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565550
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
《理解人性》是阿德勒焦虑现代都市人自我启发的13堂人性课,不论你处在什么年龄,什么阶段,人性科学都是一门必修课,理解人性能使我们得到更好、更成熟的心理发展。
阿德勒在书中说明了这个事实:我们的经历并不总会使我们变得更聪明。人总会使自己的各个经历殊途同归。一个人不会改变他的行为模式,而是兜兜转转、扭曲自己的经历,直到他们与这经历相称为止。对人类来说,*难的是认识自己和改变自己。
任何人,如果不精通人性科学中的理论和方法,将很难使自己和他人变得更好;他的工作会完全只流于表面,而且他会错误地认为,由于事物的外部状态已经该生了变化,所以自己已经取得了重要成就。实际情况已经告诉我们,这样的方法几乎不会使个体做出什么改变,所有貌似的改变都不过只是表面上的变化,只要行为模式本身没有发生改变,那么这一切都毫无意义。
这一次,我们带你真正读懂阿德勒。
《理解人性》是阿德勒焦虑现代都市人自我启发的13堂人性课,不论你处在什么年龄,什么阶段,人性科学都是一门必修课,理解人性能使我们得到更好、更成熟的心理发展。
与人性相处,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自我启发之父的13堂人性课
阿德勒逝世80周年全新完整译本
理解个体心理学理论代表作
不论你处在什么年龄、什么阶段,人性科学都是一门必修课
理解人性能使我们得到更好、更成熟的心理发展
阿德勒在书中说明了这个事实:我们的经历并不总会使我们变得更聪明。人总会使自己的各个经历殊途同归。一个人不会改变他的行为模式,而是兜兜转转、扭曲自己的经历,直到他们与这经历相称为止。对人类来说,*难的是认识自己和改变自己。
任何人,如果不精通人性科学中的理论和方法,将很难使自己和他人变得更好;他的工作会完全只流于表面,而且他会错误地认为,由于事物的外部状态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自己已经取得了重要成就。实际情况已经告诉我们,这样的方法几乎不会使个体做出什么改变,所有貌似的改变都不过只是表面上的变化,只要行为模式本身没有发生改变,那么这一切都毫无意义。
听阿德勒讲述人性的13堂课,在他人的故事中窥见自己,找寻自己的行动源泉和心灵动态,活出幸福,活得真诚。
目录
推荐序一 来自维也纳的心灵教育大师
推荐序二 近看是矮子,远看是巨人
自序
前言
部分 人的行为
章
精神 ‖002
人的精神生活取决于他的目标。
第二章
精神生活的社会层面 ‖010
每一个自发的行为都始于一种欠缺感,其结果都走向一种满足、安静和完满的状态。
第三章
儿童和社会 ‖016
孩子对生活的热爱总是指向他人的,这种社会感会伴随人终生。
第四章
我们生活的世界 ‖025
我们每个人体验到的都是整个世界中某个非常具体的部分。
第五章
自卑感与力求获得认可 ‖045
获得认可的愿望伴随着自卑感而来,它的目的是使这个个体看起来优于他所处的环境。
第六章
为生活所做的准备 ‖063
所有的困难都会被克服,人类对幸福未来的希冀从未消退。
第七章
性别 ‖086
男性和女性都会得到适合自己的劳动分工机会。
第八章
家庭格局 ‖110
儿童在家里的地位也许会影响到他与生俱来的所有本能、取向、能力等。
第二部分
性格的科学
第九章
总论 ‖120
性格特征不是遗传来的能力的展现,而是人为坚持了某种特殊惯态而习得的。
第十章
攻击型性格特征 ‖144
一旦个体对认可的追求占了上风,他会用更紧张、更激烈的行动追求这个目标。
第十一章
非攻击型性格特征 ‖178
我们面对的是一些从未伤害过他人但是远离生活、远离人类、避免一切接触而且因为离群索居而无法与其他人合作的人。
第十二章
性格的其他表现 ‖193
通过了解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愿意服务他人、帮助他人以及给他人带来快乐,我们可以轻易地测出他的社会感。
第十三章
情感与情绪 ‖204
情感和情绪与个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体验到情绪。
附录 ‖215
前言
部分
人的行为
章
精 神
精神生活的概念与前提
我们认为,只有动着的、活着的机体才有精神。精神与自由运动之间的关系是固有的。那些牢牢扎根于大地中的机体没必要具有精神。如果深深扎根于地中的植物有情感和思想,那将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儿!我们怎么能认为植物能接受那无可逃避的痛苦,认为植物能预感到那无从逃避的痛苦呢?又怎么能在认为植物不可能运用意志的同时,认为植物拥有理性和自由意志呢?在那样的情形下,植物的意志和理性必然不能产生结果。
