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1346156
著名人类学家哈维兰重要人类学著作。哈维兰带你走进人类学,感受人类学与当今世界的必然联系。精装全彩,独具阅读与收藏价值。
《人类学:人类的挑战(第14版)(全彩)》内容简介:本书为你全面介绍人类学,帮助你理解人类的多样性,重新回顾人类学的原型案例,并将这些案例与当下其他学科的发现进行比较和权衡,包括研究方法论上的创新、考古发掘、遗传学,以及其他生物学上的发现、语言学的洞察、民族志材料、理论上的启示以及应用人类学当中有意义的例子,以及对全球热点问题的关注,让这本书能够结合经典论题与新鲜材料,激起你的学习兴趣,引发批判性的反思,使你收获灵感与顿悟。
章:人类学要义
人类学的视角
人类学及其研究领域
生物文化关联
人类学家札记
人类学、科学和人文学科
应用人类学
田野工作
原著学习
研究的伦理问题
全球视野
人类学和全球化
第二章:生物学、遗传学与演化论
演化论与神创论
生物分类
演化论的发现
遗传
生物文化关联
原著学习
演化、个体和群体
演化动力
镰状细胞性贫血案例
适应和体质变化
宏观演化和物种形成过程
第三章:现存的灵长目动物
灵长目动物学的研究方法与伦理规范
作为哺乳动物的灵长目
原著学习
灵长目动物的分类
灵长目动物的特征
生物文化关联
现存的灵长目动物
灵长目动物的保护
全球视野
应用人类学
第四章:灵长目动物的行为
作为人类演化模型的灵长目动物
灵长目动物的社会组织
人类学家札记
原著学习
交流和学习
生物文化关联
文化的问题
第五章:考古学和古人类学中的田野方法
恢复文化和生物遗迹
原著学习
寻找古器物和化石
整理证据
追溯过去
生物文化关联
遥远过去的概念和方法
发现的科学
人类学家札记
第六章:从早的灵长目动物到早的两足动物
灵长目动物的起源
中新世时期的猿类与人类的起源
两足动物的解剖学特征
人类学家札记
地猿
南方古猿
上新世的环境及古人类的多样性
原著学习
环境、饮食和人类演化线路的起源
依靠自身双脚站立的人类
生物文化关联
人属的早期代表
第七章:人种的起源
个石器制造者的发明
性、性别和早期人种的行为
生物文化关联
原著学习
直立人
直立人、智人及其他化石群体之间的关系
直立人的文化
语言的问题
古老的智人和现代大脑尺寸的出现
尼安德特人
爪哇、非洲和中国古代的智人
中期旧石器时代文化
应用人类学
文化、头骨和现代人类起源
第八章:智人及其技术的全球化扩张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首批现代人
人类起源争论
证据小结
人类学家札记
种族和人类进化
旧石器时代晚期技术
旧石器时代晚期艺术
原著学习
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其他方面
晚期旧石器时代人的扩散
全球视野
生物文化关联
旧石器时代的大趋势
第九章:新石器时代革命:动植物的驯化
中石器时代农业和畜牧业的起源
新石器时代革命
人类为何成了食物生产者
生物文化关联
食物生产和人口规模
食物生产的传播
新石器时代的定居文化
全球视野
美洲新石器时代的文化
新石器时代和人类生物学
新石器时代和进步的观念
原著学习
第十章:城市和国家的出现
定义文明
蒂卡尔:个案研究
原著学习
城市和文化变迁
应用人类学
国家的形成
全球视野
文明及其不足之处
生物文化关联
人类学和未来的城市
第十一章:现代人类多样性:种族和种族主义
人类分类的历史
人类学家札记
种族作为一种生物性观念
种族在生物与文化范畴内的混杂
原著学习
种族的社会意义:种族主义
人类生物多样性研究
生物文化关联
种族和人类进化
第十二章:人类适应变化的世界
人类对自然环境压力源的适应
人类学家札记
变化世界中人为的压力源
医学人类学的发展
科学、病患和疾病
进化的医学
全球视野
原著学习
疾病的政治生态学
全球化、健康和结构暴力
生物文化关联
智人的未来
第十三章:文化的特性
文化与适应
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特性
应用人类学
文化的功能
文化、社会和个体
人类学家札记
文化与变迁
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
生物文化关联
文化的评价
第十四章:民族志研究:历史、方法及理论
田野研究的历史和作用
田野研究方法
人类学家札记
田野研究的挑战
原著学习
整合数据:完成民族志
民族志:从描述到解释和理论
人类学理论概述
人类学研究的伦理责任
第十五章:语言与交流
原著学习
语言学研究以及语言的性质
描述语言学
历史语言学
