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7540897丛书名: 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
《情绪心理学》作为《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中的一本,旨在基于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视角,系统梳理国内外情绪心理学基础研究和应用领域的成果,重点介绍新研究、新范式、新成果,并注重反映中国学者在该研究领域的贡献。
《情绪心理学》是傅小兰研究员与二十余位研究者的集成之作。作者秉持科学精神,立足国际学术前沿,汲取国内研究成果,力求兼收并蓄;细品经典研究神韵,彰显现代科技精萃,力求古今交融;剖析流派理论观点,介绍技术方法范式,力求虚实结合;探究情绪本质规律,分析现实生活行为,力求雅俗共赏。
1 总论
1.1 情绪的含义
1.1.1 情绪的内涵
1.1.2 情绪与情感
1.1.3 情绪的结构
1.2 情绪的性质和功能
1.2.1 适应功能
1.2.2 动机功能
1.2.3 组织功能
1.2.4 信号功能
1.3
1.3.1 早期情绪研究(18世纪之前的哲学阶段)
1.3.2 近代情绪研究(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
1.3.3 现代情绪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
1.4 情绪研究方法发展
1.4.1 情绪诱发方法
1.4.2 情绪测量方法
1.5 本书的结构
2 情绪理论
2.1 情绪早期理论
2.1.1 Darwin情绪进化理论
2.1.2 JamesLange情绪理论
2.1.3 CannonBard情绪理论
2.1.4 Papez情绪理论
2.1.5 Duffy生理激活理论
2.2 情绪生理理论
2.2.1 早期理论
2.2.2 神经科学取向
2.2.3 进化主义取向
2.3 情绪认知理论
2.3.1 Maranon情绪理论
2.3.2 Arnold情绪理论
2.3.3 Schachter情绪理论
2.3.4 Lazarus情绪理论
2.3.5 评价理论的发展
2.4 情绪功能理论
2.4.1 Tomkins情绪理论
2.4.2 Izard情绪理论
2.4.3 Ekman情绪理论
2.5 情绪精神分析理论
2.5.1 Freud情绪理论
2.5.2 新精神分析学派
2.6 情绪心理建构理论
2.7 情绪社会建构论
2.7.1 Mesquita社会动力模型
2.7.2 Parkinson情绪理论
2.8 不同情绪理论的比较
3 情绪的主观体验与评价
3.1 基本情绪的主观体验与评价
3.1.1 基本情绪的主观体验
3.1.2 基本情绪的评价
3.2 复合情绪的主观体验与评价
3.2.1 爱与依恋
3.2.2 自豪
3.2.3 羞耻与内疚
3.2.4 敌意
3.2.5 焦虑与抑郁
3.2.6 道德情绪
3.3 情绪状态的主观体验与评价
3.3.1 心境
3.3.2 激情
3.3.3 应激
3.4 情绪的基本维度及其测量
3.4.1 情绪的基本维度
3.4.2 情绪维度的测量
4 情绪的外部表现及识别
4.1 表情
4.1.1 面部表情
4.1.2 姿态表情
4.1.3 语调表情
4.2 表情的识别
4.2.1 面部表情识别
4.2.2 姿态表情识别
4.2.3 语调表情识别
4.2.4 表情的计算机自动识别
4.3 表情识别的影响因素
4.3.1 个体因素
4.3.2 环境因素
4.3.3 刺激因素
4.3.4 疾病
4.4 表情识别的应用
4.4.1 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4.4.2 在国家安全中的应用
4.4.3 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4.4.4 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4.4.5 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4.5 结语:表情识别相关理论与展望
5 情绪的生理激活及其测量
5.1 情绪自主神经反应
5.1.1 情绪自主神经反应的测量方法
5.1.2 情绪的自主神经反应模式
5.1.3 情绪自主神经反应模式的特异化
5.2 情绪中枢神经反应
5.2.1 情绪中枢神经反应的测量方法
5.2.2 情绪的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模式
5.2.3 情绪中枢神经反应模式的特异化
5.3 情绪的生化反应
