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407351
★【别让你的爱变刀子,也别让他人的爱伤害你。】
你是猪脑子吗?
我这都是为你好。
你就是个吃软饭的。
只要是人,都比你强。
……
比真实的武器更伤人的,是这些看不见的暴力。每一种暴力关系,本质上都是控制与反控制双方的博弈。要从这场博弈中“全身而退”,找到爱和幸福,就要从关注自身的心理和情感状态开始,转变引发内疚、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学会用温和的方式化解冲突。
★【停止心理“杀亲”,才能爱和被爱】
人是情感动物,但却不是天生会表达。很多时候,我们明明心怀善意,却给对方带来了坏的后果。如何避免“以爱之名”带来的伤害,如何停止心理“杀亲”?本书将给你答案。
★【哈佛大学资深心理导师情感自修课】
加藤谛三是日本知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赖肖尔研究所研究员,同时还担任过日本电台“人生问题咨询”栏目的主持人。多年来,他潜心研究心理学,擅长用心理学的理论解析现代人普遍关心的问题,本书正是他多年的心得。
★【写给深受情感威胁折磨却又无力做出改变的人们贴心的自愈指南】
如果你有一对动辄对你骂骂咧咧的父母,如果你不得不忍受恋人朋友的情感虐待,
那这本书就是你自愈的开始、改变的开始。
生活中,你往往会听到这样的话:
考这么多分,还不如去死。
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呢!
我都是为你好。
奇怪的是,这些如刀子一般锋利的话,往往出自父母、夫妻、恋人、朋友等亲近之人之口,它们像无形的杀手一样伤人至深。为什么这些人会不自觉地“杀亲”?为什么原本的爱和友好却以伤害的面目呈现?
本书就是对这种看不见的暴力的深度揭示。作者利用他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问题咨询经验,结合具体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述了情感暴力的特征和隐藏在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进而提出了实际的解决办法,帮助我们摆脱看不见的暴力的束缚,更好地爱和被爱。
序 章 我们都是情感冲突的局中人
什么是“善意的操控” /002
渐渐无法理解自己的感受 /004
为什么人际关系变得这样复杂? /006
深藏在“人生倦怠”背后的因果 /007
自卑到底从何来? /009
情感暴力的受害者会失去求生欲 /010
需要注意亲子职能反转 /012
不是争吵的争吵 /013
让对方怀有负罪感的人 /015
情感暴力的受害者需要的东西 /017
施虐者的无意识和执着 /018
章有一种病叫“情感习惯”
虚有其表的爱可怕 /022
“情感习惯病”对心伤害 /024
有过度依赖心理的父母 /026
用道德绑架对方 /028
因为情感暴力丧失享受生活的能力 /030
憎恨善于伪装 /031
学会用心去看 /033
情感暴力引起的深刻绝望 /035
无法理解的事件背后隐藏的秘密 /037
“巨婴”这种悲剧 /038
无法意识到伪装的爱必定会陷入圈套 /040
为了治愈自己的心病而需要对方 /042
虚有其表的善意实际是憎恨 /044
患有彼得·潘综合征的母亲 /045
无论如何理解不了孩子受到的挫折 /047
向孩子兜售自己的父母恶劣 /049
把过去的事拿出来讲会形成双重威胁 /051
第二章看不见的伪装:情感暴力的N种表现
以他人的不幸为乐的人 /054
披着伪善的外衣绑架别人 /056
情感暴力为何如此难以分辨? /058
用负面情绪控制他人 /059
不要将强烈的依赖心理误当成爱 /062
心理处于溺水状态的父母 /063
有情感暴力倾向的父母不会夸奖孩子 /064
只是想从不安中逃脱出来 /067
对自己绝望的情感暴力加害者 /069
可怕的“我都是为你好” /071
贩卖善意的人 /074
如何区分情感暴力的加害者与被害者 /076
心的世界中有很多“冤案” /077
双重束缚丈夫的妻子 /078
连自己的意志都被剥夺的情感暴力受害者们 /081
加害者也是心理弱者 /083
“严厉的家教都是为你好”是一种骗局 /085
总是责骂孩子的父母更容易有精神压力 /087
如何辨别真正的家教与虚假的家教 /088
被道德绑架的人的心理 /089
正义并不能解决烦恼 /091
有情感暴力倾向的人会提出矛盾的要求 /093
意识到自己生活在错觉里才是新开始 /095
第三章无意识的欺骗:情感暴力的心理机制
情感威胁 /098
明白受骗了的时候已经晚了 /100
