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1145819
● 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作为一面镜子,一扇窗户,系统地考察和介绍了西方以人为中心的研究学术成果。
● “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作为现当代西方著名学者对人的微观研究之集萃, 主要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行为学、伦理学、宗教学等不同领域和不同视角对人的本质、人格、本能、意识、行为、情感、价值、需要、信仰等进行全面深刻地分析,力图揭示现代人在现代社会中的精神状态、地位和关系,以及未来的演变。
●舍勒一生zui为关注的是:人的本质、人的宇宙位置以及人的价值之所在的问题。他自称,这一问题在他那里先于其他一切问题。
人的位置在哪里?舍勒坚信,它绝不在生物冲动、心理能量、强力意志的系列上,也不在单纯的理智和观念的系列上,换言之,人的定位既不在自然生命之中,也不在纯粹精神之中,因为“人的本质及人可以称做他的特殊地位的东西,远远高于人们称之为理智和选择能力的东西”。
人的位置就在于没有定位和趋向于定位之中——X,这个趋向于定位X有如一条生命力的洪流由下而上奔涌,把生命强力奉献给精神价值。这整个奔涌着的生命洪流的动姿,按舍勒的概括,就是爱。
I
“人”的观念的问题
心 – 物存在的次序
感觉欲求(植物)
本能(动物)
联想记忆实践理智(高等动物)
Ⅱ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精神”的本质——自由、对象化存在与自我意识
各“精神”范畴的例证:物质;
作为“虚空”形式的空间和时间
III
在观念化着的本质认识作为
精神的基本行为
Ⅳ
关于人的“消极的”和“古典的”理论
消极理论及批判
古典理论及批判
精神与力在自然、人类、历史和世界的终极原因中的关系
Ⅴ
身与心的同一:笛卡儿批判
“自然主义”观点及其形式 – 机械论类型批判
“自然主义”观点的活力论的三种亚类型批判
路 • 克拉格斯的人类学理论批判
Ⅵ
论人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与“宗教”
人名索引
主编前言
现当代西方学术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注重人的主体性研究。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研究,意在寻求人类和人类文化所依据的先在的根,由此而重识、重铸人与世界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人的研究一般是从两个方面入手的:一是对人的宏观研究,即着眼于整个人类社会及其各个侧面,如文化、政治、宗教、经济、历史等的研究;一是对人的微观研究,即立足于人的主体性,致力于探求人的深奥莫测的精神世界和千变万化的行为表现。
本译丛的编委和译者,多年来潜心于精神世界的探索,思考存在的终极目的,探究种种关于人的斯芬克斯之秘,如:善的本源、正义的标准、生存的意义、人的本质与命运,甚至人是谁。就此而言,我们深感有必要系统的考察和介绍世界另一端那些在进行同样探索的人的学术成果,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作为一面镜子,一扇窗户,正体现了这样一种见微知著的努力。
“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作为现当代西方著名学者对人的微观研究之集萃,主要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行为学、伦理学、宗教学等不同领域和不同视角对人的本质、人格、本能、意识、行为、情感、价值、需要、信仰等进行全面深刻地分析,力图揭示现代人在现代社会中的精神状态、地位和关系,以及未来的演变。
除了上述明确的主旨外,本译丛还具有以下特点:
(1)权威性,即所选著作全是有影响的经典名著;
(2)完整性,尽可能囊括了所有对人进行研究的重要学科与学派;所选著作多是西方现当代的研究成果,能反映西方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动向与主流;
(3)广泛性,内容广泛涉及人与社会的各个方面,从生死、爱恨到婚姻、家庭,从个体自由、价值选择到社会文化,从意识、无意识到精神冲突,等等;
(4)普及性,所选著作均出自名家权威之手,语言畅达,叙述生动,篇幅适中,能引起广泛的兴趣。事实上,这套译丛中绝大部分在西方曾一版再版,并被译成多种文字而闻名于世。
《“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自1987年在中国大陆首次出版以来,迄今已出版四十多种,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学界的好评,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其中有多种以中文繁体字版形式在中国台湾地区出版发行。
全体编委及译者多年来的艰辛换得读者和学界同仁的首肯,这也是无尽困惑中的欣慰和价值。
陈维政于四川大学
2013年1月27日
