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8687995
美国前副总统迪克﹒切尼、美国前国务卿雷克斯﹒蒂勒森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和石油输出国组织前秘书长阿卜杜拉﹒巴德里联袂推荐!
阿里﹒纳伊米(Ali Al?Naimi ) 具有70年石油行业从业经历,荣任沙特石油和矿业资源大臣达20年、沙特阿美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13年,全程经历3次石油价格大起伏,亲自讲述他从沙漠牧童到世界石油大师的人生之旅,帮助读者了解石油价格跌宕起伏的奥秘!
《石油先生》是沙特阿拉伯石油和矿业资源前大臣纳伊米的自传,本书是他在80岁高龄从石油和矿业资源大臣职位上退休后所撰写的。作者在书中叙述了他从一个沙漠中的放羊娃,成长为沙特石油专家、石油和矿业大臣的不平凡经历。
本书不仅可以帮助读者从纳伊米先生不平凡的职业生涯汲取宝贵的经验,还能帮助读者知晓沙特作为世界石油供应大国是如何苦心经营其石油产业和优化其经济结构的,洞察沙特在石油价格瞬息万变、跌宕起伏和激烈的石油市场份额竞争中如何机智地决策;了解数十年来石油开发投入、能源需求、新能源发展态势、经济周期、国家博弈对石油价格涨跌的影响。
目录
序 言
章 人生启程——1935
第二章 沙漠宝藏——1935—1945
第三章 成长岁月——1945—1953
第四章 踏出国门——1953—1959
第五章 求学美国——1959—1961
第六章 海外深造——1961—1964
第七章 学成回国——1964—1974
第八章 发展壮大——20世纪 70年代
第九章 升任总裁——1977—1983
第十章 由盛转衰——1984—1989
第十一章 沉着应战——1990—1994
第十二章 东方商机——20世纪 90年代初
第十三章 世界舞台——20世纪 90年代末
第十四章 开发谢巴——1995—1998
第十五章 国内压力——1998—2003
第十六章 新千禧年——21世纪
第十七章 创建大学
——2006—2009
第十八章 油价浮沉——2008—2014
第十九章 任重道远——2014
参考文献
致谢
后记
我1935年出生在今天的沙特阿拉伯东部沙漠,母亲是贝都因人。出生后的八年里,我随一大家人辗转于这一地区寻找水源和草地以喂养家畜。4岁时,我有了照看小羊羔的份工作。
这种场景现在看似很浪漫,但在那时却并非如此。那时的生活朝不保夕。我们几乎没水可用,食不果腹。在沙漠里你不能按下开关就有电可用,因为这里没有现代化的电源。沙漠天气恶劣,条件艰苦——夏天灼热难熬,冬夜冰冷难受。我 9岁时才有了一双鞋。但那时,在沙漠里你用不着穿鞋。这样的生活让你变得坚强不屈而能幸存于世。
1938年,美国探矿者发现了油矿。沙特人的生活从此再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因家庭变故,12岁时,我便有幸在这家陌生的美国石油公司(那时简称为阿美石油公司)当了一名办公室勤杂员。近 70年后,我还在这家公司。
贝都因的孩子们都勤奋好学。我们也只能如此。我对工作充满热情,公司欣赏我并鼓励我上学。先是在沙特阿拉伯,然后在黎巴嫩。随后,我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里海大学学习了地质学,接着,又获得了加州斯坦福大学的硕士学位。
这一切为我今后的石油生涯奠定了基础。1963年 11月我回到王国并开始将我的知识运用到各种工作中。可能在某方面我干得不错,因而很快就能正常提职。
人们问我成功的秘诀,我便告诉他们:勤奋工作,抓住机遇,为上司长脸。道理很简单:你的上司有了成绩,他就能得到提拔。他提拔了,你就可以坐他的位置。毫无疑问,这在我身上奏效了。
1984年,本人任阿美石油公司的首任沙特总裁。1988年公司改名为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我被任命为沙特阿美石油公司首位沙特首席执行官。无论如何,对于一个贝都因的孩子来说这都是很大的成就。但我没有时间来庆祝这一切。1990年次海湾战争爆发,直接威胁到沙特阿拉伯及其丰富的石油资源。由于沙特官民的勇敢加之盟友的支持,我们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也因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员工的辛勤劳动,石油得以源源不断地流淌。
同时,我开始把目光转向东方。中国正在崛起,而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感觉到了整个亚洲未来发展的诸多机遇。探索新的文化、接触不同的人、驰骋于谈判沙场,这一切新鲜刺激,令我着迷。
而后,1995年我 61岁,正盼着退休,国王打电话要我做沙特阿拉伯石油大臣。那可不是你能拒绝的工作安排。
