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4510195
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向大家阐释了一些常见的社会心理学的现象以及背后的原因和规律。可以让读者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更加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从而更好地生活。
《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的那些事——
我们该相信理性,还是“无根据”的直觉?
真的是期望越高,被期望的对象成就便越高吗?
为什么我们总是发现一些言行不一的人?
为什么说“是熊,就应该有个熊样儿”?
为什么说“角色对了,一切就对了”?
谦逊真的是虚伪的吗?往往是欲扬先抑的把戏?
如果所有人都起立鼓掌,你能否安心独坐?
有素养的我们为何会简单粗暴地进行地域歧视?
爱情中对财富和权力的追求是畸形还是本能?
为什么当你向某个人袒露情绪,你们的关系就进了一步?
第 一章 看山不是山——我们眼里的世界并不客观
你眼里的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但我们却常常误以为,自己眼里的就是世界本来的样子。所以,就难免产生判断上的偏差,也就导致了行走社会时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跳出视角的局限看问题,是我们生存所需掌握的基本能力。
生活是正着来过,却是倒着去理解
——事后聪明式偏见
为什么有时我们错了,却很难被说服
——信念固着
好人没那么好,坏人没那么坏
——基本归因错误
一旦有立场,就难免主观
——知觉和解释事件
丢弃记忆,它是妨碍你自由前行的ZUI大阻力
——记忆构建
我们该相信理性,还是“无根据”的直觉
——直觉的力量
请纠正你的孔雀心态
——过度自信倾向
孙山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反事实思维
有时候体重降低了,并不是减肥的成果
——控制错觉
情绪不同,世界的颜色就不同
——情绪对判断的影响
期望越高,成就便越高吗?
——再看罗森塔尔现象
为什么总有一些言行不一的人
——态度与行为的分离现象
心态决定一切是真的吗?
——态度预测行为
怎样才能促进言行一致
——行为改变态度
戏演得足够投入,就变成真的
——角色扮演的作用
如何让别人帮你一个大忙
——登门槛现象
这个世界值得我们温柔以待
——道德行为的自我塑造
第二章 行走世界——处于社会中的“我”
认识自己并不容易。社会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当我们处于社会中,自身的态度、意识和行为都会被映衬出来。聪明的人,善于从这面镜子中重新认识自己,从而摆正自己的位置。
你高估了自己受注意的程度
——焦点效应
如果是熊,就应该有个熊样儿
——自我概念
角色对了,一切就对了
——我们扮演的社会角色
幸福感往往来自他人的不幸
——无处不在的社会比较
我们为何关注别人眼里的自己
——镜像自我
做出道德的选择并不容易
——经典道德两难选择
我之所以那样做是因为
——自我行为解释
你可能整晚哭泣,但是快乐还会随早晨到来
——心理免疫系统在保护着我们
为什么不要和自己较劲
——消耗能量的自我控制
我觉得“我能行”,还就真的行
——自我效能感
我们是命运的主宰者,还是环境的牺牲品
——内部控制点和外部控制点
不用费力了,我早就放弃了
——习得性无助
我们为什么会把失败归结于别人的原因
——自我服务偏见
为什么人们敢不系安全带
——对自己的盲目乐观
谦逊往往是欲扬先抑的把戏
——虚伪的谦虚
面对挑战,为什么我们会故意犯错
——自我妨碍
把ZUI好的自己呈现给别人
——印象管理
当我们做事的理由被打脸,总能想出其他借口
——认知不协调理论
跳出来看自己,感觉就好些
——自我知觉理论
报酬越多,动机越强吗?
——过度合理化效应
第三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与人以及人和群体之间的关系
人和人一起,就会发生微妙的心理反应。我们与他人,以及和我们所处的群体之间都会相互影响,这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我们需要认清他人和群体对我们的影响,认清我们对这些关系的需要和依赖,才能正确处理这些关系。
千万别觉得你老婆不如你
——性别相似与差异
如果所有人都起立鼓掌,你能否安心独坐
——从众心理
热心的大妈是如何变成扰民者的
——群体极化
士兵是怎样在战场上变成杀人狂魔的
——服从实验
和你不一样,只是为了保护我的自由感
——逆反心理
我们是怎样被洗脑的
——说服的途径
你以为我们不是被吓大的
——唤起恐惧效应
面试排前面好,还是在ZUI后好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传销者是如何工作的
——精神洗脑
如何让孩子抵制不良诱惑
——免疫计划
众目睽睽之下,你容易表现更好,还是更差
——他人在场现象
团队工作中,你是更卖力还是偷懒
——社会助长
团结真的就是力量吗?
——社会懈怠
一群人在一起,为何更容易做坏事
——去个体化
有素养的我们为何会简单粗暴地进行地域歧视
——偏见和刻板印象
人们为何难以避免地彼此伤害
——攻击行为理论
被性侵的女性真的是享受的吗?
——强暴谬论
成人用品可以减少性犯罪吗?
