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558453丛书名: readOnly
编辑推荐
武汉钢铁、海澜之家、三一重工等8家知名企业内审部长联手分享一手工作经验
内容简介
本书由著名的八家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长,根据实际工作经验编写而成。书中不仅介绍了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必须具备的理念和视野,还介绍了通过营造内部设计环境、编制审计计划、反舞弊审计、大数据运用、审计报告的撰写和沟通,以及团队建设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途径和方法。书中有大量真实内审案例(已经隐去相关企业的商业秘密),不仅在理论和实务之间架起互动的桥梁,更希望在高管层、非审计领域和内部审计之间架起互动的桥梁。
目 录
目录
CONTENTS
读后感言
本书编委会
前言 来自内部审计实战一线的真实故事
第1章 观念创新 /?1
1.1 我们热爱内部审计的十个理由 /?2
1.1.1 内部审计是当今最激动人心、最有活力和最具挑战性的职业之一 /?2
1.1.2 内部审计是资本市场上的“企业良心” /?5
1.1.3 内部审计是企业的经济良医 /?7
1.1.4 内部审计是培养精英的学校 /?8
1.1.5 内部审计是业务部门的伙伴和支持者 /?10
1.1.6 内部审计是企业的利润中心 /?11
1.1.7 内部审计是大数据时代的宠儿 /?12
1.1.8 内部审计是董事会极具价值的资源 /?14
1.1.9 内部审计是职务舞弊的克星 /?15
1.1.10 内部审计是企业文化的使者 /?17
1.2 内部审计的十个创新理念 /?20
1.2.1 使命观: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内部审计 /?21
1.2.2 价值观:内部审计是资源、是品牌、是生产力 /?21
1.2.3 自律观:内部审计是企业的第二种声音 /?21
1.2.4 能力观:内部审计有为才有位 /?21
1.2.5 职业观:防范胜于查处,审计寓于服务 /?21
1.2.6 责任观:遇到问题找方法,而不是刻意只去查后果 /?22
1.2.7 执法观:身怀利器,重而慎之 /?22
1.2.8 协调观: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22
1.2.9 质量观:细节决定成败 /?22
1.2.10 发展观:与时俱进 /?22
1.3 决策层对内部审计的十大价值发现 /?23
1.3.1 真实信息的价值 /?23
1.3.2 公司治理的价值 /?24
1.3.3 信用价值 /?24
1.3.4 风险与内部控制价值 /?25
1.3.5 协同效应价值 /?25
1.3.6 资源与获利价值 /?26
1.3.7 技术创新价值 /?26
1.3.8 企业文化价值 /?27
1.3.9 人才培养价值 /?27
1.3.10 战略价值 /?28
第2章 审计环境 /?29
2.1 高看审计的“一把手工程” /?30
2.2 独立审计的机构框架 /?34
2.3 直达高层的信息通道 /?37
2.4 人才齐备的审计阵容 /?40
2.5 国际接轨的审计职能 /?41
2.6 维护权威的审计决定 /?45
2.7 爱岗敬业的工作环境 /?45
2.8 催人进取的激励政策 /?48
2.9 内外交流的学术环境 /?49
2.10 管理得人心的企业文化 /?50
第3章 审计计划 /?52
3.1 审计计划紧盯三“点”:领导关注的重点,管理出现的难点,员工热议的焦点 /?53
3.1.1 紧盯领导关注的重点 /?53
3.1.2 关注管理出现的难点 /?54
3.1.3 重视员工热议的焦点 /?55
3.2 寻找风险的“审计问卷调查” /?55