运动和精神生活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因果关系,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区别由此而来。因此,在精神生活的发展中,我们必须考虑与运动相关的一切。与位置变化相关的一切困难都要求精神有预见能力、能积累经验、能发展记忆,这样机体才能更适于生存。从一开始我们就可以断言,精神生活的发展与运动相关,精神所获得的一切发展和进步都以机体的自由运动能力为前提条件。这种运动能力刺激、提高着精神生活的强度,并要求它始终具有更高的强度。想象一下这样一个个体,如果我们能预判出他的一切运动,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他的精神生活已经停滞。“自由方能造就巨人。强制只会扼杀和毁灭他们。”
精神器官的功能
如果我们从上述观点出发来看待精神器官的功能,我们会意识到,我们着眼的是生物的遗传性能,有生命的机体正是利用这个可攻可守的器官根据自己所处的情势做出反应。精神生活是一种既积极进攻又寻求安全的综合活动,它的终目的是保证人类这种生物在地球上的持续存在,并使人类能够安全地获得发展。只有承认了这个前提,进一步的考虑才会由此产生,这些考虑对我们真正理解精神而言是非常必要的。与世隔绝的精神生活是无法想象的。我们认为精神生活与它的环境必然紧密相连,它接受外部的刺激,并以某种形式对这种刺激做出回应,它去除掉那些不适于保护机体抵御外界侵害的能力和力量,或者以某种方式使机体与这些力量紧紧相依,从而保证机体的存活。
精神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许多种联系。这些联系与机体本身有关,与人类的特点、身体特性及其优缺点有关。这些都完全是相对的概念,因为某种力量或者某个器官是优是劣都只是相对而言。它们的价值只能根据个体所处的情势来确定。众所周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的脚其实是退化的手。对需要攀爬的动物而言,这样的脚是个缺点,但是对必须在平地上行走的人来说,它却极有好处,以至于没有人会愿意要一个“正常”的手而不要一个“退化”的脚。事实上,在个人生活中,正如在所有人的生活中那样,自卑不应被视为一切罪恶之源。只有情势才能决定它们对人到底是有利还是不利。宇宙中有白天、黑夜,有太阳的普照,有原子的运动,也有人类的精神生活,当我们想到这其中的联系是多么繁多时,我们会意识到所有这些对我们精神生活的影响是多么巨大。
精神生活的目的性(目的论)
在精神动向中,我们首先可以发现的是这些运动都指向一个目标。因此,我们不能将人的精神看作一个静止的整体。我们只能将它看作各种运动着的力量组成的综合体。然而,这些运动着的力量是一组原因带来的结果,共同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而努力。这种目的性,这种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的特性,是“适应”这个概念中固有的。我们只能认为精神生活是有目标的,精神生活中的所有运动都是指向这个目标的。
人的精神生活取决于他的目标。如果这些活动没有一个始终存在的目标来决定、延续、调整并为之指示方向,那么人类就不会有思考、感受、意志和梦想。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机体本身需要适应环境并对环境做出反应。人类生命中的这些身体和精神现象建立在我们已经证明过的那些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假如没有一个始终存在的目标进行规范——这个目标本身由生活动态决定,精神演化就是无法想象的。对于这个目标本身,我们可以认为它是运动着的,也可以认为它是静止的。
在这个基础上,精神生活中的所有现象也许都可以被认为是对未来某些情境所做的准备。在精神中,除了朝向某个目标的力量之外,我们几乎不可能发现其他东西。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类精神的所有表现都是朝向一个目标的。
如果一个人有一个始终存在的目标,那么每一种心理倾向都一定程度上不可抗拒地追随这个目标。
在了解了个体的目标,并且对世界也有所了解之后,我们还必须理解个体生命中的运动和表现到底意味着什么,要理解它们作为实现目标所做的准备以及有什么样的价值。我们还必须知道,要实现自己的目标,个体必须采取什么类型的运动,正如我们知道的,如果扔出一块石头的话,这块石头落地前必然要走什么样的路线;当然,精神并不遵循什么自然法则,因为那个始终存在的目标始终在变化中。然而,如果一个人有一个始终存在的目标,那么每一种心理倾向都一定程度上不可抗拒地追随这个目标,就好像受制于某个自然法则一样。制约精神生活的法则无疑是存在的,但是这是一条人为的法则。如果有人觉得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证明精神法则的存在,那么他是被表象给欺骗了,因为当他认为他已经证明了环境的不可改变性和决定性时,他已经暗中做了手脚。如果一个画家想画一幅画,人们就会把眼前有目标的人的所有相关情状都加在他身上。他会做出所有必要的动作,这些动作后带来某个必然的结果,就好像有某种自然法则在起作用一样。但是他真的有必要画这幅画吗?
