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4056764丛书名: 凤凰文库·海外中国研究系列
从精神会餐到感官盛宴,变化的是时代是政治,不变的是身体与欲望。
本书所涉及的大多数论题,对于中国读者来说,都耳熟能详。雷锋和杜晚香、药膳和性文化、养生以及中医的“虚”和“实”——这一切在当代中国都毋庸赘言。
近年来,人文科学领域重又燃起了“评论日常生活”的热情。生活的世俗形式在世界上各种社会中林林总总,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发生了巨变。日常生活实践平静如水,但却能使 “百家争鸣”。因此,对日常生活进行评论能让我们重新思考我们*看重的价值与生存时空的具体形式之间的关系。本书讨论的是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话语和实践,通过对它们的反思,中国读者或许可以回到过去,并对那个在自己头脑中建构的世界产生不同以往的兴趣。
冯珠娣从“食”和“色”两方面入手,审视了当代中国人“欲望”的变迁,挑战了“食色,性也”的论断,揭示了“快乐”的政治和历史本质。作者探讨了从对饥饿的记忆到经济发展时代的美食,从传统中药的香气到对古典文献的挖掘,从对集体身份的颂赞到对个人经历的关注诸方面,认为这些在当代中国被体现的存在都必然创造并存留于对个人和国家生活的公众反映之中。本书运用人类学、文化研究和文学批评的方法,对当代中国生活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她的解读不仅包括科学研究和社会理论领域的关注对象–家庭,也涵盖了当代中国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致谢
中文版序言
引言
食色,性也
欲望
世俗人类学
非连续性
来自/作为阅读的民族志
干预:中医关于身体的修辞
食物和性
部分 吃:感觉的政治
导言
雷锋:不倦的人民公仆
章 药膳
具体的逻辑
小城药膳
味觉的语言,味觉的体验
实践中的中医
身体:溢香的世俗载体
第二章 精神会餐
饥饿的简史
牢记苦难:《白毛女》
精神会餐:《芙蓉镇》
身体的盛宴
超越需求
第三章 “实”与“虚”
实现共产主义的时候
莫言的《忘不了吃》
系统的虚损与局部的实邪
多乎哉?
划界线
第二部分 欲:体现的伦理
导言
杜晚香:优秀共产主义者的瑰丽光环
公开场合的激情
第四章 书写自我:个人的罗曼司
对爱的探讨
心灵的伴侣
保护光辉
在路上
语言危机
小结
第五章 性科学:行为的再现
性知识典籍
对性的想象
性调查
教育国民的研究
性教育
压抑的假设
第六章 色情艺术
性:宇宙(cosmic)的性,内在的本质?
马王堆:汉代的快乐
养生
无能和资本主义
再现和伦理
在卧室
结论 为历史的身体欢呼
参考文献
译后记
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犹如电影的慢镜头一样,在这本书中被一页一页地打开了。冯珠娣教授相信日常生活的重心在于饮食男女。而在这方面,当代中国人发展出一套独一无二的自我技术,这本书正是对此的一个绝妙而生动的展示。对于中国读者而言,本书犹如一面镜子,不仅能让我们惊讶地看到自我以及自我的身体,而且还能看到这种身体所镌刻的历史。
——汪民安,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本书将我们带上了愉悦的知识之旅。冯珠娣以其深厚的中医知识功底为依托,评论小说、反思自身在中国的际遇、阐释中国古代经典及当代政治,创建了一种全新的物质文化人类学研究模式。她帮助我们领悟物质实践以何种方式传递着历史的意义(包括当代中国的历史)。其论述智巧兼优,引人入胜。
——王斯福,伦敦商学院讲座教授
中医、食物和性与食欲、性欲和对身体的焦虑之间的密切关系问题非常值得探讨,冯珠娣在此方面表现不俗。她精当地阐释了体现如何被打上了历史和政治的烙印,如何与当代中国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丽萨·拉斐尔,加州大学教授
部分吃:感觉的政治
章药膳
本章探讨的是世俗权力和饮食与药之间的关系。人们都有吃的经验,他们不仅仅是吃,而且还享用食物,或者希望能享用食物,日复一日,无论是疾病还是健康,都是如此。既然这种吃的体验是(经济上的和认识论上的)权力不对称分布,我们很难想象一种没有被权力渗透的生活(即经过不断协调,这些权力不断以乏味的、但是不可以完全预测的规律出现)。吃的政治经济学强调营养资源的不均衡分布,而吃的政治现象学则关注把吃作为体验的社会实践。医学人类学包括政治经济学和现象学两个分支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的一切东西,它建立在具有吃的功能的身体之上:其经验源于生活。这种生活经常因为分配不均而导致纷争,具有建构与被建构的双重属性。即便我们当中幸运的人也无法控制吃的事件。它挑战了权力的自然化所构成的常识。
本章更多地关注医药,用较长的篇幅探讨中医的逻辑与实践。处方药的使用是医学的一个方面,乍看上去好像和政治无关。在中国,中药是古老的、技术含量高的、又十分重要的药品,因为它是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用普遍、直接的方式干扰疾病。中药有生理学的功效,中医们根据“经验”就知道如何配制这些草药以限度地发挥各种草药的效用。当然这是一种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政治不同的权力。
从理论上说,应该对权力的种类和构成加以区分。但是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它们总是被混杂在一起。人们可能把长期存在的社会地位所赋予的权力(比如说,老师拥有控制学生的权力)和私人的微观控制权力相混淆。而疲劳和沮丧的情绪会削弱老师控制学生的有效性,至少会有这种削弱的感觉。有时很难把对于个人经验的控制与对他人影响力的程度区分开来。
性无能就是个很贴切的例子。在当代中国,性无能受到普遍的关注(进一步的讨论请参阅第六章)。人们对性能力的普遍担心以及对性无能的自我诊断,很容易被理解为一种隐喻:比喻某阶级权力减弱(比如党的干部)或民族的弱点(中国被看作是落后的国家)。这种比较把两种不同“无能”的含义混为一谈。为什么这些现象都和丧失能力相关?部分原因在于英语的用词巧合。如果男性性活动中的不同变化不曾用与权力有关的词语来描述,也许就不再会有任何误解了。汉语中阳痿一词就与不同权力的形成没有什么关系,相反,它是一个基于阴阳关系的术语,在严格的医学领域之外仍具有某种普遍性意义。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