我便从此开始了长达 20多年的冒险旅程:与世界各国领导人会面,与石油政治博弈,应对国际、国内的各种挑战。1997年石油价格跌至 10美元一桶,这给我带来了一轮忙乱的政治外交。到 2008年,油价又惊人地涨到 147美元。接下来就是为进行更多的谈判和做出艰难的决定出谋划策。
这20多年的经历好似坐过山车。之前我一直无暇回顾,如今我愿意重新梳理一遍。
至于写这本自传的动机,我想说清楚以下几点:一不为自尊,二不为名誉,更不为钱财。
这些年有很多人要我讲讲我的生平,但我没时间也不想讲。说实在的,至今我也不确定这样做好不好。但是,我知道我的人生充满乐趣,也知道别人对此也感兴趣。
此书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假使一个年轻人通过读这本书而从我的职业生涯中得到启发,那么我就做了件好事。沙特的年轻人,无论男女,甚至所有阿拉伯年轻人都可以向更多充满正能量的榜样学习。这样的榜样已经有很多,但我希望我也能成为其中的一个。如果我——一个出生在沙漠地区的贝都因贫困男孩——能够取得成功,其他人也照样能做到。
往大里说,人们常常误解阿拉伯世界。阿拉伯世界得到了媒体的很多关注,但整个地区看似无休止的争吵和争斗给媒体留下了很多负面印象。但我们这里的真实情况并非如此。我们关心家庭、关爱孩子、关注健康、重视教育。阿拉伯人民生性活泼、性情温厚、为人忠诚。
我希望此书能多少让别人更好地了解我们。
在代表自己的国家处理与美国的重要问题上,纳伊米非常自信和专业。他言必行,行必果,而且善于击中别人的要害。
——迪克 .切尼(2001— 2009美国副总统)
我整天都在想十年或十五年后将做成什么样子,因为今天我就得开始为此准备。我想阿里 .纳伊米也和我有几乎一样的想法。——雷克斯 .蒂勒森(美国前国务卿 ,埃克森美孚公司前首席执行官)
你没听说过有谁比纳伊米更重要。
——艾伦 .格林斯潘(1987—2006美联储主席)
纳伊米是一位智者,而且智慧超群。
——丹尼尔 .耶金(美国剑桥能源研究协会主席)
阿里 .纳伊米很好打交道。他与我称作的美国精神很合拍,希望他不会因此惹上麻烦。
——詹姆斯 .D.施莱辛格(1977—1979美国能源部长)
纳伊米是世界上*富影响力的能源官员。他为人真诚、处事慎重、气度高雅,既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还能很好地兼顾美沙关系。
——比尔 .理查森(1998—2001美国能源部长)
想到纳伊米,就会想到他渊博的学识。他对行业和政局了如指掌,也通晓世界经济市场运作的规则。
——塞缪尔 .鲍德曼(2005—2009美国能源部部长)
纳伊米努力工作,确保世界各国不会因石油短缺而遭受痛苦。为此,他应得到全世界的认可。
——埃内斯托 .马滕斯(2000—2003墨西哥能源部长)
我想人们并没有意识到纳伊米在稳定全球能源市场中的作用。他很懂平衡术。
——路易斯 .泰雷兹(1997—2000墨西哥能源部长)
在一个为官时间不长的政治家看来,纳伊米表现出来的权威性和专业性令人生畏。
——查尔斯 .亨德利(2010 —2012英国驻沙特大使)
纳伊米为自己的国家和出身感到自豪。他对能源贫困有切身体会,因而非常关注这一问题。
——范德胡芬(2011—2015国际能源署署长)
用足球比赛打个比方,纳伊米深谙游戏之道。
——法提赫 .比罗尔(2011—2015国际能源署署长)
纳伊米临危不乱。他帮助塑造了一个人民可以信赖的沙特阿拉伯形象。如果你在做卖石油的生意,你不想让国民为此担忧。你想让他们觉得卖油是很自然的事。
——斯蒂芬 • 加洛格利(美国国务院国际能源和大宗商品政策办前主任)
纳伊米常常被记者包围,但从不上钩。他时而批评美国,但也许我们需要听听这些批评。他有什么就会说出来。在欧佩克会议上,他就是一方安静的小岛。
——比尔. 拉姆齐(主管美国能源、战略商品及农业贸易事务的前副助理国务卿)
就专业水平、权威性及责任感而言,世界上没有人能超越纳伊米。
——罗伯特 .乔丹(2001—2003美国驻沙特大使)
可以与君王同出入,也能与庶民同行走。那就是大臣阿里 .纳伊米的真实写照。
——詹姆斯 .欧伯威特(2003—2007美国驻沙特阿拉伯大使)
也许有人会批评他总是‘我说了算’。不过,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纳伊米会特事特办。
——詹姆斯 .B.史密斯(2009—2013美国驻沙特大使)
在维护自己国家利益上,纳伊米表现得聪明绝顶、训练有素且冷酷无情。较之平庸的英国能源大臣们,他是佼佼者。
——考伯科尔斯(2003—2006英国驻沙特大使)
初见纳伊米时,他已经是个传奇人物。但他风度翩翩,令我感觉很舒服,能让美国人很容易一眼就认出他来。
——约翰 .华森(美国雪佛龙公司首席执行官)
很多部长轻浮妄动,阿里 .纳伊米先生则不然。他行事谨慎认真,讲究章法。他心胸开阔,待人坦诚。有的人知道了但没行动,而他知道了就做了。
——艾德里安 .拉如(1994—1999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