自然中的各种运动和人类精神生活中的运动之间是有区别的。与自由意志相关的所有问题都取决于精神生活中的运动法则。现今人们认为,人类的意志不是自由的。没错,一旦意志纠缠于或受制于某个目标,它就受到了约束。而且由于这个目标很多时候都受制于宇宙、动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所以也就难怪精神生活常常看起来好像受制于一些不可改变的法则一样。但是,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人否认他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对抗这些关系,或者拒绝适应生活中的种种现实,那么所有这些所谓的法则都会被抛弃,而由新目标决定的新法则则会开始起作用。同样地,当个体对生活感到困惑并有意断同类的所有感情时,社会生活的法则就约束不了他。我们由此可以断言,只有在确立适当的目标之后,精神生活中的运动才必然会产生。
另外,我们完全可能从个体当前的种种活动推断出他的目标。这种做法更为重要,因为很少有人确切地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在实际操作中,要想获得关于人的知识,这是我们必须要采取的步骤。但由于运动也许含有多层含义,所以这件事并不总是那么简单。然而,我们可以抽取个体的许多运动出来,加以比较,然后再用图表将它们表示出来;我们把标示精神生活明确态度的两个点连起来,不同时间点上态度的不同就被一条曲线记录了下来,由此我们可以对个体有所了解。我们运用这种方法是为了从整体上把握个体的全部生活。下面我们举个例子,来看看我们可以怎样从一个成年人身上在所有令人惊讶的相似性中,重新发现他的童年模式。
有个30岁的男士在极度抑郁的情况下去看精神病医生。他特别积极进取,克服了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取得了成功和荣誉。他对医生说他不想工作,不想活下去。他解释说他正准备订婚,但是对未来极其缺乏信心。他被强烈的嫉妒心折磨着,他的婚约面临着危机,有可能会解除。他提出了一些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但这些事实没有说服力。因为那位年轻女士并没有什么可指摘的地方,所以他对她表现出来的明显的不信任反而说明问题出在他自己身上。这样的男士很多,他们接近他人,深受对方吸引,但是立刻对对方采取攻击态势,而这种做法恰恰破坏了他们想要建立的关系。
现在我们照上面提到过的方法来绘制一下这位男士的生活方式表。我们从他的生活中抽取出一个事件,然后试着将其与他目前的态度联系起来。根据我们的经验,我们通常会要求对方给出早的童年记忆,虽然我们知道我们并非总能对这条记忆的价值进行客观检验。他早的童年记忆是这样的:他跟他母亲和他的弟弟一块儿在一个市场上。因为市场拥挤混乱,所以他母亲把身为哥哥的他抱了起来。当注意到抱错之后,她把他放下,又抱起了弟弟。我们的这位患者就在人群中被挤来挤去,惶然无措。当时他四岁。在回忆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听到了他在诉说自己的现状时一样的调子。他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被宠爱的那个,但是一想到别人可能才是受宠的那个,他就无法忍受。在向他指出了这种联系之后,这位患者大为震惊,立刻看到了两者之间的关联。
每个人的行为都指向特定的目标,这个目标是由环境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和印记决定的。理想状态,也即这个目标可能在孩子人生初期的那几个月里就形成了。甚至在这个时候,某些感觉就起着一定的作用,它们或者给孩子带来快乐,或者给孩子带来不适的感觉。在这个时期,虽然人生观是以极原始的方式表现出来,但已经开始初露端倪。影响精神生活的基本要素在个体婴儿时期就已经成形。在这个基础上,上层建筑形成了,这个上层建筑也许会被调整,会受到影响,会发生一些变化。各种各样的影响很快会驱使这个孩子形成明确的人生态度,并决定他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特定的反应。