3.2.1 我们在问卷调查中收获了“宗旨”和“民意” /?55
3.2.2 风险调查的成果:风险地图受热捧 /?61
3.2.3 风险调查催生新的审计技术:问卷查弊法 /?70
3.3 用内部审计的自我评估方法来选择审计项目 /?72
3.3.1 内部审计目标的三条线 /?72
3.3.2 内部审计资源投入的层面决定内部审计的层次 /?73
3.3.3 编制一份审计清单,类似于中医的综合施治 /?74
3.3.4 资产负债表的维度与关联,成就审计依据的数据库 /?74
3.3.5 审计计划一盘棋,不与同行生“内耗” /?75
3.4 审计资源合理配置的秘籍 /?76
3.4.1 审计人员能力有系数 /?76
3.4.2 信息技术带来审计计划的前所未有高效率 /?76
3.5 编制内部审计规划 /?77
3.5.1 年度、月度计划大家有,三年、五年规划你行吗 /?77
3.5.2 三年规划怎么编?我们有范本 /?78
3.6 审计计划实施前的准备 /?80
3.6.1 沟通:为高管层量身编制小册子 /?80
3.6.2 下达审计计划通知书 /?81
3.7 内部审计登高谋略四级跃 /?82
3.7.1 面对执行层面的重复监管,我们创建示范项目,资源共享 /?83
3.7.2 当各部门步入示范性项目领域时,我们实施链式穿行审计 /?84
3.7.3 当各部门进入链式项目领域时,我们做顶层系统审计 /?84
3.7.4 当各部门进入顶层系统项目领域时,我们做文化,做咨询 /?85
第4章 借势借力借东风 /?87
4.1 金墉出任世界银行行长的启示 /?88
4.2 借技术,借方案 /?89
4.2.1 主编《建设项目内部审计指南》的启发 /?89
4.2.2 联合会诊 /?93
4.3 借人 /?95
4.3.1 特邀审计师制度 /?96
4.3.2 借虚拟项目团队 /?97
4.3.3 借事务所的专业人员 /?98
4.4 借势法 /?98
4.4.1 震撼企业上下的职工代表民主评价机制 /?98
4.4.2 风险调查显威力 /?99
4.4.3 借势咨询机构 /?100
4.4.4 借力互联网 /?100
第5章 制度审计 /?105
5.1 审视地看待制度 /?106
5.2 管理制度的管理办法 /?107
5.2.1 制度的准入制 /?107
5.2.2 制度的层次性 /?108
5.2.3 制度的覆盖性及接口部位 /?108
5.2.4 让制度解决实际问题 /?108
5.2.5 定期做制度评估 /?109
5.2.6 制度的“三同步” /?109
5.2.7 制度审计“一点通” /?109
5.3 审计部门日常管理的四个制度 /?111
5.3.1 工作日纪实 /?111
5.3.2 去向牌制度 /?112
5.3.3 任务交办单 /?113
5.3.4 运用好“会议导航单” /?114
5.4 现场审计汇报制度 /?115
5.5 构建完善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体系 /?118
5.5.1 充分借鉴国内外内部审计制度体系 /?119
5.5.2 参考
CONTENTS
读后感言
本书编委会
前言 来自内部审计实战一线的真实故事
第1章 观念创新 /?1
1.1 我们热爱内部审计的十个理由 /?2
1.1.1 内部审计是当今最激动人心、最有活力和最具挑战性的职业之一 /?2
1.1.2 内部审计是资本市场上的“企业良心” /?5
1.1.3 内部审计是企业的经济良医 /?7
1.1.4 内部审计是培养精英的学校 /?8
1.1.5 内部审计是业务部门的伙伴和支持者 /?10
1.1.6 内部审计是企业的利润中心 /?11
1.1.7 内部审计是大数据时代的宠儿 /?12
1.1.8 内部审计是董事会极具价值的资源 /?14
1.1.9 内部审计是职务舞弊的克星 /?15
1.1.10 内部审计是企业文化的使者 /?17
1.2 内部审计的十个创新理念 /?20