狡猾的人善于说好听的话 /102
以爱之名榨取对方 /104
一定要小心戴着善意假面的坏人 /106
突然间,甜言蜜语变成破口大骂 /109
施虐者无法察觉自己的真实愿望 /111
用美德去伤害身边的人 /113
生而为人,我们其实不一样 /114
为什么强迫别人牺牲的一方喜欢拿良识说事? /117
为什么会被骗呢? /119
加害者需要受害者,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120
善意,不应该是被别人要求的 /122
心怀不安的人的攻击性不容易分辨 /124
反过来攻击委托人的辩护人 /125
直接表现敌意的人还有救 /126
扮演好人的坏处 /128
狡猾的人对弱小的人非常敏感 /130
情感暴力的受害者心理上满目疮痍 /131
总是不安、没有心灵的人容易遭遇悲剧 /133
“向死而生”的危险性 /134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意识不到自己的暴力行为 /136
第四章无法自立的灵魂:受害者的内心世界
为什么没法对情感暴力提起抗议? /140
不讲理地夺走你生存的能量 /142
无法发泄的愤怒,让你的灵魂越来越小 /144
我明明是受害者,却得不到理解 /146
纠缠不休的伤害,不会放过对方 /148
以恩人自居,是一种强行付出爱的行为 /150
榨取和被榨取的关系不会简单地被破坏 /151
让对方感到不安并趁机而入 /153
心怀憎恨却只能沉默的心理 /154
面对有毒的人,你该怎么做? /156
为了受到感谢而煽动不安的情绪 /158
欺负别人来治愈自己的心理问题 /160
“都是我不好”是一种受害者心理 /161
身在地狱也是自己的错? /164
为了掩盖真实而说的话 /165
“和睦相处”只存在于对等的关系中 /167
亲切和善并不总是好事 /169
在对方的心里上一把“道德”的枷锁 /172
顺从的伙伴没有责任感 /173
除了伤害,就不会与人相处 /176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是“孤独的自我陶醉者” /179
为什么要维护嗜赌的丈夫? /180
第五章与情感暴力做斗争的方法
认真又软弱的受害者们 /184
不会反抗,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喜恶 /185
没有信赖关系,就无法拿出真感情 /187
明明是能赚钱的人,却没有话语权 /189
人因为战斗而改变 /190
和否定的过去说再见 /192
恐怖的是“恐惧依赖症” /193
要明白,加害者没有爱的能力 /196
受害者也会紧紧抓住加害者不放 /197
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 /199
后记 万千烦恼都有它的心理根源 / 201
作者序 你给的是爱还是害?
理想的父母,是真心爱护子女的父母。
其次,是不爱子女自己也意识到这件事的父母。
坏的,则是并不爱自己的孩子,却认为自己深爱着子女的父母。
当然比坏更恶劣的就是,在情绪上虐待子女,却深信自己是爱着他们的父母。这样的父母常常以爱的名义对孩子实行情感暴力。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称这样的人为善意的施虐者。著有众多精神分析著作的卡伦·霍妮称这种行为为虐爱。在现今的日本社会中,这样的父母为数众多。
类似这样的情感暴力,并不只局限于亲子关系,夫妻之间、朋友之间,乃至公共场所中随处可见。
这就是这本书要讨论的主题——情感暴力。有情感暴力倾向的人常常会站在“我都是为你好”的道德制高点上。
“我都是为你好”这句话就像一把心锁,会束缚对方的内心,成为控制对方的武器。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常常会认为自己正在做一件道德高尚的事情,实际却是在折磨对方的身心。他们一边满足自己施虐的冲动,一边自诩为圣人。
他们认为自己即正义,是因为这种施虐的行为披上了“爱”的外衣。他们常常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并非出于爱,而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掌控欲。
无论是父母、夫妻,还是上下级关系,出现这种情况,实际上都是出于对自己的绝望,想让对方变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而已。
难分辨的是,他们用弱小去包装这种暴力的时候。比如,当他们说:“只要我多牺牲一点,就可以了吧?”