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
应用人类学
语言的多种用途
难以言表:姿势—呼叫系统
声调语言
远距离通信:从信息鼓到口哨式谈话
语言的起源
生物文化关联
从说话到书写
全球化时代的读写能力和现代通信技术
第十六章:社会认同、人格与性别
濡化:人类自我与社会认同
文化与人格
人类学家札记
另类性别模型
原著学习
社会背景里的正常和反常个性
生物文化关联
全球化社会中的自我认同与精神健康
第十七章:生计模式
适应
生物文化关联
生计模式
觅食社会
生产食物的社会
原著学习
应用人类学
全球视野
第十八章:经济制度
经济人类学
个案研究:特罗布里恩德岛文化中的甘薯情结
生产及其资源
应用人类学
分配与交换
生物文化关联
地方经济与全球资本主义
人类学家札记
非正式的经济以及逃离官僚政府
全球视野
第十九章:性、婚姻和家庭
性关系的控制
生物文化关联
人类学家札记
婚姻的形式
配偶的选择
原著学习
婚姻和经济交换
离婚
家庭和家户
居处模式
全球化与技术世界中的婚姻、家庭和家户
全球视野
第二十章:亲属和继嗣
继嗣群体
生物文化关联
更大文化系统中的继嗣
原著学习
应用人类学
双边亲属关系和亲类
亲属称谓和亲属群体
制造亲属
第二十一章:以性别、年龄、共同利益和社会地位划分的团体
以性别为基础的群体
年龄组
共同利益团体
原著学习
在等级社会中依据社会地位划分的群体
应用人类学
生物文化关联
全球视野
第二十二章:政治、权力、战争与和平
政治组织的体系
政治体制和权威问题
人类学家札记
政治与宗教
政治与性别
文化控制在维持秩序中的作用
举行审判、平息争议与惩罚犯罪
暴力冲突与战争
应用人类学
全球视野
生物文化关联
通过外交手段达成和平
非暴力抵制的政治
第二十三章:精神生活、宗教与萨满信仰
精神生活与宗教的角色
人类学探究精神生活与宗教的方法
神话与神圣世界观的建构
超自然存在与精神力量
宗教神职人员
生物文化关联
人类学家札记
仪式表演
神圣地点:圣人、圣地和奇迹
上层建筑的文化动力:宗教和精神变迁
原著学习
第二十四章:艺术
人类学的艺术研究
原著学习
生物文化关联
全球视野
艺术的功能
音乐的功能
应用人类学
艺术、全球化和文化延续
第二十五章:文化变迁的过程
文化变迁和进步的相对性
变迁的机制
人类学家札记
受到压制的变迁
对变迁的回应
叛乱和革命
现代化
应用人类学
生物文化关联
第二十六章:全球挑战、地方回应与人类学的角色
文化变革:从未知之地到谷歌地球
全球化时代的结构权力
结构暴力问题
应用人类学
生物文化关联
全球视野
对全球化的回应
少数民族和土著居民的人权斗争
人类学在遭遇全球化挑战中的角色
人类学家札记
译后记
致谢
前言
到了清理“地下室”的时候了——将资料分门别类乃至正本清源,决定哪些该保留或取舍,以便在有限的空间里为更多新事物腾出地方。这是《人类学:人类的挑战(第14 版)》一书的修订工作要做的事情——自哈维兰12 年前与人合著本书以来彻底的修改!很多阅读过之前版本的学生和人类学教授向我们提出了宝贵的反馈意见,以及我们持续的研究工作,让我们重新回顾学科内部的原型案例,并将这些案例与当下其他学科的发现进行比较权衡,包括研究方法论上的创新、考古发掘、遗传学以及其他生物学上的发现、语言学的洞察、民族志材料、理论上的启示以及应用人类学当中有意义的例子。以上这些考虑,以及对全球这个大剧场中热点问题的关注,让这本教科书能够结合经典论题与新鲜材料,以此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批判性的反思,收获灵感与顿悟。
本书的任务
大部分学生在上文化人类学导论课时,总是会被那些概括性的主题吸引,但对于各个主题背后的实际内容却知之甚少。考虑到新招收学生进入入门级人类学课程时各种不同的情形,我们以一种令人着迷的直观方式覆盖学科的基本知识——产生一本教科书以建立一个宽阔的平台,让教师可以用多种方式拓展概念, 这对他们及其学生都很有意义。我们挑选了一系列具有人类学式思考传统的研究与理念,让学生浸润在不同的理论视角与方法之中。这种包容性折射出我们的信念——不同的研究路径为理解人体生物学、行为和信念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视角。
如果大部分学生一开始只是模糊地知道人类学是什么,那么他们就不会清楚地界定——而且可能会很有问题——去理解更大世界内自身物种与文化的优势。因此,本书的第二个任务是鼓励学生领会人类多样性的丰富与复杂。这个任务的终目的,是帮助他们理解人类在过去和现在为何会存在如此多的差异和共性。
