4.4.1 总则
4.4.2 过程的识别和确定
第5章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与承诺
5.1.1 总则
5.1.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2 方针
5.2.1 建立质量方针
5.2.2 沟通质量方针
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5.3.1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补充
5.3.2 产品要求和纠正措施的职责和权限
第6章 策划
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6.1.1 确定应对的风险和机遇
6.1.2 应对措施的策划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
6.2.1 在相关职能、过程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
6.2.2 质量目标如何实现的策划
6.3 更改的策划
第7章 支持
7.1 资源
7.1.1 总则
7.1.2 人员
7.1.3 基础设施
7.1.4 过程操作的环境
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
7.1.6 组织知识
7.2 能力
7.2.1 能力——补充
7.2.2 能力——在职培训
7.2.3 内部审核员的能力
7.2.4 第二方审核员的能力
7.3 意识
7.3.1 意识——补充
7.3.2 员工激励和授权
7.4 沟通
7.5 成文信息
7.5.1 总则
7.5.2 编制和更新
7.5.3 成文信息的控制
第8章 运行
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8.1.1 运行策划——补充
8.1.2 保密
8.2 产品和服务要求
8.2.1 顾客沟通
8.2.2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
8.2.3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
8.2.4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
8.3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8.3.1 总则
8.3.2 设计和开发的策划
8.3.3 设计和开发的输入
8.3.4 设计和开发控制
8.3.5 设计和开发输出
8.3.6 设计和开发的更改
8.4 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8.4.1 总则
8.4.2 控制的类型和程度
8.4.3 外部供方的信息
8.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
8.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8.5.2 标识及可追溯性
8.5.3 属于顾客和外部供方的资产
8.5.4 防护
8.5.5 交付后的活动
8.5.6 更改的控制
8.6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8.6.1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补充
8.6.2 全尺寸检验和功能性试验
8.6.3 外观项目
8.6.4 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验证和接受
8.6.5 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8.6.6 接收准则
8.7 不符合输出的控制
8.7.1 不合格的控制
8.7.2 不合格控制的成文信息
第9章 绩效评价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1.1 总则
9.1.2 顾客满意
9.
前 言
本书的前1版基于ISO/TS 16949:2002技术规范,出版距今已10多年。其间该技术规范虽修订有2009版,但只是随ISO 9001标准的修订所做出的相应一部分改变,对汽车行业的要求并无变化。同时,考虑到对ISO 9001标准的变化,在本丛书中已另有专著阐述,因而未针对2009版技术规范进行修订。而这一次,不但技术规范内容发生了重大改变,且改由IATF 主导修订工作,作为汽车行业正式标准发布实施,因此需要重新修订第1版图书。
我国正处于从不完全市场经济时代,向顾客导向型的市场经济新时代转轨的新时期,同时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所有的组织都面临着管理体系的变革,特别是数以千万计的民营中小企业的变革需求更为迫切。它们刚从“胆子时代”“点子时代”积累了原始资本,在经济上初具规模,在管理上也已开始重视,但其一般均处于粗放管理、经验式管理阶段,正面临“二次创业”和迈向智能时代的“第三次创业”。为此,它们更迫切地希望进一步吸引顾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率、满足各种市场准入条件,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一个投资决策正确的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管理。一个企业的管理千头万绪,变革从哪里切入才能获得最佳效果,是普遍关注的问题。“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纲”,包括创新也需要管理,纲举才能目张。用质量管理的原理、原则、理念、思路和方法来统帅组织的各项管理是事半功倍的捷径。这已为无数国内外在竞争中获得优胜企业的实践经验所证实。