1.2.1 使命观: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内部审计 /?21
1.2.2 价值观:内部审计是资源、是品牌、是生产力 /?21
1.2.3 自律观:内部审计是企业的第二种声音 /?21
1.2.4 能力观:内部审计有为才有位 /?21
1.2.5 职业观:防范胜于查处,审计寓于服务 /?21
1.2.6 责任观:遇到问题找方法,而不是刻意只去查后果 /?22
1.2.7 执法观:身怀利器,重而慎之 /?22
1.2.8 协调观: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22
1.2.9 质量观:细节决定成败 /?22
1.2.10 发展观:与时俱进 /?22
1.3 决策层对内部审计的十大价值发现 /?23
1.3.1 真实信息的价值 /?23
1.3.2 公司治理的价值 /?24
1.3.3 信用价值 /?24
1.3.4 风险与内部控制价值 /?25
1.3.5 协同效应价值 /?25
1.3.6 资源与获利价值 /?26
1.3.7 技术创新价值 /?26
1.3.8 企业文化价值 /?27
1.3.9 人才培养价值 /?27
1.3.10 战略价值 /?28
第2章 审计环境 /?29
2.1 高看审计的“一把手工程” /?30
2.2 独立审计的机构框架 /?34
2.3 直达高层的信息通道 /?37
2.4 人才齐备的审计阵容 /?40
2.5 国际接轨的审计职能 /?41
2.6 维护权威的审计决定 /?45
2.7 爱岗敬业的工作环境 /?45
2.8 催人进取的激励政策 /?48
2.9 内外交流的学术环境 /?49
2.10 管理得人心的企业文化 /?50
第3章 审计计划 /?52
3.1 审计计划紧盯三“点”:领导关注的重点,管理出现的难点,员工热议的焦点 /?53
3.1.1 紧盯领导关注的重点 /?53
3.1.2 关注管理出现的难点 /?54
3.1.3 重视员工热议的焦点 /?55
3.2 寻找风险的“审计问卷调查” /?55
3.2.1 我们在问卷调查中收获了“宗旨”和“民意” /?55
3.2.2 风险调查的成果:风险地图受热捧 /?61
3.2.3 风险调查催生新的审计技术:问卷查弊法 /?70
3.3 用内部审计的自我评估方法来选择审计项目 /?72
3.3.1 内部审计目标的三条线 /?72
3.3.2 内部审计资源投入的层面决定内部审计的层次 /?73
3.3.3 编制一份审计清单,类似于中医的综合施治 /?74
3.3.4 资产负债表的维度与关联,成就审计依据的数据库 /?74
3.3.5 审计计划一盘棋,不与同行生“内耗” /?75
3.4 审计资源合理配置的秘籍 /?76
3.4.1 审计人员能力有系数 /?76
3.4.2 信息技术带来审计计划的前所未有高效率 /?76
3.5 编制内部审计规划 /?77
3.5.1 年度、月度计划大家有,三年、五年规划你行吗 /?77
3.5.2 三年规划怎么编?我们有范本 /?78
3.6 审计计划实施前的准备 /?80
3.6.1 沟通:为高管层量身编制小册子 /?80
3.6.2 下达审计计划通知书 /?81
3.7 内部审计登高谋略四级跃 /?82
3.7.1 面对执行层面的重复监管,我们创建示范项目,资源共享 /?83
3.7.2 当各部门步入示范性项目领域时,我们实施链式穿行审计 /?84
3.7.3 当各部门进入链式项目领域时,我们做顶层系统审计 /?84
3.7.4 当各部门进入顶层系统项目领域时,我们做文化,做咨询 /?85
第4章 借势借力借东风 /?87
4.1 金墉出任世界银行行长的启示 /?88
4.2 借技术,借方案 /?89
4.2.1 主编《建设项目内部审计指南》的启发 /?89
4.2.2 联合会诊 /?93
4.3 借人 /?95
4.3.1 特邀审计师制度 /?96
4.3.2 借虚拟项目团队 /?97
4.3.3 借事务所的专业人员 /?98