5.3.1 情绪生化反应的测量方法
5.3.2 情绪的生化反应模式
5.3.3 情绪生化反应模式的特异化
5.4 情绪自主反应与中枢机制的整合
5.4.1 情绪环路模型
5.4.2 神经内脏整合模型
6 情绪的毕生发展
6.1 情绪的早期发展
6.1.1 情绪理解的发展
6.1.2 情绪体验和表达的发展
6.1.3 情绪调节的发展
6.2 情绪的晚期发展
6.2.1 情绪识别年老化
6.2.2 情绪体验年老化
6.2.3 情绪调节年老化
6.2.4 老年人的正性情绪偏向
6.2.5 正性情绪偏向的理论解释
6.3 情绪发展的影响因素
6.3.1 情绪发展的神经生理基础
6.3.2 情绪发展的社会文化基础
7 情绪记忆
7.1 情绪记忆成绩
7.1.1 唤醒度与情绪记忆成绩
7.1.2 效价与情绪记忆成绩
7.1.3 心境一致性与情绪记忆成绩
7.2 情绪记忆的脑机制
7.2.1 情绪记忆的神经环路
7.2.2 唤醒度与情绪记忆成绩的脑机制
7.2.3 效度与情绪记忆成绩的脑机制
7.2.4 心境一致性与情绪记忆成绩的脑机制
7.3 情绪记忆的应用
7.3.1 情绪记忆的年龄差异
7.3.2 情绪记忆的性别差异
7.3.3 特殊个体的情绪记忆
8 情绪智力
8.1 情绪智力的定义和理论模型
8.1.1 情绪智力的定义
8.1.2 情绪智力概念的发展
8.1.3 情绪智力的理论模型
8.2 情绪智力的测量
8.2.1 情绪智力和认知智力的关系
8.2.2 基于能力模型的情绪智力测验
8.2.3 其他情绪智力测验
8.3 情绪智力与生活
8.3.1 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
8.3.2 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
8.3.3 情绪智力的促进
8.4 情绪智力研究展望:趋势和前沿
9 情绪与注意
9.1 情绪与注意的研究概况
9.1.1 研究历史
9.1.2 研究现状
9.2 情绪与注意的研究范式
9.2.1 抑制范式
9.2.2 搜索范式
9.2.3 提示范式
9.3 情绪对注意的影响
9.3.1 情绪性刺激对注意的影响
9.3.2 个体情绪状态对注意的影响
9.4 注意训练对情绪的调节
9.4.1 研究概况
9.4.2 相关研究
9.4.3 展望未来
10 情绪与学习
10.1 情绪对学习的影响
10.1.1 情绪对外显学习的影响
10.1.2 情绪对内隐学习的影响
10.1.3 情绪影响学习的脑机制
10.2 情感化学习
10.2.1 什么是情感化学习
10.2.2 情感化学习的分类
10.2.3 情感化学习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10.2.4 情感化学习效应对认知的影响
10.3 学业情绪
10.3.1 什么是学业情绪
10.3.2 学业情绪的测量
10.3.3 学业情绪的影响因素
10.3.4 学业情绪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11 情绪与决策
11.1 情绪与决策关系的演变
11.1.1 情绪在早期规范性决策理论中的处境
11.1.2 情绪在早期描述性决策理论中的处境
11.1.3 情绪在当前决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11.2 预期情绪与决策
11.2.1 后悔与失望情绪理论
11.2.2 主观预期愉悦理论
11.3 预支情绪与决策
11.3.1 风险即情绪模型
11.3.2 情绪性权衡困难下的决策行为
11.4 偶然情绪与决策
11.4.1 探讨偶然情绪与决策关系的研究方法
11.4.2 探讨偶然情绪与决策关系的理论模型
11.4.3 偶然情绪对决策的影响条件
12 情绪与道德
12.1 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12.1.1 情绪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
12.1.2 情绪参与道德判断的认知神经机制
12.1.3 道德判断的认知-情绪加工
12.2 情绪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12.2.1 情绪作为道德动机
12.2.2 自我意识情绪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12.2.3 他人指向情绪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12.2.4 集体道德情绪
13 情绪与行为
13.1 情绪与行为的关系
13.1.1 情绪与行为,孰先孰后?