关于全球化与发展概念的争论、父母和小孩构成的核心家庭的“自然性”、新的基因技术、性别角色与生物变异的关联,我们都能够通过宽泛的整体视角, 从新奇与迷人的人类学洞察中受益良多。人类学学科这种深入挖掘的特质,或许是我们能够传递给学习这门课程学生的珍贵的礼物。作为老师(以及教科书的作者),如果能够做好我们的工作,学生将会对各个世界有更加宽阔和开放的态度,以批判但又具有建设的视角,理解人类起源以及他们自身承载的生物性与文化特质。借用著名诗人艾略特(T. S. Eliot)为喜爱的一行诗:“我们一切探索的终点,将是到达我们出发的地方,并且是生平次知道这个地方。”
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帮助学生理解日益复杂的世界,不管采取何种专业路径,他们都能够运用习得的知识和技术,并通过找到生物与文化网络之间的关联性驾驭自如。我们将本书视作一本那些困惑甚至迷失于21世纪世界交叉路口的人类的指南。
独特的方法
本书区别于其他人类学引导类教材的两个主要因素,是综合呈现人类学的四个分支学科,以及将本书内容统一在一起的三个主题。
其一,四分支的整合
不同于传统教科书对人类学四个分支的呈现——体质或生物人类学、考古学、语言人类学、文化或社会人类学——给人感觉是被分割或独立的,本书给出了一种整合的视角。这反映出学科的整体特质,即被研究的人类成员是在其总体中的一员——正如社会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通过象征交流传承学习和共享文化的能力。这种方法也反映出人类学家在实践过程中的集体经验,并承认我们无法完全理解人性这个令人迷惑的复杂体,除非我们在过去和现在都能看清楚环境、生理、物质、社会、思想、精神和象征方面的互动。
从分析的目的而言,我们讨论的体质人类学不同于考古学、语言学和社会文化人类学。因此,对于每个分支学科,本书都有单独的章节予以关注,对它们之间的联系则会反复提到。在第11章的综合方法中给出了很多实例,比如,“现代人类多样性——种族和种族主义”讨论种族的社会背景,以及近期影响人类基因组的文化实践。同样,与语言学相关的材料不仅出现在第15章的语言与交流之中,而且在第4章的灵长类行为、第7章的早期智人及文化起源、第10章的城邦的出现中均有体现。此外,几乎每一章都囊括生物文化联系,进一步阐述生物和文化过程在形成人类经验中的相互作用。
其二,统一的主题
从教学经验中,我们意识到规划出统一的主题,能够帮助学生在掌握大量关于人类研究材料的同时不失去宏观的视野。在本书中我们主要使用三个主题:
一是系统性适应。我们强调过去和现在的每种文化,都像人类种群本身那样,是一个整合和动态适应的系统,可以对内外因素的结合体做出反应,包括对环境的影响。
二是生物文化的联系。在面对生存挑战时,人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我们特别强调人类文化与生物特性的调和。生物文化关联主题作为论述的主线贯穿整本书——几乎在每章节的特色专题中,运用具体案例强调这种关联性。
三是全球化。追踪全球化的出现及其不均衡性对世界不同民族与文化的影响。欧洲殖民主义作为一种全球性暴力已存在数世纪,受影响的种族遍布亚洲、非洲和美洲。这些地方都留有殖民主义,常常是具有毁灭性意义的印迹。诞生于200年前的去殖民主义在20世纪中期成为一股世界潮流。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政治经济霸权呈现出全新的快节奏模式:全球化(以多种方式扩展或建立全球化的过程)。对这类具有全球控制形式——殖民主义与全球化——的关注贯穿全书。在本书的后一章,我们将硬实力与软实力结合,并与结构性权力和暴力概念一起理解全球化。
教法
本书的特色是提供了一系列学习援助,增加到之前描述的三个统一主题之上。每个都能在学习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净化和活化材料,以便揭示关联性并帮助记忆。
便于理解的语言和跨文化的声音
在写作本书时,我们有意识地削减了术语,以便对学生直接地说明。初稿审定者已经认识到这一点,提出对于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即使困难的概念也要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呈现。不过技术手段还是很有必要,在描述中用黑体字表示清楚的定义。在专门的术语汇总中也有呈现,而且在本书末尾还将每章的关键术语归拢在一起。
为使叙述更加贴近学生,我们以可反复品味的短文呈现。大量小标题提供了可视化的线索,帮助学生追踪已经阅读和将要读到的知识。