4.4 借势法 /?98
4.4.1 震撼企业上下的职工代表民主评价机制 /?98
4.4.2 风险调查显威力 /?99
4.4.3 借势咨询机构 /?100
4.4.4 借力互联网 /?100
第5章 制度审计 /?105
5.1 审视地看待制度 /?106
5.2 管理制度的管理办法 /?107
5.2.1 制度的准入制 /?107
5.2.2 制度的层次性 /?108
5.2.3 制度的覆盖性及接口部位 /?108
5.2.4 让制度解决实际问题 /?108
5.2.5 定期做制度评估 /?109
5.2.6 制度的“三同步” /?109
5.2.7 制度审计“一点通” /?109
5.3 审计部门日常管理的四个制度 /?111
5.3.1 工作日纪实 /?111
5.3.2 去向牌制度 /?112
5.3.3 任务交办单 /?113
5.3.4 运用好“会议导航单” /?114
5.4 现场审计汇报制度 /?115
5.5 构建完善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体系 /?118
5.5.1 充分借鉴国内外内部审计制度体系 /?119
5.5.2 参考
前 言
前 言PREFACE 来自内部审计实战一线的真实故事这是一个来自内部审计实战一线的真实故事,是我们八个企业审计负责人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写给自己团队的书。
我们写书的初衷,源于我们对内部审计这份职业的爱,对这份职业的忧……我们都是带队伍的人。什么是领导?领导就是带着自己的团队,从现在待着的地方到我们没有去过的地方。这个地方能给企业创造价值,也能让审计人员快乐而有尊严地工作,这是一种信念。
作为负责人,你也不知道能不能一定实现,因为道路很坎坷,但是不论遇到什么,我们的信念都不可动摇,因为我们没有选择。内部审计拿不出有作为的业绩,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我们在企业就会成为一个“两不靠”的部门:领导不会满意,审计对象更不会满意。最终难逃被边缘化、被淘汰的命运。
我们需要交流,“在家里,看到的永远是家;走出去,看到的才是世界”,于是,在三年前的一个秋天,我们相约来到了北京,我们有心把来自我们之中的好想法、好做法变成八个审计团队的共同资源。就在我们零距离地交流各自的经验与教训,交流我们审计生涯的感悟时,奇迹发生了……一个个鲜活而生动的成功审计案例,迅速在我们各自的团队被复制、被融合,像滚雪球般转化为各自企业的价值;一个个棘手的问题和麻烦,在一群抱团的审计部长面前,似乎也不再那么可畏和束手无策,这应了一段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了两种思想……”
我们生怕这种美好的感觉稍纵即逝,于是,我们成立了课题组。这是一种无边界的组织效应,我们建立了微信群,群名为“快乐审计”,意喻:我们在审计,并快乐着。
互联网时代若离若聚的时空间隔,丝毫不妨碍我们之间思想火花的碰撞,我们鼓励审计人员拿起笔来,记录我们每天进步的一点点。有了心动就行动,再好的构思如果不去实践,它永远都是一张无法兑现的支票。这种学以致用的动力,鞭策着我们去收获外界无尽的“他山之石”,我们也与外界交流我们的感悟和方案,于是,我们的故事走进了课堂,走进了互联网,走进了电视剧……“人怕出名猪怕壮”,当许多企业的审计同行,怀揣工作中的棘手难题,带着团队辗转各地取经无门,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带给我们的是一份莫名的感动和不安。感动同仁对我们的信任,他们不愿意听大道理,却相信能为他们解决问题的,一定是遇到过同样问题的人;不安的是,我们并没有成功,我们只有“半桶水”。
在权衡事业和小圈子得失的天平上,我们选择了推开对外交流的窗口。理由很简单,我们是一群普通的审计人员,是火热的内部审计事业让我们精彩。内部审计有为才有位,一个行业的振兴,靠的是这个行业的每一个人对事业的热爱、追求、探索和实践。
