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文学外国随笔寂静的春天(柴静推荐,刘慈欣《三体》灵感来源。原稿完整收录,权威译本!)【果麦经典】

寂静的春天(柴静推荐,刘慈欣《三体》灵感来源。原稿完整收录,权威译本!)【果麦经典】

2018全新修订,纠正前人译本数十处纰漏,华南农业大学许益镌教授专业审读,入选新课标必读书目,全球畅销2000万册;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十部重要著作之一。

作者:[美]蕾切尔·卡森,译者 马绍博,果麦文化 出品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ISBN: 9787201126906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7.99

类别: 外国随笔 SKU:5c238ab7421aa9858779e4b9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1126906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2018更好读更严谨的新版全译本
  ◆本书推动了DDT等化学杀虫剂的限制使用,
  直接促进了现代环保运动的发展,改变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站在全局视角反思人类行为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十部著作之一,全球畅销2000万册
  ◆这本书种下了新运动的种子,而后它成为了一股有史以来*伟大的力量。–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阿尔·戈尔
  ◆”地球从来不需要人类拯救。人类保护地球,是为了保护人类自己。”


推荐您购买果麦其他畅销书:

 

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DDT为代表的化学杀虫剂被大规模推广使用。1958年,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决定就化学杀虫剂滥用问题专门写一本书。化学杀虫剂在商业巨头和权力集团的包装下显得安全无害,而公众对真相一无所知。《寂静的春天》以寓言故事开头,全方位分析了化学杀虫剂对人类和地球生态的影响。既例举了人类接触有毒化学杀虫剂而至患病乃至死亡的案例,又将狭义的环境问题同广泛的地球生态联系了起来。
  《寂静的春天》出版后便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无论政府还是普通民众都开始重新审视我们的种种行为。可以说,本书的出版对以DDT为代表的化学杀虫剂的限制使用起了直接影响,同时推动了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改变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作者简介

      蕾切尔 · 卡森  
  Rachel Carson(1907-1964)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作家

  1928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女子学院文学专业
  1932年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动物学硕士学位
  1936年受聘于美国渔业管理局
  1941年出版第一本著作《海风之下》
  1952年辞去工作,成为自由作家
  1960年查出罹患乳腺癌
  1962年出版《寂静的春天》
  1964年因突发冠心病逝世,终年57岁
  1980年追授”总统自由勋章”

  主要作品
  《海风之下》Under the Sea-Wind (1941)
  《我们周围的海洋》 The Sea Around Us (1951)
  《海的边缘》 The Edge of The Sea (1955)
  《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 (1962)

目  录

  第一章    明日寓言
  第二章    忍受的义务
  第三章    死神的炼金术
  第四章    地表水与地下水
  第五章    土壤王国
  第六章    地球的绿色外衣
  第七章    无谓的浩劫
  第八章    没有鸟鸣的地方
  第九章    一潭死水
  第十章    天穹降下死亡之雨
  第十一章    超乎波吉亚家族的想象
  第十二章    人类付出的代价
  第十三章    透过一扇狭小的窗子
  第十四章    患癌率:四分之一
  第十五章    自然的报复
  第十六章    雪崩前夕的轰鸣
  第十七章    另一条路

  译后记

媒体评论

  《寂静的春天》犹如旷野中的一声呐喊。蕾切尔·卡森以她深切的感受、全面的研究,和雄辩的论点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如果没有这本书,环境运动也许会被延误很长时间,或者现在都还没开始。
  –阿尔·戈尔(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美国前副总统)

