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64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8184885
² 中国首本以乾隆钦定《三希堂法帖》为内容的日历,135位中国书法巨匠340件作品全包括!
² 北京故宫博物院宫廷碑帖专家王祎主编,逐帖点穴式解读书法背后的历史故和文化艺术蕴含!
² 品味中国字,读懂中国心。每日一帖,一年学会如何读懂一幅中国字!
² 《修心日历》《金刚经修福日历》等畅销日历策划机构——九年有正公司历时三年打造的*作品!
《2019中国书法日历:三希堂法帖》是以中国书法经典为主题的文化日历,旨在让读者多一种学习传统文化的掌中宝。
《三希堂法帖》全称《御制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是18世纪中期由乾隆皇帝发起、宫廷机构编刻的一部大型丛帖,选取魏晋至明末135位作者300多件作品,共32卷,为后人保留了系统而珍贵的书法资料,堪称国家重宝。
本书是中国首本以《三希堂法帖》全部书法作品为内容的日历。它以“与乾隆皇帝共鉴《三希堂法帖》”为编辑宗旨,按照原帖顺序呈现作品精华,并由故宫博物院碑帖专家逐帖解读作品背后的历史故和文化艺术蕴含,融日历和书法读物为一体,堪称一本国学文化小百科。
前 言
在中国历代汇刻书法总集中,论社会影响力最大的,非乾隆初年清宫编刻的大型丛帖《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简称《三希堂法帖》)莫属。
乾隆十二年(1747年),笃好书法的乾隆皇帝特谕儒臣,据内府所编书画精品目录《石渠宝笈》选择法书真迹,编刻《三希堂法帖》,至乾隆十五年(1750年)始成。乾隆皇帝曾得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墨迹三种,爱不释手,恭藏于紫禁城养心殿西暖阁,并命名所藏之室为“三希堂”。《三希堂法帖》因此得名。
《三希堂法帖》收入包括“三希”在内的三国时期至明代135位古代中国代表性书家精品340件,分为32卷;摹、刻、拓俱用天下良工,凡大臣及南书房文学侍从才能获赐一部。乾隆二十年(1755年),乾隆皇帝又命从《石渠宝笈》所藏法书墨迹选出30余件刻成共四册的《墨妙轩法帖》(又称《续三希堂法帖》)。
“书为心画”,书法在中国人的生活和精神中具有异乎寻常的地位,也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符号”之一。在现代出版业诞生之前,《三希堂法帖》为后世保存、传播中国书法经典、促进中国书法艺术发展起到巨大作用。《三希堂法帖》所用495条帖石列嵌于北海阅古楼至今,供后人学习和瞻仰。
值此举国上下倡行文化自信之际,我们历时三年将《三希堂法帖》制成日历,由故宫博物院碑帖研究专家王祎先生略作解说,便是希望借汉字艺术淳化世风,小助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
后 记
如果乾隆看到这本日历,会说什么呢?不管“朕”怎么说,作为编者,我们先作几点说明。
第一,日历各帖排序和名称,主要依据著名学者容庚先生编撰的帖目著作《丛帖目》,并据其他专著和论文进行了校正。
第二,每帖只选原作部分,而且是缩小版,短的选全作,长的选局部,题跋则一律不选。此举除受日历版面限制外,也意图让现代读者回到艺术的原点,直面古代作品本身,独赏书法之美。
第三,众所周知,《三希堂法帖》虽为巨编,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也收入不少赝品或争议性作品。对于它们,我们在命名时按惯例加“传”字。
第四,对于大多数作品,解说力求简要。我们认为,这本日历侧重提供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知识的路径。有需要深度阅读的读者,可以再择专门论著和全帖阅读。
第五,各帖底本来自清末民初旧拓,原石现存北京北海公园阅古楼;日期集字来自汇刻乾隆一人书法的《敬胜斋法帖》,原石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在日历编辑过程中,得到赵书明、樊坤等专家,以及李介一和王晴等出版人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参考了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连起等先生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致谢。据我们所知,以日历方式重新编排《三希堂法帖》,这是第一次,其中不妥乃至错漏处,尚希博雅君子指正。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