有些研究者认为成年人的性格特征在婴儿时期就很明显,这种说法并没有错。这也说明了人们为什么认为性格具有遗传性,但是认为个体的性格遗传自父母,这个观点有百害而无一利,因为它妨害了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挫伤了他们的信心。之所以认为性格是遗传来的,真正的原因不在这里。这个借口使肩负教育职责的人轻松、简单地把学生的失败怪到遗传身上,从而逃避自己的责任。这无疑与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
我们的文明对目标的确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它圈定了界限,孩子在这个界限里面不断尝试,直到后找到一条能实现自己愿望的途径,一条既能保证他的安全又能使其适应生活的途径。也许在孩子人生早期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知道,与我们的文化现状相对应,孩子需要多大的安全感。我们所说的安全不仅指相对危险而言的安全,而且指的是进一步的安全系数,能保证人类在环境中持续存活的安全系数。这个安全系数跟我们在操作精密机器时所说的“安全系数”差不多。孩子通过要求得到“额外”的安全要素获得这种安全系数,这种额外的安全要素不仅仅是满足既定本能所必需的安全,也不仅仅是平静发展所必需的安全。于是,他的精神生活中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运动。这种新的运动很明显是一种支配他人、胜过他人的倾向。跟成年人一样,儿童也想将自己的所有对手远远抛在后面。他竭力想获得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将使他得到安全感和适应力,而这些正跟他以前为自己设定的目标一致。于是,他的精神生活中开始涌现出某种不安,这种不安随着时光流逝日益强烈。假设在这个时候世界需要一种更强烈的反应。如果在这个危急时刻,孩子不相信自己有克服困难的能力,那么我们会发现他会竭力逃避,并编造种种借口,而这一切只会使隐藏在深处的对荣耀的渴望更加明显。
◆ 导读◆
活出阿德勒心理学,择你所爱的人生
成长过程中避免不了的困顿与疑惑、生活的压力和苦恼,这些关于人和生活的大哉问都能从个体心理学获得清晰的答案,甚至提出生命努力的方向。《理解人性》与《理解生活》是个体心理学爱好者的两本经典巨作,也是每位心理专业工作者的实用工具书。
阿德勒出生于奥地利,是一位对后世影响宏大深远的著名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大师和儿童教育家。他曾接受弗洛伊德邀请出任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主席和学刊编辑,阿德勒早期的研究以器官缺陷(organ inferiority)为主,当自卑(inferiority)和补偿(compensation)开始成为阿德勒学说的中心思想时,他便与弗洛伊德产生了理念分歧,于1912年创立个体心理学派。
《理解人性》即阿德勒在创建个体心理学派之后,本出版的著作,其重要性自不在话下。阿德勒致力于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并进一步推及成人心理教育,他在次世界大战时征招入伍担任军医,悲天悯人的胸襟激发他于战后退伍开始四处讲学,并推动儿童辅导诊所的设立。《理解人性》是阿德勒集结的在维也纳人民学院每周一回的演讲内容,于1918年以德文出版,随后由参与阿德勒研究工作并场场出席的美国W. B. 沃尔夫(W. B. Wolfe)医学博士进行英译,英文版于1927问世,《理解人性》中文简体版即以英文版为翻译依据。同一时期也首度出版《理解生活》,两年后英文版问世。此时阿德勒已远赴美国,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的客座教授,十年后辞世于苏格兰。