我们决定把多年来在实践中形成的经验教训和方法技巧,以及对“他山之石”的感悟,分门别类地进行总结和提炼,汇集在这本书中。书名虽定为《内部审计工作法》,不如说是我们团队的“土法”,在下面的每一个章节,我们都有心用我们的经验与教训去激活同仁的思想火花,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的初衷是抛砖引玉。
本书各章主要内容第1章“观念创新”写下了我们热爱内部审计的十个理由、决策层对内部审计价值的十大发现,这些理念不是心灵“鸡汤”,却像是一场恋爱。我们爱企业,企业也爱我们,只有置身于内部审计这方热土,方能领略其真谛。因此,我们在本书的开篇之作的感悟便是:内部审计成在理念,败在理念。
第2章“审计环境”介绍了营造审计环境的十项举措,它像一把为我们撑起的遮风挡雨的伞。但是,好环境不会从天而降,就像打牌时不可奢望总能拿到一手好牌一样,关键是把手中的牌打出精彩。好环境靠的是内部审计不断带给企业“我们是一座富矿”的能见度,企业则把内部审计当作一只潜力股,把营造审计环境视为对未来的战略投资。
第3章“审计计划”提供了三套由浅入深的风险问卷模板。审计计划好比我们烹饪大餐的菜谱,模板就是一道道大餐的食材。在企业,会查问题和不会查问题、会系统地查问题和就事论事查问题的审计人员价值大不一样,我们在这里提供了做大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实操方案,它包括内部审计实现四级登高目标的线路图、避免监管“内耗”的审计资源配置、审计人员考核以及审计中长期规划的编制方案。
第4章“借势借力借东风”解决的是审计部门如何在缺人、缺信息、缺专业技术的情况下,却能“空手套白狼”般完成审计任务的秘籍。我们提供的跨界思维、挖掘外部资源为我所用的系列路径,是我们“借技术方案”“借人”“借虚拟团队”“借互联网”,顺势而为“借东风”的事半功倍的审计实践。
第5章“制度审计”和盘托出了审计人员面对日益复杂的管理,在千头万绪的丛林中找不到“北”的时候,怎样把制度流程理清楚、管起来、持续优化的切点。我们欣喜地看到该章中管理制度的管理办法、制度的三同步、审视制度文化以及我们审计部门高效化管理的系列制度创新方案,已经雪中送炭般地在兄弟企业开花结果。
我们写书的初衷,源于我们对内部审计这份职业的爱,对这份职业的忧……我们都是带队伍的人。什么是领导?领导就是带着自己的团队,从现在待着的地方到我们没有去过的地方。这个地方能给企业创造价值,也能让审计人员快乐而有尊严地工作,这是一种信念。
作为负责人,你也不知道能不能一定实现,因为道路很坎坷,但是不论遇到什么,我们的信念都不可动摇,因为我们没有选择。内部审计拿不出有作为的业绩,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我们在企业就会成为一个“两不靠”的部门:领导不会满意,审计对象更不会满意。最终难逃被边缘化、被淘汰的命运。
我们需要交流,“在家里,看到的永远是家;走出去,看到的才是世界”,于是,在三年前的一个秋天,我们相约来到了北京,我们有心把来自我们之中的好想法、好做法变成八个审计团队的共同资源。就在我们零距离地交流各自的经验与教训,交流我们审计生涯的感悟时,奇迹发生了……一个个鲜活而生动的成功审计案例,迅速在我们各自的团队被复制、被融合,像滚雪球般转化为各自企业的价值;一个个棘手的问题和麻烦,在一群抱团的审计部长面前,似乎也不再那么可畏和束手无策,这应了一段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了两种思想……”
我们生怕这种美好的感觉稍纵即逝,于是,我们成立了课题组。这是一种无边界的组织效应,我们建立了微信群,群名为“快乐审计”,意喻:我们在审计,并快乐着。