虐待如果以虐待本身的面貌示人反而比较简单。但是,当虐待伪装成了道德观念,问题就变得复杂了。施虐者、受虐者、旁观的第三者都会很难分辨其真伪。所以,他们才会像白蚁一样,在旁人不知不觉中腐蚀了日本社会。
现今的日本,不会因为经济原因或是遭受外部攻击而倒塌。但是,被这些如白蚁般的施虐者侵蚀,从内部崩坏的可能性却极大。
弗洛姆曾这样评价会实施精神虐待的父母:他们戴着以道德为名的面具,束缚子女对生活本身的渴望。日本现今的年轻人非常没有朝气,缺失了对生活本身的追求,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这是一本好书,在人际中受到困扰,特别是难以摆脱的那种困扰的人都应该读一读。
——读者评论
我们经常会在无意识中伤害了身边亲近的人。《情感暴力》是一本值得用心读的好书,运用它,学会聆听自己和他人内心的声音,好好爱和被爱。
——豆瓣读者
1 “都是我不好”这种受害者心理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案例。
一位已婚的女性,丈夫常常向她发脾气,大女儿也总是反抗她。而这位女性却把原因归咎于“可能是我的说话方式不好吧”。这种想法就是情感暴力受害者的想法。
她觉得活着很没意思。
在家也总是避免和大女儿碰面。大女儿早上到餐厅吃早饭,她都会“离开房间一会儿”。尽量让两人的距离保持在伸手能碰触到的距离以外。
她的丈夫会对说她:“你可能要到快要冻死的时候,才能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失败的女人。”
被这样说,她是怎么想的呢?她觉得“是我让丈夫觉得我是这样一个人的”。
我们接下来会谈到,情感暴力的受害者不管被说了怎样过分的话,都会觉得“加害者说的话是正确的”。
对于如此伤害她的丈夫,她是怎么评价的呢?她觉得“丈夫是一个稳重的人”,“我和他的成长环境不同,我们完全是两种人”。
“我和那个人是两种人。”这正是长时间受到情感暴力影响的人的思想特征。他们真心这样认为。“那个人”可以是父母、可以是丈夫或妻子,或者其他任何人。
非抑制型人的神经过敏表现为,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抑制型人的神经过敏,表现为把所有的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心理健康的人不会像这两种人这么。
案例中的这个已婚女人从出生就没有父母,被寄养在几个亲戚家,曾经受到过寄养家庭的虐待。时间长的一次,从早被打到晚上。十八岁的时候,她选择离家出走。在上厕所的时候,门总是会突然被打开,在洗澡的时候也要开着门,她很讨厌这种行为。对此,她说:“都是我太任
性了。”
这就和她对丈夫的解释一样,“是我的行为使他这样说的”。无论被怎样对待,被说了多么过分的话,也会觉得“对方说的话是正确的”。然后,觉得自己是一个“不知道感谢的人”,自我否定。
她被寄养在祖父家的时候,总是会被说“都是你不好”,还曾因为走路太快而被殴打。祖父常常让她去见她的母亲,但是她的母亲只让她称呼自己为姐姐。祖母经常对她说:“你就是个被抛弃的人。”
她说:“我就是个多余的存在。”
不管是语言上还是行动上,所有人都在告诉她:“没有你就好了。”
“对别人来说,我就是个麻烦。”她一直这么想。
“如果能早点死就好了,真的想快点死掉。”她说。
有一次她对朋友说:“非常讨厌自己的寄养家庭。”朋友却说:“好歹把你养育成人了。”对于她来说,身边的人已经都是情感暴力的加害者了。
2 为什么没法对情感暴力提起抗议?