我们在舍勒系统中不但发现到在伦理价值阶层秩序与知识形式间有相互对应的关系,并且这两者在其所谓生命势力阶层与人类参与社会的模式间也相互对应。这是舍勒对知识社会学基础所做著名贡献的出发点。
——Alfred Schütz 奥地利裔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现象学家
哲学人类学的任务是,精确地描述人的一切特殊的专有物、成就和产品是如何从在以上篇幅中简短地阐述过的人的存在的根本结构中产生出来的,如语言、良心、工具、武器、正义和非正义的观念、国家、领导、艺术的创造功能、神话、宗教、科学、历史性和社会性。在此,我无法讨论这些成就。不过,在本书的后,我们的视线似乎应该转到结论上来,看看从上述有关人与万物的原因的形而上的关系之中得出什么结论。
人能够表明,就在人通过世界意识和自我意识,通过他自己的心物自然的对象化——精神特有的标记——而成为人的那一刻里,人也以什么样的内在必然性必然把握住一个超世俗的、无限的和的存在形式化的观念。这是人的自然从低于自己的存在阶段中渐次发展的过程中的美的果实之一。一旦人把自己——这个过程也属于人的本质,是人的生成本身的行动——106从自然整体中提出来,并把自然变成自己的“对象”,他随即惊恐地转向自身并问道:“我自己在哪里?我的根据是什么?”人不可能再这样说:“我是世界的一分子,我处在世界的包围中。”因为他的精神和人格的现实存在,在空间和时间里比这个“世界”的存在形式更高级。当他这一转身时,他仿佛看到了无[Nichts]。在这一眼中,他似乎发现了“的无”的可能性——这个发现驱使他继续提问:“为什么存在着一个世界?‘我’到底为什么及怎样存在?”必须理解存在于人的意识之间的那个关联所具有的严格的本质必然,上帝在这同时只是被理解为装饰了定语“神圣”的“通过自身存在的存在”,而这个存在当然可以披上五颜六色、色彩纷呈的外衣。一个的存在所具有的范围,无论可以体验及认识与否,与存在的自我意识和世界意识一样,在结构上同样属于人的本质。威·冯·洪堡威·冯·洪堡(1767~1835):德国语言学家、哲学家,对20世纪语言科学的发展有很大贡献,曾预示探索语言-文化关系的人类文化语言学的发展。——中译注谈到语言时说过,因为人只是靠着语言才存在,因此人不可能“发明”出语言来。那个在自身里独立自足的存在,放射着神圣的威严,巍然超越一切有限的经验内容和人的集中存在本身。洪堡的论断对于这个威严的存在的形式上的存在范围,仍然具有同样严酷的效力。倘若人们把“宗教和形而上学的起源”这几个词,107不仅理解为用一规定的假设和信仰思想填满宗教和形而上学的起源这个范围,而且理解为这个范围本身的一个起源,那么这个范围的起源就与人的生成本身变成一回事了。“世界到底存在着,而不是不存在着”,“人本身存在着,而不是反之不存在着”;人必定是直观的,必然会发现这个事实,是可能的而非必然的,而且是在人意识到世界和他自己的同一时刻发现的。由此可以看出,认为“我在”(笛卡儿)或“世界在”(托马斯·阿奎那),先于“有的在”这样普遍的定理,并且想从前一类存在类型通过推断达到的范围,的确完全是一个谬误。
世界意识、自我意识和上帝意识,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结构统一体——恰如对象的超验与自我意识产生于同一个行为,即“第三反射”。人什么时候才确定他的中心呢?——当那个“非也”变成外界具体的现实,精神的现实的存在及其观念的对象在这个“不”当中构筑起来时;当面向世界的行为出现,要无限地闯入发现了的“世界”范围去探索,不停留在任何一个事件上,当这个永不休止的欲望产生之时;当正在变化的人毁弃108一切先于他的动物界的方法,即被迫适应外界,或使自己适应外界,反其道而行之,使被发现的“世界”适应他自己和他自己变得有机、稳定的生命;当人使自己脱离自然,以便把自然变成他统治的对象,以及新的艺术原则和符号原则的对象——就在这些行为发生的同一时刻,人必然在世界以外、在世界的彼岸确定下自己的中心。但是现在他已经无法再把自己理解为世界的一个“肢体”或简单的“部分”,他自己已经勇猛地超越了这个世界!
人发现世界的偶然性,发现了他的存在核心偏离了世界这个的偶然之后,又还可能有一种双重行为。一方面,他会对此感到惊诧(vαvμáζεv),并开动他的认识精神去探索,使自己加入进之中——这便是任何种类的形而上学的起源。形而上学在历史上的出现很晚,而且只限于很少几个民族。然而,另一方面,人也可能出于不可遏制的寻求拯救的渴望,不单是拯救自己的单个存在,而且首先是拯救整个同类,以存在于他身上的、从产生起便与动物相反的过量想象为基础,并在这个可怕的过量想象的协助下,用他喜爱的形象遍布存在的范围,目的是通过礼拜和仪式钻进形象的力量里,以便求得一点“保护和帮助”来“撑腰”。因为他在与自然异化和把自然对象化的基本行为中109——也在他的自我存在和自我意识与这个行为的同步变化里——自己似乎掉进了纯粹的无之中。以这种求救、求援的形式来克服这个虚无主义,就是我们所说的“宗教”。宗教初是群体的和“全民宗教”,直到很晚的时候,伴随着国家的产生,才成了“创始人宗教”。世界对于我们,初是作为对生命中我们的实际存在的抵抗而存在的,这种情形早于作为认识的对象;同样确定的是,那些赋予人以力量,以便人在世界上保护自己——这种帮助先是由神话,后来是由从神话中脱胎而来的宗教提供的——思想和观念构造,论及关于那个新发现的范围时,在历史上必然先于所有那些以真为目的的认识或对这种类型的形而上学的尝试。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