13.1.2 身体活动对情绪的影响
13.1.3 生活事件、情感和行为
13.2 情绪调节与适应
13.2.1 有意情绪调节和自动情绪调节
13.2.2 情绪调节的自适应与适应不良
13.2.3 情绪调节技能
13.3 攻击行为的情绪基础
13.3.1 攻击分类与攻击模型
13.3.2 从愤怒到攻击
13.3.3 过度愤怒与控制
13.4 其他趋避行为的情绪基础
13.4.1 焦虑、恐惧情绪与行为选择
13.4.2 羞怯与网络成瘾
13.5 情绪感染与群体行为
13.5.1 情绪感染
13.5.2 积极情绪感染与社会风尚
13.5.3 消极情绪感染与群体性事件
13.5.4 网络舆情与情绪感染
14 情绪与疾病
14.1 情绪的致病机制
14.1.1 情绪与应激
14.1.2 情绪应激与免疫
14.2 情绪与身心疾病
14.2.1 情绪与冠心病
14.2.2 情绪与癌症
14.2.3 情绪与原发性高血压
14.2.4 情绪与消化性溃疡
14.3 情绪障碍
14.3.1 焦虑障碍
14.3.2 抑郁障碍
索引
作者简介
情绪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也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国际前沿和热点。傅小兰研究员主编的《情绪心理学》由各路专家执笔,实证分析与理论探讨结合,科学研究与人文关怀交融,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国内外情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且写作严谨,文笔流畅,可读性高,是我国目前该研究领域的一本上乘佳作。本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既可作专业研究者的重要参考和高等院校教材,对于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广大群众理解情绪和调节情绪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张厚粲
《情绪心理学》是傅小兰研究员及其写作团队在该研究领域数年耕耘、潜心研究和归纳总结的成果。本书基于详实的实证研究,既深入阐释情绪理论,情绪成分和情绪发展等基础性问题,又详尽介绍了情绪的研究方法,以及情绪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广泛影响。
本书作者注意到,在复杂的人类心理结构中,情绪活动广泛存在;阐述了情绪与认知、记忆、注意等多方面的关联,纳入了人类社会与诸如教育、疾病、灾害、犯罪等多方面的应用篇章,鲜明地提示了情绪心理对人的社会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在人的精神活动中的重大影响,对人的个性培养、人性的完善不可或缺。
本书力求全面反映国内外的*动态,有评介也有创新的思考,是国内情绪心理学研究的又一力作,显现了我国情绪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本书的出版,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情绪心理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孟昭兰
情绪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有人说,情绪是生活的七彩阳光,正是丰富的情绪感受才让人们享受到生活的多彩五味;有人说,情绪是人生的梦魇,许多人常常为情所惑、为情所困、为情所累、为情所伤。那么,情绪究竟是什么?情绪对我们的心理世界和社会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心理学家已经对情绪的内涵、结构、性质和功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由于各自的关注点乃至所用的方法不同,他们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甚至有些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这些情绪的心理学理论为人们深入认识情绪打开了一扇心灵之窗。
情绪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古希腊的Plato和Aristotle等人对情绪现象进行了一定的论述,中国古代也有“七情”和“情志相胜”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但是直到达尔文之后,情绪才进入科学心理学的研究视域。20世纪60年代起,情绪心理学逐步进入繁荣发展时期。这一方面表现为情绪理论的涌现与整合,研究者相继提出了诸多不同取向的情绪理论;另一方面表现为研究方法的改进与完善,研究者不仅建立了多个标准化的材料数据库来进行情绪的内部或外部诱发,而且采用多种方法对情绪的主观体验、外部行为表现、生理变化和神经机制进行测量。
1.1 情绪的含义
1.1.1 情绪的内涵