由于情感暴力是基于道德而对对方做出的指责,被指责的人往往没办法对被指责的内容做出抗议。
被要求做什么事却无法做到。没有做这件事的勇气。这时候,被指责说:“为什么你不像是×× 那样有勇气呢?”让做不到这件事的人背负上负罪感。
勇气是无法否定的美德。执行力也是无法否定的美德。所以,没办法对此提出抗议。
“××× 就很善解人意,可是你……”被这样说的话,善解人意就是一种无法反驳的美德。被这样的情感暴力控制,就会渐渐陷入“没有人认可我”的绝望之中。
但是,被人认同是人基本的需求,永远不会消失。这样的话,渴望被认可的人就会抓住任何一件小事希望得到认同,同时害怕任何微小的失败。
美国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所说的,害羞的人害怕失败的原因正在于此。如果这个害羞的人的母亲还正好是宗教裁判官的话,那么这个害羞的人有很大可能会受到情感暴力。受到精神暴力伤害的人,无法表现出愤怒,只能消沉下去。所以,“为什么容易害羞的人更容易得抑郁症”这一点就很容易理解了。
被情感暴力深深伤害过的人非常重视身边的人,非常重视身边的人是因为非常重视周围的人如何看待自己。所以,更容易被人愚弄。对情感暴力无法提出抗议,这件事意义重大。被情感暴力的加害者影响的人,会变成无法倾诉的人。
也就是说,受到情感暴力伤害的人会失去自我。被人认可会变得尤为重要。被情感暴力深深伤害过的人对于任何一件小事都变得不会倾诉。一般人看来“说出来不就好了吗”的事情,他们就是说不出来。因为他从小就被培养成了不会诉说自己的愿望、要求的人。这正是道德绑架、道德束缚的恐怖之处。因为什么也说不出来,所以心底累积的憎恨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无意识被憎恨操控着的人,没办法和别人亲近。
正如奥地利精神科医师沃尔夫所说,人会自然地受到他人潜意识的影响,所以, 周围的人不会从心底想要和这样的人亲近。同时,自己心中的憎恨会被外化,对周围的人产生恐惧。这大概是对人恐惧症的原因之一。
总之,如果把愤怒或憎恨表现出来的话,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控制的。但是,不表现出来而一直积压在心底,总有一天会到达无法控制的地步。这种无意识的憎恨爆发出来的时候,就会变成“尽可能地杀掉所有人”的心理。
三三年0101… –
本书的看问题的角度很特别,是一般不会注意到的关于情感爆发时所隐藏的问题的严重性,可读性很强。
史特 –
书中的观点,家庭里的情感暴力案件,看起来是如此的熟悉,简直就是在身边发生的事件,意识到自己遭受情感暴力,就是走出噩梦的第一步。。。
可乐音乐 –
在与亲近之人相处时,为什么不能用“好好说话”去表达爱和善意,却以不自觉的“杀亲”的面目去呈现伤害?《情感暴力》的最根本特征是善意的操控。生活中、工作中的你我还是有必要对心理构造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时刻对现状做出正确的判断,在爱和幸福中充满能量的前行!
renfengyan –
非常好,容易理解,我们无论是母子之间还是夫妻之间,无形之中的伤害,隐形施虐,给孩子造成的自卑,不知不觉,希望通过读完此书,深刻觉醒,说话考虑清楚再说,要无条件接纳孩子,不要冷嘲热讽。爱是润物无声,希望父母们能早点看到此书,减少对孩子伤害
陈良昱 –
其实,生活中我们习以为常做的这些事,也许真的是一种”情感暴力“,对亲人的伤害。你想如何孝敬父母,做一个好儿女,你想如何教育孩子,做个好父母,读读《情感暴力》吧,也许你会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