个体心理学是历史上个由社会取向中发展出来的心理学系统,强调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密不可分,也就是说人的性格发展深植于社会关系当中;人如果对群体生活适应不良,便可能产生性格偏差或缺失导致生活行为错误,从而影响自身或他人的生活质量。阿德勒认为:“我们对他人的态度完全取决于我们对他们的理解,因此,我们有必要去理解他们,这是社会关系的基础”(《理解人性》)。他试图借由出版《理解人性》一书让大众了解四项主旨:①个体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增进对自我和他人的认识;②教导人如何辨认自己的错误及其影响;③进而能理解到个人的错误行为损人不利己,更影响群体生活;④个人如何针对生活和谐进行改善。《理解人性》全书章节分为两大部分,部分“人的行为”包含八章,阐述人类精神生活的发展、各种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以及行为与性格背后的动机。第二部分“性格的科学”包含五章,说明不同性格与情感的特征。此书对于性格描写丝丝入扣,充分展现了人性幽黯细微之处,有时令人莞尔一笑,有时又惊心动魄,仿佛身边的人就有此性格,长年来自己却未能察觉。这对于专业咨询人员进行咨询方针拟定十分实用,对于一般大众阅读亦能产生自我启发和成长之效力。
阿德勒使用一般成人能懂的口吻,在《理解人性》一书中细腻大胆地揭露人性和心理机转,解说精神生命由来以及性格的不同特征,将情绪也视为性格的一部分,涵盖了个体心理学的理论,并强调儿童教育之于人格形成的重要性。此书在个体心理学历史中具有特殊关键地位,主要是因为阿德勒于《理解人性》书中首度提出“社会感”(gemeinschaftsgefühl)》(或译为社会兴趣、社会情怀)这项贯穿个体心理学的核心概念。阿德勒说,人不够强壮到独自生活,群体生活是有必要的,因为透过分配劳务可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问题,合作是群体生活所必需的技能。由于阿德勒亲身经历次世界大战,认为战争起因于人们缺乏足够的社会情怀,因此个体心理学致力于提倡培养人的社会情怀,是生活问题之终极解决之道。许多学习者对于社会感的概念感觉模糊难捉摸,翻译时的译名版本也层出不穷;事实上,阿德勒提出的社会感与孟子所描述理想社会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及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等东方社会流传已久的儒家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社会感便清晰、容易得多。
另一个在《理解人性》中被强调的重要概念是“行为的目的性”(teleology)。人需要适应环境,并对环境做出反应,个体心理学假设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想要追求的特定目标,虽然个人可能对于自己的目标选择不太了解,也可能是模糊的想象目标,然而精神生活中的所有表现都朝向一个目标,是种对未来某些情境所做的准备,也像是一出从头到尾自编自导的戏剧。阿德勒在此书中再三提及辨识人们如何设定目标的重要性,伴随着他稍早发表的自卑感及其补偿(compensating of the feeling of inferiority)理论,说明目标设定是一种支配他人、胜过他人的倾向,基于幼年时期的不成熟和弱小,再加上来自家庭的影响,孩童很容易有不如人的自卑感,为了弥补自卑感,逐渐产生出被认同的需要,并获取优越感。孩童也容易错误估计自己的自卑程度而建构出错误的行为目的,发展出被称为“问题儿童”的问题行为。