阿里 .纳伊米是国家英雄。他毕生致力于沙特阿拉伯国家的发展。
——纳塞尔 .马什尔(韩国双龙石化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人们看着后视镜说:‘这能够做到。当然,现在你可以从一个办公室勤杂员做到公司首席执行官。这不难。开办矿业、创办大学也容易。但在那个时候,却不可能做到。对于其他任何人,恐怕都做不到。’
——哈利德 .法利赫(2009—2015沙特阿美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
纳伊米很谦虚。 谦虚就是力量。
——阿卜杜拉 .朱玛赫(1995—2009沙特阿美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
阿里记忆力超群。
——阿里 .巴鲁奇(1949—1990沙特阿美石油公司)
纳伊米从不害怕尝试,不会放过每一次尝试的机会,这需要勇气。
——萨阿德 .赛法恩(1997—2003沙特阿美石油公司高级副总裁)
纳伊米见证了阿美石油公司从外国受让人成为工业巨人的过程。仅这一件事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笔财富。
——哈里 .阿尔塔(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原政府代表)
纳伊米帮助改善美国股东和沙特政府间的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斯坦 .麦克金尼(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原法律顾问)
纳伊米给沙特的年轻人立了一座灯塔。他的经历可以拍出一部大片。
——迈赫 .阿德尔(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工程专家)
章 人生启程—— 1935
我依然清楚地记得家里的黑色帐篷杂乱地簇拥在沙地的景象。还是个孩子的我从未让那些帐篷离开过我的视线。那些帐篷和住在里面的一大家人是我的宇宙中心。我4岁时,家人便叫我跟同母异父的弟弟穆罕默德每天出外放羊。我们俩不能让多达 150 只的羊远离我们的沙漠营地。即便如此,我们回家后也常发现回来的羊要比天亮出发时少一两只。
几天后,我舅舅过来解决这个问题。“阿里,我想可能有只狼在一直吃你们的羊。”我想他可能说得对,毕竟不是说我会数数、能看书或会写字就什么都懂。为杀死这只狼,我们开始跟踪它到沙漠远处一个悬崖内的洞口。
我舅舅从周围的沙漠处收集到一捆灌木,叫我们把这些灌木堆放在洞口,然后提着他的老式步枪进洞准备杀死这只狼。他叮嘱我们说,如果我们听见枪响,但灌木没动静,说明狼可能被打死了。如果听见枪响,且灌木有动静,说明没被打中。这时,狼会因受到惊吓而变得狂暴,来追赶我们。我们便穿好齐脚踝的阿拉伯长袍准备备随时冲回帐篷。那时我们年纪太小,并不知道狼要撞倒我们要比抓那些羔羊容易得多。
枪响了。一阵惊恐过后,只见舅舅拖着一只被打死的狼走了出来。这只狼被我们的羔羊喂得肥肥的。之后,大人们剥了狼的皮再砍成块分给我们男孩吃。记得那肉吃起来很咸,大人们跟我们说吃了狼肉,就会变得非常勇敢。于是,我们都吃了。为驱除我们叫“精”的恶鬼,舅舅给每人一颗系有绳子的狼牙,叫我们挂在脖子上。我的那颗一直挂了很多年。
我 1935年出生。我们的世界数百年来一直都是老样子。全家人辛苦劳作也只够填饱肚子,几无余粮。为给骆驼、绵羊和山羊寻找水草,我们听命老天随季节不停迁移。这是一种几乎没受现代世界影响的生活方式。说我们不懂现代金融和科技是客气了。部落文化里的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有那些东西。假使我出生在 19世纪 30年代,或 18世纪 30年代,甚至 17世纪 30年代,那时的童年生活与我年幼时在沙特经历的、光着脚丫的童年生活也差不了多少。
白天毒辣的太阳、晚间的月亮和星空、篝火旁的家庭聚会便是我们的教室。流传在海港城镇的小段子和椰枣树绿洲就是我们的互联网。这些是我们所知道的一切,因而所谓的生活贫困、营养不良对我们而言都不重要。那时,一家人或同族人总能在一起,日子就过得很幸福。
我们年轻的国家在我出生那年成立才 3年。它是由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 .伊本 .沙特在历经 30年的努力而建立起来的。他凭着勇气和恒心以及只配有刀剑和步枪的骆驼骑兵,在横跨阿拉伯半岛的一些自治区和半自治地区的土地上组建了一个王国,面积只有美国密西西比河东部一般大小,他完成了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为之奋斗的家庭使命。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