免费在线读

  地球的生命演进史就是一部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互相作用的历史。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动植物的形态与习性,而从地球漫长的年岁来看,后者对前者的反作用微不足道。只有在人类出现之后,尤其是在20世纪,才终于有一个物种掌握了改变自然界的伟力。
  过去25年间,这种力量不仅增强到了令人忧心的地步,而且性质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给环境造成了种种破坏,其中最令人担忧的是危险物质乃至有毒物质对空气、土壤、河流与海洋的污染。环境经此污染,大多不可恢复,而且还会对生物生存环境乃至生物组织产生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在如今这个污染物遍地的环境中,化学物质是一种常常被忽视的危险因素,它与放射性物质一样能够改变大自然以及生命体的性质。核爆炸释放到空气中的锶90元素或随降雨落下,或以辐射性微尘的形态随风飘落,渗入泥土,被地上的野草、玉米、麦子吸收,最后逐渐沉积于人体骨骼中,附着一生。同样,在农田、森林、果园里喷洒的化学物质也会长期残留于土壤中,随后进入有机生物体内并在食物链上逐级传播,造成一连串中毒和死亡。这些化学物质也可能随地下潜流悄悄传递,直到有朝一日露出地表,在空气和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令植物凋萎、牲畜患病的新物质,还会让那些惯于直接饮用洁净井水的人不知不觉地受到伤害。阿尔贝特·施韦泽曾经说过:”人类甚至辨认不出自己创造的魔鬼。”
  地球走过了数亿年光阴,才终于孕育出了生命–从洪荒之际开始的漫长的发展演变产生了多元化的生命形态,最终让生命适应了环境并达到一种平衡。环境细致地塑造和影响着生命,同时具备着孕育生命和毁灭生命的两极化因素:某些岩石会产生危险的辐射;即使是万物汲取能量的阳光之中也包含着有害的短波辐射。生命在以千年为单位计算的岁月中不断调整,最终达到了一种平衡–时间是演化的重要因素,但在现代世界的演变中,我们最缺乏的恰恰就是时间。
  现代人类轻率而鲁莽的行为打乱了自然演变的审慎节奏,迅速催生了各种全新的环境条件。如今,辐射不仅来自那些在地球尚无生命之际就已存在的物质,例如辐射性岩石、汹涌来袭的宇宙射线或阳光中的紫外线,它更是一种人为产物,是人类随意分裂原子的后果。地球生命目前被迫适应的化学物质也不再是钙、硅、铜等被河流从山岩中冲刷入海的矿物质,而是人类发挥创造力合成的物质,它们纯然诞生于实验室里,在自然环境中从来不曾存在。
  生命需要经过自然演化尺度上的漫长光阴才能适应这些化学物质,这不是在个体生命跨度之内能够完成的过程,至少需要几代人的时光。即便这种奇迹能够发生,也依然于事无补,因为人类会从实验室里源源不绝地推出新的化学品。仅在美国每年就有近500种新开发的化学品投入使用,这是一个相当骇人的数字,人们很难理解这意味着什么,又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人和动物的躯体每年需要设法适应500种全新的化学物质,这是地球生命从古至今从未体验过的挑战。
  这些化学品中已有很多种被用于人类征服自然的战争。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今,为了杀灭昆虫、杂草、小型啮齿类动物以及被现代人斥为”害虫”的生物,人类已研发出了200多种基础化学品,目前正冠以几千种不同的品牌名称在市场上售卖。
  非选择性(non-selective)农药喷雾剂、粉尘和气溶胶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农场、园林和住宅区当中,将一切昆虫屠杀殆尽–无论是害虫还是益虫;不再有鸟鸣于树、鱼跃于溪,绿叶蒙上一层致命的药膜,毒物残留在泥土中久久无法分解,而人们的初衷也许只是为了消灭区区两三种杂草或昆虫。难道有谁会一厢情愿地认为,向地球表面大量倾泻毒药不会影响到生物的生存环境?这些物质根本就不该称为”杀虫剂”,应该叫”杀生剂”才对。
  喷洒农药的整个过程似乎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自从DDT2投入民用后,农药开发的规模就不断升级,我们必须不断研发出毒性更猛烈的化学物质,才能保证斗争的成果。这是因为某种农药施放后,昆虫就会进化出对它免疫的 “超级品种”–达尔文所谓的”适者生存”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必须再开发一种更致命的农药对付它,如此循环下去,农药的毒性就会越来越高。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喷过农药后的一段时间内,害虫数量通常会成倍增加,呈现”反扑”的态势(后文会继续介绍这个问题)。因此人类永远打不赢这场化学战争,而且还会把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置于这片惨烈的火力网之下。
  由此可见,当今世界面临的核心威胁,不仅在于足以灭亡人类的核战争,更在于人类一手炮制出了遗患无穷的化学毒物,对整个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伤害。这些有毒物质在动植物组织中不断累积,甚至能够穿透生殖细胞,彻底摧毁或改变决定人类种群未来的遗传物质。
  一些渴望塑造人类未来的遗传学家总是盼望着一个新时代,那时人类可以自行修改人类生殖质1的成分。但如今人类已经可以毫不费力地达到这个目的,因为很多化学物质像辐射一样会导致基因突变。人类可能在看似微不足道的选择(比如选择哪种杀虫剂)之中就决定了自己的未来命运,这可真是一种讽刺。
  人类已经赌上了一切–可是,这究竟是为了什么?未来的历史学家一定会为我们如今本末倒置的行为惊异不已。身为万物之灵长,人类怎么会只为了防治区区几种不想要的生物就彻底污染整个自然环境,不惜将患病和死亡的风险加诸自身?智慧的人类怎么会做出这种蠢行?
  但这就是现状。我们自取其咎,行为背后的原因根本经不起推敲。人们早就听说大规模使用杀虫剂是保证土地亩产量的必要条件–可是美国眼下面临的问题难道不是生产过剩?尽管我们已经在削减耕地面积、补贴农场主,让他们不要生产,但现有的农场还是余粮惊人,以至于仅在1962年当年,美国政府耗费了逾10亿美元税款贮存多余的粮食。而且因为美国农业部内部分歧不断,这种情况并没有好转–农业部某个下属机构试图降低产量,而另一个下属机构则像1958年那样再度表态:一般认为,《土地银行法案》中规定削减耕地面积的条款会刺激农户更积极地使用化学农药,从而尽可能地让已有耕地获得最高产量。
  以上这些叙述并不是在否认害虫肆虐的问题,或者否认害虫防治的必要。而是说防控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不能以杜撰出来的威胁为依据。而且采用的防控手段也不能让人类与昆虫玉石俱焚。

抢先评论了 “寂静的春天(柴静推荐,刘慈欣《三体》灵感来源。原稿完整收录,权威译本!)【果麦经典】”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假如真有时光机(村上春树全新旅行随笔)

EUR €30.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北野武的小酒馆

EUR €28.99
评分 4.00 / 5
加入购物车

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是枝裕和新作)

EUR €50.99
评分 4.88 / 5
加入购物车

村上春树.猫(精装全彩珍藏版)

EUR €28.99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