相较于《理解人性》侧重于人性心理机转的精细描述和说理,《理解生活》于1927年首次出版,原名为《生活的科学》(The Science of Living),书中运用大量的临床实务案例,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来剖析其性格,并呈现不同个体上的差异和独特性,对于如何进行阿德勒学派心理治疗或教育方针有更清晰的说明,在心理治疗和教育领域的实务工作上贡献宏大而深远。阿德勒在《理解生活》一书中正式引介了“生活风格”(the life style)(或译为生命风格、生活方式)这个概念,指的是人积极主动的天性,从受精细胞开始成长,包括欲望、感觉、记忆和做梦等,人的每一部分都是以自我整体一致性朝向目标前进。他强调人的独特性和自主创造性,主张人不会任由过去的经验决定自己,而能自主地决定如何运用该经验。在这一点上,个体心理学让人从过去的宿命论中解脱出来,重新赋权个人。在原著出版近百年后的今天,经典重译的此刻,阿德勒心理学对于人生问题所展现的釜底抽薪、解决问题的力道,仍让我们感到震撼。生活风格既然是由个人的自主决定所塑造,那么结果自然得自行承担,改变也需从自身做起。
《理解生活》一书中对于使用“早期回忆”(childhood memories)
对人的生活风格进行探讨,有精彩的解析。阿德勒独创的早期回忆分析法,是令人好奇和津津乐道的个体心理学概念,即请来访者回溯孩童时期的特殊事件,包括当时对该事件的想法和情绪,从回忆中去了解来访者对自己、他人和世界的看法,从而探索其需求、目标、生活风格和个人特质。早期记忆就像是探照灯,是阿德勒心理治疗技术中用来检视生活风格的主要工具,照亮生活风格的根源。也由于对于童年早期的重视,阿德勒认为研究本身并不是目的,目的在于造福人类,所以他对个体心理学的研究深入到了教育学领域,他对于家庭学校教育的论述,至今仍蔚为主流。他倡导儿童教育在家庭和学校的重要性,认为父母拥有培养儿童健全人格的优势,主张父母和教师需懂得生活风格的道理,才能敏锐察觉出儿童早期的错误,掌握的修正时机。如果家庭无法提供适当教导,学校教师则成为儿童人格的第二道防线。
在心理治疗和教学工作中,经常能印证阿德勒对人性和生活的看法,他认为生活中出问题的人,他们在面对工作、社交和婚恋(或亲子家庭)困难时,因为缺乏社会感、不相信这些难题可以用合作的方式解决,而采用逃避或压抑、暴力或犯罪等不良方式,争取的目标是一种虚假的个人优越感,弥补过度夸大的自卑。从阿德勒的这两本经典著作中描绘个案心理感受的细致完善和深刻透析,便能看见阿德勒心理学对于人性和生活秉持着完全接纳与尊重的态度。阿德勒相信,每一个看似伤害的无理行为,背后都有良善的企图,想要追求成功的心意,只是受挫太深缺乏勇气与人合作;若能让来访者看见自己犯的错误,调整行为背后的目的,改变就有发生的契机。
笔者实践阿德勒心理原则于工作和生活多年,对于善用阿德勒学说造成人生巨大翻转的情形,时有见证并感悟深刻。人生目标若能选择确切利人利己,成功已经在握,然选择一个具有社会感的目标则需要勇气,需要有与人合作的能力。在《理解人性》与《理解生活》两本经典书籍中,提供给我们重新认识自己和人生面貌的绝佳途径,阅读过程中请慢慢体会这位心理学百年大师的真知灼见,愿你我以阿德勒的智慧淬炼心灵,培养乐观有勇气的人生风格,成为更好的自己,拥有幸福的人生。
姚以婷
台湾亚和心理咨商和训练中心院长
北美和台湾阿德勒学会认证讲师
美国正面管教和鼓励咨询资深导师
……
郑世彦
心理咨询师,《看电影学心理学》作者
黄光国译本《自卑与超越》责任编辑
与人性相处,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自我启发之父的13堂人性课
阿德勒逝世80周年全新完整译本
理解个体心理学理论代表作
不论你处在什么年龄、什么阶段,人性科学都是一门必修课
理解人性能使我们得到更好、更成熟的心理发展
阿德勒在书中说明了这个事实:我们的经历并不总会使我们变得更聪明。人总会使自己的各个经历殊途同归。一个人不会改变他的行为模式,而是兜兜转转、扭曲自己的经历,直到他们与这经历相称为止。对人类来说,*难的是认识自己和改变自己。
任何人,如果不精通人性科学中的理论和方法,将很难使自己和他人变得更好;他的工作会完全只流于表面,而且他会错误地认为,由于事物的外部状态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自己已经取得了重要成就。实际情况已经告诉我们,这样的方法几乎不会使个体做出什么改变,所有貌似的改变都不过只是表面上的变化,只要行为模式本身没有发生改变,那么这一切都毫无意义。
听阿德勒讲述人性的13堂课,在他人的故事中窥见自己,找寻自己的行动源泉和心灵动态,活出幸福,活得真诚。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