质量管理从何着手?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了质量管理模式的良好基础。IATF 16949标准(以ISO 9001为基础并包含了其全部内容)为汽车行业,包括整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及其供应商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管理方法。它不仅适用于汽车行业,而且对于从自动化迈向智能化,日益广泛应用数控机床等的制造业,有着普遍意义,极具参考价值。因此,IATF 16949一经发布,就受到汽车行业的欢迎和制造业广泛的关注。本书详细介绍了这个标准及其实施问题,可以给企业带来诸多益处。
应用新标准将会使产品和服务持续改进,直至优于竞争对手,从而收到立竿见影的功效。
众所周知,贯标的难点在于准确理解标准,并掌握一套可操作的具体方法、技术和工具。编著者试图根据自己长期在汽车行业工作和多年从事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咨询、认证的多方面经验,为读者奉献出对学习、贯彻IATF 16949标准起到入门作用的参考书,为企业排忧解难。由于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新标准相当复杂,试图通过一本书就完全搞通其内容和应用,几乎是不可能的,为此本书推荐了一些相关的参考书。
全书分为3篇,共18章。第1篇为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解读。第2篇为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分析,针对新标准的条款,加以详解,尤其着重对该标准更改和增加的内容做了补充说明。第3篇为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指南,介绍实施新标准的策划及所需的工具、技术。
本书由三位作者合作策划、撰写。龚敏撰写了第1章15节及第11~15章、第18章,郑嵩祥撰写了第1章大部分、第2章、第3章,柴邦衡撰写其余各章,并进行全书统稿、校订。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长期从事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咨询和培训的王新刚老师的帮助,特此致谢。
由于编著者的水平有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希读者不吝赐教。
我国正处于从不完全市场经济时代,向顾客导向型的市场经济新时代转轨的新时期,同时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所有的组织都面临着管理体系的变革,特别是数以千万计的民营中小企业的变革需求更为迫切。它们刚从“胆子时代”“点子时代”积累了原始资本,在经济上初具规模,在管理上也已开始重视,但其一般均处于粗放管理、经验式管理阶段,正面临“二次创业”和迈向智能时代的“第三次创业”。为此,它们更迫切地希望进一步吸引顾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率、满足各种市场准入条件,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一个投资决策正确的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管理。一个企业的管理千头万绪,变革从哪里切入才能获得最佳效果,是普遍关注的问题。“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纲”,包括创新也需要管理,纲举才能目张。用质量管理的原理、原则、理念、思路和方法来统帅组织的各项管理是事半功倍的捷径。这已为无数国内外在竞争中获得优胜企业的实践经验所证实。
质量管理从何着手?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了质量管理模式的良好基础。IATF 16949标准(以ISO 9001为基础并包含了其全部内容)为汽车行业,包括整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及其供应商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管理方法。它不仅适用于汽车行业,而且对于从自动化迈向智能化,日益广泛应用数控机床等的制造业,有着普遍意义,极具参考价值。因此,IATF 16949一经发布,就受到汽车行业的欢迎和制造业广泛的关注。本书详细介绍了这个标准及其实施问题,可以给企业带来诸多益处。
应用新标准将会使产品和服务持续改进,直至优于竞争对手,从而收到立竿见影的功效。
众所周知,贯标的难点在于准确理解标准,并掌握一套可操作的具体方法、技术和工具。编著者试图根据自己长期在汽车行业工作和多年从事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咨询、认证的多方面经验,为读者奉献出对学习、贯彻IATF 16949标准起到入门作用的参考书,为企业排忧解难。由于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新标准相当复杂,试图通过一本书就完全搞通其内容和应用,几乎是不可能的,为此本书推荐了一些相关的参考书。
全书分为3篇,共18章。第1篇为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解读。第2篇为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分析,针对新标准的条款,加以详解,尤其着重对该标准更改和增加的内容做了补充说明。第3篇为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指南,介绍实施新标准的策划及所需的工具、技术。
本书由三位作者合作策划、撰写。龚敏撰写了第1章15节及第11~15章、第18章,郑嵩祥撰写了第1章大部分、第2章、第3章,柴邦衡撰写其余各章,并进行全书统稿、校订。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长期从事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咨询和培训的王新刚老师的帮助,特此致谢。
由于编著者的水平有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希读者不吝赐教。
柴邦衡
2018年1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