当我们回想自己的生活时,先映入脑海的往往是那些带有情绪感受的场景。想象一下那些开心或伤心的场景(如被理想的大学录取,或者与心爱的人分手),再与那些可能什么情绪感受都没有的场景(某月某日骑车去学校)相比,有情绪感受的场景更容易回忆。在等待考试成绩公布的时刻,我们往往会因为自己通过考试而兴高采烈,而成绩不理想时,我们通常会感到悲伤抑郁。这样的情绪体验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能发生,并伴随着诸如身体动作(兴奋时手舞足蹈、面如桃花,悲伤时垂头丧气、脸色阴沉)、内部感受(通过考试太好了或考试成绩太糟糕了)、身体变化(愤怒时心跳加快,害怕时手心出汗)等多种成分。情绪如同“时间”和“意识”等概念那样,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并使用,却很难准确定义,哲学家及心理学家们已经争论了100多年,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由于关注的情绪成分不同,使用的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对情绪的定义也存在很大差异。根据Plutchik进行的一项统计,心理学界至少有90种不同的情绪定义(Plutchik, 2001)。在情绪研究中,不同的研究者往往关注情绪的不同成分,并从各自研究的角度尝试对情绪进行定义,由此产生了上述情绪定义不一致的现象。就大众对情绪的理解来说,情绪核心显著的特点在于主观体验,对某一情绪性事件的主观体验影响我们对该事件的看法和记忆。有研究者从这种观点出发,认为情绪的核心成分是主观体验和感受。其他研究者虽然承认体验成分的重要性,但认为体验成分并不是情绪的核心,强调生理和神经活动以及行为反应更为重要,这些成分发生在主观体验产生之前,因而对于情绪内涵的理解更为重要。下面将简要阐述基于情绪研究的身体知觉理论、进化论、认知理论三种取向对情绪的不同定义。
身体知觉观
一种情绪研究取向认为,情绪来自对身体变化的知觉。通常人们认为我们首先体验到的是情绪感受(如感到害怕),之后我们才体验到一系列的身体变化(如心跳加快、手心出汗等)。但是早期美国科学心理学之父James(1884)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认为“情绪是伴随对刺激物的知觉直接产生的身体变化,以及我们对这些身体变化的感受。通常认为我们因失败产生悲伤然后痛哭;遇到熊时因害怕而颤栗逃跑;然而实际上的顺序应该是因痛哭而悲伤,因为颤栗而害怕”。这是心理学界对情绪下定义的早尝试,尽管现在看来并不正确,但这一定义却启发了后来的情绪研究。
继James之后,丹麦心理学家Lange(1885)也提出与James类似的观点,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Lange与James都认为情绪产生的顺序应该是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变化,这种生理变化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这种情绪的身体知觉观点示意图如下:
图1.1 情绪的身体知觉观
来源:Fox, E.(2008).
进化主义观
另外有研究者认为情绪是由进化而来,情绪是对环境的适应,尤其是人类祖先在适应自然环境挑战过程中形成的,是同时动员多个不同成分来应对和解决遇到的问题。这种进化主义的情绪观强调情绪的适应和动机功能,代表性观点如下:
Tomkins(1962)认为,“情绪是有机体的基本动机,是一组有组织的反应,当这组反应激活时,能够同时使大量身体器官(例如面部、心脏、内分泌系统等)做出相应的反应模式。”
Izard(1991)继承Tomkins的观点,强调情绪的适应性。指出情绪是动机,并同知觉、认知、运动反应相联系并模式化。从功能论的观点出发,强调情绪外显行为即表情的重要性,通过表情将情绪的先天性和社会习得性、适应性和通讯交流功能联系起来。同时他认为,“情绪的定义应该包括生理唤醒、主观体验和外部表现三个方面。”
以上两种情绪定义都强调情绪是生物体在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过程中进化而来的,是由基因编码的反应程序,能够被环境中的刺激事件或情境诱发。同时,这种反应程序包括多种成分。情绪的进化主义观点如下图所示:
图1.2 情绪的进化主义观
来源:Fox, E.(2008).
认知评价观
情绪的认知评价取向认为,情绪反应产生的前提是对事件的评价。早在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Aristotle就提出过类似观点,他认为感受来自于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以及我们与周围人的关系。比如愤怒来自于对他人是否蔑视我们的评价。以Arnold为代表的情绪认知主义取向研究者认为情绪来自于对某一事件意义和重要性的评价(Arnold, 1950)。我们对于遇到的事件的重要性评价决定了体验到的情绪类型。该研究取向的代表性情绪定义如下:
Arnold(1950)认为,“情绪是对趋向知觉为有益的、离开知觉为有害的东西的一种体验倾向”。与Arnold的观点类似,Lazarus(1984)认为“情绪是来自正在进行着的环境中好的和不好的信息的生理心理反应的组织,它依赖于短时的或持续的评价。”
以Arnold和Lazarus为代表的情绪认知评价理论强调对外部环境影响的评价是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概括出情绪产生的三个来源,即外部环境刺激、身体生理刺激和认知评价刺激,兼顾了个体内外环境、皮层和皮层下部以及不同心理过程之间的联系。这一取向将认知评价作为情绪反应的核心,能更好地解释不同情绪之间的区别。如同一种环境刺激可能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如果我们将某人的行为评价为对我们的侮辱或轻蔑,我们将会产生愤怒的情绪,而如果将某人的行为评价为即将发起攻击,恐惧的情绪将会被引发。因此,认知评价取向能够更好地解释为何同一事件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会引发不同个体的不同情绪反应。情绪来自对事件的认知评价观点可以由以下框架图概括:
图1.3 情绪的认知评价观
来源:Fox, E.(2008).