——宣泄理论
我们会喜欢什么样的朋友
——接近性、相似性、互补性
不要否认,我们更喜欢和漂亮的人约会
——外表吸引力
对权力的追求是畸形还是本能
——进化与吸引力
完美的爱情到底长什么样
——斯腾伯格爱情三成分理论
当你向他袒露情绪,关系就进了一步
——表露互惠效应
互联网到底给人际关系带来了什么影响
——数字时代的关系
我们到底为什么会“做好事”
——利他行为
我们为什么会陷入各种社会困境
——囚徒困境
章 看山不是山
——我们眼里的世界并不客观
你眼里的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但我们却常常误以为,自己眼里的就是世界本来的样子。所以,就难免产生判断上的偏差,也就导致了行走社会时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跳出视角的局限看问题,是我们生存所需掌握的基本能力。
生活是正着来过,却是倒着去理解
——事后聪明式偏见
你会感知到大量自己早已知道的后果,并会归功于自己的智慧。但是有一个容易被我们忽略的重要的关键点:我们总在知道事实之后才想起它的存在。
一个股民曾经在两年的牛市中,资产翻了几倍,但是在第三年随着股市下跌,他的资产回到解放前不说,甚至还缩水了大半。他非常后悔当初在高点时没有把股票卖掉,于是像祥林嫂那样逢人便痛哭流涕地诉说:“那时候美国金融危机都有苗头了,巴菲特都卖出股票了,央行已经降息了……这样明显的事情!我当时都做好卖出股票的准备了,谁知道却鬼使神差地想等一等看它会不会回升,这样一等我的股票就没卖出去!唉!”
在股票交易中,有两个心魔难克服:恐惧和贪婪。不过,我们要说的不是理财,而是关于那种悔恨的心理。这种悔恨在心理学上称为“事后聪明式偏见”。
在二战时期,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人捂着被打肿的脸还死鸭子嘴硬地叫嚣:“我们早就知道日本会对我们宣战,这都是罗斯福总统定下来的诱敌之计,有意将美国卷入战争,来维护世界和平!”只是这个诱饵代价也未免太大了,美军阵亡2403人,4艘战列舰被击沉,188架飞机被摧毁……
这种事后聪明式偏见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
人们总是会这么说:
“这球看得没意思,我当然知道他们就要输了。”
“我早料到会发生这种事。”
“我就知道你会出卖我,枉我还一直给你机会。”
我们总是坚信自己有敏锐的直觉和洞察力,能看透世事,能舞动乾坤。其实,快醒醒,上帝和我们开了玩笑,这只是我们的“事后聪明式偏见”而已。这个名词有点绕口和生僻,但这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群中的心理现象。在这种心理现象的作用下,我们会感知到大量自己早已知道的后果,并会把这种感知归功于自己的智慧。但是有一个容易被我们忽略的重要的关键点:我们总在知道事实之后才想起它的存在。
有一个科学家曾经试图证实一个结论:老年人越老越固执,不愿意接受新的事物。
有人觉得这根本不用科学家研究,老年人当然不愿意接受新的事物,科学家简直太闲了!看,你又事后诸葛亮了吧。实验的结果是,经美国一个权威大学研究证实,老年人经过多年的智慧积累,反而对新事物的求知欲更强,只是身体状况、家庭琐事拖累了他们的精力。如果让他们和十几岁的小孩子一同无干扰地接受新知识,他们会更出色地掌握新知识。
这个研究告诉我们,老年人生活阅历丰富接受新知识比较容易。每当我们接受新知识的时候,我们会迅速地修改自己的记忆,让我们的脑袋去适应新知识并抹去我们失败的经历。因此,老年人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就比孩子更加出色。
我们不断地回顾过去,然后不断地修改自己过去的故事,使它更贴近现在的自己,于是出现了事后聪明式偏见这一现象。事后聪明式偏见的元凶是我们的大脑。为了让我们信心满满,大脑总会帮着我们篡改记忆,当事情的发展脱离我们预期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修改自己头脑中的计划,一直修改到认为自己神勇无比、料事如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英明无比、烛照明察,于是大脑帮你把自己华丽丽地“伪装”成柯南式人物。
这种在潜意识里删掉错误假设的行为可以解除人们的心理压力。它虽可以让我们自信满满地看向将来,但也可能令我们盲目自大,高估自己的智慧。
“事后聪明式偏见”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我们只能尽量规避它,而不能完全消除它。
想避免、减少事后聪明式偏见,你就应该仔细考虑这样一个问题:过去的事情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能会出现何种不同的结果。如果你只关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你很可能就会高估这一结果出现的必然性和类似结果在未来出现的可能性。所以,对于前景还不明朗的事件,我们要尽量抱着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去审视它,认真考虑出现各种不同结果的情形和原因。这也正是社会心理学能够为我们做的——区分“看起来真实”的幻象,与真正表里如一的现实。
为什么有时我们错了,却很难被说服
——信念固着