无障碍环境不仅涉及通过可视化线索提高的清晰写作,而且包含令人着迷的声音或风格。在本学科入门教材中,《人类学:人类的挑战》发出的声音颇为独特,因为它采取了跨文化的视角。为了让西方和非西方的学生与教授对书中内容有共鸣,我们避开了经典的西方“我们/他们”的话语,采取了更为包容的方式。另外,我们突出全球各地人类学家的工作和理论。后,我们从工业与后工业社会及非工业社会中提取了文化实例编入书中。
引人瞩目的设计改进
由哈维兰等人编写的教材深受学生及同事的赞许,因为它有大量的图片,包括地图、照片和图表。这很重要,因为人类——和所有灵长类动物一样——是视觉导向型生物,而精挑细选的图片在学生脑海中固定关键的信息。不同于那些相互抵触的教科书,图形部分都标上了颜色,以便提高吸引力和影响力。特别是所有的图表均采用色盲可以感知的调色板制成。
照片
本书的特色是那些辛苦搜集而得到的内容丰富和引人注目的照片集。其中很多配备了大量插图说明,以帮助学生深度理解照片。每章都有一打以上的照片,包括当前受欢迎的视觉对比——将两幅图片放在一起,可以有效地比较出生物和文化的特点。
挑战话题
每章都有挑战话题及相应的图片,将全书的主题串在一起,以回应特定章节内出现的人类生存面临的挑战。
文化的柱状模型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每种文化都是动态和整体的适应体系,以响应内外因素的结合。这在我们的教学策略中称之为文化的柱状模型。这个模型使用简单但有效的图画,表明文化系统内社会、意识形态和经济的因素及其外部环境、气候和其他社会的要素。整本书的案例都紧扣这个观点和图形。
全方位性别覆盖
不同于许多导论性教科书,《人类学:人类的挑战》全书对性别采用了整合的视角。因此,与问题有关、涉及性别的素材纳入每一个章节。这样的处理方式给予本书大量有关性别的材料,其内容远远超出大部分导论性教科书单独一章的容量。
将这些材料整合在一起,是因为围绕性别的概念和问题通常过于复杂,以至于无法从上下文中去掉。在所有篇章中安排这些材料有其教学的目的,强调对性别的看法如何成为人们所做事情的一部分。与性别相关的材料包括对人类演化过程中性别角色的讨论、类人猿的研究、雌雄同性、同性恋认同与婚姻、女性的割阴,等等。通过这种有稳定节奏的叙述,本版教材避免了性别问题集中于前后无呼应的单独章节之内。
专业术语
本书在行文中设计的术语注释,旨在引起学生的注意,强调每个初次提出术语的意义。这对学生的章节回顾很有好处,他们很容易把初次提出的术语与已经出现过的术语加以区分。本书后也将所有术语汇总在一起。在词汇表里,每个术语都有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清楚的定义。因此,不需要很多课堂时间去温习每个术语,以便教师腾出时间探讨其他有趣的问题。
特别专题
本书包含5个有特色的专题。几乎每一章都有生物文化关联的专题,以及以下3个专题中的两个:原著学习、应用人类学和人类学家札记。另外,大约一半的篇章有全球视野的专题。这些特色专题经过仔细安排,以叙事的方式引入,旨在让学生注意它们的重要性和相关性。在详细的目录表中,这些特色专题都有完整地列出。
1、生物文化关联
在哈维兰等人编撰的教材中,这个独具特色的专题几乎出现在每一章。它阐述文化和生物过程如何相互影响,以形成人类的生物、信仰和行为。它体现了当今人类学领域的核心是将生物文化整合在一起的研究方法。这个专题包括一个批判性思考的问题。若要快速浏览题目,可以参看目录页列出的特征。
“今天的人类学已经从原来对人类文化多样性未知领域的探险,开始转向面对由谷歌、百度等网络搜索引擎之类的互联网所带给我们的一场文化的变革。可能没有哪一次人类历史上的变革,比这场人人正在经历的互联网变革来得更为深远和彻底,并且它所波及的范围必然是全球意义上的。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种相互融合并转化出一些新形态文化的类型在世界范围内的大势所趋。”——赵旭东,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修订的《人类学:人类的挑战(第14版)》,不仅可以代表当代人类学教材编写的至高水准,还可以体现人类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这部近百万字的皇皇巨著除了讨论人类学的定义和范围、文化与文化变迁、理解和解释文化,还关注当今全球的人类问题以及人类学的实践与应用。”——周云水,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研究员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