互联网时代若离若聚的时空间隔,丝毫不妨碍我们之间思想火花的碰撞,我们鼓励审计人员拿起笔来,记录我们每天进步的一点点。有了心动就行动,再好的构思如果不去实践,它永远都是一张无法兑现的支票。这种学以致用的动力,鞭策着我们去收获外界无尽的“他山之石”,我们也与外界交流我们的感悟和方案,于是,我们的故事走进了课堂,走进了互联网,走进了电视剧……“人怕出名猪怕壮”,当许多企业的审计同行,怀揣工作中的棘手难题,带着团队辗转各地取经无门,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带给我们的是一份莫名的感动和不安。感动同仁对我们的信任,他们不愿意听大道理,却相信能为他们解决问题的,一定是遇到过同样问题的人;不安的是,我们并没有成功,我们只有“半桶水”。
在权衡事业和小圈子得失的天平上,我们选择了推开对外交流的窗口。理由很简单,我们是一群普通的审计人员,是火热的内部审计事业让我们精彩。内部审计有为才有位,一个行业的振兴,靠的是这个行业的每一个人对事业的热爱、追求、探索和实践。
我们决定把多年来在实践中形成的经验教训和方法技巧,以及对“他山之石”的感悟,分门别类地进行总结和提炼,汇集在这本书中。书名虽定为《内部审计工作法》,不如说是我们团队的“土法”,在下面的每一个章节,我们都有心用我们的经验与教训去激活同仁的思想火花,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的初衷是抛砖引玉。
本书各章主要内容第1章“观念创新”写下了我们热爱内部审计的十个理由、决策层对内部审计价值的十大发现,这些理念不是心灵“鸡汤”,却像是一场恋爱。我们爱企业,企业也爱我们,只有置身于内部审计这方热土,方能领略其真谛。因此,我们在本书的开篇之作的感悟便是:内部审计成在理念,败在理念。
第2章“审计环境”介绍了营造审计环境的十项举措,它像一把为我们撑起的遮风挡雨的伞。但是,好环境不会从天而降,就像打牌时不可奢望总能拿到一手好牌一样,关键是把手中的牌打出精彩。好环境靠的是内部审计不断带给企业“我们是一座富矿”的能见度,企业则把内部审计当作一只潜力股,把营造审计环境视为对未来的战略投资。
第3章“审计计划”提供了三套由浅入深的风险问卷模板。审计计划好比我们烹饪大餐的菜谱,模板就是一道道大餐的食材。在企业,会查问题和不会查问题、会系统地查问题和就事论事查问题的审计人员价值大不一样,我们在这里提供了做大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实操方案,它包括内部审计实现四级登高目标的线路图、避免监管“内耗”的审计资源配置、审计人员考核以及审计中长期规划的编制方案。
第4章“借势借力借东风”解决的是审计部门如何在缺人、缺信息、缺专业技术的情况下,却能“空手套白狼”般完成审计任务的秘籍。我们提供的跨界思维、挖掘外部资源为我所用的系列路径,是我们“借技术方案”“借人”“借虚拟团队”“借互联网”,顺势而为“借东风”的事半功倍的审计实践。
第5章“制度审计”和盘托出了审计人员面对日益复杂的管理,在千头万绪的丛林中找不到“北”的时候,怎样把制度流程理清楚、管起来、持续优化的切点。我们欣喜地看到该章中管理制度的管理办法、制度的三同步、审视制度文化以及我们审计部门高效化管理的系列制度创新方案,已经雪中送炭般地在兄弟企业开花结果。
童梅 –
单位邀请作者亲自授课,本书涵盖了作者多年的审计实务,很多做法相当有借鉴意义,值得阅读学习。
说得来 –
看了四分之一 表示实在看不下去了…也许是没有在像书中所描述的那样的企业待过 或者是现实中这样类型的企业太少 总感觉是太理想化了的 得不到现实中的认同感…
guojun –
这本书的操作性很强,值得审计人员深读。很喜欢谭丽丽,作为一个管理人员,可以把自己的工作经验与他人分享,享受审计的过程,值得每个审计工作者学习。
执迷不悔 –
书的内容较全面,不过受篇幅所限,每项内容写得都不够深入,就给你开了个门,门里的内容还要自己今后继续去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