通过以上三种研究取向对情绪的不同理解,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研究取向关注了情绪的不同角度,如身体知觉的观点强调对身体变化的知觉,进化主义取向注重从情绪的适应功能角度来解释,而认知评价取向则关注影响情绪产生的评价成分。三种取向的研究者根据各自从事的工作,从情绪的不同角度出发给出了各自的定义。但每种观点或实验结论只来自情绪的某一个方面,不能对情绪的内涵做出全面的解释。
由于各种取向的情绪定义互不统一,各自关注点不同,因此无法对情绪做出明确的定义。较明智的办法是尝试给情绪下一个全面的定义,能够涵盖已有情绪研究的各种取向和成果,包含情绪的生理取向、进化取向、认知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回答情绪的性质和功能,较全面地描述情绪这一独特的心理现象。我国学者孟昭兰(1989,1994,2005)结合国外研究者的不同观点,尝试从情绪的成分、维量、整合水平、适应作用、通讯功能以及同认识和人格的关系等多方面总结出情绪的定义,认为“情绪是多成分组成、多维量结构、多水平整合,并为有机体生存适应和人际交往而同认知交互作用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动机力量”。
虽然上述定义涵盖广泛,似乎能够融合目前情绪研究中情绪内涵的各种不同观点,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情绪的核心特色,让读者理解起来感觉到无所适从。因此,我们尝试从狭义的角度对情绪进行定义,以突出情绪内涵的特色。以上概述的三种情绪研究取向中比较一致的地方在于,情绪都伴随着一定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区别在于这几种成分的产生顺序不同,并且不同条件下某些成分并不必然出现(例如个体可以有意识地抑制自己的外部表情)或是以其他方式出现(如个体可以有意识地表现与自己内心体验不一致的外部表情)。因此我们尝试将情绪定义为“情绪是往往伴随着生理唤醒和外部表现的主观体验”。这个界定比较简洁易懂,但要深入窥测情绪之谜,仍然需要锲而不舍地进行深入研究。
1.1.2 情绪与情感
不同研究者使用术语来描述情绪时,有的使用情绪,有的则使用情感。在日常生活中混用情绪、情感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不同的术语往往反映不同的内涵。为进一步统一术语的使用,本书尝试对这两个概念进行阐述: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听到或看到“情绪情感”、“情绪与情感”等说法,不少人将情绪、情感、感情和感受等术语混用或者连在一起使用而不加以区分。在心理学界,研究者对情绪与情感的认识也不一致。有研究者认为,情感是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常用来描述人的社会性高级情感;感情是情绪、情感等的统称(孟昭兰,2005;黄希庭,2007);另有研究者主张,情感更具有广泛意义,表示情绪、心境和偏好等各种不同的内心体验(Eysenck & Keane, 2000;Eysenck & Keane, 2005/2009)。
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两种观点之所以不同主要是因为研究者对“affect”和“feeling”这两个词语的中文译法和使用正好相反:前者把“feeling”译作情感,把“affect”译作感情;后者则在广泛意义上使用“affect”,并把它译为情感。由此可见,研究者对情绪和情感的认识其实是有共通之处的。
为了明确情绪与情感的区别,这里先把几个相关术语的译法统一起来。在本书中,“affect”译为情感,“emotion”译为情绪,“feeling”译为感受或感情。情感(affect)是情绪、感受或感情等一类现象的笼统称谓,既适用于人类,也适用于动物。情绪(emotion)一词来自拉丁文e(向外)和movere(动),有着移动、运动的意义,是情感性反应的过程,侧重指向非常短暂但强烈的体验(Eysenck & Keane, 2000;Eysenck & Keane, 2005/2009)。感受或感情(feeling)指的是情绪的主观体验,是情感性反应的内容,通常只用于人类的社会性高级感情。
评论
还没有评论。