信念固着就是一旦我们为错误的信息建立了理论基础,那么就很难再让我们否定这条错误的信息。就好像我们一旦掉进这种固执的思维陷阱,就会在周围建立起一道围墙,将自己囚禁起来,随着围墙越建越高,终我们将沦为思维的囚徒。
前几年流传一个视频,有一个姑娘,肤白貌美大长腿,接受了一个穷小子的追求。姑娘坚信追求自己的这个男人非常优秀,值得托付一生,她认为男友只是没有遇到成功的机遇,自己愿意陪他一起努力奋斗。
而姑娘的母亲实在不看好这个小伙子,她觉得小伙子油嘴滑舌,没车没房,出去吃饭就只能吃米线和麻辣烫,自己的闺女真是瞎了眼才会找他做男朋友。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家庭的事情。姑娘的母亲嘲笑小伙子只能请女儿吃路边摊,并一口一个麻辣烫和米线地讽刺着小伙子的穷酸。妈妈和女儿各执一词,针锋相对地争论着,她们争论的过程非常适合拍成狗血的家庭伦理剧。
其实,姑娘和她的母亲都进入了信念固着的状态。她的母亲执着地认为:吃麻辣烫的一定是穷人,不会有什么出息。姑娘执着地认为自己的爱人一定是优秀的,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我们越是极力想证明我们的理论和解释是正确的,我们就对挑战自己信念的信息越封闭,即使相反的证据与信息出现时我们也往往视而不见。就好像我们一旦掉进这种固执的思维陷阱,就会在周围建立起一道围墙,将自己囚禁起来,随着围墙越建越高,我们终将沦为思维的囚徒,这就是信念固着。
罗斯和安德森在1982年曾经做过一个研究,后来这成了研究信念固着的经典实验。他们首先给被试者灌输了一种错误的信念,然后要求被试者解释为什么这种信念是正确的。后,研究者告诉被试者真相以便让他们彻底否定初的那个错误的信念。尽管被试者后被告知,早的那个信念是为了实验而凭空捏造出来的,但只有25%的人接受了新的正确的信念,仍然有75%的被试者坚守初的那个错误信念。
再通俗一点:人们总是努力把自己变成自己想象中的一根筋。
别笑,这是一个很低级的思维错误,我们形成的信念固着在真实的世界中或许带来的是一些错误,甚至是不幸。
有一个年轻的女律师,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通过了司法考试获得了执业律师资格,正打算好好奋斗的时候却得知自己得了白血病并已到了晚期。
心灰意冷的女律师内心被惊愕和恐惧填满了,她随意坐上了一辆公交车。在车上有人让她给老大爷让座,她没有听清就下意识地拒绝了别人的搭讪。谁知她的这种行为,引起了大家的不满。
车上的一位女记者凭着她的职业敏感,把这个新闻恶意放大,并把舆论风向恶意引导,于是人们开始人肉搜索并集体辱骂这个女律师。
在公众的指责中,女律师只好辞职。谁知事件越演越烈,网友相继扒出这个女律师做小三、贪污公款、伪造证据等各种消息。在这些半真半假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后终于传来了女律师自杀的噩耗。
在我们的信念中,不让座的人就是素质低劣的坏人,于是我们可以责骂她。
在女记者的信念中,写出引起社会反响的新闻稿,引导民众辨别是非是她的职责。于是,她对舆论风向的引导促成了人们无止境的人肉搜索。
一个女人在公众的指责声中消失了,这意味着她出于羞愧不敢见人,于是我们用“小三”这样的字眼来惩罚她。
终于她自杀了,事前人们用错误的判断来定义她,死的时候人们用信念残留的回忆来否定她。
在现实的世界中,人们在自己的信念世界中搜索着,或许你会发现,你的信念固着终将改变你的判断。美国作家梭罗说过,我们听到和领会的只是我们一知半解的东西,由于一知半解,所以会对事情的看法存有不自知的偏见。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纠正自己的信念固着呢?
我们不要排斥与我们观念相反的观点,还要学会解释相反的观点,并重新构建关于我们自己和世界的记忆:
1.重新构建我们的态度和行为。这是一种打碎行为,我们非常容易先入为主地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事情,我们经常在理解问题之前就预先做出判断,对于这个判断,我们还往往坚持它是正确的。我们身处的环境也会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当一些公众信息过度宣扬时,我们就会无形中受到影响,比如各种门户网的“权威消息”很容易悄然改变我们的信念,从而影响我们的行为。
2.不要过度相信自己的记忆。我们回忆童年时总是回忆起那些美好幸福的片段,好像童年时的每一天都特别幸福。可是,如果我们冷静地思考,是不是许多美好的画面都是我们自己附加上去的?你认为美好的画面你就在头脑中把它无限放大,而你认为不重要的画面你就会在脑中删除,所以留在你头脑中的童年记忆都是美好的。因此,我们不要过度相信自己的记忆,尝试跳出自己编织的小宇宙,用旁观者的心态静观自己的行为。
3.丰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引用一段非常俗气的鸡汤文:“世界上宽广的就是海洋,比海洋还要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宽广的是人的胸怀。”你对别人宽容,别人就会比较容易地接纳你,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我们在这个循环中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开阔眼界和丰富阅历,这样更容易戳破信念固着。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